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将进酒-第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沈泽川竟然拿起了茶壶,给颜何如倒了茶。他说:“诊金不少吧?”
“要是几万两银子能让府君高兴,那就不是事儿。”颜何如看那茶满到快要溢出来了,便抬手挡了,说,“我花钱孝敬府君,心里痛快。”
不知道哪里漏来股夜风,把茶面吹得皱起来。
颜何如就着这个姿势,放轻声音:“我听说那奚二在阒都设局,想要围杀府君,结果却在府君面前自尽了。啧啧啧,血流了满地,太惨了。”
沈泽川没放下茶壶,含笑道:“多行不义必自毙,我挡也挡不住啊。”
“可我瞧着,”颜何如说,“府君也不是什么正人君子嘛……”他拉长声音,咯咯地笑起来,“我跟府上的锦衣卫都是熟人了,府君,怎的还叫人围我呢?”
屋内的烛火剧烈摇曳,庭院内静悄悄的,近卫们都像是消失了。
颜何如收回手,也不怕,说:“我呢,没学过功夫,连花拳绣腿都不会,府君要杀我,何必大动干戈?仰山雪出鞘来,给我一刀当场了事。”他说到此处,轻拍大腿,才想起来似的,“我忘了,府君如今拿不了刀了,难怪二爷要千方百计地寻一灯,着急死咯。”
这个小混球。
伏在屋顶上的费盛无声地啐了一口。
“我哪舍得杀你,”沈泽川搁下茶壶,“启东四月后的军粮还靠你供应,柳州港口也是你包办,没了你,谁替我办事呢?”
“我料想府君也舍不得杀我,”颜何如的手指灵巧地敲打着椅把手,颠着腿,“没办法哪,前些时候媷得那么狠,现在好了,你一半的身家都押在了我身上。可我跟府君说实话好不好?我也舍不得跟府君翻脸呀,往后上哪儿找府君这般好看又聪明的主子去?一灯这事吧,我是真意外,要是府君愿意,我给元琢先生拿上十几万银子赔礼行不行?人生快活才是紧要事,快活了,活着才有意思。”
这屋内的气氛眼看要缓和,岂料沈泽川话锋一转,说:“一灯大师早死了吧。”
颜何如倏地看向沈泽川,面上还笑:“那不能……”
“他若是没死,你哪肯这么轻易丢给我呢?”沈泽川抬指摩挲着折扇,在思索里缓慢地说,“八城粮仓算什么,较真起来我也不会杀你,可大师这事就说不准了。”沈泽川含情眼深如墨,瞧着他,“策安下了功夫要找大师,等他真的查到点踪迹,发现大师死在了你手里,那就是天王老子来求情也没用,所以你得尽快把这烫手的山芋扔掉。”
颜何如此行是来请罪的,请什么罪?八城粮仓的罪。阒都查到了丹城,薛延清从那场博弈里暂时胜出,颜何如早就知道自己肯定会被朝廷缉拿,于是要在此刻做出把一灯大师交出来的样子,给河州衙门一个穷追不舍的机会,好让马车翻得顺理成章。
这张牌颜何如扔得根本就不甘心,可是他没有上策可走。他确实是在河州找到的大师,并且从年初开始就把大师囚在府中,岂料大师真的死了!这个能够威胁沈泽川的把柄瞬间成为了颜何如必死的祸患,一旦萧驰野摸到踪迹,他连周旋的机会都没有,他只有面对沈泽川,才能靠利益搏到生机。
“你好聪明啊,”颜何如从来都不吝夸奖,他捏紧算盘,“但府君既然肯坐在这里跟我谈,那就是愿意网开一面。我适才把账算了又算,中博六州负担不起南北战场的全年军粮供应,府君还想要恢复六州民生……我跟奚鸿轩不一样,府君事事都缺不了我呀。”
“你是跟奚鸿轩不一样,干什么跟他比呢?”沈泽川觉得颜何如有意思,“你办事侈靡,穿金戴银,袍子上要绣着铜钱和元宝,脖子上要挂着金算盘,恨不得告诉全天下人你爱钱,但你真的爱钱吗?”
奚鸿轩也爱摆排场,但远远没到这个地步,跟颜何如比起来,奚鸿轩更像是世家子弟的讲究,依照他们两家的银库储蓄来看,奚鸿轩甚至能算是个节俭的好儿子。可是颜何如截然相反,他做的买卖全是要先投银子的,与其说是想要银子,不如说他痴迷赚银子的过程。
茶州的粮食暴利,颜氏一下子水涨船高,颜何如又在敦州扩建小互市,再联合世家倒卖官物,他赚的银子三辈子都花不完,花起来从来不手软。他跟了沈泽川,这是个金盆洗手的好机会,从前的买卖见不得光,想洗干净自个儿,只要老老实实地给南北战场供应军粮和军饷,时不时到府君跟前请个安,等到战事彻底打完了,沈泽川真的上去了,为着供应军粮这份功劳,谁也轻易动不了他。他到时候摇身一变,就是功臣。
但是颜何如不肯。
正因为骨子里有这份不安分,他才能足够大胆地想出新建港口这种事情。
这小子不是不聪明,而是像他的名头一样,是神童,是太聪明了,聪明到能把各种花样都玩得熟烂。八大家不照样被他玩得团团转?现在还跟在他屁股后边捡钱。任凭你是什么权臣枭雄,他根本不怕。
颜何如抱着金算盘,蜷在椅子上,陷着酒窝笑不停。他笑完又叹气,说:“府君,你干什么要做枭主呢?你做生意嘛,那我就不寂寞了。”
沈泽川也叹气,说:“没生到好时候。”
颜何如歪了脑袋,一派纯真地说:“我也没有生到好时候呀,要是我早生二十年,还有奚鸿轩什么事?死胖子笨得要命,奚家顶好的牌被他打得稀烂。”他有点倨傲地扬了扬下巴,“我看他们把皇帝换来换去,轮到我手上,我也想换几个玩玩啊。”
颜何如见沈泽川没什么杀意,便吃了口茶,润完嗓子以后,接着说:“我吧,对府君佩服得五体投地,可咱俩总是有那么点……不大相同。你知道我娘吗?河州渔女出身,在家里边吃不饱肚子,还要替她爹娘养废物兄弟。我娘被打骂烦了,一气之下跳水跑了,女扮男装跟船十几年,在河州跟拜把子的兄弟们扩出了最初的茶叶买卖。大伙儿都是没家的人,一商议,干脆全姓颜。多好啊,有钱在手,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他又笑起来,“别人家是纳小妾,我娘是挑郎君,河州好看的男人她都爱,我爹是最俊的那个。可我娘死得早,我爹就成颜大爷了,也做生意,但是畏畏缩缩的,什么都怕,见了奚家掌柜连头都不敢抬呢。”
颜何如识字,也读过圣贤书,可那里边讲的仁义道德跟他都挨不着边。讲仁义的不都死得早?他在后来的日子里越发笃定一件事,那就是活多久不打紧,只要痛快。
他看起来谁都怕,刀一横到眼前就打哆嗦,然而他做的买卖是真正拿刀子的人都未必敢做的生意。
中博赚的钱是什么钱?颜何如太知道了。他在马车过境时看流民遍野,可怜死了,但这都跟他有什么关系呢?他只是在这乱世里玩了玩,真的有人饿死了,那也找不到他头上,前边站着的人多了去。
他有什么错?
颜何如趴在桌沿,重复着问沈泽川:“我有什么错?中博兵败不关我事呀,那是沈卫的错。倒卖粮食吧,我不做,别人也要做,与其让别人糟蹋了这些银子,不如我拿来建互市,银子得动起来哪,像奚氏那样藏在银库里最没意思。”
沈泽川要杀他,他把大灯大师藏起来,有错吗?只不过是大师没熬住罢了。
颜何如说:“按照大师这个命数,我不收留他,他到了岁数也会死,还是死在荒郊野外呢。”
颜何如太年轻了,他在某些地方就像外表一样天真,他不是没人教,而是教他的人都没有他聪明。他把蔡域叫阿爷,蔡域是茶州土匪,可蔡域早年也讲道义,对境内老弱妇孺慷慨解囊过,最终还是跟着颜何如做那昧心买卖。
“这世上的人,都爱讲道义,可都是讲讲而已。”颜何如跳下椅子,还抱着算盘,“利来利往,钱就是要花的,花出去什么都有,我确实不在意这个,因为我赚得更多,没什么生意我玩不了。”
屋内有点安静,颜何如觉得沈泽川太沉默了。他盘算着,对沈泽川说:“一灯大师这事,既然府君要算账,那没办法,我棋差一招,自然愿意弥补。你看着府上需要什么药材,尽管开口就是了。启东今年的军粮我继续送,这事咱们揭过了吧?”
沈泽川看着他,说:“你回去吧。”
颜何如定在原地片刻,像是要给沈泽川讲明白,再次说道:“柳州的港口正在节骨眼上,府君,后日我再来拜访,给你看看章程。”
沈泽川没吭声。
屋内的烛火晦暗,颜何如无端地有点怕。这跟他以往的怕都不同,是渗到骨头缝里,凉丝丝的。他知道沈泽川是什么人,沈泽川不会杀他的——聪明人都不会这么干,他有的是底气。
颜何如退后几步,到了门边,冲沈泽川露出笑,转身掀帘出去了。有个丫鬟在檐下提灯候着,颜何如看着那灯,惨白惨白的,他没拧
屋内的烛光熄灭了,庭院内静得不闻响声。
颜何如没有让丫鬟送,他夺过灯笼,走在廊下,越走越快,像是被什么追赶着,最终狂奔起来。他喘着息,没命地跑,在这一刻要承认自己还是怕死的!
“启东八十万,白银我、我有……”颜何如听见了背后有落地的脚步声,他慌张地回过头,什么都没有看到,但是他哭起来,就像是打碎了花瓶的小孩儿,对那无关紧要的错误感到委屈,他喊道,“沈泽川——!”
沈泽川坐在椅子里,把颜何如没有喝完的茶泼了,就像他当初泼给奚鸿轩的那杯。
茶叶晾在氍毹上,很快地干透了。
第228章 日后
费盛善后相当细致; 近卫们用最快的速度把廊子里的血迹冲洗掉了; 前后不过一盏茶的功夫。费盛掀帘子时,看见府君正在闭眼假寐; 他放轻声音:“主子; 处理掉了。”
沈泽川似醒非醒; 他半敛的眼眸盯着即将燃尽的烛,坐在那里有几分难以靠近。过了半晌; 他说:“骨津到哪儿了?”
费盛说:“今晚该到洛山了。”
沈泽川像是醒了; 用鼻音“嗯”一声,说:“让他回去吧。”
费盛单跪在门口; 伏着半身顿了片刻; 不敢把话说得太过; 显得哀戚,便道:“他带着二爷的信呢,主子,洛山跟咱们端州也相差不远; 费不了多少时间。”
沈泽川今夜兴致不佳; 没搭腔。费盛当即闭嘴; 老实地退了出去。两炷香的时间,乔天涯就推着姚温玉到了。
竹帘开合,沈泽川说:“元琢怎么还没有歇下?这么晚了。”
姚温玉持书的手松开,把薄毯盖好,说:“没了颜何如,河州的铺子要乱。府君今夜在此独想对策; 不妨听听我的愚见。”
元琢以前擅长清谈,声音如泉水淙淙,舒缓得当,很是好听。
沈泽川偏头,说:“掌灯奉茶。”
侍女进来撤掉沾过茶水的氍毹,换了新的灯,让屋内终于亮堂些。费盛特地让侍女把茶水泡得浓,给府君和先生提神。
“杀了颜何如,河州的铺子要乱一时,不杀颜何如,天下的生意要乱一世。”沈泽川没喝茶,他强抬着精神,“况且颜何如这般肯定我不会杀他,我如果从了他的愿,就是后患无穷。”
沈泽川对顽童没有耐性,早在颜何如提起一灯大师时,沈泽川就给他安排好了结果。沈泽川可以被愚弄,但不可以被胁迫。事实上颜何如根本不了解沈泽川,也不了解萧驰野,他对这两个人里究竟谁为刀鞘这件事一无所知。
除此之外,萧驰野这样着急地找大师,是因为他刚刚经历过死别。沈泽川只要一想到策安听闻消息后会是什么心情,就没打算再让颜何如多活一刻。
姚温玉待侍女都退下去后,说:“颜何如此行没有随从,把心腹也留在了河州,就是为了让府君忌惮。”
正如颜何如自己说的那样,他连花拳绣腿都不会。他敢登堂入室地威胁沈泽川,是稳操胜券。他的心腹都留在了河州,如果他没有如期归家,那么颜氏就会掐断槐茨茶商路的最底端,把中博商队拒之门外,让沈泽川只能经过槐州,绕到荻城附近,再经过永宜港,最终抵达厥西深处。这条路不仅耗时耗力,还得跟费尽心机地跟沿途的关卡打交道,稍有不慎就可能翻船。
“天下商贾皆为利往,”沈泽川说,“中博是离北和启东的中转要地,颜氏掐断的不仅仅是我的商路,还是已经投入其中的行商们的商路。这些人尝过了珍馐,再让他们回去重新食野菜,不论味道如何,没吃饱的肚子都不会答应。”
沈泽川和颜何如遇见的土匪不同,他在东边有正经的权柄在手,绝非蔡域、雷惊蛰之流可以比拟。他能敲定东边两地的关税,并且牢牢握着落霞关、互市及灯州三个要地,颜何如想单靠生意胁迫他,那也得看沈泽川乐不乐意。
今年中博守备军军备所需也是个大数目,沈泽川不可能自产装备,铜矿都靠西边,那些偷偷摸摸倒卖官铜的行商去年的货都压在手里,此刻眼睛都要急红了,迫不及待地想搭上中博这艘船。不用府君去敲门,只要府君说句做生意,这些人就肯千里迢迢地过来销货。要知道梁漼山和江青山现在查得严,这些官铜再压在行商的仓库里,一旦被追查出来就是死,天底下能一口吃掉这么多货的只有沈泽川。
启东军粮沈泽川也不愁。
沈泽川当初拿掉奚氏的铺子,靠的是奚丹和葛青青,费了些功夫。因为奚氏是世家,讲究姓氏传承,所以他留着大夫人没杀。但是颜氏不是,颜氏靠走茶起家,一窝拜把子的江湖兄弟,在颜何如他娘那一代里有情分,可到了颜何如这一代,就是有能者上位,没有了颜何如,底下乱七八糟的兄弟都情愿跟府君谈。启东军粮甚至不需要沈泽川开口,也有人替他供应。
颜何如很重要,但他远远没有自认为的那么重要。
“柳州港口都是颜何如独掌,”姚温玉说,“其中详细我们确实不清楚,但是厥西还有奚丹在替府君打理生意,让他派几个人过去主事,倒也不用太担心。眼下急在港口所需的银子数额不小,由中博单独承担,恐怕难以继续。”
沈泽川闻言便道:“元琢的意思是?”
“府君迟早要回阒都,到时候天下的行商还是府君的行商,”姚温玉缓了些许,待咳嗽下去,才继续说,“港口建起来做的也是大家的生意,府君不如把这批银子留给行商们出,让他们落个情分在里头,日后府君只要拓开柳州,调整关税,他们就是新朝的钱库,也是府君的钱库。”
不仅如此,颜何如在柳州新建港口这个想法很好,海湾能够停泊足够多的船,柳州及柳州周围的城镇兴起就在眼前,这是个即将开垦的肥沃田地,只要行商们不傻,就一定乐于跟着沈泽川在这里分羹。
姚温玉甚至能够想象到,等到那一天,世家沉疴已经荡清,天下开始休养生息,柳州将成为沈泽川贯通东南的第一大港,甚至是连通海外的第一大港,那一天……
姚温玉猛地掩住唇,剧烈咳嗽起来。他在仓促间碰翻了茶水,热茶滚溅到他的薄毯上,打湿了双腿。
沈泽川已经站了起来,接住茶杯,俯身唤道:“元琢……”
姚温玉没有说完,他那么多的话都在胸腔里,却被咳嗽堵死了。他一边掩着口鼻,一边抬手示意无碍。
“费盛!”沈泽川看见血浸湿了宽袖,当即喝道,“叫大夫!”
外边的费盛应了声,掉头就喊人。乔天涯听到“哐当”一声,就觉得不好,不待沈泽川唤,已经掀帘进去了。
第229章 潘蔺
骨津在洛山收到了端州的信; 他当时正准备上马继续奔驰; 待看完信以后,神情复杂; 转身问顺路来调马的霍凌云:“这是你临行前府君写的信吗?”
霍凌云拉着自己的马; 点了下头; 拧开水囊,猛灌一口; 说:“就是昨夜写的。”
骨津把信收到怀中; 重新抽出另一封,递给霍凌云:“这是二爷给府君的……前去探查马车的锦衣卫究竟怎么说的?”
“说是河州衙门穷追不舍; 把车夫逼急了; 驾车时顺着失修的马道跌到河沟里。”霍凌云把水囊挂回去; 再把萧驰野的信谨慎地收到怀里,“几个人下到河沟里查了两个时辰,没活口。”
骨津神色越发难看,他奉命过来; 实际上是要替萧驰野看好一灯大师; 岂料大师就这么没了。骨津站在原地; 百思不得其解,自言自语:“大师去河州干什么?”
“那不是他俗家吗?”霍凌云跑了一宿的马,这会儿浑身都是汗味,他道,“按照颜何如的意思,大师是病死的; 他倘若早就料定自己活不久,也该回去见见亲眷。”
“大师出家时就断了俗尘,他家中还剩下的都是旁亲,不是亲生兄弟。”骨津说到这里,想起大境,继续说,“况且大师约好今年要回大境,他若是早就料定自己活不久了,也会先履行约定。”
霍凌云没跟一灯大师打过交道,他看着日头出来,说:“我休息得差不多了,该上路了。”
骨津牵着马让开些许,霍凌云掉转马头后,对骨津说:“你到了交战地,记得跟二爷说,澹台虎也想试试他的新刀。”
骨津没应,而是说:“让老虎自个儿给二爷写信,我不回交战地了,”他把靴子上的泥巴蹭干净,翻身上马,用马鞭指向另一端,“我要去趟河州。”
* * *
檐下挤满了大夫,都噤若寒蝉,不敢喧哗。费盛看这地也不是讨论的地方,赶紧安排大夫们去隔壁。
孔岭没进去打扰元琢休息,跟在费盛后边,询问道:“大夫怎么说?”
费盛看了眼静止的竹帘,抬臂引着孔岭往边上走,小声说:“都怕得很,开的方子还不如咱们锦衣卫自个儿开的,不敢给先生用重药。”
孔岭虽然涉猎广泛,但确实不通药理。他神情微怔,定了须臾,说:“那这……”
费盛不好说,先前大伙儿都把希望寄托在一灯大师身上,颜何如这一下打得谁都措手不及。他避开新冒的枝芽,只说:“府君昨夜给葛青青写了信,让他们在厥西十三城找大夫,等到六月以后就能到端州。”
但这三个月怎么熬?
费盛不敢妄言,他昨夜看着大夫进出,也悬着心呢。姚温玉平时强撑着,先前在茨州安抚跟前来投奔沈泽川的名士时就耗了精力,当时又和孔岭等人连夜商定六州衙门的安排,后来再从茨州往端州走,到了端州其实一直没见好。
孔岭站了片刻,凝重道:“你且候着,我给府君回个话,府君一宿没睡,还在堂内等着消息。”
“那您得劝劝我主子,”费盛被姚温玉咳血的架势吓到了,追了孔岭几步,“昨日听闻大师没了,我看主子也不大精神,这会儿再替元琢先生悬着心,别给熬病了。这里有我跟乔天涯看着,出不了大事。”
孔岭匆匆地应了,提着袍子就出了院子。他到沈泽川的院子里时,看府君正站檐下听丁桃讲话。
沈泽川看见孔岭,就颔首示意丁桃先停一停。丁桃自打敦州那次后就乖得很,当即闭嘴,退到侧旁,给孔岭让出位置。
孔岭斟酌着用词,说:“刚睡下,院子里这会儿在熬药,乔天涯守在边上,府君也不必太担心。”
院内清净,沈泽川沿着台阶下来,说:“大夫没个确切的话吗?”
孔岭看沈泽川神色不豫,跟在边上,道:“这些大夫都是山野郎中,没见过元琢这般的人物,自然不敢拿寻常药方糊弄,讲话也谨慎得很,但都肯尽心,没人敢马虎。”
沈泽川何其敏锐,听到孔岭这话,就知道这群大夫里没人能给元琢治病,都只敢往调养上凑,尽力避开风险。
“给余小再发封急信,”沈泽川驻步,“让他巡察各州的时候留意各州大夫,能找到的都往端州送,诊金就从我的私银上拿,要多少给多少。”
孔岭也停下了,看那头的近卫过来递信,就没再出声打扰沈泽川看信。
沈泽川翻过信,看见上边是葛青青的私章,他拆开信,看完了,递给孔岭,道:“阒都的仗打完了。”
孔岭边看了少顷,说:“大帅现下不缺军粮,缺的是爵位,这事太后看得清,还是要一味强逼,反而助了薛延清一臂之力。”
“她是骑虎难下,”沈泽川说,“心里边想用戚竹音,却着实没有再能拿出手的筹码,真的要打起来,韩丞那两万都军谁都打不赢。”
当初沈泽川说到“远交近攻”的局面早已逆转,阒都的疲态显而易见,他们往东面对中博和离北只有八大营可以救急,丹城民田又闹到这个地步,根本没有军防可言,戚竹音就是阒都的救命稻草。
孔岭看到最后,微微抽气,说:“潘祥杰和潘蔺死了。”
“太后如今对手是薛修卓,”沈泽川看苍穹阴沉,似有雨来,“哪能全身而退。”
* * *
阒都下着雨,这是雨季的开端。
内阁要追究韩丞的责,韩丞咬死八大营在牢狱里杀的官员都是中博细作,双方在朝堂上骂战,潘祥杰的死讯就在此刻呈了上去。
梁漼山这才想起来,那日潘祥杰被关在最里边,呼救时没人搭理,大伙儿当时剑拔弩张,他在牢房里被烟雾活活熏死了,等到狱卒清理牢房的时候才发现。
“粮仓是潘蔺开的口,”薛修卓在明理堂说,“户部现下的账务明细也是潘蔺交代出来的,此人罪不至死。”
岑愈原本就可惜潘蔺,便颔首道:“倒不是说要免了他的罪责,罚还是要罚,律法不能坏,但可以酌情裁决。”
孔湫沉吟片刻,把刑部呈报的供词反复看了,说:“潘蔺虽然坦白了,但那也是朝廷追究以后的事情,早在账务出问题的时候他就是从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内阁最终要把潘蔺革职贬籍,流放到槐州去。但是丹城案暂时没有结,潘蔺得在驿站等候传唤。
潘蔺跟潘祥杰那一辈的世家子弟不同,他念书做官,把自己当作读书人,带着点傲气,因此和薛大他们合不来。他如今家中骤变,从世家公子跌成了戴罪庶人,又死了爹,在驿站内受尽冷眼,吃的都是残羹冷炙。
薛大跟潘蔺在萧驰野的封侯宴有过口角,他本着探望的心,特地带着珍馐去看潘蔺,想和潘蔺在分别前冰释前嫌。
驿站的杂役引着薛大入内,他看那屋子逼仄,便问杂役:“潘承之就住在这里吗?他是潘氏嫡公子,还是户部侍郎……你们怎的就让他住在这里?”
杂役拿钥匙开门,油滑地说:“潘氏不是给抄了吗?他就是个罪人,朝廷这么安排,小的们哪敢违背?”他推开门,嘱咐道,“大爷也别待太久,传到刑部去也要问责呢!”
薛大干瘦的身躯佝偻着,从门边探头进去,看见潘蔺坐在窗边。这屋内暗得很,各处都漏着雨,地板都给泡潮了。
潘蔺的袍子是潮的,靴子也是潮的。他还穿着在狱里的那一身,面上带着些胡茬,看着憔悴了太多。
薛大提着食盒,跨进门,轻声说:“承之……我来瞧瞧你。”
潘蔺转过眼,看了他半晌,说:“坐吧。”
薛大把食盒搁在桌子上,挨着椅子坐了,打量四下,道:“你好歹也是……我等下出去跟他们讲讲,换个屋子也成。”
潘蔺眼中通红,他落寞地淋着漏进来的雨。
薛大坐立不安,挪动些许,在陷入尴尬前主动道:“我今日来,不是……不是来看你笑话。你要去槐州,那么远,这一别……今后就再也见不着了,我想送送你……”
潘蔺无动于衷。
薛大不知为何,感伤起来。他是嫡出,潘蔺也是嫡出,可嫡出怎么都混到了这个份上?他眼里蓄泪,踌躇良久,才道:“承之,去年的封侯宴……对不住。我听闻你放走了元琢,我……我很是佩服。你有才,是被家里边害苦了,元辅肯免你的死罪,就是惜才,待你到了槐州,还是有再施拳脚的机会……”
可是这话薛修易讲得自己都不信,他们都是依存家门活的人,田税捅出那么大的漏子,潘蔺到了槐州,也是万人唾骂,要给人垫脚的。
潘蔺沉默须臾,说:“平净。”
薛修易字平净,跟薛修卓的延清都是薛老爷子起的,他赶忙“欸”一声作答。
“我当年出任户部侍郎,账本在手上犹豫许久,终究没交给海阁老。我为虎作伥,害苦了八城百姓,死不足惜,没什么可剖白的。阒都风雨经年不歇,如今有了薛延清,”潘蔺看向薛修易,仿佛看着多年前还有机会的自己,“八城的荣光到头了。”
薛大听得一声轰雷,炸得阒都亮了一瞬。他以为潘蔺会给他什么忠告,然而潘蔺最终说:“你走吧。”
薛平净把食盒推向潘蔺,道:“我给你带了些吃的……”他也沉默下去,在这里坐到雨渐渐大了起来,外头的杂役来催了几回。
薛平净起身时袍子也湿了,他对潘蔺作揖告别。潘蔺站起来,端正衣冠,也回了一礼。
薛平净不敢再看,转身而出,在那廊子里,分不清哪里是出路。
潘蔺听着脚步声远,坐回桌前。他始终没碰薛平净带来的食盒,拿起笔,端端正正地写下“陈罪书”。
这份书信不是给朝廷的,而是给潘祥杰的,是他们父子间的话别。潘蔺写得很长,像是不知如何面对父亲。他在搁笔时哭了一场,随后收拾干净自己,合衣躺到破席上,再也没睁开过眼。
第230章 春月
乔天涯仰身陷在藤椅里; 唇间咬着根红线; 手指灵巧地编动。丑时的月光很薄,从他的鼻梁一侧滑过去; 让他垂着的眼眸看起来十分寂寞。
琴搁在桌面上; 盖着绸子; 已经数日不曾碰过了。
姚温玉醒时没有作声,他侧头看着乔天涯。
乔天涯就像是骤雨后停滞在空谷里的寂寥月; 清澄遥远。那肆意的风成为昨夜旧梦; 在他身上留下了残影。姚温玉还留着那日的重彩,却早已明白自己走不到他身边。
这是场无疾而终的春三月。
乔天涯摘掉红线; 把尾梢收得漂亮。他探臂过来摸到了姚温玉的手; 把那编好的红线戴到姚温玉的腕间。
元琢隐在垂帷里; 透过缝隙窥探着近在咫尺的这个人。他无声地笑起来,可是怔怔地,枕畔就潮湿了。
乔天涯没有掀开垂帷,他们间仅仅靠着手指传递温度; 仿佛这就是最有余的亲昵; 再靠近一点就会消失。
姚温玉始终没有开口; 像是没醒过。
* * *
翌日沈泽川来时,姚温玉已经起身了,他对沈泽川微微倾身,算是行礼。
“昨日病起遽然,耽搁了公务,”姚温玉垂指捡着杂乱无章的棋子; “今日趁着精神尚可,该与府君说完。”
沈泽川落座,道:“你的病才有起色,休息半个月再谈也不打紧。”
“病中闲着也是闲着。”姚温玉沉思少顷,说,“柳州港口实为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