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官居一品-第3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徐渭却误以为他在惋惜,自己因结婚而丧失了在赣南立功的机会,不由笑道:“你知道我不会在意的,虽然半生为科举所苦,却并不是为了功名,虽然也出仕当官,却也不是为了利禄。”说着有些苦恼道:“我也不知自己为了什么,就像被人推着走一样,虽然走出这么远,却一点感觉也没有……你知道的,我不是矫情,就是感觉没法投入进去。”
“嗯。”沈默点点头:“不论干什么,都要有一种归属感,甚至使命感,才能全情投入。”
“归属感和使命感?”徐渭低声重复着这两个词道:“说得好,我就是找不到归属感,使命感倒是有。”说着饮一口陈酿,郁闷道:“但这几年在北京混下来,发现自己和整个官场格格不入,除了兄弟几个,别人都把我当成个异类,只能当个吃闲饭的,根本什么都做不了。”说到这儿,他羡慕地看沈默一眼道:“我真羡慕你啊,天生就是做官的料,不仅会处关系,还能有条不紊的做事情。咱们一时当官,到现在已经整十年了,你做了那么多大事,我却什么也没干,比一比真是羞死人呐。”
“我也没干什么……”沈默摆摆手,苦笑道:“其实我很羡慕你啊,做的不喜欢,随时都可以挂冠而去,从此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但我不行啊,我身上的枷锁太重了,这辈子注定不可自拔了。”
“这又何必呢?”徐渭给沈默斟上酒,道:“没有人逼你非要这么干,过得轻松点不好吗?”作为沈默的老朋友,徐渭最清楚,这家伙有沉重的心理负担,仿佛要把整个天下挑在肩上一般。
“是啊,没人逼我……”沈默喝一大口酒,享受着胸膛火烧火燎的感觉,深吸口气道:“可我就是拗不过自己,哪怕心头有一丝逃避的想法,都觉着是罪恶的,是不可饶恕的。”说着仰面躺在塌上道:“这就是宿命啊,逃不掉的,我早就认了。”
徐渭侧躺在他身边,笑道:“安啦,放心吧,你永远不会独行,这辈子我就跟着你混了,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能辅佐你成就大业,就是我人生的成功了。”又道:“我跟你去衢州吧?”
“不用了。”沈默摇头笑道:“那边的事情并不难办,你还是忙你的大事吧。”
“我有什么大事?”徐渭一时没反应过来道。
“传宗接代啊……”沈默嘿嘿笑道。
“好啊,又作弄我!”两人正笑闹着,徐渭那新婚的夫人刘氏端着汤进来,从门口看起来,两人的姿势十分暧昧,刘氏暗暗心惊道,怪不得夫君十多年没结婚,原来症结在这里……她也是个有心计的女人,便悄然无声退出去,于是后面很长一段时间里,便对沈默不冷不淡,弄得他十分奇怪,不知怎么得罪了这位嫂夫人。
※※※※
在家里过完十五,沈默便要启程去衢州了,临走时,沈贺送他到码头,儿子回来没几日,却整天不着家,爷俩只有早晨吃饭时,才有机会简单说几句,沈贺当然感觉得到,儿子和自己生分了。他也知道原因所在,更想不出什么解决的办法,只能拉着沈默的手,一脸的纠结不舍。
沈默轻叹一声,道:“在家的时间也太短,不能好好陪陪爹爹,您千万不要怪罪孩儿。”
“这一去,不知猴年马月才能再见。”沈贺难过道:“你也不在家多呆几天……”
“公务繁忙。”沈默低声道:“约好正月十六的,现在走已经是晚了。”
“唉,忙忙忙,整年整月的忙。”沈贺生气道:“看来想让你闲下来,只有等你爹我闭眼那天了。”
“爹。”沈默无奈道:“别说那些不吉利的,我看您这身体,跟小伙子也没什么区别。”
“你怎么知道?”沈贺赌气道。
“您看您三年生了仨,这不是龙精虎猛吗?”沈默嘿嘿笑道:“我都没这本事。”
“你这小子,敢拿老子开涮!”沈贺被他说得不好意思,过了好一会儿,才低声道:“你弟弟妹妹虽小,但毕竟也是你弟弟妹妹啊,将来还都得指着你这个当哥的……”
沈默心里还是一阵烦躁,勉强笑笑道:“当然了,都是沈家的人嘛。”说着轻轻抽出手道:“时间不早了,爹您先回去吧。”
沈贺自知失言,点点头道:“船开了我再走。”
“那好。”沈默退后一步,一撩下襟,便给父亲跪下道:“爹爹保重。”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便转身上了船。
船开了,沈默望着父亲那越来越模糊的身影,心头涌起浓重的自责,明明深深爱着父亲,明明聚少离多,为什么就不能装一装,让他开心一点呢?
一路上,沈默都有些情绪不高,直到与杭州赶来的众官员汇合,他才抖擞精神,恢复了东南首牧该有的淡定。
奉命前来汇合的官员中,以浙江巡抚王本固为首,还有浙江布政使蒋谊,以及浙江参议孙铤和陶大临,并一众随员十几名,可谓阵容十分豪华。
王本固等人见了沈默,无不敬畏莫名,如果说原先还只是敬他的衣冠,现在却是对他的本事完全服气,这个年轻人的手段本领,完全不逊色于他的前任,甚至更加的灵活变通,总让你觉着他没什么,事情就妥帖了,不服气都不行。
但沈默召集他们来,不是为了听马屁的,而是有正事要跟他们谈,于是就在这钱塘江的官船上,召开了今年第一场高层会议。
首先是王本固向经略大人汇报,嘉靖四十三年衢州剿匪的情况,在浙江总兵卢镗的全力清剿之下,官军已经收复了大半的矿区,但兵力有限,无法再扩大战果,所以他请求沈默,征调义乌矿工出身的戚家军,支援浙江剿匪,一定可以事半功倍。
但沈默拒绝了他的请求,道:“戚家军奉命北上,没时间参与剿匪了。”顿一顿又道:“而且今年还会有精锐部队陆续北上,这个是大势所趋,你应该知道的。”去岁俺答犯边,又一次打到京城,烧杀掳掠十几县,几十万人遭难,引得天子震怒,内阁也对边军彻底失望,正式下令,调南军北上御敌。
对这个命令,沈默其实很不舒服……不管有意还是无意,这都是在削自己的兵权,但他还是不打折扣的执行了,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归期快到了,哪怕为了回京后环境宽松点,也不能跟朝廷对着干。
※※※※
听了沈默的话,王本固十分的失望,归根结底,衢州矿乱是他惹出来的麻烦,虽然因为朝中有人,没有被问罪,但也大大影响了在朝中大员心里的地位,所以一直卯着劲儿,想要平定叛乱,挽回自己的形象。
可这场叛乱实在是太棘手了,甚至比赣南还要棘手,起先他还天真的以为,只要有军队帮忙,就一定可以把叛乱平定,但残酷的现实是,军队像无头的苍蝇一样,整日在矿区中转悠,根本抓不住造反的矿工,卢镗也无可奈何。
其实王本固已是一筹莫展,方才所谓的‘平定大半’,只不过是为了面子说大话罢了。他实指望着平定了赣南叛乱的沈默,能再展神威,把衢州也平定了。
但沈默告诉王本固,衢州的问题,比赣南还要难解决,他说道:“平定叛乱的关键,在于消除叛乱的根源,光靠军队只能斩草不能除根,即使强行平定,也会出现反复的。”
“赣南之乱是因为贫穷,只要让那里的百姓,看到摆脱贫困希望,自然没了叛乱的动力,清剿起来也就不费劲了。”沈默淡淡道:“衢州之乱的原因,却不是贫穷,而是起自贪婪。”
众人都点头,道:“是啊,就是让银矿闹得。”衢州乱就乱在银矿上,因为从矿里挖出来的矿石,稍微炼制一下,便是白花花的银子,在大明朝,银子就是钱,钱能通神啊!
在座众人并不天真,知道衢州的问题之所以棘手,很大程度是因为,围绕着银矿,早已经编织成一张巨大的利益网,衢州的官员、士绅、土豪、恶霸,都是这张网上的一份子。毫不夸张地说,更高层的官员,也被他们买通了,甚至在座的就有他们的耳目……恐怕连剿匪的部队,都被他们给收买了。
官员们丧失了他们的操守,什么心怀天下,什么舍生取义,统统都是放狗屁,他们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官匪勾结,蛇鼠一窝,没有人肯执行朝廷的命令,谁敢动他们的利益,就是他们共同的敌人,在其银弹攻势下,这世界上真没几个能招架得住。
天下的腐败窝案大多是这样,矿区尤甚。这是沈默上辈子就知道的道理。
第七五零章 天下熙熙(上)
沈默告诉他们,这是一个无法靠军事解决的难题,因为衢州银矿目前完全抛开朝廷,盗采盗挖的状态,才符合衢州地方各路豪强的最大利益,当然这是建立在损害了朝廷利益的基础上。
在赤裸裸的利益面前,说教没有用,礼义廉耻没有用,忠孝节义也没有用,甚至连武力镇压都无解……能打败利益的,唯有利益本身。
沈默是这样认为的,但他绝对不会这样说,因为双方的关系远未到推心置腹的地步,而且王本固这种死抱着‘圣人之言’的家伙,一定不会接受他这套理论的。
但沈默有办法让他就范,压下衢州的事情,另起话头道:“今岁是乙丑年,辰戌丑未,又到了诸位过关的年份了。”
众人皆都面露苦恼之色,道:“大人说的是,今年正是外察年,咱们都为这事儿发愁呢。”说着纷纷讨好的望向沈默道:“还望大人多帮咱们美言几句,下官等铭感五内……”
“有机会一定会为各位说话的。”沈默点点头。苦笑道:“可就怕人家不问我,本官便爱莫能助了。”说着他看看王本固道:“听说朝廷今年,有意将各地督抚纳入外察之中,王中丞与北京关系密切,可否为本官印证此事?”
王本固郁闷的点头道:“大人的话自然错不了,据说是高肃卿的主意,他说督抚虽名为京官,实则地方军政之首长,责任重大,当为外计之首要,不当仅以大计察之。”说着哭丧着脸道:“他这不是闲的吗?多少年没变的规矩,怎么说改就改了呢?”按照这三年内的表现,他肯定是不称职的,要是在外察中被罢黜,那仕途可就完了。
“无论如何都已成定局,外察在即,诸位当好自为之。”沈默轻叹一声道。
“大人的意思下官明白。”浙江布政使蒋谊便应声道:“这衢州就是咱们浙江诸僚的催命符,若不尽快解决,恐怕于大家的仕途有大碍。”所谓闻弦声而知雅意,在座都不是傻子,明白沈默说这话的目的。
沈默又望向王本固道:“王中丞怎么看?”
王本固苦着脸道:“事儿是这么回事儿,可怎么能做到呢?”
“放心。”沈默淡淡笑道:“有道是‘车道山前必有路’,咱们去衢州看看,说不定就有什么好办法呢。”
听沈默这样一说,原本还满怀着希望的众官员,登时被冷水浇头,一下全蔫了……闹了半天,他也没主意,那去衢州还有什么意义?
见舱中的气氛萎靡,沈默训斥道:“都打起精神来,没有办法不会回去想吗?离衢州还有一段路程,都各自回去想去,说不定就想出来了呢!”众人心中不以为然,无奈官大压死人,只好纷纷起身告退。
孙铤和陶大临虽然觉着沈默肯定有算计,但他俩现在观政,自然没有发言权,和他呲牙笑笑,眼神稍一交流,便也跟着人群出去了。
※※※※
一天后,排场宏大的船队,到了素有‘四省通衢,五路总头’的衢州古城,城中文武士绅早就在恭候在码头之上。在盛大的欢迎仪式后,沈默住进了知府衙门。
接下来的日子,经略大人的表现十分懈怠,先是说旅途劳顿歇了三天,然后又郑重其事的前去孔氏南庙拜祭。饶有兴致的游览‘围棋仙地’烂柯山、地貌奇特的三衢石林、碧波万顷、风光秀丽的九龙湖,在一众官员、当地士绅的陪同下,玩得极为开心。
在悠游山水,纵情诗酒间,时间过得飞快,一转眼便过去了半个月。若是平时,浙江的官员们也不觉着有什么……大人想玩就玩呗,咱们陪着白吃白喝,还能看风光,这种美差上哪找去?可今时非比往日,外察四月开始,现在已经进了二月,时不我待了呀。
私下里串联之后,他们决定还是得提醒一下大人,于是在次日出游归来,王本固拦住了沈默,深深鞠躬道:“这玩也玩了,歇也歇了,咱们是不是该干正事儿了?”
“正事?”沈默伸个懒腰道:“什么正事儿?”
王本固这个无奈啊,垂首道:“大人召集下官等人前来,不是为了解决衢州矿乱吗?”说着深深看他一眼道:“难道您忘了吗?”
“当然没忘了。”沈默一点不害臊的看着他道:“我不是让你,还有蒋谊他们几个想办法吗,想出来了吗?是的话咱们立马就照办。”
王本固郁闷的直想拿头顶他,强忍着怒气道:“下官无能,若是有主意的话,也不会让衢州乱了一年,至今束手无策了。”
“想不出来就继续想。”沈默无视他涨成猪肝的脸色,不负责任道:“只要功夫深,铁杵也能磨成针……”说着笑眯眯道:“要相信自己,一定可以的。”便不再管他,进屋沐浴耍乐去了。
碰上这么个不负责任的上官,王本固心说我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只好无奈的转回,跟手下官员日夜商量、绞尽脑汁却无所得,心情十分的焦灼。就在无计可施之际,下面通报说,有个自称叫‘邵大侠’的求见,说可以帮官府解此困境。
王本固不想见什么江湖大侠,说‘不见不见’,但蒋谊出声劝道:“这个邵大侠可不是一般人物,路子野,本事大,许多官府没办法的事儿,他都能办成。”
“一个江湖骗子而已。”王本固不信道:“他要真那么有本事,还要官府干什么?”
“您还别不信。”蒋谊道:“去年南京振武营兵变还记得吧?”
“当然。”王本固点点头,突然想起来,低呼道:“传说是他将一船银子运进南京城,才帮着经略大人解了兵变,我一直以为传言不可信,难道这是真的?”
“当然是真的。”蒋谊点头道:“人们都传说,那些银子就是来自衢州……”
“那么说,此人八成就是那盗掘银矿的贼子?”王本固登时瞪起眼道:“就算不是,也跟他们有直接的关系!”说着便一拍桌案道:“来人呐,把他抓起来!”
“大人稍安。”蒋谊连忙拦住道:“他既然孤身前来,必然有所倚仗。何况咱们的目的是平乱,抓他一个有什么用?”
王本固黑着脸憋了半天,才点点头,让带那人进来。过不一会儿,便见门子领了个身穿道袍、风流倜傥的中年男子,不是那邵芳又是谁?
见到巡抚大人后,邵芳笑着作个揖。道:“草民拜见中丞。”却一点下跪的意思也没有,就那么大喇喇的站着,仿佛世外高人一般。
王本固性格刻板,最不喜欢这种虚张声势的家伙,但现在形势比人强,只好将厌恶压在心底,抱拳道:“您就是邵大侠,幸会幸会。”
“不敢当,不敢当。”邵大侠笑眯眯道:“能见到清廉直名满天下的中丞大人,才是草民的幸运。”
王本固的面色这才好看些,却也不愿和他啰嗦道:“你说能帮到我,怎么个帮法?”
“大人想让我怎么帮?”邵芳把问题抛回去道。
“呵,口气不小。”王本固皮笑肉不笑道:“我想铲除那些矿霸,让矿工重新回到官矿上,老老实实给大明挖银子,从此不跟朝廷作对。”说着轻蔑的哼一声道:“你能做到吗?”
“能。”邵芳大言不惭道:“我可以帮你们去谈,但你们必须给我个名分。”
‘你就装吧。’王本固心中冷笑,但做戏做全套,他还是写了份委任状,任命邵大侠为招安使,协商银矿相关事宜云云,写完签上名递给他道:“可以了吧?”
“大人好字啊……”邵芳打量着委任状,挠头笑笑道:“不过那些人就认大红的印章,光签名不管用……”
王本固便重新拿过来,用自己的巡抚关防,在上面留了个通红的印章,邵芳刚要接过去,王本固却一缩手,盯着他幽幽问道:“我凭什么相信你?”
“除了相信我,中丞还有别的法子吗?”邵芳伸手捏住那张纸的另一端,似笑非笑道。
“你嚣张。”王本固气愤道。
“本色而已。”邵芳嘴角划一道骄傲的弧线,低声道:“您要是不撒手,我可就撒手了……”言外之意,看你怎么收场?
王本固闷哼一声,最终还是松了手。
※※※※
邵芳一去就是数日,就在王本固以为,自己被这个骗子耍了一道时。邵大侠带回了谈判结果,对方同意可以结束对抗,恢复原状,但不许官府的人再跨入矿区,作为回报,他们将按照过去五十年的均数,每年定时向衢州府上缴官银。
听了邵芳所言,王本固大怒,便要将邵芳推出去斩首,蒋谊连忙劝住道:“杀了他,可就彻底谈不成了,咱们如何向大人交代?”
“还不知这人,是不是在骗咱们呢。”王本固闷哼一声道:“谁知他去没去见那些人?”
“问得好。”虽然利刃加身,邵芳却丝毫不慌道:“为表示诚意,他们愿将去年欠缴的官银奉上……”
“在哪儿?”那可是近百万两的巨款啊,由不得王本固不着紧。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邵芳神秘兮兮的笑笑道:“把这些地砖起了,他们说东西就在这里。”
王本固皱眉盯了他许久,才重重的一挥手道:“掀开!”
便上来两个亲兵,将佩刀插入缝隙,费力的将一块地砖缓缓撬了起来,一块木板便显露出来……果然有机关,王本固直感觉背后一阵阵发冷,待连撬了好几块后,终于露出了一口木箱子后,他的声音都变调了:“打开……”
见上了锁,两个亲兵便用刀砍,但那箱子极为结实,砍了几刀全是白费。
“省点力气吧。”邵芳从袖中掏出一把钥匙道:“这是他们给我的。”
一个亲兵将信将疑地接过钥匙,插入锁孔中,便听‘咔吧’一声脆响,终于打开了……果然是一箱码放整齐的银元宝。亲兵们继续翻开地砖,一口口的木箱重见天日,将其全部打开后,这间书房便成了银库一般,晃瞎了许多人的狗眼。
小兵们觉着这一幕简直太帅了,心说果然不愧是邵大侠,太拉风了。但对于王本固和一干官员来说,却无不感到毛骨悚然,姑且不说这邵芳和银匪矿霸的关系,单说能把这些银子,神不知鬼不觉的运到官府中藏下,就实在太恐怖了。
每个人都觉着脖颈一阵阵发凉……那该是多强的势力啊,恐怕要取大家的首级,也是易如反掌。就连王本固也沉默了,他现在非但不再质疑邵芳,还终于重视起这个江湖人士,以及他背后代表的势力了。不得不承认,对方确实具备了平等对话的实力。
“这里只是一半。”邵大侠一甩宽大的道袍,潇洒的笑道:“另一半待我回去后奉上……”他又挠挠下巴,欠揍的笑道:“哦对了,如果要找我,只需随便去一家青楼,问问我的名字,便知道我现在哪里了。”说完朝王本固等人拱拱手,飘然去了。
※※※※
“这家伙真臭屁啊……”当自知无法做主的王本固,将情况禀明沈默后,经略大人终于有了反应,只是他对那邵大侠的兴趣,好似比那些银子还大。
“事到如今……”王本固最近压力大极了,不仅嘴角上火,舌头上还长疮,哪有心情开玩笑?看着懒散的躺在安乐椅上的沈经略,他又是一阵火大,赶紧压住,小声问道:“该不该谈下去,请大人示下。”
沈默在机上一大堆新鲜水果中寻找,最后拿起一串黄灿灿的枇杷,摘一粒送入口中,一脸享受的静止了半天,才轻舒口气道:“谁铸黄金三百丸,弹胎微湿露渍渍。从今抵鹊何消玉,更有锡浆沁齿寒。”吟完了诗才问道:“你觉着呢?”
见他吃个枇杷还做起诗来了,王本固愈加郁闷,道:“没觉着多好吃。”
“我不是问你枇杷。”沈默却又一本正经道:“我问的是那些人的提议。”
“哦……”王本固哪受得了这番戏弄,简直要抓狂了,却又不敢发作,无奈之下,只能憋着一肚子的火气道:“下官这不没主意,才来问大人的吗?”
“我不能替你做决定。”沈默将一串枇杷都吃下去,把籽儿吐了一地道:“不过无论你怎么做,我都支持你。”说着笑眯眯道:“这枇杷真好吃,你要不要来一点?”
“不用了。”王本固彻底崩溃了。
打发走了几近抓狂的王本固,沈明臣进来了,沈默拿起口布擦擦手,面上也没了惫懒的神色,沉声问道:“谈得如何了?”邵大侠和王本固谈判的同时,沈明臣也代表沈默,暗中与九大家的人进行沟通,这才是真正决定衢州安宁,甚至浙江命运的一场谈判。
一切要从沈默的那封信说起,在那封让邵大侠转给九大家的信上,他对那些惶恐不安的老牌世家亮出了底牌——不要在矿上纠缠了,我将给你们更大的利益。
在那封长信上,沈默向九大家展示了自己宏伟的蓝图,宏观的说,他要将江南打造成一个硕大无朋的商业帝国,把可以敌国的财富,与势倾天下的权力结合起来,创造一个永远不需仰人鼻息的强权,所有与他并肩奋斗的家族,都将获得长久的繁荣,以及永世的荣耀。
当然沈默说得极为含蓄,许多意思需要用心体会才能明白,但在这些远大目标之下,他也有具体的规划……他将利用一切资源,在江南扶持纺织、造船、冶金、制造等十几个朝阳行业的生产中心,以带动这个行业的整体发展,然后共同促进江南的经济发展。
这下九大家都明白了。沈默所提的十几个行当,可都是挣大钱的买卖,只要能成为其中某个行业的中心,便可得到各种各样的资源,发展自然事半功倍。他们都是懂行的,知道一旦能成为业内龙头,就拥有了这个行业的话语权,财富自然源源不绝。
这可比盗挖银子舒服多了,毕竟后者是违法的,而且坐吃山空立地吃陷,总有挖完的一天。两相权衡,孰轻孰重,只要脑子足够精明,就不难做出抉择。
第七五零章 天下熙熙(中)
当九大家决定完全从矿山退出,那些衢州的土豪矿霸们慌了,他们知道自己的实力,比起闹得轰轰烈烈的三巢要差远了,更不幸的是,三巢地处边远,天高皇帝远,而衢州位于四省通衢、东南腹地,若没了那些大家族在背后支持,官府没可能容忍他们这种无异于反叛的行为。
但很显然,衢州发生的事情,与三巢叛乱的性质截然不同,后者带有明显的反叛倾向,而前者只是因为利益上的冲突,所以对待两者的方针也截然不同,对三巢要以剿为主,以抚为辅;而在这里,为了避免事态激化,不到万不得已,不应动用武力,还是应该对症下药,既然是利益的纠葛,就用利益去解决。
于是在与九大家暗中洽谈的同时,沈默便让邵芳大张旗鼓的与当地的豪绅谈判,只要铲除那些矿霸,不再武装对抗官府,他将给他们与官府合营开矿的权力,所得收益按比例分成,且在合同期内,其权益受官府保护。
能够合法开矿,是衢州地方豪绅们朝思暮想的权利,但大明对私人开矿限制极严,当初也正是因为王本固对盗挖盗掘的严厉打击,才导致了矿工暴动,继而演化成如今的局面。现在沈默给一部分人这样的权力,这些人心中,原先那种‘不挖白不挖’的心理顿时扭转,便会将矿山看成是自家的,如果有谁还想盗挖盗掘,肯定会和他们拼命的。
这个充满诱惑的提议,想要被对方接受并不困难。其难处反而在于,如何让自己人接受,更确切说,是如何使王本固这样的清流接受,对这些将祖宗法度视为圭臬的死脑筋,一切矿藏都是属于朝廷,属于皇帝的,岂能与地方豪绅分享?
这就是沈默将此事搁置一年,非要等到外察之年,才把浙江的高层带到衢州的原因。为了进一步施压王本固等人,他整天逍遥事外,还故意惹得对方心烦意乱……他知道,只有在火上眉毛、方寸大乱的情况下,王本固才会接受这个方案。
更深层的是,他不想涉足此事之中,毕竟这法子不太光彩,虽然谈不上什么饮鸩止渴,但毕竟可能引来物议,将来或许会有麻烦。所以这个黑锅他想让王本固来背,自己最多只负个领导责任,麻烦也就小得多。
结果到了三月里,外察迫在眉睫,下面人都在催促解决,经略大人又袖手旁观,王本固忧心如焚,终于答应和对方谈判,但又很快陷入僵局……双方最主要的争执,不在利益的分割上,而是名分。这一点都不奇怪,因为像王本固这种清流官,本就视金钱如粪土,绝不会锱铢必究的。但‘名分’是大事,绝不能有一丝马虎的——绝对不能将其转移出去,这是王中丞不可突破的底线。
便在沈默的授意下,邵芳又炮制出一个‘承包’的概念,将矿山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剥离,前者依然属于大明,但将后者交给地方豪绅,其实和之前的条款并无不同,只是换了个说法而已。
但就是这简单的一改,便给了王本固说服自己……或者说是欺骗自己的理由,在走投无路之际,他终于点头同意,命浙江布政使司与衢州的几大豪族,签订了承包协议。
当然对方也是拿出了诚意,他们不仅保证矿山收入优先上缴国库,还暗地里给了相关官员一部分干股,所以协约才能顺利的。
协约签订之后,豪绅们立刻有了精神,他们主动协助官府,劝那些盘踞在矿山上的矿霸、土匪说:‘三巢比你们可厉害多了,沈经略还不是说灭就灭了?这个阎王是惹不起了,不如先服个软,暂时招安,反正他总是要走的,到时候再闹也不迟。’
这些矿霸、土匪都是地方豪绅扶植起来的,满以为大家是一心一意呢,根本没想到人家已经把自己卖了。矿霸匪首们便成群结队的来到衢州城,表示愿意接受招安,不再为祸乡里。果然受到了官府的热烈欢迎,好吃好喝好伺候不说,还拿出一张官职清单来,让他们挑选。并告诉他,这是巡抚大人费尽心思才空出来的官位,数量有限,先到先得,来晚了的就没有了。
这下剩下的人也不怀疑了,唯恐落在后面捞不到官职,便全都蜂拥下山,几乎是一夜之间,衢州城中就塞满了前来投诚的土匪头子。官府起先还以礼相待,可是没过两天,王中丞突然发难,将这些人统统抓紧了牢中,并把其中一些恶贯满盈、穷凶极恶之徒杀掉,然后对其余人进行严厉的警告,又把他们放了出去。
出来后,才知道几乎是一夜之间,上百家新的矿场开张了,他们这才如梦方醒,原来自己被那些豪绅抛弃了。但这时候他们的手下,大都到矿上去干活去了,自己已经变成孤家寡人,又能干得了什么呢?
也有那怀恨在心之徒,想要报复那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