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官居一品-第2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就连玉熙宫的嘉靖皇帝,看了何宾呈上的问案笔录后,也忍俊不禁失笑道:“妙人儿啊妙人。”心说这三个家伙还真不笨。

何宾摆着一张苦瓜脸道:“皇上。恕微臣无能,这案子刑部是查不下去了,微臣恳请将那三人转送东辑事厂,相信东厂的刑讯高手,会撬开他们的嘴巴。”

“这才几天,就想撂挑子了?”嘉靖将那卷宗丢回他身上道:“你要是干不了,朕就换个刑部尚书。”

“不用不用。”何宾一听,赶紧摆手道:“微臣这就回去加紧查办,就是不把他们的牛黄马宝都抠出来,决不罢休!”

“嗯……”嘉靖点点头道:“去吧……”

何宾便跪安,刚要往外走,却又听皇帝道:“不要再用刑了,那三个人死了一个,你就回家种地去。”

“是……”何宾晕乎乎的应一声,出门差点被门槛绊倒。他真是欲哭无泪啊,都说嘉靖皇帝难伺候,今儿他可见识到了——既要问出口供,又不让用刑,这不是又要马儿不吃草、又要马儿跑得快吗?

但皇上的话就是金科玉律,他也没跟嘉靖熟到可以商榷商榷的份上,只好闷闷回去,自己琢磨这里面的道道……他最纳闷的就是,以那三人跟徐阶的密切关系,哪怕没有证据,嘉靖也能把他们三个和徐阶都收拾了,根本不用下面人再折腾。可为什么还要下面人白费功夫呢?

正满腹心事的往外走,就看到两个太监,抬着具腰舆从宫门处过来。何宾清楚,有这待遇的,就他严干爹一个,赶紧屁颠屁颠的跑过去,一看果然是老严嵩,而且边上还有严世蕃护送,连忙殷勤的给干爹干哥行礼。

严嵩仰面坐在腰舆上,两眼望着天空发呆,根本没有理他。倒是严世蕃看他一眼道:“去见皇上了?”

“是的。”何宾小声道。

“皇上心情如何?”守着两个太监,严世蕃也没法问他去干什么了,只是问道:“在修炼吗?”

“皇上刚收功,心情好着呢。”何宾尽量把嘉靖的信息透露给他道:“下官得告退了,皇上还让我去查案呢。”

“哦?你那案子查得怎么样了?”严世蕃一脸无奈道:“我爹让那三个小人折腾得不轻,身体这么不好还得进宫自辩。”

“唉,毫无进展。”何宾摇着头道:“皇上又不准再用刑,可愁死下官了。”说着抱拳道:“下官告退。”

“我也该进去了。”严世蕃点点头,快步追上走在前面的腰舆,心中一团乱麻道:‘皇上虽做了个样子,把那三人逮捕入狱,问不出口供却又不准用刑,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儿!’他知道嘉靖刚愎自用的脾气,如果要处理徐阶,随便找个由头就是了,根本不用什么证据。

聪明如严世蕃,很清楚这是个危险的信号,它意味着徐阶在皇帝心中地位的提高,虽然皇帝仍然庇护他们严家,可在徐阶露出这么大破绽的时候,嘉靖也同样庇护了徐阶。

‘看来……’严世蕃暗暗道:‘不能光指望皇帝了,还得从别处下功夫。’满脑子急功近利的严东楼,只看到了真相的表面,却忽略了其真正的含义——嘉靖已经是个几次病危的老人了,他已经没有雄心壮志……不是对国家大事的,那玩意儿他就从来没有过,而是修炼成仙、长生不老之类的大志。

这个擅长权术,好弄阴谋的皇帝,已经不再喜欢看下面人争斗了。就像所有风烛残年的老人,他只想过几年安稳日子,享受最后的夕阳岁月,至于国家、朝局,得过且过就行,到时候把烂摊子一交,留给儿孙发愁去吧……

严世蕃没有感受到这种变化,因为他总是用老眼光看人。沈默感受到了这种变化,所以他才会提醒徐阶,不争就是争。

两相比较,高下立判。

※※※※

皇帝是不会告诉你他的心迹,如果你猜不对,那只能将错就错,一错到底了。

通报之后,嘉靖让严嵩自个进去,至于严世蕃,哪凉快哪儿呆着去……皇帝怕见了他,忍不住关门放狗。

怀着惴惴的心情,老严嵩在两个太监的搀扶下,进了谨身精舍,过那片门槛时,他几乎是被俩太监架进去的。

但让他惊喜的是,见到皇帝后,嘉靖的态度竟异常温和,对严夫人的过世,表示了沉痛的哀悼和诚挚的慰问,让严嵩感动得不行。

但更感动的还在后面,嘉靖见他坐在那里都颤悠,便让黄锦给严嵩搬来一把椅子,换下那个锦墩……这意味着严阁老终于可以在君前坐有靠背的椅子了,绝对是旷世殊荣啊!放眼上下五千年,就从没听说过有谁得到过这种待遇!

这种旷世恩宠,仿佛回春妙药一般,让严阁老一下子腰不酸了,腿不疼了,双眼重新焕发出神采,激动的涕泪横流道:“臣,臣,臣谢主隆恩……”原来他原先形如枯槁,除了夫人去世的打击外,更多是因为,觉着自己已经被皇上嫌弃了,要退出历史舞台了。但现在看到嘉靖的礼遇,他的心一下子又活起来了。

“八十三岁的老丞相,除了姜子牙,还真找不出来……”嘉靖呵呵一笑,满是深意的看一眼严嵩道:“咱们君臣也算是写了一段佳话,惟中你可要善始善终哦。”

但严嵩还沉浸在‘杌子变椅子’的幸福中,没有听出皇帝语气中的劝诫,只将其理解为皇帝希望自己继续发挥余热,为他站好最后一班岗,便拍胸脯道:“微臣,微臣身体好着呢,再伺候皇上十年八年,也不成问题!”

嘉靖的本意是,你好自为之,收敛一点,咱们大家善始善终,却不是让他多干几年的意思。心说,靠,你还想超越姜子牙啊?干笑一声道:“那就好,那就好……”原本热切的气氛,一下子有些发冷。

严嵩确实是老了,脑子转不动了,还在那自顾自道:“但是微臣年纪确实大了,身边已经不能离开人了,所以斗胆求皇上,让微臣的长孙护送他奶奶的灵柩返乡,至于严世蕃,就让他留在北京照顾微臣吧。”

嘉靖一听,心说:‘怎么着,还想让你儿子夺情起复?’便道:“那样的话,对严世蕃的名声打击太大,朕怕会毁了他的。”这真是金玉良言,可惜当局者迷,严世蕃只想着如何留下,却没想过留下的后果。

老严嵩的脑子根本转不过来,仍自顾自的请求道:“老臣已经习惯了犬子的侍奉,还请皇上开恩,让他留下吧。”

‘你个老糊涂。’嘉靖暗骂一声,烦躁地挥挥衣袖道:“只要你们爷俩愿意,朕当然不会阻拦。”

“谢皇上……”严嵩颤巍巍的起身磕头道:“老臣代犬子谢过皇上。”

嘉靖看着他老态龙钟的样子,突然叹口气,声音低低道:“你这辈子,非要被那狗东西害死不可。”

“什么?”严嵩耳朵背了,没听清,问道:“敢问皇上说的是什么?”

“没说什么。”嘉靖道:“你家里有丧事,朕也不留你吃饭了,没别的事儿,就回去歇着吧。”

严嵩此来只有一个任务,就是想法让严世蕃留下,现在任务完成,他也满意了,躬身施礼道:“微臣没别的事儿,微臣暂且告退。”他已经打定主意,等十五一过,衙门开始办公,就重回内阁坐镇。

“去吧……”严嵩是高兴了,可嘉靖的好心情却荡然无存了。

第六二一章 琼林楼上

沈默对张居正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不管张居正听进去没有,有没有传给徐阶,反正他自个,是彻底静下来、空下去了,对朝堂的事情不闻不问,哪怕自己的奖赏、任命都迟迟未下,他也不着急、不催促,整天不见官面上的人,全当给自己放大假。

对沈默现在的状态,徐渭是很喜欢的,他觉着穿着官袍的沈默,太假太无聊,而不穿官袍的沈默,虽然也很无聊,但像个真实的人。

“就是那种乏味的中年人。”徐渭道:“人到四十,百无聊赖,整天沉迷在一些稀奇的爱好中,拒绝跟外界接触。”

“看书也很稀奇吗?”沈默从书上抬起头道。

“中年人看书不稀奇。”徐渭张牙舞爪道:“但你二十多岁的小年青,整天闷在家里不出去,那才叫一个奇怪哩!”说着一把夺过他手中的书本道:“今天阳光明媚,温暖如春,我非得带你出去透透气才行。”

“别拉别拉。”沈默投降道:“我和你出去还不行?”

“这还差不多。”徐渭自豪道:“有我这样关心你的朋友,是你多大的福分啊。”说着道:“不叫上陶虞臣几个?让他们知道了,定要生事的!”

沈默翻翻白眼道:“今儿是十六了,人家都上班了,就咱俩闲人可以东游西逛。”

“哈哈。”徐渭摸着后脑勺道:“我都过糊涂了。”

说走就走,两人穿好衣服便出了门。

沈宅是闹中取静,一出长长的胡同,便是京城最繁华的棋盘天街。天街上的人熙熙攘攘,叫卖饺子、馄饨、京点、烧鸡、烤饼、羊肉汤的声音,打着旋儿,拉着调,比赛唱歌似的此起彼伏;还夹杂着时不时的摔炮声、冲天猴儿的刺刺声,那是小孩子节省下来的烟火,延续着过年时的快乐。

看着一群追逐打闹、捉迷藏的小孩子,沈默迟迟不肯挪步,眼里满是柔情,他一下子很想念自己的儿子,阿吉和十分应该都识字了吧?平常也该会叫爸爸了吧?也不知他还记得我这个爹吗?

想到这,沈默不禁一阵黯然,转过头去,不再看那些孩子,却见徐渭一脸笑意的望着自己。他以为自己心事被看穿,有些着恼道:“看我作甚?”

那知徐渭所笑得,却是另一码事,他上下打量着沈默的样子。啧啧道:“看你这扮相,哪像个堂堂的四品大员?倒像个进京赶考的年青举子。”

沈默低头看自己,在日常所穿的半旧鼠青色直裰外,披了件棉大氅,脚下踏着厚底的棉靴子;再看头上戴上藏青色的棉帽子,再配上那张年轻的脸,确实跟满大街的书生难以区分。

“呵呵……”沈默望着大街上随处可见的士子,他们或是高谈阔论、或是低头凝思,总之在人群中,是除了大姑娘小媳妇外,最惹眼的一群人。

※※※※

两人便在热闹的街坊上瞎转悠,听听书、看看光景。快中午时,转到了贡院附近。怎么知道是贡院附近呢?因为放眼望去,临街店铺的招牌,都是以‘状元’、‘一甲’、‘鼎甲’打头的,比如说客栈,就叫做‘状元古寓’;书店叫做‘鼎甲程墨’;饭店叫做‘一甲楼’,林林总总,无不带着科举的彩头,让举子们纷纷解囊,哪怕比寻常店铺贵上一倍,也要讨个吉利。

徐渭是个好事儿的,拉着沈默走进个客栈,问那柜上的小伙计道:“一间上房一个月多少钱?”

“十两。”小伙计一看他那寒酸样,便垂下眼皮道:“六两也可以,但必须由本店提供膳食。”

“什么?抢钱啊!”徐渭大吃一惊道:“谁住得起啊?!”

“您别激动,看看敝店的题名录!”小伙计指着对面墙上的一连串名字道:“敝店自建号起,八十年间,出过进士老爷五十七位,其中还有一位状元、两位榜眼、一位探花!这份风水气韵,在北京城里绝对是拔尖的!你围着贡院打听打听,哪家同档次的店,比我们还便宜来着?”

“唉,值得吗?”默默站在徐渭身后的沈默,也忍不住叹口气道。十两银子,即使在京城,也够小康之家用俩月了,怎么住个店就要花这么多?难道真能住出状元来不成?

“您还别抬杠!”小伙计撇着嘴道:“知道沈六首住过的‘六元居’什么价钱吗?二十两一个月,还得让店里负责膳食!就这样,还是供不应求,听说最后一间房,让几个富家考生,炒到了一百二十两一个月!”

许是小伙计扯得有些多,里面掌柜的不高兴了,重重的咳嗽一声,接过话头道:“你们到底住不住?可就最后一间房了,晚一会儿就没有了!”

“我住,我住……”徐渭突然结巴起来,那小伙计便麻利的摘钥匙,还得意地看一眼里面的掌柜。高声道:“小本经营,概不赊账,请客官预付两月房钱!”

“我住……住不起。”徐渭这才把话说完整。

那小伙计白净的脸蛋,刹那变成猪肝色;掌柜的原先就是猪肝色的脸,直接跟锅底一般……

沈默和徐渭赶紧落荒而逃。

※※※※

作弄完了唯利是图的店家,徐渭心情大好,便要请沈默吃饭。

沈默道:“这里的饭菜必然贵的离谱,何必挨那个宰,还是回家吃吧。”

“出来玩嘛。”徐渭却无所谓道:“前天晚上大杀四方,把他们几个赢了个精光,正好今天败掉,省得再输回去。”

沈默不禁哑然失笑,便与他一道进了家三层的大酒店,只见那牌匾上写着‘琼林阁’,必然是谐‘琼林宴’所命名。

两人漫步进入,只见这酒楼许是为了三年一度的大比,重新装修过,新装的红松木地板刚用桐油打过,大玻璃隔栅擦得纤尘不染,锃明瓦亮,楼梯的扶手还用黄铜包着,在窗棂、台阶处,甚至雕有精美的木纹,显得美轮美奂。

除了这种嘉靖年间普遍的奢华之风,这家以举子书生为主顾的酒店,还在墙上悬满了本朝历代进士的诗词题字,在大厅正中醒目处,还专设了个大卷案,案上笔墨纸砚样样俱全,可供举子们酒酣耳热、诗兴大发时,留下墨宝……这可是大赚不赔的买卖,要知道敢于献丑的士子,一般都是有些才学的,这些人要么高中,要么将来成了名士,这留下的墨宝可就立马真成宝了。

此事虽还不到正午,可还有不少人正在吃酒,看模样大都是进京赴考的举子。猜拳的,行令的,吟诗的,作赋的,十分的嘈杂。

沈默两个贪恋这种令人怀念的气氛,也不去单间,就在厅角空桌上坐下,点几个精致的小菜,要一壶老酒……一看,果然是‘状元红’,两人不禁莞尔,便一边小酌,一边听那些士子说话。

过了一会儿,这些士子好像起了意气之争。起因有人说了一声:‘我们湖广自古文脉昌盛!’湖广确实是科举大省,历代不知出了多少进士,生源质量稳居全国前三,这样说也不算吹牛。但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种话题最易引起争论,而且永远是谁也不服谁。

果然,马上有江西的举子不愿意了,道:“回去翻翻进士题名录,看看哪个省的进士最多。”江西从国初便文脉昌盛,尤其是最早几十年,几乎占据翰林院的半壁江山,哪怕是现在稍有式微,却也一样厉害哄哄——别忘了,夏言是江西人,严嵩也是江西人,江西人一前一后主宰大明三十多年,哪能容得湖广人发飙?

立刻又有浙江举子不乐意了,道:“别翻老黄历了,看看最近几十年,哪一次大比,我们浙江人不是占据南榜的一半;看翰林院中,几多不是浙江人?看前无古人的大三元,是哪个省的?看更厉害的大六首,是哪个省的?”连中三元的商辂是浙江严州人;连中六元的沈默是浙江绍兴人,向来为浙江人的骄傲,走到哪里都爱挂在嘴上。

大厅里还有别处的举子,什么南直隶的,北直隶的、山东的,四川的、两广的。听那三个省的举子吹牛,他们也很不爽,但确实没法跟人家比……南直隶的苏州,还是很厉害的,无奈势单力薄,比不得人家的数量和质量。

于是满大厅的人,就听这三个省的举子争来争去,这三省的举子也是越吹越兴奋,吹着吹着就目中无人了,好像今年的皇榜也被他们包圆似的。

终于惹恼了临窗的一桌,一个年青举子霍然起身道:“你们这些地方有那么厉害,可敢跟我们福建的举子比试比试?若是输求了,就别再吹牛!”

见有热闹看,大厅里的举子们尽情起哄,徐渭也跟着嗷嗷叫道:“比就比!谁怕谁!要不比,是狗熊!”三个省的士子狂的没边,果然惹了众怨。

三省士子骑虎难下,只能应战了,便问怎么比。

那士子道:“咱们四省各出一个代表,吟诗作对填词猜谜都可以,反正挑一样出来比,别省有愿意参加的,也可以加入,最后哪个省出,哪个省便是第一,如何?!”

看起来还算公允,众人也想不出别的办法,便都答应下来,各选出一名机智博学之士,来到堂中的大案四周……那代表福建出来的,却不是那年轻人,而是个中年士子。

※※※※

一共九个省的士子出来应战,除了那四省之外,南北直隶、四川、广东、山东也出了人,至于其余省份,自知不敌,也就不出那个丑了。

“比什么?”因各省有各省的玩法,所以如何出题就成了大问题,最后商量决定,大伙轮流出题,摇色子坐庄。

摇完之后,是湖广举子的庄,他早有腹稿,提议道:“咱们共填一首八句的词,一人抢一句,将上下阙填完,那个没抢到的,就下去,如何?”

下面众人却不答应道:“这太简单了,大家哪个不会填词?那不成比谁嘴快?太没意思了。”

“我还没说完。”那个湖广的举子道:“填这个词是有要求的,每一句至少嵌入一味药名,但意思还不能牵强,何如?”众人一听,这才有点意思,终于答应下来。

便有人将装词牌的签筒端上大案,挑出十几个合乎要求的词牌,然后那湖光举子抽签,一看是《生查子》,便笑道:“我是出题的庄家,也不占你们便宜,便在第一句里,加两味药材吧。”说着清清嗓子道:“我用‘相思子’和‘薏苡仁’,出首句‘相思意已深’。”立刻引来一片叫好,自然大都是湖广举子发出的。

山东举子马上接道:“我用白芷出次句——白纸书难足。”

四川举子接道:“我用苦参出三句——字字苦参商。”

福建举子也马上道:“那我用狼毒出第四句——故要檀郎读。”

南直隶的也道:“我用当归——分明记得约当归。”

北直隶的不甘示弱道:“我用两味,远志和樱桃,远至樱桃熟。”

还有最后两句,场面紧张起来,江西的士子赶紧道:“菊花,我的菊花——何事菊花残?”

浙江的举子立刻最后一句,道。“犹未回乡曲!我用了茴香。”

八人的句子连起来,便是‘相思意已深,白纸书难足。字字苦参商,故要檀郎读。分明记得约当归,远至樱桃熟。何事菊花残,犹未回乡曲。’虽然不算上好的填词,但绝对是格律通顺且内容不牵强的,自然引得满堂喝彩。

那广东的举子只好闷闷不乐的下去。

※※※※

然后是山东的考生坐庄,他笑道:“我的法子简单,门外有很多做小买卖的百姓,咱们让小二去随便请一个进来,然后把他的职业用一个典故描述出来,说不出来的就下去。”

“要是都说出来了呢?”其余七个笑道。

“那我就下去。”山东汉子永远是那么豪爽。

小二也早就在边上看热闹,闻言颠颠地跑出去,不一会儿领了个弹棉花的老头回来……

题目出来了,是弹棉花。为了让这些五谷不分的举子们,能有个形象的理解,还请那老者现场弹起了棉花。老者虽然觉着这些人纯属吃饱了撑的,但看在钱的份上,还是痛痛快快的支起弓,用个木榔头敲击弓上的弦,来粘取棉花。随着‘当当当当……’地一声声弦响、棉絮便一片片花飞,在举子们看来,就像杂耍一样好看。

“有了!”那山东举子便道:“我的是,姜太公渭水垂钓!”众人看那老者的大弓,上面悬着弦,竖在他的怀里,可不就像在钓鱼吗?便纷纷叫好。

浙江举子这次接受教训,便第二个道:“汉苏武北海牧羊!”那弓那弦可不就像是放养的鞭子嘛,而且白乎乎的一片棉花,也像是一群羊,众人又是一阵叫好。

“俞伯牙鼓琴扬涛!”那福建举子笑道,立刻引起一阵笑声,显然大家觉着这个更贴切。

“韩文公雪拥蓝关。”江西举子道;南直隶举子道:“孟浩然跨驴寻梅!”这两个都是从动作和色彩上着眼,也十分难得。但都不如四川举子的“成吉思汗弯弓射雕”,更能让大家笑个不停。

最后北直隶的举子,看看地上已经满是棉絮,也憋出一句:“七仙女散花满地。”虽然很勉强,但谁也没法说人家错,那山东举子只好怏怏下去,心说早知这样,就出个难点的题目了。

※※※※

下一个出题的是北直隶举子,他接受山东举子的教训,便挖空心思想出个难点的,直到便道:“咱们行个令吧。”

“好!”六人笑道:“行个什么令?”

“落地无声令。”直隶举子道。

“怎么个讲究?”众人问道。

“上句要求是落地无声之物,中间要贯穿两个相关的人名……末了要一句诗。”北直隶举子心说,这可够难了吧,反正我费了吃奶劲,才凑起令来。便打头道:“各位请听……雪花落地无声,抬头见白起。白起问廉颇:如何爱养鹅?廉颇曰: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众人听他说得虽然牵强,但胜在无比滑稽,便都起哄叫好,后面行令的也没办法抗议,只好硬着头皮上。

这难度可就上来了,剩下的六人纷纷冥思,最后是那四川举子先出声道:“笔花落地无声,抬头见管仲。管仲问鲍叔:如何爱种竹?鲍叔曰:只须两三竿,清风自然足。”自然赢得,更猛烈的叫好声。

“有了!”浙江的举子接着道:“蛀屑落地无声,抬头见孔子。孔子问颜回:如何爱种梅?颜回曰:前村风雪里,昨夜一枝开。”‘好!’又是一阵叫好。

“我也有了!”那福建举子道:“天花落地无声,抬头见宝光。宝光问维摩:僧行近如何?维摩曰:对客头如鳖,逢斋项似鹅!”这无疑是最好的一令,浑然一体,一点都不牵强,比那些为行令而行令的,却要高出一筹,看来果然是没有三两三、不敢上梁山啊!

更重要的是,他一下将这道令的调理理清了,后面人只要照方抓药即可。只听南直隶的开心道:“泪水落地无声,抬头见相如。相如问文君:难猜女人心。文君道:‘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听了南直隶的,湖广举子嘿嘿笑道:“残红落地无声,抬头见金莲,阿庆问金莲,残红为何见?金莲曰: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自然引得一阵浪笑,都道妙妙妙。

众人便将目光都投向江西举子,他满头大汗的憋呀憋,终究还是憋出一令道:“银针落地无声,抬头见阿姆,阿姆问岳飞:‘此去何时归?’岳飞道:‘马蹀阏氏血,旗枭克汗头’!”

“好!太好了!”这一令出,众人全都激动起来,不到北京不知道边患之严重,俺答之嚣张,这一令正对了大家的情绪,自然引得满堂喝彩。

那北直隶的举子朝那江西举子深鞠一躬道:“兄台说的太好了,就冲您这份豪情,在下心悦诚服,退避三舍。”便颜面无损的下去了。

※※※※

场上还剩下六人,此刻大家已经是惺惺相惜了,但事关本省荣誉,还是要比下去的。

轮到那江西举子出题了,他道:“这次玩猜谜吧……”

五人笑道:“那感情好。”

“但是。”江西举子道:“你们就是猜到了,也不能直接说谜底,得仿照我谜面的格式,再出一迷,谜底却要跟我的相同……还是老规矩,都对上来的话,我就下去。”

“呵呵,开始吧。”众举子笑道。

“那好,诸位听清了。”江西举子便道:“唐尧有,夏禹无;商汤有,殷纣无;古文有,今文无!”满大厅的人便开始仔细琢磨,沈默和徐渭张张嘴,相视一笑,已然猜到了,但两人自然不会搅了这场好戏,所以谁也没有出声。

过了没多会儿,那福建举子一拍手道:“有了!听我这个——听者有,看者无;跳者有,走者无;高者有,矮者无!如何?”

江西考生想了想,笑道:“厉害!”

他这一肯定不要紧,那浙江的举子也来了灵感,道:“我也来——善者有,恶者无;智者有,蠢者无;嘴上有,手上无!”

渐渐的,后面人也听出门道来了,南直隶的考生笑道:“我的是——右边有,左边无;后面有,前面无;凉天有,热天无!”

“哈哈,我也明白了。”湖广举子拊掌道:“哑巴有,聋子无;瘸子有,麻子无;和尚有,道士无!我说的对吗?”

“我也晓得喽。”那四川举子笑道:“哭者有,笑者无;骂者有,打者无;活者有,死者无!”

“唉……”江西举子无可奈何的下去了。还有那到现在都没明白的,问他道:“你们说来说去,跟绕口令似的,到底踩了个什么东西?”

“绕口令的口字。”江西举子告诉他答案,那人还不懂,他只好道:“回头再跟你解释,他们又开了。”那人才收了声。

这次轮到四川举子了,他见前面三个出题的都阵亡了,心中一阵阵紧张,想了半天才道:“咱们这次改对诗吧。”

“可以。”四人笑道:“可是有什么花样?”

“诗词格律不限,但第一个的诗里要嵌入一到十,十个数。”四川举子道:“咱们从我转着来,第二个的倒过来,十到一。”

“后面以此类推吗?”众人笑问道。

“没那么简单……”四川举子心说:‘那我不就完蛋了?’便道:“第三个要乱数;第四个不能有数,第五个要所有的数。”

“有趣。”众人笑道,你先起个头吧。

“那在下就偷个懒了。”四川举子道:“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那我就是倒过来咯?”湖广士子笑道:“十九月亮八分圆,七个才子六个癫。五更四点鸡三唱,怀抱二月一枕眠。”果然不离滑稽本色。

“我要乱数。”浙江举子笑道:“那我就咏一咏诸葛亮——收二州,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福建的举子对四川举子笑道:“我知道你是想把我弄下去,不过这下你可要失望了。我的是不能有数,听我的——百万军中卷白旗,夫子无人问仲尼,秦王斩了余元帅,辱骂将军失马骑,吾今不用多开口,滚滚长江脱水衣,毛女受刑腰斩际,分尸不得带刀辟,一丸妙药无人点,千里送君终一离。”每句一个字,正好是一到十。

四川举子面色难看起来,他估计自己又要下去了。

第六二二章 抢戏

那福建举子的对诗一出,马上赢得满堂喝彩,但沈默却面色微变,徐渭轻声问道:“怎么了?”

“没什么……”沈默轻轻摇头,其实他在裕王府上,曾经对过有七八分相似的,其中好几句竟是完全相同,难道世上竟有如此巧合之事?

此时,那南直隶的举子也有了,他道:“我是所有的数,那就是一到十,加上百、千、万。听我的——百尺楼前丈八溪,四声羌笛六桥西。传书望断三春雁,倚枕愁闻五夜鸡。七夕一逢牛女会,十年空说案眉齐。万千心事肠回九,二月黄鹂向客啼。”果然一个不落,全都嵌进去了。

四川举子机关算尽,还是无奈的下去了,于是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