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官居一品-第1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刀对倭刀‘短器难接’,你腰刀还没够着对方,脑袋就已搬家,无用。若用长枪,倒可以在倭刀劈来之前刺中对方,无奈长枪‘长器不捷’。一旦被倭寇闪过,逼近身前,就只有等死。

所以当倭寇欺身靠近长枪兵时,便都松了口气,准备展开杀戮!

但鸳鸯阵不怕这个,因为长枪手身后还安排有两名朴刀兵,这哥俩游走在阵后,负责查遗补缺——前面打得再热闹他们也不参与,眼睛只盯着长枪手身前左右,见有威胁自己哥们儿安全的倭寇,扑上去就是一刀。让长枪兵可以专心对敌。

如此一套阵型,长短互补,攻守兼备,是专为抗击倭寇设计,由戚继光训练几年的兵士组成。一旦成阵,十一人便整日配合操练,连吃饭睡觉都不分开,非得练得心意相通、无比默契才行,却不是一年半载可以成功的。

要太湖剿匪这种低烈度的实战,让这个阵型得以在杀敌中完成磨合,对战斗力的提升,比多长时间的训练都管用。

※※※※

徐洪站在阵后,起初看双方人仰马翻,打得挺热闹,可没过多久,便发现战局完全是一边倒,自己一方的人,还没有突破那个‘刺猬阵’,就被标枪、狼筅和长矛杀死大半,虽然还不知道这套阵法的结构和奥妙,但至少一点他是清楚的——仅凭这些废柴,连消耗敌人的可能都没有。

‘呜呜’地海螺声吹响,那些被杀得魂飞胆丧的倭寇如蒙大赦,丢下五六百具尸体,从蝴蝶阵的两翼撤下去。

戚家军的将士擦擦额头的汗水,大口喘息几声,赶紧喝点水,准备迎接真正的挑战……感谢戚将军一直以来魔鬼般的训练,感谢沈知府一直以来不计成本的补给,让他们都有了一身好体魄,经过方才的战斗,并没有感到疲惫。

这其实是他们第一次与倭寇正面作战,能赢下第一阵,把对方砍瓜切菜的打下去,对将士们士气的提升,起了莫大的作用,他们精神抖擞、握紧手中的武器。准备迎接下一波挑战。

那些杂牌的倭寇一退下,徐洪便驱赶主力到了明军面前,双方的指挥官同时举起了手,将士们屏息聚力,等待着号令发出的一瞬!

折扇飞舞!长刀所向!鸳鸯阵对蝴蝶阵!

折扇飞舞,所有的倭寇挥刀而起,向空挥舞,那刀的品质真好,那些倭寇的劈砍真快,明军只见白花花一片,根本没看清动作,他们便齐刷刷的劈砍下来,同时另一手的短刀,也从隐蔽的方向上撩,让人防不胜防……若是往常便要被砍倒一片了。

此时此刻,狼筅兵的用处凸现出来,也不管对方什么动作,我只把手中的狼筅来回横扫,便像为身边的队友立起一道樊篱,任凭倭寇如何挥刀都突破不了,给了明军将士莫大的信心,稳住了稍显慌乱的阵型。

倭寇们发现如老虎吃天,无处下口,急得哇哇乱叫,挥刀去劈砍狼筅的头,但那些狼筅本身就是些大毛竹,就算被砍掉头,也一样可以挥舞阻挡,不会马上丧失作用。

而且长枪兵哪会容许他们撒野,一杆杆铁枪毅然决然的刺出,当即把悍不畏死的倭寇,捅翻了一片。

倭寇们哪见过这种阵仗?都望向手持折扇的队长,那些队长也不知该怎么办呀,只好把扇子左右摇摆,指挥着他们做左右规避。

倭寇们便左右左右的蹦跶起来,他们都穿着色彩鲜艳的宽大袍子,一跑起来还真让人眼花缭乱,不知该往哪处下枪。

戚继光看了,微一皱眉,便‘咚咚咚咚’地连续击鼓。

听到将军的命令,鸳鸯阵便纷纷收缩靠拢,四个一组背靠背,每一组都将背后和侧翼,交给临阵的队友把守,自己则专心对付正面之敌既可。

他们也绝不是消极抵抗,依托着稳固的阵型,用标枪、火铳、弓箭等长程武器向倭寇进攻。

作战双方尚且还不觉怎地,旁观的沈默却已经目眩神迷,如此让人眼花缭乱的阵型变化,攻防转换在一瞬间完成,破绽与机会都是稍纵即逝,看得他血脉贲张,连大气都不敢喘!

作为深知双方实力的官员,他有资格评判双方的高下——这只倭寇部队作战凶猛,组织严密,战力排在他见过的前三;而戚家军纪律、配合与单兵武艺,全然超越了散漫的明军,恐怕连俞大猷的亲兵也不是对手!

他本来以为是一场势均力敌的龙争虎斗,谁知道竟然出现这种场面——倭寇拿攻守有度的明军毫无办法,眼睁睁看着同伙倒下,却动不到阵型中任何一个人。

如果他没看错,似乎从开战到现在,明军还没有任何损失……只有几个轻伤的,还坚持着不下火线。这在以往的战斗,是根本无法想象的,沈默记忆中,以往就算是获胜,也都得杀敌一千,自伤两千,若是战败,损失就更大了……他不禁有些犯了难,如此‘零伤亡、高杀伤’的战果,报上去的话,肯定会被兵部和御史诘难,说自己虚报战果的。

※※※※

当知府大人开始为这种事情烦恼,就意味着看起来战局已定了。

徐洪看到自己的手下接连倒下,却始终没法突破对方的鬼阵型时,简直要心疼的晕过去,这三千人可是支撑他在团伙中话语权的老本,哪能这样无意义的损伤。

脑际急转间,他决定用压箱底的‘败战计’,便‘呜呜’吹响了海螺。

围着鸳鸯阵转圈圈的倭寇,听到缓缓的海螺声,便慢慢地往下退却——这却不是真退,而是在引诱对方追击,徐洪的眼光十分毒辣,他看出明军的武器轻重不一,阵型稍显笨重,追击距离一长,队形必定散乱,完美的防御不复存在。到那时,不用他嘱咐,那些经验丰富的队长,便会挥舞扇子,指挥手下返身一击,必能破阵!

他的如意算盘打得不错,现在就看戚继光如何应对。

见到对方开始撤退,队长们都凝神听着鼓点,想知道到底是追不追。

没让他们等多久,‘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三长两短的鼓声便响起来。

“分!三才!”“分!三才!”“分!三才!”几乎同时,所有的队长,将鼓声转化为了命令!

在命令下达的瞬间,狼筅兵迅速上前,超越所有队友,站在队伍最前端,两名长枪手紧跟在他的身后,盾牌手和短刀手分别站在长枪手的侧方,保护他们的侧翼。这是鸳鸯阵的变化之一,名曰‘三才’,主要用于冲锋进攻,或是敌军败退时的追击。好处是减少了组阵的人数,毕竟五个人保持队形,比十一个人要容易得多!而且同样攻守有度,在对付败退中的敌军时,反而优势更大!

只见在狼筅兵的带领下,戚家军发动了猛烈的追击!倭寇们跑一阵子,挥舞着长刀回过身来,本想杀一下明军的锐气,谁知面对攻防俱佳的三才阵,还是既不能攻,也不能守,只要被狼筅挂住,顷刻之间就会被长矛刺穿,虽然他们悍不畏死,挥刀猛冲,但除了被扎得浑身窟窿,根本没有任何效果。

我们说过,倭寇是悍不畏死,但是要在有希望的前提下,如果让他们感到绝望,崩溃的速度不亚于明军。

百般尝试之后,都挡不住明军士气如虹的攻击,倭寇开始出现溃退,徐洪一看大势已去,若不想溃败,必须马上撤退了。只好紧闭着眼睛吹响了撤退的海螺。

倭寇终于不再磨蹭,迈开小短腿,踏着吧嗒吧嗒的木屐,漫山遍野的跟着海螺撤退了。

“追击!追击!”戚继光当机立断,命令部队全线追击。

明军便以三才阵型为依托,杀声震天的跟着倭寇冲了出去。

※※※※

看着战局已定,戚继光终于一屁股坐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喘气,他摘下头盔,竟有白气蒸腾而起,可见方才紧张成什么样子了。

“喝点水吧。”沈默递过水壶去,笑眯眯道。

戚继光点点头,接过铜水壶,咕嘟嘟的一饮而尽,擦擦嘴巴,长舒口气道:“可算没有出丑。”

沈默攥住他的胳膊,正色道:“大明朝必须要感谢你啊,元敬兄。”在这一战之前,沈默已经对正面打败倭寇彻底绝望了,他认为除非出现什么大的变故……比如徐海王直突然互相掐起来,或者日本人跟假倭反目了之类的……不然明军是无法打败倭寇的,至少在可预见的一段时期内,是这样的。

但这一仗之后,沈默重拾信心,他开始相信,倭寇可以被打败,而且不用将来,就在现在!

这对大明朝的意义,无异于一个穷得要上吊的人,突然发现屋里埋着一坛坛的金银一般……

第四六三章 故人

面对沈默的夸奖,戚继光却显得异常冷静,他摇摇头道:“大人谬赞了,经过实战的检验,我发现新军还有很大的问题。”

“哦,说来听听。”沈默坐在戚继光对面道。

“您可记得,方才作战的时候,倭寇一压迫,他们的阵型便收缩成一团。”戚继光面色发青道。

“哦。”沈默想起来了,是那种四个鸳鸯阵背靠背对敌的阵型,便道:“那样的效果还不错啊,有什么问题吗?”

“是的。”戚继光点头道:“其实他们不必担心背后——鸳鸯阵的弱点在尾侧不假,但在面对面的交锋中,背后的弱点无关紧要,只要时刻保持面对敌人的姿态,又怎会被攻击到身后呢?”说着叹口气道:“他们却非要保证自身处于绝对安全,才敢与敌人厮杀,便自发的组成那种‘乌龟阵’,倒是把两翼和身后护好了……却丧失了移动能力。”

“呵呵,其实效果还不错。”沈默笑道:“我看着那些倭寇一点办法都没有。”

“这次没办法,不代表下次也没有。”戚继光却摇头道:“这个弱点太明显了。倭寇不会注意不到,如果他们下次多带弓箭火铳,我们就要吃大亏了。”

“那就改改。”沈默道:“下次不让他们这样了。”

“谈何容易。”戚继光摇头叹道:“虽然我已经尽力操练,严格军法了,但有些东西是没法改变的。”

“什么?”沈默问道。

“我军中多数是处州兵和绍兴兵。”戚继光道:“这两地的士兵各有优点——处州兵作战勇猛,一往无前;绍兴兵吃苦耐劳,听从命令。”

“这不很好吗?”沈默奇怪道:“作战勇猛、听从命令的士兵,难道还不是好士兵吗?”

“作战勇猛、听从命令这两种品质集于一身,当然是完美的士兵。”戚继光一脸苦笑道:“可问题是,他们都只占了一半。”说着为沈默分解道:“处州兵作战勇猛不错,可他们太有主见了……作战前,我必须告知他们,敌人的数量、构成,以及我的作战计划,然后他们中的‘军头’会凑在一起商量,这一仗打还是不打,如果打的话,要求赏银水平是多少……比如剿匪作战时,一个人头要价三两,而这次,一个二十两。”

“这么贵?”沈默惊奇道,他的第一反应是,这个钱不会要自己买单吧?当然现在不能说。

“能开价就是好的。”戚继光叹口气道:“就怕他们连价都不开,那就说明他们不愿意打这一仗,即使用军法把他们撵到战场上。他们也绝对出工不出力。”

沈默这个汗啊,干咳两声道:“绍兴兵应该没这个毛病,绍兴人还是老实听话的……”

“是啊。”戚继光附和道:“比起处州兵来,绍兴兵的服从性要更好,不跟处州兵那样讲条件,可是……我宁肯手下全是处州兵。”

“这个……”沈默脸上挂不住,讪讪笑道:“为什么呢?”

“因为绍兴兵比较怕死,不能指望他们攻坚、阻击等,任何伤亡过大的仗……”戚继光道:“不知大人注意看了没,方才战场上的阵型龟缩,就是由绍兴兵带头的……总而言之,绍兴兵关键时刻实在靠不住。”

“我看元敬兄你军法森严,为什么没法约束他们呢?”沈默问道。

“俗话说,江山易改禀性难移。”戚继光郁闷的搓搓脸道:“还有句俗话说,穷山恶水出刁民、青山秀水多秀才,这种骨子里的东西,我也改不了。”

沈默明白戚继光的意思了,他是说,处州多山,经济落后。且少数民族聚居,使那里的人性格比较强硬,而且民风彪悍;绍兴经济倒是发达,人民生活富裕,可正因为这样,才没人愿意刀口上讨生活,挣那两个玩命钱,也就养成了‘安全第一’的性格。

※※※※

听完戚继光的话,沈默只能安慰道:“没事儿,你已经做得比别人都好了,不要要求太高……还是想办法扬长避短吧。”

“也只能先凑合了。”戚继光点头道:“但是根据最新情报,倭寇此次全面入侵,人数达到三万之众,如果他们用主力攻打苏州,仅凭着我们的三千人,是无论如何也挡不住的。”

“是吗?”沈默有些失望,他看到戚家军今日大发神威,还以为这次能把倭寇打退呢。

“是的,大人。”戚继光沉声道:“除非有那种把两样品质合二为一的兵员,不然我做不到这一点。”

“日后一定会找到的。”沈默有些心不在焉道,如果戚继光没法把倭寇挡住,那这个局面又该如何应付呢?

其实他着实期望过度了……看到这一仗打好了,便把戚继光当成了救命稻草,当稻草告诉他,自己浮力不够时,失望在所难免。

只听戚继光又道:“末将想过这个问题,正要向大人请示呢。”大明朝以文御武,虽然他比沈默品级高。虽然沈默十分尊重他,可他的任何军事行动,都必须得先经过沈默批准,才能付诸实际。

“请讲。”沈默点头道。

“末将想,等苏州城解围后,我便不进城了,而是领着部下在周边几个县游弋……”

“为何?”沈默听了当时就不太爽,但面上仍然不动声色道。

戚继光道:“这样做一来可以为几个县城减少压力;二来为防止被攻击后路,让倭寇反而不敢全力进攻苏州城;三来,寻找敌人有生力量予以歼灭,才是震慑敌胆、消灭敌人的正确方法。”

沈默没有马上答复,而是问道:“你说,胡部堂能指望上吗?”

“援军……”戚继光轻声道:“会有的,但是不知什么时候。”说着用更低的声音道:“部堂的性格,您比我更清楚。”

沈默点点头,喟叹一声道:“是啊,阮鹗骂他‘以邻为壑,见死不救’,这话说的……虽不中、亦不远矣。”

戚继光也叹口气道:“求人不如求己,非得先自救,才能有人救。”

经过一番讨论,沈默不得不承认,戚继光的法子。可以将他们唯一一支部队的效用,达到最大化。尽管如此一来,他将没有士兵守卫苏州城,但从全局考虑,他毕竟是苏州府的知府,下辖一州七县,而不是单单一个苏州城的城主,所以他还是答应了戚继光的看法。

这就是沈默与一般官员的最大不同——那些人肯定会力保府城,因为农村遭了殃,甚至个把县城出了问题,在省里、京里看来。总归不是大事,可要是苏州城出了问题,就算天王老子也保不住他的乌纱了,所以绝大多数官员,一定会选择全力防守苏州,‘战略’放弃其他地方。

关键时刻,能真正分得清孰轻孰重,才无愧于父母官这三个字……至少沈默是这样认为。

※※※※

苏州城。戚夫人凭着‘空城计’坚持了两天,到第三天,援兵终于到了。

看着远处杀来的‘沈’、‘戚’两面大旗,在城外喝了两天风的辛五郎彻底郁闷了,但此时此刻,他还没接到徐洪大败的消息,只以为那家伙一时大意,没有拦到沈默的军队呢。

“要西……”最初的慌乱之后,他一摸两撇胡子道:“这样也好,就让徐家兄弟见识见识,谁才是真正的主力。”便指挥麾下发动了逆袭。

毫无戒备的蝴蝶阵,对越来越熟练的鸳鸯阵,几个回合下来,便乱了阵脚。这时城内的戚夫人看准时机,带着挑选出来的五百勇士,骑着马从城内冲出来……其实还是虚张声势,战斗力根本没多少,但倭寇不知底细,还以为真是骑兵呢,吓得再也坚持不住,溃败而逃了。

戚继光看一眼英姿飒爽的夫人,王氏却把视线移到了一边,他暗叹一声,策马扬鞭,率军掩杀出去,很快便不见了踪影。

王氏自然不会追,非不愿,实是无能为力尔。

沈默已经听说了王氏挺身而出,守卫苏州城的事情,过来到她身边。拱手笑道:“多谢嫂夫人仗义挺身,才让苏州城免遭了大难。”

“甭谢我。”戚夫人看他一眼,语气有些冲道:“我可不是为了帮你,要真是你自己的事,我才不管呢。”

沈默稍一错愕,知道她是怨自己帮着戚继光对付她,说不定还以为,自己男人学坏了,是因为跟他这个‘风流太守’接触太多了呢。

这真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沈默苦笑连连道:“我代苏州城的父老乡亲,谢谢嫂夫人,这总行了吧?”

“这个行。”戚夫人点头道:“等戚继光回来,我这个临时指挥也该卸任了,所幸还坚持到你们班师。”

“这个……”沈默陪笑道:“城防的事情,还要继续偏劳嫂嫂。”

“为什么?”戚夫人柳眉微皱道:“你让我领导戚继光吗?那倒不错。”

“那倒不是。”沈默这个汗啊,赶紧解释道:“戚将军将在外围游击作战,无暇顾及城防……所以只能请嫂嫂代劳,当然他还给我们留了五百人。”

“是这样啊……”戚夫人根本没听到他最后一句,她的目光不由飘向丈夫消失的方向,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沈默以为她还是不愿为自己干活,赶紧换个说法道:“不是我求嫂嫂,而是苏州城的父老乡亲求你……”

“你说什么?”戚夫人这才回过神来。

沈默这个汗啊,只好重复一遍方才的话。

“好的。”戚夫人点点头道:“还有什么事儿?”

“还有……没了。”这个高个女人的压迫感太强,沈默站在她面前,总有想逃跑的感觉,不由深深同情,一辈子都逃不掉的戚将军。

※※※※

回到苏州城,顾不得回府,沈默便马上去锦衣卫的据点,找到了朱十三的副手……朱十三送俞大猷去北京了,现在苏州的锦衣卫千户所,由这个叫马全的负责。

“马兄弟,现在是存亡之际,我需要你的帮助。”沈默紧紧盯着他道。

“大人请放心。”马全笑道:“十三爷北上前,便嘱咐过小的,让我一切听您的安排。”

“那好,我也不跟你客气了。”沈默握握他的手道:“请把你知道的最新局面告诉我。”

“好的。”马全行伍出身,干脆利索,便为沈默讲解起当前的形势来:“目前侦知的情况,是倭酋徐海、叶麻、辛五郎、联合一万多日本本土的军队,发动的此次入侵,也是历年最大的一次。”

“那一万日本倭寇,从北新关登陆攻打杭州城。”马全接着道:“徐海率领一万人,攻打松江城,应该是想抢占桥头堡;辛五郎和徐洪不必说了,至于叶麻,则率领五千人马,阻挡刘显……哦,不,应该是俞总兵的部队。”

“消息可靠吗?”沈默问道。

“这是刚刚接到的消息。”马全羞愧道:“不过倭寇围城,咱们的消息也断了,解围后才传进来的。”他对锦衣卫提供过期变质消息,很是感到羞耻,不等沈默提要求,便主动道:“我会马上派人搜集情报的,把最新的消息,尽快传给大人。”

“很好,麻烦马兄弟了。”沈默感激笑笑道:“还有一件事,请你帮帮忙。”

“大人请讲。”马全赶紧道。

“现在苏州城许进不许出,但终究不是个事儿……”万一倭寇几个月不走,还能让人几个月不出城了?所以沈默道:“我想请马兄弟,动用你的力量,排查一下可疑分子,也好给城防减轻一下压力。”

“这是职责所在,没问题。”马全痛快答应道:“其实这件事,我们锦衣卫已经在做了,这三天一共抓了一百多号奸细……我们这里也没监牢,还请大人把府县的监狱清一座出来,好把这些人装下。”

“这个没问题。”沈默道:“随时可以把他们押过去。”

非常时期,事不宜迟,马全便将一百来号嫌犯用牛筋绳串起来,由沈默的卫队和锦衣卫的人,共同押解送往府衙。

沈默骑着马在边上冷眼旁观,他想看看这些奸细的样子,看看值得注意的人物,谁知还真找到一个……看着那个唯一用铁链子锁住的络腮胡子、皮肤粗粝黝黑、相貌平淡无奇的中年男子,沈默不由有些激动。暗暗道:‘好家伙,你果然出现了!’若不是最近几天,对这人的思念,都到了朝思暮想的地步,他还真认不出他来。

马全顺着沈默的目光,也看到了那男子,轻声为沈默解释道:“这个得重点盘问,抓他可费了老大劲儿。”

那人似乎感到有人在看他,回过头来,见是沈默两个,便默然的回过头去,继续被牵着往前走。

见大人果然对那人感兴趣,马全便详细介绍道:“这个人原先面生的很,但在围城那天起,每天都坐在府衙对面的茶馆里喝茶,却不知那里是我们兄弟,为保护大人设的据点。”话说得好听,其实那茶馆,是锦衣卫按惯例,监视主要官员的地方。但也不能算错,因为朱十三与沈默关系铁,所以这里的功能转化为了隐形门卫。

那人显然不懂这些,还以为自己长得很低调,没人注意到呢。结果被人在茶水里下了锦衣卫的强效蒙汗药,直接被放倒抓住了。

回想起那日抓捕的过程,马全还心有余悸道:“这人可太厉害了,吃了我们的蒙汗药,连老虎都能睡半天,他却只用了一个多时辰便醒过来,绷断了指头粗的麻绳,若不是我们弟兄渔网使得好,竟又要让他逃脱了。”

“可对他用刑?”沈默关切问道。

“还未曾审讯。”马全道:“弟兄们准备先磨磨他的性子再说。”

沈默明显的松口气。道:“到了府衙,我立刻提审他。”

“还是让弟兄们先给他松松骨吧。”马全道:“这家伙是个练家子,骨头硬得很,不把他整得死去活来,是不会轻易招供的。”

“不必了。”沈默摇头道:“我自有主张。”

第四六四章 草蛇灰线

苏州知府衙门,沈默征尘未洗,连脏兮兮的战袍都来不及换下,便命人将那‘胡子奸细’拿进来签押房问话。

趁着还没来的功夫,他小跑到后院,便看到若菡在垂花门等自己……女眷不能进前衙,这是死规矩,所以她纵使有多心急,也只得等在这里。

一看到沈默脸上灰一道、黑一道、衣袍又破又脏,手背上还缠着黑乎乎的绷带,若菡的眼圈一下就红了。沈默赶紧急走两步,道:“娘子,我回来了。”说着伸手想去抱她,但看到自己两只爪子脏兮兮,又讪讪的收回手,只是低着头傻笑的看她。

看到他这番样子,若菡忍不住破涕为笑,主动靠在他怀里,小声道:“抱我……”一声娇柔宛转,让沈默甜腻到心眼里。赶紧伸出手,小心环住妻子。

“抱紧点……”若菡踏实的靠在他怀里,小声呢喃道。

“怕压着咱娃。”沈默小声道。说着看了看她的腹部,隆起已经很大了,看着都替她辛苦。

“不要紧。”若菡轻声道:“我胳膊隔着呢。”

沈默这才紧紧抱住妻子的肩膀,在她耳边轻声道:“我向你道歉,以前都是我不好,不该跟你耍脾气。”

若菡的娇躯先是一僵,过一会儿,体味出沈默这话里浓浓的歉疚和爱意,便软在他的怀里,泪珠忍不住往下流淌,小声抽泣道:“是我不好,跟你使小性子,还只关心宝宝,不管你的感受。”说完轻轻揪着他的袖子,哀伤道:“你看我一疏忽,你就脏成这样了。”又摸着他手上的绷带,无比心疼着:“还受伤了,疼吗?”

“不疼。”心中窃喜道:‘要的就是这效果。’面上却大男人的笑道:“傻丫头,我在外面行军打仗,哪能顾得上那么多?”说着半扶着若菡的腰道:“我们进去说话。”

※※※※

在后院梳洗干净,换上一身崭新的衣袍,沈默对妻子道:“等我哦。”便匆匆回到签押房,对门口站着的亲兵道:“人来了吗?”

“来了。”

“将院子守住,不许任何人进来。”沈默下达命令,便迈步进了签押房。

签押房里。那个衣衫破烂,面上还有些青肿的络腮胡子果然在那,令人称奇的,此人不仅没有被绑着,还大刀金马的坐在椅子上,慢条斯理地喝着茶,就像到了自己家一样。

三尺站在他身后,丝毫没有不快的意思,仿佛理所当然一般……要知道三尺这家伙毛病最多,等闲一个知县来签押房,要是不规矩的话,他都会十分生气,认为这是不尊敬他们家大人。

见沈默进来,那络腮胡子用鼻孔看看他,便继续喝他的茶。三尺同样没觉着不妥,看来这位先生果然来头不小。

只见沈默也丝毫不以为意,反而笑着拱手道:“何大哥,别来无恙啊。”

那‘何大哥’这才搁下茶盏,看他一眼道:“几年不见,沈兄弟已经红袍加身了,实在是可喜可贺啊。”

沈默尴尬地笑笑道:“我只是恰逢其会。因为皇帝要用我开埠,所以得以超擢的。”

“哼哼。”那何大哥冷笑几声道:“四品大员就是有封疆的架子啊,我这几天天天等啊、等啊,结果倒好,人没等到,自己还被你的喽啰给逮了。”

“那是锦衣卫派来监视我的人,可不是我的喽啰。”沈默陪笑道,心中却暗暗奇怪,原来这家伙虽然阴阳怪气,但还算是个好同志,不然也不会答应,去干卧底这份很没前途的工作。

现在大家知道这位‘何大哥’是哪位了吧?不错,正是那位偕同爱侣一起投奔‘姐夫’的何心隐何大侠……说起来,那还是嘉靖三十五年初的事儿,到现在已经整整两年多了。

这两年里,何心隐完全隐姓埋名,切断了与过往的所有联系,从一位笑傲江湖的大侠,转变成了面目可憎的倭寇,牺牲之大,非亲身经历无法体会。

所以就算他脾气再大,沈默也会无条件忍受的。

※※※※

也不知是干倭寇时受了啥刺激,还是已经忘记如何做个正常人,何心隐对着沈默横挑鼻子竖挑眼,一时愤愤道:“你们这些当官的,简直各个该杀!”一时又恨恨道:“这个大明朝,烂透了,没救了。”总让人感觉他已经心理扭曲了。

多亏沈默知道。自己欠他良多,这才全都包容下来,待他发泄完了,才小心翼翼的问道:“嫂子怎么样了?”

“莲心啊……”提到自己的爱人,何心隐的面色终于柔和一些,道:“她很好,整日与她姐姐一起弹琴作画,倒也不寂寞。”

“那何大哥呢?”沈默关切问道,这才是他的关注点所在。

“不好不坏吧。”何心隐道:“我表现的还不错,徐海也很信任我,只是领兵打仗是要有天分的,我却偏偏比不得徐洪,所以徐海没有让我带兵,而是跟在他身边,当个出谋划策的狗头军师……所以才能借口入城查探,回来找你答话。”说着坐正身子道:“要知道什么,你问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