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二鬼子汉奸李富贵-第1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是如果不放弃,即便我不动手你们也撑不了两年了,就算陈玉成再勇猛、李秀成再睿智,石达开再英武都没有用,你们真的不愿意抓住这最后一个机会吗?”李富贵说到后来态度开始变得认真起来,不再像开始那样嬉皮笑脸。
陈东山这边立刻感到了来自李富贵的压力,他相信这才是真正的李富贵,“大人真的原意放过我们?”
“我给你们的条件难道还不算是放过你们吗?这样的条件只要你们不胡来又有谁能动得了你们?”
陈东山鼓起勇气问出了他最后的一个疑问,这个疑问直接质疑李富贵的信誉,所以他一直不敢说,“可是大人的信用如何保证,当年东王也与大人达成过一些秘密的协议,可是最后大人还是夺取了南京、南昌,东王也身死军中,”
“你是指铜陵和马鞍山的事吧?你自己觉得着个交易杨秀清吃亏了吗?凭借那样小的筹码当然不能保他一世的太平,你们也要记住,想要别人放过你们自己多少也得有些实力才行。”
“也就是说大人并不能给我们完全的保证。”
“那时当然的,我只能说给你们一条出路,能不能走出去还要看你们自己的。”
在天国内部陈玉成与聂至钢都认为这是李富贵耍的诡计,想要从天国手中诈取武昌和汉阳,但是石达开并不这么认为,“秀成,你究竟怎么看,李富贵没道理要诈取武汉给左宗棠啊,可是如果说他想在我们放弃武汉之后再发动进攻的话那我们的兵力没有受到任何损失,他这么做的用处并不大,我们作战一向并不拘泥于一城一地之得失的。”虽然心里未尝没有对李秀成存有戒心,但是他毕竟是西路太平军的元老,真的到了这关键时刻石达开还是要找李秀成商量。
“翼王殿下,我觉得李富贵这个条件未尝不能接受,目前来看我们已经没有别的出路了,满清腐朽,迟早是要被推翻的,我们蛰伏个二十年翼王您也不过五十几岁,正是春秋鼎盛的时候,我们这些人也是年富力强,反而这些曾左之流都要进棺材了,至于李富贵我们能敌则敌,不能敌的话他取代满清毕竟是恢复了我汉家冠衫,到时候他要是真能做朱元璋,我们决不做陈友凉就是了。”现在的天国一力强调民族矛盾,对于上帝、天国什么的倒是刻意的淡化,甚至提拔了几个儒生来冲淡以往人们对他们毁佛废儒的认识。
石达开叹了一口气,“要是我们接受了招安,只怕内部立刻就要陷于分裂,玉成与至钢都不会同意的。”
李秀成笑了笑,“他们来这里才有几天,现在归他们指挥的也不过是新军而以,而且这些新军实际上都是咱们军中最精锐的战士,对翼王您决无二心,我们只要准备好他们凭什么分裂。”
“此事恐怕还要从长计议,真的就把武昌和汉阳交出去?”
“这个,我觉得应该可以讨价还价,好像李富贵十分喜欢别人和他讨价还价。”
就在太平天国的高层举棋不定的时候,李富贵也把他拟定的条款发往北西南三个方向,奕欣看到这个只觉得心里一阵发堵,今年他真的是流年不利,那个李泰国完全不听调遣,阿斯本就更过分,带着他的那支舰队骚扰地方不说,还在整个东北亚兴风布雨,让那些原来对这支舰队还抱有一丝幻想的人也彻底的失望了,与此同时俄国和法国对英国控制中国的海军感到了担心,已经开始向英国人施压,俄国更是直接给奕欣打气,建议他立刻遣散这些骄横无礼的英国流氓,至于赶走英国人以后可以由俄国教官来指导清军来运作这支舰队。这个提议在弈欣这里就被否决了,让俄国人帮着组建海军实在有些难以想象,而且奕欣仍然不希望和英国有任何的不快,他并不知道在东亚这些英国外交官的圈子里李泰国和阿斯本已经赢得了“狂人”的称号,这些人对他们两个也是大感头疼,固然像他们这样一下子打入北京可以被视为一个巨大的外交胜利,但是根据英国这些年在中国取得的进展,大多数人认为按部就班的进入中国更为稳妥,而像李泰国、阿斯本这样做徒然增加了许多不确定因素,对于英国这样一个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的国家打出这种乱拳并不合适。
奕欣对于英国人的态度并不是很明确,在他看来在阿斯本舰队上的合作还是代表了英国人对他的善意,所以暂时只能咬牙隐忍,安抚地方。另一方面任由列强去鬼打鬼,他是几面都不得罪。
同时北京城各种保守势力的反扑这两年也越来越强,靠屠杀肃顺一伙建立起来的威信正在逐渐的消失,首先在慈禧的私人班底越来越壮大之后弈欣想从她那里继续获得绝对支持已经变得越来越难了,关外现在乱成一锅粥也成为了大家攻击奕欣的一件有力的武器,东北大开发的计划固然给清政府带来新的财源,但是每年几十万人的移民,其造成的混乱也是奕欣他们没有想到的,实际上这种规模的开发在历史上大部分都是混乱、无序的,更何况清政府还效率低下、腐朽无能,像现在能够把它做成一件赚钱的买卖已经是难能可贵了。可是很多王公大臣并不领情,看到老家乱得一塌糊涂个个都觉得义愤填膺,对恭亲王的不满也与日俱增。
就在奕欣被这些事情弄得焦头烂额的时候李富贵突然表示不想打长毛了,而且还不让别人打了,如果真的能这样实现南方的和平那他的以汉制汉的计划就等于失败了,这又怎么能不让他急怒攻心。
“李富贵这是想干什么?他完全有实力灭掉石达开的啊?”奕欣对于李富贵的意图百思不得其解,这样实现和平非常困难不说,虽然可能抵消以汉制汉的影响,但是李富贵并不能得到多少好处,根据今年的战况,如果李富贵现在调动大军一举灭掉石达开那他的地位将如日中天,到时候要军队有军队,要地盘有地盘、要祥瑞有祥瑞,奕欣觉得实在是很难找到办法制住他。今年年初他派往南方的一个心腹在看了一次气球表演之后回来向奕欣痛哭流涕,声言上苍已经不再眷顾大清朝了,天子气已经转到了南方,这同样也是让他感到心烦意乱的原因之一,新东西实在太多了,这些东西随便哪一个在过去都可以拿来代言天意,老百姓看到这些很自然的会认为天已经变了,实际上奕欣自己都有些吃不准李富贵究竟是不是天命所归。
“我看这倒不见的是个坏事,”文祥锁着眉头思索良久最后冒出了这样一句。
“这还不是坏事,我们为了剿灭长毛费了多大的劲,吃了多少苦,死了多少人,现在就差一步了他居然要放长毛一马,还给他们这么优厚的条件,长毛养好了伤肯定还要再反。”桂良觉得文祥简直不可理喻。
文祥摇了摇头,“我们现在最大的威胁不是发匪,而是李富贵,虽然我不明白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但是放过发匪就代表着他无法很快的统一南方,不统一南方他就没有理由逼宫或者北伐,那样我们就还有时间。”
奕欣闻言心中一喜,但是转瞬又把眉头皱了起来,“李富贵不是傻瓜,他为什么要这么做,现在如果不能猜出他的意图我是不敢接他的招,要是就这么准了他的折子,我恐怕以后就再也睡不着了。”奕欣现在已经接受了李富贵是诸葛亮、刘伯温转世的观点,毕竟就算真的是诸葛亮、刘伯温也未必能比李富贵做得更好。
文祥长叹一声,“猜测李富贵的动机实在是不太可能,我们还是下好自己的每一招为上,要是跟着李富贵的想法去转恐怕最后难保不再上一当。”
“你的意思是说就这么准了?”
文祥点了点头,“就这么准了,还可以封石逆一个大大的爵位,南方的这些人都封王,让这些人谁也不能伏谁,不管他们之间动不动手都能起到个牵制的作用。”
第二部 二鬼子汉奸李富贵 第一百二十二章 和平(下)
刚刚看到上封面了,多解禁一些庆祝一下吧。
六五年的后半部分整个中国都在围绕着和谈转,李富贵轻易的在民间就掀起了一场要求和平的运动,这个时候老百姓不管是战区的还是非战区的绝大多数都已经尝尽了战争的苦果,同时民间造反的能量也基本上释放完了,经过这么多年的战争剩下的人已经明白战争、破坏或许可以得到一时的痛快但是并不能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真正的改善,实际上只能让日子变得更糟。
这可能是李富贵得到民间最热烈响应的一个倡议,除了很少量脑筋极度僵化的儒生仍然认为太平天国当年对儒家的不敬仍然不可原谅,大部分人觉得过去的事情就让他过去吧。在这种民意的影响下和谈逐渐开始向实质性的阶段迈进,左宗棠觉得如果收回武汉和汉阳那还算是一个可以接受的条件,那样太平军实际控制区就是湖北、两江、河南各两个府,这看起来还算公平,尤其是两江被占据的是九江和安庆这样的重要区域,说起来还要更吃亏一些。
李鸿章本来在这件事上没有太大的发言权,虽然庐山会谈的时候他把话说得义薄云天,不过六五年初的大战中他并没有派出多少人马,说到底他还是打着卞庄刺虎的心思。本来要是石达开真的接受了招安对他来说影响也不大,他原先虽然有统合湖广、四川、河南的意思,不过李鸿章这个人的野心并不算大,这几年因为际遇的关系野心固然是膨胀了不少,但是还没有到一门心思想一统天下的地步,那个时候主要是害怕李富贵来动他的地盘,现在忽然发现李富贵完全没有对外用兵的意思,他就有些弄不懂了。
并不仅仅是李鸿章弄不懂李富贵,在这个时候国内国外所有的人都不明白李富贵为什么拥有中国最强大的武力,却这么热心于停火,连富贵军内部都有很多不满的声音,只不过由于地方对军队干部的分流大家升官的速度还不算不可忍受才没有给李富贵太大的压力。至于李富贵经常挂在嘴边的阿古柏绝大部分人都没有把他当作一回事,就算是俄国人也没几个听过这个名字。
实际上对于阿古柏李富贵倒是冤枉了俄国人,一八六五年的阿古柏只拥有喀什噶尔回城和英吉沙尔两座城,规模与当年张戈尔叛乱相去甚远,而阿古柏政权中的浩罕人数量也很少,与当年张格尔的几万浩罕援军也是没法比,俄国人还没有注意到有这么个人,他们正在准备进攻阿古柏的祖国——浩罕。
而这时的中国人不管怎么看这都觉得阿古柏只是边远地区的一个小问题,怎么也不值得李富贵大惊小怪。李鸿章也是持此观点,可是别人想不明白也就算了,李鸿章却不能这样做,弄清李富贵的意图对他未来的方向非常重要。说到底他并不是真的想和李富贵为敌,他所作的一切主要还是为了自保,未来中国究竟会走向哪里里鸿章心里也没有数,在这种情况下实力强一些、影响力大一些总没有坏处。在李鸿章的心里自己比不上刘邦,可是李富贵却比项羽还要厉害,就算他们真的来一个楚汉相争,在这个时代刘邦未必还能赢,因为与楚汉的时代相比这个世界小了很多,很难想象在这个世界中刘邦再连着输几场还能抓住机会翻身。
为了了解李富贵究竟是怎么想的李鸿章再一次摆出了学生的姿态就当前中国的形势向李富贵请教,李富贵倒也是有问必答,两个人就利用电报开始聊起天来,当然作为一项新兴的娱乐这种用电报网聊天必然非常的昂贵。
在花了一大笔银子绕了几个弯子之后李鸿章开始把他的疑问摆了出来,最让他迷惑的就是李富贵为什么要放过石达开。
对于这个问题李富贵本来打算向他说实话,可是他又担心自己说实话对方反而不信,所以最终还是用了他一贯的调子,“说起来就来气,他们的仗越打越小,以前我两边卖武器还能赚两个,现在可好,每年只有那么一点点订单,还不够我喝茶的,打成他们这样还是干脆不要打得好。”
“那大人为什么不愿亲自灭掉石逆呢?”
“石逆又没有惹过我,我干吗要灭它?”
这个回答李鸿章并不信服,说起来李富贵灭的人可不少,这里面又有几个是惹到他的,看到李富贵不肯说实话李鸿章就进一步放低姿态,请李富贵不要嫌他愚钝一定要指点他一二。
“我不灭石达开只是想让中国换一种规矩,以后谁强谁弱,谁该吃多少都用不着非要拼个你死我活,只分对错,不判生死,我准备在和谈成功以后每年举办一次中国军人大比武,每个省和每支武装都可以派代表来参加,是骡子是马这样遛一圈就行了,大家分出谁强谁弱以后饭该怎么吃大家应该也就心里有数了,像现在这样为了验证一下究竟有没有上帝就死伤上千万人实在是不值。现在石达开本来只是案板上的一块肉可是我还是放过他,这算是立个柱子,以后大家都得按这个规矩来。”
这个想法实在是有些匪夷所思,不过李鸿章还是相信了,因为李富贵就是匪夷所思的代名词,而且李鸿章对这样一个规矩还是很喜欢的,他这个人也不太喜欢那种你死我活的对抗。
石达开这边为了进行和谈真的收回了陈玉成和聂至钢的兵权,和其他地方一样这里的下层军民也对传得活灵活现的和平感到无比的向往,而高层还在为地盘的分割作着顽强的抵抗,最后左宗棠同意把汉阳府一分为二,汉口这一边继续留在石达开的手中,算是给他留了面子,至此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终于落下了帷幕,这样的收场总让人觉得有些奇怪,不过和平的到来让大家不再计较这些,一时举国欢腾,人们都相信战争已经远去,不过他们还没有高兴的太久一次意外的冲突又把中国推向了战争的边缘。
北京这次收服石达开,虽然与以往想象中的大获全胜相去甚远,不过毕竟结束了这样一场事关清廷生死的大危机,所以还是有很多马屁精开始为恭亲王歌功颂德,那些不喜欢弈欣的人虽然鄙夷鬼子六窃取了鬼子李的功劳,不过反正他们都是鬼子,这些人也没有兴趣出来主持正义,只不过在私下谈话的时候常常表示一下他们对弈欣的蔑视。
在北方这样一片欢腾的气氛中最郁闷的恐怕就是李泰国和阿斯本,他们自从来到中国之后就露出了与农民革命起义军为敌的反动本质,整天就想着南下去剿灭石达开,阿斯本还叫嚣着可以兵不血刃的一直打到武汉,可是清政府则完全没有用他们去打石达开的意思,一方面弈欣还希望南面的战乱可以再持续几年,另一方面现在展示清政府所拥有的武力还早了一些,北方的骑兵只是培养出了一批士官和骨干,如果想把整支军队投入实战现在还不成熟,如果现在让南方诸侯了解到朝廷海军的威力肯定会引起他们的戒心,更何况弈欣现在完全无法控制李泰国和阿斯本,如果李富贵提早作准备,暗中对这支舰队做起工作那可就麻烦了。
当然这些理由并不能告诉李泰国他们,弈欣只是敷衍他们说现在石达开军力尚强,而且湘军、楚军正在和石达开打得难解难分,现在正是坐山观虎斗的时候。没想到这话还没说多久南方就开始了和平进程,这个时候李泰国他们就是想南下也已经不可能了,等到和谈终于完成,这两个人窝了一肚子火,对于太平天国的富裕程度这两个帝国主义侵略者也早有耳闻,那位汉总统德兴阿没事的时候总喜欢吹嘘当年南京的奢华,据他说南昌因为是杨秀清实际的首都,虽然城市规模不如南京,可是其富丽堂皇尤有过之,据说东王府金砖铺地,每次德行阿说到这里无不是万分的懊恼,而那些侵略者则在一边流着口水。阿斯本据此推算武汉的财富也不会少,原来他们都已经把这些视为自己的囊中之物,甚至如何分配都已经讲好了,可是现在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支肥鸭飞走了。
不甘心百万富翁的梦想就这样破灭,阿斯本决定趁清政府的诏书还没有发出来之前南下,争取能再挑出点事端。虽然破坏和平谈判必然会和李富贵起冲突,不过阿斯本这个时候已经顾不得这么多了,而且他不相信李富贵敢对一支英国的舰队怎么样,就算真有什么不愉快等到他攻克武汉生擒石达开以后也就什么事都没有了,毕竟自己帮他消灭了最大的敌人,阿斯本坚持认为李富贵之所以发起这样一场和平谈判是因为无法战胜石达开,而把德兴阿对富贵军战力的描述视为这个中国人在吹牛,人总是选择他们愿意相信的东西来相信。
阿斯本舰队的异常动向立刻引起了李富贵的重视,弈欣也不明白阿斯本到南面去干什么,不过这支舰队总是这样东跑西颠的,所以也就没有注意。可是李富贵就不能这样大意了,毕竟以前阿斯本舰队一直在北中国活动,这次突然南下实在反常,所以当阿斯本舰队在连云港加过煤和水之后李富贵已经命令他的舰队开始戒备,等到阿斯本大摇大摆的想往长江里开的时候在吴淞炮台前被拦了下来,通过电报李富贵给吴淞口下达了禁止阿斯本舰队继续前进的命令。
这一下可让阿斯本大发雷霆,他曾经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候来过中国,当然他也知道大英帝国的舰船可以随意的在中国的内河上行驶,面对上船来交涉的中国官员他先是一通拍桌子砸板凳,“根据条约你们根本不能阻拦我们通行,你们的指挥官是不是傻子,竟然敢阻挡我的道路,刚才还开炮威胁我们,我命令你们立刻放开航道,否则我将给予吴淞毁灭性的打击。”
前来交涉的人员耸了耸肩膀,在刚才阿斯本上蹿下跳的时候这个人的脸上一直保持着一种特有的笑容,这让阿斯本联想起那些顽强的推销员,由于对方的神情毫无变化使的阿斯本感到有些气馁,“根据条约,我们在没有适当理由的情况下不能阻挡英国舰队的通行,不过贵舰队并不是英国舰队。”
这话一下子把阿斯本给噎住了,他总是会忘记自己已经从大英帝国海军退役的事情,愣了足有半分钟阿斯本突然又一次大叫,“中国人的地方为什么不让中国舰队通行,这真是岂有此理。”
“当然不是说中国人的地方不让中国人通行,”来人仍然不卑不亢的说道:“只是中国的军队不是属于指挥官私人的,在我们的国家军队的调动需要有一定的手续,您现在指挥舰队进入长江已经超出了自己的职权范围,所以我们需要看到兵部的批文,或者摄政王的命令,然后将此命令上呈两江总督,等到总督大人批准了你们就可以在长江上通行了。”李富贵早在阿斯本到达连云港的时候就已经向北京方面核实了他此行的目的,北京的回答是他们也不知道,所以当吴淞炮台用急电向李富贵请示该如何处置这支舰队时,李富贵则让吴淞方面死死扣住阿斯本这次行动手续不全的短处,他可不能容忍这样一支舰队随便进出长江。
阿斯本虽然意识到自己并不站的住道理,不过他在中国一向骄横惯了,这个时候更是把他一贯的作派拿了出来,“什么兵部的批文,我们大清帝国第一舰队只接受第一海军大臣的命令,这就是命令,看到了没有,给你们一个小时,立刻给我开放航道,否则我一通大炮过去让你们化为齑粉。”
来人扫了一眼那张英文签署的命令,“这上面只是让你稍安勿躁,说他正在向恭亲王施压,好像没有让您进入长江的意思,而且虽然下面是第一海军大臣的签名,可是没有用官印,这各东西不可以作为公文来看。”
阿斯本听到翻译把来人的话一句句的翻过来他才意识到这个中国人竟然认识英文,而且从他的阅读速度来看对英文还十分的熟悉,可是自从上船依赖他从来没有说过一个字母,一直是非常耐心的等着翻译把他的话慢慢翻过去。
阿斯本这次南下的确是和李泰国商量以后的决定,不过离泰国并没有给他正式的命令,两个人都没有想到这一点,因为阿斯本舰队只听命于李泰国的规矩早就被清政府否定了,阿斯本也不知道自己以后会搬出李泰国做借口,刚才只是觉得来人不懂英文,所以随意拿了一张李泰国的便条,本来也只是想当作一个借口,只要双方争执一起就可以动手了,可是没想到谎言一下子就被戳穿,这让他的气焰一下子矮下去三分,“第一海军大臣下的是口头命令,不信你可以去问他。”
来人听到阿斯本底气有些不足的强词夺理笑了笑,“这恐怕不合规矩。”
“你是说我在说谎吗?”这个时候的阿斯本已经决心寻衅闹事了。
“那倒不是,只是按规矩必须有书面的公文,而且第一海军大臣签发的公文还不够格。”
“我不管,”阿斯本咆哮道:“我是军人,军人以服从为天职,上峰命令我进入长江我就必须进入长江,那些规矩都不能阻止我执行自己接受到的命令,如果有人要阻挡的话我就必须用武力清除这些障碍,明白了没有,我给你们一个小时。”
听到这样的狡辩来人笑了起来,“司令官这么说也有自己的道理,最后这个责任如何追究不是我们的事情,我们只是需要处理好我们面前的这个冲突,我们这边还必须请示两江总督,一个小时可能紧了点,我希望能够有两个小时,到时候如果我们开放航道就升一面绿旗,如果我们仍然封锁航道就悬挂红旗,您看怎么样?”
阿斯本对来人的态度还算满意,“好吧,就两个小时,等到两个小时之后如果你们还没有答复我就会立刻发动进攻。”
“一言为定。”来人不再多话,转身离去。这个人在登上小艇之前又环顾了阿斯本的舰队一眼,脸上仍然带着他那迷人的笑容。
第二部 二鬼子汉奸李富贵 第一百二十三章 吴淞水战
吴淞要塞的司令官雷阳正在焦急地等待着他的副司令回来,远处的阿斯本舰队并不令他十分担心,现在的吴淞要塞可不是个普通的地方。自从收复南昌之后富贵军中的各种重炮就面临着英雄无用武之地的窘境,参谋部及时的注意到了这个问题然后建议把这些重炮拿来当作岸防炮使用,这让李富贵意识到是时候加强对海洋的防范了,这样新吴淞要塞就被建了起来。因为这个要塞的作用只是封锁长江,并不需要刻意的增加大炮的射程,所以新建的吴淞要塞并没有建成常见的炮台,而是在一处高地上建成了一套半地下与地下工事混合的堡垒,有些重量不是很大的火炮甚至被设计成了移动炮位。雷阳相信自己的这座要塞完全可以迎击世界上任何一支舰队,这里的伪装让所有了解它的人都感到叹为观止,实际上从江面上完全看不出这个要塞的规模,同时他们配备了一种特殊的迷惑炮,这种新式的东西虽然个头很小但是却能发出和重炮差不多的烟雾,任何一支舰队想要用炮火压制要塞的时候都会面临着非常艰难的选择。
而阿斯本的战舰只有中型战舰三艘,剩下的都是小型战舰,即便是那三艘中型战舰也不够定远、镇远的级别。不过他的副司令黄越非要亲自到阿斯本的旗舰上去进行交涉,说是要观察一下这支舰队,在雷阳看来这完全不必要,阿斯本舰队所有的参数都在他桌子上放着,硬碰硬自己并不怕他,他反而担心洋人不讲道理扣下黄越,这个副司令可是这座要塞离不开的重要人物,雷阳虽然对炮兵十分在行,但是说到对要塞的日常管理以及各种后勤保障他就立刻头大。
等到终于看到黄越的小艇自一片薄雾中划出,雷阳的一颗心总算放了回去,黄越一登岸立刻直奔电报房,对着报务员下令:“立刻向总司令请示,是否需要全歼阿斯本舰队。”
跟在他身后的雷阳有些奇怪,离开之前黄越表示今天的战斗应该谨慎,为什么一回来他就立刻就像变了一个人。
对于雷阳的疑问黄越哈哈一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和英国人打仗不能光看大炮的数量、口径、战舰的吨位、装甲,这些家伙在海上这么多年纵横不倒不是那么简单的。不过现在我已经基本上了解对手了,我相信他们对我们这个要塞一无所知,而且敌人的指挥官骄横无谋,如果我们先行示弱,用台子上的那几门老家伙把他们引到近处,然后狠狠的来一下子,他们想跑都跑不掉,再加上南北都有我们的舰队,港口又在我们的控制之中,就算他们有那么一两条漏网的也逃不出去。”
“果然厉害,说实话要是来的是战列舰我还真有点担心,不过连巡洋舰都没有就想欺负到我头上也太目中无人了,我看这样打的话也就他们的旗舰,那艘机帆快船能逃得掉。”雷阳也雄心勃勃,准备一举吃掉阿斯本。
李富贵这个时候拿着电报正有些举棋不定,既然是阿斯本先行挑衅自己把他们全部送去喂王八也不算过分,从电文来看吴淞要塞的官兵把握很大。不过这毕竟牵涉到几百名英国水兵的性命,就算英国人事后真的发作不得可是恭亲王的抚恤金也肯定是一大笔银子,打死了人还要赔钱这让李富贵觉得有些不爽,而且目前他觉得自己的主要敌人还是正在渗透新疆的俄国人,另外同时还在算计着法国,这个时候与英国人闹翻总是不太好。权衡一番之后李富贵回电,“不歼,击痛之,隐藏实力。”
雷阳和黄越接到回电之后立刻商议起如何将阿斯本打疼,“要我说,还是把他引过来,这些英国船的火炮与我们的岸炮差不多,要是都在有效射程的边上对射命中率肯定不高,打伤之后他们就跑了,不算击痛。”雷阳仍然不愿意放弃原来的计划。
黄越看了水面上一眼,“你是说我们不用全部火力。”
“对,这样也隐藏了实力,我看主炮就用三号和十七号,逮着他们一条船猛打,务必要击沉一艘。”
“好,就这么办,三号和十七号位置最好,让十一号和十五号备用,万一英国人比我们想的耐打就加大火力,时间不多了我们得赶快布置下去了。”
阿斯本站在前甲板上焦急地看着他的怀表,所有的战舰都已经做好了准备,现在离攻击时间还有一刻钟,他准备等时间一到就立刻杀上去,这一战能否赢的干净漂亮对他来说极为重要,毕竟前面都是两江控制的水道,后面还有隶属于两江的海军,如果这一战不能显示出他的绝对优势把李富贵吓住以后陷入缠斗那绝对是令人非常头疼的事。
从望远镜中阿斯本看到吴淞炮台规模不大,他不太明白中国人为什么废弃了以前的那座大炮台,他有充分的信心在第一轮射击中就把中国人从那个炮台上给赶下去。
当最后的时刻终于来临一面红旗在炮台上徐徐升起,阿斯本也命令升起进攻的信号旗,很快江面上不断有硝烟升起,让英国人感到高兴的是炮台上的火炮射程明显不够,而且也没有什么准头,这与他们在北方得到的印象相吻合,英国人为了充分利用四艘炮艇的火力他们开始向前靠近。
雷阳放下了望远镜扭头问黄越,“用主炮去轰一条四百吨的小船是不是太残忍了?”
“不要问我,我只知道我们的炮弹能把那种船打个对穿。”
“那就开火了,”随着雷阳向下挥动的手臂,阿斯本舰队中的天津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