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二鬼子汉奸李富贵-第1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象。”
“这没有问题,司令的意思是我真的尽全力去镇压那些越南人?”
“是的,你必须以一个背叛者的身份出现,与抵抗组织的联系必须全部斩断,同时我会在各处鼓动对法国人的反抗,你只管去镇压。”
这个要求让王彦朝有些不明白,“即便是有中国人参与的反抗我也镇压?”
“是这样的,你必须获得法国人的信任,到时候我有新的任务给你。”
“大人的命令我万死不辞,只是希望将来司令能够记得我们这些流落异乡的人。”
李富贵有些奇怪的看了王彦朝一眼,这话听起来味道有点怪,“怎么了?有情绪?你们这次的行动做得很好,这些功劳我都记得,估计你离开祖国之前就能带上少将军衔了。不过接下来的任务仍然很有难度,你要有心理准备。”
听到这话让王彦朝心里平衡了许多,不过疙瘩并没有完全解开,“司令,其实我并不是为自己争功,我只是觉得我们这些在东南亚作战的军人都快要被祖国遗忘了,我们的士兵在所有的富贵军中经历的战斗次数绝对是最多的,战损比也是排在第一,可是他们死了连抚恤金都没有。”
李富贵叹了一口气,“殖民地战争必然是非常艰苦的,当年觉得你们家里面都没有什么牵挂,而且那个时候财政也的确有困难。不过现在好了,我李富贵什么时候背弃过追随我的人吗?将来你们这些海外兵团的各项待遇只会比国内的高,抚恤金我打算定双份,你们可以自己指定受益人。”在李富贵看来现在对东南亚这几千人当年的安排的确有些不公,随着这些年的改革留在国内的升迁机会很多,毕竟有大量的位子等着人去坐,可是海外军团仍然只能凭借自己的军功一步一步的杀上来,而且他们所处的环境又比国内险恶的多。
“太感谢司令了,我们这些人就算把命豁上也要完成任务。”
“彦朝,你看到国内的变化了吧?”
“看到了,真是没想到。”
“是不是在想:要是哪一天我能摆脱那闷热、潮湿的丛林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就好了?”
“这个…”王彦朝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实际上他的确有这种想法。
“你在海外多年,应该知道两江现在虽然十分繁华不过要是和那些列强的本土比起来还差得很远。”
“是这样的,我有时候真的想不出巴黎、伦敦得是一副什么样子。”王彦朝露出一副神往的样子。
“可是为什么那些外国人能够离开他们那么美好的家乡到这个潮湿、闷热的丛林中来呢?”
“他们能够在殖民地得到财富,而且如果按照西方人的生活方式越南的环境也不算很不舒适。”
“我可以告诉你们,海外军团同样可以在这些殖民地获得地位与财富,毕竟你们当年都是拔尖的战士,说起这些年为国奉献没有人比你们做得更多,新政权决不会辜负那些为它出过力的人,这个信任你们应当给我。现在国内的发展的确很快,这一点可能让你们看得有些眼红,不过大中华命中注定就要声威远播,将来你们的机会比起国内来只多不少。”李富贵也觉得现在多少有些对不起这些人,“不过你们也不要什么事情都指望政府,当年选你们出来的时候也是看中你们头脑灵活,在殖民地的活动中发财也是很容易的事,你们只要记住自己力量的源泉,至于具体的手段我并不会作太多的约束。”
得到了李富贵这样的承诺王彦朝十分感动,他觉得和李富贵的距离一下子拉进了不少,实际上以前他认识李富贵而李富贵很可能不认识他,“听司令这样说我就放心了,以前我们就怕被祖国给抛弃,毕竟我们做的事情根本就没有人知道,当年出国的时候也是豪气万丈,可是在丛林里呆了这几年真的是有些想家了。”因为情绪激动王彦朝的话语里竟然有些哽咽。
“知道班超吗,七八十岁了还能威震西域,你们这些家伙怎么这么没出息,将来你可能要比班超走的还远,像这个样子你让我怎么能放心。”李富贵可看不得这些家伙动感情,对于李富贵来说一直并不赞成把军人训练成钢铁,不过海外的形势太过微妙,实在容不得的什么差错,所以有时候会情不自禁的希望海外兵团是一支不存在任何意外的工具。
王彦朝平定了一下情绪,“对不起,我太激动了,司令您不知道游子突然还乡的感觉,我以前从来不知道自己竟然这样热爱这片土地。以后不会了,您说我会走得比班超还要远?难道要去非洲?”
李富贵笑了笑,“非洲未来会不会出现在中国的目光中我不敢说,不过现在我相信还不会,你倒是很有可能去欧洲转一圈,到时候就用不着再忍受这样恶劣的气候了。”
“欧洲?”王彦朝实在无法想象自己这些人到欧洲去干什么,以他对世界的了解李富贵怎么也不可能现在就把手伸到欧洲去,再过二十年恐怕也不可能。“司令想要在军事上介入欧洲的战争?”
“当然不可能是我把你们送去,”李富贵知道王彦朝在想什么,“不过法国人有可能把你们带去,等到他们丢掉安南的时候。”李富贵脸上露出招牌式的微笑。
“法国人现在如日中天,会很快失去安南吗?”王彦朝觉得今天的司令特别的神秘。
“会的,所以你必须弄出一幅法国人一离开你就呆不下去的假相,同时这支雇佣军还有足够的战力,我想法国人会接受这样一支殖民地军队的,毕竟他们的外籍军团也是很有名的。”
“您是说法国人会借助我们在欧洲打仗?”这些事情不管怎么看都是不可能。
“差不多,欧洲的形势很快就要发生变化了。”
王彦朝带着一肚子的疑惑离开了李富贵的办公室,实际上他今天的收获之大是他以前根本不能想象的。从李富贵对他神神密密的卖关子王彦朝感觉到自己已经被当作是自己人了,对于李富贵脑袋里的东西富贵军中有不少的传言,与外面那些不着边际的神话不同,这里说的一般都有些根据,所以大家一般不会要求李富贵解释他那些命令的意图,当然如果李富贵主动解释了,那一方面说明任务很重要,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司令对你另眼相看,如果在解释当中还夹杂着一些不能告诉你的东西,那不是因为李富贵不想说而是因为有些天机不能说。王彦朝觉得自己现在就是得到了这种待遇。
“凭法国的陆军他们会在欧洲遇到什么问题呢?”王彦朝决定抛开这些念头,既然是天机自然不是他这样的人所能揣测的,他现在只需要按照李富贵的指令做下去就行了,“要进入法国殖民地军队的行列,即便完全被解散编制也在所不惜。”王彦朝咀嚼着这句话的含义。
第二部 二鬼子汉奸李富贵 第一百二十章 和平(上)
法国并吞越南的时候正好赶上李富贵传的法文版面世,仲马先生虽然一向以高速、多产而著称但是他的这一部著作还是花了相当长的时间,实际上自从从亚洲回来以后仲马先生的健康就大不如前了,早年放浪的生活侵蚀了他的身体,精力衰退的尤其厉害,晚上总是不停的做恶梦,这在别的老人身上或许没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可是仲马先生仍然无法放弃他那种特有的生活方式,这些都使得他这一部作品的进度大大放慢。不过写得虽然慢,这部李富贵传一经面世还是立刻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仲马先生特有的想象力所营造出来的那东方曲折离奇的故事再一次让大家感到痴迷,更何况这个故事的主人翁本身就极具传奇色彩。倒是李富贵在看了原版之后否定了把它翻译成中文的请求。
“这部作品我想是留给几百年后的中国人看的,”李富贵是这么评价他自己的传记的。
在一八六五年李富贵第一次听到阿古柏的名字,如果只是单独的给他这个词李富贵或许只是觉得耳熟,但是把这个词同新疆、中亚联系在一起李富贵就立刻想起历史书上关于此事的描述了。
“这帮混蛋怎么这么早就来了,我记得左宗棠抬棺西征好像还有不少年呢?俄国佬现在和奕欣关系不错,怎么还用这一招来蚕食中国呢。”李富贵知道俄国人这段时间正在稳步的向中亚扩张,看来已经忍不住要对中国的新疆下手了,他在西部并没有自己的情报网,所知道的也都是通过北京得到的官方消息:阿古柏攻占了英吉沙尔城。
“这帮该死的俄国佬,还真是亡我之心不死,看来必须探探这个阿古柏的底细了,按说这个时候突然冒出这样一个弱敌来倒也不算是个坏事。”这几年割据的局面虽然已经形成,但是仍然必须有一个大义来把所有的势力归拢到中华的旗帜之下,所以任何和李富贵有关的新学堂学生入门的第一堂课就是学习国家的概念。现在外敌正在侵蚀新疆,而按照传统思想来看这种行为并不值得太过重视,就此发动一场争论倒是很有意思。李富贵觉得或许当国家观念在中国开始成熟的时候也就代表着实现国内和平的时机到来了,所以他对太平军和捻军控制的地区宣传起来尤其卖力,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的口号变得越来越时髦,经过了十几年的战乱老百姓也的确厌倦了,不管是曾国藩还是石打开都很难仅仅利用信仰激起战士们的求战欲望,六五年年初开始的一场大战最后转变成消耗战,这让双方疲惫不堪。湖南这边组成了一支庞大的联军,一上来就占据了上风,不过在逼近武汉的时候却吃了不小的亏,目前战况胶着,太平军虽然战场上不落下风但是战争实力却越来越弱,新开办的工厂虽然也使用蒸汽机来进行生产,但是产品和资金无法形成一个循环,他们原来也没有想要建设一个环路,在聂至钢他们的计划中工厂是为战争服务的,它并不是一个盈利部门,太平军必须用其他的财源来喂养它。可惜这样建立起来的工厂资金效率实在不高,甚至比起直接购买武器还要花钱。
相对来说湖北的左宗棠做得就要好得多了,民品他有四川和湖南的支持,军品的政府采购也比石达开来的财大气粗,虽然战场上他们仍然形势并不是非常好,但是仍然越打越强。
“割据可以继续维持下去,不过像这样你死我活的状态恐怕必须结束了,”李富贵敲打着桌面,“听说李秀成是个软骨头,或者说很识时务,应该可以从他这里下手吧?”
李富贵让人拟了一封冠冕堂皇充满爱国主义的公文给石达开,上面告诉了石达开在中国西北正在发生的战事,表明了中华民族所面临的危机,要求石达开立刻结束内战,回到谈判桌上来,否则富贵军就会通过武力的手段来结束这场战争。
这封信的意图让天国的诸位将领有些摸不着头脑,但是他们都知道如果李富贵现在重新出现在战场上那对太平军来说就是灭顶之灾,新军的建立让他们明白了富贵军与他们究竟有多大的差距,聂至钢他们倾尽全力也只能组建一支四五千人的洋枪队,就是这支队伍在今年的大战中屡立奇功。可是人数上这已经是太平军所能负担的极限了,而富贵军的规模已经突破了十万,现在天国中从石达开到陈玉成没有一个人相信面对李富贵的时候他们能有一线胜机,这些人都是名将,对于军队战力的差别非常敏感,现在差距达到这样的地步实在不是人力所能挽回的了。
“李富贵这是想向我们下黑手了。”石达开最终得出了这个结论。
“和他们拚了吧,实在不行的话我们就向西撤,流动作战,先避开李富贵。”陈玉成难得会说出这样示弱的话来。
“我觉得李富贵这是想招安啊。”李秀成倒是没有他们那么悲观,他长期驻扎在安庆,对富贵军有更深刻的认识,实际上在听说富贵军攻克南京的战法之后他就已经放弃了击败这个对手的梦想了,既然打不过加入对方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毕竟这几年李富贵对天国降将可以说是非常的仁慈。
“富贵小妖和我们仇深似海,我们岂能受他的招安,”聂至钢对李富贵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憎恨。
“说起来李富贵的确杀了我们好多人啊,”在这里李秀成也不方便把自己内心中的真实想法完全说出来,只好先替李富贵做一些开脱,“可是我们是在打仗,战场上刀来枪往、你死我活,也怨不得他。”
“可是他杀了林丞相。”聂至钢最听不得别人说李富贵的好话。
“好像他也就这一笔血债,其他的时候倒没听说李富贵杀过咱们的俘虏吧?”
聂至钢除了听不得李富贵的好话之外,也不让别人在他面前提俘虏两个字,不过李秀成身份尊贵,而且又是他的至交,所以倒没办法为这么一句话就发作,当下满脸通红,坐在那里直喘粗气。
“秀成的意思是…”石达开作为这支军队的首领现在身上所肩负的责任极其重大,随着他们兴办的洋务陷于停滞之后他也面临着杨秀清一样的问题,那就是找不到出路,十几万富贵军就盘踞在他的东面,石达开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有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个难题。不过石达开倒没有像杨秀清那样陷入神秘主义当中去,事实上随着年纪的增长,年轻时的一些理想渐渐变得模糊,他有时候也会考虑招安这个问题,石达开曾经尝试着使用客观的角度来看待李富贵,因为作为一个优秀的将领如果这个世界上有人能让石达开写个服字的话那就是李富贵了,在战场上他自认与李富贵不相伯仲,但是要是比起其它的石达开觉得自己就差的远了,毕竟一员名将并不是只要可以指挥作战就行的。
而且除去双方在战伤上建立的仇恨石达开也认为李富贵这个人对天国还是抱有善意的,可是如果看战场上那李富贵又是天国最穷凶极恶的敌人,这样一对矛盾的观点让石达开很头疼。
“我觉得可以和李富贵接触一下,看看他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李秀成说得还算比较保守,“只要我们不遣散军队,其他的都好办,实在不行咱们还可以接着再打。”
“我觉得不妥,咱们天国受命于天父,如果现在又去留辫子,扮鞑子,人心就散了,到时候不用李富贵来打就已经完了。”陈玉成不同意李秀成的意见。
“玉成说的也有道理,不过看看李富贵究竟想干什么也未尝不可,这个家伙的行为一向不可以常理度之,他现在又来说什么国家大义,这个阿古柏究竟是什么人,你们知道吗?”石达开决定混合李秀成与陈玉成双方的意见,事到如今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这个阿古柏我倒是知道,”李秀成应声答道,“好像是西北的伊犁那个地方回回们在造鞑子的反,这个阿古柏是外面回回国里的一个回回官,听说鞑子和回回打起来了就带领人马杀进来了,好像鞑子都不是他的对手。”
这个回答立刻引起了更多的疑惑,“秀成是从那里知道的这些,这和李富贵有什么关系,他从来对鞑子的事情不怎么上心的,要找借口也用不着拿这个阿古柏吧?”石达开奇怪的问道。
“我是从李富贵办的那个天京日报上看到的,我一直对天京的动向很留心,最近这个话题十分火爆,按照报纸上说的似乎借用外兵是很严重的一件事。”李秀成对日报上写的东西也不是很明了,他只是复述了自己看到的东西。
陈东山咳嗽了一声,“按照现在流行的国家观念一个国家里面各个民族各个势力之间打仗就好像一家人关起门来动手,可是这个时候如果有外贼进来了大家当然还是应该立刻放下以前的恩恩怨怨一起把贼打走才对,李富贵似乎就是这个意思。”
“可是李富贵自己就引贼入关,他还是个二鬼子,又曾经几次借用洋兵,他现在凭什么不许别人借用外国人。”石达开倒不是想抬杠,他是真的不理解李富贵怎么会有这样的逻辑。
陈东山叹了口气,“英雄莫问出身低,他以二鬼子起家,但是现在他最大,就是不许别人做汉奸学着走他的老路我们也没有办法,就好像宋太祖黄袍加身作了皇帝,转过头来就杯酒释兵权不让别人再有这样的机会,应该是一个道理。”
“真是可恨,不过这和我们没多大的关系,他如果一定要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对我们还是有好处的。”
李富贵在威胁石达开的同时也向其他势力透露了类似的意见,不过立场、口气都不尽相同,左宗棠立刻去找曾国藩商量,石达开始终无法消灭这让他很是心焦,尤其是三巨头的会面更是让他心急如焚,曾国藩回来以后十分高兴的告诉左宗棠他此行的收获,结果左宗棠一下就跳了起来,“你们怎么能够这样,我跟伯函你说句实话,北京的皇帝究竟怎么样我是不在乎的,可是你们这么做不是把中华给瓜分了吗?现在洋人步步紧逼,我们正应该力气往一处使才对,长毛就剩下一口气了,只要灭了他们,中兴可待啊,你们怎么能划地为守,这样的话将来四分五裂,你们就是千古罪人。”
曾国藩对此不以为然,“哪有你说得那么严重,我们也只是划分出势力范围各自发展而已,实际上这个密约的主要作用还是限制李富贵,否则以他的军力席卷六合并不是难事,你想想,南京那样的城市,打起来居然毫不费力,听说他已经有了水缸这么粗的大炮,一想到我们湘军将士可能要和这样的人在战场上相见我就心寒,那得死多少人啊。现在李富贵愿意自缚手脚那总是一件好事,虽然我想不通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左宗棠冷笑一声,“为什么这么做?无非是想先把江西稳定下来,他那一套在江西推广,整个两江要再次整合也需要时间,我看未必用得了十年,说不定五六年后他就会向我们动刀,那个十年之约不过是迷惑你们的,就好像有人喊一二三的时候喊到二就动手一样。”
曾国藩摇了摇头,“不象,要说这是缓兵之计实在没道理,我们现在又不能把他怎么样,他何必绕这么个弯子,我倒觉得是李富贵这个人小富即安。”
“我就是怕他小富即安,要是李富贵现在真的想一统八荒说不定我就真的去做他的马前卒,虽然这个人的二鬼子出身让人鄙夷,但是实在是有才干,文能治国武能平乱,只要他把这些才能用在正道上那个出身也就无所谓了。”
“他就是个汉奸,怎么可能把才能用在正道上?”
“说起来润芝也被人骂做汉奸,伯琛本来出使这件事还可以说为国分忧,可是他到洋夷的地方上以后还非要写什么日记,把那些洋鬼子夸的就像一朵花一样,现在汉奸的罪名算是彻底坐实,可是他们的风骨难道你我还不知道吗?”
“润芝和伯琛那不一样,李富贵是真汉奸。”曾国藩显然不同意把胡林翼、郭嵩焘和李富贵并列起来。
“未必,如果他是真汉奸润芝应该不会那么推崇他,他只是非常狡猾,这些淮人就是精明,少荃不也是这样。更何况就算他是真汉奸也可以让他变成假汉奸,他如果想做皇帝就不能把汉奸做到底,就好像当年的吴三桂一样。”
“这也未必,历史上甘作儿皇帝的也不少。”
“李富贵不是这样的人,他到现在为止在他的一亩三分地上从来不肯坐老二。”
曾国藩想了想,“要是真如你所说那自是最好,不过现在还是要查其言、观其行,如果他真的想把中华卖给外国人,就先要踏过我们曾家满门的尸体。”
经此之后左宗棠和曾国藩达成了全力扩充势力的共识,不过在心中左宗棠仍然在期待李富贵重新回到中华人民的怀抱当中来。要知道这两年的两江已经呈现出了中兴的样子,在此之前那里仍然只是部分繁荣,广大的农民工人也只是得到一个温饱而已。可是现在一方面纺织业的发展把大量的妇女变成了劳动力,社会创造财富的能力立刻上了一个台阶,既然妇女也可以做工赚钱那家庭收入自然明显增加,这给了很多家庭致富的机会,很多五女之门都过上了体面的生活,再也不会被小偷们歧视了。而广大农村由于战乱人均土地比以前增加了不少,而工厂又吸收了很大一部分劳动力,这使得中国人第一次感到需要一场农业生产的革命。整体的繁荣让所有人的面貌都焕然一新,对此左宗棠看在眼里是又惊又喜,喜的是这些事情正在不断的验证它对李富贵的猜想,惊的是两江已经强盛到如此地步,李富贵在那里的声望又是越来越高,如果他真的是要出卖中国那他想不出能有谁可以制住李富贵,同时他也想象不出中国失去两江会是一个什么样子。
现在看到李富贵忽然变成了一个爱国者当然让左宗棠欣喜若狂,不管这些言词究竟是出于一个什么样的意图说出来的,但是李富贵毕竟表明了身为中国人的立场。在左宗棠看来只要基于这个立场一切都好商量。
第二部 二鬼子汉奸李富贵 第一百二十一章 和平(中)
曾国藩对于李富贵的号召持怀疑态度,他更重视这里面含有的那层威胁,那就是李富贵说谁要是继续坚持内战,自决于人民则人人得而诛之,这在曾国藩看来似乎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味道,虽然李富贵并没有真正的辖制皇帝,但是他现在搬出国家大义,然后说什么人人可诛,试观这个天下除了李富贵还有哪个能做到想诛谁就诛谁。
“季高,就是说我们现在不能再去讨伐石逆了?”曾国藩淡淡的说道。
“这个嘛,好像是有这个意思,应该是想招安。”左宗棠对于石达开能在如此恶劣的形势下坚持不倒也很是佩服,所以他倒并不是很反对招安,当年他与胡林翼就有和石达开讲和的打算,那个时候两江的商船可以随意上行,而湖广的船却不能下去,这让胡林翼和左宗棠觉得很吃亏,他们那个时候也已经明白了东西不管再好市场如果铺不开还是死路一条。
“招安?说的轻松啊,石逆能老老实实的奉朝廷号令吗?这些长毛狼子野心,决不能姑息。”一说到太平军曾国藩的情绪就有些失控。
“他们要是真的不愿意招安不是更好,那李富贵就得讨伐他们了。”
“那他们要是接受招安了呢?”曾国藩一下子把自己前面的话全部推翻,“石逆可是占着武汉三镇,你这个湖北巡抚该怎么办呢?”
“这道的确是个问题,现在石逆地跨四省,武汉是一定要收回来的,这我要和李富贵说清楚。”
“让石逆把自己的地盘乖乖的交出来岂不是与虎谋皮?”
“这就看李富贵的了,相信他也不可能不懂武汉对湖北的重要。”
李富贵当然明白武汉的重要,他实际上比这个时代的人更重视武汉,毕竟在他那个时代武汉还是一个超大型的城市,其地位比今天还要重要,所以他在没有实地看过之前脑海中还是停留在这个印象上。在他的计划里石达开真的必须把武汉吐出来,要知道他对湖北的工业化十分的看好,当年湖北就是重工业基地,现在又步入这样的一个轨道,看来的确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这样武汉如果继续掌握在石达开的手中就太浪费了,毕竟太平军的环境相对封闭,很难有充足的发展。
不过天国的众人可就绝不会这么看,李富贵开出的条件当中除了武汉这一款其他的都算是非常的宽容,天国众将一律赦免,地盘除了武汉之外都可以保留,另外朝廷还可以封他们一些官职,要是真的不愿意留辫子也随他们的便。
陈东山看着这些条款很是纳闷,“李大人的这些条件朝廷都已经同意了吗?”陈东山不相信清廷会开给太平天国这样优厚的条件,但是同时这个条件他觉得还是无法接受,说这些条款优厚主要是因为其中可以不留辫子这一款实在让人难以相信,而不能接受则是因为当前太平天国只保有汉阳、武昌、黄州、德安、九江、安庆、汝宁、光州这八个州府,如果一下子吐出两个那就等于凭空失去了四分之一的地盘,如果再考虑到武昌和汉阳的特殊地位那损失可以说超过了三分之一,陈东山相信即便是李秀成也不能接受这样自断一臂的条件。
“朝廷啊,我还没有告诉他们,不过恭亲王一向助人为乐,喜欢与人为善,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陈东山不知道李富贵为什么会这么乐观,最终只好对自己说这是因为对北京缺乏了解,“那湖广总督和湖北巡抚的意思呢?”
李富贵两手一摊,“我不知道,你们是第一个回应这个昌举的,官府的动作一向慢上半拍,估计还要再等等。”
陈东山觉得自己就像一个傻子坐在这里,说起来这次谈判李富贵只能算是一个调停人,毕竟他和西路太平军已经有好几年没打仗了,而且双方现在还可以说合作多过对立,真正要和太平军谈判的是曾国藩、左宗棠他们,同样站在后面的北京也可以出席,现在这些人一个都没来自己一个人和李富贵讨论和平条款,这实在是太滑稽了。“李大人觉得我们如果商定之后他们能够接受吗?”
“应该可以吧?他们都是些好人,不会让我难做的。”李富贵笑着说道。
陈东山有一种拿头去撞地的冲动,来此之前他可是非常的紧张,要知道李富贵这个名字在太平军中有一种魔力,“我觉得还是等大家到齐了,一起来谈是不是更好?”
李富贵看了陈东山一眼,“你很忙吗?”
陈东山不知道这句话什么意思,喏喏的答道:“还好吧,也不算太忙?”
“我看你也没有我忙,你知道人家是怎么形容别人瞎忙的?”
“不知道。”
“他们会说:‘大清朝除了李富贵就属你最忙了。’”
“是吗?”
“对啊,既然你不是很忙为什么不能坐下来先讨论一下这个条款呢,我时间那么紧都把别的事给推开来为你们争取和平。”李富贵的脸沉了下来。
在来南京之前陈东山虽然有些紧张,不过自认为可以在李富贵面前做到不卑不亢,现在他才知道想做到这一点很难,不管见面之后李富贵给他什么样的印象,那心中的阴影总是挥之不去,现在看到李富贵要变脸他立刻不自觉的心跳加速,话语也开始有些不连贯起来,“大人如果一定现在就要我们答复,我只能说这个条件我们不能接受,武昌与汉阳我们怎么都不能放弃。”虽然说得有些结结巴巴,但是仍然把他们的立场说了出来。
没想到此话一出李富贵的脸色马上多云转晴,他笑着拍了拍陈东山的肩膀,“这样就对了吗,条款不满意可以谈,可是你要是谈都不愿谈就是不给我面子了。武昌和汉阳以一定要还给左宗棠的,不然你让他这个湖北巡抚的脸往哪里搁,将来大家同殿称臣,见了面多难看。”
“说实话我们并不介意湖北巡抚怎么想,但是既然是谈判,要我们让出这么大的地方总得有些回报才是。”陈东山在这一点上决不松口。
“不能这么说,你们放弃武昌和汉阳之后就可以得到我的友谊,这是非常难得的东西,以你们目前的形势来看这是你们唯一的出路,我想你们现在应当也认识到把美国的那一套照搬到中国来是行不通的,当今的中国也只有我还可以包容你们,放弃武昌和汉阳你们还能继续生存下去,可是如果不放弃,即便我不动手你们也撑不了两年了,就算陈玉成再勇猛、李秀成再睿智,石达开再英武都没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