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顺宗-第1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本将军这是战马受惊,回去照实说,大帅不会怪罪的!”
夏侯澄安慰自己道。
“俺们这是战马受惊,为了保护将军,回去没事的。”
军官骑兵们这样安慰着自己道。
淄青军夏侯澄部全线崩溃,极其窝囊的是,他们连敌人的相貌都没有见着。骑兵在前面狂奔,步兵在后面狂奔,个个都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跑得慢的,索性连兵器都丢掉了,更有人边跑边把身上不多的战甲解掉,更多的人有样学样的模仿起来。
眼瞅着包抄变成了追击,田华高喊道:
“蒙马眼!”
官军骑兵们纷纷摸出布条来把战马的眼睛蒙上。这边蒙上,那边手中的兵器已经趁了起来。
用刚刚那位弓箭手的话来说:
“爷爷的,这是打仗吗?”
这是屠杀。官军士兵畅快地往前收割着生命,以至于当步兵们到达战场时发现自己已经无事可做,只好站在边上看骑兵表演。直到发现自己面前已经没有人的时候,田华才想起来什么似的高喊道:
“降者免死!”
淄青兵稀稀拉拉地跪在四五里长的战场上。田华四周扫视了一眼,发现宋朝的骑兵已经超到他前面去了,才撂下一句话道:
“步兵打扫战场,骑兵跟我追!”
步兵们终于有事情做了。
金堤栅这边大获全胜的时候,小堡那边正是左支右绌的时候,不过胜利的曙光已经连同阳光一起完全降临了。自从听到连绵不断的爆炸声后,官军们就知道胜利离自己不远了。不久之后李光颜看到了正在朝这边溃败的淄青军,小堡内的士兵们更是士气大振,杀退了陈韬亲自带队的一次进攻。但是这一次之后,李光颜的亲兵完好无损的只有五十人了,连裴度都拔出剑来,从背后砍翻了一个淄青兵。
功亏一篑!陈韬懊恼地想道。在小堡内发现一个文官的事实让他欣喜若狂,一个中年文官跑到敌方军营去侦察,匪夷所思的故事完全证实了陈韬的判断。只可惜陈韬马上就发现没有时间了。比李光颜稍迟一会,陈韬也发现了事态的异常。陈韬往奔逃过来的己方骑兵迎了上去,却惊讶的发现跑在最前面的是刚刚还意气风发的夏侯澄。
“夏侯将军······”
“让开,本将军的马受惊了!快准备防御,掩护!”
夏侯澄的声音由远到近,又由近到远。陈韬根本来不及想发生了什么事情,就看到己方的骑兵发了疯一样往自己这边冲过来了。
“准备防御?开什么玩笑!”
陈韬无可奈何的想道。己方败逃的骑兵们随时可以把自己的防御阵型冲垮,只怕还没有见到官军的面就被自己人踩死了。此时陈韬知道淄青军败局已定,挽救败局的事情也不是他能做的。可是其他人可以不管,但是这跟随自己的一千弟兄该怎么办呢?虽然只坐了一个多时辰的非正式都尉,陈韬已经决定对这一千弟兄负责了。
“如果能带着这一千弟兄平安撤回去,那么这一千人就真正是我的人了,是我平步青云的根基了。”
可是该如何带着自己这一千弟兄平安撤回河湾营地呢?陈韬把目光又投到了泥岗的小堡上。如果自己判断不错的话,这应当是死穴,也是生门。
望着己方的大军奔腾而来,裴度内心欢欣鼓舞,脸上却极为淡定,手里也依然紧紧握着刚刚饱饮人血的青锋剑。这让李光颜很是佩服。不过当裴度的随从高兴地说道:
“裴相公,谢天谢地,终于解围了!”
裴度却道:
“只怕未必!”
刚想开口的李光颜不觉讶然。裴度一指山下,李光颜望着正在集合士兵动员的陈韬,笑道:
“裴相公真是观察入微。”
本来李光颜也已经观察到了,却没想到被裴度先说了出来,李光颜觉得颜面未免有些无光,害怕被裴度看轻。裴度知他心意,道:
“陈公只怕早有破敌良策了吧?”
李光颜知道裴度知道他也早已知道,心下随即释然,道:
“不出裴相公法眼。”
随即命令道:
“牵马!”
接着转向裴度道:
“不知相公可善骑吗?”
裴度轻笑道:
“裴某可不是文弱书生。”
李光颜转望着泥岗下,道:
“这个后生,真是可造之材,可惜了——把某的旗子升到堡顶上吧。”
泥岗下,陈韬已经做完了动员,高吼道:
“成败生死,在此一举,跟我杀!”
“杀!”
置于死地的淄青兵们焕发出了高昂的斗志,嗷嗷叫着从四面往泥岗上冲去。这一次,遇到的抵抗微弱多了,稀疏的箭雨让陈韬兴奋地高喊道:
“弟兄们,杀啊,他们的箭已经不多了。杀进去,捉住那文官!”
听得堡内的裴度苦笑道:
“想不到倒是裴某连累诸位了。”
眼看就要到岗上了,堡内一支箭都没有射出来。而远远望见旗帜发觉形势不妙的宋朝则拼命地用马刺扎马臀,连溃兵都顾不上问,只是高喊道:
“闪开!”
实在不愿意闪开的自然就直接用马踩了,眼看着淄青军已经攻到堡门了,里面却一点反应也没有,宋朝发疯般地驱马前行,恨不得自己狂奔过去,飞过去。这可是行营元帅和方面大帅啊。
“放!”
眼见官军大军将近,淄青兵也慌张起来,不过岗顶在望,求生的信心又上涨了起来,只是没想到又一阵箭雨从堡内射了出来,接着,从岗上呼啦啦冲下数十匹战马来。
瞅准一点,居高临下,顿时将淄青兵冲了个唏哩哗啦。望着冲下去的官军背影,陈韬恶狠狠地道:
“走!”
“大帅!”
“大帅!”
“裴相公!”
刚冲到泥岗下,宋朝带着哭腔的喊声就传了过来。李光颜唤过宋朝身边一将,指着远远逃跑的陈韬道:
“看到了么?那个小军官,本帅要活的!”
第五卷 长缨在手 第七十七章 … 误会 暧昧
“陛下,淄青行营捷报。”
御书房内,李诵正在批阅奏章,陆贽悄悄进来道。李诵放下奏章,道:
“哦,打胜仗了?说来听听。”
陆贽道:
“回陛下,是大胜仗。五十六军兵马使王智兴率部攻克泗水,兖州八县已克其五。王智兴正和李听南北对进,夹攻沂州。此外,李光颜奏报,在台前县金堤河湾大破淄青军,拔小河城。生俘淄青军兵马使夏侯澄以下都尉以上军官二十余人。斩首二千余,生俘四千余。淄青行营报称,不日即将被俘军官押送进京。”
李诵点头道:
“确实要把这些个家伙押到长安来,让朝野上下看看我大唐王师的英勇武功,也堵一堵某些人为朕穷兵黩武的人的嘴。哦,对了,南北两路都有捷报报上来,中路王沛那里如何呢?”
陆贽道:
“淄青行营奏报说,王沛已经将兵趋往曹州。目前我军两路都获得大胜,曹州防御必然动摇,相信不日就会有捷报上传。”
李诵起身道:
“是这个道理。裴度刚到行营就连获胜利,真是为朕挣足了面子啊。不过,要提醒裴度,王沛大军一出,宣武就空虚了,要小心李师道偷袭行营,李师道还是很喜欢玩这种鬼把戏的。不是说李师道在郓州附近集结了数万军队吗?所以行营一定要留足守卫兵力,千万不能郓州还没有打下来,汴州反倒出事了。如有必要,把薛平调过去吧,想来他已经憋屈了很久了。”
陆贽道:
“陛下明鉴。臣和裴垍也是这么认为的。”
李诵点点头,道:
“还有李愬那边也要注意。他是南面招讨不假,可是他不能老盯着南面。海州沂州兖州密州虽然重要,但是只是枝叶,郓州才是根,删减枝叶是为了挖根,不能舍本逐末,被枝叶给迷惑住了。郓州方面,他得给些压力。不是让他联系苏起义军的吗?怎么到现在一点回声都没有?再发道密文催催他。”
陆贽道:
“是。”
李诵缓步走到御书房内的巨大沙盘边,把两枚小旗插到了泗水和小河这这个地方,又在曹州附近插了一枚。道:
“朝廷费钱粮百万,不知何时才能荡平淄青,进而平定河北。”
陆贽见李诵语调含悲,忙开解道:
“陛下圣明,数年之内,河北必然平定。”
李诵知道陆贽心意,便笑了一笑,对陆贽道:
“陆相公如果没有事情的话可以先回去了,朕想一个人先静一静。”
陆贽不知道为什么李诵的心绪忽然变得如此低落。揣度圣意非他所长,媚悦圣主非他所愿,便唱个诺,下去了。
李诵却是为着今天是他穿越纪念日,所以心情有些低落。想到这一年已经是兴治三年,穿越已经整整六周年了,自己的家里还好吗?时间已经过了这么久,李诵已经不奢望自己还能穿越回去了,只是每年每到这个时候,李诵的心里就会没来由的一阵难受,虽然他总是慰勉自己道:
“在这个世界里,我已经又有了一个家,还有了一个乖巧的女儿,有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庞大事业,我应该满足才对,我应该遥祝自己的家庭才对。”
好在已经过去很久了,他们应该有了新的生活了吧?儿子现在也越长越高了吧?该懂事会照顾他妈了吧?其实他们跟着我也挺受累的。在尽力把事情往好的方向发展想象了后,李诵终于还是止住了内心的伤感,又走到了沙盘前。
生活还是要继续的。伤悲只不过是制造给命运看的娱乐罢了。
在这个世界里,我是强者。强者是不应当伤悲的。
那么自己这个强者给田季安安排的命运怎么样了呢?
望着地图上用暗红色标出的魏州,李诵陷入了沉思。
魏州城内,节度使府,随着淄青形势的恶化和田兴身体的好转,田季安的心情转而抑郁起来。田季安只有三十一岁,可是田季安觉得自己内心的苍老甚至已经超过了五十一岁。傍晚的时候,夫人元氏又像往常一样挂着念珠开始礼佛。田季安却难得地悄悄进来了。元夫人以为是丫鬟来找什么东西,没有在意,却不料田季安把下人却差了出去,坐在元夫人身边道:
“夫人。”
知道是田季安来,元夫人慌忙起身,却被田季安按住肩膀,坐在了自己边上。元夫人知道挣扎不过他,便没有动。田季安坐定,没来由的叹了一口气道:
“夫人,你每日礼佛,是个善心人。而为夫却是个虐杀成性的人。咱们也在一起过了十几年了,我知道,你不喜欢我残暴。其实我也不想这么残暴。好好的谁愿意把人活埋了呢?只是如果我不严酷,怎么能压得住下面的人呢?这些人,都是嗜血的豺狼,只有镇得住他们,他们才能驯化成家养的土狗啊!”
元夫人微闭双目,似乎没有听到田季安在说什么,田季安继续说道:
“这些人,表面上对我忠心耿耿,毕恭毕敬,可是谁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就会屁股一拍投靠了朝廷呢?咱们家的首级,就是他们投降的投名状。我每天晚上睡觉都睡不着,担心再睁眼的时候,看到的就是昨天还殷勤拍我马屁的人拿着刀指着我。稍有不慎,我们田家就会重蹈淄青侯家、淮西陈家的覆辙。淮西陈仙奇够忠义,对手下也够好,还不是被吴少阳杀了吗?我这样的,又有多少人真正对我忠心呢?他们不过是贪恋财位,畏惧我罢了。”
“母亲殿下在世的时候,我也想好好做个藩镇,做个忠于朝廷的藩镇,洗脱身上的叛逆色彩,可是不管我怎么做,得到的依然是那些所谓的正人君子的白眼。十七岁的时候,我去了一趟长安,那一趟长安之行让我知道,所谓的代天牧民的天子,仁德睿智的天子,不过是个贪图享受的胆小鬼,信用坏蛋,远离忠臣,连陆贽这样的忠臣都被他赶得远远的。在他的治理下,老百姓流离失所,无处申冤。连我治理魏博最坏的时候都不如。而人们之所以鄙薄我而礼敬他,只不过由于他是天子,我是祖先是叛将的逆反。从那时候起,我就决议我只能做我,做田家的守护者,不能做这样的皇帝的忠顺者,哪怕我田季安永远被人所不齿,也不愿意。”
“其实我不怕人们不齿于我。他们李家不也是前朝杨家的臣子么?只要我手握强兵,有一天,我们田家也会像他们家一样的!”
元氏的眼睛早已经睁开了,她从来没有听田季安说过这么多心里话,一气听他说了这么多,元氏不禁有些不知所措。田季安知道元氏诧异,道:
“你我结为连理已经十几年了。我知你并不很是乐意嫁我,入了我家后你却依然能恪守妇道,相夫教子。十几年来辛苦你了。十几年来我从未对你说过这番话,只是如今朝廷换了新君后励精图治,挨个削平藩镇,前年平定了淮西,去年开始攻打淄青,李师道有些小聪明,却不是长久的料子。等到淄青完了,下一个就该拿我们魏博开刀了。我田季安虽然号称混人,但是说我不害怕那是假的。可是我又不能把这番话对别人说。我们夫妻一场,现在想来,也只能对你说说心里话了。”
元夫人信佛,见田季安如此说,就怯怯地说道:
“既然大人知道朝廷会拿我们田家开刀,为什么不乘朝廷正在攻打李师道的时机向朝廷输诚请和呢?大人志向远大,可是大唐命数在天。天不保佑夫君大人,夫君大人又何苦执着呢?不然等朝廷腾出手来,压力就全在我们家头上了。兵危祸连,终不是好事。”
起身走到窗前,田季安慨然道:
“晚了。我手下的将领如果投降,朝廷还会把他们当良善,甚至重用他们,可是我田季安投降,朝廷也不会信任我,顶多给我个一品闲职,把我拘谨在长安这个大牢里当寓公吧——再说,我已经是一品了。夫人,我田季安是甘心过这种日子的人吗?”
元夫人还想再劝,田季安却已经起身往外走了。元夫人也站立起来,眼看田季安要出门去了,元夫人忽然说道:
“大人,天色已经晚了,你不留在这里过夜吗?”
田季安转过身来,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元氏却已经羞红了脸,低声道:
“天色已经晚了,大人不留在这里用晚饭吗?”
田季安结结巴巴地说道:
“留,当然留。”
元氏道:
“那我命人将饭送到这里来。再差人去把怀谏喊来。说说我们三人已经好久没有在一起吃饭了。”
说罢,竟然款款地出去了,把田季安看得呆在那里。旋又想道:
“张神医嘱咐的一月之期似乎快要到了吧?”
田季安信任张神医是因为张神医救治好了许多人的病,包括像田兴那样被认为是不治的病,而田季安喜欢张神医是因为张神医只让他忌一个月的房事就能为他固住肾水,不像其他的庸医,上来就起码是三个月六十天的,啰唆的甚至要一年以上,还不保证疗效,这自然让一心想开枝散叶的田季安不满意了。而张神医对庸医们一年以上之说嗤之以鼻,不但打包票保证一个月见效,还神秘兮兮地告诉田季安,一个月之后有好东西奉上。至于是什么好东西,张神医淫荡地笑道:
“自然是让人成仙的东西。”
这不禁让田季安的禁欲生活多了无数粉色的遐想。对张神医的供奉也就愈发大气了。谁叫张神医块七十的年纪了,还无女不欢如此生猛呢?田季安按照张神医的要求,每日锻炼,服用稀奇古怪的药物,过来十几天居然真的感到自己火力十足,对张太医愈发敬若神明了。不过田季安请求提前解禁的时候,张神医眨巴眨巴平时不轻易睁开的眼睛,道:
“其实如果是其他人也要不了那么久,顶多二十天就行了,但是田相公不是常人,家中娇妻美眷,难免把持不住,所以山人多说了十日。”
兴奋地田季安当时就想去开斋,被张神医一把拉住,道:
“田相公,稍安勿躁,山人还没有说完呢——后来看田相公的恢复,山人以为田相公肾水初固以后,还要再有个十天来巩固,这样一月之期就刚刚好,所以,田相公,您还是暂且忍耐吧!”
接着,张神医特地强调了一句道:
“记住,少一天都不行。要是田相公不遵从山人的嘱托,自作主张出了什么事情,引起什么其他的病状,山人可不保证能医治过来。”
唬得田季安上下大小都一愣一愣的。张神医又断断续续讲了许多注意事项,别的田季安都没有在意,唯独记住了娈童和五姑娘都不可以。
真是越到最后越难熬。本来这事情没有什么大不了,不能碰女人就是不能碰女人呗,田季安却不敢对外对内明说。开什么玩笑,这种事情说出去不是败坏自己的威望吗?快一个月了,田季安都是借口公务繁忙在衙署过的夜,只是新年在后宅过了几天。这几天田季安天天都有五内俱焚的感觉,却什么都不敢做,遵张神医嘱咐连活埋人这种伤天和的事情都不做了,田季安更是无处发泄了。李师道连败几仗的消息更是让他愈加烦躁,今日里硬是出去策马在寒风里奔跑了快一下午才冷静下来,回来后看见府内的花花绿绿,听见莺莺燕燕,田季安又受不了了,所以才到很久没来的元氏房中来,想着元氏一向礼佛,和他也并不合得来,能到元氏这里来平息一下心情。不料平日一直冷淡的元氏忽然现出这般媚态,田季安要爆了。
来来回回在房中走了几个来回后,田季安决定趁着元氏不在,赶紧溜掉,结果还没出院门,元氏就已经进来了:
“大人,出来做什么,外面寒冷。”
元氏的神情又恢复了冰冷模样,许是出去风冷,元氏的两颊红扑扑的,不过田季安却再也挪不动脚步了,好容易硬挨着跟着元氏进了房,就顾不得丫鬟还在身旁,一把把元氏抱了起来,惊得元氏大叫道:
“大人,你做什么?丫头们还在呢!”
瞟见丫鬟们红着脸跑到房外,还顺手把房门带起来后,元氏的声音变小了:
“大人,天色还没黑呢!”
田季安手忙脚乱,无暇回答。
(此处省略若干字。)
田怀谏裹着厚厚的貂皮大衣兴冲冲地赶过来了,却看见母亲的丫鬟们红着脸在廊下痴笑。田怀谏笑嘻嘻地走过去,问道:
“姐姐们,你们笑什么,有什么好玩的事情么?”
吓了丫鬟们一跳,一把拉过田怀谏,道:
“活祖宗,小声点!”
说着用手一指主房。田怀谏一头雾水,道:
“怎么了?”
丫鬟们不知道怎么给田怀谏解释才好,田怀谏已经无师自通地道:
“母亲大人和父亲大人在房里么?”
丫鬟们点头。田怀谏一脸鄙夷地说道:
“这有什么不好意思说的,瞧你们。”
丫鬟不知道该怎么表示,只好点头。田怀谏的脸色却陡然变了,道:
“他们不是说等我的么?怎么他们自己先了?”
丫鬟们集体石化。看见田怀谏这个样子就要往屋里冲,忙一把拉住。还好里面一个老成的听见外面传饭的声音,才醒悟过来,问田怀谏道:
“公子爷,您是说相公和夫人要等您一起用饭吧?”
田怀谏道:
“那当然了,不是等我用晚饭,那是等我什么?”
丫鬟们不由得一阵害臊,互相埋怨起来。还是那个老成的丫鬟说道:
“嗐,公子爷,用饭在那间屋里呢!现在还没到呢。”
果然,一个个食盒提到了院门外,丫鬟们红着脸出去,把食盒提了进来。田怀谏看见食盒,也就不闹了。
第五卷 长缨在手 第七十八章 … 魏王田季安
(刚刚才发现排了两个七十三章,赶忙拨乱反正。)
张神医悄悄地走了,一点也不像他轰轰烈烈地来。他挥一挥衣袖,带走了田季安眸中的神彩。
田季安一点也没有想到张神医翻脸真的如同翻书一样快,这倒是不怪田季安,因为他一般不看书。那一晚,田季安没有把持住自己,那一晚,田季安在元氏身上大展神威,田季安觉得自己体内有无穷的精力可供自己发泄,可供自己欢乐。田季安心里对张神医那个赞啊,不过觉得自己已经龙精虎猛的田季安觉得自己对张神医的依赖已经降低了。
以后自己需要的就是张神医的技巧了。
田季安想道。可是田季安错了,第二天晚上,田季安又去了宠妾那里,结果第三天张神医见到春风得意的田季安时扭头就走。张神医面色肃穆阴沉,勃然作色道:
“不遵医嘱,放纵肉欲,山人无能为力了!”
田季安大惊,忙拉住张神医问个究竟,张神医道:
“虽然眼下一月之期将至,可是大人可知道行百里者半于九十,越是这个时候越是最关键的,最容易出问题的,所以山人千叮咛万嘱咐,让大人务必克制。可是谁料大人枉为人杰,却连这点耐心都没有,若是行房时有什么不对,以后稍有不慎,便会走火入魔,殃及性命。大人如此不自爱,山人还有什么好说的?罢罢罢,还是让山人收拾行囊回去罢!”
说罢就直往外走,田季安慌忙拉住。像田季安这种人,你越是对他苦口婆心他越是不肯听,还会怀疑你的动机,比如田兴就是个典型例子,可是如果你对他严词厉色,他说不定反倒肯听了。果然,听张神医这么说,田季安越发慌乱了。毕竟天大地大不如自己的命大,连忙哀求张神医留下。拿了半天架子后,张神医才气鼓鼓地走了。
下午,为了安抚张神医,田季安派虞侯又给张神医送了两个美女。虞侯回来禀告说张神医已经收下了美女时,田季安悬着的心才落了下来;暗线禀告虞侯前脚走张神医后脚就进了美女的房,还派自己的小跟班去珠宝店为两美女买首饰时,田季安的心放踏实了。不知道为什么,田季安很是害怕张神医真的卷袖子走人。
本来以为以张神医的对富贵惬意生活的热衷,就是拿棍子赶张神医也不会走的,在态度上对张神医已经略有轻慢了。听到张神医的恐吓,田季安现在才回过味来,在自己病还没好之前,这尊神还得供着。又派人去问了两次,确定张神医用过晚饭睡觉了之后,田季安才安心入睡。
可是第二天早上,等田季安醒来的时候,虞侯就惊慌失措地跑进来禀告道:
“启禀相公,张神医不见了!”
田季安蹭地坐了起来。当明白连张神医的小跟班都不见了时,他才明白,张神医真的走了。张神医是怎么走的,谁也不知道。但是可气的是,张神医就算走了,也没有便宜他田季安节省下来送过去的俩赵女,还把包括刚买的首饰之类的所有能带走的财物都打包了。
田季安气得从床上跳起来,要把派去监视张神医的杂役处死,同时派出骑兵四处去找,当然重点是相州方向,田季安派了两个虞侯去田兴那里问。田季安焦躁的状态一直持续了半天,直到听说张神医在堂屋案上留下一付药方,田季安才稍稍平复下来。
总算老子没白养你这几个月,还有点良心。
这个药方张神医开得很是尽心,和田季安平时服用的药大体相同,只是这药方里多了几处变化,张神医注明这分别是针对什么情况的。知道自己性命有保障的田季安终于彻底安分了下来。张神医在药方上留言道:
“莫要寻我,寻亦不得。白云深处即是山人所在也!”
等到天晚,最后一拨寻找张神医的人,也就是去相州的人从田兴那里回来报告说没有发现张神医的踪迹时,田季安哀叹一声,在张神医留下的药方上回帖道:
“随他去!”
不过田季安内心明显不能释怀。几天之后,那两个赵女就被田季安卖到了青楼,算是对张神医的惩罚。
从此张神医就音讯全无,再也没有人在河北看到他的踪迹。魏博平复后,曾有将领在长安见过一依稀似张神医的老者,上去问话,老者笑而不答而去。回到河北之后,将领加以宣传,口口相传,张神医就有了神仙的美名。就有愚夫愚妇在魏州、相州城外依据传说中的模样给张神医建了神医庙,举凡不孕不育头疼脑热都去求拜,据说极为灵验,因而香火极旺。将近百年以后,才子段成式将这个故事写入了《酋阳杂俎》中,三百年后,洪迈又把这个故事记载到了《夷坚志》里。八仙的传说流传开后,张神医又被攀扯到了张果老的身上。
不过这个时候张太医一副惶惶然的样子,并不知道自己将来会有这么风光。张太医非常痛恨田季安的割据行为,因为田季安的割据,大唐银行没法把分柜设到魏州来,致使他不得不带着真金白银玛瑙玉器逃亡,虽然在田季安的严厉治理下,魏博境内没有匪盗,但是有时候官差公人要比匪盗厉害几十倍。直到第二天,张神医的心才定了下来。这个时候,田季安“随他去”的指示已经下达,路上的盘查松多了,依靠着田布在路上送给他们的文书,张太医平安从贝州出境。
安全之后,路上烦闷的张太医回答了化装成跟班的侍卫吴量的几个问题。吴量问:
“张神医(改不过来了),您为什么要给那田季安定个一月之期呢?您那方子真有效果吗?”
张太医:
“那方子不过是些滋补药物,倒是有些滋阴壮阳的功效,要是说治不孕不育,那倒是没影子的事情。跟田季安定一个月,一是因为那厮是纵欲过度,得休养才能见到效果,常人谁一个月不碰女人不是肾水充沛,火气十足?二是设个套子给他钻,说白了,就是让他憋着,憋得他受不了忍不住咱们好找机会脱身,也把干系给田兴他们洗脱掉。”
听得吴量是一脸崇拜,不过马上一个新问题又冒了出来,吴量问:
“您真会治不孕不育吗?相州城里那财主怎么被您治好了呢?”
张太医:
“嗐,你没听说过瞎猫碰到死耗子吗?那财主肾水已经稀薄,虚的厉害,已经不能生育了。他那老婆怀的,不是他的种,行房日子不对。”
吴量:
“······”
几天之后,田季安已经把张神医的事情放到了脑后。他在郓州的密探刺探出新的情报,说淄青军中暗暗流传着一个小道消息:官军在对淄青军的作战中使用了一种威力极大的神兵利器,每次祭出时都会发出极大的声响,有如雷鸣,有碎人肌骨夺人魂魄的威力。官军在鱼台、金乡和台前大获全胜的原因就在于这种神兵利器的使用,私底下,淄青军把这种神兵利器叫做轰天雷。但是淄青官方竭力否认这一说法,有不少士兵因为传播轰天雷的消息受到了严厉的军法处置,其中包括从台前县小河城逃回来的士兵。
这个消息引起了田季安的异常重视,为了搞清楚到底有没有这种神兵利器的存在,田季安决定派出自己麾下的高手去淄青。当然,李师道的求救也是一次比一次恳切,唇亡齿寒,为了尽量让淄青多撑一段时间,田季安决定,再向淄青增派三千士兵 。
士兵好办,可是派谁去统军呢?
田季安正在书房里读李师道的信件。从行文看,当初的自信已经从李师道身上消失了,心中急切的恳求让田季安觉得心里很舒服,也让他很担忧,官军如此强势也使他忧心忡忡。当虞侯禀告将领已经到齐之后,田季安收起信件,前往议事。
“参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