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乱世龙腾-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恩,你说的对。”李无庸点了点头又说道:“在历史上,每个皇帝都会死亡,但是有些皇帝却能够让后世的历代君王都能记地他,学习他,把他当作自己前进的目标,这是为什么?就是因为他为老百姓办事情,他能为那些百姓着想;在历史上每个王朝都会灭亡,或是奸臣当道,或帝王昏庸无能等等,但是只要这个王朝的历代帝王善待百姓,这些老百姓在心里向往的还是这个王朝。百姓才是一个国家的基础,根本所在,没有民心支持的百姓的王朝必然是个短命的王朝。待统一华夏后,你们这些人也是开国功臣,或随朝伴驾,或守牧一方,但是一定要记住,你们的富贵不是朕给予的,而是全天下地老百姓给予地。”
“臣等领旨。”众人闻言皆感触颇深。
“陛下,臣等有话说。”闫应元与傅以渐待众人都平身后,仍然跪在地上,只听闫应元拱手说道:“陛下,臣本是一微末小吏,拔臣为山东总兵,数月以来,跟随谷大将军随军做战,方知道才能浅薄,实在不能担当此重任,若陛下真是信任微臣,还请陛下留臣在巨鹿当一县都尉吧!”说着就在地上磕起头来,那衙门本来是地面平整,但是一拆迁,地上也到处是泥土和石头,闫应元没磕上几下,就把额头磕的通红,若是再不阻止,流出雪来也是很快地事情。
“陛下,臣以前不过一个骑驴的书生,陛下不以臣卑鄙,亲自点了臣做状元没,并且随军北伐,恩宠之大,本朝实未有之,但是臣以为,臣学问仍然不够为陛下分忧解难,臣恳请陛下臣做一个小知县,待臣有了本事再为陛下效劳。臣与闫大人有约,他当都尉,臣来当知县,请陛下恩准。”
李无庸看着跪在地上的闫应元他们当然知道他此刻的心思了,那巨鹿城中百姓死伤无数,若让闫应元与傅以渐能安心的去他处上任,显然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了。当下叹息道:“两位爱卿的意思朕明白,既然如此,朕就答应你了,升巨鹿为府,闫爱卿你为参将吧!封为巨鹿侯,傅爱卿就做知府,你还年轻,若升了你的爵位,恐怕招人嫉妒,先就别升了,朕再免巨鹿十年的赋税,第十一年,你们二人亲自压这赋税去京城见朕,你们可愿意?”
闫应元与傅以渐大喜,连忙磕头谢恩。站身来,落在众人之后,可是众人却没有一个人敢小瞧的,不说在北伐的时候,众人关系尚好,就是靠李无庸那些话就知道,此二人现在虽然只是一个五品的官,但是日后必然是会受到大用的。皇帝为了两人,居然硬生生的把一个残破的小县,变成了一府,还封了侯爵,可见两人在皇帝心中的位置了,哪个还敢小瞧这二人。
“于磐,巨鹿百姓为了朝廷死伤甚众,朝廷也不能对不起巨鹿百姓了,传朕旨意,从户部拨库银一百万两与巨鹿,一方面重建巨鹿,此外记着在府衙附近建一忠烈祠,此次为保卫巨鹿而死去的百姓,皆入祠内,四时享祭,不可怠慢了。”李无庸又吩咐道。
“陛下圣明。”众人又大声称赞道。
“陛下,有刘启大将军信使到。”屋外的亲兵突然说道。
“传进来。”李无庸大喜。
过了一阵,只见一年轻将领走了进来,跪倒大声道:“臣李来亨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来亨!”李无庸神色一喜,道:“刘启不是说明日午时才到的吗?你怎么到了这里了?”
“陛下,大将军命臣率领骑兵从小路而来,所以在他前面赶了过来。”李来亨微笑道。
“恩,来了就好,今晚休息一阵子,明日等刘启来了,就发起总攻,先解决多尔衮再说。”李无庸点了点头,兵力稀少也是李无庸担心的问题,眼下有李来亨的骑兵襄助,又是前后夹击之态势,消灭多尔衮这个劲敌还是非常有可能的事情。
“陛下,臣这次到来,还给陛下带来了两件礼物,保证陛下看了后很高兴。”李来亨忽然神秘的笑道:“臣为了这两件礼物还损失了不少的弟兄呢!臣的旋风十八骑还死了两个兄弟。”
李无庸一听,心里吃了一惊,到底什么礼物居然让小闯王下这么大的本钱。“不知你要送给朕的礼物在哪呢!快拿来给朕看看。”
“陛下,就押在行在外面。”李来亨忽然得意的对外面喊道:“快带上来。”
不一会儿,果见旋风十八骑押解着两个留着长辫子的汉子走了进来。众人朝两人望去,大吃一惊。纷纷叫了出来。
龙生九子 第一百九十回 大决战之多尔衮之死 (二)
第一百九十回大决战之多尔衮之死 (二)
“螯拜?”众人都与螯拜对过阵,当然知道螯拜长的是什么样子了,不过众人没想到的是,螯拜居然在这个地方与众人见面。更没想到堂堂的清军大将会被李来亨抓住。倒是很意外的事情。
“哼,李无庸这辈子算你命好,到了下辈子,我还要与你为敌。”螯拜大概也知道李无庸不会放过自己,当下也充了一把英雄。
望着眼前的螯拜,李无庸脸上忽喜忽怒又是悲伤,好半响方才平静下来,指着螯拜后面的一个人问道:“来亨,他是何人?”
“陛下,据那些被俘虏的小兵说他就是多尔衮手下的大将,清军以后的四大辅政大臣之一的遏必隆。”李来亨得意的回答道。没想到刘启的一纸命令,居然让自己捡了如此大的功劳,清军的两个辅政大臣都被自己捉到了,这可是天大的功劳了,一个侯爵之位看样子是真的跑不掉了。
“哈哈哈,索尼、螯拜、苏克沙哈、遏必隆,螯拜,大概你也想不到,你们这些所谓的大清四杰会死在朕的手中吧!朕倒要看看,除掉了你,多尔衮还有多少的将军可以听候他的调遣。”李无庸得意的大笑起来,在清朝初年,多尔衮死后,大清的江山就是靠的就是这所谓的清初四杰的功劳,而在康熙的初期更是功不可没了。如今居然被李无庸一网打尽,如何不让他兴奋与得意呢!
“李无庸,你别高兴太早了。我大清还有百万之众,我一个螯拜算什么,我大清还有无数个螯拜会为我报仇的,李无庸,你就等着被我满州人追杀吧!”螯拜不断地挣扎着身上的绳索,只可惜的是大概是因为此人力大无穷,李来亨也怕他跑掉。还特地的用牛筋绑住,两三个大汉紧紧的抓住。不让他动弹。
“只可惜,你是看不到了。”李无庸冷冷的说道:“压下去,小心看管,明日朕要亲自斩给多尔衮看看。”
看着被拉出去的螯拜两人,李无庸微笑地对李来亨说道:“李爱卿不愧是朕的福将啊!居然把螯拜二人给逮过来,朕也可以对地起死去的曹爱卿,李将军。班师之日,朕必当重重有赏!你先下去休息吧!明日还有一场大战呢!”
而李来亨谢恩后正准备退了出去,突然谷振东大喊道:“李将军慢走。”又转身对李无庸拱手道:“陛下,臣有话说。”
李无庸皱了一下眉头,但很快的就舒展开来,微笑道:“你说。”
“陛下,臣以为多尔衮命不久也!”谷振东忽然说出了一个惊人的消息。“陛下,想螯拜之流在胡人当中。也算是一个人物,臣常闻胡人虽然残暴,但是从来没有遇见过在战场上当逃兵的人物,更何况螯拜这斯英勇,和陛下大战了几十个回合也不退兵,可见此人是不可能当逃兵的。可奇怪的是如今多尔衮身处为难之中。面临着我军前后夹击地危险,这个时候应该是最关键的时候,螯拜怎么可能当逃兵呢!”
“这也许是螯拜见多尔衮情势不对,想保住性命独自逃跑呢?”傅以渐突然说道。
“不可能,虽然我不知道遏必隆是个什么样的人,但是螯拜却是知道一点的,若是大清朝只剩下一个小皇帝了,而他又大权在握,我倒是相信他有这么大的胆量,但是如今这种情况。螯拜是没有那么大的胆子丢弃主帅而逃跑的。”李无庸结合历史猜测道。
“陛下圣明。”谷振东说道:“所以臣认为螯拜此次想从小道回北京。必然是有中重大事情,否则象他这种战场上的疯子。是不可能离开战场地;而且,臣还可以猜测的到,多尔衮不行了,否则凭借他这种人,是不可能甘心认输的,拼死也要搏一回,他能让螯拜回京师,那就是说明他自认为已经没有回天之力了,所以他才想到让螯拜回北京,告诉孝庄太后和清军的王公大臣,让他们做好准备,要么是借兵对抗,要么就是兵退山海关外,凭借山海关天险,挡住我军北上清军老巢的道路,而清军则可以乘机在我关外发展,重新积蓄实力,造成明朝末年的事实,在合适地时候再次南下与陛下争夺天下。”
“你的意思是说,多尔衮要死了。”李无庸大吃一惊。
“陛下,就算他没死,就大概只有一口气了。”谷振东说道。
“不错,不错,你猜的不错。”李无庸有些兴奋的在那里走来走去,一直以来,多尔衮就是他的生死大敌,两人从李无庸第一次出关开始,两人都视对方为生死大敌,而在黄河岸边更是棋逢对手了,你我斗的死去活来,不分高低,谁也奈何不了谁,最后要不是李无庸耍了一个漂亮的大迂回,逼迫大玉儿做出了错误的判断,把多尔衮招回北京,恐怕这个时候,李无庸还和多尔衮在那里干耗着呢!如今多尔衮既然有随时死去的可能性,让李无庸如何不喜,在群臣面前失态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陛下,虽然如此,但是我等还有更重要地事情去做,那多尔衮可是给陛下送了一份厚礼,若不是他,那孝庄太后恐怕跑掉都有可能了。陛下后宫之中岂不是?嘿嘿。”闫应元突然在旁边开了个玩笑。
“闫爱卿说地对,如果让大玉儿跑掉了,我大唐不但不能很快的收复关外,更有可能让其壮大与发展,给朕造成**烦,所以一定要在多尔衮灭亡地消息传出去前,拖住大玉儿,让她困在北京。”李无庸很快的反映过来,若是大玉儿带领大清的文武众人返回沈阳。恐怕双方地战争还要打上几年,弄不好,大玉儿这种人打不过干脆躲到那黑山白水之间去,虽然大唐兵多将广,但是撒到那关外去,还不是石头丢到大海里,连一个浪花也不会起来的。清军拥有精锐的骑兵。而到那个时候,唐军却要紧守城池。还不是被对方压着打。更何况东北是满州的老家,真打起来,还不不知道是谁占的便宜大呢!把大玉儿留在关内才是真正的道理。“李来亨,你去,率领你手下的三万精骑,马上出发,无聊地时候在北京附近转上两圈。让北京城的小娘们认识一下你地威风。”
听着李无庸的命令,李来亨并没有因为刚刚到来又要行军而不高兴,反而兴高采烈的领命而去,对于他来说,能够率领唐军骑兵纵横疆场,远比呆在李无庸随朝伴驾来的好,真正的将军才是如此,纵横疆场不会为富贵而羁绊。
“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啊!军令如山倒。看样子,朕以后,朝廷也有了新的领军人物了。”李无庸对身边人感叹道。
“陛下圣明。”众人又是一阵恭贺之声。
“众将士,今日好生休息,明日午时待刘大将军到来,我军即可大举进攻。消灭城下地多尔衮,早奏凯歌还朝庆功。”李无庸挥了挥手,这个时候,他才有那个资格说出这些话来,经过近一年的战争,见分晓的日子总算是要来到了。已经占有绝对优势的唐朝大军,也已经做好了战后庆功的准备了。
次日午时,刘启也率领着大军赶了过来,如此一来,巨鹿城下也聚集了十数万大军。与清军的实力也差不了多少了。大军在巨鹿城下亮相,李无庸身着金黄色盔甲。手执长枪,坐骑疾风不安分的敲打着地面。
在他的右边,是手上握着狼牙大棒地刘大个儿,然后就是刘启、郑成功等将,左边立的是谷振东、李丰等人,森严耸立。在他们的后面的是李无庸的近卫军,脸上都带着狰狞面具,分外吓人,然后弓箭手列左右两翼,步兵站中间,骑兵在最后。
看着对面龟缩在大寨中的清军,依稀可见地是他们脸上的不安与害怕,见他们只是端着手中的长矛,死死的盯着唐军看。
“去喊多尔衮出来答话。”李无庸忽然对身边的刘大个儿说道。
刘启等将闻言脸上忽然露出奇怪的笑容,但是脸上很快的也露出奇怪的笑容,只有刘大个儿是个浑人,不知道其中的奥妙,挥舞着手中的狼牙棒,踏着尘土,朝清军大寨走了过去,然后在离大寨一箭之地停了下来,手中地狼牙棒,狠狠地砸在地上,顿时把地面砸了一个老大的坑,尘土溅地有一人多高,吓的两军中的战士一跳,没想到刘大个力量居然如此之大。
“多尔衮,我家陛下请你出来答话!”天生的大嗓门,让战场上的两军都听的清清楚楚,纷纷等待着对面的重要人物出现。只可惜等了好久也不见那个昔日的那个穿着黄金索子甲的伟岸身影出现。
“多尔衮,我家陛下请你出来答话!你是不是没胆子出来啊!”刘大个儿忽然对后面挥了挥手,就在李无庸奇怪间,只见自己大军中有不少人也高声喊道:“多尔衮,快出来。”“多尔衮江山不稳。”…各种叫喊声连李无庸都笑了出来,而反观对方,却是脸上一片惶恐之色,尽管多尔衮也自知道自己不久于人世,但是为了给予清廷多一些时间准备,特地的让心腹掌管军队,坚决抵抗。
“来呀!”李无庸见多尔衮龟缩不出,当下也确定多尔衮是真的不行了,当下也等不了许多了,吩咐左右道:“把螯拜与遏必隆压上来,斩首祭旗。”
不一会儿,只见几个壮汉把两人推了出来,跪倒在两军之间,李无庸敲了一下疾风,上前几步,马鞭指着清军大营,大声喊道:“多尔衮,你知道朕的面前跪的是谁吗?朕告诉你,是螯拜,你们的满州第一勇士,遏必隆,虽然名声不显,嘿嘿,但是也是满州的重要人物了,如今他们都落在朕的手上。朕知道你还没有断气呢!朕也不想让你断气,朕对你可是闻名以久了,今日就想见上一面,好好的说上两句话。朕还有另外一个消息告诉你,那就是多亏了你的提醒,否则我还真忘记了应该派遣大军包围北京啊!多尔衮,你等着,朕马上就可以见到你了,千万要挺住啊!”
“王爷,王爷,不好了!”一个亲卫一路不知道摔了多少交,才爬到多尔衮的中军大帐中,大声说道:“螯拜大人和遏必隆大人被李无庸给逮住了,说还要杀了祭旗呢!”
还有几口气的多尔衮一听,胸膛气的发颤,嘴巴里不停的念道:“天不助大清,天不助我!传本王命令,进攻、进攻。”亲兵忍着心中的悲痛朝大帐外奔了出去。
“杀。”李无庸冷冷的吩咐两位执法队员道。
看着两个斗大的头颅跌落尘埃,看着那两双不肯闭目的眼睛,李无庸在心里冷冷一笑,心道:“史书是由胜利者来书写的,历史由于我的到来,已经面目全非了,虽然你们也有着一定的才能,只可惜,朕和朕的江山不能容许你的存在,你不甘心也罢!气愤也罢!这些都已经成为历史。我的到来注定着就是改变一切。”
拔马面向大军,举起手中的森冷长枪,大声说道:“将士们,激动的时刻即将来到,朕仿佛已经看到胜利在向我们招手,将士们,你们立功的时候到了。朕乃是天子,是上天授予朕为大地的真命天子,听从朕的命令,就是上天的命令,现在朕命令你们,杀过去,冲过去,消灭面前一切敢于反抗的敌人。大唐必胜。”
“大唐必胜!”“大唐必胜!”数十万将士大声喊道。
“弟兄们!随我冲过去!”刘大个儿挥舞着手中的大棒,朝清军大寨杀了过去,跟在他后面的是无数的拿刀捉枪的大唐将士。在这个时候,清军射过来的箭支仿佛也起不到什么作用了,大寨前面的鹿角很快的被人摧毁,寨门被攻破、左翼被攻破,右翼被攻破,中军被击溃等等,一系列的消息很快的汇集到了李无庸的手中。
“陛下,我们捉到多尔衮了,不过已经断气了。”谷振东不顾擦拭脸上的血迹,迫不及待的对李无庸说道。
“好好安葬吧!”李无庸叹了口气,自己的又一个敌手死去了,成为了李无庸前进道路上的踏脚石。
后记:炎黄十年六月初九,高祖皇帝在巨鹿破后金摄政王多尔衮,多尔衮病逝。
龙生九子 第一百九十一回 吴三桂之死 (一)
第一百九十一回吴三桂之死 (一)
住在北京城中的大玉儿这几天更是心神不宁了,她已经有好几天都没有接到过多尔衮的战报了,对于多尔衮,事实上并没有象街坊间流传的那样,自己早就与其有了暧昧,在她的生命中,一生有两个半男人,一个是已经死了的皇太极,一个就是已经登上皇帝宝座的儿子,而多尔衮只能算上半个。
后宫是一个能使人快速成长的地方,让人从天真变的复杂,让人不善权术,也变的心计沉沉,想当年自己是大草原上的明珠,可是当自己进了皇宫以后,再也不是那纯洁的明珠了,也变的连自己都不认识了。而当皇太极死了以后,福临就成了自己的全部,在命运的安排下,最没有可能成为皇帝的儿子居然成了皇帝,大玉儿能做的就是保住自己儿子的皇位,而能达到这个目的的,只有拉拢多尔衮,为了儿子她不惜一切,甚至自己的身体,在出征的前一个晚上,她亲自向多尔衮提出了,等战争一归来,就下嫁的决定。如今几天过去了,多尔衮居然一点消息都没有传过来,聪明的大玉儿心里也不由的紧张起来,她当然知道李无庸撤军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没有人能够放弃到嘴的肉,除非他发现了一个比这个更美味的东西了,可是如今能比北京城更有诱惑力的,就只有大清的支柱,摄政王多尔衮与他麾下的十几万大军了。
“太后,正阳门外有大队骑兵出现。”一个太监突然跌跌爬爬的闯了进来。打断了大玉儿地思绪。
“什么旗号?”大玉儿禁不住心中的震惊,立马站了起来。
“金鹰剑盾旗,旁边是个李字旗号。”小太监急急忙忙的说了出来。这点倒没有丝毫的结巴,流利的很。
“金鹰剑盾旗,是李无庸的部队,王爷有危险了。”大玉儿脸上毫无血色,“摆驾去正阳门。”大玉儿有气无力的挥了挥手。
正阳门外。李来亨骑在马上得意地转来转去,在他后面的是旋风十八骑。脸上也罕见地露出了兴奋之色,真是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啊!在炎黄七年的时候,自己被胡人象赶狗一样,把自己赶出了京城,没想到才三年而已,自己再次来到了这个地方。更重要的是,这次来到这个地方,再也不用害怕被赶出去了。因为他已经知道多尔衮已经是快要死的人了,而多尔衮对于日落西山的大清朝意味着什么,失去了多尔衮胡人也就亡的差不多了,这些如何不让李来亨欣喜。
“将军,你看城楼上!”身后的十八铁骑中地一人指着正阳门城楼上说道。
李来亨顺手望了过去,只件高高的敌楼上。众多的西瓜皮围着一个一着华贵而高傲的年轻女人。
“孝庄太后大玉儿。”天下间美貌女子不少,但是能做到这种位置的,能得到那么多的群臣拥戴的,却只有清太后大玉儿了,此人精通汉文化,且智谋百出。一向是皇太极的智囊,清军入关也是此人地功劳。
“上面可是大玉儿否?哈哈哈!”李来亨忽然从心里涌出一种念头,“俘虏她,把她献给陛下。”念头一出,再也不能消退,当下拍着坐骑,晃悠悠的靠近了几步,大声喊道:“上面可是大玉儿否?”
“放肆,太后名讳岂是你能喊的?”站在大玉儿旁边的阿济格指着李来亨大骂道。
李来亨并没有生气,因为对于临死的人是没有必要生气的。只要北京城攻破。里面地清朝大员还能活命吗?
“大玉儿,我家陛下闻名已久。如今我大唐后宫之中,娘娘才九位,比不上皇太极啊!后宫佳丽如云,你长的倒也很标致,不若随本将回南京服侍我家陛下如何?”李来亨说完就得意的哈哈大笑起来,身后数万骑兵也哈哈的狂笑起来。
“太后,待奴才去杀上一阵。”阿济格脸色涨的通红,君忧臣忧,君辱臣死,一国太后居然被对方当着数万将士如此羞辱,莫说是那些投降过来的汉文人,就是那以前粗陋不堪的满清贵族也惊怒不已,纷纷嚷着要出兵教训一下正在城下嚣张的敌人,来表示心中的愤怒与对大玉儿的忠心。
那大玉儿虽然也十分地震怒,但是她挥了挥玉臂说道:“昔日在汉朝地时候,匈奴势大,匈奴的单于曾写信给吕后,要她来服侍自己,吕后不但没有大怒,反而送以宫女、公主等人,以求和亲,并且还写了一封婉转地回信,如今的情势与当年又何其的相似也,如今若是我等要是争一时之气,卤莽的出去决战,那刚好中了对方的计策,看他们的规模大约有三四万大军,我军只有一万是精锐,其余的都是未经训练的家丁,如何与他们的骑兵相碰撞,战败尚不打紧,但是对方若是趁机攻进城来,那该如何是好,皇上又该如何?”听着大玉儿的一番话,众人也惊醒过来,纷纷吓的出了一身的冷汗。
大玉儿脸色冰冷,对着李来亨说道:“不知道将军如何称呼?”
“本将乃是大唐被陛下御封的闯伯的小闯王李来亨是也!”李来亨回答道。
“太后,他就是李自成的侄孙辈的人物,当初潼关大战的时候,就是他带领的李自成残部支援李岩的,也正因为他们的到来,导致我军在潼关战场上的失败,从此以后我军形势就直转而下。”范文程在一旁奏道。
“李无庸确实是个人物,连李自成的旧部都能收服!”大玉儿心里吃了一惊。当下冷笑道:“李将军,你如今是孤军深入。难道就不怕我三路大军把你围困于此,让你插翅难飞吗?”
“大玉儿,你真的有三路大军吗?”李来亨冷笑道:“第一路大军,大概就是说现在地北京城里的大军,嘿嘿,且不说你这里面到底有多少的军队,你敢出来吗?第二路大军恐怕就是你想的豪格的大军吧!凭他那点人马能对我军构成威胁吗?而第三路大军大概就是你最倚重的大军了。摄政王多尔衮的十几万大军吧!本将军忘了告诉你,你地摄政王已经被我朝陛下率领的十几万大军困在巨鹿城下了。还告诉你一个消息,在本将前来地那天晚上,本将军亲自捉到了两个人,一个叫螯拜的,一个叫遏必隆的,他们告诉我朝陛下,多尔衮已经不行的了。恐怕这个时候,我朝陛下已经带这多尔衮的人头前来北京了。太后,本将以为你马上就可以看见你们的摄政王了。”
“你撒谎。”一个接着一个的坏消息震地城楼上的人惊慌失措,连一向沉稳的大玉儿也口不则言的大喊起来。多尔衮战败、螯拜与遏必隆的被俘,十几万大军就那样被别人困在巨鹿城下,随时都有可能被对方消灭的危险等等这些事情,根本就是出乎满清众大臣的意料之外,没想到转眼间。一年的时间未到,原本形势一片大好地清军,快要被对方打到家门口来了,形势变化之快,让这些人顿时失了分寸,纷纷把目光朝眼前的这个女人望了过去。希望能从她那里得到一点能让自己安心的好消息。
只可惜的是李来亨接下来的话,彻底把大玉儿给击倒了,只听底下的李来亨得意地说道:“说你应该进我朝陛下后宫你不信,本来陛下对多尔衮的十几万人马根本没什么办法,可是偏偏你这个不懂军事的婆娘,居然调遣多尔衮率领大军回朝,生怕陛下端了你的老窝,只可惜的是,多尔衮这么一动,彻底的把苦心经营的黄河天险交给了陛下。让刘启大将军长驱直入。而那多尔衮也同样落入了陛下的算计,被困在巨鹿城下等死呢!哈哈。你和我们陛下还真是绝配呢!连陛下想什么你都知道。”
可惜的是李来亨后面的话她是听不到了,否则弄不好还要从城楼上跳下去,以证明自己地清白呢!而城楼上地西瓜皮在大玉儿晕倒以后,也匆匆的逃下了城楼,纷纷考虑城破后自己地出路了。如今这种情况,清军失败已经成为定局了,这些人也不是实权人物,都是骑墙草的人物。
而城下的李来亨见骂了半响居然不见任何效果,也只得停了下来,率领大军绕到京师北面,扼守住大玉儿逃到山海关的道路,只要不要让他们从山海关逃走,就可以了。想那清军皇室如今也剩下不了多少人马,从山海关跑是她的最佳选择,而要是从大草原逃跑。嘿嘿,进来容易出去难,想当年皇太极在时,满州是何等威风,在大草原上把林丹汗打的连老婆都送给了皇太极,而由于明朝廷大军驻守山海关,皇太极每次进攻中原,都是由大草原上借道。但话又说回来了,那个时候,清军势大,那大草原上的部落巴结还来不急呢!可如今不同,刚刚进入中原的清军是被别人赶了出来的,更重要的是兵马损失无数,唯一让蒙古各族忌惮的多尔衮居然也殒命中原,树倒猢狲散,天知道这些蒙古人会对实力已经不行的满州后金采取什么样的动作呢!也许为了巴结新的中原霸主,把大玉儿等人俘虏后,恭恭敬敬的送给李无庸都说不准呢!
“大帅,探子回报,多铎率领近十万大军回京了,已经到了通州城外三十里了。”正在大帐中歇息的李来亨猛的站起身来,在大帐中走来走去。没想到在西北战场上被罗振东、曹百原等人拖住了的多铎居然能舍弃陕西、山西等省直接回到了北京,如此大的魄力倒是比多尔衮还要厉害了。
“既然他们都已经到了通州了,那肯定是知道我在这个地方了,回东北,此人必然要走山海关,否则一旦进入了大草原,事情就不在他们的把握之中了,他们有近十万人马,我军却只有四万之众,显然是不可能打的过对方的,但是要是让了的话,恐怕他们就要走山海关了,这样就可以毫发无损的回东北老巢了,日后要是征讨起来,肯定是麻烦的要死,弄不好陛下还要怪罪一番。”李来亨眼珠子转了几圈,忽然说道:“去,传孟熹来,看他这个军校出身的人有没有什么高招。”亲兵见他言语见充满着不屑,肚子里一阵暗笑。原来李来亨不识字,而李无庸却多次告诉他识字的重要性,还要派他到南京帝国军事大学去学习,生性就是个打仗疯子的他哪里受的了军校的规矩了,一直想方设法的躲避,时间久了,对军校的那些学生都厌恶起来,而孟熹偏偏就是一个。
“孟将军,都说从军校里出来的人长了两个脑袋,你来说说怎样让大玉儿不走山海关这条道路了。”李来亨倨傲的坐在大椅上,眼睛抬头望着大帐上方。
孟熹在军中呆的酒了,当然知道李来亨的心思了,当下淡笑道:“此事说难也不难,说容易也不容易,就看将军能不能把握的好了!”
“你说。”李来亨大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