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乱世龙腾-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五月过后北京天气逐渐炎热起来,瘟疫也就这样到来了,瘟疫的速度显然出忽李自成与牛金星等人的预计,加上防范的不及时,瘟疫很快的在北京城蔓延起来,虽然到了后来勉强控制住咯额,但是还有一部分蔓延到了军营,顿时间百万大军可可战着不足五分之一,这种情况让李自成大为光火。而对已经被任命为北京城的九门提督李岩更加的恼火了。

如今吴三桂已经举兵起义,所打的旗号也是为崇祯皇帝朱由检复仇的旗号,乘兵十万于山海关,随时抵达北京城下,而更为可怕的是,关外的多尔衮也随时准备出兵增援,如果多尔衮的铁骑进了关外,那事情已经超出了他的承受的范围。先打败吴三桂,夺取山海关才是正道。否则山海关一破,那直隶一带哦,再也无险可守。夺取山海关,北拒后金,南伐李唐,西灭大西,这一切就是大顺王朝的政策,不能因为吴三桂所打乱。

龙生九子 第一百三十六回 李公子兵起河南 山海关三虎对峙

对于吴三桂的降清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北京城,李自成以及他的一些文武大臣一阵恐慌,当知道事情是刘宗敏所为后,因为其是李自成的结义兄弟,也只是在心里暗暗的发发牢骚后就算了,也只有李岩感到了事态的严重,过不其然,过不了两天,就传来了吴三桂反叛的消息。

“吴三桂反了。”李自成坐在龙倚上,脸上没有一丝表情。自从进入北京后,也只有一开始来的一阵欣喜,然后李自成就被各种事务所烦恼,瘟疫、混乱、反叛等等让这位雄主暗暗皱眉。

牛金星赶快站起,说道:“陛下睿智天纵,烛照一切,洞见三桂肺腑。臣得知吴三桂的反叛之后,也甚愤怒。然反复思忖,窃以为既然吴三桂的事尚有回旋余地,不妨暂缓讨伐,一面准备用兵,一面按期举行登极大典,以正天下视听,慰万民乱久思治之心。到北京后如陛下不早日登极,将失四海喁喁之望!”

“陛下,臣以为吴三桂反叛对我军影响甚大,山海关离北京也不过两日路程,关宁铁骑是天下精锐,我军现在由于瘟疫的原因,士气低弱,战斗力不强,一旦敌人来攻,北京城恐有不保的可能,臣以为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我军可以集中精锐十万余人,与吴三桂决战于山海关下,趁清军未至,夺取山海关要塞,凭险而守,在徐徐图之,以陛下百战百胜之声威,携我军雷霆万钧之势,一举扫荡山海腹心之患,则各地意欲倡乱之人不敢蠢动,欲乘机南下之虏骑,亦必观望而止步。兵贵神速,不可犹豫误事,敢请陛下圣断!”顾君恩明白皇上对讨伐吴三桂的事已有成见,且“圣心”十分恼火,认为这又是立功的绝好机会,立即站起来说道。

顾君恩的意见很投合李自成的心思。他未进北京时候,在路上每天接到许多军情文书;进了北京之后,每天批阅的军情文书更多。这些重要文书,多数是留守长安的权将军泽侯田见秀转来的,也有由六百里塘马直接从湖广来的,还有从河南来的,从驻守太原的文水伯陈永福处送来的,以及从驻守保定的权将军刘芳亮处送来的。这些纷纷从远近各地送来的文书,有许多使李自成感到心烦和担忧。湖广方面,据襄阳府尹牛佺的十万火急禀报:虽然左良玉驻军武昌,每日练兵,尚无西进举动,但两年前投降了明朝郧阳巡抚的王光恩和光兴兄弟,近来十分嚣张,从均州东犯,已经围攻谷城,声言要攻襄阳。襄阳已改为襄京,是控制湖广各地的军事重镇,是自古兵家必争之地,倘若失守,不但湖广之德安、荆州、夷陵各地不保,而且南阳也失去屏障。南阳危险,由商洛入关中之路必将草木频惊,武关与商州不得安枕,南面的李无庸就更是个祸害了,如今要不趁他收复江南残余势力,无力北伐应该尽快的解决眼前这个麻烦再说。

李自成点头说:“目前河南各地也很不稳。”

顾君恩接着说:“河南位居中原,自古为争战之地。目前各府、州、县驻军空虚,无力弹压,可以说危机四伏,十分可虑。况且割据西平和遂平一带的土豪刘洪起,被左良玉委为副总兵,招兵买马,扩充地盘,完全与我大顺为敌。割据登封的李际遇,乘我大顺军在河南驻军空虚,派土寨兵丁四处剿掠,威胁洛阳与郑州,成为中原的一大隐患。至于宋献策所部,虽然有进攻我河南的念头,但是其部主力为刘泽清所压,暂时没有余力来关心河南的情况,臣所言者,只是我朝的明显大患。臣以为北京一带形势关乎四海视听,该用兵讨伐的必须火速讨伐,使局面早日澄清,以震慑各地反侧之心,使之不敢公然叛乱,亦使东虏不敢南犯。”

“陛下,对吴三桂这样窃据雄关,拥兵抗拒,成为我朝肘腋之患,用兵讨伐,义之正也。但臣仍主持重多思而行。兵戎大事,有经有权,请不要立即决定。”李岩见李自成已经有出兵之意,心里大惊,山海关有雄兵十万,又兼关隘坚固,贸然进攻必然失败,一旦失败,京畿不稳,后果不堪设想。当下言辞恳切的说道:“臣原是草野布衣,寄食江湖,本无飞黄腾达之志。崇祯十三年冬,陛下携仁义之师,进入豫西,百姓奔走相迎,视若救星故匍匐相投。蒙陛下置之帷幄,待如腹心,命为军师,凡军旅大事,无不言听计从。微臣幸蒙知遇之恩,誓以死报,凡大事知无不言。今日遇此东征大计,事关国家安危,臣实不敢不为陛下慎重考虑,以求计出万全。讨伐吴三桂之事,可否请陛下暂缓一日决定。估计今日有新的军情探报到京。俟臣与军师根据各方探报,通盘筹议,今晚进宫,面陈臣等愚见,然后由陛下圣衷睿断。况且此次东征讨伐,我之兵力尚嫌不足,而敌之地利,颇优于我。还请陛下思之。”

李自成微微一皱,李岩在西安时曾谏阻李自成急于北伐幽燕,力主用两年时间倾全力经营河南、湖广、陕西和山东各地。李自成不仅拒绝了他的建议,而且心中颇不高兴,本来有意任他为新朝的兵部尚书,也就不再提了。如今北京城的瘟疫的蔓延也让李自成对手下的军师感到不满,而更让李自成受不了的是李岩与李无庸的关系,当初在运河边的一切到现在为止还让李自成耿耿于怀,虽然到现在李岩并没有表现出自己与李无庸有什么勾结,但是李无庸当初的那一枪后,所留下的话语到底代表着什么,李岩在军中威望甚高,又是姓李的,一旦反叛,等于在李自成的背后狠狠的扎上了一刀。

“东征之计已定,拖延时日,决非上策。如坐等吴三桂准备就绪,为崇祯复仇,以恢复明朝为号召,传檄各地起兵,满洲人也兴师南犯,对我更加不利。况且我军到了北京后,士气已不如前,这是你也都清楚的。所以就各种形势看,迟战不如速战,坐等不如东征。你不要再谏阻东征大计,徒乱孤心!”李自成现在还不想承担一个杀功臣的罪名,但言语间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你李岩如果再乱说话,可要小心点了。

“陛下,如果我大军出征再外,江南李无庸可是收降了二十万人马,一旦他令宋献策令大军来犯,越过黄河,我京畿一带如何防守,而据探马来报,天津海河河口,隐约有大量的军舰巡逻,旗帜看来,恐怕是李无庸手下头号大将施琅。”李岩苦劝道。

“既然你说河南不远,那你就率领本部兵马,与你夫人的巾帼营去镇守河南,击败来犯之敌吧!”李自成很不耐烦的说道。李岩的本部人马也不过五千人,红娘子的巾帼营也不过三千而已,虽然都是精锐,但是凭借这些人马莫说打败李无庸了,恐怕连河南的那些豪强们都打不过。

“本月二十六日,朕要御驾亲征,刘宗敏为先锋。”李自成也不待李岩分辨,匆匆忙忙的下了一道圣旨就转到后宫去了。

“闯王变了。”李岩眼睛里闪过一丝痛苦。

李自成已经决定六月十二日率六万人东征吴三桂,一切准备工作都要在短短的几天内就绪,不仅首总将军府、丞相府、军师府以及各营的权将军和制将军,连他们下属的大小头目,无人不紧张起来。兵马器械也都一一到位。初七日夜间开始,驻扎在北京城中的大顺军,分批开拔,向通州城外集结。需要携带的粮草辎重,也陆续从北京出发

六月十二日,李自成率领着刘宗敏、李过、李双喜、张鼐等文臣武将东征山海关。一行人浩浩荡荡,胡天黑地,一路上杀气腾腾,早有探马报与吴三桂,吴三桂也派快马报与已经到了宁远的多尔衮。

自从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帝在煤山上吊死的消息后,盛京城的王公大臣们都知道进攻中原的机会来了,纷纷上书,摄政王多尔衮与太后大玉儿,要求起兵伐明,当知道吴三桂有意投降的时候,盛京城的满清贵族更是高兴,多尔衮也知道时机已经成熟,连忙起点三军,共计二十万人,朝山海关杀来,攻入山海关的梦想自从努尔哈赤这一代就开始盼望起了,如今总算是有机会实现了,攻占北京以前是满州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今日总算可以在我多尔衮身上实现了。多尔衮此时想不得意也不行,再他来的时候,他的嫂子大玉儿亲口许诺,只要攻占了北京,就封自己为皇父摄政王,并且将自己下嫁。虽然在少数民族弟弟娶自己嫂子的情况是很多,但是自从皇太极信奉汉人,汉家的伦理已经深入满族的人心,这种行为已经被皇室所抛弃,没想到就因为自己能够攻占北京,美丽的皇太后就要下嫁给自己了。恐怕连他自己睡觉的时候都是笑的吧!不过先得打败李自成再说。

多尔衮抽了下屁股下的坐骑,坐骑也飞快的跑了起来,带动着大军也行动起来,山海关也迎来了一番龙腾虎斗。

龙生九子 第一百三十七回 牛金星难解帝王心

第一百三十七回牛金星难解帝王心李无庸兵压史可法

离开北京的第一天,李自成到了通州。刘宗敏和李过率领大约三万人马继续向密云前进,大顺皇帝的御营和第二批三万人马则在通州停留一夜。

李自成如今在通州暂住的地方是明朝的一家官宦宅第,被他手下的将士们称为行宫,皇帝住的地方,除掉皇宫以外,其他的地方都叫做行宫或者行在,行宫打扫得十分干净。他要同军师牛金星商议的问题极为机密,所以不仅窗外不许有人,连庭前的天井院中也不许有人走动。他很动感情地低声向军师说道:

“军师,自从崇祯二年起义,至今整整十六年了。这十六年中,孤身经百战,出生入死,可是很少像今日出征这样心思沉重。你是我的心腹重臣,可知道这是为什么?”

牛金星虽然对权势有着很高的追求,对功劳也是非常在乎,但是闻听李自成包含神情的话,还是激动的回答:“臣虽甚愚,但是忝为陛下军师,且蒙皇上隆恩,倚为腹心。今日御驾亲征,圣心沉重,愚臣岂能不知?陛下出征之前,臣曾经几次谏阻,也只为深蒙圣眷,欲在关键时候,直言相谏,以报圣眷于万一耳。今日已经东征,若再犹豫,必将影响士气,故臣考虑倘若战事不利,如何能够使局势不至于不可收拾。”

李自成明白宋献策不惟考虑到战争不利,而且考虑到很不利,考虑到局面甚至坏到不可收拾。他的心头更加沉重,在心中暗想:可是人马已经出动了,未见敌人,匆忙退兵,会使天下耻笑,处处叛乱,整个大局溃烂,陷于不可收拾之境。李自成沉吟片刻,对军师低声说道:“军师,想我大顺有精兵无数,如今又占据北京,而对方崇祯已亡,大义在我方,那吴三桂虽然有十万人马,想来也不是我军的对手。”

牛金星叹了口气道:“吴三桂并不可怕,如今这世上只有两个人是陛下的对手,其一就是南方的李无庸,而另一个就是关外的多尔衮,臣担心的是多尔衮如今也在向山海关进军,等到我军与吴三桂打的两败俱伤的时候,他的铁骑从后军冲出,我军将会陷入为难的境地。”

“多尔衮真的有那么厉害吗?不是听说李无庸以一万兵马,把多尔衮的十三万人马打的丢盔弃甲吗?”李自成不相信的问道。

旁边的牛金星一阵苦笑,心里暗想道:你以为你是他那个变态啊!那种情况也不是经常出现的,就是现在李无庸有几万人马,也不敢轻易的来征讨吴三桂。

但不管怎么想,牛金星还是说道:“陛下,等我等到了山海关,还是不要主动邀战的好,我们有的是时间拖,只要北京城中局势好转,百万大军很快就聚集麾下,到那个时候,多尔衮也就不必害怕了。”哎,局势其实很明显,吴三桂若是离关南下,那局势对他不利,失去地势的他,在京城下有多大的能耐也只有天知道;而李自成一旦离了北京城,那局势就对他不利,以弱兵来碰撞山海关这样的坚城,恐怕也只有傻瓜才出的主义吧!话虽如此,但是李自成一旦下了命令,那就不得不遵守了,身为军师,这个时候所谋划的就是怎样的去取得胜利了。但是真的能取得胜利吗?连牛金星自己也没有把握。

还没有等到李自成回答,屋外一位御前侍卫亲将在帘外禀道:“启奏陛下,刘体纯有紧急军情禀报!”

“什么情况?”牛金星突然有种不好的预感。

“据我军在山海关的细作来报,多尔衮的大军离山海关不足两天的路程了。”亲卫连忙说到。

“这么快。”李自成不由的说出声来。“传令,今夜各营人马继续前进,争取明天早上到达山海关,不得有误。”

“是。”牛金星嘴巴张了张,最终还是没有说话。李自成与其相交数年当然知道他想说什么,但是还是挥了挥手,牛金星不是他李自成,他不会理解李自成这个时候的心思。自己刚刚进入北京,虽然还没有登基,但是却是皇帝了,他才进入大明朝的心脏,这也就意味着,他李自成才是这个民族的主人,也只有他李自成才有可能统一天下,而当他进入北京城后,他的声望也确实涨到了颠峰,各地的文人士子都争先来投,如果这次东征还没有到达山海关下,还没有见到敌人就退回北京,那天下人会怎么看他,他的威望会跌成什么程度,连他都不敢想象。这一仗,必须要打,而且要打赢。

不过这个时候,在南方的南京城,那个被牛金星称为李自成的大敌的李无庸,他可没有李自成那么多的烦恼。从起兵以来,所有的事情都象他起兵前推测的一样。祯死了,明朝灭亡了,李自成也进了北京,吴三桂也同历史上一样,当了汉奸,自己的大军也都已经进入了战备情况,好象什么事情都是按部就班的一样,弄的李无庸也认为自己是个靠阴谋起家的皇帝,虽然事实也确实是这样,然而俗话说的好,项羽之后再也没有帝王。自从汉高祖刘邦不是纯粹的靠自己的武勇来夺取天下后,历史上的每一位帝王在他夺取皇位的过程中,都充满了阴谋与狡诈,这已经是事实了,也为他人所接受。

局势已经很是明朗,多尔衮参与中原的争霸这已经是个事实,虽然不知道他会在中原呆上多长的时间,但是李无庸知道,除非他不想要关外的土地,坐看关外的满人被自己的铁骑杀死,否则要不了多长时间,他就乖乖的退回那黑山白水之间,继续当他的摄政王;而李自成,虽然他有着百万兵马,但瘟疫过后,北京城里大概也没有多少兵马了,其所有的精锐大概也是不可能抵挡的了多尔衮与吴三桂的合力夹击吧!在后金铁骑下的大顺军等退出北京后,势力也会大损;张献忠一直满足的是做他的四川王,自己要做的就是不让他在成都来个大屠杀而已,而南明,听说里面内部斗争比较激烈,想来也是那钱谦益几个东林党去了,想没有内部斗争都难,钱谦益,要不是孤王放你,你以为你能跑的出南京城吗?

“殿下,臣妾给你熬了八宝银耳羹了,您尝尝。”刘玲儿仍然象以前一样温柔,只不过身上多了几分威严与华贵。

“玲儿,你现在已经是唐王后了,以后这些事情交给别人做就行了。”李无庸微微皱了下眉头。

刘玲儿并没有分辨什么,只是温柔的把瓷碗递了过去,李无庸知道这件事说了她也不会改的。

“听说殿下又要出征了?”刘玲儿看着正在吃了八宝银耳羹的李无庸问道。言语间充满着柔情与不舍,自从与李无庸成亲以来,两人相处的时间并没有多少,但是她并没有后悔,毕竟李无庸已经不是他一个人的李无庸了,而是天下人的了。

“恩。”李无庸吃完碗里的“爱心”夜宵,点了点头答道:“如今局势已经很明显了,多尔衮快要入关了,虽然我也做了许多的准备,但是不管怎么样,快速的结束战争,还天下一个太平,让老百姓过上平静的生活,也可以让我们过上好日子。南明盘踞湖北、浙江一带,他们的势力最为弱小,就找他们开刀了,打通江南通道,把罗振川他们解脱下来,让我军有足够的兵力来应付以后的情况,就是眼下要做的事情了,史可法横在中间毕竟不是什么好事情。”

“九妹妹那里去过了吗?”刘玲儿突然问道。所谓的九妹妹就是指九公主了,说来也好笑,李无庸的后宫共有九个人,刘玲儿因为是正室,被奉为老大,而九公主不但是最后一个来的,年龄也是最小,最奇怪的是她的名字也是叫阿九,真是天意。

李无庸苦笑的摇了摇头,自从明孝陵回来后,九公主对他的态度并没有改变多少,虽然有时也能与自己说上两句话,但是却不让李无庸进她的房,而如今李无庸要亲自出征南明的史可法,要知道宫廷里,消息并不是很保密,很快就被她知道了,这下对李无庸的态度就更差了。

“也许时间久了,就可以改变一切。”刘玲儿淡淡的说道。

“我走后,定疆监国,岳父与亭林辅政。”

李无庸的话让刘玲儿心里一惊,以前李无庸不管什么时候,从来没有让哪位王子监国,而在称王的时候,也没有立过王世子,虽然这个时候李无庸有了三个儿子了,如今不过征讨一个小小的史可法,居然让王子监国,这难道是个什么信号不成。尽管现在李无庸还没有登基称帝,但是大家都知道李无庸称帝是迟早的事情,这个时候让二儿子监国,是不是就是意味着称帝后,李定疆就是太子呢?虽然刘玲儿是个好妻子,但也同样是个好母亲。李唐王朝的实力很是明显,日后统一天下的必然是李唐。皇帝这个字眼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会落在自己儿子身上来,刘玲儿心里也不由的一动。

三天后,李无庸果然下旨,起兵十万出征浙江,令二王子李定疆监国,国丈、吏部尚书刘谦、内阁大臣顾炎武共同辅佐。圣旨一下,果然引起了朝野震动。

龙生九子 第一百三十八回 李自成兵败山海关

第一百三十八回李自成兵败山海关李无庸活捉黄得功(上)

就在李无庸兵压史可法的时候,李自成与吴三桂两人也到了最关键的时候,汉家江山也到了最关键的时候,自从昨夜从三更以后,直到五更,大顺军和关宁铁骑隔着石河滩互相放炮射箭。凭着经验,李自成听出来从山海关西卫城中发出的炮声威力很猛,大大的强于大顺军中的大炮。敌人的每一声大炮都能使大地震动,像雷声向天边滚去,并且在北边的燕山上发出回声,使威势大增。李自成率大顺军来讨伐吴三桂时,一则因多年来习惯于流动作战,不重视炮火在战争中的巨大作用,二则由于是匆忙东征,较大的火器不便携带,所以大顺军的火器比山海卫敌军小得多了,自己带到山海关的大炮也是从北京带过来的想那京畿很少发生过战争,那些大炮也是年久失修,能适合的、有些威力的大炮远远抵不上山海关的大炮。更使李自成担心的是,事前他已经听说,吴三桂已将宁远城上的几尊大将军红衣大炮运到山海关内,作为守关之用。他想,今天吴三桂必会将这几尊红衣大炮安置在山海关西城,对准宽阔而无遮掩的石河滩,使他的大顺军无法越过石河滩进攻西罗城。

黎明时,他立马岗上,了望石河滩一带地形,心中说道:“没想到,山海关这个地方,只要有火器和足够的士兵守西罗城,从西边也不易攻破!到底是个险要的地方,难怪吴三桂居然有如此大的胆子,哎,要是刘宗敏不得罪他多好啊!那可是不费一兵一卒就可以得到这个险要的地方,朕又何惧这些魑魅蝼蚁。”

大顺军全体将士在黎明时候饱餐一顿,战马已经喂好。红瓦店开始响起鼓声,驻扎在远处的将士迅速向石河西岸靠拢,集中在红瓦店周围。随后,西罗城中也鼓声大作,混杂着角声、人喊、马嘶。石河两岸顿时声音沸腾,空气紧张。

黎明时候,彻夜惊慌的老百姓看见通往吴平西伯行辕的各个路口在后半夜都用石头和砖头修了街垒,部署了守兵,守卫部队不但全副盔甲整齐,除短兵器外,还有火器和弓箭齐全。街垒旁边张贴着黄纸告示:钦奉大清摄政睿亲王今旨:我朝敕封平西王行辕附近,为指挥军事重地,满蒙汉官兵人等经过,严禁滋扰喧哗,违者重惩!大清敕封平西王府示。

吴三桂投降了满清。一时间关内百姓议论纷纷,想当年后金铁骑不时的踏碎了无数的关隘城镇,俘虏了数十万的汉族百姓,一些上年纪人因为世居本城,一代代扞卫边疆,胡汉的敌我观念极深。这下好了他不但已经投降了满洲,而且被满洲封为王爵。本城士民原来对吴三桂的尊敬心情突然消失了。想当初,这位吴将军与李无庸将军在校场之上,是多么的英武,是多么的令人景仰,然而这世道都变了,大将军李无庸被皇帝逼反了,吴三桂也叛变了,大汉江山难道真的要变天了吗?

天色已经大亮。石河滩东西两岸开始响起鼓声、炮声、喊杀声,声震大地。城楼之上,吴三桂冷冷的看着对面的答应,嘴角露出冷笑。

“杨昆,大将军准备好了吗?”

旁边一将校拱手道:“回王爷,石河滩一带无遮无拦,也无险可守,我们的几万大军再加上几尊大将军,李自成想不输也难,真的不知道李自成征战无数,也会犯这样的错误,以弱旅对抗坚城,想我们的山海关乃天下第一雄关,李自成想消灭我们,简直是妄想。”

“那是他还没有意识到热兵器取代冷兵器乃是一大趋势,而远方的李无庸就意识到这一点,不但有威力无穷的大炮,还专门建立了一只专门的火枪军队,真不想以后碰到他。”吴三桂言语间充满着惧意。旁边的杨昆、郭云龙、孙文焕、佘一元等将眼睛里也露出惧意,脑海里不由的出现了那一个骑在骏马上,长剑斜指上天的英武的年轻人。

李自成骑着乌龙驹,马鞭指着不远处的关墙,大声道:“将士们,对面的吴三桂已经投降了满清鞑子,上对不起苍天,下对不起父母,中对不起我汉族百姓,此人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徒,还有何面目立于天地之下,将士们,朕秉呈天命,朕现在命令你们,杀上去,冲上去,夺取属于我们的胜利。”

“杀。”刘宗敏等人率领无数士兵杀了过去。

“杨昆,带领两万人马杀上去。”吴三桂连忙转身道。

“是。”

很快两军相遇,就在李自成的脚下。大顺军向东迎来,两军在河滩上逐渐接近。开始时双方用轻火器对射,接着用弓箭互射,都有伤亡。寒光闪闪,升起滚滚杀气,在强大的敌人面前,阵脚纹丝不乱。一旦前边有人在炮火中死伤倒地,后边有人将死伤者背下去,立刻就有人填补上去,恢复严整阵容,继续作战。双方都不甘示弱的杀来杀去,结果就要看看谁更有持久力了。战争一时就进入了相持阶段。

“快,告诉摄政王,差不多了。”吴三桂看着城下相持的两军,以及对面黄罗散盖下不断进出的亲兵,显然李自成也到了最后时刻了。

而此时的山海关的北门,已经缓缓打开,然后一队黄色洪流冲了进来。“传本王将令,全军快速穿过城池,杀到李自成的身后。鳌拜,纵向穿插,索尼、苏克沙哈各带一队骑兵从两翼出击,冲乱李自成的大军。”为首的中年汉子大声宣布着命令。

“遵令。”三个年轻的汉子大声回应道。然后从洪流中各自分出三个小支队,朝城外杀去。

此时的大顺朝皇帝李自成也有了种无力的感觉。双方从清晨激战到了中午,双方所投下的兵马已经让双方都收不了手,而更让李自成吃惊的就是,自己的大军投入的越来越多,然而却没有取得了任何的结果。城头上还是“吴”字大旗。

“杀。”就在李自成迟疑间,忽然一阵巨吼声传了过来。众人只见山海关的城门大开,一队队穿着各色盔甲,梳着长辫子的怪人冲了出来。

“什么怪物?”李自成不由的一声大叫。其实不光他是这么问的,就是所有的大顺的官兵都是这么问的。

龙生九子 第一百三十九回 李自成兵败山海关

第一百三十九回李自成兵败山海关李无庸活捉黄得功

想那李自成大军一向在内地中原与大明军队做战,哪里见过后金士兵的模样,留着长辫子,象个猪尾巴一样拖在背上,或者是盘在脑袋上,说不出的诡异,活象个怪物一样,也难怪大顺军感到奇怪与害怕。

“快传令鸣金收兵。”牛金星在旁边赶忙说道。如此局势只有赶快收兵,然后再寻机歼敌。

“不能收兵。”李自成不同于牛金星这样的书生,虽然牛金星在计谋上要高于一般的人,在战争上有着独特的见解,也能把握整个战争的局势,但是对战场上的把握程度,却远远不能与李自成这样久经沙场的人物相比较。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如今这个场面三军纠缠在一起,如果贸然撤出战场,不但损失惨重,而且还有溃败的可能,骑兵在对付步兵的过程中,zhan有天生的优势,在历史上,步兵能够打败骑兵的,最著名的就是岳飞的岳家军了。而此时的大顺军已经是疲惫之师,如果此时撤出战场,后果不堪设想。

、奇、李自成抽出手中的宝剑,轻轻的敲了下乌龙驹,大声喊道:“将士们,吴三桂投降了满清。为了我汉人江山,众将士随朕杀啊!”乌龙驹跑的飞快,手中的宝剑不断的收割着正在得意的后金士兵,而李自成的亲兵也把大旗跟在后面,大顺士兵见状,士气大振,手中的兵器有挥舞了起来。

、书、“穿着黄袍的就是李自成,众将士,跟着本将上,杀了李自成,官升三级。”鳌拜见状心中大怒,刚刚形势一片大好,李双喜与刘宗敏的防线已经岌岌可危了,可是经过李自成这么一搅和,大顺军的士气顿时大震,一时间双方又进入胶着状态,这如何不让他心中冒火。

、网、鳌拜不愧是后金第一勇士,手中的寒铁宝刀不断的劈来劈去,八十斤的大刀,刀口锋利,寒光不断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