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乱世龙腾-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在冯锡范吃惊期间,李无庸大喊道:“拖下去,斩将祭旗。”

随着三声炮响,谷振东的大军终于出发了,带着李无庸的希望,踏上了一条血腥之路。

与李无庸猜测的十分相同,这个时候的崇祯虽然知道了,李无庸的谋反之心,也确实没有什么办法,他此时的眼光都被开封这个城市给吸引了,开封是一座历史名城,但它更重要的是北京的门户,过了开封,渡过黄河,就是一马平川了,而今李自成的大军围困开封已经有两个月之久,要不是开封城池坚固,恐怕早就李自成攻破。

崇祯皇帝为了保住开封,不但派出京师三大营共计十万人马扼守黄河北岸,还派了山东的杨肇基,凤阳总督马士英、湖北总兵左良玉等人兵压李自成,企图把李自成围困在开封城下,聚而歼之。

开封城外的李军大营,李自成端坐帅坐,在他的左边是心腹大将胡宗敏,然后就是军师牛金星等文武,右边是大将军李岩,以及李岩之妻红娘子,然后就是参军黄玉等大将。

“诸位,如今我们攻打开封已经有两个月了,却没有攻取丝毫土地,反而还损失严重,诸位可有计策。”李自成拍了前面的几案,语气中微微有些怒火。

胡宗敏咧了咧嘴巴,满嘴巴的臭气,大声瓤道:“闯王,那开封城城高池深,是太难打了。”

李自成皱了一下眉头,胡宗敏勇则勇,只可惜却不喜欢动脑筋,讲等于白讲了。当下把眼光朝李岩望去,李岩在军中可是智勇双全之将。

“闯王,依属下之见,不若退去,攻打粮食充足的湖北,如今崇祯皇帝派左良玉等将来支援,我等不若攻打湖北,这样一来,不但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最重要的是左良玉大军前来,湖北必然空虚,我们攻打那里可以说不费吹灰之力。”

李自成闻言,不由点了点头,旁边的牛金星见状,眼中闪过一丝嫉妒与狠毒的目光,猛的出言道:“开封城内粮食珠宝无数,不取之恐怕上天都会责罚,属下有一计可以让主公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攻取开封。”

“什么计策?”李自成大喜。毕竟这么简单的就后撤,李自成一代枭雄是不会愿意的,更何况里面还藏有许多的珠宝以及全军最缺乏的粮草。

龙卷天下 第一百一十二回 李自成无德施水计 开封城灾祸二十年

牛金星得意的摸了摸下巴下的羊胡须,一副高人的模样,微笑的说道:“闯王文韬武略天下也难以匹敌,当知道眼前这座城市的历史。”

李自成闻言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连连点头道:“这个本将军当然知道,眼前的这个开封城市乃是历史名城,共有七个朝代在这里建都,如战国时的魏都大梁,五代时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时的东京汴梁,金国。”说完又得意的哈哈大笑,也不知道是为什么。

牛金星闻言又是一通马屁拍了过去,把李自成拍的如同落入云端一样,舒服无比。

旁边的李岩皱了皱眉头道:“军师,这开封的历史好象与我们进攻它没什么大的关系吧!”言语间已经有些不高兴,在李自成军中,大家都知道李岩与军师牛金星不和,一个自以为自己智谋无双,自诩为诸葛孔明再世,看不惯李岩在军中的威望,一直骂李岩为假道学,而李岩最看不惯的就是牛金星的自以为是,喜欢拍马屁,两人经常弄出些矛盾,而李自成一方面倚重李岩,而另一方面也喜欢听听牛金星的马屁,再说自己属下之间不团结,只要没有涉及到大的事件,李自成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经过十几年征战的李自成再也不是以前的小小的驿卒了,平衡之道也学的精通无比。

“主公,我们面前的这座城市经过数代的经营,可以说是已经是固若经汤了,我们要是强攻的话,就算我们攻了下来,也是损失惨重,既然如此,强攻不行,就采取智取。”牛金星又掉了一下众人的胃口。

胡宗敏果然上勾,连忙问道:“军师该如何智取?”

牛金星又望了望左右一眼,只见不光李自成露出了渴望的神色,就是自己的死对头李岩也露出一丝渴望,得意的心更加得意起来,摇了摇脑袋,得意的说道:“属下此计以前也有人用过,在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大将王贲也曾使用过这条计策攻下了当时叫做大梁的开封雄城。”

“牛金星,你好大的胆子,你难道想陷闯王不义?”李岩是李自成大军中少有的智勇双全的将军,在没有加入李自成大军的时候,他就是个秀才,精通史记,当然知道这件事了,史记载:“二十二年,王贲攻魏,引河沟灌大梁,大梁城坏,其王请降,尽取其地。”俗话说水火无情,非不得已而用之,当年大梁的坚固可以与当时的历史名关函谷关相比较,秦军围大梁长达半年之久,坚固的城墙让秦军寸步难行,终于惹恼了这位大将,刨开黄河大堤,使用黄河大水淹了开封城,在这样的情况下,秦军才得到中原腹地。

“李将军,你不要忘了,如今朱由检大军逼近,我军再不攻克开封城,就有被包围的危险,更不可能有余力进行你的那个千里大跨越。俗话说慈不掌兵,又说史书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只要闯王取了天下,这件事就是明军干的,闯王进城是为了解救百姓如水火之中,朝廷残暴,朱由检昏庸无能,为了对付我军,制闯王于死地,刨开黄河大堤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与闯王何干?”

“你可知道开封城内有多少百姓?如此作为不但会失去了天下民心,连上天恐怕也不会饶恕我等的,别忘了当年诸葛孔明火烧藤甲兵的时候说的话,‘吾虽有功于社稷,必损寿矣!’如此恶行连上天也会怪罪,诸葛亮五十多岁就在五丈原病逝就是明证。”

开封作为历史名城,又是连接南北的枢纽,自然商业繁荣,人口众多,是中原大地少有的大城,这一点牛金星当然知道,但是这一切不是他所考虑的,他只知道开封城内有无数的金银与粮草,他只知道以后史书上会有这么一句“智军师水淹开封城,李自成坐拥中原地”的夸奖,当然这个前提是李自成在天下争霸中获取最后的胜利,李自成会失败吗?答案是否定的,明朝如同落日的太阳了,已经无力回天了;张献忠困守四川蜀地,就算他尽得四川,也不可能是闯王的对手。

“主公,虽然此计甚好,恐怕有伤天和,请主公慎用之。”黄玉并没有说多少话,但言语间也露出了不支持的意味。说实在的,同为文人,他也看不起牛金星,所谓儒家门人,心中应养浩然之气,上辅君王,下安黎民,为百姓做事,还没见过要淹死如此多的百姓。

李自成仔细的听了双方的言论,作为一个主公,他所考虑的事情很多,但是却都是寻找对自己最有利的一方,无论是牛金星,还是李岩说的都有道理。“汴城不守无河南,河南无保无中原,中原不保则河北之咽喉断,而天下之大势甚可忧,危也。”李自成不由的想着以前有个叫做汜水县知县周腾蛟的人来,当初自己攻占汜水的时候,在他的书房里,看到的这个奏疏的副本。

开封是要进攻的,就算不占领,但是也不能给明军留下一个雄伟坚固的开封,可以说既由李自成肇起,就该说说这个在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农民军领袖后期的“思想转变”。李自成初期是典型的“流寇主义”,略地攻城只为玉帛女子,过着刀客般的抢掠生活。《明史纪事本末》云:“初,自成流劫秦、晋、楚、豫,攻剽半天下,然志乐狗盗,所至焚荡屠夷。”后来,李自成“席卷河南,有众百万”,突然觉得自己可以打江山、夺天下了,行为大变,一改旧式刀客的匪气:“杀人者如杀我父,淫一人者如淫我母。”陷洛阳后,自成一改铲平城墙的“废城”行径,而是委人以守,攻下豫西洛宁,一改焚荡屠夷的滥杀,而是搜罗部分官吏“过堂”之后,推出斩首。李自成三打开封,“掠夺金帛”是次,志在江山地盘,难怪乎久攻不去。这仗打的是“战略”,非打不可。

李自成既然定下决心,眼下唯一要做的就是怎样安慰那些不同意见的人了,毕竟李岩与黄玉等人都是自己的心腹,若因为此事让彼此之间产生什么隔阂,这可不是李自成想要的,当下咳嗽了两声,道:“本将军记得周腾蛟曾对崇祯皇帝说过一句话,就是‘汴城不守无河南,河南无保无中原,中原不保则河北之咽喉断,而天下之大势甚可忧,危也。’可见开封城的重要性,我们如今要争霸天下,要得到中原,就必须要得到眼前的这座城池,否则夺取天下就是一句空话,要是那样的话,天下的百姓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过上好日子,为了尽早的结束天下的大乱的日子,牺牲一个开封城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就是以后上天找人算帐,也是我李自成顶着,为了天下太平,死我一个李自成又算什么。”

牛金星见李自成接受了自己的计策,连忙跪倒到地,痛哭淋漓的大声说道:“主公真乃天命之主,仁义之君也,闯王万岁。”李自成闻言脸上也不由的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

“轰”,随着李自成的一声令下,黄河大水翻起滔天巨浪朝开封城冲来,原本被誉为中华民族母亲河的她,恐怕也不会知道日后有个儿子会利用她来对付另一个儿子吧!

开封段的黄河大堤不同于其他段的大堤,它河床早就超过开封的地表,大水顺势而流,借着地势掀起滔天巨浪,看着在大水中颤抖的开封,李自成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牛金星笑了,胡宗敏也露了笑容,只有李岩与黄玉脸上露出痛苦的神色,他们的耳边仿佛听到了开封城里无数百姓的无助的呼救声。这还是当初那个为民请命的闯王吗?李岩眼睛里露出了一丝迷茫,抬眼朝夜空望去,希望那明亮的月亮能给自己一个答复,只可惜的是在月宫里的仙子并没有发出任何声音。也许她是不屑,因为沧海桑田,在见惯了无数次战争的仙子们已经习惯了这一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发杀机,斗转星移;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江山争夺,朝代的更替,破而后力,每次都会经历过这些情况,所以她已经习惯了。

当然也许她被开封城里的惨状给惊呆了,仿佛是见不得人间的惨剧一样,悄悄的躲了起来。如今的开封城里一片慌乱,坚固的开封城墙在洪水面前好象一点用处也没有,洪水从城墙处撞开一个大口子,然后奔泻而下,开封城顿时成了水的世界。

数十年,此事淡淡的消失在众人的记忆中,只有《炎黄史》里记道:即日守将陈德在西门一箭射盲李自成左目,大水由北门灌入后,开封三十万人,存活者两万七千万。皆骨磊磊,息缕缕也!立开封残垣四望无际。二十余年后洪流久徙,沉者复陆,城中始有烟火人气,而此时已

龙卷天下 第一百一十三回 恶魔将军首战克敌 神匠戴苍试制连珠

就在李自成攻克开封雄城的同时,此时的台湾也在李无庸的带领下,走上了日后争霸天下的日程。自从谷振东出征后,虽然台湾的战争机器没有停下来,但是熟悉谷振东战法的台湾诸人并没有丝毫的担心的,粮草取之于敌,武器也是取之于敌,至于自己手中的武器,那是不可能分配给那些炮灰们的,谁都知道,如今台湾军队起码有一半士兵都会带着两个武器,一个就是长枪,不过他们一般叫它“火铳”。虽然不能连发,但是组成的“火枪阵”可也是个威力实足的家伙,一般的,只要火yao没完,而对方又是骑兵,这种火铳起的作用会受到限制,但是如果对方只是步兵,那对不起了,一个万人规模的大队,就能敌住五倍于己敌军;而当有免于死难的敌人扑到自己面前的时候,士兵们就会放下长枪,挥舞着腰间的长刀或者准备好的长矛进行短兵相接。不过作为主帅的谷振东一般的情况下是不会允许这种情况发生的。

在谷振东的心里,他最崇拜的人不是韩信等名将,也不是李无庸了,他所崇拜的就是以前历史上以杀神而著称的白起了,白起训练的士兵,不敬天地鬼神,只敬他们的王,所以他们拥有钢铁一般的意志,旌旗所指,就是赴汤蹈火也再所不惜。谷振东的练兵方法也一样,在着十万士兵中,有一大半不是由自己亲自训练的,所以令曹百原与罗振川分别掌左右两翼。自己与郑森掌中军。十万大军乘坐台湾制造的巨舰离了台湾,朝安南行来。

待到安南近海的时候,谷振东喊了众人聚集在旗舰上,拉开一个地图,上面表明着密密麻麻的地名,在看图首,上面写着“安南行省地图”。众人吃了一惊,没想到李无庸把安南日后的地位都想好了。

谷振东以马鞭敲了一下桌子,冷冷的说道:“这副地图是主公临走的时候交给本帅的,这上面表明的一切是我台湾数年来在安南经商之人所得,比安南自己人的还要详细,今日找你们来,就是袄讨论一下,怎样的攻取安南,主公虽然命令本将为帅,但是本将军从来不吝啬军功,只要你们立了军功,本将都为你上报参谋司为你们请公,别望了,我们台湾军人最重军功,军功十八级,施琅将军与刘启已经是大庶长了,他们的下一步就是封侯了,本将军也搏的了个驷车庶长,离封侯也没有多少路了,如今只要为主公拿下了安南,待主公得到江山的时候,封侯封公也是很容易的事情,望诸将共勉之。”

众人闻言大喜,拱手大声道:“请将军下令。”

谷振东神色不变的点了点头,指着地图分析道:“如今的安南分成南北两朝,北面的莫朝灭亡后, 莫氏势力并未被完全消灭,,莫氏宗室又聚结于北部高平建立统治此处的小势力可以不做考虑,如今的安南可以说有个国王,叫做黎维祺,此人志大才疏,而最重要的是其实权完全在郑氏手里,郑氏清王天启三年登极,一直控制南方的后黎政权,其领土都在北方,而在叫做阮氏政权,现在可以说是南北分治的状况,其主要城市有交州,它是北朝的北朝首都,现在我们肯定是占不到那里了,具体情况到时候再说,第二大城市云屯是北朝最大港口,大量中国客商,尤其粤商最多,服饰习惯与明朝无异。海南三日可达。

第三大城市庯憲,在交州东南,是北朝最大贸易城市。广东、福建商人主要经商与出没的地方。这是北方的几个重要城市;南方的阮氏首都顺化,在这里不得不说一句,此城十分的难打,可以与我朝的北京一样。

峴港与会安是阮氏政权允许大明百姓在这里经商的两个地方,据探子来报,共计有五千多人。在这个小岛上,还有个国家叫做占城,京师新州,是南海贸易重要的交通枢纽。我朝三宝太监下西洋的时候,宝船就停泊在这里,这个时候它遭到南方阮氏频繁入侵。具体的情况就这么多。”

“将军,不知道三个国家的兵力多少?”罗振川问道。

谷振东点了点头,万古不变的脸上出现了一丝笑容,微笑道:“振川问的好,在我朝初年,曾经控制安南,并且把它分十五府估计,其国力不如广东一省,假定北朝为五十万户四百万人口左右,南方阮氏二十万户一百五十万人口,莫朝的地盘不过高平一县,两万户十二万人左右。占城,三十万户二百万人口。即使按照势力最大的北朝,常规兵力不可能达到同期广东的水平,全国兵力应该在一万到两万之间。类推,比较凶悍的南朝也只有五千兵力上下,极限一万兵力,而占城略差于南朝。”

“不知兵器如何?”曹百原也出声问道。

谷振东闻言,眉毛皱了一下,好半响才说道:“由于南方潮湿,传统的火绳枪和火铳基本很难普及使用。所以越南军队多以冷兵器为主,因为和葡萄牙西班牙人有交往,也有机会获得少量鸟铳(燧发枪),不过国力有限,枪炮还是无力装备太多。振川,虽然我们的枪支不怕雨水,但是我们的火yao一定要小心,另外在本将军临来的时候,主公曾对我说刀走重,剑走轻,刀剑并举,方是用兵之道。哎!”

“主公恐怕是在告戒我们,不能小看了安南。”郑森突然说了一句话。

“我们要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主公的话我们要紧记。”谷振东点了点头。“现在我们来看看我们应该先进攻哪个地方。才能达到主公的目的。”

罗振川在地图上扫了扫,嘴巴里轻声念道:“占城最弱,可是占了对我们的作用不大,南方离我们最近,但是远离中原,虽然兵力较少,但是南方雨林,不利于我们长期作战,马上春季将到,我们要是陷入了进去,就算攻下了南方,恐怕也会损失惨重。看来也只有选择北方了。”

“这里。”

“这里。”

“这里。”

“这里。”

四个手指同时指向了同一个地方。

云屯是北朝最大港口,由于与明朝相近,加上李无庸率领大明水师把海盗都消灭了差不多了,商人们也都蜂拥而至,物依稀为贵的道理,天下的商人都知道,在这里乌木、沈香、糖、麝香、肉桂、大米等土产和天朝的瓷器、纸张、茶、银器、武器、硝石、硫黃、铅等货物都是交易的对象。繁荣之极连大明的有些城市也不能与它相比较,而因为港内汉人众多,安南本来就是明朝的属国,这里的人对汉人倒是没有什么戒心。

这日风和日丽,云屯港象日前一样进行交易,港口又繁华起来。就在众人沉浸在交易的兴奋中的时候,一列船队悄悄的进了港。

“大帅,没有任何防备。可以开始了。”罗振川拱手道。

“开炮。记着等会上岸,只要不是汉人的人,都给我杀了。不要用枪。”谷振东举起千里眼吩咐道。

“是。”

随着令旗的挥动,云屯港顿时炮声隆隆,云屯顿时陷入了炮弹中,尽管谷振东吩咐不得杀害汉人,但是人长了眼睛,炮弹可没有长眼睛,激战中仍然还有不少的汉人被炸死。

以有备算无备,云屯大港不到一天的时间就被谷振东给攻克了,除掉汉人与安南美女,那些壮年汉子都被曹百原他们单独的关押在一起,准备着充当下一场战争的炮灰。

“派人,把捷报传给主公。”谷振东刚坐了下来,就吩咐左右道。

“是。”一个传令兵飞奔而去。

此时的李无庸并不知道他手下的大将已经取得了第一场胜利,他正伙同着台湾上下,来到了台中的一个秘密基地,在这里,李无庸藏有一个军事研究基地,为首的正是戴苍,此人喜做军械,无论什么军械到了他的手上,他都能仿制的起来,当然也有他不能仿制的,比如李无庸的五四式手枪就不是他能够仿制的。

但是他却根据那只手枪的方法,研制了一种新的家伙。

李无庸拿着这个象琵琶一样的家伙,连连点头,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连珠铳了,又称“连珠火铳”,不过历史上是由戴苍的儿子戴梓发明的,一次装填之后能贮存弹丸二十八发。“连珠铳”的机关设计十分巧妙,可以将击发和装填弹丸两个步骤连动进行,从而简化了装填手续,大大提高了发射速度。

“葭湄,你能告诉本将军,你这个的原理是什么吗?”李无庸一边摆弄着琵琶,一边问道。

戴苍满脸的都是喜色,微笑道:“回主公,属下是根据主公那把枪的指点才造出这种武器的,先把火yao和子弹装进铳枪脊背的琵琶舱里,用机轮控制。机轮有两个,当扳动第一个机轮时,火yao和子弹随之落于机膛中,第二个机轮随着开始扣动,撞击火石发火,引燃火yao,把子弹送出枪膛。如此循环,连续射击二十八发子弹后,然后重装。这样不但可以解决雨天不能开枪的问题,还解决了连续发射的问题。”

“主公大喜,有了此枪,想那后金的骑兵也不怕了。”王廷臣一眼就看出了连珠铳的好处。

王廷臣的话一出口,后面的人也都出声恭贺起来。

“好,赏葭湄黄金百两,;爵升大上造。”李无庸大声道。

“谢主公。”

龙卷天下 第一百一十四回 阿巴泰窃掠十八州 崇祯帝封锁台

“阿巴泰,本王想让你到大明境内去转了圈,你愿意吗?”多尔衮面带笑容的望着面前的中年大汉。几个月不到,多尔衮的面容相貌有个翻天覆地的变化,面色红润,眼睛里闪烁的都是自信的光芒,与以前都大不相同了。

这一切都是与这个时候多尔衮的地位有着很大的关系,当后金是皇太极当皇帝的时候,对多尔衮兄弟猜忌之心由来以久,这点多尔衮也是知道的,所以他很注意韬光养晦,平日里,除掉皇太极平日里咨询的事物与正白旗的一些事情外,多尔衮从来就不会管与这些无关的事情,就是连他的弟弟多铎也经常接受多尔衮的告戒。而今不同了,如今登上皇位的是他那个才四岁的侄子,他已经是摄政王了,虽然摄政王这个职位不是他一个,但是整个朝廷的人都知道,后金的一切如果没有多尔衮的同意是不可能实行的,另一位摄政王的实力与才能决定着他永远是个配角,多尔衮已经成了后金的实际掌权者,民政、战争等等大权都集中着这位摄政王的手中。

“但请王爷吩咐。”阿巴泰是后金少有的智勇双全之将,论勇武也许不如螯拜,但是他善于给予敌人最大的打击。

“在先皇在世的时候,他的一生的愿望就是夺取中原,虽然最后这个愿望不会实现,但是却留下了计策,孤王认真研究了一下,虽然这个计策很好,但是还是不能够更好的达到我们的目的。先皇认为我朝与大明朝虽然在军队战斗力方面是强于大明,但是我满族有个天生的缺陷的,那就是人口的数量不如明朝,一个数百万的少数民族要想战胜比他强大十倍的敌人,只有不断的削弱他。为此先皇在这之前,就是采用这样的方法,不断的削弱对手,如崇德元年五月派阿济格等领兵出战,六月二十七日分路入边,相会于延庆州,这是第一次入口之战。此战于九月八日阿济格奏捷,其军直入长城,过保定,至安州,克十二城,凡五十六战皆捷,俘人畜十七万九千八百二十,生擒总兵巢丕昌。第二次入口之战,是派本王为奉命大将军,岳托为扬武大将军,分统左右翼伐明。先皇亲自领兵向山海关作牵制。岳托自密云东北墙子岭口毁墙而入,本王自董家口东山关西墙缺处入,这是一次关内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崇德四年三月两翼兵会于通州河西,由北边过燕京,自涿州分八道南下,北京西千里之内六府俱被我军侵入,至山西界而还,复至临清州,渡运河,攻破山东济南府,克城败敌,俘人口二十五万余。右翼杜度从燕京西至山西,南至山东,克城败敌,俘人口二十万四千余。虽然这两才都给予了对方最大程度的打击,但是本王还是觉的不够。”

“王爷之意,末将已经知晓,末将誓死也要完成任务。”阿巴泰黑脸上冒着红光。谁不知道到中原窃掠一次,收获是大大的,不但能升官加爵,就是连金银珠宝也是数之不尽,而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包衣奴才可以由自己先进行挑选,要知道中原的女子可不是辽东这个苦寒之地可以相比较的。

“此次出征大明,你可以带领两翼大军分别从界岭口及黄岩口毁墙而入,长驱南下,至山东兖州为止,然后按照原来的路线回军,不得有误。”多尔衮突然神色冰冷的说道。

阿尔泰闻言,眉头一皱,不解的说道:“王爷,我等为何不从山海关杀过去呢?”

多尔衮大笑道:“山海关易守难攻,守将吴三桂也确实是个人才,要攻下他的山海关,我军的伤亡数字恐怕是个天文数字,而更为紧要的是,如今要是我军攻克了山海关,就会刺激明朝,而我军也不能一举攻下明朝的京师,一旦明朝不顾一切的帅军回救的话,我军损失也更大了,而山海关就会再次被明朝建造的更加坚固,下一次我们攻取山海关就更难了,你知道吗?”多尔衮并没有恼怒,仔细的解释起来。

“奴才明白了。”阿尔泰脸上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

“本王等着你的好消息。”多尔衮鼓励道。

“是。”

崇祯十五年,炎黄五年十一月三日,后金大将阿尔泰率领大军五万由界岭口及黄岩口毁墙而入,长驱南下,至山东兖州,计克三府、十八州、六十七县,败敌三十九处,获黄金二千二百五十两、白金二百二十万五千二百七十两,俘人民三十六万九千口及牛马衣服等物。大明各地大军皆不敢出战,只是待后金军队散去后,方尾随其后,礼送出境而已。

“全是废物,全是废物。”崇祯皇帝瞪着阴森的眼神,盯着底下的大臣。“几十万大军连几万大军都不敢锊其锋芒,简直是一群废物,三府十八州,六十七个县,你们看看地图,区区五万人马,在我大明境内纵横千余里,难道你们不感到羞愧吗?”一席话把殿上的大臣骂的不敢支声,但是众人脸上却没有丝毫的羞愧之意,想是最近几年被崇祯皇帝以同样的条件骂的够多了,脸皮也够厚了。

崇祯皇帝气也出了不少了,也就停了下来了,低着头,翻起了龙案上的又一份奏折,不看不知道,一看顿时三尸神爆跳如雷,无名之火喷出三尺之远,只见上面写着:“臣台湾按察使史可法泣血上书吾皇,自从臣按察台湾,时日久矣,经过臣苦心打探,发现李无庸早有反意,设大都督府,自任大都督衔,其属下有长史、将军等称呼,可见其志不小…臣请陛下封锁广东、福建等沿海,然后精练水师,东征台湾,扬吾皇天威。”朱由检不由的一阵头大,没想到自己头上的痛还没好,脚上有在淌脓了,简直是坏透了。

“李无庸,你这个逆臣贼子。”崇祯帝大骂道。声音比刚才还要恐怖,可见其心中气愤的程度。想那李无庸一开始不过是一个草民而已,要不是当初自己瞎了眼,要不是当初被他的一番话语所鼓惑,不断的给他加官晋爵,把一个省的军事都交给他一个人来管理,焉能有今日。一想到这里,这位年轻的皇帝越想越气人。他如此的生气,却没有想到李无庸造反的原因是什么,若在他的治下都是太平盛世,哪里有李无庸的机会,平日里嘴巴里都讲得民心者得天下,到了最要紧的时候,却没有想到这个天下到底是谁来做主的问题;要是他不是那么猜忌贤能的话,哪里有如今的局势。可以说崇祯皇帝虽然有帝王之福,却没有帝王之心,没有一个帝王应有的心胸。

“哪位将军愿意给朕剿灭李无庸这个叛臣贼子?”崇祯阴森森的说道。言语中的杀气让大殿上的众人不由的打了个颤抖。

众人互相望了一眼,又低下了头,谁不知道李无庸英勇善战,又偏偏有是个狡诈的主子,君不见,此人以一万人马,硬是打的扶桑岛国割地赔款的;君不见,千里横扫大漠,以一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