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定国-第1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间送到。
按照计划,其实也就是晚几天的时间,后勤部就会跟上节拍。路再难走,军规约束着,后勤部不跟上也不行。
可是军部要命的军令一下,首长一句‘什么都不给’,让所有落后的计划彻底落空了,后续的补给中断了不说,本应该补齐的补给也不给补了。
而且还有一点,大家都不敢明说。
那就是军士之中,有浪费的现象。粮食还有的时候,吃一点漏一点豁一点,谁也不去计较。
这些情况杜兴都知道,这些年他吃在军中,住在军中,下面是什么情形,哪里逃得过他的眼睛!
心知道再骂军需官,也骂不出来粮草,现在得赶紧想办法筹粮才是最紧要的。
杜兴也有点不管不顾了,军中粮草全部发下去,每人十天的口粮,自己领去。吃完了,还想吃,就自己想办法。
军中无粮,部队很是乱了两天!
这要是没有主心骨的部队,就这一乱,就要散架!不过成都军占着韶州城,眼皮子底下没有什么太大的危险,又加上军中政委积极做工作,开导军中形成的怨气。
因此过了两天,大家的情绪也慢慢地稳定了下来。
没东西吃,总不能饿死;也明白这个时候,不能乱。一乱的话,就要被赵允军所趁,到时候也是一死。
心里有着定国军的威势撑着,大家进青岭之前,都是带着杀气进来的,哪里肯就这样败下去?
话不说不透,思想工作一作通,大家也就都接受了现实。而真正让成都军开始疯狂的是,两天后军中传来消息,青岭关被赵允军夺走了。他们已成孤军,进入绝地。
这个消息对成都军的冲击,简直是致命的!整支军队,所有军营,整整静了一天,大白天的能吓出鬼来!
这种情形,杜兴在军中多年,再也没有碰到过,一时之间冷汗都冒了出来。
还好头两天,军中就把无粮的消息先说出去了。要不然赵允这一招‘卧槽马’就非得要了他的小命不可。
等到第二天,整个军营都炸开了窝,纷纷请命出城找粮。
看到手下的将领一个个恶狠狠的样子,杜兴知道军队已经过了一道看不见的难关。
批准!
杜兴不仅要批准将领出去找粮,而且还要更深入一步,把所有军队都分散出去!这个‘分散’可不是让军队四散出去,几天后再回来!而是让所有军队按不同的区域,都驻扎出去。
全军按照总部统一的布置,分片区,到各自的防区,各自为战!军中有的东西各部都可以分走。就好像分家一样,一家子兄弟几个,把值钱的东西全分了,然后各过各的。
不过,分家是分家,但分了之后,不能散。各防区之间要相互协作,而且总部如果要策划大的功势,所有军队都要集中。
杜兴对所有的军队只要求一点:那就是军纪!
“分是分!但是军纪不能散。‘某将’的事情,你们也听说了,我就不多说了。我们若不是进了青岭,现在都得在总政治部的冷板凳上坐着学习!咱们成都军的政委都是从定国军里出来的,首长发来的文章,你们也都看到了。首长的回文中给了我们一个坚持的方向,那就是充分地依靠百姓!这个你们政委很在行,军中的思想要抓,与总部的联系也要保证,到了地方上,能不能生存下来,也要看你们与当地百姓的沟通程度。”
杜兴看着满厅之中没有底气的将领们道:“这不同于以往的攻城掠地,套用首长的一句话,就是与敌人争夺生存的空间。赵允是叛臣,是叛军,我们打他,名正言顺!要善于发动宣传。”
宣传很重要,好的宣传是抓住民心的重要手段。只要民心在成都军这一头,那赵允就是有千军万马,也无法藏身。
“我们要相信首长的判断,首长不给我们粮,是因为首长知道青岭关敌人一定会夺去。事实上,现在已经是这样了。就算首长还给我们粮,我们也清楚地知道,粮过不来。这足以证明,首长看得远,看得深。要是我们现在还在一味地急进,回头却突然知道没有了粮,大家有没有想过我们现在会是什么样子?”
“首长不会让我们来送死的!”杜兴肯定地道:“既然让我们到了广南,那就说明,在首长的考虑中,我们还有活路。回文大家都看过了,也都抄过去了。‘敌强我退,敌弱我打,敌疲我扰,深入乡间,发动百姓,依靠百姓。’首长特别加粗了这句话,就是给我们指明了方向。我们就是要与赵允耗着,看谁的耐心更好。”
话虽如此说,但包括杜兴在内,大家心里都没有底气!把部队全部打散,化整为零,还深入乡间,发动百姓,依靠百姓。这怎么看也不像是打仗啊!
能行吗?
能不能行,只有试了之后才知道。杜兴也是没有法子了,两万多军队,开口就要吃,老呆在城里,再被回过神来的赵允给围住了,那可真是走投无路了。
韶州城小,没有补给,困守死城,赵允有大把大把的时间耗死他。
可是真出了城,真要依靠百姓,会有可能实现吗?那些平头百姓们,会让他们依靠吗?
成都军又不是他们的亲爹亲妈,他们也没有义务供给成都军。
难不成还要强迫百姓?
真要是靠不上他们,部队要吃饭,饿着肚子哪里会有军纪?可首长在回文里严令,必须要严守军纪。
真要是饿到没法子的时候,怎么办?说是筹粮,平白无故的,老百姓会把粮交给你?各郡县说是朝廷的官,但是赵允在这里经营多年,会配合成都军筹粮?
“报!”
杜兴一边开导着手下诸将,一边心里头净抓瞎,说来说去,也没有一个清楚的脉路。
正胡乱的扯着,却听到厅外传到军报声。
杜兴倒是有些纳闷了,这个时候会有什么军报?难道是赵允军围上来了?
应该不会,自己正要寻机与赵允决战,他岂会自己送上来?
要来,也要等到成都军饿的走不动道的时候,再扑过来才是正理。料定不是关于赵允的军报,却想不出会是什么情况。极快地转过这些念头,杜兴这才一扬手道:“进来!”
亲卫兵走到厅内扬声道:“军部有人过来,这是公文!”
杜兴一听,顿时跳了起来道:“快,快请。”公文也不看了,直接就走到厅下,要看是谁来了。不管来的是谁,那都给了杜兴无穷的希望。军部来人,那就是代表首长来的。
这至少说明,首长的眼睛是盯在这里的。只要首长的眼睛在这里,那他就有底气。
“杜老弟!”厅外站着数人,当中一人看到杜兴急急地跑出来,便微笑地拱了拱手。
杜兴倒吸一口凉气,惊声叫道:“居然是您!”
跟着杜兴跑出来的将领倒不认识这些人,更不认识这居中说话的人物,一齐拿眼来看杜兴。
杜兴也不说话,直接跑过去,尊敬地一拱手道:“首长他老人家,怎么把您这尊真神给请到这里来了?快,快请进。”
杜兴恭敬地站在来人身侧,十分欣喜地道。
来人却不急着进厅,而是看着出来的将领微笑地点头。杜兴连忙把将领一个个,详详细细地介绍给来人,却一句也不给众将介绍来人。
所有将领都弄不清楚状况,介绍到他们头上之后,他们也不知道该如何称呼来人,只好拱手行礼。
全部介绍完结之后,来人才朗声笑道:“说起来,我算是杜将军的本家!”
杜兴忙对众人道:“还不快叫杜先生!”
“杜先生好!”众将不是不叫,而是之前没法叫,现在被杜兴一咋唬,自然是哭笑不得。
第636章 尾声(4)
杜如悔淡淡地应着诸将道:“杜某此来,既没有带兵,也没有带粮,两手空空,恐怕要叫诸位失望了。”
杜兴忙截住话头道:“没说的,只要杜先生在这里,别说一个赵允了,就是十个赵允,杜兴也底气十足。杜先生还是别耽太阳底下晒了,晒出个好歹来,杜兴可赔不起。”
怕杜如悔晒病了的话,是真心话,一点都不带夸张。
因为杜如悔的来头实在是太大了点。
他第一次听到‘听潮轩’这个词的时候,那是在去成都府的船上。当时莫少华说起首长的时候,就提到过‘听潮轩’这个名字!
从那以后,他每次听到诸如‘那些人’‘城里有我们的人’之类的话,便知道其中所指便是‘听潮轩’!
听潮轩的力量有多大,他并不清楚,但是唐超唐大将军也是从‘听潮轩’出来的事情,他却知道。
至于他本人,其实是一早就认识杜如悔的!
那个时候他还是九门巡按衙门南门的营头,杜如悔是赵允手下的谋士。
后来,他随唐超从香阳南下。他领军占住了武陵,当时赵允引兵欲攻金陵,他接到唐超军令往金陵夹击赵允军,被赵允军事先知机逃走。他率军入金陵城后,就再次见到了杜如悔。
当时他还奇怪,这人不是赵允手底下的人吗?怎么出现在唐超的身边?什么时候投诚过来的?
却见唐超对此人都异常亲热,谈笑之中居然称其为轩主!
轩主,听潮轩轩主。
当时杜兴就吓了一跳,后来杜如悔离去后,唐超才关照他道:你知道他是谁就行了,能亲近的时候,就亲近一些,对你只有好处!但是,他的身份就不要传了!三爷那里不喜欢底下扯这些人事。
杜兴知道唐超的意思是在关照他,告诉他哪些人是三爷身边的人。之前还有的疑问,这个时候自然是烟消云散,剩下的也就只有仰望了。他心里明白,三爷再信任他,他也还算不上三爷身边真正的核心。
别看刘云那么威风,杜兴虽然嘴里边不服气,却清楚地知道刘云比起自己,离三爷更远一些。
三爷身边的人都是有数的,他能数出来的也就是那么几个,女人不算,唐超算一个,莫少华算一个,张合也勉强算一个。包括后来知道的杜如悔,这都是直接能与三爷说上话的人,关系很近,在三爷心中的地位也最重。
他自认算是跟在莫少华身边的老人,与三爷的关系自然是比普通的人要近许多。要不然唐超也不会让他知道杜如悔的真实身份。
如今,三爷更是把杜如悔送到了这里,杜兴之前还有些猜疑,三爷是不是要把自己架在火上烤?这一下,他的心一下子就落到了实地上。
说杜如悔在这里,就是十个赵允他都不怕。这话虽夸张,却不是假话。知道苏三一直看在这里,他心里就莫名其妙地有底气。
“这点太阳就把人给晒病喽,那杜某也太单薄了一些吧?”杜如悔爽朗地笑着。杜兴也跟着笑,只有一帮将领还愁眉苦脸。
“你们去吧!各忙各的。”杜如悔对着身后自己带来的六七个人摆了摆手道:“从今天起,我就跟着杜将军转了,你们有什么消息往这里送吧。”
杜兴听到杜如悔这话,喜得抓耳挠腮。他已听出弦外之音,心知‘听潮轩’在广南路应该是早有布局。
也是!赵允在这里反了也有很长一段时间了,‘听潮轩’反应再迟钝,在这里也不会是白纸一张。
不是白纸一张就好,至少自己不是瞎子,聋子。有‘听潮轩’相助,和赵允至少有的一拼。
杜如悔与杜兴一齐进入大厅,杜如悔并不去上首就坐,而是坐在侧席。杜兴见杜如悔坐了侧席,哪里敢往上席坐,便陪在杜如悔身边坐下。
“军中将领都在此地,杜某没来之前,是不是在商议什么啊?”
杜兴正等着杜如悔这一问,话题一打开收也收不住。把所有的苦水倒了又倒,又说起经过一夜考量后,军中做出的决定。
杜如悔听杜兴说要把所有军队打散,分片区下放出去,各过各的,不禁笑道:“把整个广南路当作成都军的老巢,给赵允来个反客为主,这很好啊。”
杜兴一急道:“可事实上,这是赵允的老巢!我们鹊占鸠巢,人家肯给咱们吃的喝的,还帮着咱们打仗吗?”
又是一笑,杜如悔极轻松地道:“一直听说杜将军的脑子很灵活,怎么到了用脑子的时候,反糊涂了呢?”
杜兴听出杜如悔话中有话,但此刻他确实是想不明白这些,只好认了。“还请先生教我!”
“首长的回文呢?”杜如悔却一转话锋,伸手对杜兴道。
杜兴忙把苏三的回文交给杜如悔。
杜如悔略看了几眼,轻轻递回给杜兴道:“首长可是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啊!你怎么就看不明白呢?”
这下杜兴可真是蒙了,拿起回文反复地看,又看向诸将,只见诸将也是摇头,也是云里雾里不明所以,只好又看回杜如悔。
“那杜某问将军几个问题吧?”
“先生请问!”
“将军为何要把部队打散,分片分区地散出去?”
“没粮啊!”杜兴立刻回答道:“韶州城小,不可久居!等我们坐吃山空后,赵允一围我们就要完蛋。扩大地盘,把人手都布出去,反正赵允军军力不如我们。他们在青岭关上还得留人守着,我们的人散出去,还可以扰扰他们的粮道。而且分片分区之后,无论赵允从哪边打过来,我们都可以相护依托,只要能呆稳了脚跟,耗也要耗死赵允。”
“嗯!”杜如悔点了点头道:“那将军为什么会认为,成都军呆不稳脚跟?”
“很简单啊!这是赵允的地盘。赵允经营日久,谁肯听我们这些外来兵的话?”
“你觉得这很正常?”杜如悔轻笑。
“不是这样吗?”杜兴纳闷地道。
杜如悔反问道:“如果你是此间乡民,你会心甘情愿地帮助成都军吗?”
杜兴一愣,认真地想了片刻才道:“不会!”
“那你会心甘情愿地帮赵允吗?”
杜兴又是一愣,想了又想,才不太肯定地道:“恐怕也不会!”
“那就是了!赵允不过是个叛臣,而你们是朝廷的军队。最不济此地的乡民,也是两不相帮的结果。他们惧怕赵允,而不敢帮你们;难道就不惧怕你们,去帮赵允?谁帮赵允,那就是咱们的敌人,大军掩杀过去,下一次谁也要掂量一番轻重。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赵允不过与将军在同一水平之中罢了。”
一拍大腿,杜兴道:“听先生这么一说,杜兴总算有些底气了。”
第637章 尾声(5)
杜如悔摆了摆手,又摇了摇头道:“可是这也只是从这个角度上看而已!事实上,赵允就是客,我们才是主。该躲躲闪闪的是他们,而不是你们。怎么打!用什么打!首长说的很清楚,我且一条一条地与你指出来,你就明白了。”
杜兴忙坐正身体,连带着满厅的将领都竖着耳朵听了起来。
“首要一条!我们是朝廷的正义之师,广南路还是朝廷的治下,所有的官员,就算一时被赵允摄服,但还是朝廷的官员,他们心里并不是真在赵允那里。所以,我们是王师,是主!就这一点,就决定我们可以堂堂正正地命令广南路的任何官员服从军令。不服者,他们需考虑他们的家属亲族。所以,你们到了下面,阻力绝不会太多。只要你们注意保护他们,他们就一定会在心里面向着你们。”
“第二条,首长说要严格军纪!这就是在告诉你们,不要扰乱地方,不要与本地之民为敌。不仅不要与之为敌,而且还要关心他们,保护他们。你们是王师,就算他们不敢亲近你们,你们也要自觉,自动,自愿地为他们伸张正义。当兵的都是乡民出身,除暴安良的事情,你们会不会做?若你们还是乡民,有人帮你们出气,有人保护你们,有人体念你们,你们是不是会心存感激?”
众人恍然。
杜如悔接着道:“民心如天!他们不会自愿帮你们,你们给他们一些恩惠,和他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成为一家人,他们还会不会帮你们?有些事情你们看起来只是顺手就解决了,但是在民间,那些事情,却是扎在他们心头上的刺。首长有篇文章叫:军即民,民亦军!你们还应该再深入地学一学。”
“当然,时间不等人,要获得老百姓的拥戴,短时间内没有大一点的动作是不行的。可只要你们的思路在这上面,那你们就可以想出许多办法。我这里只提一条,这也是首长在回文里已经说过的,原话是‘与民为乐!’这就是首长指给你们的明路。什么叫与民为乐?”
众人都知道什么叫与民为乐,但是现场却没有一个人回答。
杜如悔又反问道:“还是老问题,如果你们是民!什么样的事情,能让你们最乐?”
“田地!”几个人异口同声地道。
“对!”杜如悔呵呵一笑:“百姓没了地,就没有了一切!我们既要保护通过正常手段,经营着土地的乡坤,但也要打倒那些靠不正常手段侵占百姓土地的土豪恶霸。”
看到所有将领的眼睛都放光,杜如悔又紧接着道:“下手之前,要了解清楚情况,要找有代表性的先来一手。随后的事情,会不会顺利很多呢?要想影响大一些,军队是不是可以再分散一些,大片区之下,再分出许多小片区?”
“只要你们心里装着百姓,愿意与民为乐,那何愁他们不会反哺?分散到各地之后,你们的人数也不会多,他们供给起来,也不会有压力。你们真要是为他们着想,急他们之所争,想他们之所想,那你们就是他们的客人!谁家来了客人,吃上几顿饭还会收钱?”
众人便笑!
“分散后的成都军,表面上看着散,但却有主心骨!我们有其他军队没有政委制度。不要小看了这一创举,这是我们屡胜不败的法宝。你们心里要有底气,还要有坚持。而且我看回文上,首长也有具体的指示。那六句话回粗的话,每一句都是金玉之言。”
“有了这些,杜将军对未来几个月的布局,还有什么疑问吗?”
杜兴忙道:“幸亏是先生指点迷津,否则我们就真抓瞎了。”
“也不会!你们真下去了,只要严肃军纪,按照军纪走。军纪中就有一条是‘不扰民,要爱民’。渐渐地你们也会走到这个思路上来,一段时间后,你们也自然会知道这些。现在不过是化被动为主动而已。”杜如悔淡淡地说道:“不过,大家还是不要掉以轻心!赵允是不会这么容易就让你们扎下根的,情况随时都在变化。虽然万变不离其宗,但你们下去后,是各自为战,所以具体的情况,要具体的分析,不能死板。在应变中求生存,求发展才是关键。首长的回文中说过,这与以往的战争形势不同,你们要善于分析,要知道这不是一两个月就能打赢的,要有打一两年长远战的准备。别看敌人守住了青岭关,但是首长仍然可以通过许多方式,确切地知道广南路发生的事情。你们并不是孤军作战。”
杜如悔的话,很提气!一席话下来,杜兴立刻感到军中的气氛不同了。
于是杜兴趁热打铁,分布了各部的片区,又借着这个势头,讨论了许多下去可以做的事情。分析如何才可以尽快地立稳足跟。与人为善的事情,诸将感于出身,说起来自然是涛涛不绝,你一言我一语,竟像似打开了一片新天地一样。
会议之后,诸军立刻下去整军,在军中又做了动员工作之后,这才分别奔赴各自的片区。
杜如悔等诸将走了之后,才对杜兴道:“有热情很好!但在实际的工作中,大家没有经验,或者毛燥,或者方法粗暴。有时候会适得其反也不一定。军部的政委要时刻地关注各部的情况,有什么问题要拿到台面上来公议,发动大家的脑子来想问题。不能一味的蛮干。这就好像是人的口味一样,成都府吃的东西与广南路吃的东西,味道就相差很大。有些事情就不能按照自己想得来。要因地制宜。能不能在赵允回过神来之前,就初步的站稳脚跟,这头一个月至关重要。”
杜兴心中一紧,忙点头道:“我记住了。回头我就挑选人手,组成总部的巡视组!处理并协调这些。”
杜如悔点了点头。
“我就是担心!”杜兴又道:“担心赵允及时调整过来,钻了我们的空子!”
第638章 尾声(6)
“这个可能性不是没有,但也不是很大!赵允这个人,我比较熟悉,不弄明白是怎么回事之前,他不会有大动作。而且,这广南路是他最后的本钱,所以他更会谨慎。这就是为什么首长说短时间内,不会取胜的症结所在。当然,我们也不能把希望寄托在赵允的个性上,万一赵允有所动作,我们也要防备。其实我倒巴不得赵允有动作,对我们来说,未必不是好事。”
杜如悔笑道:“军队到了地方,整个韶州乡间郡县都有我们的人,这些地方原本是赵允想诱你深入,故意空出来的,却被我们一下钻了空子。他再要回来,不管他们怎么回来,我们必然可以立刻知道。他一冒头,我们就打!以成都军的军队素质,在充分熟悉了当地地形之后,只要不盲目地跟着赵允军转,打完就退回来,赵允也没有办法。”
杜如悔晃着脑袋道:“除非成都军没有协同作战的能力!各部之间,也不知道配合,那对付赵允,就有些麻烦了。”
“那不会!”杜兴拍着自己的胸脯道:“这是最基本,成都军虽然比不上定国军,但除了定国军,在这方面我成都军还没有服过谁。赵允要是敢啃我们,我们马上就给他反啃回去。”
“对!他要敢发动大规模的剿灭战,那正好如了你们的意了。”杜如悔道:“怕他不来。”
“小规模的损失,换来越来越熟练的协同作战,这个代价怎么看都是合算的。”杜兴这下是真有底气了。
紧接着杜如悔的下一句话,让杜兴更是喜出望外。
“首长已经决定派‘狼眼’参战了,部份‘狼眼’已经在进行相应的训练。我此行的目的,一是为成都军提供必要的情报;二来也是为‘狼眼’打前站。这些你知道就行了,暂时不要在军中说出去。”
杜兴忙小声地问道:“‘狼眼’是不是要直击赵允帅营?”
杜如悔轻轻地点了点头道:“所以,你要多注意一下这方面的信息收集,一旦得到赵允的确切位置,‘狼眼’就要进行精准的打击。能不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结束战争,‘狼眼’比成都军的作用更大。但是没有确切的信息,你们还是要稳打稳扎!韶州一带稳定之后,就要开始往外扩张。一步一步地逼迫赵允,直到把赵允逼到没有退路,必须要决战的地步。”
“嗯!明白了。”
“这些话也不是我的意思,都是我来之前,三爷信中交待的。要不然,我可说不出来这些。”
杜兴心知杜如悔是怕自己心中生出抵触的情绪,忙拱手道:“杜先生胸中自有乾坤,我等是望尘莫及的。同样是回文,在杜先生眼里就通透的很,在我们这些大老粗眼里,就跟天书一样。今天若不是先生指点迷津,我们只怕有的受。”
“不说这些了!”杜如悔转过话头道:“我离开金陵的时候,听说大政委在河南府被主公骂了一顿。现在整个军队都如临大敌一般,所有人都挨个到陈明江那里去挨骂了。我看往后,也不仅仅是挨骂可以刹得住的。三爷的火气很旺,已经有部份将领因为各种各样的问题被降职,甚至被处以军法。你这里打仗,这一场算是避过去了,但是你切不可放松了这些,该做的工作还是要做,你自己也要以身作责。否则,就是打胜了仗,也难免会引人参议。”
“谢先生教导!”杜兴感激地道。他深知整个朝廷上下,要说消息最灵通的人,非杜如悔莫属。而杜如悔又是最接近苏三的人,他说出来的话,就算是猜测,也不会与事实相差太远。
聊了一会朝廷最新的变动之后,杜兴便小声地问杜如悔道:“先生您说?三爷会把赵普接回金陵吗?”
“接!”杜如悔很直接地道:“为什么不接?有个人在上面担着干系,下面人的不是更好做事吗?其实,你想想,其实是没有什么区别的!”
杜兴会意地点了点头,又有些挠头道:“虽然这么说,但还是希望那天早点到来!”
靖元二十一年!
在赵普回到金陵后的第四个月,苏三有了第二个女儿。第二个女儿仍然是娜仁所生,这让苏三身边所有的女人都羡慕不已!
好在几个月前,在成都府的生活比较闲适,苏三的心境也很宽泛,所以在男欢女爱的事情上,‘建树’颇多。虞凤脱离危险后,李月儿,周盈盈,赤珠天香等人,夜夜承欢。
也不知道是上天的造化,还是苏三另有机关,几个女人竟是接二连三的珠胎暗接。
等回到金陵的时候,最先怀胎的天香已经可以看出微微拱起的小肚子了。一群女人在后面说起这些的时候,不免猜测她们的爷是不是有什么神通,生孩子这种事情居然也能一茬接着一茬子来的吗?
不过议论完这些,所有人又都有些苦恼起来,她们既然跟了苏三,自然要为苏三着想。男人有了女人之后,岂能再失去女人?大家都有孕在身,男人万一没忍住,又给她们添一个姐妹出来,那她们说不得又要适应一番。
众女都有心思,之前的情形大家都控制不了,才造成了今天这样的局面。但现在,大家都聚到了一处,局面也已经在大家的控制之中,所以,大家都不想苏三的心分得太开。
苏三若是再给她们添出十个八个姐妹来,她们都不知道一个月能不能见上苏三一面。虽然这个心思,大家都没有明说,但维持住眼下已经形成的局面,多少已经形成了共识。
考虑到虞凤在产子之后,心思有些偏移,于男女之事并不是太上心,恐怕会不如苏三的意。众人决定就是拖也要把赵倩给拖回苏府。以解‘燃眉之急’!
这一日,赵倩从宫中出来,探望‘爱爱’!
小家伙长得秀气,她在成都府里见了第一眼,就喜欢上了。几天不见,心里就念的慌。来了,就一定要抱着爱爱一刻也不撒手,反把虞凤妒忌的不行。
虞凤倒也猜出赵倩的心绪。这么喜欢小‘爱爱’,心思多半还是记在苏三的身上。如今赵倩与苏三不好亲近,有了隔阂,一腔子的爱意自然而然地就投到了爱爱的身上。
苏三回到金陵后,诸事缠身,于男女之间的事情比成都府里淡了许多。虞凤知道三爷的控制力很好,别看在成都府里夜夜笙歌,但一停下来,心境立刻便会平复下来。
她有些担心,三爷与赵倩的事情,会一直这么拖着。所以,就算没有其他的心思,也是暗地里着急。
第639章 尾声(7)
把小爱爱让到赵倩的怀中之后,虞凤便借口出了院子,找其他人商量这件事情。其实早先大家就有决议,现在也不过是确实具体该如何操作罢了。
大家都是有见识的女人,其中娜仁与赤珠的智计更是卓然。一眨眼便是一个主意,因此稍稍商议了几句,便确定了计策。
虞凤自回到院中,与赵倩逗弄小爱爱,其他众女,各自准备。
午间,赵倩与虞凤一齐用饭。
府里的规矩,但凡是用饭,想吃什么都不拘束,只一点不许浪费。
不管是主人房里,还是下人房里,都是如此。
用饭之前,想吃什么,想吃多少,先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