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定国-第1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家大人可怜你十年苦读,不准备追究你!你到侧厢去,把你如何受了别人的指使,如何被蒙敝的事情详细地写来。若真是受了蒙敝,我家大人仍许你明天去参加科举。若不是,汝便要仔细了,虽念在你年少无知,不至于杀头,但金字刺脸,吃几年牢饭还是必然的,即便是以后出来,也是没有半点前途的。你下去吧。”冯天元极冷地看着单世杰。

单世杰早就吓得不成了人形,连看也不敢再看罗瑞清一眼,脚打着颤儿,就退了下去。

罗瑞清看着单世杰这样子,也只能是一声叹息。冯天元此举,无非是把罪名当着自己的面,全部都安在了自己的头上而已。事情到了这一步,他恐怕是再难独善其身的了。

冯天元看了罗瑞清一眼道:“罗大人!事情已然到了这一步,您是要全部扛下去,还是再找个人分担一下,也须计较好了。您也许还不明白,我家大人的性子,我家大人常说的一句话便是:重处首恶,轻处从犯。你我都是多年为官,许多事情也是心知肚明。您与我家大人无怨无仇,我家大人也断不至于把事情做的太过。所以我家大人说了,只要罗大人肯说出主使,肯配合,断不会让罗大人涉入过多。虽然罗大人从此做不成官了,但至少不会祸及家人。从此做了散闲翁,也是不可多得的结果。衙里的捕快已经去了翰林院,只等罗大人指认谁是主使者,便一举成擒,还望大人不要自误啊。”

罗瑞清不明白这是冯天元在套话,还是苏三的真实意图,因此只是闭口不言。

冯天元并不着急:“不要以为,有人可以护得了你。你以为就算你不说出主使之人,我家大人就会放过那人吗?现在咱们还是好说好话,若真要再往前走,咱们换个堂口说话,只怕情势又是一变了。那人不自己动手,把你推到前面挡死,你是受了他什么大恩,还是有什么把柄被他拿住了?难道这把柄比起你家破人亡,还要可怕?”

罗瑞清神色一动,仍然只是不说话。

冯天元再道:“又或是怕我家大人制不服那人?回头反误了你?若是这个担心,那也完全没有必要。我家大人圣眷正浓,罗大人这里具结了口供,我家大人一纸急奏,连东府都不需要过,直送到皇帝面前,某些人立刻便要下天牢。管教他连个应策的机会也没有。”

罗瑞清这会是真动了心了!若是有一线机会,他是绝不想为秦佩松顶罪的。

冯天元紧紧地又说了一句道:“我家大人与你也无怨无仇,再不可能要死命地难为你的。”

“我,我说!”罗瑞清一说这话,整个人的身子,都蹋了下去。冯天元的脸上,却露出些许微笑。

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许多!也就是半下午的时间,苏三便拿着罗瑞清与单世杰的供词,进了皇宫。

赵普看了这些供状,不仅没有发怒,反倒是笑了起来。说道:“这个秦佩松也真是的,怕不是上元节那天被你啐了一口,才干出这种荒唐事来。”

苏三也是一笑道:“要不是下头的人及时发现,这一下可真要了宁远的老命。真闹起来,皇上您也是左右为难。”

“谁说不是呢?”赵普挤了挤眉,想了一会儿才道:“事情既然是九门里发现的,那就仍旧九门里处置了吧。这个秦佩松倒是个人才,只是这次却糊涂了。抄了吧。”

苏三忙伏身应道:“是!”

“其他从犯的处置,你就看着办吧。郭德,让东府里拟个旨意出来,免了罗瑞清副主考的职份,让高在先暂署翰林院,不要误了明天的春闱,罗瑞清副主考一职,也让他先顶一下。”赵普做完这些安排,便拉着苏三道:“正好苏爱卿进来了,朕正准备送一幅字给原国的大汗,苏爱卿给朕把握把握。”

郭德见皇帝没有了其他的吩咐,便走了出来。先让小太监把秦公公叫过来当值,自己便往东府里传了皇帝的旨意。

吴台铭接到这个旨意,心中对苏三绕过自己已经是大为不满了。秦佩松算是太子党的人,之前为太子做了许多事情,这次败了事情,万一再胡乱的攀咬,那可是了不得的事情。

苏三虽然暗地里也是太子的人,但是这个年青人的路子,怎么看都有些怪异。胸中能藏着‘沁园春雪’那样词情的人,也定然不是什么普通的一般人。若此子并不是死心踏地跟着太子,回头赵允再借这件事情,弄出什么风波,那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吴台铭想了又想,便召来一人轻轻地嘱咐了一句,这才把皇帝的旨意给明发了出去。

第432章 暴跳如雷

查抄的事宜一般都是大理寺出面的!旨意送到大理寺之后,周志清不敢大意,先派了一支捕兵,把秦府团团围住。随后把大理寺里的主簿,帐房全都召了过来,一伙四五十人,一齐朝秦府开了过去!

大理寺查抄的程序是很麻利的,可是等周志清带着人到了现场,才发现秦佩松已经得了消息,服毒身亡了。

周志清知道这里头一定有什么名堂在,但是有些事情,不是他应该管的。因此,只是闷着头查抄。结果一查,倒查出大问题来了,秦佩松的私库里就查出了现银五十万两,与此同时,还有大批的地契房约。

周志清查抄的重点,放在了书信的管制上,等帐房把数目报上来后,他都吓了一跳。心道翰林院院正还真是个大肥缺,秦佩松这不显山不露水的,居然敛了这么大一笔财产。

周志清哪里还敢大意,全部据实报了上去。

吴台铭看了周志清呈报的查抄清单,再听说秦佩松已然服毒自尽,便原封不动地把周志清报上来的单子,递进宫里。此时天已擦黑,赵普让苏三,陪着用膳,正说了几句原人使臣的事情,郭德便把周志清的奏折递了进来。

赵普笑了笑道:“速度倒是挺快!”便接过来看了几眼,气愤地往桌上一扔道:“想不到是个大贪吏!抄得好,看来翰林院也不是什么善良的所在。下旨高在先,给朕好好地整治整治。”

苏三借看了一下周志清递上来的单子,见现银都有五十万两,地产也可折成七八十万两,不由也是咂舌。从这里便可以看出往届科举的黑暗了。看来若不是自己这次行雷霆之手段,一举报到皇帝这里,还不知道背后有多少人要保这个秦佩松呢?真要是对峙起来,自己最后能不能把秦佩松给治服了,还是两说呢!

翰林院这池子水,还真是不浅啊!

李舒在家里无心读书,挨到天快黑了,便出院子要往街面上去。罢考的事情,他可不敢对家里人说,因此一应的事情都做得很机密,而且李舒也因为这件事情,瞒过了父亲,暗自有些得意。

刚走到院门口,李舒便见李志领着两个下人,站在院门口,似乎是在候着自己。不由讶然道:“李志?你在这里做什么。”

李志挠着头:“公子这是要出门?”

李舒‘嗯’了一声,急急地要往外走。李志连忙拦住道:“少爷最好还是呆在院子里的好!明天就是春闱,早晨还要起早,天都快黑了,这个时候不宜出门。”

李舒一愣,不禁怒了起来道:“李志,你犯病了是不是,本少爷想做什么,还需要你来管?”

李志脸一白,伏着身子,强硬地道:“少爷,您就听李志一句劝!现在街面上不太平,少爷还是呆在府里的好。老爷说话功夫就来了,说是有事要问少爷。少爷不妨和老爷说过话后,再走不迟。”

李舒一听父亲要找自己问话,心中一沉,心里记挂着罢考的事情,哪里还顾得了那么多,连忙道:“我去买块好砚,明天备用。去去就回,你与父亲说一声便可。”说完便走。

李志一把抱住李舒的身体,不让李舒往外走:“有什么事情,尽可叫小的们去做,断没有少爷受累的道理。”

“李志,你放手,再不放手,本少爷可不客气。来人,来人啊,把这杀才拖开。”李舒狂叫着,心里一阵阵地发急。

李志自是不肯松手,而闻讯而来的下人们,也一个个远远地看着,并不敢上前。

“反了,反了,你们这些家伙不想在李府里呆了?”李舒叫道。

李志只能松手,却跪倒在李舒的面前道:“少爷,其他的事情,少爷怎么吩咐,小的便怎么做。只是今天晚上,少爷无论如何都不能出府。”

“本少爷还偏出府了,看你能怎么着!”李舒的犟脾气上来了,谁都拦不住。

李志便又抱着李舒的脚,不肯让李舒移步。

两人正在僵持,李道明便已经进了院子。李舒正捶打着李志,见父亲进了院子,只能收了手。不等李志开口,李舒先对父亲道:“这杀才也不知道吃了什么药,偏要拦着出府。”

“你出府去做什么?”李道明不去看起李志,而是盯着李舒看。

感受到父亲语气里的威严,李舒气势一弱,小声地道:“去买块适用的砚台。”

“放屁!”李道明大怒地喝叫了一声,把所有人都吓了一跳。李道明见周边都是人,冷哼了一声,背着手走朝李舒的房间走去:“逆子,进来!”

李舒头皮一麻,老打老实地走了进去。

“跪下!”

李舒本待不跪,但是李道明一瞪眼,李舒也只能跪下了。

“你都做了些什么?罢考!这种事情,也是你能做的?也不掂量掂量自己有几斤几两。人家许伟怎么不出面?你脑子里少根弦是不是?傻愣愣地做了人家的枪使,还不知道?我怎么就生出了你这么个蠢货。”

李舒见李道明一语点破自己的行止,心中也是来了心气,回道:“主考不德,就该!”

李道明一巴掌打在李舒的脸上,打断了李舒的话。骂道:“不德!哪里不德了。不就是年纪轻一点吗?我告诉你,苏三在酒楼里,说你的那些话,我句句都知道。你以为那是骂你,那是让你受气?人家那是为你好,是提点你!这个逆子,好赖不分,真正是气死你老子了。”

“人家苏三文采出众,你怎么看不到;人家主考之位,是皇帝御口亲封,名正言顺,你怎么看不到;人家还是你父亲的救命恩人,你怎么也看不到;人家年纪轻轻,平了金陵城之乱,把九门收拾的服服帖帖,你怎么看不到?”

“不德,你才叫不德。你以为你做了什么了不起的大事?告诉你,那个单世杰早把你们给卖了;罗瑞清如今已经伏法;刚才传来的消息,秦院正的府上被皇上下旨给抄了,而且还抄出近百万的家财。你以为这些财产是哪里来的?你们怕苏大人徇私舞弊,却不知道最徇私舞弊的人是秦佩松吧?”

“我骂不醒你!告诉你,苏大人唯一的不德,就是不该告诉我,你这个逆子也参与了组织罢考。你是真傻还是假傻,人家许伟都知道退避,你就这么没有见识,以为这样就可以把苏三从主考的位置弄下来?皇上会任由你们这么儿戏吗?若不是你父亲还有些面子,与苏大人还有些情份,你这儿功夫还能好好地呆在这里?还参加什么科举,还想着什么将来要主政一方?一个月后,你面刺金字,在极南之地拓荒就是你的最好下场。”

“你这逆子还不自知,非要气死我,你才甘心是不是?好好好,你去,你去,只要你敢走出李府的大门,就别怪我不认你这个儿子。”李道明气得浑身发颤,一脚踹倒早已木然的李舒,扬长而去。

李舒再没有想到外头的事情已经演变成这样!欲待不信,可是父亲一来没有骗自己的道理;二来,父亲句句都点在了明处,也由不得他不信。

傻傻地坐在地上,李舒脑子里乱成了一团,哪里还有出门的欲望。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母亲进来劝了几句,李志又进来请罪,说了些有父亲顶着,事情断不至于牵扯到李舒的头上,让他好好休息,不要误了明天入闱。

李舒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去睡的,只是觉得脑子有些发蒙,直到李志把自己叫醒,他才惊觉过来。赶紧收拾了食盒,衣被,及文房四宝,由几个下人陪护着往贡院赶去。

第433章 文科举

金陵贡院靠近南门,一条空旷少人的横街穿过贡院门前。一排高高的灯笼挂在‘贡院’牌匾之下,许多兵士已经在贡院门外排开。

李舒先进到贡院里的大院子边,报了姓名,领了号牌。这才在检物处把随身的衣物都交了进去。

一应携带的东西,都要交到这里检查。检查之后,考场会按排专人把这些东西放进每个人的号位。李舒交了随身的东西之后,便打发下人回去,自己则往检衣处进场。

检衣处设在一座小亭子前,里头坐着几名官员,正在逐一对考生进行检查,看考生有无夹带。亭前灯火通明,早已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又有几个官员,在贡场里焚烧纸牛马,祭拜四方,引得一众举子们小声议论。李舒心知这是考场里的旧例,也浑不在意。却看到前头单世杰也在队伍之中,一时气愤,顾不得许多,冲上前去,在单世杰的屁股后面死命地踹了一脚。

这一脚踹出去,被许多举子看在眼里,一齐大声叫‘好’起来。

单世杰一直低着头,生怕别人看到自己,突然挨了这一下,心中也是委屈的紧。回过头来,看见是李舒。今天早上两人还在一起密谈,如今却形同陌路,单世杰也豁出去了,回骂道:“做什么?”

“做什么?你个斯文败类,小爷手里要有把刀,能捅了你。”李舒恶狠狠地说着。

单世杰想要争辨,可是哪里说得清!再见附近的举子都朝自己吐口水,齐声为李舒叫‘好’!一时之间单世杰真想一死了之。

考场的守卫听到这边起哄,连忙跑了过来喝道:“不想考了是不是?不许喧哗!”

李舒便也把眼光移开,回到队伍后头排队!单世杰想想也是无趣,愤然走出队伍,扬长而去。

一众举子骂道:“还敢来考试,早该死远一点!”

守卫又上前喝斥,却不去管离开的单世杰。

单世杰离开没多长时间,一众官员便拱卫着苏三从一边的回廊里走了出来。有人没有见过苏三,在众人的提醒下,便一齐朝苏三看去,只见苏三气度不俗,举止雍容,倒是一副官相,不由都在想,只怕也只有这样的风采,才可以写出那样的诗词吧!

自然又是一阵议论,却被守卫们低低地喝住了。

苏三扫了一眼等候勘察的举子队伍,又看了一眼院子里在烧的纸钱,不由皱了皱眉头。有贡院的官员看到苏三皱眉,忙解释道:“贡院平时没什么人气,阴气重了些!一下子挤进这么多人,怕惊扰了阴司,所以烧些东西,避避邪气。”

苏三自然是不信这些邪的,淡淡地一笑,也不言语,直走进正堂里坐下。

高在先与黄之栋已然候在这里了。苏三一拱手道:“两位倒是来得早!”

高在先笑道:“这大半夜的,我是怕起不来,昨晚和之栋就睡在这里的。”

苏三便又笑道:“宁远首次主持科举,有些不明白的地方,还望两位老哥提点。”

高在先便呵呵地笑道:“也没什么规矩,一应的事体,下头都有人安排的。”

苏三看了魂不守舍的黄之栋一眼,心知他正担心着罗瑞清的事情会牵扯到他的头上。前次他来试探自己的语气,自己便已经料到黄之栋与罗瑞清有些关联,此事要是深究,黄之栋是脱不了干系的。只不过自己连罗瑞清都不想深究,自然没有道理要扯出他的。

便坐在上首,静候着时辰到了,这才到大殿里给文圣人上香。因城里曾经流传着科举的题目,为了公正起见,自己在今天上奏的时候,特意请皇上更改了题目,御前亲封在玉匣之中,所以不论之前流传的题目是真是假,自己都不用去求证了。这样省了自己许多麻烦。

这也是他了解到科举是一滩烂泥场后,下意识做出来的选择。

自己是主考,万一考题泄露,最后追究起来,倒霉的自然是自己。科举的一应事情之前都是秦佩松在主持的,还不知道其中做了什么手脚,虽然他已经死了,许多事情都无疾而终,可是若在此之前,考题便被他发卖了,那最后的苦果,也只能自己来承受。

更换考题,无疑是最合适的选择。若是换一个精明的皇帝,更换考题这种大事,一定要详细追问的,断不会因为自己一句怀疑的话,说换便就换了。可是赵普显然也没有想把事情闹大的意思,死了一个秦院正已然是够了,该掩的,他倒是希望掩起来,眼不见为净。所以,考题才换的这么顺利。

玉匣上有两道锁,钥匙一把在高在先的手里,一把在黄之栋的手里。两人焚香之后,恭敬地打开玉匣,取出里面的纸卷交给苏三。

苏三先看了一眼考题,又递给两名副考看了,才对下头道:“开考吧!”

此时天已大亮起来!场子里的人,把贡院大门闭上,再把整个贡场锁死,便把考题给宣布了下去。

看着所有的考生都开始进行考试了,苏三这才算是松了一口气,心里开始盘算起,怎么应付吴台铭的暗示和二皇子的明示。

想来想去,面子还是要给的!只不过,也不能全给,也要够得上资格的才给。这自然也算是舞弊,不过自己可以适当地增加一些名额出来。本来这次应试的人就多,多一些名额也是正常之举,自己借着这个名头,回头向皇帝多请示一些名额,便可以安置太子党与二皇子党的人了。这样一来,便仍然能保证整个科举在正常的轨道上进行。

其实有些事情,是没有办法避免的。大家的立场不同,所以任何事情,在不同的人眼里,便没有一个完全的公平。绝对的公平,并不存在;正是明白这个道理,苏三才只能退而求其次,努力让事情变得相对公平罢了。

科举有三天!最主要的是考策论文章,附带考的才是诗词!但是诗词一般是要写在卷首的,所以诗词的好坏,决定着考官是否会仔细地去看后面的文章。毕竟文章是很长的,那么多卷子,希望考官一个个细看,是不现实的。

三天考罢,考生退场,整个贡院便只看到考官在忙着批卷子了。至于那些封籍,移撰的细节,自然也不用多谈。卷面脏乱的卷子是第一批打下来的,这些卷子,根本就不会进入考官的眼底。

苏三为了保险起见,这些脏乱的卷子也看了看!若是有文才特别的,他也会挑出来。

又忙了五日,才堪堪把这些卷子给批完,三名考官,选了二百五十篇卷子。都登记完了姓名,苏三却又请旨加了五十个名额,花时间从挑剩下的卷子里又挑了五十人。最后三人合议了十份卷子,送到皇帝面前,请皇上钦点文举的头三甲。

这些事情又多忙了两天,所有的事情才算是告了一个段落。等苏三从贡院里出来的时候,已经快到月中了。十五日放榜,传胪定在了十六日,苏三十三日中午出了贡院,先到九门衙门里去问了事,这才回府里大睡了一觉。

科举这差事办得不容易!很是花费了一些心力,最后那三百份卷子,他还是要一一过目的!便是挑下来的卷子,他也要随机抽阅查看,以免出现遗漏。其间还要照顾到吴台铭与二皇子的意思,否则也不用特别请旨多选了五十份。不管是太子党,还是二皇子想要的人,只要文才够,他也乐得多选几个人出来。只有文章太差的,被他给按下了。

反正最后都会是皆大欢喜的结果,苏三也不担心兜不住。

这段时间他一直在贡院里呆着,城里倒是发生了一些事情。

原人与封人议亲的事情,已经在这几天里最终得到了确认。两国和约的内容,也被有心人传出了风声,无非是什么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条款,关键的当然还是有难同当。

另外,原人要求赵普派出一支接亲队伍,跟着原人去大草原接亲,赵普不顾某些朝臣的反对,最终还是同意了去草原接亲,而不是就地接亲。

娶娜仁原本就不是他的本意,所以他并不是急着,把娜仁就地娶进后宫,因此对这些其实是很无谓的。既然原人强烈要求,不可商量,那他也就顺手推舟了。

苏三也明白这种事情是无法避免的!和亲的事情与同盟的事情绑在了一起,除非是封朝不想同盟,否则是不可能在封朝就地娶回娜仁格日乐的。

既然赵普同意了原人的要求,原人自然便迫不及待地要回草原了,这个出行的日子定在了十五!与传胪是同一天。

这算是一件大事!另一件事情就算是小事了,但于苏三而言,这件事情却很重要。

那就是虞凤的醉仙楼已经开始试营业了,据说是生意还好。至少到目前为止,一百两一席的席面,也卖出去了两席。这第一席居然是老德跑来实践了他的诺言;估计也是九门这段时间对京人辕所很照顾,所以他来捧个场。第二席出人意料的是娜仁格日乐来捧的场。

老德最近有些烦,来捧苏三的场,与苏三交好,那情有可原;而娜仁格日乐也凑这个热闹,苏三可不认为她是嘴馋。上次她可是对虞凤不冷不淡的啊,这次又跑去捧场,也不知道她的脑子里想些什么?

两席就为试营业带来了二百两的收入,这显然对虞凤等人是个鼓舞,至少她们知道,这种席面并不是没人敢吃的。只要等名头打响了,只怕生意便会更好起来。

第434章 醉仙楼

苏三倒是答应过要帮醉仙楼开业赚点人气的,为此他十四日一大早特地进了宫。先简要地说了些科举的事情,再把醉仙楼一顿乱夸,最后请皇帝把翰林宴设在醉仙楼里进行。

赵普的性子最是爱闹,能公然出宫去外面吃上一顿饭,已然是很高兴的,再一听醉仙楼的菜式这么好,也早就动了心,哪里还会不同意。便让郭德尽快地安排一下,要名正言顺地去醉仙楼摆宴。

苏三倒没想过让赵普出宫来宴请,只是想着让虞凤等到人进宫表现一下。不过赵普肯出去摆宴,那自然也再好不过了。

估计这事办下来,虞凤少不得要在自己怀里消磨几下,苏三心里倒是有些小得意。继而心里也是一笑,自己什么时候,自己也开始陶醉在这种细枝末节的小意思上了。

出宫回到九门,却见冯天元正候着自己,一见自己来了,赶紧上前:“大人,和怡公主进来了,后头的娜仁公主请您一进衙门,便到后头去一下。”

“嘿,这娜仁公主还真住上瘾了!明天就要离开金陵了,今天还赖在这里不走?本官也不是她家的官,她说让去便去啊!让她们等着,就当本官还没有进衙门。”

冯天元不敢接话,也不敢多嘴,只是静静地立在一边。他只要把话带到了便可,至于其他的事情,不是他该要考虑的事情。

苏三说完,也不理会这些,先问过了公事。等一应的事情处理罢了,这才静思了一会儿,心里想着和怡只怕是来给娜仁送行的,自己也正好借这个机会,可以把那件事情给做了,这只怕是最后的机会了。

默默地想了一回,心里叹了一口气,这才慢腾腾地走到了后头。

娜仁格日乐看到苏三进来,轻轻地笑了笑:“知道和怡公主在这里,还在前边磨蹭,是不是不想进来?”

这话不暧昧,但说的很暧昧!

苏三只是不理会,呵呵地笑着!赵倩却闹了一大红脸,暗怪娜仁格日乐说话太孟浪。

苏三并不想在这个话题上纠缠,便扯开话题:“听说娜仁公主明天便启程回国了?”

娜仁格日乐格格一笑:“正是!和怡可是专程来送本公主的。正好,苏大人进来了,那就麻烦苏大人陪着我们好好逛逛金陵城吧。苏大人应该不会拿什么借口,来拒绝娜仁和和怡的最后请求吧?”

逛金陵城?那不就是逛街吗?苏三可没这份雅兴,他对逛街这种没有营养的事情,不是很感兴趣!但是苏三却同意了:“甚好!这几天在贡院里都呆腻味了,正好松乏松乏!”

娜仁再没想到苏三答应的这么快,稍稍有些意外之后,便拉着和怡说:“还是和怡的面子大!一请一个准。今天咱们可不能手软,听说这位苏大人不仅是个大才子,还是个大财子。得让他破费一些才对。”

和怡再不肯多说一句话,连多看苏三一眼,都感到有些不好意思,一副青涩的样子。

苏三怎么看和怡,都感觉和怡的性子有些像前一世的中学生,青涩中透着青春,脸皮虽然薄得可爱,心中只怕也是想法多多。

既然是去逛街,那自然不好带许多护卫。娜仁带了毕氏兄弟,赵倩也只带了一名使女和一名侍从,苏三怕街面上,有个闪失不好,便又挑了几名捕快在暗中保护,几个人这才出了衙门口往街上走来。

原人这段时间,在城里颇受礼遇,所以安全问题还是不用担心的!让捕快们跟着,也只是怕有些闲杂子弟,看到两女的美色,不知道深浅,钻出来影响了大家逛街的兴致。有经常在街面上走动的捕快挡着,自然会好很多。

和怡似乎是很少逛街,而娜仁似乎对街上的店铺也很感兴趣。两个女人叽叽喳喳地一路看一路逛,逢摊必停,遇店必进!因此,一路逛来,买了不少东西。苏三可不会傻到,充当娜仁的冤大头,当娜仁眼巴巴地希望他来付钱的时候,他是看也不看两人的。

自然便被娜仁说了一路的‘小气鬼’!

三人逛到中午边上,娜仁便对和怡道:“请你吃一顿好的!比宫里的御膳还要好吃的。”

和怡笑了笑:“还是和怡请吧,娜仁姐姐明天就要离开金陵了,和怡不能相送,今天就算是给姐姐践送了。”

“不用你请!娜仁也不请,让那个铁公鸡请!咱们去的地方啊,叫醉仙楼,这个地方,他不请都不行。”娜仁格日乐恶狠狠地看着苏三道:“喂,铁公鸡!中午醉仙楼,你请啊。”

苏三看了娜仁格日乐一眼,心道若自己再不做出个东道来,只怕这女人会把自己和虞凤的事情张扬出来。虽然自己并不怕和怡知道,但自己是有妻子的人,虞凤没名没份的跟着自己,已经很受委屈了,再让别人乱传,算是怎么一回事呢?便很爽快地应了下来:“好啊!算是给娜仁公主践行啊!”

和怡倒是奇怪,刚才一毛不拔的苏三,怎么又这么大方了起来。不禁看向娜仁格日乐,眼中闪着疑问。不知道这个醉仙楼到底是什么地方。

娜仁却不解释,一拉和怡:“说去就去,现在就去,不要便宜了他。咱们多点几个菜,吃不完的就带回去吃。嗬嗬!”说完拉着赵倩就往任记跑去。

苏三望着两个女孩像小姑娘一样地跑着,呆呆地站在原地,有些神思不属。娜仁跑了两步,回过头来。看到苏三仍然站在原地,便格格地笑着:“是不是不想请啊!能花你几个银子?大财子!”

苏三轻叹一口气,淡淡地笑了笑,迎了上去。

任记在御街上,而三个人逛的地方,也在御街上,所以不一会儿大家便到了任记。

和怡看了招牌,不禁好奇地问道:“是要先买一些炸鱼块,再去醉仙楼吗?”

娜仁拉着和怡的手一边往里走,一边笑道:“前头是任记,后头就是醉仙楼!眼下醉仙楼还没有正式开业,知道这个地方的人可是不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