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定国-第1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许世杰虽然心中也是欣喜,但他为人谨慎,若不是事实已经发生了的事情,他都会抱有疑问。因此,许世杰道:“若是这样,对银庄长远的发展自然是极好的一件事情!只是世杰还是有些担心,出单这么怪异,若是偶尔一次也还就罢了,但万一有人在暗中故意使坏,那就不太好了。”
“就算有人使坏,几十万两银子能动摇得了银庄吗?”许文臣看着众人道:“再说,在封朝谁敢明目张胆地对付咱们这几大世家?”
其他几个世家的代表对许文臣的话,深以为然!都觉得自己是过于小心了,眼下形势一片大好,再不可能出现什么状况。事实上,整个封朝也真没有人敢对大通银庄使什么坏点子!天底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谁要使坏点子,几个世家里,随便谁动动手指头,都要把对方给辗碎了。因此俱都放下心来。
许文臣见众人再没有其他的事情了,便单留住许世杰,打发众人自去。等人都走了,许文臣才对许世杰道:“以后这种事情,你单独进来与我商议便可,没有必要把他们带进来。大哥不是什么人都见的,就是他们各家的家长想见我,也不是说见,便可以见的。你有什么事情,先递个话进来,实在解决不了再碰头也不迟。你得明白,咱们是大东家,有些事情若没有非常的必要,还是不要让他们一一过问的好。”
许世杰连忙点头应是!这才从许文臣的书房里退了出来。
每次进来许文臣都要训示他几句,对于这一点许世杰早就习以为常了。其实若自己真不把这些人带进来,回头大哥又会说:有些事情,还是要大家一起商议的。咱们虽然是大东家,但该分摊的责任,还是要分摊的。
以前大哥就说过:大事就往里报,小事自己拿主意便可,有些事情没有必要说给他听!可是自己当真不说的时候,他又要说:店里的事情再小,那都是大事!要防微杜渐,一应的事情,就算决定了,也要往里支会一声。
自己也搞不清楚,哪些是小事,哪些是大事!也不知道哪些事情,是要与众家商议的,哪些事情又不要商议的。反正,有什么事情,自己还是照常报进来;不是正常在处理的事情,都与众家商议。
一边走,一边把许文臣的训示抛开,却见许伟从外头走进院子。
许伟是大哥唯一的儿子,大哥中年得子,把这个儿子看得比命还要金贵,所幸许伟还算聪明伶俐,文采也颇为出众。此次春闱,许伟的年纪已到,正是大展身手的时机。相信用不了多久,许伟便可以成为许家下一代的翘楚。
不过,现在许伟却一脸的酒态,不知道在哪里吃了这许多酒来。
不叫着许伟道:“上哪里去吃了这么些酒?午饭早过,晚饭又还有一些时候才到,你这一身的酒气,显见得是午时吃酒吃到现在!要让你父亲看到,有你好受!”
许伟见是三叔连忙上前行了一礼,却并不拘紧,只是笑呵呵地道:“因下着雨,没处走动。几个同窗便约在一起评诗论文,倒是边论边吃得酒,其实并没有吃多少。三叔又不是不知道小侄的脸,那是喝一点酒,便要红的。您可千万可别跟父亲说,要不然又要训上小半个时辰。”
许世杰拢着袖子微笑地道:“训你也是为了你好!春闱准备的如何了?”
许世杰其实只是随口一问,依着他的想法,许伟的回答必然应该是自信满满的!可许伟听到许世杰的问话,却无端地叹了一口。这下,许世杰便有些好奇了,问道:“这是怎么了?叹的又是什么气?”
“还不是为了春闱主考的事!”
许世杰这才想起,今年春闱的主考官早就选了出来,正是眼下炙手可热的官场新贵苏三。苏家倒是很发了几个人才,想当年,苏一刚出道的时候,也是一跳风光无限。升官升到了侍郎,也只用了十来年的功夫。如今,苏三就算受谋逆案的拖累,失去了位份,却也是封疆的大吏!
这苏三也不得了,而且看起来,势头更猛。听说,前几天苏三又新任了九门巡检司的首官。这种做官的速度,与苏三的大哥比起来,那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这官升的,也着实太快了一些。
只是,这与许伟有什么关系?管他是谁做了主考呢?谁做主考还不都是考?至于叹气吗?
许伟见许世杰脸上露出不解之情,便解释道:“这苏三充其量就只是一个学子而已,不过是仗着皇帝的宠信,才做了主考。没有功名在身,突然就做了主考,已经是名不正言不顺了。再说这苏三比小侄年纪还小,又是商人家出身的性子,要比起来绝没有小侄的性子练达。就苏三的性子,他要不偏帮了那帮武陵学子,那才叫出鬼。这样一来,势必就不公平,大家同样是应举,凭什么让武陵人占这么大便宜!”
许世杰见许伟一腔的愤愤不平,不由仔细地想了想才道:“考生的籍贯、姓名可都是要封起来的!他不过是个空架子的主考,难道还敢公然循私,舞弊科举不成?”
许伟苦着脸道:“就算他是个空架子主考,完全没有势力,可只要苏三认得武陵府那帮举子们的字,硬要点了他们的卷子,其他人也没有法子。何况,现在他也不是一个空架子的主考,他要想拆出卷首去看,谁还能拿他如何?科举里头的事情,小侄不明白,三叔您还不明白吗?”
许世杰心里盘算了一回,觉得许伟说得也有些道理,这种事情是极有可能发生的!苏三本就是这次应试的学子,自然对自己同乡的学子知之甚多,就不看字迹,只需从文章中看出该学子是武陵人,说什么也是会心里照顾一二的。就算苏三一点根基没有,做为主考,他要硬塞几份卷子的能力,还是有的。
无怪乎许伟有这样的担心,武陵人选得多了,其他地方的考生自然就选的少了,这是必然之理。
许伟见三叔没有说话,便又道:“再说,小侄与这苏三还有些过节。若苏三认出小侄的字,那小侄就是考死也是枉然的!”
“啊!”许世杰倒没想到还有这么一层关节在,不由有些疑问。
许伟便把那次赌诗会上的情节,细细地说了一遍!
许世杰静静地听完,虽然认为那不过是意气之争,登不得大雅之堂。但苏三正是意气之争的年纪,若是苏三一意里要寻许伟的短处,那还真是有些麻烦。
许伟可是许家的未来,科举这件事情又是大事,无论如何他都要为许伟考量一下。再说,大哥在朝廷里似乎与苏三也不大对付,否则‘霸王别姬’断没有花落冯家的道理。
大哥也真是,不过就是一个新贵,也就是哄一哄的事情,干嘛那么固执,摆出一副老前辈的嘴脸,不愿意与苏三亲近呢?要不然这些事情,哪叫个事情!
第400章 许伟的小算盘
“嗯,这事不算小!走,咱们一齐去找你父亲商议商议!”
许伟摇了摇手道:“小侄现在这个样子,可不敢去见父亲。再说,这件事情,父亲已经知道了。”
“唔!”许世杰点了点头道:“那好吧。你且安心读书吧,有什么事情,你父亲自然会处理的。你这里,若是有什么事情很为难,不妨告诉三叔一声,或许在三叔那里就容易处置一些也不一定。”
许伟便把许世杰一拉道:“还真有一件事情,要求三叔!”
“是不是要钱?”许世杰一看许伟的样子,便猜出了七八分。不过他素知许伟要钱并不是乱花,而是都花在了正处。若不是大哥向来拘紧许伟,许伟他不会向自己开口拿钱。
“嗯!”许伟点头确定了三叔的猜测,随后才呵呵地笑道:“不过,这回可要的多。三百两。”
许世杰一听要三百两之多,便着意地看了许伟一眼,见许伟神并不是开玩笑,不由沉吟了一会儿才道:“三百两可不少!这事恐怕要支会大哥一声!”
“别,我的好三叔!您要是能给就给,不给小侄再想别的办法。千万别告诉父亲。”
“别的办法?你有什么办法可想?”
“总有办法可想的,大不了把我屋子里那些古董儿拿到西市上去卖了,也总凑得出这笔银子。”许伟像似下了很大的决心一般。
许世杰便微微一笑道:“三百两对三叔来说,倒算不上什么!以咱们许家的家势,你就是拿三千两,三万两在手里做事,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你父亲之所以拘着你,只是不想让你像其他世家的子弟一般,学出那些狗屁倒灶的玩心来。不过,你不是那样的孩子,所以只要你开口,三叔再没有禁过你。这样吧,你也不用倒腾你房里的那些东西了,这钱你到三叔那里支用好了。”
许伟一喜道:“要说,还是三叔好!”
“不过,你得告诉三叔一声,这钱干嘛用!”
许伟略为沉吟了一番,才笑道:“小侄正在办一件大事!这事若办成了,那科举的事情,就不用父亲再操什么心了。至于更具体的,三叔还是不要问了。”
许世杰心中一跳,却慢慢地隐了心中的疑问,只是轻轻地道:“你也不小了。有些事情,有胆子做自然是好的。可是,做事之前,也要想想做不做得成,有没有必要亲自去做。未虑成,先虑败。引火烧身的事情,我们是能避则避。”
“嗯!小侄明白了。”许伟知道自己这个三叔事经得多,最是谨慎的。估计三叔是猜出了什么,要不然再不会这么嘱咐。
把三叔送到门口后,许伟回到自己的院子里独自盘想起来。
许伟说的大事,自然是策动金陵举子抗议!
朝廷极重视取士,若是举子们都跳起来反对苏三这个主考,便是乾坤独断的皇上也要重新考虑考虑。再说他就不信了,满朝的官员,就这么甘心情愿地让苏三这么出风头?
别看苏三升了九门总巡检,多么多么的风光;背地里还不知道挡了多少人的路,被多少人忌恨。苏三越是这么出风头,那倒台的速度就会越快。不是官场中人,不会明白做官的难处,其实做官也不是那么好做的。底子薄,没根基,没人望,想做高官,那是不可能的。
不过,三叔说的也很有道理!自己确实要准备一些后手,万一这件事情出了疵漏,自己被牵扯到这件事情当中去,最后为此失去了科考的机会,那就得不偿失了。
说不得,这事还只能让李舒与单世杰去打冲锋。李舒现在正恨着苏三,对这事再没有什么推脱的可能;单世杰嘛,是个禁不住人挑唆的憨货,不怕他不上赶着用命办事。听说他的家境不是很好,若是能让他见到实际的好处,说不定什么事情,都是敢做的。
这几天翰林院开课的时候,院里的罗先生似乎曾直言过苏三资历浅的话。从这里可以看出,翰林院的先生们心中也尽多怨言。怨心可用啊,不知道能不能从院里得到支持,若是秦佩松也能暗地里给些支持的话,那李舒他们必然能壮着胆子把事情闹大。
这个方向,自己要指点给他们,但自己还是找个借口悄悄地退出来为妙。一切的主意让他们自己拿,自己最好是躲在后头看着。若是他们成了,自己可以得一份功劳;若是他们不成了,自己完全可以置身事外。
对,就是这么办!
暗暗地拿定了主意,许伟找来管家王崇,如此这般地吩咐了几句,这才悄悄地出了门。先去银庄里支了三百两银子,再去酒楼里定了个包间,使两个小厮去把李舒和单世杰以议事之名喊了过来。
大家下午才分的手,李舒与单世杰都不知道许伟又把他们叫出来,是为了什么事情。吃了一阵酒后,便拿这话来问许伟。
许伟正等着他们俩问呢,见问便认真地道:“中午商议的事情,焕之想过了。焕之觉得,要搞还是要往大里搞,小打小闹,只怕不顶什么用处。”
李舒应道:“怎么往大里搞?除了请愿,不就只剩下罢考了!”
许伟听了这话,便含糊地应了一句道:“也不是不可以!”
李舒吃了一吓道:“若是这样弄得话,还真是搞大了。真是成了,倒还好说,若是弄不成,可是要担莫大的干系。”
单世杰则道:“怕什么,我们现在都已经联络了一百多人了,到时只要我们振臂一呼,在考前头一天晚上,往院里一跪,朝廷怎么着也要给个说法。这次咱们准备的周密一些,充分一些,便是秦佩松也拿咱们没有法子。”
“可是!”李舒有些犹豫!
把对苏三不满的人拉在一起去请愿,那是一码事;可为此组织罢考,那可是另一码事。罢考不成,那组织者是要担干系的;就是罢考成了,也难保组织者不担干系。
许伟看了李舒一眼,知道李舒出身官家,脑子比单世杰要世故一些,因此连忙在一边敲着边鼓道:“听说翰林院里的先生们,对苏三做了主考也很不满。要知道以前,这主考之位都是翰林院里主事的。涣之以为,秦佩松对这种事情是乐见的。他应该是怕事情闹不大,闹不大他得收拾残局;闹大了,他反而乐见其成。”
第401章 借口
李舒听了这话,心中也是一动!若是有翰林院的先生在背后撑腰,那这件事情就有可为了。
单世杰听了许伟这诱导,细细一想道:“好像罗先生似乎很不满,要不我们去探探口风?”
许伟便不说话了。
李舒想了想道:“倒是可以探一探!其实翰林院的人也不是瞎子,咱们在做什么,他们难道会一点都不知情?若是他们能容得下我们搞大,那我们就搞大。”李舒说罢便拿眼睛来看许伟。
许伟道:“还是要隐密一点好!至少罢考的事情,不能让太多的人知道!只让他们知道会有事情发生,到时候让他们参与进来便可。只要咱们几个打头的人撑住了场面,他们再不可能临阵退缩。”
单世杰感到很兴奋,这可是一件大事。要真是做成了,那自己在金陵学子中的名声可就鹊起了。
许伟看单世杰喜形于色,而李舒也是一脸的跃跃欲试,便从袖子里取出三百两银票放到单世杰的面前道:“这些钱,你且拿着。有什么事情,也好取用。”
单世杰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钱,见许伟把钱交给自己,一时之间有些无措。急道:“还是许兄收着好了,万一掉了。”
许伟自然是一脸的无谓,笑道:“一点小钱,丢了就丢了,有什么好心痛的。”
李舒见许伟大出血,便也对单世杰道:“他家就是开银庄的,有的就是钱,不用跟他客气。咱们谈事情总不可能干谈,总得有些花费,正好从这里面花差。”
单世杰见李舒也这么说了,便把银票小心地收好。银票入怀之后,单世杰感觉整个人的腰杆子都硬了,说话都有底气多了,就好像天底下的一切,无不可为。原来有钱的感觉这么好的。
李舒对这些钱倒不是很在意,而是想着怎么把苏三给整倒,以雪自己在大庭广众之下被苏三教训的大恨。
几个人正议着,便听到包间的门,被人敲响。李舒惊了一下,意识到此地并非商议重要事情的场合。单世杰有些莽撞,便扬声问道:“是谁?”
“我是王崇,许府的管家!”门外应了一声。
许伟立刻对两人道:“哦,是我府里的管家王崇!真是的,怎么寻到这里来了。”
单世杰听了许伟的话,早就站起身,去把门打开。
王崇往里一看,一眼瞧见了许伟,便着急地道:“哎呀公子!真是让小的好找啊,老爷正寻您呢?”
许伟脸色一紧道:“父亲?有什么急事吗?不能等回家去说吗?”
王崇一脸的焦急道:“不知道是谁多嘴,说公子这段时间天天一身酒气回家。老爷大发雷霆,已经腾出了城外一处僻静的庄子,要打发公子到那里去读书,不到临考不许回城。”
“啊!”许伟已经变了脸色。
李舒的心里也是‘咯噔’一下!三个人,一向是以许伟为首的,若是许伟去城外读书了,那罢考的事情可怎么处?
许伟自是一脸的急色,顶着王崇道:“我又不是小孩子,读书的事情自己难道还不会安排吗?不去。”
王崇一脸为难地道:“公子爷!这事,您犯不着和小的说,小的也只是听老爷这么一说,是不是这样,一概还都不知道。要不您去向老爷说一说,幸许就不让你到庄子里去了。”
许伟见王崇要自己去找父亲说话,气势立刻便弱了一截。也不说话,只怔怔地看着桌上的酒菜,似乎是生着闷气。
王崇便催促道:“老爷正发着火呢,家人打发了好几批出来寻公子。公子还是早些回去吧!”
单世杰一直在边上听,见许伟这么为难,便断然地道:“涣之且去,先平息了伯父的怒气再说。不见得就会送出城外读书。便是真去了,城里的事情,有我们统筹也不是什么难事。”
许伟感激地看着单世杰,弱弱地道:“不行,不行,我一定说服老爷子,争取留在城里。”
单世杰一拍胸脯道:“不必多言,成事不在人多。涣之尽管放心。”
“哎!”许伟重重地一捶桌子,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别着头呆立了片刻,这才极不甘心地对着两人一拱手道:“我就不信拧不过那老爷子!”
说完出了包间门,与王崇扬长而去!
许伟一走,李舒便对单世杰道:“干嘛你要一体应承下来?我们三个同进同出,他若真去了城外,这叫什么事?”
单世杰不以为然地道:“少了涣之,我们就做不了事情了吗?这次正是我们大显身手的机会。李兄该不是怕了吧?”
“哼!怕?你几时见过我怕了?”李舒眉尖一挑道。
“那还犹豫什么!明天,我就去找罗先生探探口风。李兄再多联络些好友过来,多些人咱们声势便更大一些,把握也就更大一些。”
李舒搓了搓手道:“行,不过你去找罗翰林的时候,可千万别泄了底。离春闱还有个把月,咱们先慢慢地摸清楚罗翰林的实意才是真的。”
单世杰道:“放心吧!世杰已经有了主意,你就瞧好吧。”
李舒便问单世杰要用什么法子,单世杰便悄悄地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一回。李舒听罢,嘿嘿一笑道:“小心着点,别把自己也给诱在了里头。”
单世杰脸一红,却认真地道:“不过是个必要的一个手段而已,世杰岂会没有这点定力?”
李舒便摆了摆手道:“好,那便等你的好消息。”
两人议完这些,便又开始商议要联络哪些人,直议到月满霜华,这才散了,各自归家。
单世杰回到家里,从银票里抽出一百两银票,交给母亲道:“今天儿子得了一笔外财,这一百两,就放在家里用。”
单世杰的母亲接过银票,细细地看了一回,见是一张百两的大钞,不由吓了一跳。这张银票都可以把家里连地带屋全部买下了,哪里弄来的这银?单母不放心地问道:“哪里来的?”
“您不用管了,反正是正道上来的。”单世杰得意地又抽出两张相同面值的银票,抖了抖。
“那母亲明天把这银票兑成银子,放在家里?”单母被儿子手里的银票晃得眼花,又高兴又胆弱地问道。
单世杰豪气地一摆手道:“这事母亲自己安排便罢了。”
单母这才笑道:“我儿出息了,等春闱考下来,说不定就是个状元,以后要做大官的。”
单世杰得意地道:“状元只怕是没您儿子的份,中个进士还是有希望的。”
第402章 有鱼上钩
不说母子两人说话,且说第二天,单世杰起了一个大早,先去御街里采办了几样珍贵的礼品。借着店里的红纸笔墨,写了一份礼单。便一路往罗府走来。
翰林院的差事闲得很,单世杰估摸着罗瑞清一定还在府中!若是真在,那自己就先套套口风!若是不在,那自己先把礼品放下,等罗瑞清收了礼物,再来说话不迟。
在罗府门前下了贴子,附着礼单一齐送到里头。不一会出来一个管家笑着迎进单世杰,在偏厅里说道:“单小哥客气了,我家老爷一大早就到院里去了,并不知道什么时候归家,要不单小哥去院子里寻我家老爷?”
单世杰便笑道:“不必了!其实也没什么事情。若是罗先生回来,还请管家回一声,就说晚生夜间在‘翠香居’单请先生,望先生赏脸。”
管家便笑道:“这个小的可做不了主!回头老爷回来,有了主意再说吧。若没有时间去,府里一定派个人去小哥家里说一声。”
“那就有劳了!”单世杰见管家挺客气,知道是看在那丰厚的礼品面子上,吃不准他的来路。便拱了拱手退了出来。
管家送单世杰出了门口,这才返转院中,在花园里寻着罗瑞清回话道:“来人走了!”
罗瑞清正在收拾几株盆景,漫不经意地道:“都说了些什么?”
“说是请老爷晚间到‘翠香居’去吃酒!”管家连忙应着。
“翠香居?吃酒?还有谁?”罗瑞清直起了身子道。
“他说是单请。”
“嗬嗬!有点儿意思。单世杰?好像家境并不富裕吧,哪来的钱准备这些礼品!还请吃酒?还是在翠香居!嗬嗬,翠香居可不是什么吃酒的好去处,看来在这帮小子们的眼里,本翰林倒是个风流种子。”罗瑞清自言自语地道。
管家就装着没有听到,静静地立在一旁。心道,一个学生的面子,估计老爷是不会答应的。
却听罗瑞清道:“得了!便去应了这个局吧。叫厨房里就不要备着老爷我的晚饭了。嗯,中午饭也不要备了,老爷我呆会便要出门。”
管家稍稍一愣,便退了下去。
罗瑞清仍然慢条斯理地整理起盆景来。伺弄了半个上午,看看天色近午,罗瑞清这才吩咐备轿,带着一个小厮,直接进了秦府。
秦佩松见罗瑞清大中午地跑来,心知事情有了进展,连忙接到内院,吩咐把午饭送到书房里来。这才问罗瑞清道:“有进展?”
罗瑞清点了点头道:“今个,学生中有一个叫单世杰的,找上门来了!这单世杰原本是个穷学生,可这次进门,却备了二十两银子的礼,还约瑞清到翠香居去说话。”
秦佩松‘唔’了一声,轻轻一笑道:“那去就是了!”
“自然是要去的!这还不是怕院正大人等急了嘛。”
秦佩松确实是有些急了。这些天,连着催了罗瑞清好几次。自从被苏三当众啐了一口,秦佩松更是铁了心要把苏三给撸下来。否则自己几十岁的老官腔,倒让新手给叨噔了去,那还了得?
“好!有进展就好!”秦佩松心底里暗松了一口气,他是担心罗瑞清表面上应着自己,暗地里却给自己松劲。所以,这几天尽逼着罗瑞清了。
两人商量着晚间该如何把院里的意思给透出去,又应当如何不动声色地点拔一下单世杰。议了一中午,罗瑞清这才辞离秦府。
等罗瑞清走后,秦佩松在心里暗暗地想道:既然这个单世杰没什么背景,要是万一事情不利。最好就从单世杰那里断掉,才是最保险的事情。就算事情闹大了,只要没人能找到这个单世杰,那也就完全扯不到翰林院的头上。
不过,自己是不是也应该给苏三找点麻烦了?苏三虽是主考,但科举考试的组织工作却是翰林院在准备。自己怎么着,也不能让他这个主考过得太轻松了不是?
因此过了两天,秦佩松便开出了公文,递进九门巡检司衙门。公文的内容无非是说科举考试多么重要,多么受到关注。随后又言及科考之中还有诸多事宜需要准备,许多事情都需要主考官来定夺,因此恳请苏三每日抽半天时间到翰林院里办办公务,不要耽搁了科考。
这也算是秦佩松的一个试探。
科举考试之前,确实有许多细节上的工作要作。以往主考都是从翰林院中选出来,所以不存在要移衙办公的事情;如今苏三做了主考,情况有了变化,翰林院不敢独自做主,所以才想到要请示苏三,这也是正常之理。
冯天元处理衙务,接到这个公文后,自然不敢独断。便急拿着公文到档案房里来寻苏三。
苏三一人占了一个大火盆,正捧着一本书册坐在火边看书!旁边一张书桌上,还堆着许多类似的书册。
这些书册包罗万象,有些甚至是南迁时,各个衙门里的资料。不知道苏三为什么对这些很感兴趣。便小声地咳了一下。
苏三抬起头看了冯天元一眼,道:“什么事儿?说吧。”
“这里有一份翰林院过来的公文。公文中敦请大人前往翰林院出公,指导科考进展!属下不敢做主,所以。”
“唔!时间倒过得真快。算起来一个月不到,便要科举了。”苏三一边应着,一边接了公文,细细地看了起来。只见公文上的用词虽然客气,但是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意思,怎么看都是要把自己拘到翰林院去的想法。
“你怎么看这事?”苏三把公文轻轻地一放,双手在火上烘了烘问冯天元道。
冯天元虽然猜到翰林院表面上摆出一副公对公的嘴脸,其实心里并不见得服气。不过,科举是大事,朝廷向来重视,主考若是不去主持,只怕也说不过去。
便道:“只怕还是要去应付一下场面!”
苏三便笑骂道:“应付个屁!翰林院可不是宁远的地盘,去了那里,还不是听任他们摆弄。以前历届科举都是他们准备的,我去指手划脚,算怎么回事?一来,他们是办熟了的差事,宁远初去乍到,难免有思虑不周之处;二来,就算万事宁远都想到了,可下面全是阴奉阳违的人,宁远说出去的话,那还不是放屁?没有叉子,他们都会给本官找些叉子出来,回头他们再一推二五六,把责任全赖在本官头上,本官岂不是费了力气,还不讨好?”
冯天元一愣,心知苏三说得都是实情。可是不去的话,岂不是更落了口实?
只见苏三一抖手,摸出一把扇子,摇了两下才道:“你去给他们回份公文,就说本官把诸多事宜全部委托给翰林院去办了!再给东府也去一份公文,就说翰林院办春闱的事情,是熟门熟路,再不会有什么错处。这两份公文的下面,都加抄文。往翰林院的公文抄在东府公文的后头;往东府的公文,也加抄在翰林院的公文下头。就按宁远这意思,你掂量着用词,把这事现在就办下去便是了。”
冯天元退出来后,便在心里对苏三的决定赞了一声!难怪苏三年纪轻轻便做了大人,而自己只配做个属官。看来,一切都是有根有原的,单就今天这件事情的处置,苏三就比自己高明了许多。
翰林院想将苏大人一军,可苏大人不动声色地就把这事给推了回去。
往东府去文,就是防着翰林院跑到东府里打擂台;把两边的公文都加了抄本,就是把这件事摆在了明处。现在翰林院只怕要更加上心办科举了,但凡是出了一点差错,都会让人认为翰林院没有上心办差;而翰林院就是想把这些事情赖在苏三的头上,也不可能了。
反倒是翰林院若做不好了,苏大人可以随时上去打上一棍!
这一里一外,以客为主的变化,当真是有些老道。翰林院就是想驳回苏三的行文都不可能,说不得还要回文客套一番,感谢苏大人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