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刑徒-第1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怀中游走,一双玉乳在大手的揉捏下变形,两点嫣红都硬了起来,美婢更是呼吸急促,媚眼如丝。
伙计只看得血脉贲张,身下都硬了起来。
“东门里,出了什么事情?”
矮胖子懒洋洋的问道。
真是两朵鲜花,插在一坨牛粪上了……
伙计心里这么想,可脸上还是要流露出恭敬之色。
因为眼前这矮胖子,不是别人,乃当朝中丞相赵高的女婿,咸阳令阎乐。想当初,阎乐因受到巴郡秦家的连累,被罢了官职。后来赵高当朝,很快就把阎乐复起,更胜似从前声势。
这货,可是个杀人不眨眼的主儿!
伙计轻声道:“今日酒楼中,又有人提起了天命。”
“哦?”
“不过这一次提到的天命,是……”
“是谁?”
“是章邯将军!”
阎乐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手下意识的用了点力量。美婢玉乳受痛,不由得轻声一哼,手上也用错了力道。阎乐顿时勃然大怒。一脚把那美婢踹翻到,恶狠狠的骂道:“贱人,想害死我吗?”
原来,阎乐当年曾被杖责,行刑的人得蒙毅的提醒,打断了阎乐一条腿。
伤势好转之后,阎乐却成了跛子。按照秦法,他这属于行仪不妥,不能再出任官吏。若非他有个好老婆,只怕这辈子别想再当官。那美婢不小心,正按在了他腿上的伤处,阎乐自然大怒。
美婢吓得匍匐地上,瑟瑟发抖,连声求饶。
而阎乐站起来,从书案上抄起宝剑,一剑将美婢刺死。
浓浓的血腥味在书房里弥漫开来,另一个美婢吓得面无人色,而那伙计,更是心肝噗通直跳。
可惜了,还不如送给下人们使用!
伙计心中这龌龊的念头,阎乐无心理睬。
他眯起三角眼,凶芒毕露,“章邯,又怎地扯到了天命之中?”
鲜血,顺着剑脊低落在地上,伙计头也不敢抬,轻声的说:“他们说,按照五行阴阳之说,鑱钺属金,金在西方。而鑱钺又是征伐之器,意指掌兵征伐之人,章邯将军,乃极西之人,掌极西之兵,正应了天命。”
极西之人,掌极西之兵?
阎乐嘴角抽搐了两下,脸上浮现出一抹狰狞笑意。
那章邯,仗着手握兵权,一向不把他这咸阳令放在眼中。就连他的儿子,也是嚣张跋扈的很呢。
这一次落到了我的手里,我定要让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第三百三十二章 龙池斧钺,刘氏当国(五)
阎乐没有耽搁一点时间。
把那东门里的伙计打发走了以后,他立刻换上了一身衣服出门。
出门的时候,他甚至没有看那倒在血泊中的美婢一眼,只是淡淡的吩咐另一个美婢,把尸体处理掉。对于阎乐而言,杀死一个家中的美婢,就如同碾死一只蚂蚁,不值得大惊小怪。
那活下来的美婢,更是不敢露出半点不满之意。
看着已经渐渐变冷的尸体,心中陡然生出兔死狐悲之感慨。今天死的是她,那么明天,又如何?
吩咐几名小厮,把尸体埋在了后花园中。
美婢一个人坐在水池旁沉吟半晌,一咬牙,起身走出了花园。
换上一身朴素的衣裳,和府中管家打了一声招呼。阎乐身边有几十个美婢,有的甚至是赵高从宫中,向嬴胡亥讨来的宫女,都交给了阎乐。对于这个女婿,赵高还是很看重的。一来,他手里的确是没什么人;第二呢,那过继来的女儿虽然已经不在了,可这翁婿之情,甚浓。
美婢在府中的地位还算不差,所以管家也没有在意。
她出了府门,沿着咸阳宽敞的大街一路过去,穿巷过街,很快就来到了一座民宅门口。
这民宅看上去可是有年头了,大门上的漆已开始剥落。美婢看了看左右,见没有旁人,就走上了台阶,轻轻叩响门环。不一会儿,门开了,一个老苍头走出来,见到美婢,不禁一怔。
“长儿,你怎么来了?”
老苍头显然是认识这美婢的,轻声问道。
“阿父在吗?”
“詹事刚从宫里回来,正在书房里看书。”
老苍头说着话,让出了一条路,美婢闪身就走进了书房。
民宅不算大,分内外两个小院,正中间是一座厅堂。老苍头带着美婢,从堂上穿过去,径直来到后院的一间房舍门前。他示意美婢停下脚步,上前轻轻叩响房门,“老爷,长儿来看您了!”
“进来吧!”
书房中传来一声略显尖亢的声音,还带着一丝疲倦。
美婢连忙走了进去,就见这书房里摆放着一圈书架,正中央有一张书案,旁边靠坐一名老者。
年纪大约在五十多岁,须发都已经花白了。
颌下光秃秃的,无须,胖胖的脸,身体显得很富态,却又不失一分精干之气。
“长儿,你怎么来了?”
老者诧异地看着美婢,低沉的问道。
“阿父,救救长儿!”
美婢噗通一声,就跪在了老者的面前,哭泣道:“阿父,燕女死了,被阎乐杀死了……这已经是他杀死的第九个姐妹。长儿害怕,害怕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被那阎乐害了性命,请阿父救我!”
如果刘阚在这里,就能立刻认出,这老者,赫然是当年和他一起伴驾的黄门,百里术。
百里术在始皇帝活着时,已经有了一定的地位。甚至始皇帝产生过让百里术接掌中车府郎中令的职务,以取代赵高。但可惜的是,这一切还没有来得及发生,就一下子都烟消云散。
始皇帝死了,而百里术却还活着。
他面临的情况并不好,赵高那种睚眦必报的性情,岂能容得下百里术?
好在,几十年宦者生涯,让百里术拥有着无比强韧的心。他无处可去,也只能留在咸阳宫中。赵高一开始撤了他詹事之职,让他去掌理马厩,做一些很低贱的事情,百里术忍下了。
后来,他买通了赵高身边几个比较得信任的黄门,总算是逃脱了苦海。
但赵高并不会让他掌握实权,只让他负责训练宫女歌舞,以取悦秦二世。百里术再一次忍了,而且是战战兢兢的做事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总算是熬出了头。借由那些宫女的歌舞而得到秦二世的赏识,重新坐回詹事之职。而在这时候,赵高想要压制他,却也不容易。
不过百里术很清楚,和赵高比起来,自己在秦二世面前什么都不是。
所以他再一次放低了姿态,从不插手过问自己职责以外的事情。即便是自己管辖范围之内,百里术也会先向赵高请示。一来二去,赵高也就消了戒心,这日子才算是好过了一点点。
眼前的美婢,还有那个被杀死的燕女,是百里术一手训练出来的宫女。
赵高后来向秦二世讨厌,百里术也没有站出来反对。其实,即便是他反对了,能够有用处吗?
就这一点而言,百里术很有自知之明。
长女和燕女,都是当初百里术很宠爱的宫女,视之为己出。
乍闻燕女被杀,百里术的心,猛然像被针扎了一样,捂着胸口,久久说不出来。
“长儿,那阎乐为何要杀燕儿?”
美婢连忙把她听到的事情,向百里术说了一遍。
百里术心里咯噔一下,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他知道,赵高对章邯的态度。不是赵高不想动章邯,而是他没有借口。赵高对章邯怀有很深的顾忌,特别是章邯的声望越高,他越害怕。
似赵高这种人,仇视一切可能,或者已经威胁到他的人。
此人对权力的渴望,已经到了病态的地步。身为中丞相,他几乎把持了关中地区所有的权力,唯一不受他控制的,恐怕就是北疆的王离,还有山东的章邯。王离,现在已经没有了!
百里术很清楚的记得,前些日子赵高听说王离大败战死之后,非但没有难过,反而在府中摆下了酒宴。整个老秦人当中,最能威胁到赵高的人,就是在关中极具权威的东陵王氏家族。
王翦王贲两代人凝聚出来的威信,可不容忽视。
若非如此,赵高又怎会在王离死后,第一时间下诏惩治东陵王氏家族?王家满门百余口,被他杀了个干净。现在,他又把矛头指向了章邯,这分明就是想要,让老秦彻底的灭亡啊!
“阿父……”
见百里术不说话,长女忍不住叫了一声。
“长儿,阿父无能,只怕是……”百里术闭上了眼睛,沉吟许久之后,轻轻叹了一口气,“阿父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在旁人看来,也许挺风光,可是……阎乐背后是中丞相,我虽有心为燕女讨回公道,却没有这个力量。长儿,且忍耐一下吧,如果实在是忍耐不得……”
百里术说着话,眼中突然闪过一抹精光。
但旋即,又黯淡下来。
“阿父,您接着说啊。”
百里术站起来,走到书房门口,打开了房门。他探出头,向外面张望了一下之后,退了回来。
“长儿,你可有胆略?”
“只要能脱离那苦海,长儿有胆气。”
“我昔年有一位袍泽同僚,如今嘛……听说他在北方还算得意。王离死后,他占据了九原,云中等地,也算是一方诸侯,不听命于赵高。若你有胆气,我可以写封书信,让他照顾你。”
长女闻听,瞪大了眼睛,轻声道:“阿父,您说的可是九原天命?”
“哦,你也知道他吗?”
“阎乐老贼和人商议事情时,有时并不避讳我们。所以长儿也隐隐约约的听说过那位九原天命。”
百里术说:“他是先帝亲封的北广武君,关内侯。当年与我伴驾东巡,曾担当鹰郎将,是八大郎中之一。只可惜……长儿,我要你暂回阎乐府中,忍耐一些时日。待……我还要做些事情,到时候你帮我带两件东西给北广武君,也算是一个觐见之礼。若成功,你我后半生当无需发愁了。”
长女一怔,露出犹豫之色。
她是真不想再回去了。但她更知道,如果百里术不帮她,她根本就逃不掉。
忍耐……虽还要再回那魔窟里,但总算有了个希望,好过早先,她在那魔窟之中,毫无寄托。
“阿父,长儿听你的!”
百里术说:“你回去之后,要尽量忍耐,不可以露出半点破绽。还有,你要尽量打听一些阎乐的动静。每天正午,我会让老百里在西门铺,杜陵春酒肆待一个时辰,你可把消息转告于他。”
长女听罢,用力的点了点头。
又好生安慰了长女一会儿,百里术让老苍头把她送走。
他一个人在书房中,来回的走动,似是在考虑什么重要的事情……
“一边是广武君,一边是公子婴……也罢,这咸阳的天,迟早要变,索性就赌上他一次!”
百里术喃喃自语,下定了决心。
※※※
刘阚在巡视了神木关之后,和灌婴分别。
下一站,刘阚要北渡大河,前往云中视察之后,再南下入雁门郡。钟离昧已攻入雁门,占领了勾注山以北的地区。正如刘阚等人所预测的那样,王离大败之后,雁门郡守军一下子失去了主心骨,人心惶惶。再加上云中传来的消息,使得驻留秦军清醒的意识到,后方基地已失。
何去何从?
在这种慌乱的心思下,钟离昧率六千步军长驱直入,一路上几乎没有遭遇到什么强烈的抵抗,就顺利的夺取了雁门郡。在占领雁门郡之后,钟离昧也没有冒进。他依照刘阚的吩咐,迅速在勾注山营建关隘,站稳了脚跟。
赵国大将司马卬曾试图攻打勾注山,但是几次强攻失败后,就乖乖的退走了。
钟离昧也没有趁胜追击,而是继续稳守勾注山,同时李成迅速调派官吏,将雁门郡掌控手中。
与此同时,陆贾抵达涿郡,说服了陈余。
陈余之所以同意让出恒山郡通路,一方面是因为涉间所部秦军并未遭到损失,战斗力极强。如果强行阻拦,其结果……亏本的买卖,陈余肯定不愿意去做;另一方面,陈余内部也需稳定局势。特别是在楚军声势咄咄逼人的状况之下,昔日师友又反目成仇,陈余急需一个盟友。
刘阚,倒也能算得上一个盟友。
而这第三点,陈余准备复立赵王。
他找到了赵国王室遗孤,赵歇,并准备以赵歇之名,复立赵国。陈余也是天命之人,他之所以要这么做,是要消除楚军的敌意。你说我是天命所归?那好吧,我就复立赵国出来。
这一来,你总不好再说我是天命所归了吧!
但这天命,究竟对陈余有没有影响?大家心里都很清楚。赵歇只是一个幌子,等陈余站稳了脚跟,稳定了局势之后,绝对是把这天命再拉出来。现在不做天命,只是时机不成熟而已。
总之,不管陈余怎么想,反正这通路已经让出来了。
蒯彻的书信,也迅速的送到了刘阚的手中,刘阚看罢之后,非但不喜,反而有一些发愁了!
抵达云中之后,刘阚几乎马不停蹄,只待了一天,就拉着李成,奔赴马邑。
因为涉间的人马,快要抵达勾注山了!
“君侯,您似乎并不高兴啊!”
在刘阚那辆特制的大车中,李成望着愁眉苦脸的刘阚,轻声道:“涉将军一来,咱们实力大增,您为何要不高兴呢?”
“我九原,如今有多少兵马?”
刘阚不答反问,看着李成。
李成一怔,而后想了想说:“这不难计算……北广武如今有兵马三千人,其中车兵一千,轻兵两千。
灌婴的黑旗军驻扎神木关,除了八百骑军之外,这段时间有收编了三千多人,有四千之众;季布驻守并州,已开始屯田。如果照目前的速度发展,到秋收之时,其麾下可增至两万;河南之地,有杭金山大营,约一万人左右;钟离驻守雁门,如今也有万余兵马……还有云中郡,蒙少君出兵塞上,建武川镇,大约有三千人,我麾下也有四五千人,再加上九原县……”
李成的声音越来越小,脸色渐渐难看起来。
刘阚麾下的兵马,已增至四万人左右。
可实际上控制在刘阚手中的兵马,怕不足三万。
蒙疾和冯敬手里的兵马,大都是昔日老秦部下,服从的是蒙、冯二人之命,却不是刘阚。
而涉间此次带回来的兵马,已超过了六万人。
由此计算的话,涉间的兵力,只怕会远远超过刘阚。
那么到时候,九原云中,究竟以谁为主呢?刘阚现在担心的问题,恐怕就在于此。别看刘阚有四万人,能迅速形成战斗力的,怕还不足两千。以这样的一种状况,刘阚如何取得优势。
而且,等到涉间回来以后,九原之地中,必然会生出派系。
如果涉间强势一些……亦或者涉间不强势,但涉间底下的人,都会听从刘阚的命令吗?他们一定会逼迫着涉间,占居主导地位。而那时候,其他各系,比如蒙疾冯敬的兵马,又将如何?
到了最后,很可能就出现了,刘阚辛苦算计,却平白便宜了其他人。
一想到这些,李成也有一点头疼了!
蒙疾、冯敬、涉间……要么是自己在军中有威望,要么就是父辈德高望重。如果这件事处理不好的话,势必就会造成河南地的内讧。到时候,别说王天下,弄不好,连命都要搭上。
刘阚则叹了一口气,苦涩的笑了。
以前是没有兵将,想要兵将;而今,兵将都来了,可他又要为这十万大军,而绞尽脑汁的算计。
“守慎,我想拜托你一件事情。”
李成连忙说:“听凭君侯差遣。”
刘阚沉吟片刻,“我要你立刻奔赴雁门,在涉间所部还未通过勾注山之前,拦住涉间。我想要和他……单独一叙。”
第三百三十三章 龙池斧钺,刘氏当国(六)
李成走后,刘阚下令车队放慢速度,徐徐而行。
他必须要有一个缓冲的时间,来思考如何处理涉间这六七万秦军锐士的问题。毕竟,这六七万秦军锐士,对刘阚而言很重要。但凡事都是有利有弊,很重要的同时,还有不可知的危险。
处理不妥的话,定然会造成巨大的危害。
要消化这六七万人,又不能让涉间等人感觉到不舒服。这其中牵杂着方方面面的为题,刘阚必须要仔细的思索,才能做出决断。
这一夜,刘阚在车马上未曾出来,彻夜未眠。
第二天一早,他命人找来屠屠,取出一封书信。
“立刻派人,以八百里加急,送往朐衍,呈交公叔先生。”
屠屠接过书信,连忙转身下去安排。从云中到朐衍,路程可不近……又是八百里加急,恐怕那信使免不了一番劳累。
不过,刘阚旋即又想到了一件事情。
这九原云中地域广袤。从东到西,有千里之隔。书信往来肯定是不方便,有时候走上一整天,也未必能看到人烟。这样一来,信使如果在送信的途中出了危险,甚至没有人能知道。
沃土三千里,但同样的,也有很多问题要解决。
刘阚走下车来,换乘赤兔马,眺望着天地之间的景致。
设立驿站,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事情了。随着九原云中的事态渐渐平稳,这公文的传递,也将愈发频繁。三千里沃土,如果没有驿站连接,只怕是很不方便。可是如何设立驿站?又是一个问题。
人力、物力、财力……
如果按照秦法,十里一亭,恐怕也不合适。
毕竟这北疆的人口,远不如关中和山东那样多。如果依照从前的律法,根本无法设立起来。
十里一亭,肯定不合适?
那五十里,或者百里,设置一处驿站,又将如何?
“薄儿,把取九原云中两地的地图来!”
刘阚想到这里,立刻行动。他回到大车里,片刻光景,薄女捧着一卷卷的地图,走了进来。
帮着刘阚,在大车中把地图铺开。
刘阚看着地图,脑袋里飞快的计算着各种数据。
大约整整一个下午,脑海中渐渐出现了一个轮廓。立刻让薄女取来纸笔,写好了一封书信。
“立刻交给屠屠,同样以八百里加急,送抵朐衍,转呈萧何先生。”
薄女应了一声,接过书信,急急忙忙的下了大车。
待处理完了这些事情后,刘阚一下子就倒在了褥子上,脑袋嗡鸣直响……
都说当官是一件好事,可这当官的背后,又隐藏着何等辛苦,谁能知道?今日不过是一方诸侯,如若他日做了天下共主,只怕会更加的辛苦吧。刘阚性子好刺激,大多数时候,他更在意的是这个过程。如果真的让他把所有的时间,都耗费在这公务之上,却又感觉非常辛苦。
可是,这骑虎难下啊!
想到这些,刘阚也只能,苦涩的一笑……
※※※
之所以派李成去阻拦涉间,其中更多的因素,是在于李成是陇右出身,又曾是扶苏蒙恬的亲信,涉间不会有太大的反应。
不过李成并没有直接去找涉间,而是先找到了蒯彻。
蒯彻何等人?
李成只开了个头,他就立刻明白了刘阚的担忧。
这不能说刘阚是杞人忧天,也确实是一件很无奈,而且很现实的事情。
于是,两人想了一个说辞之后,才去面见涉间。而涉间也不是傻子,隐隐约约,猜到了缘由。
说实话,涉间很不高兴!
可他也清楚一件事情,如今他被困在山东,除了北疆之外,就只有前往邯郸和投降楚军两条路。
章邯,如今被围困邯郸,又卷入天命之争,直接面临诸侯的围攻。
涉间承认,章邯的确是有才华。可问题在于,章邯的根基太浅,邯郸之战的结局,着实不好预知;不投章邯,去投降楚军吗?涉间又不愿意……除此之外,似乎也只有投靠刘阚了。
不为别的,就为刘阚那惊人的眼力架。
涉间不是一个野心很大的人,对于河南地,没有太多的想法。
所以,乍听李成的说辞,不免感到愤怒。可转念又一想,若设身处地,自己在刘阚的位置上,恐怕也会是这样的反应吧。而且,刘阚并没有说要怎么做,只是想要和他,单独会面。
涉间还真就不相信,刘阚敢杀了他!
要知道,杀了他涉间,对于刘阚一点好处都没有。且不说其他,只他部下的反应,就不是刘阚可以承受。想到这里,涉间似乎也多多少少的,能理解了刘阚的苦处。于是沉吟片刻,答应和刘阚单独一见。不过这见面的地点,必须要由他涉间来选择。时间,也由涉间定下。
李成不敢耽搁,星夜启程,赶回马邑和刘阚汇报。
“时间地点,由他决定?”
钟离昧一听这个条件,立刻连连摇头道:“君侯,万不可答应下来。如此岂不是置君侯于险地?”
刘阚倒是浑不在意。
笑着点点头说:“守慎,烦劳你再辛苦一趟,告诉涉间,就依他所说!”
“君侯,我随你去!”
钟离昧站了起来,“万一有什么不测,钟离也可以为君侯分担忧愁。”
刘阚说:“钟离,你若真想为我分担忧愁的话,就在这里,把一切准备妥当。如果涉间同意了我的要求,那接下来你的任务,恐怕会更艰巨。打散重组兵马,绝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可是……”
“钟离,你是个爽利的人,如今怎么变得婆婆妈妈?
老子当年面对十万匈奴,也照样杀得他们丢盔卸甲。如今,我有兵有将,还怕他涉间弄鬼?”
钟离昧虽然不情愿,可是见刘阚态度坚决,也只好作罢。
三日后,李成赶回马邑回复,说时间和地点,都已经确定了下来。
涉间占领了霍人(今山西省繁峙县),约定十日后,在霍人和楼烦之间的广武城,和刘阚见面。
这广武城,可不是刘阚的那座广武城。
设置时间远比被广武城更久远,按照始皇帝当年的说法,勾注山下的这座广武城,叫做东广武。
不过由于战乱的原因,东广武早已经破败。
刘阚没有任何犹豫,当下让李成再辛苦一趟,回转霍人,转告涉间,“十日后,广武见!”
“主人,我和您一起去吧!”
薄女在出发的前夜,再次哀求刘阚。
“薄儿,你跟我去,有个甚用处?”
刘阚不由得笑了,“我又不是去观看歌舞,若是参加酒宴,我倒是可以带你过去。这是男人的事情,女人家莫牵扯其中。你乖乖的给我待在这里,等事情妥当了,我们就要回转九原。”
薄女很担心,可又劝说不得刘阚。
于是从行囊中,取出了一件衣甲,递给了刘阚。
衣甲上,内嵌几十叶薄薄的铜片,正好护住要害部位。
“主人,那你穿上它。套在大袄里面,也不会太碍事……万一有什么危险,说不定能有作用。”
那铜片嵌在衣甲上,很均匀,也很平滑。
贴身穿好,没有半点不适之处。除了增添了些许份量之外,不会产生任何的影响。刘阚笑着点点头,接过了衣甲之后,伸出手用力的揉了揉薄女的脑袋,然后转身,大步走出房间。
看着刘阚远去的背影,薄女站在城头上,有些心惊肉跳。
“薄儿,君侯此去,定然不会有事,你莫要太担心了!”
对于这个相貌并不出众,但气质却很清雅的女婢,钟离昧倒是颇为喜欢。
薄女轻声道:“钟离将军,我也知道主人此去不会有大碍。可不知道为什么,我从昨天开始,右眼就一直在跳。”
“哪又如何?”
钟离昧不解的看着薄女。
“主人说过,左眼跳财,右眼跳灾……我右眼一个劲儿的跳,是不是要有灾事发生呢?”
“呃……这个……”
钟离昧哭笑不得,看了一眼薄女。
这小丫头,似乎把君侯的每一句话,都奉若天命一般。
不过……
钟离昧的心里,也随着薄女这一番话,陡然生出了莫名的悸动。难道说,真的会有不测吗?
※※※
广武城,坐落在璩水之畔。
那营建于赵武灵王时期的古老城墙,如今业已经残破不堪。夯土垒砌的城墙,在岁月的腐蚀下,有一半已经塌陷了。昔年胡服骑射的痕迹,也在时间的冲刷下,有些模糊,甚至荡然无存。
两株有三百年历史的古柏,恍若广武城的卫士。
一南一北,矗立在河畔。当地人把这两株古柏,称之为柏门,也算是一个别有情趣的景致。
涉间没有带太多人马,除了李成蒯彻之外,还有几名亲信随行。
而刘阚呢,更是简单……他只带了屠屠一个人,出现在广武城外的柏门下。跳下马,将马缰绳和赤旗交给了屠屠,刘阚大步流星,走向涉间,“涉将军,河水一别,将军雄姿不减啊!”
涉间也迎了上来,“刘君侯,败军之将,何来雄姿之说?
倒是君侯夺取了河南地,果然神机妙算。这假途灭虢之计,实在是出乎了涉间的预料之外。”
两人把臂相视,突然间……都笑了。
随后,两人在柏门下,席地而坐。
蒯彻和李成,很自然的和屠屠站到了一起,在刘阚身后坐下。
而蒯彻则带着他的亲信,和刘阚面对面坐下。
“君侯……”
涉间刚要开口,不想却被刘阚拦住。
“涉将军,我这里有一封故人的书信,要转交给你。”
说着,刘阚从怀中取出一封书信,递到了涉间的面前,“您先看罢信,我们再接着商议事情。”
故信?
涉间实在是想不起来,刘阚麾下,有什么人和他算得上故人。
蒙疾蒙克?年纪太小了……涉间和蒙恬是一辈儿的人,蒙家兄弟,显然算不上他涉间的故人。
那么除了蒙家兄弟之外,刘阚阵营中,还有谁有资格,敢称是自己的故人?
好吧,就算是故人,凭一封书信,难不成就要让我交出兵权?这世上,哪有如此容易的事情?
涉间疑惑的看着刘阚,而刘阚却显得很轻松,笑呵呵的看着他。
信封上写着‘涉军侯启’的字样。涉间一蹙眉头,军侯?什么意思?这是谁写的呢?依稀觉得,这字迹有些熟悉。但却想不起来,在何处见过。涉间取出书信,满怀疑惑的扫了一眼。可这一眼,却让他脸色大变。手,不由得轻轻颤抖起来,眼睛发红,竟有泪光在闪动。
“国尉大人,尚安好否?”
涉间的亲信一听,都愣住了。
国尉?这可是早已经被废止的官职了……
刘阚说:“我出发的时候,公叔先生的身子骨不甚康健。不过我已经请名医调养,好转了许多。”
国尉,自然指的是公叔缭。
想当年,公叔缭在始皇帝身边时,曾执掌蓝田大营。而涉间,同样也是出自蓝田大营,甚至曾担任过公叔缭的护兵。从一个护兵,一直到今日的裨将军。但对于涉间而言,最难忘的时日,却是当年在蓝田大营中,执掌一曲之兵,接受公叔缭调教的岁月。没想到,公叔缭……
刘阚决定要和涉间谈判,自然需要妥善的准备。
他倒是不清楚公叔缭和涉间的关系,原本只是想借用公叔缭的名声,来稳定一下涉间的心。
可没想到,公叔缭竟然曾是涉间的上官,更有师生之谊。
刘阚之所以敢这么随便的过来和涉间谈判,公叔缭的书信,无疑占居了一个很大的因素。
涉间怀着激动的心情,读完了公叔缭的书信。
闭上眼,平息了内心中的激动之后,沉声道:“刘君侯,按道理说,有国尉大人的书信在,我本不该再有什么意见。可是,这毕竟是七万老秦锐士的生死大事,我想知道,君侯要如何安置?”
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