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刑徒-第1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头上,不自觉的渗出密密的汗珠。

这些秦人,究竟想要做什么?

一个人在这里站着,也是一种煎熬。

大概过去了一炷香的时间,陈二有点受不了了。这时候,一阵鼓声响起,紧跟着从后堂里,走出一个中年男子。大厅外,跑进来八个衙役,分列两边。中年人在长案后撩衣跪坐,眼皮子都不抬一下,问道:“堂下的贼人,叫什么名字?”

“小民,陈二!”

“陈二,你知道为什么会把你带到这里吗?”

陈二眼珠子滴溜溜转,抬手给了自己一巴掌,“小民这嘴贱,在外面胡言乱语,所以惹怒了老爷。”

“胡言乱语?胡言乱语的人多了去,可为何只抓你一人?”

中年人抬起头,目光炯炯。他的脸色略有些苍白,相貌也很清秀。可是一瞪眼,却流露出一股狞戾之气。他冷冷的说:“我还以为你很聪明,但看起来,你这聪明却没有用对了地方。”

说着话,他抖开卷宗,“陈二,世居东阳,是东阳大族陈氏族人,后卖身为陈婴的奴仆。八个月前,你从东阳移居到了徐县,自称是流民,登记了户籍。此后,你在徐县倒也还算老实……君侯下令迁徐县百姓之后,你一同来到了楼仓,至今……一共是二十八天,我说的可有错误?”

陈二的身子,颤抖不停,匍匐在地上,一言不发。

“这二十八天里,你做过什么事,都在我这里有记录。

陈二,要不然,我说一下?看看有没有差错……”

“小,小民不敢烦劳老爷!”

中年人笑了,“算你聪明,知道心疼老爷……既然如此,那你就别再瞒着啦?老爷想知道什么,你心里最清楚,乖乖的倒出来,免得待会儿遭罪。趁着老爷心情好,没有把家伙抬上来的时候,你能交代的让老爷满意,日后有你的好日子;否则,家伙一上来,你说可就晚了。”

听上去,中年人的语气非常轻柔。

陈二咬咬牙,“老爷,小民实在是不知道……”

没等他说完话,中年人就打断了陈二。目光突然间凌厉起来,盯着陈二,许久轻轻叹息一声。

“陈二,老爷看你顺眼,所以不想让你遭罪。可没想到,你居然这么不识抬举……老爷提点了十一年刑狱,这辈子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问口供。看着那些自以为英雄好汉,自以为是硬骨头的家伙,在老爷跟前惨叫,在老爷跟前求饶,就会觉得这心里面,舒爽的不得了。

愿意为你是个识时务的家伙,哈,没想到,老爷今天看走了眼儿。

既然这样子……把英雄先带到十二房里走一遭,要是能挺得过来,老爷再亲自动手,会会这位英雄。”

中年人的语气,非常温柔,却让陈二不寒而栗。

两个大汉上前一步,架起陈二就往外走,一边走还一边说:“兄弟,你今天可别让我们失望。”

“老爷,冤枉,冤枉啊!”

陈二凄凉的叫喊声,传入了中年人的耳朵里,但中年人,脸上却浮现出一抹狰狞的笑意。

“秦同!”

从后堂里走出一人,正是叔孙通。

中年人连忙起身,向叔孙通拱手一礼,“恩公!”

“别玩儿的太过火了,这个人,君侯还有用场……还有,以后别再称我恩公,称呼我官职,或者叫我名字都行。这礼不能废,如今我们都在君侯麾下效力,有些事情,最好注意点。”

“喏!”

秦同答应的时候,从厅外传来了一声响彻人寰的惨叫。

叔孙通脸色一变,身子没由来的轻轻一颤。但旋即苦笑着摇摇头,“秦同,你说你……好好的一个儒生,却偏偏喜欢这种调调。你那刑房,连我都不敢进去,你说你这么多年,怎还是那毛病?”

秦同正色道:“对那些自以为是硬骨头的家伙,十二刑房最有作用。

不过何公请放心,同已非当年莽撞之人,下手自有分寸,绝不会耽误了君侯与何公的大事。”

“明白就好,等那家伙招了,就先搁在你这里。

另外,你这黑衣卫要多加留意才是。大战将起,只怕那些溜进城里的耗子,活动会很频繁。”

秦同笑道:“请何公禀明君侯,同执掌刑狱十一年,这种事情最是得心应手。之前抓的耗子,都已经乖乖的招了。有的还愿意配合我,去探听口风。他们的一举一动,尽在我掌控之中。”

叔孙通点点头,“甚好,我向君侯举荐你,就是看中了你的手段和这份心思。

这黑衣卫,虽然有些见不得光。比不得那些战将们在战场上的厮杀,也不似我们这些人出谋划策。可于君侯而言,黑衣卫却是最重要的部门。你们是君侯的眼睛耳朵,要时刻警惕。

我今天前来,也是君侯派遣。

他要我转告你:如今大战在即,很多事情他无法顾及。所以,这城里的事情,就拜托你们了!”

说着话,叔孙通向大堂上所有人拱手一礼。

包括秦同在内的所有人,齐刷刷跪在了地上,“我等,定为君侯效死命!”

“好了,事情说完了,我也该走了。”

叔孙通说着,正要离去。就见有黑衣卫跑进来,恭敬的说:“大人,那陈二,已经愿意开口。”

秦同和叔孙通,相视一笑。

“把那厮带上来吧,让我听听,他能告诉我些什么事情。”

※※※

叔孙通离开了黑衣卫衙门,带着亲随,径自往城门口方向走去。

登上城楼,就看见刘阚手扶垛口,眺目远望。在刘阚身后,如同巨熊一般的刘巨,静静的站立。

李成和屠屠,分列刘阚两边,不时的轻声交谈。

叔孙通上前一步道:“君侯!”

“啊,何公!”刘阚转身,看了一眼叔孙通,笑道:“城里的事情,都办的妥当了吗?”

“君侯放心,秦同在砀郡提点刑狱十一年,这方面绝对是一个老手。有他盯着,城里的耗子们,折腾不出什么风浪来。不过,这家伙却是死性不改。当初就因用刑过度,被贬为庶民。

没想到这几年过去了,还是老毛病,而且越发的变本加厉……

君侯,此人可大用,但还需时时敲打才行。”

“这个,我有分寸!”

叔孙通来楼仓之后,为刘阚推荐了几个人。

秦同就是其中之一……

“看样子,陈婴并不愿意强攻啊!”李成低声道:“看他这架势,怕是想要先和我们和谈。”

刘阚点点头,“项籍大败,对楚军的士气打击甚大。

陈婴现在需要做的,是恢复楚军的士气。我估计,他会先着手攻克凌县几个城镇,以胜利来稳定军心。同时,凌县等地失陷之后,楼仓等同于被孤立……呵呵,这个家伙,不简单。

我现在突然有点后悔了。

当初襄强他们向我推荐此人的时候,我没有太在意。如果当时我强行征辟他的话,又会如何?”

“只怕会身在楼仓,心在楚吧。”

叔孙通笑道:“我也听说过陈婴此人,世代楚人贵裔。想要收服他,绝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刘阚突然想起一件事,历史上,真的有这个陈婴吗?

如果有,他又是站在哪一边?

乱了,似乎这历史,已经乱成了一团麻。

刘阚甚至不知道,经历昨夜一场大败之后的项羽,是否还能似历史上那样,成为西楚霸王?

“君侯,您在想什么?”

“啊!”刘阚用力甩了甩头,“我只是在想,等陈婴发现那凌县几处县城,如今已成了空城,会如何反应?算算时间的话,老灌他们应该已洗掠的凌县,现在怕是已经兵临淮阴城下了。”

“君侯,楚军似乎有人过来。”

李成突然开口,刘阚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

夕阳西下,在一片落日的余晖之中,一辆轻车徐徐而来。

车上,站着一名文士。他在楼仓城下停下车辆,举目向城上看来,然后一拱手:“敢问刘君侯,何在?”

第三百零一章 楼仓之战(一)

陈婴如何不认得刘阚?

东阳虽然是在淮水以南地区,可终归属于淮汉通路所在,隶属于泗水都尉的管辖范围之内。

刘阚数次邀请陈婴,但都被拒绝了。

却不代表陈婴对刘阚不了解。相反,过去几年中,陈婴曾数次来到楼仓。不过当时刘阚一直忙碌奔波,陈婴也只能是惊鸿一瞥般的看上几眼。就那么几眼,足以让陈婴记忆深刻。刘阚的体型在楚人当中,属鹤立鸡群的那种,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发透着一股子威严。

陈婴记在心里,却没有上前招呼。

他是楚人,当了两年令史已经是勉为其难,让他再去给刘阚做属下,那是万万不可能。

毕竟,东阳陈氏也是故楚贵裔大族,族中许多人都曾在楚国为官,更有不少人战死于疆场上。

所以对老秦,陈氏一直怀有深深的敌意。

陈婴没有为刘阚效力,却不代表他对刘阚没有关注。事实上,自楼仓建起的那一天开始,陈婴就感到了一种莫名的威胁。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古老的谶语让陈婴相信,老秦必然会被消灭。可楼仓崛起之后,已经成了一根扎在楚人土地上的一根钉子,实在太过于危险。

楚人自淮汉道出,必攻下邳,而后彭城,顺势进入齐鲁。

这是一条必须要走的战略通路,但由于楼仓的出现,却使得楚军在渡过淮水之后,就不得不面临尴尬的状况。首先,攻取下邳,将会受到牵制;其次,过淮水之后,迂回空间将会缩小。这会出现,原本的大规模迂回战争,变成一城一地的攻坚战,于楚军而言,消耗太大。

不打楼仓,后方不宁。

攻打楼仓,必将陷入一场苦战……

结果嘛,毫无疑问,楚军必然获取胜利。可问题是,在楼仓这么一个小小的地方,消耗这么多的兵力,是否值得?但,你不打不行,除了战略上的需要,楼仓的辎重,让许多人眼红。

所以,早在陈胜吴广起事不久,陈婴就派出了细作,试图混入楼仓。

再坚固的堡垒,也经不住内部的分裂。陈婴的计划不可谓不详细,但他没有想到,拥有前世记忆的刘阚,对于间谍战的重视,远远超过了陈婴对用间的认识。孙子兵法十三篇之中,有用间一篇。但实际上,秦楚时期的用间手段,还处于一种原始的萌芽状态,并不成熟。

只需要略一关注,刘阚就可以觉察到其中的问题。

这也是他组建黑衣卫的一个重要原因。当然了,刘阚的行动,在城外的陈婴,不可能知道。

他就是陈婴?

刘阚在城头上,见陈婴轻车而出,不由得暗自佩服此人的胆略。

有道是,两国交兵,不斩来使。刘阚很清楚陈婴的重要性,也明白,只要杀了陈婴,就可以对楚军造成很大的麻烦。可他不能,因为这是这个时代的人,所恪守的一个原则、底线。

如果他冒然出手,杀死了陈婴,弄不好会让楼仓内部,先出现不和谐之声。

不过,既然陈婴来了,刘阚也不会示弱。

当下离开城头,登上了一辆两轮轻车。城门大开,刘阚亲自驾车而出,和陈婴打了个照面。

“君侯,久闻大名,今日一见,果然英雄。”

陈婴倒是挺佩服刘阚。不管怎么说,刘阚发明程公纸,创隶书的名声摆在那里。作为一个读书人,陈婴可以对任何人不屑一顾,但却不能对刘阚表示不敬。原因很简单,刘阚所做之事,大利天下读书人,那是了不得的事情。即便是已故儒门先贤孔鲋,也需尊一声:刘生!

古人的用字,非常讲究。

‘子’、‘生’之类的字眼,是不能随便使用。

陈婴此来的意图,非常明白。

他希望能找到一个折中的办法,使楚军可以顺利攻克下邳,占领泗洪、淮汉之地。能绕过刘阚的楼仓,自然是一件好事。否则消耗大量的士卒性命,战果嘛……却未必能尽如人意。

刘阚一拱手,“可是陈婴先生当面?

我亦久闻先生之名,知先生有大才,可定国安邦。数次相邀,却未能见先生一面,实乃憾事。”

陈婴一怔,露出一抹笑容。

他那能听不出,刘阚这是客套话。

定国安邦?也许吧……可实际上,若非自己此次随项籍出兵,渡过淮水,刘阚未必就能知晓他的名头。当然了,当年辞官之后,刘阚数次派人邀请陈婴,也让陈婴颇有些感动之心。

目光不由得变得复杂起来。

陈婴轻叹一声,“能得君侯看重,实陈婴之幸。然则……道不同,不相为谋!”

你看重我,我很感激。可我们不是一路人啊!

你属秦,我归楚,秦楚之间的仇恨,决不可能随意的抹去。

刘阚,又何尝听不出陈婴话中的意思?

“先生,秦人、楚人,就真的这般重要吗?想当年,周天子得天下,天下共归大周,以周人为傲;若追溯而上,商汤夏启,武帝三皇……三千年前,天下一家,何来楚人、秦人之分?

我听说,楚王先祖季连,原本是黄帝之后。

而秦人祖先,当为少昊。少昊帝,曾抚养黄帝之子颛顼,说起来也是一家人。

诗经大雅中有诗曰:无忝皇祖,式救尔后……为何到了今日,我们却忘记了祖先的情谊,非要兵戈相见呢?陈婴先生,七国二百年,战乱不止,百姓过水深火热的日子,你难道不知?

而今,为一己之私,竟不惜挑起战火,让百姓们重新回到那种颠簸如浮萍般的日子,你们于心何忍?”

这秦人的祖先是不是少昊,陈婴说不准。

可楚人的祖先,的确是黄帝的后裔。刘阚这一番话,只说的不温不火,却让陈婴,哑口无言。

“君侯,非是我为一己之私,实暴秦昏庸,致使天下百姓,民不聊生。我大楚不过是顺势而起,解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君侯是明事理的人,当知识时务者为俊杰……秦失其鹿,群雄共逐之,此乃大势。我知君侯非常人,但纵使君侯本领再大,凭区区楼仓,却无异于螳臂挡车。”

刘阚说:“失天下者,非秦人,乃嬴氏。

先生说你们是解救百姓与水火之中,可我却看到的是百姓流离颠沛,大好的土地被荒废。

你楚军所过之处,满城屠戮,洗掠争抢,就是为百姓做主吗?

先生,我没有看到你们解救百姓,只看到你们无恶不作,烧杀抢掠之事。天下大势,与我无关……我守楼仓,就要保这一方的平安。而今,你们无端犯境,可听到这楼仓百姓的心声?”

“这个……”

刘阚不断的偷换概念,让陈婴瞠目结舌。

谁说这刘阚只是一介武夫?伶牙俐齿之处,岂能是一武夫可做到?

见陈婴沉默,刘阚突然大声问道:“陈先生,你可有梦想?”

“啊?”

陈婴被刘阚突如其来的一问,弄的有些不知所措。他怔怔的看着刘阚,不知他是什么意思。

刘阚扭头,看着城楼上飘扬的苍龙旗。

目光从楼仓城头上的每一个人身上掠过,而后长出一口气,回头对陈婴说:“我有一个梦想!

这个梦想,深深根植于我的心中。

我梦想有一天,在这片光荣的土地上,不再有战争。

我梦想有一天,这片土地上,楚人、秦人、齐人……不再兵戈相见。他们同席而作,亲如兄弟。

我梦想有一天,函谷关前不再血流成河,昔日的战场,能成为千里沃土,所有人在同一块土地上耕耘。

我希望有一天,天下不在有地域和国界之分,所有人能手拉着手,同声高呼:我们是炎黄子孙!

陈先生,也许你会说,我这是在胡言乱语。可是我真的做过一个梦,深谷弥合,高山夷平,歧路化为坦途,曲径成为通衢……我们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让炎黄子孙的荣光,散播到每一个角落。让普天之下所有的异族人,匍匐在我们的脚下,不敢冒犯我们祖先的英灵……

我怀有这个信念,让阳光所照之处,都有苍龙旗在飘扬!”

刘阚笔直的站在车上,落日的余晖照应着他的身体,恍若一个天神。

他的这番话,是大声的咆哮出来。城楼上鸦雀无声,一双双目光,凝视着他如山般雄伟的身躯。

陈婴在刘阚的对面,也忍不住生出一种想要伏地膜拜的冲动。

他强行压抑住自己那近乎激动的心情,平息沸腾的鲜血,许久之后,在车上向刘阚一揖。

原本,他想劝说刘阚,可现在,他却动摇了!

再说下去,已经没有任何意义……陈婴一抖缰绳,驾着轻车,朝楚军大营方向行去。

“炎黄威武,君侯万岁!”

突然间,在楼仓城头爆发出山呼海啸一般的声音。

陈婴身子一抖,忍不住扭头向身后看去。只见刘阚,依旧笔直的站在车上,巍然的,一动不动!

这一战,能胜利吗?

陈婴不由得有些疑惑。

楼仓人口的确不多,他们的兵力更是稀少。

然则民心所向,当所有的楼仓人,都决心为刘阚死战的时候,就算有百万大军,也未必能胜!

看起来,一场苦战,已不可避免……

※※※

注①:昨日出场的秦同,历史上被刘邦封为彭侯,史记中并未详细记载。

第三百零二章 楼仓之战(二)

清晨,楚军在楼仓城外,列开战阵。

不过当先的楚军,手中拿着的并不是刀枪斧钺,而是一个个装满泥沙的麻布口袋。随着激昂的鼓声响起,楚军阵营中传来震天介的呐喊之声。一队队,一列列士兵在木橹的掩护下,迅速向楼仓扑来。他们把手中的麻袋投入水渠里面,而后迅速后退,跟上的士卒,继续填渠。

刘阚站在城头上,手搭凉棚眺望。

“看样子,陈婴是早有准备啊!”

李成淡定一笑,“君侯数次征召,可这陈婴虽未回应,想来这心里,早就存有不轨的企图。既然心存不轨,怎可能不留意楼仓的状况?要攻楼仓,就一定要先把这里纵横密布的沟渠填平。否则他们的冲车云梯,一应大型的攻城器械就无法使用。怪不得,他要停留徐县一日。”

“君侯,咱们是不是可以尝试着进攻一次?”

屠屠看着楚军不断填平沟渠,渐渐逼近楼仓,忍不住问道:“难不成看着他们放手施为不成?”

刘阚,没有回答。

“屠屠,看见那土丘了没有?”

李成一指楼仓侧面的一座山丘,“陈婴不是个莽撞之辈,既然出击,就一定有所防备。我敢肯定,那土丘之后定有楚军精锐骑军埋伏,只要我们敢出击阻拦,楚军就一定会发动偷袭。”

屠屠顺着李成手指的方向,看了一眼。

那土丘,名叫红土洼,正位于睢水河湾之处。那里水势平缓,河湾有平坦的滩地,可埋伏万余人,而不露半点痕迹。此时,红土洼静悄悄,好像非常平静。可越是平静,就越是有鬼。楼仓如果出击,楚军自红土洼偷袭的话,定然会给楼仓造成巨大的威胁,不可不防备。

刘阚突然说:“看起来,项籍学聪明了!”

他转过身,沉声喝道:“传令下去,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擅自出击。将竹矛架设妥当,等待我的命令。”

竹矛,是当初苦行者在楼仓时,根据楼仓的条件,而设计出来的一种武器。

材料选用泗洪本地盛产的毛竹,粗细大约和婴儿的手臂一般。把毛竹挖空,关注进去一种特制的液体,通过楼仓城头架设的大黄参连弩射出。毛竹在击中目标后发生碎裂,将关注在毛竹里面,带有强烈腐蚀作用的毒液溅洒出去。只要是被溅到,肌肤就会迅速的溃烂。

用刘阚的话说:这叫做大规模杀伤性生化武器。

楼仓城里,专门有一个仓库,是用来存放这种武器,并且有重兵看管,守卫森严。

楚军,越来越近。

一开始的时候,他们还担心楼仓会出兵阻止,但慢慢的,发现楼仓城上一点动静都没有,这心也就放回了肚子里。反倒是站在轻车上的陈婴,突然间感到了一丝不安。楼仓越是安静,说明他们的反击,会越猛烈。而直到现在,楼仓也没有出击,显然是看穿了他的埋伏。

“通知少将军,请他多加留意,楼仓可能会有阴谋!”

传令兵立刻答应,可是还没等他上马离开,就听见楼仓城头上,突然间传来一阵隆隆鼓声。

嘎吱,嘎吱……

弓弦颤动声不绝于耳,数百支毛竹离弦而去,呼啸着飞向了逐渐推进的楚军。

出手了吗?

陈婴一怔,嘴角露出一抹笑意。

楼仓有大黄参连弩,这是在意料之中的事情,陈婴并不奇怪。

可是,没等他嘴角的笑意完全展开,就听蓬蓬蓬一连串沉闷的声响,紧跟着木橹碎裂,伴随之凄厉的惨叫声,在空中回荡。大黄参连弩的射程,在六百步到八百步左右,是防御大型攻城器械的绝佳武器。如果楼仓不行动,就要眼睁睁的看着以为屏障的沟渠被楚军填平。

但如果攻击,实际杀伤力,却并不算太大。

毕竟,大黄参连弩也就那么多,一支弩箭射杀一个人,楼仓能有多少弩箭,可以使用呢?

弩箭消耗太多的话,当攻城器械登场时,楼仓就防御力,就大大降低。

说穿了,填平沟渠,实际上也是陈婴的消耗战术。可没想到,楼仓的弩箭竟然……

竹矛击中木橹,顿时碎裂开来。黑色的毒液在空中挥洒开来,一直竹矛碎掉,毒液至少覆盖十数人。楚军猝不及防,被毒液溅在身上。刚开始还没有在意,可很快的,身上被溅洒到毒液的地方,就出现了溃烂。而且,毒液并非产生剧痛,而是奇痒无比,只让人在地上翻滚不停,用手抓,用手挠,恨不得把肉都给挠烂……那凄厉的哭号声,让陈婴心惊肉跳。

该死的秦人,用的什么武器?

陈婴还在奇怪,这第二轮的竹矛,已经从城楼上发射出来。

失去了木橹的掩护,楚军士卒顿时慌乱不堪,四处奔逃。大多数的竹矛落在了地上,碎开……毒液飞溅,这一来,却使得杀伤的面积陡然增大,近千名楚军被毒液溅到,在地上翻滚嚎叫。那些被竹矛钉死的楚军,相比之下要幸运许多,毕竟死了就死了,无需忍受那般痛苦。

看着楚军士卒,一个个把自己抓挠的血肉模糊,阵中的楚军士卒,一个个魂飞魄散。

“停止前进,停止前进!”

陈婴声嘶力竭的叫喊,随着铜锣声响起,溃败下来的楚军士卒,面无人色的退回了本阵之中。而那些留在战场上的楚军士卒,依旧嚎叫着,翻滚着,抓挠着,让人看着,顿生惧意。

“弓箭手,放箭!”

陈婴果断的发出命令。

可弓箭手却迟疑了,“军师,往何处射?”

“把那些士卒……”陈婴手指着在战场上鬼哭狼嚎的楚军,咬着牙说:“全部射杀,全部射杀!”

“军师,那是自己人啊!”

“我当然知道那是自己人……可你们想要看他们,再那里活活受罪,把肠子也给抓挠出来吗?”

一席话,让周围将官都沉默了!

是啊,看那些人的模样,简直就是在活受罪;可射杀自己人……

“放箭!”陈婴怒道:“再不放箭,休怪我以违抗军令处置。”

掌旗官深吸一口气,摇摆手中大纛。

弓箭手万箭齐发,将战场上的楚军士卒,纷纷射杀当场。哀号声,渐渐平息。可是陈婴却清楚的感觉到,自家的兵丁,看自己的眼神儿明显不太对,士气更是随之减低到了极致。

也难怪,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射杀自己人,很容易招惹来仇视。

所谓兔死狐悲的道理,大家都清楚。今天射杀了那些人,明天,会不会射杀自己?可在陈婴而言,又有什么办法?不射杀他们的话,只那惨状和嚎叫声,也足以让己方的士气消失。

刘阚在城楼上笑了!

身后的士卒,欢呼雀跃起来,高呼‘炎黄威武,君侯万岁’的口号。

事实上,当竹矛射出的一刹那,刘阚就知道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这叫做武器致胜论,先进的武器,超乎寻常的杀伤,对敌人造成的威慑力,是难以估量的。倒是陈婴果敢射杀伤员,让刘阚暗自点头。不过他也知道,接下来……楚军一定会调整状态,展开最疯狂的报复。

“军师,为什么要射杀自己人?”

项羽得到了消息,再也无法在红土洼呆着。

他带着亲随,立刻赶到了阵前,怒气冲冲的吼道:“那些,可都是我大楚的好儿郎,为何要……”

项羽虽遭逢了大败,可是在楚军之中的威望,却丝毫不减。

同前些日子的意气风发相比,他看上去有一些憔悴。不过暴怒之时,依旧是带着骇人煞气。

陈婴手指阵前死尸,苦笑着说:“少将军,如果再让他们叫喊下去,只怕会把整个大军的士气,全都喊没了。婴也是无奈之举……天晓得,这该死的楼仓,怎会有这样恶毒的武器呢?”

“你不是早有筹谋,为何没有半点防备?”

项羽怒声喝问,拨转马头,看着遍地的楚军尸体,竟忍不住悲由心生,眼睛不自觉的湿润了。

“我说过,秦狗狡诈!”

他咬牙切齿道:“搞什么步步推进,我大军既然兵临城下,自当一鼓作气,发动进攻。就算是战死疆场,也是不负我大楚男儿的威名。自己杀自己人……岂不是让儿郎们感到心冷?”

陈婴脸色阴沉,没有出声。

项羽本就是狂傲之人,之前遭逢败绩,有所收敛。

可那刻到了骨子里的妇人之仁,当见到麾下士卒的惨状之后,就再也无法忍住了。

他纵马驰骋在阵前,振臂厉声喊喝:“儿郎们,秦狗子就在面前,随我攻破楼仓,杀光秦狗!”

“攻破楼仓,杀光秦狗!”

不得不承认一点,项羽在鼓动士气方面,的确很有一套。

他挑下战马,抽出铁剑,探手抢过一面盾牌,厉声道:“大楚男儿,随我冲锋!”

隆隆的战鼓声敲响,回荡在苍穹。

一队队楚军,在项羽的带领下,如同潮水一般向楼仓涌来。

冲车井阑,云梯撞木,夹杂在军阵之中,隆隆作响。不是有沟渠嘛?不怕,我们冲过去!

陈婴有心阻拦项羽这种莽撞的冲锋,可话到了嘴边,又生生的咽了回去。

这位少将军,怎是听得劝的人?

之前若非遭逢败绩,恐怕也不会听从自己的劝说。而今,他性子上来了,怎可能劝得回来?

只是如此,楚军怕是要死伤惨重了……

楼仓城头上,梆子声急促响起,紧跟着城头上万箭齐发,一蓬蓬箭雨,遮天蔽日,倾泻而去。

大黄参连弩,弦声阵阵。

一支支儿臂粗细的弩箭,呼啸着射向了井阑冲车。

“抛石机,发射!”

面对着楚军潮水一般的攻势,刘阚反倒是不慌不忙。眼看着冲车井阑跨过沟渠,逼近城楼的时候,他果断发出命令。隐藏在城门角落中的百余台抛石车,轰隆隆射出菱形的巨石。

与此同时,两翼侧堡中,也是箭雨纷纷,碎石满天。

眨眼的功夫,城下楚军伤亡惨重。被箭矢射成了刺猬,被巨石砸成了肉泥。

一摊摊模糊的血肉,残肢断臂洒落一地。两辆井阑,被巨石砸的粉碎。车中的士卒,也尽数惨死于阵前。

项羽冲在最前面,铁剑上下翻飞,将箭矢拨打开去。

可就算他冲到护城河边,也不得不停下脚步。云梯撞木,井阑冲车根本就无法靠上前来。

面对着四丈余高的城墙,项羽只气得是暴跳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