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刑徒-第1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是我一手打造出来的根基!

刘阚心里,无比的自豪。但同时,又有一种莫名的悲哀。因为他知道,迟早有一日,楼仓必定会被战火所吞噬。而他,也注定不会在这里久留。没有办法,楼仓虽好,终究不是成大事的地方。这里太小,人口太少……四战之地,即便是富庶,也难以长久的发展和壮大。

不过,局势已经发展到了这个地步,为什么岭南还没有半点动静?

这些日子,刘阚一直在疑惑一件事情。

南海尉任嚣总督岭南军事,为什么迟迟不行动?要知道,任嚣手里可是有几十万老秦精锐。

在这混乱时局,他如果领兵北上勤王,可说是轻而易举。

可偏偏,这位昔日对老秦忠心耿耿的老上司,至今没有行动,甚至连个消息都没有。就如同那几十万人,一下子湮没在了岭南的崇山峻岭之中一样。这,可绝不是一个正常的事情。

难道说,任嚣……别有打算?

刘阚想到这里,不由得激灵灵一个哆嗦。

应该不可能,任嚣对老秦忠心耿耿,怎可能有别的打算呢?可如果不是有别的打算,却为何没有行动?这念头一出现,刘阚心中的疑虑也就越来越深,眉头不自主的拧成了‘川’字。

看起来,应该让道子再留意一下岭南的情况了!

“主公,我们到了!”

季布在车外轻声提醒,让刘阚从沉思中清醒过来。从布帘的缝隙看去,车马已经到了客栈的门口。骊丘在车辕上掀起布帘,刘阚从车中走出来。那雄壮的身影一出现,立刻引起了客栈周围人的注意。没办法,刘阚的体型太抢眼了,整个楼仓,也只有两个人能和他比拟。

从客栈小巷里,吕释之匆忙走来。

胖胖的体态,在卸下了盔甲之后,换上了一件大袍长衫,看上去颇有些商人的气度。

“姐夫!”

“他醒了吗?”

“一早就醒了……如今正在后院里喝酒,除了他随行的老仆之外,我已安排下去,周围没有任何人。”

吕释之笑道:“不过,那狂人似是有所觉察,好像知道姐夫你今天会来。”

话语中,轻描淡写,但刘阚却听出了一丝别样的意味。

拍了拍吕释之的肩膀,“小猪,小心谨慎是好事,但若是因为小心谨慎,而疑心所有人,就有些过了。他在这里放歌,是在效仿那冯諼‘食无鱼,出无车,无以为家’呢。呵呵,既然自诩为冯諼,又岂能是等闲之辈?只怕我一举一动,都被他算计在内,又何须为此而多疑呢?”

“一狂生而已,有何本事,自诩冯諼?”

吕释之忍不住嘀咕了一句,但还是点点头,站在刘阚身后。

冯諼,昔日孟尝君门下客,曾为孟尝君献策‘狡兔三窟’,令孟尝君‘高枕无忧’的那个人。

客栈的老板一见刘阚进来,就忙着想要上前行礼,但是被刘阚拦住。

他带着人,径自从客栈后门走出去,来到了一所小庭院门外。门口有一个老仆,远远看见刘阚过来,却一动也不动。刘阚一见这架势,不由得笑了。看样子,这狂人还要考校一番呢。

“那家伙好大的规矩,明知道姐夫前来,却只让一老仆迎接,实在过分。”

“小猪,休要无礼!”刘阚眼睛一瞪,“若是再啰嗦,我就把你赶回去,听到了没有?”

吕释之对刘阚自是言听计从,一见刘阚瞪眼,立刻闭上了嘴巴。

刘阚走到小院门口,“老人家,敢问贵主人可在?”

“可是广武君当面?”

“正是!”

“我家主人知君侯这两日会前来拜访,故而命老奴再次恭候多时。主人说,只请君侯一人进去说话。”

老仆恭敬的和刘阚应对。

不成想,这一番话却惹恼了一旁的季布,怒声喝道:“尔主人当真无礼,我家主公前来拜会,竟……”

“季布不得无礼!”

刘阚沉声喝道。他上下打量了一下老仆,突然笑道:“高人门下无庸才,老先生端的好定力。”

要说起来,刘阚那是从千军万马中杀出来的人。

即便是不刻意,那身上所凝聚的杀气,依旧会在不自主间流露,绝非寻常人能够承受。可这老仆,在刘阚的注视之下,却无所畏惧,表现的非常得体,神情自若,也端地不是一个普通人。

老仆倒也一派宠辱不惊的模样,恭敬的说:“主人说,君侯乃当世英豪,怎会和我这小人物一般见识?”

“嘿嘿,你若是小人物,这天底下的可就没几个大人物了。”

刘阚说笑着,大步走进了庭院。

这庭院倒也不大,是依据早年的楼亭驿站所改造而成。一棵古拙老树,挺拔苍郁。树下坐着一个文士,一边喝着酒,身边还放着一张古琴。不时的,他会抚动一下琴弦,发出悠扬之声。

刘阚进来,文士看了他一眼,却没有答话。

而刘阚也不客气,径自在文士面前坐下,“让先生好等,刘某来迟,自当罚酒三觞。”

那文士,手指一拨琴弦,铮的一声,却风轻云淡……

“君侯百忙,为何来见我这无名之人?”

刘阚笑道:“我知先生出无车,故为先生送车而来。”

战国时的门客,配以车仗,是上等宾客的待遇。刘阚所谓的送车,就是告诉这文士,我要请您出山帮忙,我很看重你,会重用你。文士微微一笑,“某一无名之辈,怎敢当君侯厚爱?”

“无名之辈?先生怕是过谦了!”

刘阚沉声道:“陆先生乃陆元侯之后,楚地名士,怎能说是无名之辈?刘某今日,乃是为求教而来,还请先生万勿推辞。”

陆元侯,名陆通,与孔夫子同时代。

孔子周游列国,那拦阻孔夫子,唱楚狂接舆歌的人,正是陆通。刘阚是从叔孙通口中得知这对面之人的来历。此人名叫陆贾,才智雄奇,辩才无双,在楚地名声极大,更是世家所出。

陆贾?

刘阚前世的记忆中,依稀有这么一个人的印象,似乎颇有名气。

这么一个人物,刘阚自然不可能轻易放过。于是在弄清楚了陆贾的身份之后,立刻前来拜访。

陆贾笑道:“未曾想,君侯也知陆贾之名?”

那口吻中,倒是带着一丝自傲。

他沉吟了一下,“但不知,君侯请我,所为何来?”

这句话的意思很明白,就是问你刘阚,请我出山可以,只不过你的理想又是什么?

同样的问题,公叔缭问过,叔孙通问过,陈平也问过……如今陆贾也问出同样的问题,刘阚已成竹在胸。

“今嬴氏失其鹿,群雄共逐之。

阚虽不才,却也不甘落于人后……今二世昏庸,阉宦当道,百姓身处水深火热之中。阚不忍见老秦风骨就此而失,故今日前来见先生,实乃问计耳。但不知,先生又有何妙计教我?”

你问我理想是什么?

那我告诉你,我要逐鹿天下。

这也是刘阚第一次,旗帜鲜明的表达了自己的立场。

至于解救百姓之类的话语,却是场面话。刘阚说完,静静的看着陆贾,脸上带着淡淡笑意。

你的问题我回答了,那么你又如何回应。

“嬴氏失其鹿,群雄共逐之?”陆贾轻轻抚掌,点头笑道:“君侯此言甚妙,此言说的甚妙。”

他想了想,“不过,如君侯所言,二世昏庸,阉宦当道,老秦已于风雨飘摇中。然则,嬴氏元气未失,内有李斯老谋深算,外有北疆王离大军……嬴氏经营关中五百载,底蕴雄浑。

君侯乃秦人,必遭六国所忌;同时又受嬴氏之恩,起兵反秦,只怕难以立足。

楼仓,弹丸之地,不足以为持。君侯若想逐鹿天下,需另择一地为根基,清君侧,辅关中,以收老秦之心,方可与群雄逐鹿。至于张楚,非成大事之人,即便攻入关中,也难立足。”

清君侧,辅关中?

陆贾这一席话,让刘阚眼前一亮。

毫无疑问,从陆贾的言语中可以听出,他并不看好陈胜。但是刘阚如果起兵反秦,也同样不是一件好事。

陆贾,无疑给刘阚指出了一条出路。

在此之前,刘阚也隐隐有了主意,但陆贾的这番话,无疑让刘阚更加清楚了自己的方向。

“那先生以为,何处可以为屏障?”

“君侯已有腹案,又何必再来考较与我?”

刘阚笑道:“阚虽有主意,但却不知先生所想,和阚是否一致。不若你我各自在手心写出来,看是否一样?”

陆贾点头,起身抚掌轻击,那老仆立刻走进院内。

不一会儿的功夫,老仆取来两管毛笔。刘阚和陆贾各自在手心书写,而后相视一笑,伸出手来。

陆贾的手心写着三个字:河南地!

而刘阚的手心则只有两个字:九原……

两人你看我,我看你,突然间放声大笑。笑罢,刘阚起身,一揖到地,“先生果然见识非凡,刘阚得先生之助,犹若久旱逢甘霖。还请先生出山助我,万勿推辞。”

陆贾也站起身来,“固有所愿,不敢请耳?”

之后,两人又是相视一番大笑……

第二百八十四章 风云突变

九原,刘阚昔日战斗过的地方。

自从公叔缭提点之后,刘阚一直在思索,试图寻找一个合适的根基,以图将来能有更大发展。

泗洪之地,被刘阚首先排除出去。

江南故楚之地,并不想后世那般富庶繁华。人口稀少,很多地方还是蛮荒之地,百越番人甚多。记忆之中,南方真正开始发展,是在五胡乱华之际。大批的北方士族随西晋王朝迁徙南方,除了给南方带去了大量的人口之外,也把许多先进的文明和科技带去。五胡乱华之后,南方才算是繁荣起来。而后持续数百年,方造就了一个由南而北统一天下的朱荒地。

所以,江南不需考虑。

巴蜀之地嘛……倒也是个可以发展的地方。

历史上汉高祖刘邦不正是靠着巴蜀起家?但公叔缭说的也没有错,巴蜀之地同样存在问题。

巴蜀不行;泗洪不妥;江南更被排除在外……

那山东之地又如何呢?

秦末之时的山东,并非后世狭义上所指的山东省,而是指崤山(今河南省洛宁县北)以东的所有地区。昔日崤山,是晋之要塞,与函谷关相连,是关中的一道屏障。在山东发展,势必要面临六国余孽的冲击。并不是刘阚惧怕,但常年征战,又如何能平稳的发展和壮大?

那么山东也只能排除在外!

思来想去,还是李左车提出了一个建议。

河南地土地肥沃,却不为人所重视。有道是大河百害,唯利一套。河南地正好就位于这一套之地。自当年河南地大战之后,始皇帝在河南地设立九原郡,辖四十四城。首次迁徙人口,就多大三万户。此后在蒙恬身死之前,又陆陆续续迁徙了近两万户人口,共二十余万人。

这个人口数,与整个老秦帝国的人口数相比,似乎并不算多。

但要知道,老秦的人口一千七百万,多集中在关中和山东两地,而巴蜀和江南广袤之地,也不过区区百余万而已。以九原一郡之地,拥二十万人口,单从人口密度而言,远高于江南和巴蜀。更不要说,这九原郡临近山东和关中两地,可发展的空间,也远高于江南巴蜀。

李左车更提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为之心动的优势。

掌控九原郡,等同于掌控了一支庞大的骑军……以楼仓所掌握的高桥马鞍和马镫,配以一支庞大的骑军,可在最短的时间里,横扫关中和山东。这,让刘阚等人的眼睛都为之一亮。

是啊,一支拥有高桥马鞍和双镫,而且数量庞大的骑军,的确是让人心动!

“可是,河南地如今在王离的掌控之中,那二十余万戍卫边军,又该如何解决呢?”

贾绍忍不住反驳道:“况且这河南地虽有大河天堑,但是和胡人毗邻。东胡的力量不可小觑,月氏国同样有十数万控弦之士。我们占居了河南地,虽可以避免和各方的冲突,却还需提防胡祸肆虐。”

刘阚想了想,目光却不自觉的落在了陈平的身上。

陈平脸上,带着一抹古怪的笑容,让刘阚顿时想起,在他的身边,还有一个不弱于谋圣张良的存在。

“五年前,我们能打的匈奴狼狈而逃,又何须畏惧胡祸?”

他刻意的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他刘阚手中的兵力,可远远比不上昔年蒙恬手中的力量。

但不得不说,河南地之战是刘阚的得意之作。

蒙疾闻听,立刻抚掌大叫道:“君侯所言极是,当年咱们能打的匈奴溃败,如今又岂能惧怕胡祸?”

钟离昧不说话,而灌婴则蹙起了眉头。

至于其他人,也都不是等闲之辈。虽然刘阚刻意隐去了楼仓和昔日蒙恬手中的兵力差距,却不代表别人就一定会随着他的思路走。蒯彻手指轻击长案,叔孙通的眉头,同样是紧锁。

刘阚却浑不在意,盯着陈平,“道子神色如此轻松,计将安出?”

“胡人,不足为虑!”

陈平沉吟片刻道:“胡人多趋利之辈,若君侯决定立足九原,平愿为君侯接触这后顾之忧。

不过,胡祸不足虑,那王离……”

“若胡祸不足虑,王离亦不足虑!”

刘阚沉声回答,而后询问道:“只是不知晓,道子要解决胡祸,需要什么条件?”

“黄金万镒!”

“啊!”

在座众人,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曹参忍不住开口道:“君侯,我楼仓自着手准备撤离以来,你名下各种资产共换得黄金不过三万镒而已。之前资产转移,有一半的黄金已运往蜀郡……而今我楼仓库府,也不过万余镒黄金耳……还要支撑楼仓的周转,若君侯决意迁涉九原郡,也需要足够的钱帛来支持啊。”

一镒黄金,若换算过来,差不多是一斤六两左右。

陈平这一开口,等于是要把楼仓的库府搬空了……这让刘阚,也不由得有些迟疑。

“道子,非是我要为难你。”

曹参正色道:“如今我们和蜀郡的联系断绝,难以得到充沛的钱帛支持。君侯若要立足九原,也许大量的钱帛来进行建设。万镒黄金,我的确是难以供给……最多,我只能分出五千镒。”

“五千镒,不够!”

刘阚沉吟半晌,一咬牙道:“老曹,把库府中所有的黄金,全部调拨给道子使用……至于将来迁徙和九原的建设费用,我们另想别的办法。道子,黄金我给你了,你还需要我提供什么?”

“两个人!”

“谁?”

陈平微微一笑,“两位少君。”

蒙疾和李左车?

这在座之人中,能当得起少君二字的,也只有李左车和蒙疾两人了。

刘阚考虑了一下后,点头道:“我这边没有问题,但不知两位少君意下如何?”

“自当奉君侯之命!”

李左车蒙疾两人起身,插手领命。

刘阚说:“既然如此,道子你带着老蒙和左车,随老曹提了黄金,就下去准备吧。需要什么,可与老曹、贾司马商议。至于王离那边……呵呵,你无需多虑。若我猜的不错,周章攻破函谷关,定然会震动咸阳。也许就是年末,王离一定会率领边军杀入山东,你可趁机行事。”

王离会离开九原吗?

刘阚也不能确定……

但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周章攻破了函谷关之后,秦二世必然不会再像之前那样,稳坐钓鱼台。南方任嚣没有动作,其心思尚不清楚。那么秦二世能调动的兵马,除关中守军之外,似也只有九原边军。除非秦二世想看着山东局势日益糜烂,否则的话,王离必然出击。

而且前世记忆中,巨鹿之战的秦军主帅,似乎就是王离。

陈平起身往大厅外走,但走到门口的时候,突然停下脚步,诧异地看着刘阚道:“君侯,难道不想知道我如何使用这些黄金吗?”

刘阚先是一怔,很快就明白了陈平这句话的意思。

陈平是担心,他掌控这么多的黄金,一旦有小人挑拨,那势必就会让他陷入刘阚的猜忌之中。

“但用无妨!”

刘阚笑道:“道子,我与你相交也快十年了,你的为人,我很清楚。若是不够,你就通知我,我会设法再为你筹集钱帛。至于其他的事情,你不用担心……总之,专心做你的事情就好。”

这番话不仅仅是对陈平说,也是对在座的所有人提醒。

陈平也不再赘言,只是朝着刘阚插手深深一揖,而后转身就走。

“道子!”

“啊,主公还有何吩咐?”

“此去九原郡,怕是会遇到很多麻烦。你到了九原之后,就设法和乌氏倮联系。那乌氏倮如今在九原设立牧场,骊丘的老师盖聂也在那边,有什么问题,可向乌氏倮求助。另外,我会让季心随你一同前去九原……他武艺高强,正可保护你的安全。道子,一路上要小心。”

季心,如今是刘阚的近卫。

刘阚派出季心随行,从另一方面,也表明了他对陈平的关心。

陈平点点头,这才告辞离去……

※※※

走了一个陈平,又来了一个陆贾。

对刘阚而言,他目前要做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至于咸阳方面,刘阚已没有心思去理睬。反正他清楚一件事,别看周章现在势大,甚至攻破了函谷关,一路杀向咸阳。但老秦真正的精锐,他还没有遇到。那驻守咸阳的中尉军,可绝非周章的乌合之众能够抵挡。而且,在记忆之中,周章攻入关中,不过是成就了一人之名罢了。

章邯,想必也快要出手了吧!

接下来的两日,刘阚一面督促贾绍,让他设法再与蜀郡联络。另一方面,他则把所有的精力,都投注于那五百楼仓骑军的建设之上。双镫和高桥马鞍的出现,在中国军事史上有什么样的作用?刘阚心里不是不清楚。双镫和高桥马鞍,特别是双镫的出现,直接促使甲装骑具的产生。

许多人可能并不清楚甲装骑具的含义。

那么用更通俗易懂的话来解释,就是重装骑兵!

重骑兵的威力,无需过多去描述。那本应该是在五胡乱华时期才出现的产物,如果一旦在这个时期出现,所产生的威慑力会有多么巨大?已无需赘言。但要促使重骑兵出现,刘阚还面临着一个非常巨大的困难。那就是制作甲装骑具的材料,以及这甲装骑具的根本式样。

其中,生产甲装骑具的钢材,是刘阚不得不要考虑的问题。

以目前的科技而言,想要生产出如后世一般的甲装骑具,显然不太可能。

这还是一个以铜器为主的时代,铁制兵器虽然已经出现了,但不论是在硬度还是其他方面,都远远达不到甲装骑具的要求。后世,促使甲装骑具出现的一个条件,就是炼铁技术的进步。在五胡乱华阶段,百炼钢的技术已经完全成熟,并且进一步的发展,才使得重骑兵出现。

而现在,即便刘阚手中有一个铸剑大师盘野老,也仅只是掌握了尚不成熟的七十二炼钢之法。

虽然,盘野老在投靠了刘阚之后,数年时间里不断的成熟着七十二炼钢的技术,可依旧无法达到刘阚的要求。

楼仓,铁庐。

当盘野老试图再一次冲击百炼钢技术失败之后,颓然的坐在了地上。

“君侯,您这设想虽好,但……所需条件甚高。以我们目前的情况来说,想要达到百炼钢的程度,根本就无法做到。君侯,我倒是有个想法,既然我们暂时无法成功,何不以铜器暂时替代?虽然一样达不到您的要求,可这铜器的铸造之法,却以成熟,应该能替代一下。

至于百炼钢之法,我以为暂时不要去考虑。

当务之急,是要让七十二炼钢之法稳定下来,而后大规模的生产,从生产中再进一步提高技术。”

刘阚也知道,自己怕是有些心急了。

他想了想,觉得盘野老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很多时候,科技这玩意儿受到诸多制约。哪怕是掌握了技术,也有很多条件限制。单只这硬件设备的要求,也需要很长时间的研发和琢磨。

“既然如此,就依盘老所言吧。”

刘阚和盘野老又商谈了片刻之后,离开了铁庐。

往年这个时候,正应该是丰收时节。可是今年,由于这时局的动荡,使得许多田地都荒芜了。

包括刘阚名下那已经卖出去,但还未有人来接手的田庄,也荒芜了……

骑在马上,刘阚信马由缰的在荒凉的田庄里游荡。骊丘和季布两人在他后面跟随,一言不发。

不晓得,蜀郡的情况又是怎样?

刘阚发现,他的牵挂非常多。时局的变化,也使得他的计划一变再变。希望,蜀郡莫要出事才好。

正想着心事的时候,远方马蹄声阵阵。

数匹快马从楼仓府衙的方向疾驰而来,为首的一人,正是蒯彻。

随同蒯彻前来的,还有陆贾和叔孙通。三人在刘阚跟前翻身下马,神色间既有兴奋,又显得焦躁不安。

“君侯,出大事了!”

刘阚一怔,疑惑的看着三人,“出甚大事了?居然让三位先生,如此惊慌?”

“如君侯所言,周章败了!”

“啊!”

刘阚陡然瞪大了眼睛,看着蒯彻三人,“周章败了?你们可确定?”

“探马回报,在三日前,周章兵进渭水,与秦军决战,被杀得全军溃败,向函谷关外迅速退却。”

“可查到,秦军主帅是谁?”

“乃秦少府章邯……”

果然是他,那章邯,果真出现了。

不过,刘阚不明白,即便是章邯胜了,于楼仓来说也算不得一个好消息啊?要知道,刘阚对咸阳的那些人来说,也算不上自己人。可为什么,蒯彻陆贾,还有叔孙通都显得很兴奋?

“三位先生,是不是还有什么消息?”

叔孙通不由得笑了,“嘿嘿,果然没有瞒过君侯……细作带回来了两个消息,除了周章被击溃之外,老秦丞相李斯,被打入了天牢。”

“啊?”刘阚不由得身子一颤,“李斯,被打入了天牢?”

“不错,如今接任丞相之职的,就是那阉奴赵高……李斯一去,君侯再也无需担心老秦了!”

第二百八十五章 先手

李斯入狱,于老秦而言代表着什么?

不仅仅是刘阚等人清楚,各地的义军首领,也都非常了解。那是老秦的最后一根顶梁柱!

也许只有那一心享乐,浑浑噩噩的秦二世不了解。

事实上,当李斯被打入天牢的消息传开之时,各地义军首领的第一个反应,全都是不相信。

有阴谋!

这一定是老秦耍的花招。

要知道,李斯刚刚提拔了章邯。而章邯就迅速的在渭水河畔,将周章数十万大军打得溃不成军。按道理说,李斯如今更应该得到秦二世的重用,怎么可能被打入天牢?再者,李斯的长子李由,如今可还在荥阳苦苦的支撑着时局呢……难道秦二世就不怕李由在荥阳造反?

不可能,决不可能!

在一时间,李斯入狱的消息,反而比周章溃败更引人注目。

齐地田氏的攻击,立刻放慢了速度。刘邦也退回了沛县,张耳陈余,在巨鹿默默观察时局。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咸阳和陈县两地。

官路上飞马驰骋的斥候探马,更络绎不绝,传递着各种各样的消息。

“老秦这一次,只怕真的是没希望了。”

公叔缭轻轻抚摸着刘秦乌黑的长发,仰天一声长叹,眼中不自觉的,流露出一抹哀伤之色。

老秦统一天下,公叔缭可谓是劳苦功高。

想当年,始皇帝刚刚亲政,内忧外患,举国惶恐。正是公叔缭、李斯这些人,在始皇帝的身边,默默的努力,把局势一点点的挽回。可没想到,始皇帝刚一离去,老秦就轰然倒塌了。

秦二世,这是在自毁长城啊!

“公叔爷爷,李斯为什么会被抓起来呢?”

刘秦仰着头,看着公叔缭好奇的询问。他并不明白李斯对老秦的意义,可年仅十岁的他,多多少少也懂得了很多事情。只看今日父亲带着幕僚们前来拜望,刘秦就知道,事情很严重。

刘阚深信,李斯这一次入狱,绝不是什么阴谋诡计。

因为在历史上,李斯的确是不得好死。但他有点想不明白,咸阳为什么会在这时候,将李斯拿下?

公叔缭一笑,神情淡然道:“无他,权势耳!”

只这么一句话,所有的疑团就烟消云散了。在座之人,不论是蒯彻陆贾,还是叔孙通曹参,全都是才智冠绝之士。公叔缭只需要微微一提点,所有人立刻反应过来,包括刘阚在内。

自回转楼仓以来,刘阚并未放松对咸阳的关注。

李斯总揽朝政,山东局势虽然混乱,然则却能苦苦支撑。但同时,他和赵高之间的权利冲突,也日益加剧。赵高当然不希望有李斯这么一个人存在。只是先前义军势大,赵高不敢轻举妄动。

如今,李斯提拔章邯,而且大败周章。

这也使得李斯在朝中的声望一下子提高了许多,若再不出手,赵高害怕难以压制。

另一方面,随着章邯击溃周章,咸阳危局也随之化解。也许在赵高看来,如今出手,正是好机会。他与秦二世的关系,远远比李斯和胡亥的关系密切。一条莫须有的罪名,就可以把李斯拿掉……

“公叔先生,难道赵高就不怕李由造反?”曹参也忍不住开口询问。

公叔缭没有回答,而是把目光停留在了刘阚的身上。那意思分明是在说,这个问题你来解释。

刘阚想了想,“赵高虽无才干,但玩儿这种阴谋诡计,倒也的确是个好手。你看他只是把李斯打入天牢,却没有任何的行动。也就是在警告李由,你若是造反,我就先杀了你老父和兄弟。而且他会给李由一个希望,让李由在荥阳拼死作战,以求建立功勋,让朝廷赦免李斯。

我观三川郡之战局,怕是很快就会结束。

到时候章邯大军将东出函谷关,掌控山东局势……呵呵,不过那个时候,也是李斯人头落地之时。而章邯大军东出函谷关以后,李由的作用也就将要随之减弱,对赵高再无用处了。”

“可赵高如此,岂不是……”

公叔缭冷笑一声,“一阉奴眼中,除名利之外,还能看出什么?陛下一世英明,只在重用此人一事上,着实有些糊涂了!”

看得出来,公叔缭对赵高并没什么好感。

至于二者之间有没有什么恩怨?刘阚懒得去问,也不想去问。他现在所关心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如何才能从山东这糜烂的局面之中脱身出去,平安的抵达九原郡。从楼仓到九原郡,一路上危险重重。且不说别的,只那些割据各地的诸侯,就是一个很让人头疼的问题。

周章失败,章邯出关中……

接下来会是什么?

即便是刘阚不知道这一段历史,也能推测出来一个大概。

陈胜吴广先前能一帆风顺,说穿了不过是运气好而已。山东兵力空虚,加之朝廷对他们并不重视,才使得这支泥腿子大军得以迅速发展壮大。不过,泥腿子终究是泥腿子,当老秦强大的国家机器开始运转起来之后,立刻就溃败下来。攻入函谷关,终于触动了老秦的神经。

章邯出关中,陈胜不可避免的会走向失败。

当陈胜失败之后,整个山东的局面,怕是要错综复杂起来,甚至会出现一个短暂的平静。

不论是咸阳,还是各路义军,在这个时候,都是极其敏感而多疑。

如果在这个时候北上,很可能会面临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