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刑徒-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想到这些,刘阚就感到莫名的烦恼,披衣返回军帐中。

到傍晚时分,憋了一整天的雨,淅淅沥沥的下了起来,将天地连在一片雨幕里。

※※※

苎罗山事件,并没有掀起腥风血雨。

只有诸暨的官员,从上到下被砍了一个遍,大约有二三百人,被流涉南海郡。总体而言,还算和谐。

两日之后,始皇帝起驾继续巡狩。

不过,他没有再往岭南进发……虽然说那里也是大秦的疆域,可毕竟还是一片蛮荒。流涉犯人可以,让始皇帝跑去那种鸟不拉屎,遍地走兽,到处是瘴毒的地方,除非他脑瓜子傻了。

始皇帝自诸暨起驾,绕震泽而行,在吴县(今江苏苏州)稍势停留之后,往北行进,三月末时,自江乘过了大江,一路继续北上。这一路行程,可说是非常顺利,不十天光景,就过了淮水,抵达淮阴。

此时,刘阚的伤势已经大好。

可始皇帝却没有给他任何委派,除了一个鹰郎将的头衔之外,就再也没有理他,似乎忘记了刘阚一样。越是如此,刘阚就越是感到不安。因为他始终没有想出,怎样才能保住楼仓。

这一日,他和刘信在军帐里说话。

刘信最近的情绪不太对头,表现的很沉默。虽则他以前就不是个善于言谈的人,可是现在,却变得更加不喜言语。肋骨已经接上了,也能下床走动。时常一个人抱着巨剑,在军帐外发呆。

刘阚几次想要询问究竟,可全都被刘信以沉默给拒绝了!

这傻小子,又发的哪门子倔脾气?

刘阚问的口干舌燥,可刘信就是一句话也不说。问的急了,他脑袋一低,抱着巨剑不看刘阚。

如此一来,再说什么都没有用了……

刘阚挠着头,对此也感到非常无奈。气鼓鼓的在刘信对面坐下,瞪着傻小子,不知如何是好。

就在这时,百里术来了。

“刘郎将,陛下召见!”

正被刘信气得有些火大的刘阚,头也不回的说:“别烦我,没看我正忙着呢吗?没空……”

可话说到一半,刘阚似乎反应过来了。

忙回头一看,就见百里术哭笑不得的站在军帐门口,“刘郎将,你这是犯哪门子的浑啊!”

“被这小子气的!”

刘阚连忙道歉,迅速让薛鸥取来盔甲,披挂整齐之后,瞪了刘信一眼道:“傻小子,你自己好好想想。要是等我回来,你还是这个德行,我就把你送回家去。到时候,让你娘收拾你。”

刘信蹲在一边,低着头,却没说话。

刘阚无奈的叹了口气,和百里术一起走出军帐,直奔内营而去。

始皇帝的车仗,刚安顿下来。

大帐里,他独自一人,捧着一卷书册,正随意的翻阅。刘阚走进来时,始皇帝并没有看他。

百里术通报完毕,始皇帝只是摆了摆手,百里术很听话的就退出了大帐。

始皇帝的大帐,并不华贵,至少远比刘阚所想象的要简朴许多。一架甲胄,矗在大帐门口。

一张书案,几张坐榻。

大帐的一角,挂着一柄宝剑,正是始皇帝的佩剑,名曰定秦。

很简朴,却也非常凝重庄肃……

刘阚站在那里,只觉的快要窒息了。来到这时代已十年之久,他终于见到了这位名垂千古的暴君。说起来,嬴政并不是那种看上去很凶恶的人,若非眼睛细长如鹰隼,嘴唇稍微有些薄,鼻子有点内钩的话,整体来说,还是个很清秀的男子。只是那气势,让人很有压力。

千古一帝!

这就是那位大名鼎鼎的秦始皇!

刘阚这心里,有一种按耐不住的激动,站在那里,身子骨不免微微发颤。

始皇帝,放下了手中的书册。

抬起头来,扫了刘阚一眼。只是这轻轻的一扫,却让刘阚觉得,好像有一把利剑自他身上掠过。那目光锐利的,仿佛能看透人的内心。刘阚更紧张了,想要开口,却又说不出话来。

“伤,已无碍?”

“启禀陛下,已无大碍!”

始皇帝说话时,带着很浓郁的咸阳口音,同时还有一点点燕赵余韵。这恐怕和他少年时,在邯郸生活多年有关。即使已过去了许多年,可这口音里,始终还有一些少年时的痕迹。

这也许是始皇帝刻意为之吧……

“朕命你为鹰郎将,你可已经想好?”

“微臣……”

“做朕的鹰郎将,就必须要抛弃一些东西。泗水都尉,你是不可能再继续干下去了,这一点你要清楚。

朕也知道,这些年来,你在楼仓颇有基业。扶苏让你守楼仓的意图,朕心里面也非常清楚。不过,区区楼仓,地方实在是太小了。如果真的有事情发生,恐怕这回旋的余地会很少。

你这些年来,做的很不错。

献万岁酒,平定泗洪,造程公纸,建功北疆……朕都看在了眼里,包括你后来去巴郡,又在齐鲁平乱。按道理说,做一方大员也不为过。可是,你年纪太轻,据高位,只怕有所不足。

刘郎将,你今年……二十三岁?”

“正是!”

“历练个七年,差不多年纪正好。到时候,南疆已全面控制,朕可以放手平抚江南……苎罗山时,你也看到了。楚人对我大秦仍旧心怀不满,若不能平抚下来,终究会成为心腹之患。

刘郎将,可愿随朕回咸阳吗?”

始皇帝说话,颇有些天马行空的意思。

上一句和下一句,乍听似乎没甚关联。可是仔细琢磨,却又感觉关系密切。

反正主要意思就是一个:你太年轻,放你出去独当一方,我不放心。跟我回咸阳,好好历练吧。

听上去,好像是在询问刘阚的意思。

始皇帝的声音略显阴柔,可是听在刘阚的耳中,却是另一番滋味。

你若是同意,就走!

若是不同意,那可就有问题了……

“微臣,感激涕零,愿为陛下效死命!”

刘阚别无选择,匍匐在地,口称万岁。不同意?这种天下人梦寐以求的恩宠,你为什么不同意?

肯定是心怀鬼胎!

刘阚只能同意。

“甚好!”始皇帝拿起了书卷,“这里好像距离楼仓不远。朕给你三天时间,回去安置一下。

朕会继续巡狩,二十日后,于东门出海。

到时候,朕会安排你具体的事情。你回去以后,让家人准备一下,待朕回咸阳之后,会正式下诏。到时候你全家都迁到咸阳吧……你回来以后,直接随朕巡狩,就不用再返家了。”

给你三天假,在楼仓收拾妥当。

你随我一同巡狩,直接返回咸阳,然后再派人接手楼仓。

刘阚不禁暗自叫苦,却也没有别的法子。

“臣告退!”

“刘郎将,朕记得你楼仓有一校人马,可对?”

“正是!”刘阚不敢隐瞒,轻声回复。

“西南典属如今有些不太稳定,你安排两千兵马,入蜀郡去吧。蜀郡巴家,你应该不陌生!”

“啊,臣领旨!”

刘阚退出大帐之后,只觉后背冷汗淋漓。

来到这个时代,整整十年了。还没有什么人,似始皇帝这样,给刘阚带来如此巨大的威压。

深吸一口气,平定了紧张的心情。

刘阚不禁苦笑,这以后……该如何是好?

现在想逃走已是不太可能。但家中,却埋了一颗地雷,若不能妥善处理,只怕有性命之虞。

实在不行,让刘巨夫妇随军去蜀中吧。

这也是刘阚一时间,唯一能想到的办法。他缓步向营外走去,路过一座小营的时候,却见赵高从旁侧而来,正好和他打了一个照面。刘阚忙让路,赵高理也不理,径自走向了小营。

错身而过时,刘阚还清楚的听到,赵高发出一声阴冷的哼声。

“百里,赵郎中这是怎么了?”

赵高官拜中车府郎中令,故而刘阚称呼其为赵郎中。

百里术一笑,“刘郎将不必在意,赵郎中这一段时间心情不好。您也知道,之前苎罗山,小公子表现不佳,令陛下很不满意。而赵郎中是小公子的老师,所以陛下对他,也生出不满。”

说完,百里术神秘兮兮的说:“我听人说,等回了咸阳,陛下就会罢了赵郎中!”

刘阚眉头不由得一蹙,心里面隐隐生出一种古怪的感觉。

似乎触摸到了什么,可是又说不清楚,弄不明白。看着赵高的背影,在小营中消失,刘阚的心里,陡然有一些不安。

回到自己的军帐,刘阚立刻点备行囊。

他本想带刘信一起走,可始皇帝只给了他一个人的关碟,也就是说,刘信需要继续留在这里。也难怪,刘信现在已入了铁鹰锐士的编制,自然不可能像从前一样,和刘阚一起走动。

没办法,刘阚也只好安抚了刘信一下。

让薛鸥带着人留下来照顾,他独自一人,跨上了赤兔马,连夜离开行营,直奔楼仓方向而去。

从淮阴到楼仓,路程并不远。

过了泗水,就算是进入楼仓治下。刘阚马不停蹄,用了一昼夜的时间,就抵达楼仓镇外。

对于刘阚的突然归来,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刘阚也不休息,连夜召集了蒯彻陈平等人,在书房中商议。事情的原委,都说了一遍……

蒯彻蹙眉道:“以主公的年纪,做到泗水都尉,的确是头了。想要更进一步,非常的困难。

陛下想借由铁鹰锐士的途径,过数年直接外放出去,心思倒是可以理解。

毕竟,之前有任嚣的例子。主公的功勋能力都有了,所欠缺的,就是资历。鹰郎将,倒也不错。待主公年纪够了,外放出去时,满朝文武也不会有什么意见。只是……把楼仓放弃……”

蒯彻和陈平相视一眼,不约而同的摇了摇头。

毕竟,这楼仓,凝聚了太多人的心血。这么就放弃了,实在是心有不甘。

可不放弃又能怎么办?

同时,聚集在刘阚身边的这些人,又该何去何从?

这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陈平蒯彻可以去江阳,但是曹参那些人,会同意吗?只怕不一定!

“这样吧,道子和老蒯暗中整备,到时候诏令下来,随钟离和老灌一同,前往江阳。

贾绍如果愿意,可随我去咸阳……老曹他们……如果真的不愿意走,到时候就随他自己去吧。

不过,铁庐里的人和物,能带走的绝不能落下。如果不愿意走的话……

道子,这件事情你和小猪来处理。总之,铁庐里的东西,绝不能传出去,必须多加小心。”

铁庐,那可是刘阚的兵工厂。

至少在目前而言,里面的东西不能够流出。

整整一个晚上,刘阚等人在书房里,都在商议着搬家的细节。到天亮以后,已经两天没休息的刘阚,终于顶不住袭来的困倦,回到卧室之后,一头栽倒在榻上,一睡就是整整一天。

傍晚时分,刘阚醒了过来。

吕嬃带着刘元和刘秦,前来拜见。

一晃,又是大半年没有和家人团聚,按道理说,刘阚本应该和孩子们亲热一下。可是时间,真的不够了。他抱着刘秦,牵着刘元的手,在庄园中走了一会儿,然后就匆匆来到阚夫人的房间里。

也只能这么做了……

虽然孩子们都很想和他多呆一会儿,刘阚真的是没有这个时间。

阚夫人已经听说了一些情况,只是当她知道刘巨真正的身份时,也不由得是脸色变的煞白。

“阿阚,此事你怎不早说?”

刘阚苦笑道:“母亲啊,我怎么能想到,事情会发展到这个地步?好在陛下让我调拨两千人马入蜀,如今之计,也只好设法让兄嫂二人混入军中,一起前往江阳。老蒯和灌婴他们都会过去,曼儿也在蜀中站稳了脚跟。等去了江阳后,我会另想其他办法,为兄嫂开脱过去。”

阚夫人,无话可说。

事情发展到了这一步,的确是任何人事先都没法子想到。

而且,刘阚这些年四处奔波,刘巨一直陪在老夫人身旁,这感情日益加深,老夫人早已经把刘巨看作亲生的儿子。王姬呢,也在刘家多年,老夫人也真的是舍不得,看着刘巨出事。

只是如此一来,可真的要苦了阿阚!

老夫人想到这里,也忍不住泪流满面。惹得刘阚又是好一阵子的安慰。

待老夫人平静下来之后,刘阚这才回到了自己的房间。孩子们已经睡了,吕嬃正在灯下缝补衣服。

吕嬃已经二十二了,早已脱了当年的稚气,取而代之的,是成熟和稳重。

特别是吕雉的死,给吕嬃带来的冲击很大。

小时候,她一直是以姐姐为目标,如今姐姐走了,她需要做的更好,这样才不会让姐姐失望。

“阿嬃,我明日一早,就要出发前往东门阙。

这一走,家里的情况怕是会有一些变故……我估计等我伴驾回转咸阳之后,你们也要一同过去。楼仓的田地,已无需再持有,想办法把咱们名下的田地卖掉吧。另外,暗中通知陈禹和你父母,如果他们不想继续呆在楼仓的话,把他们的田地,就和咱们一起,都卖了吧。

不过,此事不可大张旗鼓,要暗地里解决。

时间应该很充足,应该能卖出一个好价钱……卖地的钱帛……送往蜀郡,交给曼儿来处理。”

吕嬃顺从的点了点头,看着刘阚疲惫的面容,忍不住伸出手,轻轻抚摸。

“阿阚,家里的事情你不用担心,我会想办法处理妥当……倒是你,这一去随行伴驾,责任重大。

总之,要小心才是。

多保重身子,等处理完了这边的事情之后,我和母亲会带着孩子们,尽快往咸阳和你汇合。”

也许,对于吕嬃而言,去咸阳并不是一件坏事。

刘阚只能苦笑一声,把吕嬃搂在怀中:若非迫于无奈,说实话,我可真不希望你们去咸阳!

第二百四十七章 八大郎中之公子婴

句章项氏,被大秦兵马以万钧雷霆之势摧毁。

项籍在苎罗山创下祸事,自然知道会连累叔父项梁。于是,自苎罗山撤离之后,他就带着众人,急匆匆往句章赶,为的是能在秦军抵达之前,通知项梁。能战则战,不能战就撤退。

按照项籍的想法,始皇帝尚在会稽山祭祀大禹王。

就算知道了自己的底细,行动起来也不会太快。反正,自己足以在秦军行动之前做好准备。

然而,项籍却真的忽视了大秦的力量。

会稽郡的官员虽然都在山上陪伴始皇帝,却也不是全部。各地方各部门,都留有官吏当值。赢果等人在苎罗山遇刺,在当天晚上就有行营公文发出,送往各府衙留守官员的手中。

于是,以诸暨为中心,沿途大小道路,全部被封锁起来。

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官军在道路上川流不息,更有各乡游徼组织壮丁,在小路上巡查。

项籍到这时候才发现,他们现在是寸步难行。

无奈之下,只好入山躲避官军的抓捕。等始皇帝的车仗离开会稽郡时,殷通已率人拿住了项梁。项籍等人不敢大意,晓宿夜行,披星戴月。当始皇帝的车仗将到达江乘的时候,项籍一行人才算摸到了句章城外。此时的句章,守卫森严。城门楼上,还悬挂着十几个血淋淋的脑袋。

那是句章官员的首级!

项籍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心中自责不已。

若非他在苎罗山上意气用事,怎会惹出这么大的事端?叔父在句章,经营数载。好不容易有了一些基业,却在一夜之间,化作乌有。同时,最让项籍担心的,还是项梁的安全问题。

老秦人闹出这么大的动静,怎可能善待叔父?

“阿羽,莫着急!”看项籍坐立不安,虞姬忍不住低声的劝说道:“你可是咱们这些人的主心骨,你若是乱了阵脚,大家也会跟着心慌。当务之急,是要弄清楚叔父的生死,再做计较。”

“小妹说的不错,咱们先打听一下状况,再想办法解决。”

虞子期也知道项羽此刻心情已乱,也安慰道:“城门的那些人头,多是句章官员的首级。叔父若是真出了事儿,肯定会挂在城门上。现在,城门上没有,说明叔父如今,还是安全的。

这样吧,我和虞姬很少在句章,这里认识我们的人也不多。我和小妹设法混进去,打听一下情况。

你现在若冒然行动,肯定会中了秦贼的奸计,非但救不出叔父,自己也可能会陷入其中。老龙老曹,你们在这里陪公子等候。项庄……想办法弄些食物,这些天大家可是够辛苦的。”

在虞子期兄妹的劝说下,项籍逐渐冷静下来。

“好吧,我就在这里等着,你们可要多加小心……天黑时若你们没有消息,我绝不再等待。”

言下之意,就是告诉虞子期兄妹,天黑之后他二人如果没有回来,他就会行动起来。

虞子期兄妹点头答应,趁着晨间光线还不强,从林中走出,并肩朝着句章城的方向走去。

这一日,对项籍来说,无异于是一种煎熬。

在林中徘徊不停,坐立不安。一方面是担心叔父项梁,一方面又替虞姬担心。项籍对虞姬的感情,龙且等人也不是不知道。在这个时候,任何人劝说都没有用,只能耐心的等待着。

眼见着天将黑了!

项籍也越来越暴躁起来……

就在这时候,负责打探情况的项庄一声欢呼:“哥哥,子期他们回来了……咦,似乎还带了人。”

这一句话,让龙且等人立刻紧张起来。

抄起兵器就做出战斗的架势,但是项籍却拦住了他们。

“能跟随我到现在的人,都是忠心耿耿。子期他们不会对我们不利,收起兵器,我们出去看看。”

项籍说着,大踏步往外走。

虞子期兄妹带着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走进林中。光线虽然不好,可项籍一下子就认出来,这老人正是项家的家奴,也是从小陪着项梁一起长大的书童,名叫项礼。这个人,可以信赖。

“项礼,你怎么……”

“大公子!”

不等项籍说完,项礼大步上前,双膝跪地,泣不成声,“老爷他,老爷他出事了!”

“你怎么会在这里?”

项礼说:“出事那天,老爷一早就发现情况不妙,让我从庄子里的水沟逃走。他对我说,一定要找到公子,并且劝公子不可莽撞。秦贼郡守,如今就在句章。城里驻扎了数千人,等着公子前去营救老爷。

老爷还说,他不会有性命之忧,让公子不必担心。

公子当务之急,是要保护好自己……老奴这两日,躲在老爷相好的家里。不想晌午时遇到了虞公子,又在那女人的帮助下,这才溜出句章城。公子,老奴却打听到了一些老爷的消息。”

项梁不能人道,却不妨碍他有一个红颜知己。

如今,项家已不是当年项燕在世时的景象。不过对于女人的出身,依旧是非常的看重。项梁的红颜知己,是一个在句章烟花巷中为生的女人。项梁即便是有心娶她,她自己也不愿意。

毕竟做皮肉生意,真真的抹黑了项家的脸面。

虽住在烟花巷,但是在项梁的资助下,却早已不做这行当了。

项籍也知道那女人的事情,但素来看她不起。只是没有想到,项梁落魄之时,这女人居然还敢收留项礼。忍不住暗自称赞,可是在表面上,还是一副沉肃的模样,一把攫住项礼手臂。

“什么消息?”

“老爷如今已不在句章!”

“啊?”

“殷贼秘密将老爷送走了,现在只怕是已到了吴县。那女人从衙门里打听到,待秦王巡狩之后,会押送老爷去咸阳处置。所以,在秦王没有回咸阳之前,老爷暂时不会有性命之忧。”

押送咸阳?

那就是躲不过一个死字!

龙且从小和项籍一起长大,项梁与他有养育之恩。

闻听顿时急道:“公子,我们去吴县,把叔父解救出来。”

“不可!”曹咎一把抓住龙且,轻轻摇头,“吴县是会稽治所所在,殷贼狡诈,岂能没有防范?

如今秦王已离开会稽,殷贼不需再加以护送,手中有足够的兵马可以调动。

一个小小句章,就有几千兵马……那吴县呢?只怕会更多。公子勇武绝伦,也挡不住他们人多。

公子,老爷一时半会儿不会有性命之忧,我们也可以从容应对。如今,殷贼防范正严,我们实不可打草惊蛇。待过些时日,风声松了些,再设法去吴县打探消息,而后设法解救老爷。”

和龙且不同,曹咎是家臣的身份。

不过他性格很稳重,长得很豪壮,可心思却颇为缜密。

诸多人当中,曹咎是最冷静的人。项籍对他也很放心,听闻这番话之后,轻轻点头,表示同意。

“那我们现在怎么办?”

项庄忍不住插口问道:“总不成一直这么漂着吧。”

“现在,我们需要一个落脚点!”虞子期想了想,轻声道:“我倒是有一个好去处,可以考虑。

吴县以西,有一处地方,名震泽。

水域极其宽广,号八百里……连通五湖,可入深山,是一处易守难攻的好去处。震泽中有一首领,名桓楚,颇有本事。殷贼上任以来,数次想要剿灭桓楚,却都是落得个损兵折将。

我曾贩卖兵器给此人,多少了解他一些底细。

这桓楚,原本是楚国水军将领,后因水军失败,他害怕被追究,带着残部就躲入震泽当水盗。他手下,有八百水贼,全都是楚国水军,能征惯战,非常厉害。公子乃项燕将军之孙,可以顺理成章的接手那些水军。有这八百水军,到时候秦贼押送叔父时,我们也能半路劫持。”

“那桓楚,能心甘情愿的把人交给我们?”

项庄颇不以为然,忍不住顶了一句。

项籍却不由得精神一振,“区区桓楚,若是他合作,留他性命;若不肯合作,休怪我无情。”

说完,他对曹咎说:“老曹,你和子期带着项庄,立刻前往吴县,设法与那桓楚接洽。子期,你和那桓楚手下的人,关系如何?”

“有几个将领和我关系十分密切。”

“那就好,设法拉拢他们……项礼,老龙还有小妹,随我准备一下,随后动身。咱们在震泽汇合,到时候见机行事。”

项籍颇有决断,一言既出,众人立刻行动起来。

没想到,一场打斗,却引发出这样的事端。项籍深吸一口气,握紧了拳头,在心中暗自打气:项籍啊项籍,以前都是叔父照顾你……如今叔父有难,你定要好好做,绝不可让叔父失望!

※※※

会稽郡发生的种种事端,于刘阚而言,已全无干系。

他现在哪有心情去理睬远在千里之外发生的事情?自身的事情,就已经麻烦的让他痛苦不迭。

如果说,刘巨的事情,是一柄悬在他头顶上的利剑。

那么从楼仓赶往东海这一路上,心绪不宁,更成了一种挥之不去的梦靥。说不清楚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眼皮子一直跳,心里面非常乱。俗话说,左眼跳财,右眼跳灾。很不幸,刘阚这一路上右眼跳个不停。

历史上,始皇帝是死在一次巡狩的途中。

难道是这一次?

可是在刘阚看来,始皇帝的气色很好,精神也很矍铄。虽已过了不惑之年,但那精神头好的,连许多二十岁的年轻人都比不上。刘阚感觉着,始皇帝至少还能再活个十年,不成问题。

就是在这种焦躁不安的情绪中,刘阚抵达东门阙。

东门阙,也就是当年刘阚和巴曼一手所建立的盐城东面。

如今的朐忍盐城,早已不复是秦家的财产。当初巴曼为求得始皇帝的支持,故而将盐城的煮海权交还给了朝廷。以此来表明,她一心只想在蜀中发展,对于其他的事情,不复过问。

当年,兴造盐城时,秦家付出了巨资。

不过对巴曼来说,这笔钱与她无关。因为她和秦家已经再无半点关系,她是巴曼,不再是当年的秦曼。连带着,当年派驻在盐城的人员,也全部召回了蜀郡。始皇帝对此十分满意。

朝廷不花一分钱,又多了一处盐场。

至于秦枳兄弟……贞母已经恢复了早年的巴姓,和秦家又有什么关系?反倒是秦家这两年勾连土著巴人的行为,让始皇帝很不高兴。巴郡的官员,为此对秦家也展开了一系列打压。

想当初,盐城还有刘阚的一份子。

如今也没有了!

刘阚没有再来过朐忍,更没有见过盐城的模样。此次路过,他发现这盐城的格局,竟然是依照着楼仓所建立。不由得想起了当年和巴曼同游东海郡时的景象,心神也随之一阵轻松。

抵达东门阙行营之后,始皇帝再一次接见了刘阚。

不过却没有像上次一样,说太多的话。只是简单的询问了一下,而后将一方银印交给刘阚。

“赵高,带刘郎将向詹事报到。自今日起,驻守后营。”

在大帐中伺候始皇帝的人,依旧是赵高。

看得出来,始皇帝虽然对赵高教导胡亥不满,但对他依旧信任。特别是这赵高精通刑名,对秦法律例十分熟悉。始皇帝在处理公务的时候,不可避免的还是需要赵高在一旁伺候着。

毕竟,识文断字的内侍不多,精通刑律的内侍更少。

自秦王政十一年(公元前236年)开始,年二十三岁的赵高以尚书卒史的身份进入秦宫,开始为秦王政服务。如今赵高已四十九岁,为始皇帝整整服务了二十六年,已经成习惯了。

换一个人,未必能如赵高这样好用。

所以,一时间始皇帝并没有生出驱逐赵高的心思,而是留在身边,继续为他服务。

赵高毕恭毕敬,“老奴遵旨!”

他弓着身子,带刘阚退出了大帐。

脸上已没有了第一次见刘阚时的倨傲,反而是一脸卑谦之色,“刘郎将,老奴这里要恭喜您了!”

刘阚遍体发寒!

早之前,赵高对他可不是这个样子。

如果不晓得赵高的底细也就罢了,关键是刘阚知道这赵高的底细,于是越发感到不正常。

这赵高,说起来还是赵国的王族。不过是疏远旁支,其祖上在早年间,以质子身份流落大秦。之后秦赵之间的交锋不断,连赵高自己都不清楚,他的祖上究竟属于王族的哪个分支。

母亲因为受过刑罚,故而赵高从生下来的那一天起,就是一个贱民。

以贱民之身,而成为始皇帝心腹。这个过程里,赵高经历过多少挫折艰难,怕他自己清楚。

这样一个人,心思深沉而阴毒。

越是在对你笑的时候,心里面越是对你恨的紧。

如果有可能,刘阚很愿意一剑杀了这个家伙。无他,留这么一个人在身边,实在太过凶险。

可是,他偏偏杀不得……

始皇帝对赵高很宠信,权且不说。只从官位上而言,赵高官拜中车府郎中令,比刘阚的鹰郎将品秩还高。所以,刘阚只能强压住内心中的厌恶和恐慌,笑脸相迎,“赵府令实在客气!

阚以后还需府令多多栽培,府令莫推却才是。”

“好说,好说!”

赵高皮笑肉不笑,好像是答应,可话语中敷衍之意,只要不是白痴就能够听得出来。

两人一路往后营走,在营门口时,就看见一个三旬左右的男子,气势汹汹的从里面走出来。

“赵高参见公子!”

一见这男子,赵高连忙行礼。

那男子身高大约七尺七寸,体魄略显单薄,但很健硕。

他看了赵高一眼,又仰着头看了看刘阚,“赵高,这就是来接替我的郎中吗?”

“启禀公子,这位就是刘郎将。奉陛下诏命,前来与公子交接。从即日起,由他驻防后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