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荣华盛世-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卫崇荣看完信,脸色瞬间变得苍白。信上只有十二个字,“万寿节宴,东宫遇刺,性命垂危。”
  
  第080章 突变
  
  卫崇荣看信的时候,君华在他旁边拿着一本刚编订的灵州山川志翻看,看得津津有味。
  别误会,他不是想要研究什么山势地形,战略战术。他就是想看看,灵州都有哪些地方比较好玩,以后卫崇荣得空的时候,拖着他一起去转转。
  不料卫崇荣刚看完信,整个人的脸色就全部变了,变得惶恐不安,难以置信。
  以君华对卫崇荣的了解,晓得他的性格一贯还是很沉稳的,凡事处变不惊,不会随便遇到点事情就惊慌失措,手忙脚乱的模样。
  于是他放下手里的书,关切地问道:“荣哥哥,发生什么事情了?我看你好像很着急的样子。”
  君华隐隐猜测,是不是卫昭遇到什么事了,因为其他人,似乎不会被卫崇荣牵挂到这样的程度。只有卫昭,在他心里的重要性是独一无二的,谁也无法取代。
  卫崇荣叹了口气,好半天没有说话,他缓缓抬起头,盯着君华看了片刻,见他又是担心又是莫名的表情,把手里的纸条递了过去。
  君华接过纸条,一眼就看完了上面的内容,他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事实,几次张了张嘴,都不知该说什么,脸上的表情全是茫然和不解。
  太子遇刺,这样的事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何况还是发生在万寿节宴上。万寿节宴在正仪殿举行,那是平日进行小朝的地方,守卫何等森严,怎么就能让刺客给混了进去。
  君华心里百转千回,短短一个瞬间就设想了好几种可能,然后又被自己逐一打破。
  他越想越想不通,终于试探着开口问道:“荣哥哥,这怎么可能呢?是谁嫌自己命太长了,竟然敢在万寿节宴上搞行刺?也太狂妄大胆了吧!”
  卫崇荣收到的信息并不比君华多,信鸽负重有限,且容易被截获,卫昭只是告诉他发生了这件事,并没有详细地讲述事情的经过,因而他的想法,其实也是和君华差不多的。
  行刺太子,这样的事情不能说没有可能,只是行刺的地点就是正仪殿,除了让人感叹刺客的胆大妄为,也不由引人猜测,幕后主使人是不是早就找好嫁祸对象了,否则他怎么敢这样做。
  太子是储君,行刺太子就是弑君之罪,无论成与不成,都是要株连九族的,后果极其惨烈。
  沉默良久,卫崇荣低低叹道:“怀熙,我也觉得这件事不可能,可它就是发生了。”
  有人对卫萱有不轨之心,此事并非不可理解,毕竟太子的位置只有一个,卫萱坐上去了,他的弟弟们就没有机会了,卫兰和卫茂也是皇子,产生非分之想亦是有可能的。
  只是卫萱是以嫡长子身份被册封的皇太子,再是名正言顺不过,若他自身不犯错误,无论卫兰还是卫茂,都不可能正面把他拉下储君的宝座。
  过去这些年,朝上一直有人把东宫无子的事拿出来说道,但是并没有引起太大的波澜。
  卫萱的确没有儿子,可他还有三个闺女,这就证明了太子夫妇的生育能力是没问题的。卫萱和谢秋都还年轻,只要他们继续生,总能生出儿子的,此事并非不可解。
  皇帝从来没拿这件事为难过太子,就是东宫不肯纳侧室,他也没有说过一句话。
  卫明是个宽厚仁慈的皇帝,对子女亦是关爱有加,卫萱是他的嫡长子,最是深得他的器重,从小就是以接班人的标准对他进行培养的。
  卫萱的性情和卫明如出一辙,也是温和宽仁的性子,在大衍皇朝如今奉行休养生息政策的背景下,再是适合不过,父子俩无论国事家事,都是很和谐的,没有不可调和的矛盾。
  因而他们父子之间的关系,比起当年的卫夙和卫明更要亲密。在所有人看来,今上百年之后,太子登基即位,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不会发生任何变故。
  不是所有人都期待着皇权的平稳过渡的,至少卫兰不是。倘若卫萱遭遇不测,在他没有儿子的情况下,卫兰就是储君之位的第一人选。
  不过正是因为如此,卫兰要对太子下手,必须比任何人都来得小心谨慎,只因他的动机,比其他人都要充足,便是事情不是他做的,他也是首先要被排查的最大嫌疑人。
  卫昭给出的线索实在太少,除了时间、地点和当事人的名字,他什么消息也没透露。所以卫崇荣和君华打破脑袋,也猜不出个所以然来,不过是凭空猜测罢了。
  君华实在想不通,干脆就不想了,转而询问道:“荣哥哥,我们现在需要做些什么?要把这件事告诉上官大人和顾探花吗?”
  卫崇荣皱眉深思,浓黑的眉头紧紧拧在了一起,卫昭特意说了卫萱“性命垂危”,可见他的情况是很不乐观的,他们必须做好最坏的准备。
  忖度片刻,卫崇荣沉吟道:“父王用的是私信告诉我这件事,上官大人那边暂且不必说了,我想他很快就会知道的,小顾那里可以说一声,让他心里有个数。当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提高灵州的战备等级,朝中发生动乱,边关是最容易不稳的,尤其是灵州这样新开拓的州郡,我们必须倍加小心。”
  君华了然地点点头,心中大致已然有了分寸,他就算帮不到卫崇荣什么,也绝对不能给他增添麻烦。他见卫崇荣面上仍有忧色,便道:“有些事信上不方便说,秦王肯定很快就会派人过来的。荣哥哥,你稍安勿躁,与其在这里胡思乱想,不如静候秦王的消息。”
  卫崇荣的眉宇仍旧蹙着,忧虑道:“我是担心太子哥哥的伤势,也不知道到底怎么样了,要是、要是……”他有点说不下去了。
  卫崇荣初回渝京的时候,宫里不喜欢他的人多了去,像先帝和卫兰、卫茂那样冷眼相待的就不说了,便是面上看着客气的太后和皇后,他们真正接受的也只有卫昭,对他不过是面子情。
  只有皇帝伯父和元康长公主,还有卫萱和卫蔻兄妹,是真心接纳了他这个人的。
  如今,向来待他极好的卫萱身受重伤,却不知具体情况,卫崇荣如何能不心急如焚。
  君华曾听卫崇荣说起过卫萱对他的好,忙劝慰道:“吉人自有天相,太子殿下定会平安无事的。”
  卫崇荣笑笑,眼底全无笑意:“怀熙,借你吉言,希望太子哥哥真能平安无事。”
  君华忙不迭地点点头,用很笃定的语气说道:“肯定会是这样的,荣哥哥,我们就不要自己吓唬自己了,该做什么赶紧去做,不要耽搁了正事。”
  卫崇荣敛起心神,正色道:“怀熙,你这话说得没错,不管发生什么事,该做的事总是要做的。我先去趟营里,小顾那边,就麻烦你去跟他说一声。”君华应了是,俩人分头出了门。
  尽管卫崇荣没有让人告诉上官轩太子遇刺之事,可他的侄女上官姹就是赵王妃,有关宫里的种种消息,绝不会比卫崇荣来得慢,搞不好还要更清楚一些都有可能。
  卫崇荣和上官轩很有默契,他们心照不宣地谁都没有提及宫里发生的事,但是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照着最糟糕的结果来打算的。
  东宫遇刺,卫兰能否受益还是未知数,可上官轩是灵州的父母官,卫崇荣是实际上的最高军事长官,关键时期灵州若是出了什么乱子,他们两个首当其冲,谁也逃不脱责任。
  又过了两日,卫昭派来的人终于赶到了庆佳,从来人的速度判断,他们应该是一路上换人不换马地拼命赶路,不然短短四天的时间,要从渝京抵达庆佳,几乎是不可能的。
  领头的人是霍莹莹,她从马上下来的时候,脸色有些憔悴,发髻也显得很凌乱,所幸精神看着还不错,不愧是从小在马背上长大的。
  她身后跟着的几个亲兵,虽然都是五大三粗的男人,可论状态,还不如她好呢。
  “莹莹,怎么是你?先翰呢?”卫崇荣看到霍莹莹很震惊,他原以为卫昭会顺势把拓跋先翰派回来,不料他没回来,来的竟是霍莹莹。
  霍莹莹随手撸了一把自己乱糟糟的头发,张口就道:“世子爷,有没有什么吃的东西?我整整四天就啃了五个干馒头,已经快要饿死了。”
  卫崇荣再是急着想要问清楚情况,看到霍莹莹这副模样也不忍心再苛待她,赶紧让人准备吃食。君华不用霍莹莹开口,直接给她端了一大杯热水过来。
  霍莹莹接过杯子,咕噜咕噜地喝了大半杯,方说道:“王爷把先翰留在京城了,说是有些事情要他去做,是我做不来的,我就被打发过来报信了。”
  趁着他们寒暄的工夫,君华把霍莹莹的亲兵和屋里伺候的下人都给打发了出去。
  卫崇荣见清场完毕,立即问道:“太子的情况怎么样了?伤得重不重?有没有生命危险?”
  霍莹莹摇摇头,脸色显得分外凝重:“不好,很不好。当时,刺客距离殿下很近,下手又是出其不意,锋利的簪子直接命中殿下的要害。更要命的是,簪子上还是抹了毒的,太医们束手无策,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办才好。好在鲁王内君在场,若不是他及时出手,太子殿下只怕当时就要没了性命。饶是如此,殿下的情况也是岌岌可危,我听到鲁王内君跟王爷说,若是殿下是习武之人,有深厚的内力护身,他有三成的把握保住他的性命,只可惜……”
  君华默默听着霍莹莹讲述万寿节宴上发生的事,心里却在想着,再是出其不意,要是太子有卫崇荣那样的身手,只怕根本就不会遇刺。
  可他转念一想,卫崇荣还有栽在卫茂手上的时候,可见话不能说得太死,还得要看刺客是什么身份。
  卫崇荣听着霍莹莹的话,越想越觉得不对劲,什么叫做“刺客距离殿下很近”,宫里的侍卫都是干什么吃的,都叫刺客摸到太子身边去了,他们竟然无知无觉,不是废物是什么。
  他正要开口提出自己的疑义,外面传来了通报的声音,原来是厨房做好了饭菜给送了过来。屋里没人伺候,君华亲自过去开门,把四菜一汤端了进来。
  “你先吃着,边吃边回答我的问题也行。”卫崇荣见霍莹莹站在原地不动,赶紧补充了句,继而又道:“刺客是什么人?怎能如此轻易就接近了太子?”
  霍莹莹刚把汤舀到碗里,听到卫崇荣的问话就抬头说道:“刺客是南越的使臣,是云梦公主夫妇派来给陛下进献寿礼的。”
  她话音未落,卫崇荣就急急喊道:“这不可能!”其他人也就罢了,卫蔻和卫萱自幼兄妹情深,她有什么必要对他这样做。
  更何况,卫蔻还是远嫁异国的公主,她是南越的王太子妃,是日后的王后。大衍周边诸国,南越算是最听话的,大衍开国近三百年,从未惹过任何事端,称臣纳贡,态度良好。
  若非如此,当初南越王太子阮绍向云梦公主提亲,向来疼爱女儿的卫明如何会答应,就是看在两国关系良好的份上,知道卫蔻嫁过去是不会吃亏的。
  卫蔻是卫明的独生女儿,自小备受宠爱,卫明在位一日,南越国内谁也不敢轻慢于她。他日若是卫明不在了,卫萱就是卫蔻最大的靠山,地位照样超然。
  于情于理,云梦公主都没有任何对付太子的理由,她是女儿,和皇位毫无关系,三位皇子都是她的同母兄弟,谁上位对她的影响并不是很大。
  硬要比较亲密度的话,卫萱和卫蔻便是最好的,他们年龄相近,太子从小就是个疼爱妹妹的好哥哥。太子妃谢秋又是卫蔻的亲表姐,两人从小一起玩大的,比起两位弟妹都要熟悉得多。
  霍莹莹匆匆扒拉了几口饭,接着说道:“年初的时候,皇后派人给云梦公主送了信,希望她万寿节能回京省亲。公主回信答应了,还说带着孩子一起回来给陛下贺寿,陛下和皇后都很高兴。”泰安三年,卫蔻远嫁南越,此后整整五年没有回过渝京,如今她要带着孩子回来,卫明和君非离的喜悦之情完全可以理解。
  “岂料事有不巧,五月份时,云梦公主查出有了身孕,就不能回来了。她写信给皇后说明了情况,陛下和皇后都是疼爱女儿的人,自然不会怪罪,回信让她安心养胎,省亲的事以后有空再说。公主心有歉意,万寿节的献礼特意比往年加厚了,还让她的两个陪嫁女官跟着南越的使团到了京城,好让陛下和皇后更清楚她的近况,谁能想到——”
  卫崇荣瞠目结舌:“你、你是说,行刺太子哥哥的凶手是、是姐姐的陪嫁女官?”
  “是的。”霍莹莹郑重其事地点头,表情格外严肃,“皇后是男子,陛下登基后的万寿节宴和除夕宫宴便没再男女分席,而是设在一处。当时,皇后叫了云梦公主的两位陪嫁女官在身边问话,太子关心妹妹和外甥,也过去问了她们几句话,就在他要转身离开的时候,其中一位女官突然拔下了头上的簪子,她的动作太快了,谁都没有反应过来,她就执起簪子刺了进去。”
  卫蔻的陪嫁女官共有八位,都是皇后精心挑选的人选,如何会对太子不利?
  卫崇荣来回踱步,思索了一会儿才问道:“这件事如何处理的?是谁在负责?”
  霍莹莹回道:“行刺太子的女官服毒自尽了,毒药是事先藏在牙缝里的,见血封喉,侍卫反应迟了没能拦住。南越的使团全部被扣押了,两位女官的家人也都下狱了,陛下把事情交给了秦王,让他全权负责此事,务必查个水落石出。事关两国邦交,还涉及到云梦公主,王爷这个差事可不好办,查不查得出来真凶,都很难让陛下满意。”
  “啊?!”卫崇荣万万没想到,卫明对卫昭竟是信任至此,太子遇刺的事都交给他查。
  
  第081章 乱局
  
  怔愣片刻,卫崇荣问道:“莹莹,在你离京之前,父王可有查到什么?”
  霍莹莹摇摇头,回答道:“王爷连夜就让我们出发了,说是路上不许耽搁,必须最快速度赶到庆佳。他让我告诉你,接下来不管发生什么事,没有见到他的亲笔信函,你不得离开庆佳半步。”
  “什么?!”卫崇荣又是一愣,卫昭竟然不让他回京,渝京的事态已经严重到这般程度了么?
  霍莹莹见卫崇荣有些不信,用很确切的语气强调道:“王爷的确是这样吩咐的,而且重复了不止一遍。他还让我送了信暂时不要回去,留在庆佳听从你的吩咐。”
  君华此前一直安静地听着卫崇荣和霍莹莹的对话,此时方问道:“荣哥哥,你说那个女官的情况会不会和那时的三皇子一样,都是被人控制了神智?”
  卫崇荣不语,认真地思索着。霍莹莹蹙眉道:“小世子,你是说蛊术吗?”
  君华点点头,他就是这个意思,卫崇荣尚且防不住被人控制的卫茂,倘若卫蔻的陪嫁女官也是这样,卫萱肯定很难防备,他根本不会对她有防范之心。
  霍莹莹略一思考,轻轻摇头:“鲁王内君查看过自尽女官的尸身,说是没有任何中蛊的迹象。皇后也表示,那名女官的思维很清晰,说话井井有条,不像是被人控制的样子。”
  君华闻言有些失望,卫崇荣反而是长出了口气。蛊术不是万能的,上回图娅用于操控卫茂的那种,据百里沛所说就算是很高级了,绝非一般的蛊师能够做到。即便如此,图娅能够控制卫茂心智的时间也很有限,她应该是在卫崇荣等人抵达销魂谷前不久才对卫茂施了术,而卫崇荣见到卫茂时,他的神智也不是很清晰,还冲着他胡言乱语了一通,不过是他关心则乱,当时不够留意。
  卫蔻的陪嫁女官则不然,她一路从南越过来,若是提前被人施了术,同行的人肯定会看出端倪,如果整个南越使团的任务都是刺杀太子,那就没有必要单独对她下蛊了。
  只不过,站在南越的立场,他们完全没有必要如此和大衍过不去,那是自寻死路。站在卫蔻的立场,她更加没有道理和卫萱过不去,那样的做法根本没有逻辑可言。
  该问的都已经问了,卫崇荣见霍莹莹一脸倦色,晓得她过去四天过得很不容易,便道:“莹莹,你吃过东西早点休息,我们就不打扰你了。”说完带着君华出了霍莹莹的房间。
  两人来到书房,君华见四下无人,压低声音问道:“荣哥哥,你觉得会不会是赵王?”
  卫崇荣轻哼一声,冷笑道:“你说卫兰啊,他的嫌疑当然是最大的,不过我很担心,他不会留下任何证据,否则的话,他是不敢动手的。”
  “怎么可能?”君华眼眸微咪,眼中闪过质疑的光芒,“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怀熙,你别忘了卫兰的身份,他是皇伯父的次子,只要太子哥哥出事,他就是最大的受益人,同时也是最大的嫌疑人。他若是没有万全的把握,如何会轻易下手,难道是为了给三哥做嫁衣。你再想想倾城,我们刚怀疑他是李兢,还没来得及证实,他就被图朵玩死了,死得恰到好处。我一直怀疑,卫兰手中掌握着一些你我都不知道的势力,可我想不明白,他是如何得到这些的?”
  提到倾城,君华沉默了,他的死讯来得太过突然,而且尸首无存,说不是金蝉脱壳,都很难让人相信。由于卫崇荣对倾城身份的怀疑以及他突如其来的死亡,君华担心姬辛在朱夏的情报网出现问题,便将整件事对他和盘托出。姬辛不敢掉以轻心,由上至下进行了一次彻底的大梳理,结果令人触目惊心。
  从早期的资料判断,倾城的来历是没有问题的,他是孤儿出身,六岁开始被人培养,而那个时候,李兢还在京城,两人绝不可能是同一个人。问题出在泰安三年以后,倾城传递的信息开始出现疏漏,这是任何人都可能会犯的错误,毕竟他没有谎报军情,只是在收集情报的时候,不够全面完整。然而回过头去再看,就会清楚地发现,倾城在泰安三年前后的表现,简直是判若两人。
  联想到倾城在泰安三年有过一次重伤半年的经历,姬辛和君华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就是那一年,李兢取代了原来的倾城。再说潜入朱夏的卧底都是单线联系,李兢能神不知鬼不觉地代替倾城,身边少不了为他打掩护的人,而且不止一个。姬辛也是那个时候才意识到,上官翊在易州的根基有多深,他都死了那么多年,李兢还能打着他的旗号来去自如,随后就是一番更彻底的清理。
  长久的沉默过后,卫崇荣缓缓开口:“怀熙,我们还是不要再猜了,先等我父王的消息吧。”
  君华轻轻“嗯”了一声,前几天,他还在开开心心地想着,要和卫崇荣去哪些地方玩,要让爹爹和父王早点同意他们的婚事,如今却是完全没有那些想法了,只要大家都平平安安的就好。
  比起君华,霍莹莹才是更可怜的,她和拓跋先翰的婚期定在本月底,早已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谁能想到陛下的万寿节竟会发生那样的事情,搞得他们天各一方,婚事遥遥无期。
  分开不算什么,霍莹莹不是不懂事的小姑娘,但是先翰被卫昭留在了渝京,要执行的任务说不定还很危险,她却不能在他身边帮他,心里实在是过意不去。
  时间在人们焦急的等待和虔诚的期盼中慢慢流逝,卫崇荣没有等到卫昭的书信,却等来了太子驾薨的噩耗,他感觉“轰”的一响,脑子瞬间变得空白,仿佛晴天霹雳炸到了头上。
  太子哥哥……
  他就这样走了吗……
  君华见卫崇荣失魂落魄地站着,脸上全无表情,不由扑了过来,从背后紧紧抱住他。
  君华离开渝京那年刚满七岁,和卫萱打交道的机会并不多,可他印象中的皇太子,一直是个温柔可亲的好人,他每次进宫去找卫昊玩,只要遇到卫萱,他都会笑着亲亲他、抱抱他。
  乍闻卫萱去世的消息,君华心里闷闷的,像是喘不过气来一般。
  他尚且如此,卫崇荣和卫萱的关系远比他亲厚,难过之情简直无法言说。
  “只要被我找到一丝证据,我绝对不会放过他的!”卫崇荣攥紧拳头,指尖深深地陷入掌心,手背上的青筋明显暴起,眼底是驱之不去的深沉寒意。
  太子驾薨乃是国丧,不过皇帝和太后、皇后都在,太子走在他们前头,丧礼自然要简薄些。民间一月内需着素服,且不得婚嫁,而不是像帝后的丧礼那样,百日内着素服,不婚嫁。
  太子头七未过,宫里传出了太子妃有孕的消息,是在谢秋哭灵时昏倒后被太医诊出的。
  卫明闻讯沉默了许久,对卫昭说道:“阿昭,如果阿秋生了男孩,我想立为太孙。”
  闻及此言,卫昭的神情稍显愕然,半晌方道:“皇兄,此事不可操之过急。”
  在卫昭看来,卫明的决定是很不明智的,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在没有父亲的情况下,如何坐得稳太孙的位置,他的叔叔们会想法设法把他拉下来的。
  便是卫明真有这个想法,也该是储位虚悬,耐心教养孙子,待他长到能够承担相应责任的年龄,再说册立太孙的事,不然的话,他就是把谢秋母子架到火上去烤。
  不过孩子尚未出生,性别亦未可知,卫昭便没有说得太多。卫萱去世不久,卫明哀痛难逾,精神状态也不是特别好,等到孩子生下来,他未必还会有今天的想法。
  若是谢秋真的生了儿子,卫明也真的急着要立太孙,他再劝也不迟。
  卫明摆摆手,示意卫昭不必多言:“阿昭,我交代给你的事情,查得如何了?”
  卫昭面露为难之色,沉声道:“南越使团的人全部分开审问过了,皆说对此事一无所知,他们的证词我都看过,没有发现任何问题,除非全是事前勾结好的,否则就是没有问题。”
  卫明默不作声,良久方道:“蔻儿的陪嫁宫女呢,还有他们的家人……”
  卫昭的神情更犹豫了,迟疑道:“自尽的那个宫女,她的家人的确有些不对劲,但是幕后指使人的身份,还有待进一步确认,臣弟不想放过真凶,也不想冤枉好人。”
  卫明长吁口气,挥手道:“阿昭,你先下去吧,有事随时报上来。”
  卫昭拱手道:“臣弟告退,还请皇兄节哀顺变,保重龙体。”
  从宣室殿出来,卫昭意外地看到了姜澈,他向他招了招手,似是在刻意等他。卫昭没有犹豫,抬腿走了过去,姜澈在此等他,肯定是有话要对他说。
  “永安王殿下。”卫昭轻声向姜澈打了招呼。
  “秦王殿下,我们出宫再谈。”姜澈的声音压得很低,生怕被人听到似的。
  卫昭会意,再不多言,悄无声息地和姜澈一起出了宫。
  
  第082章 团团
  
  我是卫团团,今年三岁,我出生的时候,我的父王已经被册封为大衍的皇太子,因此我一出生,就是全天下身份最尊贵的婴儿。
  我曾经偷听过照顾我的小宫女们说话,她们说我出生的那一刻,天空飘着七彩的浮云,红日自东方喷薄而出,霞光万丈,百鸟齐鸣,是天大的吉兆。
  皇祖父对我的出世欣喜若狂,当即封我为皇太孙,我也就成了大衍皇朝第二个落地即封太孙的皇孙。我不大明白太孙是什么意思,但我知道,皇祖父一定是很喜欢我的。
  侧躺在我身旁,手脚全部缠到我身上,口水泡泡也差点吐到我脸上的家伙叫做卫圆圆。他是我的弟弟,今年也是三岁,长得和我一模一样,最大的爱好就是睡觉一定要抱着我。
  其实,我不是很喜欢卫圆圆抱着我睡觉的,虽然他的身体很香,也很软和,但是他太懒了,每天都要睡到日上三竿才肯起床,那样的话,我练功的时间就不够了。
  皇祖父说过,我是太孙,是以后要当太子,还要当皇帝的人,必须从小刻苦努力,来不得半点松懈。可我每次想要努力的时候,卫圆圆都会在旁边拖我的后腿,真是麻烦死了。
  比如说现在,天蒙蒙亮,我已经醒了,正好可以去演武场跟着小姑姑练功。
  但是……
  我还没来得及把卫圆圆的胳膊腿儿掰开,他就像是预感到了我要“抛弃”他似的,不仅把我抱得更紧,还软软糯糯地喊了一句:“哥哥,你别动……”
  于是,我就不敢动了。
  父王说过的,我是哥哥,要懂得照顾弟弟妹妹。
  是的,除了卫圆圆这个弟弟,我还有个妹妹,她叫卫囡囡,只有四个月大,长得又白又嫩,比卫团团还要喜欢睡觉,不过卫囡囡跟着爹爹,不归我管,爱睡多久也没关系。
  卫圆圆就不同了,他被人吵醒了可是很爱哭的,哭起来谁都哄不住。
  我最怕卫圆圆哭了,只能处处让着他,他不让我动,我也只能真的不动了。
  睁着眼睛躺在床上很无聊,我无事可做只能接着再睡,反正小姑姑已经习惯我和卫圆圆的缺席了,不会多说什么的。
  再次醒来的时候天光早已大亮,卫圆圆这回比我先醒,盘腿坐在我身边露出一脸得意的笑容:“哥哥睡懒觉,我要告诉爹爹,嘻嘻……”
  我无语地翻了个大大的白眼,懒得和他多说。
  见我和卫圆圆醒了,小宫女们鱼贯而入,伺候我们穿衣洗漱。
  虽然父王是皇太子,可我们全家并不住在东宫——那个据说只有太子才有资格住的地方——而是住在距离紫宸宫最近的永福宫,东宫是父王办公的地方,他晚上都要回来睡觉的。
  没有卫囡囡以前,我和卫圆圆都是跟着爹爹住的,但是有了妹妹以后,我们就被挪到西配殿了。
  我还好,只是发了几天脾气,不肯理会父王和爹爹而已,卫圆圆更厉害,哭得泣不成声,谁都哄不住,闹得永福宫不可开交,最后是皇祖父把我俩打包带走了,这件事才算告一段落。
  我和卫圆圆在紫宸宫的主宫承乾宫住了大半年,一直到卫囡囡满月才重新搬回永福宫。
  尽管有些时候,我会烦卫囡囡哭,但是每天早上,我和卫圆圆都会去看她,从不例外。
  在小宫女的伺候下梳洗完毕,我和卫圆圆手牵手出了门,去隔壁的寝殿请安。父王和爹爹早就起了,正在逗着刚喝过奶的卫囡囡玩,我们还没进门就听到她的笑声了。
  卫囡囡霸占了父王的怀抱,卫圆圆便朝爹爹扑了过去,还在爹爹抱起他以后得意地冲着我笑,他以为我会跟他计较吗,真是幼稚。
  虽然看不到自己脸上的表情,但我个人感觉,我肯定是很严肃的,谁知父王只看了我一眼,就笑得前俯后仰,还指着我对爹爹说:“怀熙你看,团团好可爱,父皇果然没有选错人。”
  爹爹瞥了父王一眼,左手抱着卫圆圆,右手把我也抱了起来,轻笑道:“团团圆圆都还小呢,哪里就能看出不同来了。”说完在我和卫圆圆的脸颊上各亲了一下。
  父王不甘落后,也凑过来亲了我们,搞得被忽视的卫囡囡“哇哇”直叫。父王笑得更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