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荣华盛世-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草原的男男女女,哪个不会拉弓射箭啊,个个都是弓马娴熟。
  卫崇荣但笑不语,果儿捂嘴直笑,马上揭了他的底:“表叔上次也是这么说的,可是他射了三支箭,就跟我爹爹一样,没有一支射在靶子上。”果儿叫的爹爹,是指萨纳尔。
  君华闻言,登时露出不可思议的目光。萨纳尔曾经是乌孙王子,射术按理说应该不错,不过君华没见过,暂且不论,卫崇荣的射术如何,他是从小就知道的,怎么可能三箭脱靶。
  带着强烈的好奇和不解,君华加快了步伐,卫崇荣扛着果儿紧紧跟着他。
  射箭的摊子生意不错,里三层外三层的被人围着,君华好不容易挤了进去,看到那张给果儿用都有点嫌小的小弓,差点笑岔了气,怪不得卫崇荣和萨纳尔都要脱靶,原来是这么回事。
  别看弓有问题,愿意下场一试身手的挑战者还是很多的,君华排了个号,在他前面居然有十五个人等着,他问卫崇荣玩不玩,卫崇荣笑着摆了摆手,他不想再脱靶一回。
  小弓太小,拿着极不称手,挑战者们纷纷落马,老板一一送上自制的木蜻蜓以示安慰。
  轮到君华了,他本人是抱着好玩的心情下场的,果儿却不这样想,用力拍着巴掌给他加油。
  只听“嗖”的一声,第一支箭射出去了,往左边偏了三步,没能挨上靶子。
  君华笑了笑,张弓再射,第二支箭也偏了,这回是往右边,不过只差了两步。
  最后一支箭,君华隐隐找到了点感觉,只可惜,还是偏了一步。于是,果儿也得到了一只木蜻蜓,这也是他收集到的第三只了。
  小果儿有点不高兴,眼角都耷拉下来了。君华看了心疼得很,使出百般解数来哄他,可惜他家小虎子太过乖巧听话,导致他哄孩子的功力严重不足,好半天也没有效果。
  “荣哥哥,换你来吧,我搞不定。”终于,君华认输了,把重任交给了卫崇荣。
  与此同时,他还在心里想着,以后再也不能嫌弃小虎子了,有个像他那样听话懂事的小宝宝,是件多么省心的事情。像果儿这样的,活泼可爱是不假,就是发脾气的时候,不好哄啊。
  就在君华思索着,有机会要不要向他爹爹请教一下,是怎样把小虎子养成这个样子的时候,卫崇荣已经哄得果儿破涕为笑了,还说要去前面看马戏表演,全然忘了先前生气的事情。
  君华惊呆了,没想到卫崇荣还有这样的本事,真的是好厉害。这样的话,他们以后的小宝宝再调皮也不怕了,他哄不过来不要紧,还有荣哥哥嘛,君华不自觉勾了勾唇角。
  “怀熙,我们走了,果儿要看马戏表演。”卫崇荣一手抱起果儿,一手来牵君华的手。
  海拉城西面是乌苏大草原,东面是阿尔斯兰岭,都是盛产凶禽猛兽的地方,因而马戏表演,也是来得很刺激的,尽是些别处看不到的珍禽异兽。
  他们三个赶到马戏表演的场地,正好看到一个驯兽人在指挥一只老虎钻火圈,围观的人群不时发出惊叹的呼声,小果儿更是看得目不转睛,眼皮都不带眨一下的。
  卫崇荣看到老虎,重新燃起了他对白虎的浓厚兴趣,于是贴到君华耳边说道:“冬天的时候,我要去趟不咸山,逮着小白虎回来,从小开始养起。”
  “真的?”君华顿时来了兴趣,“能不能带我一起去?”他最喜欢毛茸茸的动物了,小猫小狗也都养过不少,可是小老虎哎,他从来没有养过,一定很有意思。
  “如果你的身体完全好了,我就带你去。”君华是从去年腊月开始服食素云丹的,要到今年年底才有十三个月,在此期间,他的身体状况并非最佳,卫崇荣可舍不得让他涉险。
  君华算了算时间,顿时有点泄气,他分明是赶不上嘛,卫崇荣故意逗他玩的,真过分。
  发现适得其反,卫崇荣急忙进行补救:“怀熙,我逮到小白虎回来,还不是送给你的,你若是不要,我可就不去了。”他就不信君华还能忍得住,前世上林苑的那只白虎,他也是很喜欢的。
  “要要要,我当然要了。”果然,君华绷不住了,“不过荣哥哥,你千万要当心。”
  卫崇荣信誓旦旦地说道:“你就放心好了,有我出马,肯定马到成功。”
  台上的表演精彩纷呈,人们的掌声此起彼伏,卫崇荣和君华却是全程都在走神,只有果儿看得津津有味,根本不在意他们说些什么。
  过了一会儿,果儿扯扯君华的衣袖,小声说道:“华哥哥,我肚子饿了。”
  君华回过神来,笑着问他道:“果儿想吃什么?我们马上就去。”
  果儿扭头看着台上尚未结束的表演,小表情有些纠结:“我还想看猴子捞月……”
  卫崇荣瞬间明白他的意思,笑道:“你要吃什么?我给你买回来。”
  果儿歪着脑袋想了想:“我要吃驴肉火烧,东街口那家的。”
  “好的,我马上就去。”卫崇荣说着把果儿递给君华,低声嘱咐道:“怀熙,这里人多,你一定要把果儿看好,我很快就回来的。”
  君华点了点头,紧紧拽住果儿的手,表示自己会把人看好的。
  果儿要吃的那家驴肉火烧距离马戏团的位置有些远,兼之街上人多,卫崇荣一来一去,用了将近一刻钟,毕竟他不能在大街上施展轻功。
  拎着一袋热气腾腾的驴肉火烧,卫崇荣急匆匆地往回走。还没回到原地,他就看到了惊慌失措的君华,而在他的身边,并没有果儿的身影。
  “荣哥哥,怎么办?果儿不见了……”君华看到卫崇荣,就跟看到救星似的。
  卫崇荣闻讯大惊,鹿鸣是幽州大都督,他的儿子不见了,事情可大可小,他们绝不能自乱手脚。他定下心神,沉声问道:“怀熙,你先别急,你快告诉我,果儿是如何不见的?”
  
  第078章 七夕
  
  看着卫崇荣深邃沉静的眼眸,君华不安的心情稍微平复了一些,他深深吸了口气,缓缓说道:“荣哥哥,你刚走了不久,果儿要看的猴子捞月就开始了,在场的小朋友好像都很喜欢这个节目,纷纷往前挤去,果儿看到了,跟着也要往里钻,我怕他走丢了,就紧紧拉着他的手,但是……但是我挤到最前面的时候,才发现我牵着的,竟然不是果儿的手,而是个不认识的小孩子。”
  卫崇荣略加思索,忙问道:“那个小朋友是谁?他的家人在附近吗?”
  君华急急回道:“在的,就在我们旁边,可是果儿不在,如果是人多挤散了,他不可能走远的,会不会是……”君华找不到果儿,又怕是有心人作梗不敢声张,便赶紧来找卫崇荣了。
  卫崇荣略一皱眉,吹响了暗哨,就在附近游荡的东方闻声赶来。他让东方通知鹿鸣,立即封锁城门,倘若果儿真是被人拐走了,势必不能给对方带着孩子出城的机会。
  东方领命而去,卫崇荣方对君华说道:“小猴子,我们再进去看看。”
  君华不解地眨眨眼:“你是说果儿还在里面?”他刚才已经找过了,都没人看到果儿。
  “封闭城门只是以防万一,我的直觉告诉我,果儿还在里面。”卫崇荣说得很笃定。
  “为什么?”君华半信半疑,“荣哥哥,你的直觉准不准啊?”
  卫崇荣但笑不语,牵着君华的手重新回到马戏表演的场地,因为紧张的缘故,君华的掌心汗涔涔的。卫崇荣四下扫视了一番,带着君华往后台走过去。
  舞台的后面摆着大大小小许多笼子,关着各种用于表演的飞禽走兽,卫崇荣侧耳听了听,径直往角落里走去。君华不明所以,寸步不离跟着他,走了几步,他听到了猴子“吱吱”的叫声。
  定睛一看,装着猴子的笼子前面蹲着个小小的身影,不是果儿又是谁呢。
  小家伙对着笼子里上蹿下跳的猴子们挤眉弄眼,压根儿不知道自己已经被发现了。
  卫崇荣轻手轻脚走过去,一把揪住果儿的衣襟,把他拎了起来。果儿吓得一抖,回头看到是卫崇荣,立即苦着小脸告饶:“表叔,我知错了,你不要告诉我爹爹好不好?”
  见到果儿平安无事,君华绷了许久的神经开始舒展,就连生气的力气都没有了。
  “不好!”卫崇荣神情肃然地摇了摇头,不听话的小朋友,得到教训是必须的。
  果儿仍不死心,小声哀求道:“表叔,我以后再不敢了,你就放我一马吧。要是爹爹知道了,他会把我的屁股揍开花的。表叔,我知道你最好了,你就帮帮我嘛。”
  卫崇荣不为所动,平静道:“小果儿,不好意思,你这话说得迟了。”
  果儿不明白卫崇荣的意思,又见他一点不像君华那样好说话,就不理他了,朝着君华伸出双手:“华哥哥,抱抱。”他长得玉雪可爱,说话的语气软软糯糯的,很难让人拒绝。
  君华之前也是站在卫崇荣那边的,觉得果儿太调皮了,是该给他一点教训,可见到他可怜兮兮的小模样,又有点心软了,一边把他抱起来,一边试探着开了口:“荣哥哥,要不——”
  卫崇荣知道君华要说什么,提醒道:“城门都封锁了,定远侯还能不知道么?”
  君华只能同情地给了果儿一瞥,摸摸他软软的金色发丝,不是我不救你,真是无能为力。
  海拉城的守城士兵今日大概是最莫名其妙的人,先是接到命令,封锁城门,严查所有携带孩子出城的人。他们并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只是依令而行,很不巧今日赶集,进城出城的人都很多,引来了百姓的不满。更纳闷的是,还没碰到带着孩子的人要出城,新的命令又下来了,城门不用封锁了,一切照旧,搞得人一头雾水。
  引发了如此严重的后果,身为整件事的始作俑者,果儿一回到家里,就被萨纳尔狠狠地教训了一顿。先是打得屁股开花,坐都坐不住,再是禁足三个月,每天关在屋里写大字。
  君华闻讯咋舌,“婶婶”真是好凶哦,比他爹爹还要凶,他小时候也是很爱闯祸的,可他爹爹就没怎么罚过他,实在要罚,也是很温柔的,不会像果儿这般凄惨。
  卫崇荣听到君华的嘀咕,偷偷在心里腹诽道,昭阳侯不是不想罚你,那是因为你有长宁王护着,他有时候不好下手,而且你真被罚了,哪次不是我帮你完成的功课。
  君华还问过卫崇荣,他怎么就能猜到果儿去了后台,而不是别的什么地方。
  卫崇荣笑而不语,一口咬定了就是直觉。他想君华可能是忘记了,他小时候也犯过同样的错误,他就是受到他的启发,才猜到了果儿的下落。
  卫崇荣和君华在海拉城逗留了两日,又回到乌苏大草原打猎去了。两人此行收获颇丰,君华把他打到的猎物都给果儿送了去,表达自己对他的同情之意,然后才跟着卫崇荣回了庆佳。
  庆佳是灵州的州府,原来的王宫被改建成了大都督的官邸。论品级,各州刺史和大都督都是正三品,但在边境州郡,大都督的影响力通常超过刺史,实在是因为敌人隔得太近了。
  目前的灵州大都督还是霍青阳,卫崇荣是他麾下的一名中郎将,不过霍青阳年前回了渝京,灵州的全部兵马都在卫崇荣的手上,谁也不敢真正把秦王世子看成一名普通的中郎将。
  君华听说这是卫崇荣儿时生活过的地方,特别感兴趣,拉着他到处转悠。卫崇荣一边陪他逛,一边给他介绍,他在哪里被先翰用弹弓子打过,在哪里被裴迪牵着恶犬吓唬过……
  君华听了连连称奇:“荣哥哥,你记性真好,三四岁的事情都还记得。”
  卫崇荣哑然无语,这不是重点好不好,他明明是想要展示自己“威武不能屈”的反抗精神的,结果君华完全没有领悟到,真是浪费他的一番表情。
  七月初十是卫明的万寿节,因着拓跋先翰即将回京和霍莹莹成亲,卫崇荣特意让他捎了不少特产回去。大衍历来的万寿节,皇室成员献礼都是按人头算的,虽说他的那份卫昭肯定会准备好的,不过灵州的人参、鹿茸等物举国闻名,他不捎点回去,如何显示地出自己的心意。
  拓跋先翰走后没几天就是七夕,归化的扶余人原本是没有这个节日的,但是关内迁来的汉人要过七夕,几年同化下来,就变成大家一起过了,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嘛。
  君华对七夕也是充满期待的,他先前还想着,晚上和卫崇荣一起出去看花灯。不料早上起来,就没见过他的人影,问府里的下人,都说世子爷天不亮就出去了,没人知道去了哪里。
  君华顿时变得垂头丧气,一个人的七夕节,还有什么意思呢。前些天,卫崇荣说他要考虑,此后对他也是一切如常,他还以为他很快就会想通的,原来只是不好意思拒绝自己罢了。
  独自用完早膳,君华无精打采地回了自己的房间,正要打算补会儿眠,突然发现枕头旁边多了个精致的面具,样式很特别,做工也很精细,不像是街上十文钱就能买到一个的那种。
  他好奇地拿起面具,发现下面压着一张纸条,上书两列龙飞凤舞的大字,“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那是卫崇荣的字迹,旁人很难模仿的。
  君华抬手揉揉眼睛,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一切,他反复看了好几遍,才敢确认不是自己看错了,而是卫崇荣真的送了他这个面具,还约他晚上一起看花灯。
  良久,君华拿起面具,紧紧捂在胸前,突然就笑了起来,灿若星辰。
  整整一天,他根本不知道时间是如何过去的,也不记得自己做了些什么,仿佛是早上刚拿到那个面具,不过一眨眼的工夫,外面的天色就渐渐变得黑了下来。
  好容易等到晚上,君华随意扒拉了几口晚饭,就带着卫崇荣亲手做的面具出了门。
  东方见到他急匆匆的背影,不由暗笑,小世子落到他们世子爷手上,真的是毫无招架之力。
  因是七夕佳节,庆佳城里处处挂起了花灯,有小贩在街道两侧大声吆喝着叫卖乞巧果子和各色面具。君华扫了两眼,觉得谁的面具也没有自己的好,唇边的笑意更浓了。
  大街上人来人往,每个人脸上都戴着面具,有自己做的,也有街上买的。
  君华带好面具,带着些许期盼的心情走在热闹的人群之中。他有预感,自己一定会在最意想不到的时候遇到卫崇荣,他希望自己不要惊喜地不知所措,不然一辈子都会被他笑话的。
  君华走地很慢,他边走边看每一个擦身而过的人,长街即将走到尽头,他还是没看到卫崇荣。
  就在君华犹豫着该往哪边转弯的时候,有个人从背后拍了拍他的肩膀。
  君华赫然站住了,却没有回头,他听到自己的心砰砰乱跳,全然乱了节拍。
  一直不见君华有所动作,那人实在无奈,只得用手握住他的肩膀,把他扳了过来。
  “荣哥哥?!”转身的瞬间,君华吓得闭住了眼睛,随后才慢慢睁开。
  
  第079章 定情
  
  卫崇荣也带着面具,可他眼里的笑意是遮不住的:“除了我,还有可能是别人吗?”
  君华掩着嘴,吃吃笑个不停,却不说话,漆黑的眼眸亮晶晶的,像是有星星落到里面。
  卫崇荣静静看着他,目光越发温柔。他想,自己就是看上一辈子,应该也不会腻的。
  片刻之后,他牵起君华的手,轻声道:“我们去看灯吧,你喜欢什么样的,我给你买。”
  君华站在原地不肯挪步,卫崇荣不解地瞥他一眼,他用很小声的声音说道:“荣哥哥,你没有什么话要对我说吗?”如果此时揭开面具,就能看到君华脸上已是绯红一片。
  卫崇荣眉宇微挑,瞬间明白过来,他低下头,把嘴凑到君华耳边,低沉却又清晰地说道:“小猴子,我想我也是喜欢你的,就像你喜欢我那样。”
  饶是早有心理准备,亲耳听到卫崇荣说出这句话,君华心里仍是极不平静。他手足无措地愣了片刻,突然伸手揭开面具,猛地扑到卫崇荣身上,在他颈脖上亲了一下。
  君华的动作很快,不过是蜻蜓点水沾了下,就匆匆退了回去,显得很不好意思。
  卫崇荣抬起手,一把摘掉自己脸上的面具,伸手把君华揽了过来,低头吻上他的唇。
  “荣哥哥,你……”君华完全没料到卫崇荣会有这样的举动,整个人都呆住了。
  这是个热烈且直白的吻,卫崇荣趁着君华说话,直接把舌头探了进去,舔舐了一圈。君华从来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根本不知该如何反应,只能被动地接受着卫崇荣肆意却也温柔的吻。
  亲吻结束地很快,在君华回过神之前,卫崇荣就退了出来,意犹未尽地看着他。
  原本,卫崇荣也搞不清楚自己对君华抱有的,究竟是什么感情。但是,东方的打抱不平提醒了他,让他确认了对君华的不同于常人的占有欲,并不是亲情和友情能够解释的。
  君华曾经说过,如果他娶了别人为妻,他会很难过。卫崇荣换位思考,想象了下君华和其他人成亲生子的画面,发现那不是自己能够接受的,顿时就明白了自己的心意。
  他性格果断,做事雷厉风行,告白亦是如此,既然想好了,就要说出来,绝不拖泥带水。
  见君华直直看着自己,眼神中透着些许茫然,久久没有说话,卫崇荣伸出手,在他面前晃了晃,没有反应,又轻轻拍了拍他的脸颊,低声唤道:“小猴子,回魂了……”
  君华醒过神来,呐呐道:“荣哥哥,你说的都是真的吗?”事情的变化来得太突然,有点超出君华的预计,他一时之间简直难以置信,自己该不是在做梦吧。
  卫崇荣哭笑不得,失笑道:“小猴子,你扪心自问,我什么时候骗过你?”
  君华不假思索,迅速摇了摇头。的确,卫崇荣是从来不骗他的,一次也没有骗过。
  卫崇荣满意地笑了笑,接着道:“我们现在可以去看花灯了吗?”
  君华笑着点头,先把自己的面具带上,又帮卫崇荣把他的面具也带好。卫崇荣做的面具是传说中的太阳神和月神,街边也有卖的,但是不及他做的精致,君华为此非常自得。
  他们手牵着手,沿着之前走过的路慢慢往回走。庆佳位于北地,远不如关内城市繁华,街上卖的花灯大都也比较简单,就是图个节日的气氛,精致华美却是说不上的。
  君华看了一路,也没看上合意的,但是七夕佳节,不买一盏花灯提在手上,又像是少了点什么。君华暗暗想着,要是这条街走完也没有他喜欢的花灯,就随便拿一盏算了。
  经过一家很不起眼的小摊时,卫崇荣突然停住了,君华不解地扭过头看着他。这家摊位的花灯很少,样式也很寻常,还不如他们之前看到的,荣哥哥想买什么。
  卫崇荣微微弯腰,指着小摊的最里面说道:“老伯,麻烦你把角落里那盏灯给我。对,就是那盏没有点燃的,我就要它。”君华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什么也没看清楚。
  摆摊的老伯知道卫崇荣要的是哪盏灯以后,带着歉意对他说道:“这位公子,真是对不住了,那盏灯破了个小洞,我不打算卖了。要不,你换一盏别的?”
  卫崇荣凝眉问道:“同样的灯你还有吗?要是没有的话,就是它好了,没关系的。”
  见卫崇荣对那盏灯情有独钟,老伯大方地送他一个人情:“不好意思,已经没有了,那是最后一盏,要是公子你实在喜欢,我送你好了,不要钱。”说完把灯拿了出来。
  那是一盏猴子造型的花灯,一只小小的无尾猴抱着个大大的仙桃,虽然样式很简单,做工也有点粗糙,不过君华一看到它,就知道卫崇荣为何非要这盏灯不可了。
  老伯帮他们点燃放在仙桃里的烛头,笑着说:“公子不知道,这盏花灯本来是有尾巴的,我家小孙子调皮,给拽掉了,后面就多了个洞,我出门时没注意,一块儿带了过来。”
  “没事没事,就当是只无尾猴好了,也挺可爱的。”君华不甚在意地摆了摆手,笑得合不拢嘴,他见卫崇荣两手空空,又问道:“荣哥哥,你要哪盏灯,我送你。”
  卫崇荣明白,君华是不想白占老伯的便宜,就随手指了盏莲花灯,君华花了十文钱把它买下来,两人一手拎着一盏灯,朝着老伯挥了挥手,继续往前走。
  走到拐角处,君华说他肚子饿了,卫崇荣就在街边买了些乞巧果子,两人边走边吃。
  正在吃着,君华抬手指了指前方,惊讶道:“荣哥哥,那是不是小东子和顾探花?”
  顾探花不是别人,正是卫崇荣曾经在宫学最好的同学顾川。顾川是泰安六年的探花郎,当年就来了庆佳,接替高升回京的谢秋担任郡守一职,他比卫崇荣就早来了几个月。
  卫崇荣抬眼看去,果然在不远处看到了东方和顾川相携而行的身影。没等他收回视线,东方就看到他们了,只见他侧身和顾川说了句什么,两人就朝着这边走了过来。
  东方和顾川也是带着面具的,不过他们都太熟了,只看身形就能认出人,不用看脸。
  “你们两个孤家寡人,倒是挺会给自己找乐子的。”卫崇荣笑着打趣道。
  顾川摘下面具,感叹道:“有什么办法呢,下官可比不得世子爷有佳人相伴,但是七夕佳节,下官就是体验民情,一个人也不好意思出门啊,只能叫上东方侍卫作陪了。”
  闻言,卫崇荣扑哧笑了,拿掉面具说道:“小顾,你这话说得可不地道。我记得你点中探花那年,就差没被人榜下捉婿了,是你自己看不上,请旨跑来庆佳的,怎能说是无人相伴。”
  常言道,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可是卫崇荣觉得,这句话对某些男人也是适用的,比如顾川。
  以前明明是个肉嘟嘟的小胖墩,五官全部挤到一起,可爱是可爱了,要说好看,那就有点违心了。谁知长大以后,顾川竟然成了京城四大公子之一,而且是各家名媛都想求嫁的那种。
  顾川中探花的时候,卫崇荣也在渝京,有关他的传闻,听了整整一箩筐。最夸张的莫过于新科状元、榜眼和探花打马游街那天,京城的禁卫军都出动了,就为了维持秩序。
  谁让状元是个须发皆白的老头,榜眼是个刻板严肃的中年人,只有顾探花,年少英俊,风度翩翩,引起了全城少女——可能也包括部分少年——的热烈追捧。
  他们走过的街道上,洒落的香囊和荷包无数,而上一次出现这样的盛况,还要追溯到十二年前。巧合的是,那个人也是探花,他的名字叫做谢秋,是卫崇荣的表兄。
  见卫崇荣把面具摘了,君华也跟着摘下来,好奇地问道:“荣哥哥,为什么庆佳的历任太守都是探花郎出身,这是巧合还是陛下故意的啊?”
  卫崇荣没想到君华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不由愣了愣,随即笑道:“有巧合,也有必然。”
  灵州乃是苦寒之地,朝廷若不开出额外的优待,是不会有人愿意到这里为官的。于是先帝期间,就出台了诸多对灵州官员的补贴政策,俸禄倒在其次,重点是以后的官途会顺畅许多。
  庆佳的第一任郡守是谢秋,第二任便是顾川,不过能够拿到庆佳郡守的官职,仅有探花的出身是不够的,他们各自的家世也起了极大的作用,谢秋是元康长公主的独子,而顾川是齐国公顾毓的嫡长子。还有一点,以谢秋和顾川的实力,殿试名列前茅并不稀奇,刚巧都是探花,与他们俊俏的外形是脱不了干系的,自古探花出少年嘛。
  君华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没有再问什么。顾川重新拿起面具带上,轻笑道:“如此良辰美景,下官就不打扰世子爷的雅兴了,失陪。”
  “去吧,继续体验你的民情去。”卫崇荣说着朝外挥了挥手。
  顾川拱手告辞,顺便叫了东方一声。东方从头到尾就没把他的面具拿下来过,此时要走也是方便,直接朝着卫崇荣和君华拱了拱手,就跟着顾川走了。
  等到他们两个走远,君华才惊叹道:“荣哥哥,你发现没有,小东子今天一句话都没说。”
  卫崇荣挑眉笑笑:“他时不时就要深沉两回,明天就没事了,你不用管他。”
  “哦。”君华随口应了声,拖着卫崇荣往卖烤肉的巷子里钻,两个人都没有再带上面具。
  一刻钟后,君华拿着一大把烤肉串从巷子里出来走在前面,卫崇荣提着两盏花灯跟在后面。君华边走边吃,偶尔还拿着细树枝给卫崇荣喂食,两人吃得不亦乐乎。
  走在回府的路上,君华不知想到了什么,突然问道:“荣哥哥,你有没有想过什么时候和我成亲?”他问得很坦然,毫无羞涩之意。
  卫崇荣怔住了,思忖片刻方道:“小猴子,这个事情不着急啊。首先,你的年龄还小,我们不必急于一时;其次,我父王还不知道,肯定也就没有给我准备聘礼之类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你父王也还不知道,你说如果长宁王知道了我们的事,他会不会提刀砍了我?”自从君华出世,姬辛看卫崇荣就变得很不顺眼,因为他的宝贝儿子,跟卫崇荣似乎比跟他还要亲近。
  听完卫崇荣说的话,君华蹙眉想了想,随即道:“荣哥哥,不要紧的,如果父王真的要提刀砍你,我会挡在你面前的,他就不敢砍了。”
  卫崇荣无语地撇了撇嘴,心里不禁想着,砍是不敢砍了,只是看我会更不顺眼的。
  见卫崇荣的脸色仍不好看,君华又安慰他道:“其实,我的婚事只要爹爹点了头,父王不会不答应的。至于我爹爹那里,你让秦王殿下派人向他提亲,他肯定会同意的。”
  “这可是你说的,我回去就给爹爹写信,告诉他我们的事情。”在卫崇荣看来,他和君华的婚事不用着急,过两年再准备也不晚,不过他们在一起了,还是要跟卫昭说一声的。
  君华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扑过来抱住卫崇荣,在他两边脸上各亲了下,引得卫崇荣惊叫不已:“小猴子,你手上的油全部擦到我衣服上了。”
  “那我明天帮你洗干净好了。”君华浑不在意,干脆在卫崇荣身上擦了两下。
  卫崇荣无奈地摇摇头,拿君华偶尔的孩子气全无办法,眼中却是一片宠溺。
  翌日,卫崇荣没让君华给他洗衣服,因为他觉得,如果交给浆洗的大娘,他的衣服或许还有挽救的余地,可要是给了君华,他以后搞不好就再也看不见那件衣服了。
  但是,他没忘掉给卫昭写信的事,日后能不能过了君情和姬辛那一关,他爹爹至关重要。
  四天后,卫崇荣收到了卫昭的飞鸽传书。他当时还有点纳闷,自己的信应该还没送到啊。
  卫崇荣看完信,脸色瞬间变得苍白。信上只有十二个字,“万寿节宴,东宫遇刺,性命垂危。”
  
  第080章 突变
  
  卫崇荣看信的时候,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