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战之红色警戒-第2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能只需要两代人就能稳定到一个平衡的数字上。
相比后世的人口规模,最近的一次新人口普查,除了西南地区的没有统计不全外,华夏不过五亿人口多一点。
“这算多吗?仅仅分布在半个华夏或许受限于此时的经济和科技条件,略显多一些。但若是分布到全球,甚至只分布到半个地球,这点人数都远远不够。人口是文明的基石,这个世界至少有二十多亿人口,华夏人口还占不到一半,还谈什么东方华夏文明的崛起?”这是孟享私下里说的话。
下边的人很好的贯彻了孟享的指示,广阔的西伯利亚大门先被打开了。
……
“只要愿意去西伯利亚开垦落户的农民,每户就可以免费得到一百亩土地,其他土地也可廉价购买,一千亩土地以内一百年内具有完全所有权,免除一切税赋!”陈布雷一字一句的读着长安先锋军政府颁布的新政策,眼皮不敢抬起。
他可以想象此时老蒋的脸色肯定好不到那里去。刚才他进来的时候,老蒋已经脸色铁青了。
等他念完后,坐在宽大的靠背椅子上老蒋半天没有吱声,沉默了良久才低沉的一句道:“孟日白好大的魄力!这是要吞并整个西伯利亚了!此子眼界极高啊!”
只要听到这个消息的人,有点头脑的都会想到华夏针对的目标。
一千亩土地可不是小数,即便是西伯利亚的天气只能一年一熟,甚至有些地方连小麦都不能耕种。但在免除各种税赋下,足以让一家人过上富足的生活,比起某些势力分上十几亩田地的鼓动诱惑更大。
……
“好一招釜底抽薪!”宗立扬起眉毛道。
“这样的政策一公布出去,立即让很多土地紧张的地区矛盾缓和了下来。虽然国人不远远走他乡,但一千亩土地的诱惑太大了。以最少三人的小户为基准,恐怕很多人家都能分出来。打算去试一试!有了这个期望,让一些地区的活动再难开展。”
宗立肯定不会放任莫斯科派们胡乱把支部的底牌都折腾出去,凭借着他的身份,依旧留下来牵制。
魏仁敏锐的发现了一些地区土地少人口多的现象,加上地方宗族和土豪势力的干扰,并不是每个地方都会享受到低保的优惠,这才有了向部分农村地区渗透发展的战略布局。
对于未来种种空口许诺,不需要多付出什么,只要看上去比现实更完美,就会大把的人来。
当然除了某些地区在莫斯科代表的干预下,直接闹出一些乱子,大多数地区的渗透工作还是润物细无声的。靠着支部多年布置的组织,一些地方,就连先锋军的情报机构都没有掌握。但随着这一道政策的出台,恐怕那些地区的矛盾会大大缓解,想闹腾都没多少人跟着闹腾了。
有地的自然有低保支持,没有地想要地的完全可以去北方找一块土地。只要去了就有一百亩的免费土地,终身所有,还可继承遗传。而且同样的价格,在很多地方一亩地的价格,可以在北方买到十亩地,甚至最高到百亩。
一百亩耕地还不比担心耕种的问题,国家在十年之内提供免费的种子和免费租用耕种的拖拉机。甚至还可以分配免费的住房,简直空着手去就可以。
这么巨大的诱惑,不仅仅是无地的冒险想去试一试,即使是有地的人家也动心。已经有不少人家盘算着子孙后代里分出的小家也去赶这个机会,空出的土地转让出来留给家里人。毕竟很多人家还不满十亩免税地的上限。
政策一颁布,那些本来还打算闹腾一下,搏一搏的人立即打起了退堂鼓。去北方虽然条件恶劣,但毕竟比起闹事造反的风险要小一些。
“去北方风险也很大。我听说不少地区这两天咨询的人多,但登记报名的人很少。那里毕竟还在交战,很多百姓都是选择了旁观。”邵起皱眉道。
“他们不会等待很长时间的,在西南、西北地区,很多人渴望有一传承后代的土地,那里的环境甚至比北方更恶劣。他们也曾经在战火中生活了大半辈子,对于战乱并不陌生。况且现在已经有二百万华夏军队挡在他们的前边为他们保驾护航了!”宗立负责的机构能够得到最快的情报。
“什么?”邵起惊道。
“刚刚得到的消息,先锋军打算再派出一百多万军队去北方!也就是说,整个北方可能会有二百万军队在那里随时驻扎,老百姓还怕什么?”宗立心情矛盾的说道。
邵起眼睛一亮,随即黯然道:“这就是我们以后与莫斯科的联系会更困难了?没有了他们的援助,我们会更加艰难!”
“现在莫斯科的援助已经不多了,苏维埃正在面临着有史以来最艰难的考验。连我们在那里受训的支部武装也投入了西线的战场!”宗立也黯然道。
邵起沉默片刻才说道:“或许我们可以调整下思路,要知道,先锋军并不排斥我们。这一次的政策出台也表明,公民代表大会的力量很强。虽然议会中我们插手较困难,但对于公民大会我们还是有很大的机会的!”
“我们还是需要自己的武装!”宗立苦涩道,“魏仁来电了,这一次开恳北方或许也是我们的机会。先锋军政府考虑到北方的安全问题,已经允许了个人可以拥有军制非自动和半自动步枪!”
……
“二百万军队?”日本人的消息也不慢,东条英机新组建的内阁也接到了来自华夏新政策变化的消息。
“看来,支那人打算长期经营西伯利亚了。凭借着土地的诱惑,人口庞大的他们能很快组织起上百万人来,落户北方。更加寒冷的北方不好说,但至少整条西伯利亚大铁路沿线恐怕要被支那人把持,长期盘踞了。有了居民也就意味着,有了稳定的兵源和保障的后勤。西伯利亚恐怕就是支那的了!”东条英机的感叹中略有些酸溜溜的味道。
对于那片辽阔的土地,日本人窥视了半个世纪。虽然那片平原的最北方无法让人长期生存,但南部分布在大铁路沿线却有着肥沃的土地。虽然不能与华夏精心耕作了上千年的土地相比,但面积广阔是他最大的优点。
“那里可以轻松的开垦出数亿甚至十几亿亩的土地,这要是帝国的土地该多好啊!”东条英机脑海中浮现出在关东军时搜集的西伯利亚的各种情报,不由心中连连叹息。
“这是我们的机会!这意味着先锋军要在北方开拓,至少有二百万,甚至更多的军队将停留在北方。这也就意味着,我们的压力将大大的减轻。或许我们在南方的几乎就更大了!”叹息了半天后,东条英机心中又转念激动道。
第0680章 再加二百万
“二百万怎么够?再加二百万!”孟享大笔一挥就在参谋部拟订出来的北方作战部队规模上再翻了一番。
“二百万人已经让我们的后勤不敢负重了,还有陆续等级迁移的百姓,也需要大量的后勤物资,而外蒙的铁路还没有修好。”范种皱眉道,去开垦北方的百姓估计不会少,加上去接收北方工厂的工人,也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再加上四百万军队,即使这其中还包括外蒙的驻扎军队,即使西伯利亚和乌拉尔地区还有些城镇,已经打好了部分基础,恐怕都很难长期维持。
“我们现在考虑的不仅仅是后勤的问题!”孟享脸色平静道,“现在国际形势很微妙,我们需要多展示一下我们的力量。”
现在先锋军正规军已经达到了五百万,预备役和国民警卫队、武警部队等达到了也有四百万的规模。对外宣称还是五百万的总数规模。
“现在苏俄人的兵力都已经超过了五百万了,我们对外的兵力宣传可以提高到八百万了!在北方我们只需要维持二百万的军队。再增加的二百万,从预备役中抽调,按照西北的建设兵团模式来组建。北方的开垦,只靠百姓不行,必须要有更有组织的军队参与进来。我们需要时间!”孟享继续说道。
“美国人不会任由我们完全占据北方,他们现在和苏俄人的交易越来越明显了。他们希望苏俄人拖住我们。可苏俄人也在犹豫是否要舍弃东线,集中力量来进攻西线。如果我们的兵力太薄弱,无法让苏俄人做出最后的妥协。说不定我们真要耗在北方!”
“还有日本人。我们大规模增兵的举动,会掐断日本人的最后一丝不甘心,和对我们的警惕。或许这能推他们一把,早一点在南方兴起点波澜来。”孟享想到日本人此时还在警惕华夏就觉得有些头疼,谁让先锋军太强势了。日本人虽然已经有了南下的野心,但一直犹犹豫豫的,不是担心伪满被先锋军攻下,就是担心本土受到攻击,甚至也堤防到了华夏在他们背后摘果子,挥军南下。
裕仁一直在犹豫,让孟享忍不住再推他一把。
北方的大军可能对伪满有威胁,但日本南方的部队就有了更大的自由空间。而且只要先锋军不先解决苏俄的远东军,日本人就不会太紧张伪满。
各方都在争取时间。
“我们需要时间!四百万的大军撒下去,不仅仅会带动更多的百姓到北方区,还能直接让苏俄的那些抵抗组织尽快的清理干净,也能让开发北方有序化,一开始就能建立一个守规矩的地方政权,为稳固北方争取更多的时间。我们不能把太多的精力消耗在北方。”孟享断然道,东南亚、澳大利亚,甚至中东、南亚、非洲,或许还有美洲等地,都等着先锋军大军军靴的踩踏。
……
“老天啊,政府要在北方驻军四百万?”这一段时间一直守在村公所大喇叭前的胡老汉听到这个消息,立即打消了最后的一丝犹豫,“那么多的军队保护,还怕什么危险?那边冷就冷点吧,额们那么多年的饥寒都扛过来,还怕点冷?”
“对啊,一想到有一千亩土地我的心就热乎乎的!额们周围十里八乡的那些大财主们也没有那么多的地啊!”也更随他一起在大喇叭前蹲点的黄老汉点了点头。
“那里的地是咋样的?能种啥?不会也像咱们山沟里的荒地那样吧?那样再大的土地也不管用啊!”杨老汉吸着旱烟慢悠悠的一连抛出了几个问题。
守在大喇叭前的不止使他们,几乎全村的汉子都来了。
他们的小山村满眼是黄土、黄沙,却常年没有几滴水。六十二岁的杨老汉就清除的记得曾经有两年没有下过一滴雨。喝水都需要到十几里外的小河里去挑水,更不用说浇庄稼了。除了河边的几块能浇上水的地外,其他都需要靠天吃饭。现在虽然有了低保粮饿不死了,但辛苦了一辈子的村民们却心中一直不踏实。直到免费送地的政策传来,他们才明白土地依旧是他们心中永远的牵挂。
“那些都是从老毛子手中抢回来的,都是黑黝黝的土地,攥一把都能挤出油来,哪还有假?”后边一个壮小伙子忍不住大声嚷嚷道。自从先锋军来后,他们可是大涨了眼界,放开了胸怀,再也不甘心守着这个小山村了。
“闭嘴,没大没小!”一个老头转头呵斥道。
村子里都是有规矩的,这类有诸多村老在场的情况下,很难有年轻人的声音,至于妇女更不必说了。连日常吃饭都上不了桌面,更不用说这种公众场合。
先锋军的各类政策只有那些合适的才会被接受,那些与传统不相符的只能游历在外,慢慢的渗透改变。即使村子的新学堂中在教导着和外界一样的文明,但没有一代人的时间,去慢慢挑战老人们的权威,是绝对无法更改一些旧观念的。
“这个新官府说话算话,还值得一信!”胡老头最先表明了态度。
“孟大帅亲口说给地的事情,大家都信,但真能给好地?毕竟数千里远的地方,不是闹着玩的。”杨老头皱眉吐烟道。
众人不少人微微点头,谁也不相信天上掉馅饼,况且收音机中关于这方面的详细政策可没有孟大帅亲口公布。
“额信了!反正额家里只有两亩靠天吃饭的山坡地,留下家里的老大守着这份田业。额带着家里的那两个混小子去试一试!说不定还真能搏出一个富贵来!”胡老汉眼看着周围有些冷场,不由直接说道,身后传来了他的两个儿子的惊喜声和一众年轻人不甘心的嘀咕。
“额也去,反正来回的路费,政府管一半。”儿子在先锋军中生活相对富余的黄老汉也敲了敲旱烟随后说道,“活了大半辈子了,出行千里,逛一圈也不错!再说,额那个小子还专门来信要额去捡这样的好事呢!”
……
“从来没有免费的午餐!说吧,我们应该怎么做?”斯米尔诺夫装着胆子说道。
他们的小镇已经被华夏的军队保卫了,苏俄军队都向东退守到了大城市,这样的小镇只留下警察局的几支手枪,根本无法与堵住了街口的那些装甲坦克相抗衡。不得已,身为镇长的他用他家的晾衣杆撑起了白床单,迎着黑洞洞的坦克炮口来投降了。
“限你们在12小时之内,收拾好东西,撤离这里!记住,带好你们的随身物品,带好你们所有的家人。留下的人将被作为抵抗分子直接枪杀!”对面那个冷冰冰的中尉军官面无表情的一个字一个字的崩了出来,敲得斯米尔诺夫心脏一阵收缩。
“集中营?”他的脑海中突然冒出了这么一个字眼。他不仅知道政府对德国人处理犹太人的宣传,而且苏俄境内也有类似的集中营。去年年底,他的儿子回来探亲的时候,还说起了苏俄关押波兰官兵的集中营的惨象,让他不寒而栗。
“要我们到那里去?”
“你们想去哪里都可以!不过东边正在打仗,如果你们愿意去欧洲,我们有去那里的火车!”一个小个子华夏中尉军官笑嘻嘻的用俄语说道。这才让了斯米尔诺夫生出了更加不真实的感觉。
“这一定是骗局,要骗我们去集中营!”他脑海继续围绕着他所了解的集中营的惨象在颤抖。
小个子华夏士兵叹了一口气道:“实话告诉你吧,这里即将成为战场,我们希望你们能安全的离开这里!当然为了补偿你们不动产的损失,我们会支付给你们一些钱!”
他一边说着,一边扬了扬手中的卢布。
斯米尔诺夫眼睛一瞅已经判断出这不像是还冒着崭新油墨的假钱。
“我们的枪口只对准士兵,而不是平民。要知道我们讲求的是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信奉公平交易!”
在小个子士兵的忽悠中,这个小镇的人们默认了这一现实,极其廉价的出卖了他们的那些无法带走的众多不动产,有些人甚至为能够在战乱中获得一部分异国军队的补偿而庆幸,而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们手中的拿着不过是一些做旧的假币而已。当然这种假币和苏俄国家银行生产的卢布几乎一样的真。
孟享所认知的战争也包括金融战。先锋军综合了一部分犹太精英的相关部门在攻破了日元关口后,苏俄的卢布也告失守。
“又一座小镇完整的到手了!”小个子中尉军官舒了口气道,“这足够让那些移民安稳的住下了!”
“何必那么麻烦,对他们客气?直接把他们赶走更方便!”那个冷面中尉不屑道,“现在是战争时期,敢不听话,直接杀掉又如何?”
第0681章 几把菜刀
“看看周围的那些面孔,全是高鼻子的老毛子,你觉得他们会因为你的所谓的公平交易,就放下对我们的仇恨?这就是战争,你死我活的战争!即使一个民族都灭亡也很正常!”中尉石慈民脸色越发的冷凝,但眼中却好似要冒出狂热的火焰。
“你啊,真是让人没法说,枉孟校长还给取了带慈的名字!”小个子程风观摇了摇头道。
“校长给我取名为慈民,是让我记住要对我们华夏的百姓好,可不是对这些老毛子。他们根本和我们不一个种,难道要养中山狼?”石慈民打断了他的话继续冷脸道。
“正是为了华夏考虑,才会这么和善的对他们。西方人和我们的思维观念有些不同,这些年苏俄政府对西伯利亚居民的折腾,也使得他们没有多少忠心。这些平民要保护的是他们的家庭和财产!只要不去碰及这条线,我们就能很好的管理好这些苏俄人,减少不必要的损伤。”程风观也肃然道。
“能有什么损伤?我们的坦克开进去,谁敢不听话,直接轰死他们!”石慈民的那副万年冰山的脸谱,在兵圣军校的第一届军校生中那是有名的了,最像他们的克隆人教官了。
“难道你没听说过战报上的消息?一些地方的平民都被组织起来偷袭我们,甚至还有小孩子抱着手榴弹炸坦克。正是因为这是国战,到处都是敌人,才要越发的小心。”程风观苦笑道。
“虽然会有大部队的援军过来,但却不是现在!现在我们只有几万人却控制着上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面对着彪悍的数百万的苏俄百姓。不是已经有两个城镇被轰成了一堆瓦砾了?但那些苏俄人的反抗却越来越激烈了,那些平民跑进了原始森林中,不断的袭击着我们的交通线,让我们附近的后勤供应越发的困难。”
他沉了口气,看了一眼沉默不语的石慈民继续说道:“再说了,即使我们杀了众多的苏俄人,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就像日本人当初对我们一样,有时候,破坏和屠杀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手段!战争不仅仅只是铁血,还有政治等方面的考虑。如果我们打出了嗜杀的名声,就像日本人一样,恐怕在国际社会上会被人谴责孤立的!”
国际谴责这东西说大说小,只要是被人利用起来,就是割肉刀。如果只是蚂蚁的呼喊,加了扩音器也会有人装聋。
日本人在南京等地的大屠杀被先锋军翻出来,广为在国际上传扬。之前或许只停留在民间,但随着日本人在东南亚地区的动静,和英美的利益有了冲突,现在英美等国谴责的力度已经提升到了政府一级的了,并借此加大了对日本人的经济封锁,切断了日本人对各种战略物资的重要通道。
此时德国人的态度更是偏向了先锋军,手下的一帮小弟自然跟随着对日本人陌生了许多。
即使日本人洒出真金白银,还能打通那些被利益所趋的老鼠洞,但杯水车薪根本不能解决一个国家的问题。
石慈民在军校中就接受过这方面的课程,自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也知道这种被人借口的威力作用在华夏身上有多糟糕。现在华夏凭借着中立的关系,才能从欧美远远不断的得到先进的技术和机器装备,才能在欧战战火中赢得大把的订单,刺激国内的经济快速发展。
“华夏对苏俄宣战,和德国人搅在了一起,已经让很多人有些不满,如果再给他们口实,恐怕对我们华夏更不利!”程风观苦口婆心的解释道。
先锋军攻击苏俄的时候,时间较早,即使英美警惕,也反弹不大,但此时德国人也加入了战团,就让英美不乐意了。本来和苏俄秘密来往,许诺多多,就是需要把苏俄推出来当炮灰。避免德国人做大。但现在先锋军一掺和,苏俄就可能很快被摆平。这一段时间德国人的进攻犀利,更是让人看到苏俄到了崩溃的边缘。
这由不得英美不担心,若是苏俄倒下,苏俄的石油、钢铁等被德国人掌握,他们将直面更加强大的德国人。
而且这一段时间,华夏在欧战中的大把订单也让美国人眼热的在积极活动着对之打压。
这一段时间,英美已经开始加大对苏俄的支援,而对华夏开始限制了。如果被他们再扣上屠杀等罪名,直接强制干涉,恐怕华夏损失就大了。
华夏工业基础还不如日本,虽然德国人还能不断地支持,但毕竟可选择性范围小了很多。
“只需要再过三年基础夯实的准备,我们就不觉怕任何人的封锁了!”这是孟享曾经私下里说的话。
不说各类技术和资源,单单现在在美国求学的近万名留学生,再有三年的时间,就能学成归来,在各自行业成为中坚力量。还有孟享的不少世界布局,远还没有稳固,这都需要时间。
一时举刀或许痛快,但时间的耽搁和崛起时机的错失,必然让人遗憾。
“我只是不甘心把这些老毛子白白的放走!”石慈民想了半天才无奈道,“说不定,他们回去后就直接被派上战场。”
“你也太小看我们军情处了吧?难道我们就只有这么一种手段?还真以为我们都是老好人?”程风观不屑道。有些东西限于保密原则,他不方便说。
前几天被毁的城镇就是他们军情局的策划,甚至包括一些反抗组织也是他们的人在操作。结果是,一些抵抗组织被放开了人心灵的道德枷锁,成了脱离苏俄政府控制的土匪猛兽,在对先锋军无从下口的时候,直接就对上了不愿意搬走,依旧保留着相对自治权的村镇。
只需要几个间谍就能挥动的自宫屠刀,何必再让先锋军以血示人?只要军队一些小规模的震慑就足够了,剩下的是另一场不属于热血军人的战斗。
“至于那些兵源,你就更不用担心了。我们早有了办法处置。”对上自己的好友,程风观还是忍住透漏了一点风声,毕竟这已经不算是秘密了。除了那些草头土匪军,几支不甘心失败的白俄军也竖起了大旗。
两支拥护着号称是沙俄皇室成员的军队最为庞大。
自从沙俄末代皇帝尼古拉二世一家在18年被苏俄红色政权用机关枪扫射,然后被浇上硫酸和汽油销毁后,民间和国外都流传着他的小女儿安纳斯塔西亚公主和皇储阿列克谢并没有死,另外还有人宣传三公主玛利亚也可能没有死。
后世曾经有关于这些的机密,他们的遗骨并没有与尼古拉二世在一起,而是叶卡捷琳堡附近乌拉尔山的森林中。但无论是尼古拉二世一家被处决的叶卡捷琳堡还是乌拉尔山,此时都被先锋军控制在手中。现在也没有DNA检测遗骨,谁又能断定他们的死亡呢?
只要人们希望他们或者,他们就活着。
孟享若是真不懂的利用这些谣言,就连扶持伪满和汪伪的日本人都不如了。
毕竟乌拉尔地区,甚至是西伯利亚地区一直被公认是俄国人的疆域,难免会有人跳出来拿捏。况且孟享也需要两把刀把乌拉尔以东的苏俄势力砍得七零八落。于是安纳斯塔西亚公主和皇储阿列克谢都重新出现了。
时不时的就会有人跳出来据称是安纳斯塔西亚公主,到了后世英格丽…褒曼在56年演出的好莱坞经典电影《真假公主》后,更是刮起了更强的冒领旋风。这时候有打着她的旗号的军队并不稀奇,甚至一下子出现了两三支。当然背后有先锋军扶持的这一支最为兵强马壮。不管国外是否认可,聚集了万人的军队规模让人不可小视。
另一个手下过万规模的是打着皇储阿列克谢旗号的,凭着新王子被满意的相貌和已经被公布出去的血友病,让很多人更愿意相信他是真的。谁也不会想到这是基地克隆间谍的技术。
虽然皇储阿列克谢因为牵扯到历史,级别很高,即使培训中心已经是三级都无能为力,但孟享并不需要完美无缺的王子。
甚至孟享都不需要顶着阿列克谢的名字来让基地制造,只需要与照片和他的父母有些相似的模拟,做出一些明确的伤口和标记,再添加上一个欧洲皇室的血友病,就让人们自己去认可这个饱受岁月沧桑磨砺的皇储了。
有了大义的口号,先锋军不适合去做的,表面上和先锋军没有太多关联的他们都能做,拉壮丁,抢民财,搞血腥屠杀。
只要基地不禁止限制,孟享就可以挥动着这几把菜刀一直砍下去,一直砍出华夏需要征服的疆域来。
第0682章 苏俄战局
“枪毙!统统枪毙!”红场的天空中每天都在回荡斯大林的咆哮。
西线战争已经爆发了一个月了,但前线全是糟糕的消息。战后苏俄军事学家一个劲强调的边境会战只不过是局部地区组织了有限的反击战而已。整条边境战线都在崩溃,苏军在扔下了一百万人的损失后,不得不向后撤去。
这一撤就整条战线就退缩了四五百公里。基辅、列宁格勒、斯摩棱斯克等地频频告急。相比乌拉尔以东的失守,西线的战事更让莫斯科焦急。俄国的国家财富和精英们都集中在了欧洲。失去了乌拉尔以东,苏俄最多元气大伤,而失去了乌拉尔以西,苏俄的前途将一片黑暗。
虽然斯大林在5月31日向全体苏俄人民发表了广播,号召全体苏俄人民同侵略者做殊死的斗争。甚至还重点突出了西线的重要性。但这一切还不足以让苏军的颓势得到缓解。
除了口号,苏军有效的执法队的枪声每天都在鸣响。截止六月中旬,已经有了18名将军倒在了红色执法枪下。
相对东线失去的领土更多,判处死刑的将军也多一些,包括外蒙和中亚的战役而受到判决的将军就达到了10名。反而西线整体的溃败局面,抓出的替罪羊要少一些,除了西北方面军总司令巴普洛夫这样重量级的倒霉蛋外,倒是阵亡、被俘虏和失踪的将军多了一些。
到了6月下旬,苏军在西线已经稳住了阵脚,虽然还时不时撤退,但整条数千公里的抵抗战线却已经成形了。
这主要不是斯大林的咆哮起了些作用,而是经过了一个月,德军的闪电冲击失去了突然性,已经开始疲软,而苏军也已经适应了残酷的战争模式。在背后伴随着执法队的机枪声的时候,习惯了死亡的苏俄士兵们选择了铁喇叭口号中的挺胸向前式的爱国。
苏军防御加强,德国人首先感觉了出来。进入了7月份,这种进攻的阻力加大的感觉更明显了。
这个时候,德国胜利的将军们和老希的观点有了些冲突。老希依旧坚持中央、北方、南方集团军群三路齐头并进。
列宁格勒这块国际主义圣地必须要拿下,协同参战的芬兰军队打到了苏芬战争前的国境线,便于德军分手,继续保持有偏心的中立。但北方集团军群还有27个步兵师和装甲师,跨过了波罗的海沿岸国家,朝着列宁格勒挤压。
以基辅为核心的乌克兰是整个苏俄的粮仓。一旦发生战争,粮食就成了首要的战略资源之一,国际粮食价格不断攀升,但产量,尤其是欧洲的产量却在锐减。虽然德国人此时的粮食问题还不算太紧张,但至少压缩了苏俄的生存空间。
就是这里,老希和古德里安爆发了一点冲突。
中央集团军群已经攻到了斯摩棱斯克这块通往莫斯科的咽喉要地,古德里安等人极力主张一气冲到莫斯科,但老希却大骂古德里安对战争中的经济问题狗屁不通。直接命令他带着他的坦克部队冲向了基辅。
前方的节节胜利虽然让老希头脑有些昏昏然,但他敏锐的直觉已经觉察到了美国人的不安分,也对大规模战争带来的经济压力而忧心。
列宁格勒这个十月革命的红色圣地要讨好那些资本寡头们,而只要占据了基辅这个粮仓,顺势南下再攻取巴库油田,更是立于不败之地,至于莫斯科的攻取意义对老希来说倒是可以缓一缓,以整理因进攻太快而导致突变的国际形势。
即使生命线几乎断绝,但看似奄奄一息的英国人却一直打不死,工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