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乌纱-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问越想越激动,他努力按奈住自己的不轨之心,对张盈说道:“还不到时候,盈儿千万小心慎重……叶枫留下来的那些棋馆,不仅可以赚取大量财富,而且可以渗透官场,盈儿可找人接手过来,官府这边由我来打通关系。”

张盈笑道:“杭州棋馆这样的肥肉,叶枫和钱益谦一倒,无人过问,我已经趁机找人接过手,浙江官场上的重要人物,我都打点好。相公只需要在朝廷里找着护得住的人,让他分成,一切便万无一失。”

张问听罢有些吃惊,原来女人一样可以做大事!他有些纳闷地一想,自己周围的大股暗在势力,好像都是自己的女人……他沉吟道:“魏公公手握大权,是个不错的人选,我这次回朝廷,得给他带些礼物才行。”

“相公离开朝廷半年多以来,朝廷里已经发生变化了。魏公公不一定靠得住!”

“哦?”张问急切地问道,“你打探到什么消息了?”

张盈在张问耳边说道:“上次相公从西湖棋馆捅出了一大帮东林党官员,魏党趁机大势打击东林党,连首辅大臣都被斩首,东林党杀的杀、罢官的罢官,现在已经完全失势。现在官场上,只要有东林党的嫌疑,就会遭到各方打压。魏忠贤权倾朝野,让皇上忌惮,皇上已经让魏忠贤交出了东厂提督的职位,让王体乾掌东厂。

这王体乾明里和魏忠贤是同门,却成了替代魏忠贤的巨大威胁。新任首辅大臣顾秉镰就和王体乾私交不错,而且内阁换上的人多是以前浙党的旧人,并不是魏忠贤的儿子儿孙。这些情报都收集在玄衣卫,相公回浙江可以看看。”

帐篷的门口正对着北方,张问忍不住抬头从门口看向北边的天空,那里繁星密布,却并没有什么天象。张问沉吟道:“皇上心里明白着呢……我和圣姑的私交,绝不能让锦衣卫打听去了!还有,西湖棋馆,盈儿不要亲自出面,我也不能牵扯进去,得另外找人和朝廷里的人联系!”

张盈愕然道:“相公也太小心谨慎了。”

张问冷冷道:“叶枫藏在白莲教幕后这么久,最后还是被人把他在官场上的势力一锅端,前车之鉴!朝廷里那么多人,我们的所作所为是和整个朝廷为敌,不可不防!慢慢积攒为上策,切不可过早暴露,你不是东厂和锦衣卫的对手,我也不是朝廷的对手!”

两人说了一会话,张问抱着张盈相拥而卧,他久久无法入睡,又想起那本大明日记上,改朝换代之后是建虏建立的王朝,张问不得不又想到东北的建虏,这股势力不得不防,别最后忙乎了半天为他人做嫁衣裳真是哭都没地方哭。

当初张问在辽东侥幸胜了建虏一仗,还捉了敌酋,但这些都没有给他们造成决定性的打击,建虏很快又燎原火起,天启元年年初就攻陷了辽东所有重镇,辽河以东全部落入敌手!

张问胡思乱想的当口,发现怀里的张盈没什么热气,他忍不住柔声道:“盈儿,我记得你以前对权力不感兴趣,怎么……”

张盈幽幽道:“记得在祝家庄的时候,盈儿劝相公归隐,相公没有答应。盈儿明白在相公心里什么最重要,所以盈儿想明白了,只有全心支持相公……等以后你做了皇帝,我就做皇后,让子孙后代都知道我们是上天安排的一对,我要让我们的爱情名垂万代……”

“盈儿……你不能太心急了,万一事败,我死了就是一条命,还有你和我的女人,会遭遇什么样的厄运?”

张盈紧紧抱住张问,柔声道:“盈儿什么都听相公的。”

张问的头脑有些发昏,精神有些恍惚,主要是这一切打算太疯狂了,让他自己都有些迷糊……甚至有些害怕,因为他熟读史书,造反的人很多,成事的却几百年只有一个!

睡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军中吃了早饭,便继续启程去延平府。韩阿妹又把张问请到了她的车上,穆小青也上了这辆马车。韩阿妹关紧门窗,迫不及待地低声道:“我想了一晚上,又和穆小青商量了一番。我答应张大人,接受朝廷招安,张大人准备怎么安排?”

张问听罢心里一喜,这下收复整个福建的奇功自己又到手了!他忍住激动的情绪,低头慎重地思索着下一步的安排。

这时韩阿妹又说道:“张问,我死没关系,但是我手下这些人,是我的亲人和同乡,我不能害了他们。我那么信任你,你不能……”她的声音有些发颤,听得出她有些害怕。

张问抬起头镇定地说道:“当着我夫人的面,我绝对不愿意让她觉得她的男人是一个靠不住的人,在她的面前我向你保证,你信我没有错。”

张盈听罢心里一阵感动,握紧了张问的手。

段五四 联姻

众军走了几天,终于到达了延平府。张问观其地形,三面环水,城墙高大;纵观左右,地处水路运输要道,真是进可攻退可守,张问不禁感叹道:“铜延平、铁邵武,名不虚传,延平府确实是兵家必争之地。”

张问随军入城,发现城中守备空虚,人丁稀少,心道近左的明朝地方官没有趁机夺取这些军事重镇,真是坐失良机。他这几个月以来从闽西走了一圈,断定收复福建是易如反掌,这样的大功不取简直是天理难容。

韩阿妹已经答应接受朝廷招安,张问的心情非常好,他仿佛已看到了丰功伟绩在向自己招手。

守卫延平府的金坛主是白莲教的人,原来投靠了叶枫;现在叶枫是树倒弸狲散,金坛主面对圣姑带来的军队,非常干脆地就交出了城池,而且率教众到城门口跪迎圣姑驾临。天灾人祸之后的延平府人烟稀疏,大量的房产空置无人居住,金坛主为韩阿妹安排了一处园林下榻。而穆小青立刻就接手了延平府四城的防务,调兵占据各大要道,控制了整座城池。

金坛主骑马亲自带着韩阿妹的大马车和一干侍卫前往居住的园林,走到园子门口,张问忍不住挑开车帘看了门方上的名字:暮春园。他回头说道:“暮春和气应,白日照园林。这座园子的旧主倒是个通文墨的人。”

韩阿妹冷冷道:“张大人心情不错啊,还有雅兴吟诗作对。”

张问摇头笑了笑。韩阿妹又道:“时间紧迫,大家休息一个时辰,吃点东西,一会我便叫上穆小青、各营大帅,和张大人商议与官府的协作事宜。”

张问拱了拱手,和张盈一起从马车上走下来,玄月等人已等在旁边,边上还有一个圆胖的人,那人大约五十多岁的样子,打躬作揖道:“老奴是守园子的奴才徐五,您有什么吩咐,传唤一声老奴就成了。”

张问道:“带我去住的地方。”

“您这边请。”

张问等人随徐五沿着廊道向东边走去,除了张问身边的五个女人,韩阿妹另外派了几个白衣侍卫跟着。他们穿过廊道之后,就看见天井北边有几间收拾干净的屋子,屋檐下还站着十几个穿布裙的丫鬟。徐五道:“这些人都是金坛主安排下来侍候诸位起居的奴婢,端盆倒水,送饭打扫都由她们做,并听从您的使唤吩咐。”

“好,你下去吧,我有什么事再叫你。”

“是,老奴告退。”

张问选了一间大房间,推门走进去,张盈回头冷冷对外面的奴婢说道:“你们就在外面时候,没有传唤,谁也不准进来。”

众丫鬟很听话地屈膝作了个万福道:“奴婢等遵命。”

张问和张盈玄月等人及四个韩阿妹的女侍卫走进屋子,只见这间屋子十分宽敞,里面的暖阁用帘子隔着,外面还有两张供奴婢晚间值房时睡的床,两边还有小门,各有一间耳房。这样的屋子是典型的大户人家设计,而且只有大官家或者大地主等才有此规格,需要众多奴婢服侍。

玄月快步走上暖阁,又指着旁边的耳房道:“你们两个,去检查耳房,查仔细了,敲敲墙壁,看是否有空墙。”

“是。”

张问坐到椅子上,等待她们把房屋四周都检查了一遍,这才走进暖阁休息。奴婢们送茶水点心上来,无一不先经过张问的部下检查。

玄月又提议这里全部人都不分开,住在这间屋子里。张问和张盈住暖阁,玄月等四个黑衣女子住外面,四个白衣侍卫分别住在旁边的耳房里,以便就近保护张问。张盈见玄月忙里忙完,对张问说道:“相公这位内务总管,还真是尽职尽责。”

玄月拱手道:“这延平府的金坛主,咱们又不认识,知人知面不知心,得小心些。”

众人吃了些东西,然后在房里休息。这时一个玄衣女子带着一个女人走进房里,说道:“总舵主,安葬巧娘家人的事下边的人已经办好了,属下已将巧娘送过来了。”

巧娘就是前几天在路上那个村子里、被收粮的教徒杀害全家的村姑。张问闻声看去,他顿时怔了怔,没想到这个女人略微收拾一下之后竟然颇有姿色,怪不得那些教徒会见色起意了。只见那巧娘已经被收拾干净,换上了一身张盈等人穿的那种黑色衣服,黑色的衣服反衬出了她的嫩白肌肤,更显动人。这女人长得不高,瓜子脸尖下巴,典型的南方女子面相,小巧但水灵乖巧。

旁边的侍卫说道:“巧娘,这位就是为你全家报仇的张大人,这是张夫人,也是咱们的总舵主,以后咱们要听总舵主的吩咐做事,明白吗?”

巧娘跪下磕头道:“张大人张夫人为奴家报仇,奴家愿意做牛做马报答张大人张夫人……”

侍卫提醒道:“以后别自称奴家了,要说属下。”

“是,属下知道了。”

张盈冷冷道:“站起来,让我看看。”

巧娘怯生生地爬起来,垂手立在屋中。张盈道:“为你报仇的事,以后不用提了。现在你跟我,很快你就会知道,会比在村子里活得好,你不必再为油盐柴米犯愁、也不必为了鸡毛蒜皮的事儿操心,但是你的上峰会教你其他的事,可能还会吃不少苦。”

巧娘忙道:“属下打小就做许多活,不怕吃苦。”

张盈指着巧娘旁边的微胖玄衣女子道:“很好,我瞧你还算灵气,背景也简单,以后你就跟代蘅,留在我身边做事,我不会亏待你们。咱们玄衣卫规矩不多,但是你得完全服从上峰,少说话多做事、要机灵点,明白吗?”

“属下听明白了。”

这时,另一个侍卫走到门口说道:“禀东家,圣姑派人来请东家过去商议要事。”

张问心道:一定是说招安和合作等事宜。他站起身道:“那我们现在就过去。”

一行人跟着传信的白衣人从一道月洞门进了第二进园子,白衣人指着湖边的一处洞门道:“圣姑和诸将领就在那边的庭院里,只等张大人了。”

这园子和所有的园林一样的讲究,有山有水,特别是水上的水榭,是园林中最为雅致的地方;不过张问要去的那个庭院并不是水榭,他们现在又不是游园玩乐,不需要雅兴。

洞门周围有不少白衣侍卫在走动,都是韩阿妹的手下。张问等人进了洞门,里面是个小院子,院子中间有个水池,还有假山花木,是个很静雅的地方。此时太阳已经下山,光线开始黯淡,夜幕临近,屋檐下都点起了灯笼。一行人走到客厅门口,门口的侍卫道:“里面地方狭窄,请张大人和夫人二人入内。”玄月等只得留在外面。

客厅里面灯火通明,两旁的灯架上点着许多蜡烛,屋子里只坐着四个人,两旁站着几个白衣女子。

韩阿妹坐在上首,穿着一袭白裙,脸上蒙着纱巾。左右两边分别坐着穆小青和两个将领。那两个将领张问认识,分别是起义军左哨大帅、前军大帅李胜之和赵无恙。韩阿妹看见张问进来,便说道:“张大人张夫人请坐。”

张问遂与张盈走上前去,穆小青等人站起身拱手行礼,张问一一还礼,这才入座。

韩阿妹道:“这里的几个人都不是外人,左右已经戒严,没有人能靠近。今天我们有什么话,都当着大家的面说清楚……接受朝廷赐封的事,刚才我已经和穆小青、赵无恙和李胜之商议过了。不仅张大人清楚,咱们自己也清楚,现在义军兵力单薄,闽北几个州县没有什么抵抗能力。大伙对招安之事已达成了一致,现在我们想听听张大人的具体安排。”

张问拱了拱手道:“我想具体的情况也不必多说了,相信诸位都是识时务的人。具体事宜我列了个章程:先让我回到温州,那里有我的温州大营旧部,温州知府和参将也是我的人,我回到温州之后便以浙直总督的身份、调集浙南几个州县的守备军入闽,先接手建宁等府县的防务,然后南下驻扎在邵武府,与圣姑在延平府的义军成崎角之势,以优势兵力南进,消灭韩教主的抵抗,收复福建失地。

福建平定之后,捷报将急传京师,然后我再上表朝廷,言明贵军弃暗投明消灭叛军的功绩,推荐穆将军出任福建总兵一职。以常例,朝廷肯定会传令总督到京师献孚,然后封赏有功将士,穆将军归顺朝廷,也会得到相应的武将身份。

我这样安排,不知诸位是否有异议?”

“末将有话要说。”这时一个人说道。张问回头看时,见是前军大帅赵无恙,此人长得虎背熊腰,皮糙肉厚,宽脸上长满了又黑又浓的络腮胡,虽然长得不高,但是浑圆的臂膀和宽厚的身体让他看起来十分庞大。

赵无恙的黑脸上两个眼眶里的眼白反衬得十分显眼,就像被火药桶炸过只剩下两个眼珠子转溜的人一般。他转溜着眼珠说道:“张大人和咱们一起打过仗,我赵无恙不是不愿意信你。但是你是官,咱们是匪,咱们就不能不多个心眼。你要是回去了一去不返还好说,咱们就当做了个人情,可你要是回去带一群大军过来,把咱们和韩教主一并端了……”

坐在赵无恙旁边的李胜之也赞同道:“现在我们手里就剩这么点人,你们官府来个渔翁得利,把我们一并收拾了,不是直接就除了后患?赵二弟说得不错,你是官,站在官的位置上,你为什么要留下我们?”

张问看了一眼那李胜之,此人生得还算正常,不似那赵无恙黑得跟炭一般,李胜之四十多岁的样子,国字脸,个子高高,只是没有赵无恙壮实。

张问从容道:“二位将军所忧之事很有道理,我也很理解。确实,站在官府的立场上,把你们一并剿灭最有好处……但是我为什么不为自己着想?我帮助圣姑在福建站稳脚跟,我在福建不是有势力了吗?”

黑脸赵无恙愣了愣,看了一眼张问旁边的夫人,说道:“你是官,不帮官府,你帮圣姑?张大人是打算娶了圣姑?咱们得说明白,你得明媒正娶,至少让圣姑做二夫人才行……”

“黑墩!”旁边的李胜之喝了一声,直接喊出了小名,“娘的,你不说胡话心里就不踏实?”

黑脸赵无恙一脸不爽道:“老子实话实说,说错什么了?这张大人才认识圣姑多久,要不是看上了圣姑,他会实心帮咱们?”

“你还说!不说话没人当你是哑巴!事关圣姑的清誉,你胡说什么?”李胜之声色俱厉地呵斥赵无恙,赵无恙这才怏怏地闭上了嘴。

张问转头看向韩阿妹,只见韩阿妹也正在看自己,虽然隔着一层半透明的面纱,但是张问依然能感觉到她的目光。韩阿妹的目光和张问一触,立刻就看向了别处。

原本屋子里的几个人说正事说得好好的,偏偏那赵无恙一搅和,双方各怀心思,再说下去也说不出个什么结果,韩阿妹便说道:“时间不早了,大家车马劳顿了好些天,今天就早些休息吧,明日再说。”

张问和那两个将领都站起来告辞,退出了房间,唯有穆小青没有走。

等众人都出去之后,韩阿妹才对穆小青说道:“你没和他们一起走,是不是有什么话要说?”

“表妹……”穆小青没有称圣姑,直接以亲戚相称,她犹豫了一会,说道,“有句话我不知道当讲不当讲。赵无恙虽然大嘴巴说话大大咧咧,但是他是直肠子,说的话却是在理。我瞧着张问说的那事,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是想和表妹联姻扩展势力;要么他为了立功,是在骗我们!”

韩阿妹皱眉道:“我觉得张问不是那种为了目的什么事都愿意做的人!”

穆小青点点头:“我也不认为张问会出卖我们,可是……赵无恙说得对,张问怎么可能因为几个月的交情,就实心帮咱们?”

韩阿妹从椅子上站起来,来回踱了几步,说道:“你也认为有必要和张问联姻?”

穆小青沉吟道:“我和他交往的几个月看来,觉得这张问倒是个靠得住的人。表妹也老大不小了,总得找个归宿依靠。我瞧张问长得一表人才,还是个年轻进士,人也挺出息,这样的男人自然会有许多女人喜欢,不可能二十几岁了还未娶妻……表妹也是二十出头的人了,当初韩教主为了避免你的婆家影响到他的权力,百般阻挠表妹的婚事,却是耽误了你的终身大事。”

韩阿妹经穆小青这么一劝,她想到张问,脸上不禁泛出了两朵红晕,她寻思了片刻,却叹声道:“上次在汀州外的道观里,我已经向张问有所表示,但是他没有同意……”

穆小青打量了一番韩阿妹的身段,高挑的身材凹凸有致,曲线流畅,该大的地方大该小的地方小,举止之间露出一股优雅端庄的气息,穆小青看罢忍不住说道:“他为什么不同意?联姻对双方都有好处,让表妹屈居二房,已是委屈了,他又不吃亏……难道张问真是不择手段的人?”

韩阿妹神色一寒,冷冷道:“他应该不是那样的人,如果他的用心如此险恶,真是太可怕了!”

穆小青正色道:“知人知面不知心,官场上的人为了向上爬,什么东西不能牺牲?毕竟我们只认识他几个月,如何能了解透彻……表妹你想想,他帮咱们,对官府、对他的军功都没有好处:如果能消灭福建所有的起义军,将福建完完整整地收回朝廷,朝廷对张问会更加满意。那他帮咱们的原因只能是私人关系,正如张问自己所说,可以扩展他在福建的私人势力;但是我们和张问只不过几个月的交情,几个月相互合作利用的关系而已,这样的关系并不牢固;现在咱们主动提出联姻,是表明我们的诚意,他为什么拒绝?不是咱们不愿意相信他,而是这事真的有些蹊跷!”

韩阿妹用长长的指甲拨弄着茶杯上的花纹,沉思许久,喃喃道:“理是这个理,但是我觉得张问不愿意联姻,有反感拿这种事做交易的原因在里面。我始终觉得他是一个重情义的人……”

“表妹!”穆小青皱眉道,“你根本不了解男人,你以为在手握重权的男人心里,会把感情当多大的事?权谋和御人之术才是他们的根本!官儿我见得多了,什么忠心诚信都是为了在世上立足的做派,真正牵涉到前程和身家,这些东西在他们心里如同草芥!”

韩阿妹咬着小银牙说道:“我不相信全是这样的人!如果真是这样,我也没什么牵挂了……”

穆小青冷笑道:“好,好,你可以为了所谓的情义殉葬,但是下边的几千兄弟,那都是我们的父老乡亲,当初是因为信得过表妹,这才加入白莲教,你要让他们一起殉葬?”

韩阿妹神情痛苦道:“你给我几天时间,我再找张问试探一下。”

段五五 强迫

十月间算是进入初冬季节了,但是在南方却仍然感觉不到冬天的气息,特别是现在这样的晴天,不冷不热的气温十分宜人,就像是秋天一样。实际上南方的花草树木依然绿油油的,张问这样的见惯了秋冬落叶漫天枯枝憔悴的人,都有点分不清春秋的区别了。温暖的被窝里张盈那温热的身子更让他有春宵的感受。

张盈的光滑身子无力地依偎在张问的怀里,微喘之间吐出的清香呼吸让张问觉得十分销魂。张问抱着张盈,仍然在回忆刚才的缠绵……张问十分迷恋这样的事,他也搞不清楚就那么点事为什么能让人沉迷其中百尝不厌。

张问想着想着,下面那活儿又竖了起来,他摸索着捂住了张盈胸部上那娇小的的两团,虽然小,不过乳尖上的两粒红豆倒是大个,也十分敏感,照样能给张问带去快乐。

张盈感觉道张问的动作,急忙讨饶道:“盈儿下边怕都肿了,身上一点力气都没有,相公就饶了我吧……咱们叫玄月进来怎么样?”

张问沉吟片刻,说道:“这会儿已到半夜,明天还有事,还是算了。”

“相公……”张盈有些歉意地说道,“我也想侍候好相公,可真是忍不住,实在是遭受不住……”

张问伸出手指按在她柔软的嘴唇上,说道:“这样挺好的,我也不愿意抱着一块感觉迟钝的木头不是。没事,咱们家又不缺女人,我要不行,却侍候不了她们。”

张盈松了一口气,说道:“反正相公这么厉害,何不把那圣姑韩阿妹也娶过来?先前那赵将军,就是黑得更炭似的那个人,他说的话虽然粗鄙,不过道理却是不假。他们既然愿意联姻,咱们如果不同意,反倒让人心生疑虑。相公娶了韩阿妹,此间的关系不是更加牢固?”

“盈儿,你是只想到好处,没考虑到厉害关系。我现在是一方大员,多少人盯着我的一举一动,要是娶了韩阿妹,外面的人知道了这层关系,消息用得了多久就会传到京师那些人的耳朵里?这不是遭人防范吗?”

张盈道:“朝野各大世家大族,以联姻的手段扩展势力和关系,已是司空见惯,这有什么好紧张的?”

张问摇摇头道:“先父在我小的时候,就教了我两个字:慎、独。凡事慎重绝对没有坏处。这韩阿妹是叛党招安出身,让外人知道了我们和她的密切关系,没什么好处!

再者,我觉得这韩阿妹对我的态度非常复杂,如果处理不当,说不定会变成仇人!我对玩弄女人的感情一点兴趣都没有,盈儿应该也知道,我张问只要认定了自己的女人,从来不会寡情薄意。要是用这种事做交易,我还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我与她有共同的利益,关系淡点有什么不好,她还能在这里害了我?这样对她没有一点好处!就算没有我张问,朝廷里照样会调兵平定福建。”

张问坚持着自己的原则,他的经历和性格,已经让他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观念和处事方法,如果背弃了他的价值观,他就会迷茫不知所措;这就像一个有志向并全力付诸努力的人一样,当有一天梦想破灭、价值观崩塌,无疑会情绪混乱。

小绾的悲剧,在张问心里留下了很深的阴影,虽然随着时间的流逝,往事慢慢变淡,但是他却坚定地认为,女人的真情非常重要。这一点张问和大多数上位者不同,饱读经义格物明理、混迹官场参透冷暖,都没能改变张问的这种观念。

实际上,如果张问不是长得一表人才、又有权有势,什么女人的情意根本不可能在他身上发生,女人们转眼就投向条件好的男人怀抱了。这样的事儿虽然不太中听,但是这世上的男女之情其实就是这么一个理。不过张问不愿意承认罢了,他始终觉得感情不能和权啊钱啊之类的东西混为一谈。

“相公既然这么决定,盈儿就不多说了。”张盈柔柔地说了一句,张问重情对她是好事,她没事劝丈夫薄情寡义干甚?

张问听她说话有气没力的样子,看来是真困了,他便不再说话,将张盈抱在怀里。温暖的感觉让他很舒服,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睡觉那会已经是下半夜了,张问没睡到两个时辰,便醒了过来。他已经形成了早起的习惯,到了时间便会醒来。正值青春鼎盛的年龄,张问一直认为花太多时间睡觉是浪费时间,虽然春宵苦短,被窝里有温暖的娇娃,但他还是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

洗漱完毕,张问先在院子里练了会剑,等奴婢们把早饭送来,他才洗手擦脸吃饭。几乎每天早上他都是这么过的,做完早上的事,太阳还没升起呢,要是有雅兴每天早上他都可以从容地看日出。

张盈还没起床,昨晚她太过劳累,懒在床上不肯起来。张问也没叫人让她起床,就让她养着。他吃完饭,在院子里走动了几圈,因为俗话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张问希望自己能长命百岁。

就在这时,一个白衣侍卫走了过来,拱手道:“禀张大人,圣姑传话来了,听说您已经起床,请您前去一叙,圣姑有要事商议。”

“好,我换身衣服就来。”张问回身走进房中,让人找出一套青布直筒长袍,换下了练剑时候穿的短衣,然后在头上戴了个四方平定巾,一身儒士的打扮,就出门让侍卫带路去见韩阿妹。玄月尽职尽责,早已起床,也跟着张问一起出门随身护卫。

从边上的洞门进去,二进院子的东边没有高大建筑,初升的太阳红通通的照在人身上十分温暖,又是一个晴天。朝阳光线柔软,那些树叶上的露珠还未干透,人从树下走过,露珠时不时滴落,偶尔滴进颈窝里,让人身上一凉,就像被顽皮的孩童捉弄了一般。

张问进了昨天商议事情的那个庭院,从北边的大厅走进去,里面并没有人。那白衣侍卫说道:“今天各位将军没有来,圣姑正在后面。”她说完看向玄月道,“圣姑不便见其他人,请在此稍候。”

这里到处都是韩阿妹的人,玄月也没有说什么,便留在了客厅。

张问等人上了暖阁,从暖阁的后门进了后院。这里也有个天井,南方独有的构造,因为一些季节雨水较多,便于排水,称为“四水归堂”。相比京师常见的四合院,这里的房屋的屋檐宽大,而且多是二层房屋:整段高墙用木板从中间隔开,分成两层。墙高院小,中间围成的院子犹如井口,故称天井。

门口和屋檐下站着许多侍卫,看得出韩阿妹这里戒备森严。张问进了一栋二层的房子,侍卫带着他上了二楼,带到一间屋子门口,说道:“圣姑就在屋里,请张问喝杯茶稍候。”

张问走进屋子,并没有看见韩阿妹,屋子收拾很干净,就连脚下的地板都一层不染,张问从外面进来,立刻在地板上踩上几个脚印。

一个侍卫把茶放到茶几上,张问便在旁边的椅子上坐了,问道:“圣姑何时前来?”

侍卫道:“圣姑正在里面沐浴更衣,请张大人稍事片刻。”

张问这才注意到,里屋的门缝里窜出来了一些淡白的水雾,甚至能听见里面轻轻的水响。韩阿妹就在这屋子里洗澡!张问忙站起来,“我还是到外面等圣姑沐浴完之后,再来说话。”

旁边的侍卫说道:“圣姑很快就出来相见,张大人还是稍事片刻吧。”

那门窗都关得严实,张问自觉一个大男人,也不用太矫情太装君子了,只得坐下来,目观鼻保持平静心态,端起茶杯喝茶。

里面那叮咚的水声,令人情不自禁地产生各种遐想。如果没有双方的利益关系掺和在这里面,在其他情况下交往,张问肯定受不了诱惑,会想各种办法把韩阿妹这个娇娃弄到手,但是现在张问却不愿意沾上这个女人。

过了许久,韩阿妹才从里屋走出来,她已经穿戴整齐,头发也梳好了发鬓,而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