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汉帝国-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是明悟之人,通晓兵略,知道此时此友,军臣单于最需要的并不是援军,而是时间,让他重新集结军队,结成阵势的时间。他手里的军队只有五千,虽然不算多。只要能拖住汉军,让汉军不能穷追猛打,就能给军臣单于争取到时间。

就算周阳不攻击他,他也会攻击汉军。他一瞧汉军阵势,竟然要与他正面硬撼,不由得笑了,笑得极是开心:“谁说周阳挺会用兵?也不过如此嘛!与大匈奴铁骑硬撼,那是找死!”

一拍马背,率领匈奴骑兵冲了过去。

华夏与匈奴从春秋战国一直打到现在,真正用骑兵打败匈奴的只有秦朝的飞骑。即使赵武灵大破匈奴于河套之地。那也是凭借强弩的优势,压制了匈奴的骑射,而不是靠骑兵。

蒙恬指挥的河套之战,那可是投入飞骑,与匈奴硬撼,不光是凭借威力无穷的秦弩。

秦朝的飞骑是厉害,可惜的是。秦朝已灭,飞骑绝迹。没有了秦朝的飞骑,谁还能与匈奴的铁骑正面硬撼呢?

不要说汉朝的骑兵,就是同属游牧民族的东胡、月氏军队,遇到匈奴骑兵,也只有望风而溃的份。

伊稚斜乍见之下,他能不兴奋吗?

摘下硬弓,搭上劲矢,只要到了射程范围内,让汉人知道什么叫骑**得。伊稚斜美美的想着,策马疾冲。

然而,他大出意料的是,他还没有冲到射程范围内,只听一阵破空声响起,不计其数的弩矢出现在空中,对着他们罩了过来。

空中飞行的弩矢。密密麻麻。好象一张大网。

“手弩?”伊稚斜马上便明白原委。

手弩是汉军的一大利器,就没听说过他们给骑兵使用,步兵倒是用得挺多。伊稚斜马上就知道不妙了,有不大少匈奴会成为箭下亡魂。

果如他所料,弩矢射来,惨叫声响成一片,不少匈奴纷纷坠马。

匈奴只会盘马弯弓,却没有发达的科技。不能炼铁,更不可能给军队装备铁甲。匈奴兵士全是皮甲,遇到手弩。等于没有防护能力,非死即伤。

“冲!”

伊稚斜久历战场。深知弩对匈奴的威胁有多大,唯今之计,只有快速冲近。和汉军搅在一起,凭借匈奴马上砍杀的优势,把汉军消灭。

他的处置是对的,在经过数轮手弩射杀之后,匈奴终于冲进了射程内。只要到了射程内,那么,匈奴的骑射威力就会显现出来,那是匈奴的天下。

“让汉人尝尝大匈奴勇士的骑射!”

伊稚斜兴奋得脸上直冒红光,奋力挽弓。

不仅他欢喜,匈奴兵士哪一个不欢喜异常?骑射功夫,是匈奴的看家本领,和汉朝打了数十年,还没有一支汉军能在骑射上占到便宜,哪怕是一丝一毫。

匈奴的骑射是马**。羊肉喂出来的,汉人能比得了么?

匈奴使出了吃奶的力气挽弓。准备好好教刮一下汉军。

“咻咻”。

他们刚把弓挽成满月,还没有把箭放出去,只听破空之声响成一片。空中出现又粗又长的箭矢,好象毒蛇一般,对着他们飞来。

“射雕者?”伊稚斜是何等眼力劲,一眼便看出来,如此箭矢、如此箭术,必是射雕者般的存在。惊讶得下巴都差点砸在马背上:“这么多的射雕者?”

三千建章军,就是三千射雕者般的可怕存在。匈奴虽是号称骑**得,就是把所有的射雕者集中起来,也不见得能有三千。

更别说,还是一下子派出三千射雕者作战,就是匈奴也没有如此大手笔呀!

与三千射雕者作战那是送死,伊稚科心惊胆跳,真想拨马便逃,要是可以的话。

“噗噗”。

箭矢入肉的声音响成一片,一团团血花闪现,匈奴纷纷坠马。摔的匈奴,除了极少数走运的外,都是死。建章军那是何等的箭术,射你鼻子不会射你眼窝,都是一箭致命。

现在伊稚斜犯难了,面临着一个两难选择,要么逃,要么冲。

逃的话,成功的可能性不大。因为他的对手是建章军,他们的箭术了得,一旦进入他们的射程,逃走的代价会非常大。即使逃出龙心,工有弃弩,敌两重打击下能逃老的匈奴会有多少沁旧”

若是预料准确的话,等他逃出去,他的五千军队,能活下来一千吗?谁也说准。

冲的话,与三千射雕者般存在的建章军大战,战胜的可能性很

可是,冲锋的话,却比逃走更有优势。原委在于,一旦欺近身,凭借匈奴熟练的刀法。还是有胜算的。至少,比起逃走的代价要小得多。

略一权衡,伊稚斜有了决定。大吼一声:“冲啊!杀啊!”

要想减少伤亡,只有以最快的速度冲到建章军身前,与之搏杀。不让建章军的箭术发挥威力。

不得不说,伊稚斜的计算非常得当,前提是他的对手不是建章军,至少不是给周阳重新武装的建章军。真是那样的话,说不定真要给他得逞。

他的遇到的是给周阳重新武装的建章军,威力比起开到北地时大得太多,他注定要踢到铁板上。

在禁受了建卓军的几轮射杀后,匈奴终于冲到建章军身前二十来丈了。如此距离,不是放箭。而是应该准备近身搏杀了,要不然的话。汉剑不在手。给匈奴冲近身来,那会吃大亏。

果然,汉军收起了弓箭。从兵器钩上摘下了近战武器。

近战武器倒是近战武器,却不是伊稚斜想象中的汉剑,而是一支支长约两丈的长武器,明晃晃的长矛。

这远远超出了伊稚斜的想象。他就是做梦也会想不到,汉军竟然会装备长兵器。一寸长,一寸强,匈奴弯刀不过两尺来长,而矛长约两丈,近身搏杀。能讨得了好吗?

匈奴根本够不着汉军,就会给汉军捅翻在地!

给骑兵装备长兵器,汉军还没有做过,伊稚斜也没有经历过,不知道其威力如何。可是,依他的才智,不会想不到,这可是要命的事情。

在这一刻,伊稚斜终于明白过来,为何这支汉军敢于以堂堂之阵与他硬撼,那是他们手里有“撒手钢”

“杀!”

伊稚斜虽然心惊不已,却是不慌,挥着弯刀,大吼一声,冲了过去。

此时此刻,要逃已经来不及了。不仅仅要经历建章军的近射搏杀。还要遭到弓箭和手弩的射杀,那是三重打击,比起适才更多一重,逃跑会死得更快。

现在,他是没有退路,只有冲了。不冲也得冲,冲也得冲,没得选!

里面冲来的三千建章军。三千枝长矛在手,就象三千条毒蛇,直朝匈奴扑去。建章军未到,那种杀气,那种震憾力已经到了,匈奴兵士倒抽一口凉气。

上过战场的人,都知道在如此高速冲锋的情形下,长矛的威力倍增,不是血肉之躯所能抵挡得住的。此时此刻。匈奴兵士心里一个劲的喊:“昆仑神!”

可是,昆仑神没到。建章军要命的长矛已经到了,一片耀眼的坐,芒闪过。紧接着就是一阵惊天动地的惨叫声,混合着长矛入肉的闷响声,还有匈奴坠马的摔砸声。

战马的高速冲锋,冲击力惊人。再加上长矛的锐利,匈奴皮甲的薄弱防护能力,哪里禁受得住。长矛往往是穿透胸膛,透背而出。

顺着矛尖滴下的鲜血,在日光下格外美丽,那殷红的矛尖就象毒蛇的信子,仿佛毒蛇在品尝美味的鲜血似的。

建章军放手,拔出汉剑,一具具栽到的匈奴胸口上插着一支支长矛。随着匈奴的抽搐而晃动。乍一看见上去,就象千条万条饱饮鲜血的毒蛇欢快的甩动尾巴似的。

“杀!”

一声惊天动地的怒吼声响起,三千把明晃晃的汉剑在日光下发出夺目的光华。对着匈奴当头劈下。

给长矛一捅,前面的匈奴给捅于马下,匈奴的阵势混乱,已有不稳之势,建章军趁势砍杀,匈奴哪里抵挡得住,很快就乱了,混乱不堪。

军队一旦没有了阵势,那就是一盘散沙。没有了威力。接下来的事情,就很好办了,是大屠杀。

伊稚斜满打满算,以为汉军与匈奴正面硬撼,那是自找死路。他万未想到的是,自找死路的是他。他的五千骑兵,在三千建章军面前,根本就不堪一击,只一个回合就给建章军打得没有了还手之力。溃不成军。

这是汉匈奴战史上。第一支与匈奴铁骑硬撼的骑兵,意义重大!

从这一刻起,汉匈战史上,汉朝骑兵不如匈奴铁骑,匈奴铁骑横行无忌的历史已经结束,汉匈战史已经揭了新的一页。

不管将来的战事如何发展。汉朝骑兵组建的方向已经找到了,那就是手弩、硬弓、长武器、短兵器。

每一个汉朝骑兵具备四重打击力,在如此狂猛的打击面前,匈奴占不到丝毫上风。

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大力推广骑兵开始,骑兵作为一个全新的兵种出现在战场上,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赵武灵王的骑兵也好,秦朝的飞骑也好,都不如眼下的建章军战力强悍。不是因为飞骑的刮练不好,而是装备不如建章军多,打击的手段不如建章军多。

一个骑兵运用的新天地,已经出现在汉朝!

第六十五章 凯旋归来

,看地卜累累积尸。伊稚斜心中穷如打翻了五味瓶,味。他根本就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的五千精锐竟然给三千建章军一个,合回就打败了,而且他还是完败!

完败,就是没有一点还手之力,伤亡惨重。

骑兵硬撼,遭到完败的。在匈奴历史上只有一次,头曼单于在河套败于秦朝飞骑之手,那已经是很遥远的事情了,汉朝骑兵何时有如此战力了?

这是他自己刮练的军队,非常精锐,就是比起单于本部兵马。也不见得逊色。更别说,他还有人数上的优势,以五千对三千,差不多是二人打一个了。

以如此的兵力优势,就是对上匈奴的射雕者,也不见得就败,即使要败,也不会这么惨。

可是,他就是败了。完败!

这对伊稚斜来说,那是何等的震憾了。他惊讶、难以置信、诧异、震惊,诸般滋味齐上心头,酸甜苦辣麻齐聚,他自己都不知道是何种滋味。

伊稚斜只觉身子发僵,脑袋里嗡嗡直响。一片空白,汉军这打法太出乎人的意料了!

隐隐约约中,伊稚斜意识到,要是汉朝的骑兵都照今天这样来打,匈奴的骑射优势将不复存在。以后面对汉朝骑兵,要占到上风,那是奢望,只有给汉朝骑兵压着打的份。

这不仅仅是刮练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装备优势。汉朝拥有先进的文明,发达的科技,要什么样的装备,就能造出什么样的装备。而匈奴,只会盘马弯弓,造不出优良的装备,遇到享有巨大装备优势的汉朝骑兵,匈奴还能有优势之可言吗?

伊稚斜精通用兵之道,一明白此点,只觉天旋地转。

完全可以预见得到,今日汉朝骑兵表现出了如此巨大的威力,这一战结束后,汉朝就会倾尽财力打造精锐骑兵,在汉朝骑兵的四重打击下,匈奴的末日也就到了。

虽然心中震憾无已,伊稚斜却是没有忘了另一件事,那就是逃命。一见情势不妙,伊稚斜一拍马背。转身就逃,他的亲卫呼啦一下,护卫着他,用身体替他挡住了箭矢、汉剑,才使他逃过这一劫。

伊稚斜逃命的本领和他打仗的本事一样高超,只一丘气,就逃出老远。

周阳已经发现他了:“公孙校尉,伊稚斜交给你了

这是公孙贺这辈子听到的最让他开心的军令,大笑着道:“大帅放心,末将一定把他除了!”手一挥,率领五十人追了上去。

其余的建章军在周阳指挥下,对伊稚斜的残部发起猛攻。在遭到建章军狂风骤雨般的打击下,匈奴伤亡惨重,信心遭到极大打击,已经没有了斗志。伊稚斜再一逃。就完全崩溃了,建章军的屠杀很快就结束了。

提着滴血的汉剑。周阳四下里一扫视,只见公孙贺仍在追逐伊稚斜。伊稚斜的身手极其了得,再加上机警过人,公孙贺竟然还没有杀掉他。

李广和军臣单于的追逐已经结束了。李广并没有活捉住军臣单于。也没有杀掉他。而是给他逃掉了。

不是李广不尽力。而是战马脚程相近,无法拉近距离。李广的弓箭射到,已成强弩之末,对军臣单于构不成威胁。反倒是有不少匈奴向军臣单于靠拢,一通追逐下来,军臣单于已经汇聚了近两千匈奴。

漫山遍野都是匈奴。军臣单于逃到哪里。哪里就有匈奴靠拢。汉军人数太少。李广只有眼睁睁的看着他的队伍越来越多,却是无可奈何。

汉军虽然勇猛,杀掉的匈奴也不过数千人。而这里的匈奴却是有十万之众,军臣单于就象磁石吸引铁砂一般,把匈奴汇聚在一起。要是再给他一点时间。他收拢的匈奴就会更多。

一旦匈奴重新结成阵势,汉军就会有大麻烦,即使不全军覆没,也会伤亡惨重,太不戈算了。周阳略一权衡,放弃了帮助公孙贺追杀伊稚斜的想法,率领建章军朝军臣单于扑去。

必须把军臣单于收拢的匈奴击溃,绝不能让他重整阵势!

军臣单于早就瞧见了伊稚斜给击破的经过,那可是堂堂之阵。正正之旗,以完耸的阵势进行正面硬撼,伊稚伊五千军队给一击而溃。建章军的攻击力惊人,绝非他刚网收拢的乱军所能阻挡。

“把鲜血献给伟大的冒顿单于!”

军臣单于策马来到阵后,振臂高呼。

这是血誓,匈奴没有退路。只有一往无前,匈奴好象瘾君子吸食了毒品似的,精神高涨,战意炽烈,眼里闪着嗜血的光芒,挥着弯刀,朝着建章军疾冲而前。

建章军先用手弩射杀,再用弓箭射杀,近身搏杀用长矛狠捅,最后一把把明晃晃的汉剑划“着美妙的曲线,把他们送去见昆仑神了。

这种结果,在耸臣单于的意料之中,是以他并没有跟着冲上来。一见败局已定,军臣单于拨马便走,向左贤王靠去。”大帅,追!”李广飞马赶来,远远就嚷了起来。

“飞将军,你去追。”周阳观察战场情形,已经变得对汉军不利了。

匈奴的大臣已经收拢了不少军队。一千、两千、三五千不等。光是这些乱军,周阳并不担心。让周阳担心的是,这些收拢的匈奴二扰,旦给他们靠拢,阵势立成。形势马就会详转,沁十会给包围,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汉军杀到现在,还没有杀到一万,即使杀了一万,匈奴也还有九万。只要稍一稳住阵势,匈奴很快就会聚拢,结成堂堂之阵,泰山压顶般压上来。汉军即使不全军集没,也会代价极其惨重。

更别说,匈奴还有四十万大军就在附近,一旦战事不决,拖到这四十万大军赶到,汉军一个也别想走掉。

李广一愣,扫视一下战场,立时明白周阳的担忧,恨恨的道:“算单于走狗运,放过他!大帅,我们先把这些收拢的匈奴击溃,决不能给他们重整阵势的机会!”

不愧是良将,念头一转,就能分出轻重缓急。

对付军臣单于固然重要。可是,汉军人数太少,不见得能成功。若是把过多的兵力用在与军臣单于的追逐上,就给了匈奴重整阵势的时间。反倒不如把匈奴彻底击溃。更稳妥。

周阳赞许的点点头:“飞将军,你带人冲击这里。我去冲击那里。”

“诺!”李广领命,带着汉军冲了出去。

周阳率领汉军,把收拢军队最多的左贤王再次击溃。然后把汉军分成每千人一队,专门冲击收拢的匈奴,那些四处乱蹿的匈奴,兵力不足。只能便宜他们了。

汉军的獠牙呲出,利爪伸出,远了手弩射杀,然后是弓箭齐射。再后就是长矛或者戟狠捅,最后用汉剑说话。

在汉军狂猛的打击下,匈奴刚刚收拢的军队再次溃散。

军臣单于和大臣们想尽一切办法,都不能收拢军队。

而汉军越分越散,先是以千人为队,后是以五百人为队,再后以两百人为队,等到汉军以百人为队时,匈奴彻底溃退了,军臣单于率先开溜。

他一逃,匈奴群龙无首。只有各自逃命的份,匈奴对汉军的威胁彻底解除。

众将喘着粗气聚拢,兴奋莫铭,汉军以一万骑兵击败十万匈奴,这是一个奇迹,那是何等的让人痛快,让人扬眉吐气!

最不高兴的就是李广和公孙贺了。李广追杀军臣单于未果,公孙贺追杀伊稚斜没有成功,如此良机,千冉难逢,要让他们不惋惜都不行。

“真可惜!要是我们的军队再多一点。不需要五万,只需要三万,保证单于和他的大臣一个也逃不掉!”李广右手紧握成拳,用力过度,有些发青了。

说得没错。汉军虽然占了上风,却是因为兵力不足,战果并不算太大。正是因为汉军人少,匈奴大臣才敢收拢军队,要不然,他们只有逃命的份,这一战早就分出了胜负,哪里用得着拖到现在。

“大帅,我们得赶紧撤!”程不识异常冷静:“这一战,我们虽然胜了,杀伤匈奴不过万多一点。我们仍是处在险地,得赶紧撤走。”

不愧是名将,胜利了,仍是那么冷静理智,周阳暗中赞叹。

李广接过话头道:“我们目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把几十万骏马赶回去。有了这些骏马,要不了多久。大汉就会有一支能征善战的骑兵。到那时,不要说单于。就是龙城、单于庭、狼居胥山,也是我们的!”

说到要害了,周阳他们这次最大的收获,就是这几十万骏马。无论如何,也要带回去,周阳点头道:“说得没错!我们得赶紧撤。附近还有四十万匈奴。他们会闻讯赶来,我、飞将军、程将军断后。建章军留下。其余的。都去赶马。走得越快越好!”

四十万匈奴闻讯杀来,那是泰山压顶之势,汉军肯定顶不住,只有走为上了。骏马太多,人手少了,不一定对付得过来,人多些,稳妥。

众将于此安排没有异议。周阳、李广、程不识带着建章军断后,其余七千人赶着马群,飞也似的朝着汉朝进发。

果如周阳所料,匈奴很快就追来了。

追来的匈奴并不多,约莫两千人。为首的是一今年青人,身材异常高大。眼如铜铃,巨口阔嘴。**一匹神骏异常的战马,白色的毛皮洁白如雪,周阳眼睛一亮,暗赞一声好马。

这年青人背上一把又长又大的硬弓,比起李广背上的硬弓丝毫不逊色。李广一双虎目里闪着精光:“这是一个善射之人,只不知他的箭术如何?”

“汉人停下!”年青人一说话,宛如打了一个炸雷,震人耳膜。

“周阳可在?”年青人眼里闪着仇恨的光芒,扫视着建章军。

“我便是!”周阳驻马而答。

“你就是周阳?”年青人恶狠狠的道:“我是左大都尉的弟弟侯产儿,前来为兄长报仇!可敢与我比试箭术?”

“左大都尉的弟弟?”程不识、李广大是意外,不由得惊奇起来。

“想报仇,那就来吧!”周阳右手一挥。喝道:“杀!”

战场上,谁会跟你单打独斗,效那匹夫之行,周阳可不是那种容易冲动的人。

“汉军威武!”

建章军吼着战号,泼风般冲了出去。手弩开始发威了,密集的弩矢把侯产儿的军队一罩。立时死伤无数,地上多了许多尸体。

侯产儿气得脸色发青,手指着周阳喝骂起来:“周,品担小如鼠不敢与我比试箭……

“想比箭术,打完了再说!”周阳丝毫不受激,率领建章草冲过去。

侯产儿摘下硬弓,搭是劲矢,对准周阳。他还没有放箭,建章军已是万箭齐发,一片破空声响起。侯产儿的瞳孔猛的一缩,惊呼一声:“射雕者?这么多的射雕者?。

他的惊讶表现,和伊稚斜乍见建章军时的惊诧一般无二。

侯产儿这一箭哪里还能射得出来,只有左躲右闪的份。他身手了得,倒是没有受伤,只是他的军队死伤惨重。

建章军的箭矢一轮接一轮的射过去,侯产儿的军队死在弩矢和箭矢下的就有七八百。接近一半的损伤了。

侯产儿自恃武勇,不把汉军放在眼里,哪里想得到。这一开打,他一箭未发,就损失了这么多军队,郁闷得比吃了苍蝇还要难受,气得脸色铁青。

就在气恼当口,建章军手里多了一支长矛,弯曲的矛尖好象雄鹰的尖喙,锐利异常,指着匈奴。

隆隆的蹄声,溅起的烟尘,建章军双手持矛,旋风一样卷来,明晃晃的长矛好象毒蛇。

“这个”。侯产儿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一下子傻眼了。

他不过二十来岁,上战场的次数有限。他对汉人的印象,主要是听左大都尉说的。左大都尉自恃武勇,不把汉军放在眼里,说的全是汉军不堪一击的大话,他乍见之下,能不惊讶?

“噗噗!”

长矛入肉的声音响成一片,匈奴惨叫声四起,纷纷栽下马来。

侯产儿意识到他踢到铁板了,头皮发炸,拨马便逃,把报仇的事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休走!”

李广拉开大黄箭,对着侯产儿就**过去。

虽只一箭,破空身大作,似有百十箭射来似的,不愧是独步千古的射手。

“飞将军?”侯产儿箭术不凡,一听便知一箭之威能有如此声势,天下间只有一人,便是飞将军李广了。

虽然吃惊,却并不慌乱,一拉缰绳,**战马发出一声雄壮的嘶鸣声,好象被绳子拉住一般,向左平移数尺,避了开去……这是追风宝驹!”

程不识的眼睛陡的睁大了。

“追风宝驹?”李广的虎口一下张大了,有些难以置信。

他们二人惊讶不置,周阳他们却是听得不明所以。

程不识解释:“匈奴三大名马,一名赤电,二名追风,三名烈阳。匹匹万里无一,奔行如风。赤电以皮毛光滑见称,追风以平地横移见称,烈阳身红似火,奔行起来,犹如一轮烈阳在驰骋。”

李广和程不识打了多年的仗。对匈奴最走了解。二人对匈奴的了解,远远超过了周阳。周阳他们恍然大悟,暗赞这追风宝驹不凡。

“飞将军,快!射死他,留下宝驹!”

如此宝驹。是武将的最爱,程不识眼里闪着炽烈的光芒,比起九天之上的骄阳毫不逊色。

不要说他,就是周阳他们也是人人眼里放光,那可是名驹呀。不在赤电之下的名驹。赤电如何,周阳可是骑过的,哪里是**战马所能比得了的。

“好嘞”。

李广一弓四箭,对着侯产儿射去。

四枝箭矢哉。破长空,好象四百枝箭矢在飞行似的。以李广的箭术,要射死侯产儿,不会有问题,众人是信心满满。

然而,事情的发展远非众人所能想象,侯产儿手中硬弓好象活了似的。一拨一磕,两枝箭矢飞走。另外两枝,凭借追风宝驹的特妹本领,让了开去。

能从李广箭下逃生的人,在这些上还没有。就是军臣单于,那也是因为距离太远,李广的箭矢呈强弩之末,才给他逃掉性命。

这可是在威力范围内,竟然没能射杀侯产儿,这事太出人意料了,李广惊咦一声,一双虎目睁得老大,大声赞道:“侯产儿,你是第一个从我李广箭下逃生的人。好!”

不愧心胸宽广之人,就是自己的敌人也不吝啬赞美之词!

“飞将军,我会射还你的!”侯产儿的声音远远传来,宛如雷震,追风驹象风一般去了。快如闪电,不愧“追风”之名。”我等着!”李广毫不示弱。

“飞将军,快射!”程不识吼起来。

追风驹脚程太快,就是以李广的箭术,要想再射,已是来不及了。李广没有说话。望着侯产儿的背影,虎目中精光四射。

“高处不胜寒!箭术太高绝了,会很寂宾!”

周阳感叹一句。以李广如此精绝的箭术,要想找到一个对手,太难太难。今日能遇到侯产儿,纵然是李广的敌人,仍是让李广激动不已。

侯产儿一去,匈奴再也没有追来。周阳他们的回归非常顺利。

当到达长城时,一片欢呼声,所有人激动难已。

周阳站在长城上,放眼一望,只见数十万骏马过长城,好象海潮一样把长城给淹没了,那是何等的壮观!何等的激动人心!

要不了多久。大汉就会有一支能征善战的骑兵!,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

第六十六章 悲喜各不同

惊天动地的蹄声,漫天的烟尘,不计其数的骏马过长城,那是一幅奇景。

既是波澜壮阔,又是激动人心,人一辈子能有几次这等机遇,能观看如此声势惊天的壮丽景象呢?

周阳激动难已,热血上涌,右手紧握成拳,眼睛睁得老大,不想放过任何细节。

不仅仅周阳有如此想法。李广、程不识、公孙贺、公孙建、秦无悔他们,谁个不是如此想呢?

李广和程不识与匈奴打了数十年,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过,有一天能从匈奴手里缴获如此之多的骏马。有了骏马,就有了骑兵,有了骑兵就能狠狠的打匈奴,这前景实在是太妙了,二人眼里涌出了激动的泪水。

秦无悔率领秦朝遗民在河西与匈奴周旋多年,他们听到的,是汉军如何的不堪一击,为匈奴瞧不起。可是,这才过去多少时间,汉军用一万骑兵击败单于十万大军,还弄走了这么多的骏马,任何的言辞都不足以赞美了。

“先辈们:你们都睁开眼瞧瞧,匈奴倒霉了!”秦无悔在心里默默祝祷。

李广实在是太激动了,仰天一声长啸。啸声高亢,直冲云霄。仿佛奔马一般,激荡远去。紧接着,李广引吭高歌:“炎黄地,多豪杰,以一敌百人不怯”

众人本来就为眼前奇景激得热血奔涌。再听了他的歌声,哪里还能忍得住,齐声高歌:“人不怯,仇必雪,看我华夏男儿血!男儿血,自壮烈,豪气贯胸心如铁!手提黄金刀,身佩白玉瑟,饥唉敌酋头,渴饮敌人血!”

歌声远远传了开去,一万骑兵齐声放歌:“儿女情,且抛却,瀚海志,只今决!男儿仗剑行千里,千里一路斩胡鸭!瀚海飞战歌,歌歌为我华夏贺!单于王庭舞钢刀,刀刀尽染匈奴血!立壮志,守奇节”

嘹亮雄壮的歌声中,夹杂着“呜呜”的哭泣声。这不是伤心的哭泣,是激动的哭泣,是欢喜之声!

站在长城上,放眼一望,骏马就是一片巨大的海潮,汹涌南去。

足足半天时间,方才全部越过长城。

周阳往南一瞧,只见远处一条怒龙,直朝南方扑去,这是马蹄溅起的烟尘。

等到最后一匹马过了长城,周阳他们这才飞身上马,一拍马背,朝汉境驰去。

很快就到安陶城。安陶,是汉军与匈奴的第一次大战之处,正是在这里,周阳猛的发现,自己竟然对用兵打仗很在行,尽管以前没有干过。正是在周阳的谋哉下,建章军取得了斩首五千多的战绩。

如今的安陶城里驻守着五百汉军。此时的汉军,站在城头上,挥着拳头,尽情的咆哮,大声怒吼着“大汉万岁!”

他们本想出城,前来迎接周阳他们,可是,他们不能出城。原因没有别的,是因为数十万骏马从城下驰过,就象海潮一般,把安陶城下给漫住了,他们根本没法出城。

他们只能在城上欢呼雀跃,用吼声来表达他们的兴奋。

正是从安陶开始,汉军开始了对匈奴的反击,仗是越大越大,战果是越来越丰厚,到了安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