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汉帝国-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又引得众人一阵大笑。

众人一边调侃,一边痛饮。真是快意,周阳大是欢畅。

吃饱喝足以后。程不识问道:“大帅,接下来做什么?秋季已经到了,匈奴马上就要南下,这一仗可是很有得打呢!”

周阳点头道:“程川二;尘不错,我们得极早准估算讨了,单千南下,叫前?少需要半同时间。这大战差不多还需要一个月,这一个月里,我们要做的事。军备战。二是派出侦骑,侦察匈奴动向。三是要给骑兵再增加一些新的武吕,要让骑兵的战力更强。这才是最紧要的事情。”

前两件,众人都无异议,第三件却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大帅,还要给骑兵增加武器?什么武器?”公孙贺有些发愣。

现在骑兵的装备是弓箭、汉剑、札甲,和匈奴的骑兵相差不大。足以应付匈奴了。

这话正是众人要问的,齐刷刷的盯着周阳。

“一是矛,二是手弩”。周阳的声音突然转高:“在和左大都尉残部的厮杀中,我们的骑兵之所以能取胜,并不是他们的刮练好,更不是他们的装备上的优势,而是他们的人数多。匈奴虽是困兽犹斗,毕竟不是完整之军,士气上远远不如先前

这是实情,众人不住点头。

周阳接着道:“要是他们人手一把手弩。一边策马冲锋,一边对着匈奴放箭,那会是什以样的结果呢?一定是匈奴人仰马翻,匈奴的弓箭还够不着,就会伤亡惨重。”

弩。哪怕是单兵使用的手弩,其射程也比寻箭更远,杀伤力更强,就是匈奴的射雕者遇到手弩。也是徒叹奈何。

匈奴没有弩,要是汉军骑兵装备上弩的话,那么,对匈奴来说。那将是灾难性的。

要是可能,所有的汉军,不分兵种,人手一把手弩,那灾难就会更大了。可是,目前还做不到。只能先给骑兵配备手弩。

“对呀”。

李广他们齐声赞同,不住摸额头。这想法不算创新,却是实用。怎么没有想到呢?

这当然是和汉朝推行的防御战略有关了。

这要等到汉武帝改革军政。才开始给骑兵配备手弩。再有卫青和霍去病这些天才统帅的推动,到了“漠北决战。时,汉军大量使用手弩,对匈奴的杀伤非常惊人。

“矛又怎么用呢?在马上用矛刺杀,不如用剑劈顺手。”公孙贺不愧是建章营的校尉,一语切中要害。

矛太长,丈多两丈,在马上挥舞起来,很不方便。对于武艺高超的战将不是问题,对于普通兵士就是问题,反倒不如用汉剑砍杀顺手。

“不是刺杀周阳的话让他们更加惊奇:“先用弩射杀之后,紧接着用弓箭射杀。一旦进入近战范围,弓箭不能用了,光是挥着剑砍杀,这一长段距离,是不是就浪费了战机?要是有矛在手,端在手里,对着匈奴冲去,两军相遇的时候,一定会撞得匈奴人仰马翻。”

在战场上,打击的方式越式。胜算就越大。给骑兵装备长柄武器,端在手里冲锋,到了唐朝,发挥到极致。

当然,唐军用的不是矛,而是马槊。成千上万的骑兵端着马槊冲锋,两军相遇的瞬间,就会杀伤很多敌人。

一寸长,一寸强!在相遇的瞬间,长兵器比刀剑更有杀伤力。

周阳的历史不太好,对军事史更不了解,不过。他具有让他自己都惊讶的战争理解力,一通观察。竟然找到了更好的打击方式。

完全可以想象一下,不计其数的骑兵端着长矛冲锋,必将是天崩地裂,一定会冲得敌人七零八落。阵势一乱。汉军拔出汉剑,趁势砍杀,这便宜就占大了。

李广、程不识他们都是久历战阵的人。周阳一提点,立时明白过来,猛的站起,兴奋得直转圆圈。

“我去找矛

“我去清点弩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自动分配任务,然后欢天喜地的去忙活了。

联默

未央宫,养心殿。

景帝跪坐在矮几上,处理公务。养心殿虽是景帝歇息之处,也不妨碍偶尔处理公务。

“皇上,破奴校尉的奏章春陀快步进来,把手里的牛简递给景帝。

“是捷报吗?。景帝放下手中的竹简,扭头看着春陀。

“回皇上,没有说春陀如实回答。

“这个周阳,真是口风紧呐!风雨不透”。景帝嘀咕一句,接过来,展开一瞧,猛的站起来,大笑道:“春陀,周阳又打了一个胜仗,把左大都尉一万精锐给全歼了。一个也没有跑掉”。

不容春陀说话。景帝接着道:“左大都尉是匈奴的第一猛将,深得单于喜爱,把他给打掉了,等于是折了单于的一只翅膀,要是单于是鹰的话。已经飞不起来了。”

“恭喜皇上”。春陀忙凑趣。

“咦!周阳把左大都尉杀了?”景帝先是惊讶,继而就是开怀大笑:“这信送得好啊!送得好啊!豪言,盖世之言呐”。

“皇上,什么盖世之言?”春陀把景帝的欢喜劲头看在眼里。不由得大是惊奇。

“你瞧瞧!”景帝把竹简抛给春陀:“眼睛睁大点,瞧清楚

春陀接过一瞧。眼睛放光:“这话听着提气!长志气”。

“快,拿酒来,联要痛饮年杯”。就在春陀惊讶之际,景帝欢快的笑声响起:“哈哈!”

景帝一边欢笑,一边转起了圈子,越转越快,快得象在飞,不时双手握拳。用力的挥舞着:“快哉!斯言”。

第五十六章 会猎龙城

周阳身着戎装。跪坐在矮几上,李广他们站立两厢。一脸的不爽,好象有人借了他们谷子,还他们糠似的。

“你们怎么了?个个耷拉着脑袋。”周阳有些惊奇,打量着他们。

众人都没有说话,脸有难色。程不识一碰李广:“飞将军。”

“叫我做什么?”李广嘀咕起来。

李广的嘴跟他的箭一样快。有难说的事。自然是要他来说了,程不识催促一句:“你说呀,快说呀!”

“怎么叫我说?”李广嘀嘀咕咕,一脸的难色:“大帅,你交给我们的任务,没有完成。把所有的武库清查了。手弩只有三千多把。矛也不多。只有四千来枝,这远远不够给骑兵使用。加上建章军,我们有差不多一万骑兵呢,这哪够呀?”

周阳的打法与以往全然不同。缺少兵器。这在意料之中。要是所有的武器都是现成的,只等着周阳去用,那么,汉军早就打得“单于夜遁逃了”

“就为这事,你们个,个张口结舌,要飞将军来说?”周阳有气好笑,程不识他们竟然把性情直爽的李广当枪使了。

“骑兵要是没有这些武器。威力就差一大截,那多可惜。”李广惋惜不已。

一句惋惜的话。却是换来程不识他们的齐声赞同,一颗脑袋点得比啄米的鸡头还要快。

“这么办吧!三千把手弩。肯定不够用。得从其他地方弄。现在要造也来不及了,步兵手里不是还有不少手弩吗?挤出来,给骑兵用。”周阳眉头拧得很紧,思索着道。

“大帅,这我们想过,可是,这矛怎么办?”程不识的眉头拧得很紧。

矛是一种利器。可是,在这一时期用得很少,到了东汉三国时期才用得多。汉朝造的矛并不多,能有四千来枝矛,很不错了。

“把矛给建章军使用,四千枝矛够他们用了。”周阳抚着额头。思忖着道:“至于其他的骑兵嘛。把戟给他们,要他们当矛使就是了。”

“啊!把戟当矛用?”周阳的话立即引来一片惊讶声。

戟和矛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兵器,戟既可以刺。又可以研。而矛。主要是刺。把戟当矛用。就是减少了研这个功用,的确算是创举。却是让人不太好接受的创举。把大炮当鸟枪使。谁愿意接受?

周阳剖析道:“骑兵冲锋时,只需要刺就行了,研已用不着了。我们现在的矛太少,戟倒是挺多。只有这样了。”

戟是当时主要的长兵器,数量非常多,要多少有多少。

这主意虽然降低了戟的威力。却也不错。能让骑兵发挥更大的威力,李广、程不识他们都是名将,仔细想想。这的确是目前最好的办法,欣然同意。

于是乎,一支与周阳想象中有很大差别的骑兵就诞生了。他们多了两种武器,弩,二是长兵器,使得骑兵的威力大增。

可是,这长兵器有点不伦不类,让人

默默

番离,南越王都城。

“得得!”

一队健骑,身材高大,战马神骏,疾驰而来。

为首一人,一脸的冰冷,好象那不是人脸,是冰块似的。不是别人,正是陈尚。

“站住,什么人?”

守城的南越兵士喝道。

“闪开!我是汉使,要见南越王!”

陈尚冷得象冰块的声音响起,微蕴怒气。

“汉使?”城上兵士大是惊讶,仔细一瞧,红色的汉军军服。不是汉军还能是谁?大声吆喝起来:“闪开!闪开!让汉使进城!”

南越当时虽然拥地自大,名义上仍是奉汉朝节制,汉使的到来。那可是大事,南越兵士哪敢怠慢。吆喝不断,忙着清道。

番离城小人少,街上的行人不多,即使不清道也不会阻碍陈尚他们奔驰。可是,这种拍马屁的良机不能错过了。

正奔行间,前面转出一队南越兵士,拦,为首的兵士一拉马头,前来见礼:“吕承相有请汉使过府叙话。”

陈尚的声音永远那般冰冷:“吕承相是哪位?我只知有南越王。不知什么吕承相。”

“你?你敢轻视承相?”这人可是吕嘉的心腹,吕嘉给轻视了。哪里忍得了,手一挥,喝道:“来啊,把这不知天高地厚的东西给我拿下了!”

南越兵士呼啦一声,围上来。把陈尚一众人围在中间。

陈尚这队人都是细柳营出身,是周亚夫主练的精锐,早就在尸山血海里历练得心如铁石,哪会把他这点阵仗放在眼里:“哼!你敢对汉使无礼?该杀!”

这人根本就不信,嘴角一扯。可是,只见剑光一闪,他的一颗头颅就飞了起来,只觉眼前的人突然变矮了。

“砰!”

人头重重砸,这人不住转眼珠。嘴巴不住张阖,他到此时都没有弄明白,为何陈尚要对他突下杀手。

陈尚手中还在滴血的汉剑指着一众兵士:“你们,还有谁敢拦路?”

陈尚跟随周亚夫征战,杀人如麻,身上的气势放出来,宛如一头凶兽,南越兵吓唬老百姓还可以。面对陈尚就是婴儿与壮汉的差别,吓得不住后退。

“大胆!”

随着一声断喝,吕嘉出现。手一挥:“给我拿下!”

“你是何人?”陈尚毫无畏惧之色。

“在下便是南越承相吕嘉。”吕嘉得意的一挺胸膛,趾高气扬:“你冒犯我,该当何罪?”

陈尚冷着一张脸,盯着昌品:很好,你既然来了,省得我跑一趟六众是条侯给你圳请木,请吕承相赏光,前去饮茶

从怀里掏出一束绢帛,扔给吕嘉。

昌嘉接过一瞧,不由得脸上变色,适才的得意之情刹那消失不见,代之而起的却是一脸的笑容,亲切得象见到老祖宗似的:“请问汉使,条侯在何处?”

“在长沙,恭候承相大驾!”陈尚的声音没有一点感**彩。

“在长沙?”吕嘉倒抽一口凉气。

在当时,长沙是汉朝的南方重镇,汉朝在这里驻有重兵,积囤军械、粮草,一旦南越有事。汉军就能快速到达岭南。

周亚夫一代名将,他到了长沙,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汉朝的大兵压境了。人的名,树的影,他对周亚夫是万分忌惮,周亚夫请他去长沙饮茶,他有那个胆子么?

不用想也知道,周亚夫摆茶请客,是茶无好茶,有去无回,他敢去吗?

突然之间,吕嘉脸上痛楚四起,不住抽冷子,手脚僵硬,结结巴巴的道:“有请汉使回复条侯,吕嘉不甚感激,可是,旧疾发作,恐不能一睹条侯尊面,还请条侯见谅。”

“那可真不巧!”陈尚冷冷的回一句,一拍马背直奔王宫。

直到陈尚他们不见了踪影,吕嘉的“病”又好了,不打摆子了,手脚也灵活了,恨恨的道:“周亚夫,你怎么到了长沙?这不是坏我大计么?。

默炽

南越王宫中,一张软榻上,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半躺半靠在软榻上。

此人须发虽白,却是红光满面,精神还不错,眼睛明亮,乍去,哪里象是近百的人物。

他,就是南越王赵伤!

赵坨是一个,传奇人物,真正意义上的传奇人物!此时的他,已经九十多岁了,马上就要过活过一百岁了。

赵伤是秦朝大将,他十九岁时,就得秦始皇赏识,做了秦始皇的近身侍卫,跟随秦始皇南猛的战,扫灭六国,一统华夏。

秦国统一六国,他立下了汗马功劳。

六国被灭后,秦始皇决定对岭南用兵,把岭南收归版图。秦军休整两年后,五十万大军翻越五岭,夫举南下。当时的赵伤刚刚三十出头,就给拜为副将。

秦军开始的攻势凶猛,打得非常顺利。可是,由于道路交通不便,后勤补给不上,士气低落,战争处于胶着。当地的土著趁机反扑,秦军统帅屠睢在一次土著的夜袭中身亡。

为了解决补给,秦始皇焦虑异常,两次驾临长沙。当时的补给主要是从五岭运来,路途遥远,山道崎岖,非常困难。

精通水务的史禄给秦始皇献策,可以把湘水和漓江连接起来。湘水池势高,漓江地势低,落差有好几百米。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史禄设计了著名的“灵渠”河道在山上盘绕,解决了落差问题。

灵渠一修成,粮草问题就解决了,秦军士气大振,战力空前,只用了半年时间就平定了岭南,就是现在的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岛、越南北部,东西横贯万里的广大领土并入了版图。

秦始皇派在这里的第一任镇守官员并不是赵伦,而是任嚣。任嚣病死前,把重任交给了赵诧,到如今,已经六十年过去了。

“胡儿,把始皇的旨意拿来”。

赵忙开口说话,声如洪钟。

他嘴里的胡儿,不是他的儿子,是他的孙子,赵胡,又叫赵昧。赵伤的命实在是太长了,太能活了,他的儿子们活不过他,先后死,了,他还活着。

赵胡已经是四十多岁的人了,烦下一部胡须,黑黑密密的,有些不解的问:“大父,你怎么又要看始皇旨意?这些天,你老是看

“大父听说汉朝出了一个叫周阳的年青人,他率领汉军打败了匈奴赵伦的声音不仅响亮,还很有豪情:“打败匈奴,汉朝数十年没有做到,一个,年青人做到了,是个人物。这让大父想到了从前,想到了始皇,若始皇在,匈奴安敢横行?”

赵胡有些好笑:“大父,你操这些心做什么?他们要打便打我们坐拥岭南,关我们甚事?打得越久,于我们越有利!”

“闭嘴”。赵亿眼睛一翻,老眼中精光四射,瞪着赵胡,喝斥起来:“你这是忘祖!大父是来自真定,大父最大的心愿便是死后能安葬在真定祖坟边上

赵胡不敢再说,只得去拿秦始皇遗诏。

赵坨叹口气:“不知老屋前的那棵瑰树可还在?”

正感叹间,赵胡捧着一个描金匣子,不大,却很是精美,放到短案上,打了开来,取出一支非常精美的铜管,再从铜管里抽出一束绢帛,展开,递在赵伦手里。

赵住双手微微发颤,接过绢帛,眼睛睁得老大,好象牛眼睛似的,仔仔细细的看着这块发黄的绢帛,他不知道看过多少遍,可是每次看着秦始皇的手迹,他都有不同的心境。

“就是这道旨意,阻止大父当年杀回中原!”赵伤的声音很高,眼睛特别明亮:“始皇逝后,山东大乱,项籍、刘季之辈横行,大父当时就要率领五十万大军杀回中原,可是,有始皇的旨意在,大父不能这么做。若是没有始皇这道旨意,大父一定能砍下项籍、刘季的头颅

略微一停顿:“大父手里是五十万大军呀!跟随始皇扫灭六国的精锐呀!要是我们回到了中原战场,项籍虽勇,岂是我们的对手?他那八千子弟兵,不过是乌合之众,也配叫军队?。

项羽麾下一;吊兵吊是号称精锐,可是“和岭南的五十万秦军比起术“州“是个级别。

无论练,还是装备,以及指挥的顺畅,号令的严明,都远远不如。

要是这五十万秦军回到中原战场,项羽、刘邦转眼即灭。

“大父,这事你说过好多回了,还说。”赵胡有些不耐烦了。

“大父跟随始皇南猛的战,东挡西杀,受过伤,流过血,无怨无悔。可是,大父只有一件憾事,那就是在大秦危亡之际,没有出力,没有率领五十万精锐杀回中原去!大秦,是始皇的大秦!是我们用鲜血打出来的大秦!”赵伦很走动情,激动得老眼里涌出了泪水。

把手里的绢帛晃晃,声调突转高亢:“就是始皇这道圣旨,让大父有了憾事!始皇呀始皇,你深谋远虑,为华夏蝉精竭虑,可那些读书人骂你为暴君,苍天何其不公?”

赵胡有些不屑:“大父,始皇早死了,你还老念叨着做甚呢。”

“你见过始皇吗?你听过始皇说话了?你知道始皇的风采吗?”赵亿一连串的反问,激动难已:“你要是见过始皇,始皇要你去死,你就会毫不犹豫的去死!大父自打第一次见到始皇,就知道始皇是开天辟地以来,最了得的圣君了!”

秦始皇有着伟大的人格魅力,对他身边的人影响非常大,赵忙这个,近身侍卫数十年后,仍是念念不忘。

“禀大王,汉使求见。”近侍前来禀报。

“汉使?可是袁盎?”赵住眉头一皱。

“禀大王,不是。是一个叫陈尚的人,是奉了条侯的将令前来。”近侍再次禀报。

“条侯是个人物,他手下必是英雄,有请!”赵伦的话热情了许多。

近侍应一声,出去带陈尚前来。陈尚脸上的冰冷不见了,带着和煦的笑容,见到赵坨象见到亲人似的,跪下行大礼:“陈尚奉条侯之命,拜见大王!”

“陈尚?你是条侯跟前的红人,听说你为人冰冷,为何如此见我?”赵儒微觉奇怪。

这人不愧传奇人物,人老心不老,于陈尚的来历知道很清楚。

“大王是前朝大将,随始皇征战天下,英名远播,陈尚不敢不敬!”陈尚很恭敬的回答。

赵伤一生富有传奇色彩,随始皇征战天下,平定岭南,立下大功,要是没有他,如今的广东之地不会如此发达。关于始皇平定岭定,赵住守卫岭南一事,另有曲折,后面还会谈到。

“哈哈!”

赵住畅快不已:“这么多年来,我是第一次听人说我英名远播,就是那个袁盎只会吹捧,也没有你说得这么真诚。好!条侯若有什么话,我们照办便是!”

“谢大王!”

陈尚依然是那么恭敬。

与陈尚顺利出使相反,柳铁的闽越之行极为不顺。那是因为,闽越王骗那一听说周亚夫要请他去饮茶,马上称病,不敢去了。

默默联

单于庭,军臣单于的王帐中。

军臣单于一如既往的与大臣饮宴。匈奴没什么国事,政务极少,见了面,三言两语就说明了,时间多的是,要不饮宴,这时间还真没法打发。

“天气已经凉了,本单于的五十万大军已经调集,准备杀向汉朝,打进长安!”军臣单于举着手中的金碗,得意洋洋的宣布,仿佛已经忘了雁门大败似的。

“打进长安!”

“打进长安!”

一众大臣齐声欢呼,声遏浮云。

“左大都尉率军猛进,已经打到汉境了,我们祭天之后,就可以进军了!”军臣单于把手中金刀狠狠插进羊腿里,恶狠狠的道:“打汉人,就要象朵这羊腿,一定不能留情!”

“乌特拉!”

“乌特拉!”

就在群臣的欢呼声中,一个侍卫快步进来,跪,双手高举过头:“禀单于,这是汉人将军周阳写给大单于的信。”

“什么?周阳给本单于写信?”

军臣单于根本就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惊奇得差点把眼珠子砸。

“禀单于,周阳写好此信,派人围了一个营地,要牧民送来的。”侍卫再次大声回报。

“大单于,一定是周阳害怕了,写的求饶信。”

“汉人嘛,一向胆冒顿卓于写信要与吕太后睡觉,她也答应了。要不走路程太远,现在的汉朝皇帝就是冒顿的子孙!”

在群臣的叫嚷声中,侍卫再次禀报:“与此信送来的还有左大都尉的头颅。”

“什么?左大都尉的头尉?”

军臣单于还没有说话,一众大臣就叫嚷开了。

这可是重磅炸弹!要他们相信左大都尉给汉军杀了,不是困难,是比登天还要难!

“左大都尉是大匈奴的第一勇将,谁杀得了他?”

“只有他杀汉人的份,汉人杀不了他!”

就在他们不屑的讥嘲之时,只见军臣单于抓过裘衣,一瞧之下,大叫一声:“气煞我也!气煞我也!”

一口鲜血喷得老远,仰面便倒,人事不知。

即使晕,军臣单于仍是在不断吐血,比起在安陶给气得吐血严重了十倍都不止。

裘衣掉,大臣们能识得一些汉字,只见上面用鲜血写着“周阳奉旨统兵,麾下战将千员,射雕者十万,雄兵百万,欲与单于会猎龙城!!!尔可敢应战?!”

第五十七章 恶有恶报

二兵百万。射雕者十万。战将千员,读是夸张的说法。叫贺,涵夸张听在耳里,却是极为提气。是以当日李广他们一见周阳所写,无不是开怀畅笑。

对于汉人来说,这话很长志气,要人不开心都不行。

正是因为这样,李广才叫嚷着,要周阳把这书信在奏章里提一下,要景帝也高兴高兴。周阳本无此心。却拗不过众将,只得依了,在奏章的最后附上一句,没想到景帝竟是欢喜得要痛饮千杯。

如此豪言下酒,不要说千杯,就是三千杯也不多!

“会猎”有两种含义,一种是真正的打猎。

在周阳的信里,当然不是来龙城打猎,而是要来攻打龙城,要与军臣单于在此大战一番。

龙城是什么地方?匈奴单于的埋骨之所。埋在这里的匈奴单于何其之多,远的数百上千年前的单于,近者冒顿、老上单于都埋在这里。

这可是匈奴的圣地!在匈奴的圣地和军臣单于大战一场,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周阳要当着匈奴历代单于的面打败军臣单于,要当着军臣单于的面挖了历代单地的坟墓。挖了你老祖宗的坟墓,你就是罪人,是无能之人,这是莫大的讽刺、羞辱、蔑视,

人生之受辱至此,已经到了极致,无法再超越了!

军臣单此信,能不气得吐血?能不气得连连吐血?

不过是写在左大都尉裘衣上的几句话罢了,然而,匈奴一众大臣,却是作声不得,没有人说话,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出,看着鲜活的字迹,人人脸上变色,瞳孔收缩,仿佛那不是字,是睛天霹雳似的!

没错,这的确是晴天霹雳!

汉朝数十年来,没有发出过如此有气势的豪言!此时骤然出现在单于王帐中,无异于猜天霹雳,震惊了匈奴大臣。

中行说看着裘衣上的字迹。胸口急剧起伏,他是汉人,也是没有想到汉人中竟然有如此胆色过人之人。他投靠匈奴。教匈奴掳掠汉朝边境。是对还是错呢?

在这一刻,他平生第一次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有些分辨不清是非了。要是周阳真的率领大军驰骋在大漠上,杀到龙城,他的命运将会非常悲惨。

以前,他是一点这种想法也没有,可是,如今却感受着烈烈英气,从未有过的豪言,他的心第一次颤抖了!

“噗!”

那字迹,鲜红如血,仿佛一把把利剑,直戳他的心窝,中行说一口鲜血吐出来,仰面便倒,脸色苍白,手足发冷。

周阳绝对没有想到,他一通书信,不仅气得军臣单于吐血,还吓得中行说晕倒,更是惊得一众匈奴大臣动弹不得。

不说其他,一通书信有此威力,足以自豪了!

默默

雁门城下,秋意渐起,秋草已黄,炎炎夏日早已过完。

然而。城下的汉军练刻苦,人人汗流浃背。仿佛这仍是炎热的夏季似的。

记练虽然辛苦,可是。汉军没有人退缩。反而是士气高昂,斗志昂扬。

胜仗是激励士气的最好方式,接连的胜仗早已一扫汉军以前的颓势,军心大振,人人愿与匈奴决一死战。要想在即将到来的秋后大战中获胜,取得大胜,就必须练。必须执行周大帅的意图。

到如今,汉军士卒对周阳万分信服,谁叫周阳总是带他们打胜仗呢?

不仅打胜仗,还胜得干脆利索,绝不拖泥带水,连匈奴第一猛将都给砍了头颅,这能不振奋人心。能不激励军心吗?

在军臣单于当日扎营处。周阳驻马其间。当日,大战过后,累累尸骨,满地泥泞,而现在,却是汉朝骑兵的练场。

不得不说,这块平地,除了地势稍低,易于积水外,还真是训练骑兵的好地方。地势开阔,易于骑兵驰骋。

李广、程不识、冯敬他们驻马周阳身侧。静静观看汉军驰骋。

在周阳身前不远处,有一堵土墙,长约百米,土色尚新,新筑不久。这是为了检验骑兵使用长矛的冲击力,公孙贺特的修筑。

土墙前面,有一百建章军。手里一支长矛,在日光下闪闪发光。很是锐利。他们,正是选出来测试长矛威力。

领头的不是别人,正是公孙贺。

周阳的设想的确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境界。使得骑兵的威力更强。可是,究竟有多强,谁也没有见过。无法预知。就是周阳本人,也不知道这会使骑兵的战力增加多少,测试是必须。

“这土墙务筑得很厚实,他们能撞倒吗?”李广眉头一拧,有些把握不定。

“看看就知道了这问题谁也无法回答,只有等待事实了。程不识也没有定论。

周阳右手一挥,公孙贺手中长矛前指,弯曲的矛尖好象毒蛇的蛇信。

一百枝长矛朝前,那就是一百条毒蛇,似欲吞人噬骨,很是骇人。

建章军眼里闪着炽烈的战意,仿佛他们不是在测试,而是驰骋在战场上似的。

“端好矛!用力握着”。公孙贺大吼一声:“杀啊!”

蹄声骤起,一百建章军泼风般冲了出去。人数虽然不多,却是气势不凡,仿若千军万马在驰突一般。手中的长矛,明晃晃的,好雄壮的阵势。

程不识眼睛放光:”一二个。和没有长矛。冲锋时的感觉就是不样!杀与腾是匈奴遇上。一定会给捅得死伤无数!”

李广抚着脸颊:“大帅,这主意好!可是,我们怎么没想到呢?”

军事科学的发展,是一步一步来的,不是凭空就能产生。周阳之所以能想到这点,是因为他是现代人,眼界比李广他们开阔得太多,敢想他们不能想之事。

如雷的蹄声中,溅起一溜烟尘,好似怒龙似的朝着土墙扑去。建章军离土墙越来越近了,威力就要显现出来了。

这威力究竟如何?李广他们太想知道结果了,无不是睁大了眼睛,死盯着,没有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轰隆隆!”

建章军离土墙的距离越来越近,就在长矛与土墙相撞的瞬间,只听一声惊天动的巨响。

伴随着巨响而起的,还有无尽的烟尘,仿佛这地方吹起了一股飓风似的,烟尘弥漫。让人看不清究竟发生了何事。

“杀!”

在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