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汉帝国-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集中在周阳身上,静等他的决断。

李广的提议太有诱惑力了,周阳一颗心怦怦直跳,很想答应出兵。可是,仔细一想,现在不行:“飞将军所言有理,要是我们现在出兵的话,誓必会有不错的斩获。可是,有几个问题,我们得明白,一是我们的骑兵太少,弩兵和步兵虽能骑兵,其骑射砍杀比起骑兵差得太远,真要与匈奴大军遭遇,于我们不利。二是我们的粮草难以为继,象这么庞大的军队,深入大漠,没有粮秣,那是不行的。三是单于庭不在龙城,而是在龙城之北数百里之地,这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打击范围。要是在龙城的话,倒可以一试。”

龙城离汉境上千里,骑兵只需要三四日就可以赶到,可是军臣单于给建章军穷追猛打,吓怕了,一路北逃,逃得更远了。

“那我们攻龙城!”李广把营饭一放,声音很高:“龙城是匈奴单于的埋骨之所,要是我们把龙城攻下来,嘿嘿……”

这也是一个很不错的主意,众人齐声附和:“对呀,大帅,打龙城!”

要是把龙城给攻占了,就是挖了匈奴的祖坟。匈奴重视祖先坟墓,一定会暴跳如雷,那是何等的大快人心!

这方案太能诱惑人了,周阳猛的站起,手按在剑柄上。

众人刷的站起身来,手按在剑柄,等待周阳的命令。

静!

死一样的寂静!

时间在等待中过去,周阳眼里的光芒褪去:“不得不说,飞将军此议极好,我都差点同意了。可是,现在不行。现在的龙城是一座空城,没有多少匈奴,即使我们把匈奴的祖坟给掘了,所获也不大,反而暴露了我们的实力。我们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歼灭匈奴的军队,只有把匈奴的大军给收拾了,龙城也跑不掉。”

攻下龙城的影响会非常大,唯一的缺点就是不能歼灭匈奴军队。在掘祖坟与歼灭匈奴军队二者之间进行选择,李广他们这些名将,不会选错,叹息一声,不再言语。

就在他们叹息之际,周阳的话让他们格外振奋:“我们也不能让匈奴过得太舒服,不能让单于从容调兵,我们应该趁这时节,给匈奴送上一份大大的礼物!”

“又是礼物?”

众人想起安陶之事,不由得脸上泛光,眼里闪烁着炽烈的光芒。

“也没什么。数十年来,匈奴一直滋扰边关,就没有大汉军队滋扰过匈奴,我想派几万军去骚扰匈奴,报仇去!”周阳非常平静的说。

“几万军队?”

几万汉军去滋扰匈奴,从来没有发生过,李广、程不识他们的眼珠子差点砸。

真要如此的话,数万汉军出现在大漠上,到处滋扰砍杀,那会是什么结果?

必然是血流成河,尸积如山!

一场空前的大报复行动就这样定下来了!

第四十一章 深入大漠

雁门城下,数万汉军集结待命。这些汉军,全是骑兵。说是骑兵并不准确,真正的骑兵并不多,只有数千人,更多的是会骑马的弩兵和步兵。

虽不是真正的骑兵,却也人如龙,马如虎,气势如虹,一片肃杀之气。

周阳骑马而来,李广、程不识、冯敬、公孙贺、公孙建他们紧随其后,除了李广,个个喜笑颜开,振奋异常。

李广却是拧着眉头,一脸的不高兴,嘴巴撅着,好象有人借了他钱不还似的。

策马来到阵前,周阳一拉马缰,停了下来,扫视一眼汉军,大声训话:“弟兄们:我们背后就是大漠,匈奴的地界!数十年来,没有大汉军队踏上过这片土地!一个月前,我们终于踏上了匈奴的土地!”

“大汉万岁!”

一个月前的追击战尽人皆知,人人振奋,一提起这事,让人热血如沸。

容欢呼声安静下来,周阳再接着训话:“那一战,我们追得匈奴无处藏身!匈奴在做梦的时候,我们杀到!匈奴烤好羊肉,温好马**,我们杀到,他们的美食成了我们的腹中物。和匈奴打了这么年的仗,我们第一次发现,原来匈奴还如此好客!”

最后这句话是在调侃,汉军放声大笑,笑过之后,又是欢呼不已。

“这一次,我命令你们,深入大漠,滋扰匈奴,能打则打,不能打则走,不必恋战。”周阳接着训话,声音异常振奋:“用你们的弓箭、宝剑,杀死匈奴,夺取他们的牛羊,挖掉他们的祖坟!用你们的武器迫使匈奴痛哭!”

“汉军威武!”

汉军齐声欢呼,挥着汉剑,日光下,汉剑闪闪发光,好象一面硕大的镜子。

“杀入大漠!”

周阳拔出腰间的汉剑,朝北一挥。

骤然间,蹄声如雷,溅起无数的烟尘,汉军疾驰而去,数万匹骑兵奔驰起来,蹄声如雷,惊天动地。

这是汉朝历史上,第一次有如此之多的骑兵,好象一片红色的海潮,向北涌去,漫过了长城,向大漠深处卷去!

用实战来历练军队,李广这说法很有道理,周阳决心采纳。再说了,要是汉军什么也不做,让匈奴从容调兵,那是在给匈奴机会,这种事情,周阳肯定不干,决心滋扰匈奴。

周阳把几万汉军化整为零,每五百人为一队,要他们深入大漠滋扰。此时,匈奴的军队主要调集在单于庭,汉军不会有危险。

即使遇到匈奴,打不过,还不能跑吗?这几万汉军,没有重装备,全是皮甲、弓箭、汉剑,和匈奴一样轻装,即使匈奴要追也不容易。

皮甲、弓箭、轻武器,实际上就是“飞骑”,要是他们腰间再悬着人头的话,那就是真正意义上的飞骑了。

飞骑,是秦部族的看家本领,自从秦朝灭亡之后,已经绝迹,今日却重现了!

秦部族是秦始皇的先祖,正是从飞骑开始,秦部族冲杀了五百多年,最后统一了中国。这是一支英勇善战的军队,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

此时此刻,要是从空中望去的话,只见大漠上一片红潮,正在滚滚北去,非常壮观。

周阳给他们的任务,还有一个,那就是要记录下匈奴的地理山川水源草地,这是为将来深入大漠做准备。

数十年来,汉军没有深入过匈奴,对匈奴的地理、山川、水源、草地极为不熟。若是这些战争必不可少的资料为汉军掌握,将军深入大漠大战,有莫大的好处。

直到汉军消失在视线中,周阳一拉马头:“我们也走!”

深入大漠,周阳是必去的。上次追击战,突然行动,没有事先谋划,再加上对匈奴的地理不熟,错失了不少战机,周阳引以为恨。这次,周阳的目的就是要了解匈奴的山川地理,要是可能的话,凭借有利的地形条件,伏击匈奴。

数万大军深入匈奴腹地进行滋扰,是汉朝历史上的第一次,虽然骑射娴熟的骑兵并不多,足以让人自豪一辈子了,李广、程不识、公孙贺、公孙建、冯敬他们都争着要去。

虽然说,匈奴的军队在向单于庭集结,却也不能不防,需要人留守,统领边关汉军。留下来守家,第一人选是周阳。周阳要亲自勘察大漠,众人也无话可说,毕竟上次的追击,因为地理不熟而错失的战机让他们扼腕。

周阳不留守,这重任自然而然的就落在了飞将军李广身上,这是众人一致的推举。

至于原委,那就很简单了,谁叫李广的名气那么大,让匈奴一听到他的名字就头疼呢?说起在匈奴中的名头,李广无疑是最大的,他的名气远远超过了周阳。

尽管周阳一连谋划了两场大胜仗,因为时间太短,匈奴所知者不多。就是军臣单于,也是前不久才刚刚知道,打败他的是周阳,更别说其他的匈奴了。

有李广留守,那就是万无一失了,周阳他们很是放心。

可是,李广却是一百二十个不愿意。踏上匈奴土地,深入大漠,这是他从戎以来最大的梦想,当梦想就在眼前时,和你没什么关系,谁也会不高兴,李广是整天板着一张脸,以前的爱说爱笑早不见了踪影。

“飞将军,有劳了!”周阳经过李广身边,挥手作别。

“说好了的,我只管半个月。半个月以后,你别想撂挑子!”李广嘟囔着,大声提醒一句:“莫要忘了,许我打头阵的事!”

此次大举出兵,目的是为骚扰,时间不能太长。一旦给单于知道了,他肯定会派军队前来厮杀。汉军分散,五百人为一队,滋扰起来很有好处,却也兵力分散,危险也大,不宜在大漠久留。

“到时再说,到时再说!”程不识策马来到李广身边,笑呵呵的道:“飞将军,这打头阵得视情形而定,眼下说了不一定有用。没准,到时却落在我程不识身上了!”

为了让李广留守,李广特的提出,在大战之际,要他打头阵,要不然,死活不肯。周阳没法,只得同意了。

程不识这话无异于火上浇油,李广差点破口大骂,指着程不识,气哼哼的道:“程将军,你要是敢跟我抢,我饶不了你!哼!”

“哈哈!”程不识大笑而去。

过了长城,周阳和公孙建、程不识他们作别,带着一支人马,进入了匈奴的地界。

周阳第一次深入大漠是为了猎杀射雕者,袭击了阿胡部的营地。第二次深入大漠,追得军臣单于无处藏身,吓破了胆。这是周阳第三次深入大漠,会有何等收获?

第四十二章 一路凯歌,一路血

“得得!”

急骤的蹄声打破了大漠的宁静,正是周阳率领的五百建章军在奔驰。

周阳虽是校尉,却是边关汉军的统帅,安危至关重要,周阳一提出要深入大漠勘察,李广他们先是不同意,一致反对。周阳说服他们后,他们提议,要周阳率领五百建章军,要不然,他们无论如何不同意。

五百建章军,相当于数千骑兵,周阳的安危不会有问题,李广他们这才放心。

抹一把脸上的汗水,周阳仰首向天,烈毒的日头挂在天上,真够热的。怪不得性喜寒冷,却怕热的匈奴不愿在这么热的天打仗。不要说匈奴能不能忍受,就是周阳都觉得难受。

“前面是水草地,有一个湖泊,叫雀儿湖,是有名的水源之地。左边百城处有一座山,虽不大,也有方圆数十里。右边有一处低洼之地,太潮湿。”周阳指着前面的湖泊,给身边的建章军介绍:“要记下来。此处极为重要,是匈奴南下的必经之地。”

此次出来,带的有文吏,立时图绘起来。

周阳传令,下马歇息。坐到松软的草地上,好象坐在沙发上舒服。周阳喘着气,随手折下一段草茎叼在嘴里,打量起来,此处风景非常优美,水碧、草青、天蓝,处身其间,仿佛置身在天堂一般。

要是再有牧民放牛牧羊,挥着马鞭,赶着牛羊,唱着牧歌,会让人乐而忘返,实在是太美了,可以说是人间天堂。

习习凉气吹来,拂在身上,舒爽异常,比起现代社会的空调更让人舒畅。

“禀大帅,前方发现匈奴一处营地!”赵破奴飞马赶来禀报:“一共一百零七座帐幕,没军队,是牧民,还有成群结队的牛羊。”他亲自侦察过,了解得非常详细。

周阳非常满意,飞身上马道:“进入大漠已经两天了,我们还没有杀过一个匈奴,现在,机会来了,就用我们的宝剑砍下匈奴的头颅!”

“诺!”汉军轰然领命。

周阳手一挥,五百建章军疾驰而去。赵破奴跟在周阳身边,指点着方向。

很快,周阳就望见在雀儿湖的另一边,有一百多座帐幕,还有不少牛羊,正在吃草。一个个牧民,骑在马上,挥着鞭子,赶羊牛羊,唱着牧歌。

牧歌悠扬动听,要不是汉匈世仇,坐下来听他们唱歌,还真是让人享受。

如雷的蹄声惊动了匈奴,不少人从帐幕里出来观瞧。更有人挥着手,大声吆喝,欢欣鼓舞,好象过年似的。

周阳听得懂匈奴话,他们说的是:“大单于的军队来了!”

“是大单于本部兵马!”

“只有大单于本部兵马才能有如此雄壮的阵势!”

建章军高大健壮,骑射娴熟,只有单于本部兵马才比得了,由不得他们不异想天开。

要是在平时,听到这话,建章军会嘲笑。可是,眼下是杀戮时刻,哪会有嘲笑的心情,个个挥着汉剑,直冲而前。

“汉军的剑!汉军的衣衫!”

“他们肯定杀了不少汉人!”

匈奴就是做梦也是想不到,这是真正的汉军,还是汉朝最精锐的建章军,直到建章军的汉剑砍下他们的头颅,他们方才明白过来。可惜,已经晚了。

一颗接一颗头颅飞起,一篷篷鲜血,一具具尸体,一声声惨叫……匈奴在建章军的攻势面前,毫无还手之力。

整个战斗,只持续了一盏茶时分就结束了。

吐口气,周阳把手中汉剑在匈奴尸身上一抹,擦掉血迹。

赵破奴皱着眉头:“大帅,这些老弱妇孺怎么办?”

营地中,数十名老弱妇孺,人人惊恐不安,打量着围住他们的汉军,好象受惊的兔子。

要是匈奴杀来,所过之处,必然是鸡犬不留。建章军明知道匈奴的恶行,就是杀了他们,也不会有人有异议,可是,他们对这些妇孺老弱却是下不了手。

这就是汉军与匈奴的区别。

周阳策马来到近前,打量着匈奴:“说,你们中有谁没有杀过汉人?”

十几个老头子惊恐的低下头,根本就不敢看周阳他们,一颗头颅埋得深深的。匈奴打了数十年的汉朝,他们年青时肯定没少杀汉人。

“拉出去,砍了!”

不等周阳下令,赵破奴手一挥,建章军上前,把这些老头拉出去。

“汉人爷爷,饶命!我们不敢了,再也不敢了!”老头子们出声乞饶。

“不是你们不敢,是你们杀不动了!”周阳冷冷的驳斥,一挥手,剑光闪烁中,十几颗花白头颅滚落。

“他们怎么办?”赵破奴紧握着手中的汉剑,紧抿着嘴唇,眼里闪烁着嗜血的光芒,却是下不了手。

匈奴杀来,老弱妇孺必死无疑,决不会有任何一点怜惜之心。周阳很想把他们杀光,却是狠不下心,沉吟了一阵,叹口气道:“留他们一条生路。”

有匈奴懂得汉话,惊喜莫铭,跪叩头:“谢汉人爷爷饶命!谢汉人爷爷饶命!”

“你们记住,匈奴杀我大汉百姓,如屠猪羊,此仇不报,誓不为人!血债必要血偿,他们,年青时杀过大汉百姓,如今已经授首!今日饶过你们,是你们没有沾上大汉百姓的鲜血!”周阳挥着滴血的汉剑,指着匈奴,大声喝道:“若你们敢妄杀大汉一个百姓,我们必是鸡犬不留!”

一拉马缰,冲牛羊驰去:“把牛羊杀光,一头不留!”

建章军领命,冲上去,一阵砍杀,牛羊死伤无数。

等到建章军停下来,没有一头活着的牛,没有一只活着的羊,真的是鸡犬不留了。要是周阳能狠下心,把那些老弱杀了的话。

牛羊是匈奴的生活必需品,杀了牛羊,就是绝了匈奴生路,建章军虽然狠不起心肠杀这些老弱,没有了牛羊,他们失去了生活之资,就是自生自灭,能不能活出来,只有天知道。

建章军把牛羊肉烤熟,包裹好,放在马背,再找些马**,算是完成了补给,疾驰而去。

周阳他们,就这般一遇到匈奴的营地,就大肆砍杀,把匈奴的丁壮和曾经杀过汉人的老头全部杀掉。至于妇孺,不忍心杀他们,留了一条生路。

此时此刻,若是从天空望去,在上千里广阔地域上,到处都是涌动的红色浪潮。这种红色,不仅仅是汉军,还有鲜血,匈奴的鲜血!

这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复仇行动。不计其数的营地给汉军袭扰,不计其数的匈奴做了汉军刀下鬼。

凡是汉军经过之处,必是死伤无数,血流遍野。

一路凯歌,一路血!

第四十三章 秦朝遗民

“那里有匈奴营地,准备冲杀!”赵破奴很是兴奋的挥着汉剑,一拍马背,就要朝营地冲去。

一路杀来,已经有好几个匈奴营地给蹂躏过了,建章军士气正旺,一闻是言,无不是眼里闪着炽热的光芒。

“慢!”周阳右手一挥,阻止建章军。

“大帅,有什么好犹豫的,不就一个匈奴营地么?只要我们杀过去,包准他们一个也跑不了。”赵破奴杀机涌现,眼里闪着嗜血的光芒。

周阳没有说话,打量着眼前的营地。

这营地不大,只有两百来座帐幕,每座帐幕按五人计,不过一千把人。除去老弱妇孺,丁壮不过三两百。三两百丁壮,对于训练有素的建章军来说,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只需要一个冲锋就能解决掉。

“大帅,快下令吧!”赵破奴很是焦急的催促起来。

“你瞧见没,这些帐幕虽然不多,却颇有章法。”周阳并没有下令,而是指着营地,给赵破奴解说:“我们遇到的匈奴营地,都是零乱无序,东一座的西一座。还有,有人执守。”

赵破奴细看之下,果如周阳所言,营地里有丁壮身着裘衣,正在巡逻,好象一支军队似的。这是从来没有遇到过的情况,赵破奴的好奇心也给提起来了。

“你看他们的旗帜,全是黑色的,不是匈奴的狼旗,这是为何?”周阳的眉头皱在一起。

匈奴信奉原始宗教,以狼为旗上图案,不论是军队,还是牧民,都是如此。而眼前的营地,却是黑色旗帜,这实在让人惊讶。

“传令,围上去,团团围住,待弄明白再说。”周阳下令。

赵破奴也想弄明白原委,不想一鼓作气杀个精光,传下号令,建章军分散开来,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围上去,把营地团团围住。

建章军驰突的威力惊人,蹄声如雷,远远就传了开去。要是在以往,每当建章军驰突之时,匈奴必然是惊惶逃蹿,或是高呼尖叫,把建章军当作单于本部兵马。而眼前的营地,却是静静悄悄的,唯一的变化,就是巡逻的人回到帐幕藏了起来。

这太反常了!建章军不敢有丝毫大意,紧握汉剑,凝神待战。

“胡虏!你们竟然敢来犯我们营地!”

一个如炸雷般的声音从营地传来。

匈奴绝对不会称自己为胡虏,更别说,还是用在建章军身上,周阳有大跌眼镜的感觉,要是戴的有的话。

好象变戏法似的,营地里出现两百多个身强体壮的汉子,个个一身戎装,头戴铁盔,身着铁甲,腰间佩剑,背上硬弓劲矢。

要是他们腰间佩的是弯刀,那么就十足十的匈奴了。

匈奴也有佩剑的,却不多,更不可能一下子冒出来这么多人,周阳更加奇怪了,问道:“你们是什么人?”

“我们是什么人,你们胡虏还不知道?是不是以为我们好欺负?来啊,强弩准备!”一个身材异常高大的汉子,手一挥,气势不凡,仿佛在指挥千军万马一般。

“强弩?胡虏会有强弩?”赵破奴笑了,这简直是天大的笑话。

然而,他的笑容只在脸上存在极短时间,就僵在脸上了。营地上真的冒出十来架强弩,比起汉军的大黄弩还要大。矢道上一枝枝弩矢,明晃晃的,矢尖好似毒蛇一般,在阳光下闪着光华,很是骇人。

周阳熟悉汉军所有的弩,就是没有见过这种弩。这弩与大黄弩有些近似,却又有所不同,更大更强劲,别的不说,光是弩矢就比大黄弩的弩矢更粗更长。大黄弩的弩矢近丈长,酒杯粗细,而眼前的弩矢却是超过一丈,还要粗上三分。

那弯曲的弩臂,就象一只腾空的雄鹰,随时会朝人扑来。

再一细瞧,周阳发现他们腰间的剑与汉剑有些近似,却又不同,其剑身比起汉剑更长些。

“我们是大汉的军队,你们是什么人?”周阳太好奇了,冲赵破奴一打眼色。赵破奴明白,要建章军散开,不要给弩矢射中。如此粗大的弩矢,一旦发威,那是无解,射人人死,射马马翻,不得不防。

“你们是汉军?”

带头之人的声音响如雷,话声中充满了意外:“汉军怎么可能到这里来?你们真是汉军?”右手一挥,弩手们离开了弩机。

“我是大汉的军队!”周阳再次肯定。

“何以为凭?”大汉再次问道。

周阳拔出汉剑:“这是我们的武器!”

“胡虏杀了汉军,会夺了他们的武器眩耀。”大汉仍是不信。

“你瞧好了!”周阳冲赵破奴一挥手:“让他们见识一下我们的剑法!”

“弟兄们,拿出真本事!”赵破奴一拉马缰,率领一队建章军驰去。驰到数十丈外,停了下来,挥着汉剑砍杀起来。

虽是凭空砍杀,那气势、那威力、那剑法,绝对是一等一的,那个大汉瞳孔一缩:“你们是汉军,假不了!这剑法,不是匈奴所能练得了的。”

匈奴是用弯刀,不是用剑,他是行家,一眼就能看出来。即使匈奴要眩耀,毕竟这剑法是冒充不来的。

赵破奴他们驰了回来。周阳问道:“你现在可以告诉我,你们是什么人?”

“我们是大秦的军队!”

大汉的声音响如雷霆,数百人听得清清楚楚。

这是周阳来到汉朝,听过最为荒诞的话了,想也没有想就问道:“哪个大秦?”

“就是你们说的前朝!”大汉的声音高亢激昂,却是眼里闪着泪花:“击破公子昂,收复河西之地;伊阙斩首三十万,长平大破赵国五十五万之众,扫灭六国,一统天下,就是我们!就是大秦的军队!”

这话所有人都听清楚了,却是不信。

赵破奴仿佛在听笑话似的,实在是忍不住了:“前朝覆灭数十年了,怎么可能还有前朝的军队?”

周阳不住点头,大是赞同这话。

“大秦虽然灭了,大秦的魂永不灭!”这个大汉眼里涌出泪水,激动异常,引吭高歌:“赳赳老秦,复我河山。血不流干,誓不休战!”

歌声激昂高亢,而又悲壮无比,让人心神激荡。

他身后的那些汉子跟着他齐声高唱,眼里流下了晶莹的泪水。

周阳听得热血激荡,却又不明所以。

赵破奴却是激动异常:“这是前朝的战歌!这是前朝的战歌!前朝大军,就是唱着这首战歌,在河西之地大败魏国公子昂,收复河西之地。他们唱着这首战歌,大战伊厥,斩首三十万。长平之战时,他们还是唱着这首战歌,斩首五十五万。到了始皇时,这首战歌唱响在山东之地,唱响在六国王宫,唱响在岭南,唱响在大漠之上!”

越说越激动,赵破奴的声音有些哽咽了,眼里涌着泪花:“蒙恬将军大破头曼单于时,这首战歌格外嘹亮、雄壮、豪迈!当这首战歌唱响时,匈奴已经血流成河,尸积如山!那是前朝将士们站在匈奴的尸骨上唱着凯歌!”

这首秦军的战歌,唱响了数百年!

始皇统帅下的大秦军队,正是唱着这首战歌,踏上扫灭六国,一统华夏的征程!

周阳激动无已,不由自主的高声唱道:“赳赳老秦,复我河山!血不流干,誓不休战!”

“赳赳老秦,复我河山!血不流干,誓不休战!”

这热血之歌,只要是热血男儿,都会受到感染,建章军一齐唱响。

建章军,和营地里的秦朝遗民,引吭高歌,战歌嘹亮,直上云霄。

仿佛秦始皇统率下的那支无敌大军又复活了!:说到匈奴,就不得不提秦朝。秦朝,一个强悍的王朝,在解决匈奴问题上,大秦王朝付出了何种努力,将在后面揭晓。周阳将会有一个意想不到的巨大收获。)

第四十四章 碧血丹心

秦军战歌虽然字数不多,却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悲壮豪迈的战歌,让人热血如沸。只要是个热血男儿,听到这首战歌,就会激动难已,更别说周阳他们这些经历过生死的真正热血之人,对这首战歌格外喜欢,唱了一遍又一遍。

等到最后停下来时,周阳发现自己衣襟上湿了一大片,这是热泪所沾湿。

再望望赵破奴他们,人人眼里滚着泪水,衣襟给沾湿了。

大汉挥挥手,强弩给撤了下去,过来见礼:“秦无悔过见各位。”

“无悔?”这名字有点特别,仿佛在明志似的,周阳大是意外,回礼道:“周阳这里有礼了。不知各位何以至此?”

秦无悔并没有回答周阳的问话,反问一句:“你们又怎么到这里来了?据我所知,汉军从没有越过长城,更别说来到河套之地。”

“这里是河套?”周阳吃了一惊。河套之地离雁门郡距离很远,有一千多两千里路程。

“还没有进入河套,也快到了。”秦无悔解释一句。

“哦!”从唱秦军战歌可以听出来,秦无悔是个热血汉子,没有必要隐瞒,周阳实话实说:“我们这是深入匈奴地界滋扰匈奴。”

“你们胆子真大,竟然敢深入匈奴地界,就不怕匈奴派兵前来打你们?”秦无悔大吃一惊,汉军深入匈奴地界报复,那可是第一回听说。

“这上千里之地没有匈奴。”赵破奴接过话头,竹筒倒豆子似的全说出来了:“我们在安陶城一败左谷蠡王,雁门大破单于本部兵马。如今的单于,躲在龙城以北重整大军。”

“你们两次打败匈奴?还是打败单于本部精兵?”秦无悔眼睛瞪得象铜铃,根本就不信。

周阳比他更惊奇:“你们究竟是什么人?为何自称前朝军队?我们打败匈奴这事,早就传遍大汉了,你们不会不知道?”

“我们真的是前朝军队。”秦无悔一言出口,马上补充一句:“我们的先辈是前朝兵士。”

原来是秦军的后裔,这还能解释得通。可问题是,秦朝覆灭,秦军早就不复存在了,怎么又有秦军的后裔?周阳真是想不通。

“哎!”秦无悔叹口气,道:“各位请进帐幕,再给各位细说。”

虽然想不明白原委,周阳相信他说的是真话,跟着秦无悔进了帐幕。一进帐幕,周阳的眼睛猛的瞪大了,原来帐幕里有一架强弩,就是适才用来对付他们的那种弩。这种弩和大黄弩有些相似,其威力肯定在大黄弩之上了,周阳却不知道其来历,不由得大是惊奇。

秦无悔抚着强弩,为周阳解释道;“此弩,你们称为秦弩。你们用的大黄弩,就是从此弩而来。大黄弩虽然更加方便,更加好用,可是,其威力比起此弩,又有所不如了。”

“哦。”周阳打量着秦弩。

要是周阳熟知历史,他一定会抱住秦弩亲上几口。

秦弩,中国古代威力最大的连弩,是中国强弩的鼻祖,自从秦弩出现之后,强弩作为中国古代独步世界的利器,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在两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要是没有秦弩开一代先河,中国的古代历史不会那么辉煌。

秦无悔接着说:“河套之战时,蒙恬将军用了上万架这种强弩,打得匈奴血流成河,尸积如山,头曼单于五十万之众,逃出去的不过数万。”

“天呐!”周阳震惊无比。

光是秦弩就投入了上万架,再加上其他的弩,那会是多少?万多两万总是有的吧?如此之多的强弩,对准匈奴发威,那是什么概念?连苍蝇都别想逃命。

周阳准备用弩对付匈奴,但和河套之战蒙恬使用的弩相比,太少了,少得太多了,周阳心里惋惜无已:“要是我有这么多的弩,军臣单于本人能不能活命都是问题。可是,我在哪里去找这么多的弩呢?”

秦无悔请周阳他们坐下,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