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汉帝国-第1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驱狼并虎?”乌桓首领眉头一挑,很是不解,问道:“要如何做?”

“匈奴与汉人是生死之敌,他们一见面就会打得不可开交,这就是我们的机会。”陆离乞眼里闪过一抹的意之色:“大王只需要派出两个使者,一个去匈奴。一个去汉营,就说大王愿归附他们。”

“住嘴!”

“我们决不投降!”

群臣一片喝斥声响起。

“都住口,听先生说完。”乌桓首领眉头一挑。似有所悟。

“这归附,不过是权宜之计。”陆离乞自以为得计的向后仰仰身子。坐得更舒适些:“等他们两方打起来。我们再相机行事。哪家处于下风,我们就帮他们。”

“你这什么说法?帮弱的?”乌祖首领想不明白了。

“大妾请想,若是我们不帮弱的,而是帮强的,他们还会杀得尸积如山,血流成河吗?”陆离乞反问一句。

“妙计!”

“真是妙计!”

一片赞扬声响起,出自乌桓君臣之口。

乌桓要想得到最大的利益,只有让汉军与匈奴相互消耗,他们打的时间越长,对乌祖越是有利,只有帮实力不济的一方了。

这一计,的确是妙计。

“那以先生之见,我们先归附谁呢?”乌祖首领问道。

“谁先到,我们就归附谁。”陆离乞眼中闪过一抹狡色:“归附是为了保全我们,不要给他们一见面就杀了。当然,要派人向另一方示好。”

“好谋戈!好谋戈;!”乌框王笑呵呵的。拈着胡须,问道:“谁离我们最近?”

“禀大王,都差不多。”一个亲卫进来禀报。

“太好了!”陆离乞叫得山响。不住击掌:“他们同时到达,对我们最是有利。”

“哈哈!”帐幕中发出一阵狂笑声。

然而,他们的笑声还没有停歇,只见一个亲卫急匆匆进来:“禀大王。汉军逼近!”

“什么?汉军逼近?”乌桓首领眼睛瞪得滚圆,有些难以置信:“不是说他们还有些路程吗?怎么这么快?”

“禀大王,汉军确实到了,就在离我们三十里外。”亲卫哪里知道汉军为何突然逼近。

“三十里?”乌桓首领惊呼道:“我们的侦骑呢?为何不早报?”

三十里的距离,对于四条腿的汉军来说,那不过是一口气功夫罢了。汉军已经逼到家门口了,乌狂方才侦知。要乌桓首领不惊讶都不行

他的侦骑全给汉军干掉了。周阳每次行军,都要派出精锐的侦骑进行侦察,射杀敌人的侦骑,这次也不例外。

担任侦骑的汉军身手极为了得,骑射娴熟,其中就有不少建章军。乌狂部的侦骑哪里是对手。没给汉军直接逼近大营,已经是烧了高香。

“快,派人去见周阳,就说我们乌框部愿归附大汉。”乌狂首领反应过来了。

立时有人骑着骏马,朝汉军迎去。默默

“隆隆!”

如雷的轰鸣声,震得大地都在颤抖。汉军排着整齐的队形,朝前开去。溅起大片大片的烟尘,好似垂地的乌云,遮天蔽日。连阳光都透

过。

周阳骑在追风驹上,挥量着开进的汉军,大是震憾。

汉军精神抖擞,膘锐精悍,杀气腾腾。十万大军开进,那是何等的声威!旗帜漫卷,舒展如画,人潮涌动,发出如雷的声响,伴随着战马的嘶鸣,一派肃杀之气。

“乌祖首领得知我们到了,一定会吓得屁滚尿流!”李广打量着开进的汉军,大是欣慰。

“是呀!我们声威如此之壮盛。要乌桓不惧都不行!”公孙贺大是赞同李广的判断。

“你们错了,乌桓首领一定会窃喜。”周阳打马前来,否决了李广的结论。

“大帅,你料事如神,末将是佩服。可是,这次,末将无论如何不信。”李广摇着硕大的头颅,哪里信了:“我们越是强,乌桓越是要倒霉,他能欢喜得起来吗?”

“是这理呀!”公孙贺附和一句。

不能怪他们,实在是这个理。任谁都无法否认。

周阳并没有回答。而是看着一直不说话的卫青,笑道:“卫青,你给他们解释。”

诺!”卫青应一声,代周阳解释:“以乌祖首领想来,我们越是强,对他越是有利,”

“我们明明是要灭他。对他哪有什么利?越说越绕了!”李广越听越糊涂。

“对眼下的乌桓来说,要想保全。唯有左右逢源。”卫青不去理睬李广的打岔,接着解释:“一边派人前来见大帅,声称愿归附大汉;另一边,又派人去见侯产儿,说愿归附匈奴。无论哪一方,都不会对他痛下杀手。他就有机会了。趁着我们与匈奴大战之机,上下其手,让我们相互攻杀,拼消耗,他最后来收拾残局。”

“这不是卞庄刺虎吗?”李广恍然大悟,气愤愤的骂道:“好恶毒的心思。”

“是很恶毒,可是,大帅不会上当!”卫青以此做结。

“对,对!”李广深表赞同:“大帅已经识破了,哪会上当?

“禀大帅,乌祖来人了。”赵破奴策马过来禀报。

“这么快就来了?”公孙贺有些忍不住。

“这不叫快,这叫慢。我们都已经逼近乌桓大营了卫青点评一句:“乌桓首领虽然用对了计谋,可是,这等缓慢,必招灭亡

“叫他过来吧!”周阳微一领首。赞同卫青的点评。汉军都逼近大营了,乌桓首领才用此谋,这反应速度实在是太慢了。

赵破奴应一声,忙去领人。不一会儿,赵破奴回转,跟着一个乌桓人,此人约莫四十上下,一身裘衣皮帽,透着精明,飞身下马,躬身朝周阳见礼:“见过大帅

“说吧,你有何事?”周阳手中马鞭轻轻一挥,发出啪的一声虚响。

“大帅,我乌桓部愿归附大汉!”使者道明来意。

“哈哈!”周阳仰天大笑,手中马鞭抽在使者肩上:“好啊!此等之事,我哪能不允呢。你回去告诉你们的首领,就说我说的,要他交出军队,归由我统领。”

“大帅,”使者心头一跳,大感不妙。

军队那是乌桓首领的命根子。要他交出军队,那不是在要他的命吗?

“我异给他一盏茶时分决断,时间一过,我就会进攻!”周阳淡淡的道。

“大帅,这”使者惊讶得说不出话了。

“一个小小的诈降之计,难道我识不破?”周阳冷笑一声,喝道:“轰出去!”

一队汉军兵士过来,把使者轰了出去。

周阳最后这话无异于巨锤撞击在他心坎上,他满打满算,认为周阳会同意,没想到,却是给周阳识破了。他能不心惊吗?要不是给汉军兵士推搡着,他会给惊得晕倒在地上。

“哈哈!”身后还传来李广他们的讥笑声。

“传我号令:摆开阵势,准备迎战”。周阳大声下令。

命令一传下,汉军开始列阵。汉军成阵极为迅速,不多一会功夫,就结成了阵势,在周阳的指挥下,庞大的军阵排山倒海般,朝乌祖的营地压了上去。

这里离乌桓营地只有十来里之程,只需再向前压上一段距离便可。

默蚁

“大王,此计极妙!”

“只要周阳同意我们归附,他就死期将近!”

大帐中。乌桓君臣得意的大笑起来。大口喝酒,大口吃冉,快活异常。

此计一旦成功,不仅可以保得乌祖部,还能更进一步,乌祖首领就是东胡的王。他们这些大臣,就是有功之臣。就会有更多的牛羊,更多的奴隶,更多的牧场,前途一片光明。“来,干”。乌狂首领举起金碗。冲一众大臣遥碰一下。进位当王,那是他的梦想呀。

以前,有东胡王在,他只能想想。如今,东胡王没了,鲜卑也给削弱了,他不做王还有谁能做?一想起这事,乌祖首领眼里全是美妙的星星,仿佛他已经当上了东胡王一般。

“干!”一众大臣与乌桓首领遥碰一下。大口喝干。

“禀大王,”那个奉命出使的使者快步进来,跪在地上。

他还没有说话,乌祖首领就迫不及待的问道:“周阳可允了?哈哈!”

“肯定允了!”一众大臣极是欢喜。

陆离乞更是得意的抓起一块羊肉。就往嘴里塞。

“没有!”使者两个字,仿佛焦雷轰于九地之下,震得一众人耳朵竖起,眼珠瞪出,仿佛石雕一般。

“你说什么?没有准?,小乌桓首领半天方才清醒过来,还以为自己的耳朵出毛病了。

“是的,大王!周阳识破了!”使者大声回答。

“胡说!如此妙计,他岂能识破?”陆离乞根本就不信。此人眼高于顶,自认为才具非凡,要他接受他的计谋给周阳识破了,还真有些

度。

“是真的!”使者忙把经过一说。

乌狂首领颍然坐下,双目无神。他满打满算,周阳一定会接受他的归附,没想到竟是这种结果。乌狂的灭亡就在眼前,他如遭雷击,身子发抖,连话都说不出来。

一众大臣也是傻眼了。个个成了石雕,适才的欢愉荡然无存。

“大王,赶紧派人向匈奴投降。”陆离乞最先清醒过来,大声提醒乌狂首领。

“投降?投降?投降就有活路吗?”乌狂首领声若蚊蛇,使劲的揪着头发:“那可是十万汉军呐!十万呐!已经到了我们营外,我们拿什么抵挡?”

那可是十万精锐汉军,已经逼到家门口了,以他的军力,是不可能打得过汉军的。一阵绝望涌上心头,他感觉天旋地转,仿佛世界末日到来似的。

“大王,匈奴离我们不远,只有一天路程,只要我们能坚守一天,匈奴就能赶到,我们就有希望。”陆离乞大声道。

汉匈是生死大敌,一见面就会打的你死我活。若是乌祖能坚持下来。匈奴赶到,肯定会与汉军大战一场。他们的机会就来了。

一天时间并不算长,他手里有十几万大军,就是伸长了脖子让汉军来砍,也要费一天时间。更别说,这还是坚守,一天不会有问题。想到此处,乌祖首领顿时恢复了生气:“传令,准备迎战!”。!

第十三章 剿灭乌桓(中)

如雷的声响,震得大地都在颤抖。

大片大片的烟尘,好似垂地的乌云,对着乌祖营地扑去。

十万汉军开进,声威震天,方圆十余里范围为红色的浪潮淹没。

开进中的汉军,人如龙,马如虎。气贯长虹,气象森严。人人眼里闪着炽烈的战意,杀气冲天,战马嘶鸣,一派肃杀之气。

“看!那是汉军!”

“汉军来了!”

“汉军来了!”

乌狂的营地里发出阵阵欢呼声。是出自奴隶之口。乌桓部里的奴隶占了绝犬部分,汉军给奴隶自由身,让他们拥有财产一事。传得比风还要快,奴隶们巴不得汉军早点到来。

“是汉狗!”

“可恶的汉狗!”

那些奴隶主对汉军是深恶痛绝,奴隶是他们的财产,汉军的作为,那是在要他们的命,让他们难以忍受。

“迎接汉军!”

“迎接汉军!”

欢呼不已的奴隶,扔下手中的活计。欢天喜地朝汉军迎去。

“回来!回来!”

奴隶主们高声大吼,吼声如雷。可是。奴隶根本就不鸟他们。

若是在平时,不要说吼,就是哼上一声,奴隶也会吓得心惊胆颤,今儿不同了,汉军来了,奴隶们有了主心骨,胆儿壮了,谁还会鸟他们。

可是,奴隶冲到近前,却不敢靠近汉军。因为汉军杀气腾腾,他们看在眼里,惊在心头,哪敢靠近。只有远远看着的份。

周阳骑在追风驹上,打量乌狂的营地,帐幕不少,却是凌乱不堪,帐幕东一座,西一座,毫无章法之可言。

一声令下,汉军在离乌桓营地七八里的地方停了下来。之所以要留出一段距离,而不逼近乌狂营地。那是因为乌祖营地太乱了,乌柜军队一旦打了败仗,就会缩回营地,不便汉军发挥。

在营地里作战。陌刀手没什么影响,可是,汉军的骑兵就没法冲杀。不能驰骋,还是在营外打的好。

至于乌桓部会不会逃走,周阳根本就不担心。

因为乌桓部是无路可逃,即使逃走了,北方有匈奴,仍是免不了覆灭的命运。

对于乌桓部来说。他们最好的办法,就是在营地坚守,等待匈奴赶到。匈奴与汉军是世仇,匈奴一赶到,就要与汉军大战,乌祖部就有机

了。

一场大战,要打数日,甚至更长,半个月、一个月、几个月都有可能。十几万乌祖军队,坚守一天不是问题,乌祖首领一定会如此想。

汉军一鼻下来,周阳飞身下马。来到云车旁。云车是指挥车,在大漠上很有用处,汉军带上了的。

周阳登上云车,绞盘声中,周阳缓缓上升。等绞盘声停下来,周阳已经离地十余丈了。

放眼一望,周阳大是震憾。十万汉军占地极广,一座庞大的军阵,波澜壮阔,气势惊天,让人心头剧震。

再看乌桓部的营地,帐幕一座接一座,根本就望不到头。场面也很壮观。

“呜呜!”

如咽如诉的号角声响起。乌桓军队从营地里开了出来了。

乌狂军队一队队开出,开始列阵。人喊马嘶,喧闹不已,好象闹市似的。动作迟缓,半天方才列成阵势。

周阳只是静静的看着,并没有下令进攻。汉军不攻打,乌祖部会给匈奴灭掉,汉军完全可以坐山观虎斗。周阳之所以决定由汉军来灭乌桓部,不仅仅是考虑到,乌桓的财物不能落入匈奴手里,那会增加匈奴的实力。

若仅仅是这点的话,汉军也可以不灭乌狂,可以通过打败匈奴夺回财物。

可是,乌桓首领叫嚣,要与汉军决一死战,这就不能膜视了。汉军必须击破乌桓。以此立威,震慑东胡各部。

要立威,就得让乌桓把战力发挥到最大,汉军再击破之,这对乌祖的打击相当沉重,是以周阳任由乌祖部列阵。

用了多半个时辰,乌桓部方才列成阵势,周阳看在眼里,不住摇头。这效率也太低了。这么长的时间。汉军可以成阵十次八次了,由此可见乌祖首领之无能。

把汉军的阵势与乌桓阵势一对比,更是让人无语。汉军的阵势,严谨厚重,兵种与兵种之间非常协调。能进行最好的配合,给人一种不可撼动之感。而乌祖部的阵势,却是杂乱,跟杂牌军似的,好象这不是在战场上。而是在赶集市的。乌桓只有一个兵种,那就是四条腿的骑兵,他们所谓的阵势,不过就是排得稍为整齐点。

乌狂本是游牧部公没有军规军令之约束,打仗一拥而上,打败了。作鸟兽散。要他们象汉军那般成阵,根本就不可能。

乌桓首领在一众大臣的簇拥下,打马出阵。打量汉军的阵势,不由得倒抽一口凉气:“这是汉军的阵势?如此厚重!杀气腾腾!我要是有如此阵势,那该多好!”

言语中,不期然就流露出了艳慕之色。

“大王,汉军中看不中用!”陆离乞心中暗惊,嘴上却说愕不当一回事。要是实话实说。那不是在长汉军的威风吗?

“周阳能用三万之众灭掉闽越,可惜,我不是部郓,我是乌狂的王!”乌祖首领感觉良好。

司阳用二万新军碾碎十五万阅越军队一事。早就轰传天乃广六可是。谁会自认不如?

乌狂首领打马来到阵前,手中马鞭指着云车上的周阳,大声质问起来:“周阳,大东胡好心求援于大汉,你为何出尔反尔,灭我大东胡?”

汉军此来,本是为救东胡而来。到头来,却是汉军把东胡给灭了。一想起此事,东胡人就很不爽,气愤难言。乌袒首领说得理直气壮。

“哈哈!”周阳大笑不已,指着乌狂首领:“你好不晓事?是东胡王献地于大汉,非大汉要灭东胡。自古以来,东胡滋扰华夏边关,掳掠华夏百姓,大汉宽宏大量,不予追究,以德报怨,东胡王感动无已。愿献地于大汉。大汉再三婉拒。无奈东胡王心意甚坚,不得不纳之!”

“胡说!”乌桓首领大声吆喝起来:“明明是你们逼迫大王,大王身在尔手,不敢不应!”

这倒是说对了,可是,这有用吗?

“胡说的是你!”周阳脸一沉,喝道:“东胡王愿献地于大汉,众所周知,杀牛盟誓,数十万东胡百姓亲眼所见,难道这也有假?”

当日,汉军剿灭不愿降的东胡人之后,东胡王杀牛盟誓,信誓旦旦。永不再叛。这是铁的事实,尽管他心里不愿,可是,事实一成,就是无可更改。“你不遵行大王的号令,欲与大汉为敌,大汉不得已,只好剿灭尔辈!”周阳声音冷若玄冰:“乌狂的兵士听着:放下武器,饶你们不死!若是胆敢与天兵相抗者,杀无赦!”

和周阳斗嘴,乌柜首领不是对手。明知道东胡王是给汉军所逼,不得不献地于汉朝。可是,那是既成事实,那么多人看到的,乌桓首领就是再会说,也是无法改变。更何况,他的口才并不好。

说是汉朝逼迫,他又拿不出证据。周阳反倒是证据十足,他不得不哑口无言。

这就是周阳要东的王献地的好处。可以塞东胡百姓之口,让他们无话可说。要是不如此的话,就的打。就会埋下祸根。

“多!”乌桓首领冷哼一声,打马回营,右手重重挥下:“杀!杀光汉狗!”

“杀光汉狗!”

乌狂军队吼得山响,震得大地都在颤抖。数真乌桓军队,好象海潮一般,对着汉军冲杀过去。

同为游牧民族,冲锋起来,匈奴比起乌框军队有气势多了,更在于匈奴军队有阵势可言,队列整齐,是堂堂之阵。

而眼下的乌桓军队,却象一盘散沙,各自为阵,前后不一,队形混乱。前面的已经冲出老远了,后面的还有不短的距离,更没有什么配合可言。

周阳瞧在眼里,不住摇头,惋惜无已:“我终于明白东胡为何打不过匈奴了!不仅仅是因为东胡王胆小怯战。还在于,东胡军队没有良好的练。就这样冲上来,那是送死!”

眼前的乌桓军队,不要说与单于本部精锐比,就是和一般匈奴军队比。也有不小的差距。

“必败无疑!”周阳给出了结论。

“嘣嘣!”

强劲的弩机声响成一片,震人耳膜。

好象变戏法似的,空中突然出现不计其数的弩矢,好象蝗虫一般,朝着乌桓军队扑去。

“悄咻!”

尖锐的破空声响起,乌狂兵士只觉一张锐利的矢网当头罩下来,天色为之一暗,竟然连阳光都遮住了。

“啊!啊!啊!”

惨叫声响成一片。此起彼伏,良久不绝。

伴随着惨叫声的,还有战马的悲鸣。

不论是人,还是马,遇到弩矢,不是给射死,就是给串成*人肉串,在空中飞舞。等到一切归于平静之后,只见地上多出不少尸山。

尸体堆叠,一座座尸山格外显眼。生机未绝的兵士,不住惨叫,不停抽搐,景象之惨,乌桓首领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乌稳首领眼睛瞪得滚圆,他打死也不信,他的军队在汉军面前,就跟稻草人似的,完全成了摆设。这仅仅是汉军的弃阵,就让他的军队伤亡如此之重。

在战国之际,东胡是华夏最强劲的对手,而不是匈奴。

那时节,东胡残暴不在匈奴之下,对华夏大肆掳掠,这才有司马错去辽东抗胡,秦开击胡之事。

自从东胡给冒顿击破以后,东胡一蹶不振,国势日下,文恬武嬉,对汉境的掳掠日渐稀少。虽说仍然不时有战争发生,比起以前。少得太多了。

久而久之,东胡君臣对汉朝就渐渐的生疏起来,不太了解。除了知道汉朝繁华,汉朝百姓过着天堂般的生活以外,其他的就所知甚少。

汉朝打败匈奴,收复百越这些轰传天下的大事,东胡君臣是知道的。知道归知道,却没有人去研究,汉朝为何能以弱胜强。击败匈奴?这里面有些什么韬略?有什么值得借鉴?

东胡君臣一概不问,根本就不知晓。若说对汉朝有所了解的,就是陆离乞了。可是,此人自视极高,就算他知晓了,也会认为远远不如他。

就一轮弩矢,乌桓军队就伤亡不死伤数千人。乌桓首领打量战场,好象看见天外飞仙似的,难以置信。

“嘣嘣!”

强劲的弩机声,把乌祖首领给睁大眼睛,惊讶的看着在空中掠讨的弩行的看着,弩矢收割了乌桓兵士的性命,把他们维成尸山。

他的嘴巴张得老大。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汉军的弩阵,拥有数千架强弩。一齐发威,那是何等的威力。飞掠的弩矢比起蝗虫还要多,就是苍蝇也别想逃命,那是何等的震憾人心,要他不傻都不行。

不仅乌祖首领傻了,就是乌桓一众大臣,包括陆离乞在内,都傻了。

在如此密集,在如此强劲的弩矢面前,不要说防护之力很差的乌桓军队,就是身着铁甲的汉军也不敢搂其锋芒,冲上来,那是送死。

唯一的处置,就是赶紧撤,撤回营地去。

乌狂首领刚刚想到,还没有付诸实施,汉军倒先动了。

只见云车上的周阳,手中令旗重重挥下,护在军阵两翼的汉军骑兵就隆隆出动了。直扑乌桓军队后翼。其目的非常明显,那就是要把乌狂军队的退路切断,便于围歼。

汉军骑兵全部穿着新式盔甲。全身为钢铁包裹,只有一双眼睛露在外面。如今的汉军骑兵。不再是当初与匈奴大战时的一万,而是三万。还是经过严格练的精锐,装备极其精良。

这一驰骋起来,蹄声如雷,惊天动地,震得大地都在颤抖,溅起大片大片的烟尘,怒龙滚滚,对着乌桓军队的后背扑去。

乌枝首领骑在战马上,打量疾驰而来的汉军骑兵,那感觉这不是有生命的骑兵,那是无坚不摧的钢铁洪流。无情的碾压过来。“快,拦住他们!”

乌狂首领虽然无能,这种基本常识还是有的,他知道,若是给汉军骑兵合拢,他的十几万大军,就会全军覆没。

“隆隆!”数万乌桓军队,兵分两路。对着汉军骑兵冲去,企图拦住。

乌狂军队挥着弯刀,嗥叫着“杀光汉狗。”气势倒也不弱。可是,在战场上,光有气势是不够的,还需要精良的装备,严格的练,这些就不是东胡军队所能拥有的了。

“咻咻!”

乌祖军队离汉军还有很远的距离,他们的弓箭根本就够不着汉军骑兵。而汉军骑兵的手弩就发威了。不计其数的弩矢在空中掠过,其密集程度比起强弩射出的弩矢,一点也不差,对着他们扑了过去。

手弩的劲道远远不如强弩,可是,射杀身着皮甲的乌祖军队,没有任何悬念。

“啊啊啊!”惨叫声响成一片。

“砰砰砰!”坠马声此起彼伏,不计其数的乌桓兵士中箭落马,发出临死前的惨叫。

乌狂军队本来就没有阵势可言。再给汉军骑兵手弩一阵射杀,就更乱了,左冲右突,相互之间开始冲撞踩踏。死伤不少。

好不容易,要命的弩矢没有了。汉军骑兵冲到他们的射程了,乌祖兵士不由得长舒一口气,弯弓搭箭。对着汉军骑兵射去。

乌狂兵士的骑射功夫着实了得。箭矢强劲有力,破空声极是尖锐,很是刺耳。可是,他们很快就发现,他们的努力是徒劳的,他们的箭矢射到汉军骑兵身上,溅出一篷篷火星。就滑到一边去了,根本就伤不了汉军骑兵分毫。

而汉军射出的箭矢,却是一射一个准,他们的皮甲根本就无法抵挡。

乌狂兵士就象堆好的稻草给人推倒一般,齐刷刷的到了一地,身上的箭矢,少则三五枝,多则十数枝。身中数十箭的也有。

箭术,是乌桓兵士引以自傲的看家本领,连这都拿汉军骑兵没奈何。他们的信心大受打击,无不是心惊胆跳,也不知道是哪个胆小的家伙。嗥上一声:“快逃!再不逃。就没命了!”

于是乎,数万乌桓军队拨马便逃。

打不过,还不能逃吗?这总能逃得一命吧!

可是,才屁大一会功夫,乌袒兵士悲哀的发现,他们连逃命的机会都没有了。

他们转身逃跑,汉军骑兵从后追来,他们就成了给赶鸭人追赶的鸭子,陛惶难安。

左右两路汉军骑兵迅速靠拢。只要两支骑兵一合拢,乌袒军队就是插翅难逃。眼看着,汉军骑兵就要合拢了,就在这时,乌桓军队发一声喊,迎着汉军扑去。

不是他们士气高涨,要与汉军大战一番,而是因为他们给汉军骑兵追到一起,人碰人,马撞马,连转个身都困难。左边的乌祖兵士望着从右边杀来的汉军骑兵,心惊胆颤;右边的乌桓兵士望着从左边冲杀过来的汉军骑兵,心胆俱裂,哪敢搂其锋芒。拨马便向反方向逃。

可是,他们背后正有汉军骑兵冲杀过来,手中的长矛,亮闪闪,在日光下,发出夺目的光辉,好象毒蛇一般。

锐利的矛尖,就象吞吐不定的蛇信。仿佛在欢呼;“瞧,那么多甘美的血肉!”

“汉军威武!”冲天的战号,直上云霄,震得天上的浮云纷纷碎裂。

乌狂兵士听在耳里,惊在心头,心胆俱丧。

长矛如蛇,汉军如铁,战号如雷。杀气冲天,汉军骑兵对着乌桓军队无情的碾压过去。

第十三章 剿灭乌桓(下)

二万汉军骑兵。二万技长矛“齐刷刷前指。那是何等的爱仇

乌桓兵士看在眼里,仿佛看见世界末日似的。骑兵的冲击力惊人,长矛刺来,哪是他们的皮甲所能抵挡得住的。要他们不惊惶都难。

一切如他们所料,长矛毫无悬念的刺入了乌桓兵士的身体,发出惊天动地的惨嗥。三万枝长矛,并不是刺死刺伤三万乌桓兵士,不会有这么多,万多人给刺死或是刺伤。发出的惨叫声,那是何等的响亮。

就象千个万个怒雷轰鸣似的。两军的厮杀声根本就掩盖不住。震得大地都在颤抖。

乌桓兵士纷纷坠马,令原本就混乱不堪的阵势更形混乱。

就在这时,汉军骑兵扔下长矛。拔出环首刀。吼着战号,开始砍杀起来。

危急之中,为了活命,乌桓兵士挥着弯刀迎敌。可是,他们的弯刀不如环首刀重,太过轻便,哪里是汉军骑兵的对手。即使他们砍在汉军身上,不过是溅出一篷火星罢了,根本就奈何不得汉军。

而汉军劈在他们身上,却是一劈一个准,不是死,便是伤。皮甲哪里抵挡得住沉重的环首刀呢?更别说,汉朝的科技发达,环首刀锋利异常,切割皮甲跟割布帛没什么区别。

鲜血迸溅,残肢乱飞,尸体栽倒,惨叫声此起彼伏,在汉军的砍杀下。乌狂军队溃不成军,纷纷后退。

三万汉军骑兵,面对数万乌桓军队,却是如入无人之境,推进非常迅速,只片刻功夫,左右两支骑兵就汇合在一起了。

“天啊!”

乌狂首领难以置信的打量着合拢的汉军骑兵,这速度也太夸张了吧。

他的军队战力远远不如汉军。这点,他是知道的。可是。以他想来。即使有差距,也不会差得如此大。他派去阻拦汉军骑兵的军队不下五万。几乎是汉军骑兵的两倍。却是拦不住不说,还付出高昂的代价。

就汉军骑兵的冲杀,就让他付出了两万多的伤亡代价,这不是战争。这是屠杀。一边倒的屠杀。

骑射功夫,马上砍杀,这可是乌桓军队的长处。是他们的看家本领。连这都不如汉军,远远不如,谁能不惊?

乌桓首领已经够吃惊的了,可是,让他惊讶的事情还在后头。

就在汉军骑兵朝乌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