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新明史-第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什么意思?”陈豫还是不甘心。
“耐心点吧,等下就有结果了!”
等了一个时辰,那五个士兵在地上打了几十个洞,摸清了崖顶的情况。
“将军,这上面的岩石并不是整块的,是拼接而成,南面这一块最大,而且是一整块,中间有一些泥土,不过并不是很多!”
严广儒点了点头,沉思了一阵,说道:“你们继续打洞,沿着这块岩石的边缘,每一尺打一个深丈,粗两寸的洞,必须要在三日之内完成,如果人手不够,你们就下去找人来帮忙!”
陈豫走了上来,很是不解地看着严广儒。
“陈将军,稍微再耐心一点!”严广儒笑了笑,招手把一名侍卫叫了过来,“去抽调一千官兵过来,让他们都带上水桶,就是平时取水的那种大桶,每人一个,三日之内,每人每天都要将一万桶水泼到悬崖顶上,然后才能休息,明白吗?”
“是!”侍卫也是不解,不过还是按照命令去做了。
这时候,严广儒才将陈豫拉到了一边,说道:“陈将军,如果这一大块岩石砸下去的话,那津山城会是个什么样子?”
陈豫一惊:“恐怕津山城就不会存在了,可是,有什么办法让这块岩石掉下去?就算把我们的人力都利用起来,也推不动啊!”
严广儒笑了:“用人推?那是不可能的,不过,我们手里有更强大的力量!走吧,我们先下去休息,这三日,必须要吸引住日寇的注意力,不能让他们警觉到悬崖顶上发生的事情,让我们的炮兵再热下身吧,也许,他们没有机会在攻城作战中发挥作用了!”
回去之后,严广儒又安排了两件事情。一是让炮兵准备了数千根炸药棒。这些炸药棒其实就是用牛皮纸将炮弹里的炸药包裹起来,然后在上面接上一跟引火线。这些炸药棒长约三尺,粗约两寸。然后他又让人准备了几千条长短,粗细一致的引火线。为了保证这几千条的引火线的燃烧速度一样快,炮兵做了多次实验,最终确定了制造方法。
接下来的三日,第六军的炮兵一直在骚扰着城内的日寇,同时,第六军的步兵也在城外列阵,做出随时要攻城的样子来。而第二军的骑兵则不时地在战场上出现,而且都是以冲锋队形出现的,仿佛只要津山城的城墙一塌,明军骑兵就要冲杀进来!为了做得更“逼真”一点,严广腼甚至组织人手建造了一大批的旱桥,准备用在城外的护城河上。显然,日寇都非常紧张。一时之间,也难以发现明军中少了一部分人。要从几万人中发现少了一千多人,这也几乎是不可能的!
三日下来,明军炮弹打了不少,可并没有对津山城构成多少威胁,而日寇的弩炮也忙了三日。结果也是一样,并没有对明军构成多大的威胁。这日一早,严广儒接到了消息,立即就将第六军的指挥工作交给了副军长负责,而他则叫上陈豫,去了悬崖顶上。陈豫也是抱着看戏的心情去的,他根本就无法相信严广儒能在悬崖顶上搞出什么名堂来。当然,陈豫也让他的骑兵集中在了城外,如果严广儒这边没有收获的话,那么就只能硬攻了,就算损失大一点,那也得把津山城给打下来!
来到悬崖顶上,严广儒先是检查了一下情况,表彰了那一千多忙了三日的官兵,让他们先退到一边去休息了。
“将军,炮兵运送炸药上来了!”
严广儒朝山路上看了一眼,两千多炮兵正背着他们准备好的炸药棒,以及引火索朝悬崖顶上赶了过来。
“陈将军,我们就好好看戏吧,今天是津山城日寇的末日!”
陈豫当然是想看戏。虽然,他知道严广儒在守卫开平的时候,也用了很多奇怪的办法,让蒙古人吃了很多大亏。不过,这次,他还真不相信,严广儒能够这么轻易地就干掉津山城内的日寇。当年,织田信长可是用了十多倍的兵力,打了半年,都没有打下津山城呢!
很快,炮兵就赶了上来,率领他们的军官也早就接到了命令,立即就开始将那些炸药棒插入已经凿好的洞里面,接好引火索之后,再用木塞塞死,最后将引火索连接了起来。这些引火索以一百根为一股,每股都连接到了悬崖的北面。而几十名侍卫已经在此等着了。
花了一个多时辰的时间,这些炸药棒才全部装好。接着,炮兵退到了后面,严广儒也来到了悬崖北面,那一千多名提着水桶的官兵则早就已经离开了。
“陈将军,你来动手吧!”
陈豫尴尬的笑了一下,说道:“严兄,还是你来吧,这可是你的杰作!”
严广儒笑了笑,也不客气,从一名侍卫手里接过了火把之后,他朝两侧的侍卫点了点头,那几十名侍卫也纷纷做好了准备。在严厂儒用火把点着了引火索的同时,几十名侍卫也同时点着了他们面前的那一股引火索。
顿时,悬崖上冒起了一股股青烟,这些引火索都是由火药制造的,燃烧的速度很快,当然,产生的烟雾也都很大,同时还发出了“嘶嘶”声。
“全体退后!”
在侍卫军官的命令下,所有人都向后面退了几步,严广儒与陈豫也不例外,两人都退后了好几步,不过,还是站在了其他官兵的前面。当这几十股引火索全部燃尽之后,悬崖顶上突然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陈豫有点吃惊地看了严广儒一眼,这就完了?正当陈豫要问出来的时候,突然,他感到脚下一阵,接着就是一连串的,急促的,猛烈的震动。当爆炸声传来的时候,悬崖上腾起了巨大的灰尘与碎石块。这下,陈豫更加惊讶了,因为,他感到脚下的大地正在移动,在缓慢的移动!
“退后,退后!”
所有人再次退后,脚下猛烈的震动停止了下来,接着,陈豫明显的看到,他前面的那块巨大的岩石正在滑动,虽然速度很慢,不过,这确实是在滑动!
严广儒此时也屏住了呼吸,他有点后悔,用的炸药还是少了一点,如果每半尺就安排一根炸药棒的话,那么这场大爆炸之后,这整块岩石都将飞出去!不过,严广儒幸好没有这么做,因为,这么做的效果绝对不会太好!
随着这块巨大的岩石开始向悬崖下滑动,周围很多小一点的岩石也都带动了。到最后,严广儒他们不得不迅速地退到了山路上,然后撤到了悬崖的半山腰上。还好,他们跑得够快,不然就给日寇陪葬了。
当整块巨大的岩石,带着周围成千上万块小一点的岩石从悬崖上滚落下去,当更多的,已经被水泡得松软了的泥土被夹带着一起冲下去的时候,日寇的末日来临了。这场巨大的人造泥石流,将彻底地埋葬津山城内的所有日寇!
其实,这就是最原始的爆破,严广儒当时只是将其用到了军事上,而后来也正是受到了这次爆破的启发,极大的提高了帝国的矿山开采水平,并且出现了完善的爆破学,另外还带动了力学,化学,特别是猛炸药的研究与发展!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也正是这次爆破,让几乎坚不可摧的津山城被彻底的埋葬了!
数十万吨的岩石夹着数百万吨的泥土从几十丈的高处冲下来的时候,日寇没有任何的机会逃跑。而当时,正在南面城墙上观察战场情况的明智光秀反应最快,当他一发现悬崖上的异动时,明智光秀立即朝东面的瀑布冲去,也就在泥石流爆发的时候,明智光秀跃身跳入了瀑布下的深潭,然后顺着溪流漂流了十多里,才在一处森林里上岸,十多日后,狼狈不堪的只身逃回了京都城,当然,逃回去之后,明智光秀的日子也不会很好过!
城内的日寇绝大部分被活埋,只有很少一部分南面城墙上的日寇反应迅速,从城墙上跳了下来,结果,不是摔死,就是被明军的炮火给炸死!这股巨大的泥石流淹埋了津山城之后,一路又冲垮了南面的城墙,最后才在护城河边停了下来,不然的话,护城河对岸的明军也完蛋了!
明军也是惊讶不已,这是一股多么庞大的力量啊,相比起来,明军的那点火力又算得了什么呢?后来,明军并没有挖掘津山城,日本也没有挖掘这座城市,甚至连历史都忘记了这座城市,直到数百年之后,一支日本的地质勘探队利用先进的设备才发现了被埋在地下的津山城!
第六卷 渡海东征
第四十节 日寇防线
攻克津山城之后,本州岛的局面被完全打开。此时,第三军也已经恢复战斗力,卫平率着三万多兵马赶过来的时候,第六军正在向生野前进,而第二军已经冲到前面,与第一军配合向福知山挺进。
福知山是日本京都的门户,也是京都前的最后一道防御屏障。当明智光秀在津山城坚持的时候,织田信长则全力在福知山到神户一线建立防御屏障。显然,明智光秀在津山城的坚持是有很重要意义的,正因为津山城没有攻克,明军无法全速挺进,也就无法威胁到福知山,不然的话,在织田信长的防御工作准备完成之前,明军杀到的话,那京都必然沦陷!
也就是在这里,明军西路大军与日寇展开了第二次血战,一次从广泛意义上来说,比马关城防御战还要血腥的战斗。马关城防御战不过是一点的战斗,而福知山…神户战役,则是明军与日寇西军之间的决战,一次将要彻底决定双方在本州岛战场上局面与命运的决战!
战争打到这个份上,才显示出了双方将领的厉害之处。这织田信长能统治西军,能收服丰臣秀吉,明智光秀这些大将,绝非庸碌之人。马关城一战,织田信长功亏一篑,在最后关头被赶到的明军援军击溃,如非第二军及时驰援的话,恐怕马关城战役就将是另外一个结果了。而这次,织田信长再次集结庞大的兵力,将西军控制的地区内几乎所有能够拿得起武器的人员都集结了起来!织田信长也要拼命了,如果福知山神户失守,那么西军只能退出京都,结果可想而知!
陈懋也深知福知山…神户的重要性,当时他已经能够随军出征,所以他将前线指挥部转移到了姬路,并且在此指挥明军作战。陈懋到达姬路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让第一军与第二军全面出击,利用日寇防线上每一个漏洞,向日寇防线后方渗透。打击日寇后方的运输补给线,并且扰乱日寇的防御部署。
第一军与第二军作为明军最强大的骑兵军(在编制上,远比第五军多),邓茂,陈豫两人又是那种用兵毫无拘束的将领,在接到了陈懋新的命令之后,两人更是充分的发挥了自己的军事才能。特别是创造才能,冲击日寇在福知山到神户的防线,将战火烧到了日寇的大后方。
邓茂的做法比较简单。他将第一军四个师的骑兵全都分成了团一级的小规模骑兵队,然后将这些骑兵全都放了出去,利用骑兵快速行动,且对补给依赖并不太严重的优点,向日寇的防线发动了冲击。这十多股明军骑兵的任务只有一个,打击日寇后方所有可以打击的目标,包括日寇的运输通道,物资储备地点,兵营。乃至一些防御不太严密的小城镇。邓茂给的任务也是如此,只要能摧毁的,那就全部摧毁,能消灭的,那就全部消灭,绝不给日寇留下任何一样对战争有帮助的东西!
这样一来。邓茂就相当于把一群马蜂放到了日寇的后方。虽然,这些明军小股骑兵难以对日寇的整条防线造成毁灭性的打击,不过却能够给日寇增添巨大的麻烦,而且,长此以往所产生的效果是不能忽略的。第一军官兵也完全秉承邓茂“绝不吃亏”的作战原则,能打就打,不能打,则利用骑兵的速度逃离战场,绝不与日寇进行大规模的会战。显然,这种“麻雀战术”让日寇很是头痛。
织田信长也对这些来去如风,且毫无行动规律可言的明军骑兵厌烦透顶,可是,他并没有任何办法来对付明军骑兵,因为,日寇根本就没有足够的骑兵,另外,明军骑兵也不会去碰钉子,一发现日寇有包围消灭他们的意图,就立即撤回到明军防线一边,根本就不给日寇机会。反之,只要日寇稍微一松懈,这些在防线后方养精蓄锐的明军骑兵则立即出动,再次给日寇增添麻烦!
这种骚扰战,虽然每次战果不大,不过,日积月累下来,那战果就绝对不小了。第一军的行动持续了十多日,各路人马都带回来了不少的战利品,包括足够第一军消耗一个多月的粮草,还有一些日寇的作战物资,有几路骑兵甚至去抢劫了一些小城镇,带了不少年轻的日本女人回来!
邓茂对部下的行动是很满意地。按照军规,粮草不算在战利品之内,所有缴获的粮草都留做军用。虽然,这十多天的行动没有搞到太多的油水,不过却磨练了第一军骑兵打游击战的能力。后来,第一军转战大西北,而他们的游击战能力也得到了全面的发挥,成为了明军第一游击军!
相反,陈豫这边,他没有跟着邓茂“学习”。陈豫将第二军的四个师分散,以师为单位,而每师有五千到七千人马,然后,四个师分头行动,“专业”抢劫日寇防卫比较严密的粮草营地,攻击日寇比较大的军营,以及打击日寇有军队保护的运粮队。
相比较而言,第二军与第一军的做法相得益彰。如果当时第二军也采取与第一军相同的战术,那么,日后后方的战场上根本就无法容纳这几十股明军骑兵自由活动,结果,必然导致兵力密度过大,骑兵没有了自由活动的空间,被日寇逮住机会,打几次会战,让明军骑兵蒙受惨重损失!
陈豫这一做法的效果也不错,虽然与日寇打了几次硬仗,不过最后都利用骑兵的速度成功撤退,避免了与日寇进行会战。当然,从抢劫成果上来讲,第二军比第一军要好得多。当时,一股第二军的骑兵甚至趁乱抢了织田信长的一批私物,结果,搞了一批质量非常好的武士刀回来,被陈豫当作礼物,送给了很多将军!
十多日下来,第二军官兵也在第一军面前扬眉吐气,这下陈豫有了跟邓茂叫板的本钱。邓茂打的都是小规模战斗,是游击战。而第二军不但歼灭的日寇更多,抢到的物资也更多。当然了,第二军的总体损失也在第一军之上。不过,对陈豫来说,这仍然是值得他骄傲的事情,特别是他把那把抢来的武士刀拿出来炫耀的时候,更是觉得脸上有光。当时,陈豫并不知道这把武士刀的来历,只是觉得很神秘,做工也很精致,这才留了下来。而后来他才知道,这是日本四大宝刀之一的“童子安纲切”,是日本的国刀。后来,这把刀被陈豫献给了朱祁钰,接着就被放在了帝国博物馆展出,成为了朱祁钰时期,帝国军队缴获的最有名气的几件战利品。数百年之后,日本人还念念不忘,要明帝国归还这把宝刀呢!
两大骑兵军在福知山附近杀得日寇手忙脚乱,严重的破坏了织田信长的防御计划,而且,导致织田信长不得不将更多的兵力集中在战线的北端,为明军在神户附近取得战略突破创造了基础条件!
陈懋的计划也正是如此,用两个骑兵军在北面缠住日寇主力,第三军与第六军则强攻神户,从日寇防线南端取得突破!
神户是大阪湾北面的一个重要港口,是织田信长建立的这条防线的最南端。当时,织田信长将主要兵力集中在了大阪。只在神户留下了一部分牵制兵力。织田信长的计划是很明确的,不与明军的步兵军团进行正面决战,利用大纵深防御来牵制明军的进攻。所以,织田信长将主要的兵力都放到了后方,预备队的数量充足,希望通过增强防御纵深,利用本土作战的优势来拖垮明军!
这是织田信长在马关战役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明军的步兵军火力极为强大,即使守城的部队手里有重型弩炮,也不可能挡住明军的进攻。在马关一战中,织田信长花大精力搞出了上百架弩炮。结果还是一败涂地,明军的火力优势是日军无法比拟地。那么,要抵消明军步兵军的火力优势,唯一的办法就是利用本土作战的优势,加大纵深防御,以己之长克敌之短!从这点上来看,织田信长确实是个军事方面的天才!
陈懋当时也明白这一点,不过他的选择并不多。朱祁钰的命令已经送到了,东路大军遭受重创,西路大军就必须要加强攻势,牵制住日寇西军主力,为东路大军的休整与补充赢得时间!如果条件充足的话,陈懋不会花大力气进攻神户。不过,现在他不得不将重点放在神户,通过给西军日寇的防线施加压力,来牵制住日寇西军地主力,他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准备一场大纵深突击战了!
很明显,双方都是在准备并不充分的条件下展开这场大战役的。对双方来说,其实实力差距并不是很大。明军拥有火力的优势,而且在战场上占有主动权。同样的,日寇拥有兵力的优势,而且是本土作战,可以充分利用本土作战的优势。结果,决定战役胜负的就将是双方将领的指挥才能,军队的士气,官兵的素质,以及对胜利的渴望!
在展开这次大战之前,陈懋召开了一次战前会议,重点商讨进攻战术。
“很明确,第一军的任务是,在神户战役期间,必须将福知山的日寇牵制住,不得让日寇南下增援。且,围困福知山,为取得全面突破做好准备!”陈懋用手上的木棍在沙盘上,福知山的地点指了下。“邓茂,你的任务除了围困福知山之外,还要想办法向敌后突击,威胁到京都的安全,让日寇认为,我们将快速突击京都,让日寇不得不把更多的兵力留在京都,而无法增援南面的神户。特别是在战役决战的时候,第一军必须要完成这一战役任务,如果京都与福知山的日寇南下赶往神户的话,你必须要进行阻击,明白吗?”
“放心吧,第一军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保证完成任务!”
陈懋点了点头,目光落到了陈豫的身上。“陈豫,你的第二军任务与第一军差不多。第二军的任务是切断福知山与神户之间的联系,并且在神户北面,东北面两个方向上建立骑兵游击防线。如果,第一军的防御失败的话,那第二军就必须要拖住日寇南下的步伐。另外,第二军还得分出一股兵力去牵制大阪的日寇,为后面的第三军提供战场情报。如果,日寇从大阪增援神户的话,那么,第二军必须要进行阻击,为第三军争取到准备的时间!”
陈豫只是点了点头,第二军的任务不比第一军轻,而且更为复杂,看来陈懋在安排作战任务的时候,还是更为信任嫡系的第二军。
陈懋又看向了卫平。“卫将军,第三军的任务最为繁重,除了要担任进攻神户的重任之外,还要在神户外围建立防线,阻挡日寇的增援部队。卫将军,如果有什么需要的话,就尽管提出来吧,我尽量解决!”
“元帅,我没有什么要求,保证三日之内打下神户!”
陈懋笑了笑,并没有将卫平的话记在心里。“李舜臣将军,舰队全力配合第三军作战,先暂时放弃在大阪湾的攻略行动,打下神户之后,那大阪湾就将是舰队的内湖了!”
李舜臣笑着点了点头,现在大阪湾就已经是明军舰队的内湖了,在这里,他的舰队横冲直撞,日寇根本就拿他没有办法。
最后,陈懋的目光落到了严广儒的身上,迟疑了一下,他说道:“严将军,第六军的任务也不轻,而且是整场战役的关键,我们能否一举摧毁日寇的方向,下个月到京都去过春节,那就要看第六军的表现了!”
严广儒笑了起来,这是陈懋提出的口号,到京都去过春节,现在看来,希望并不小!只要这次战役打好了,那么日本的京城就将向大明将士敞开她的胸膛,到时候,大明就将成为日本的主人!
第六卷 渡海东征
第四十一节 神户恶战
第三军阵地上,明军官兵严阵以待围困神户的任务是由第三军承担的,虽然城内仅一万多日寇,不过在经历了马关城恶战之后,第三军再也不敢有丝毫的大意,就算城内仅有一个日寇,他们也不敢有丝毫的大意。
如同往常一样,卫平仍然一大早就来到了阵地上,察看阵地的情况,询问官兵的状况。马关城防御战中,卫平是依靠众多侍卫才得已保存性命的,而在这场战斗中幸存下来的明军官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就连卫平也不例外。神户是一座海港城市,虽然里面的日寇不算很多,不过,卫平却准备用全部的力量来打下神户城,用最小的伤亡代价换取胜利!
“将军……”
卫平闻声转过身来,一名军官跑了过来。
“将军,李舜臣将军派人送来消息,舰队在正午到达神户港外,将在午时开始炮击,要我们做好攻城准备!”
卫平点了点头,说道:“那各部队在巳时吃饭,午时前一刻进入阵地,准备进攻!”
阵地上,明军迅速的行动了起来,接到了命令的部队立即进行战斗准备,而作为预备队的部队则开始帮助进攻部队搬运弹药,准备好担架等抢救伤员的设备。一时之间,清晨的寂静被打破了,一场暴风骤雨正在酝酿之中。
守备神户的是织田四家老中的佐久间信盛。此人虽无丰臣秀吉,明智光秀等人大名在外,不过却以用兵沉稳,且异常冷静而出名。在织田信长征战日本的作战行动中,佐久间信盛也因此经常担任断后的任务,他也就有了“殿后佐久间”的外号。这次,织田信长委派他镇守神户,就是要以佐久间信盛的稳重与冷静来对抗强大的明军,但是。这个“殿后”将军能有所作为吗?
城楼上,佐久间见到明军积极准备进攻,虽然面色平如止水。不过,心里却是翻腾不已。这是佐久间第一次与明军对阵,但是,之前他早就已经从众多的将领那里了解到了明军的强大。能够在朝鲜击溃丰臣秀吉率领的几十万大军,能够在江户挫败明智光秀的偷袭,能够在马关重创织田信长,追杀织田信长数百里,连夺十几城。这样的军队会是一支弱小的军队吗?当明军围城的时候,佐久间信盛就发现了明军的强大之处,不仅仅纪律严明。而且从阵地构建,进攻部署等等方面来看,这都是一支久经战阵的军队,是一支常胜之师!
“将军,城内的人员都已经组织起来了!”
佐久间长出一口气,对旁边的武士点了点头,一句话都没有说。虽然,佐久间已经在神户做了充足的准备,但是现在,他自己都没有半点信心能够守住这座城市。当明智光秀从津山城狼狈的逃回来的时候,佐久间就确信,神户将成为明军的第一个攻击目标,这里将再次爆发一场血腥的战役!
与其他将领不一样,佐久间在到达神户城之后,并没有“放过”城内的那些官员,贵族,地主。他到达之后下的第一道命令就是将城内所有私人武装全部组织起来,统一指挥,统一管理,而对任何不合作者,全都进行镇压!这一招,让佐久间多了近两万兵力出来,除了那些贵族,官员,地主的武士之外。只要能够拿得起武器的,只要能够走上战场的,全被当作了私人武装。佐久间的意图很简单,他要将整座城市的军事力量集合起来,以此对抗明军的进攻!
为了加强城市的防御,城墙再次得到加固,而原本储备在港口方向的物资也都被安排转移了。另外,佐久间还组织了一支“特种部队”。这支部队全由武士组成,他们的任务就是对进入城内的明军进行偷袭。战争打到这个份上,佐久间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只要能够守住神户城,那么一切能够利用的力量都要利用起来!
显然,在组织防御方面,佐久间的稳重与冷静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的组织才能也在这里发挥到了极限。不过,他将要面对的是明军东征作战的最强大的一支军队,而且还是一支充满了仇恨的军队,他能够守住神户城吗?
城外,明军在忙碌了一个上午之后,中午就快要到了。而负责进攻的明军步兵与炮兵也开始在阵地后方吃午饭。所有的官兵都有种莫名其妙的紧张感,这些官兵都是新加入第三军地,对于日本战场还比较陌生。当然,那些在马关城经历了生与死考验的第三军老兵并没有过于激动,这将是一场注定了的战斗,而这个战场的胜利者也必然会是他们!
“将军,舰队开始炮击了!”
轰隆隆的炮声传来时,卫平的目光转向了神户港港口方向,随着一道道闪光的出现,港口方向腾起了一股股的黑烟,远方,庞大的舰队正在全面展开,炮击的火力更为强大了。
“让我们的官兵做好准备吧,舰队炮击半个时辰之后,就轮到我们动手了!”
在舰队炮击了几轮之后,日寇也展开了反击,设在港口内,以及城南地区的日寇重型弩炮开始向舰队投掷炮弹。不过,相比之下,舰队的战舰是移动的,而城市是无法移动的,弩炮的炮击速度又非常慢,要想击中在海面上航行的战舰,有那么容易吗?而李舜臣显然也做好了恶战的准备,在日寇弩炮的还击下,舰队并没有撤退,反而压了上去,将炮火集中在了日寇弩炮阵地上,进行火力压制。
正在双方的炮战进行得正酣的时候,第三军的炮兵也开始前移,进入了前进炮兵阵地之后,第三军的炮击也开始了!
当初,严广儒带走了第三军在马关防御战中剩余的火炮,不过,陈懋却想办法给卫平搞来了更多的火炮,甚至将部分用于釜山,济州,蔚山等地的岸防炮都运来装备了第三军,再加上一批从国内送来的新式火炮,第三军的炮兵不但没有减弱,反而还增强了不少。其中,有半数都是新生产出来的火炮,身管更长,射程也就更远了,能够在与日寇的重型弩炮对射中占到射程上的优势!
按照作战计划,舰队将吸引住日寇的大部分重型弩炮,为第三军进攻创造机会。可是,当第三军的炮击刚刚开始不久,日寇的重型弩炮就开始还击了!在阵地后方指挥作战的卫平大吃一惊,日寇哪来的这么多重型弩炮?即使是按照日寇的兵力计算,他们也难以操作这么多的弩炮!
“将军,日寇的重型弩炮太多了,虽然无法对炮兵构成威胁,可是步兵上不去!”
卫平点了点头,表示已经看见了。“看来,日寇有援兵到达神户城,就算除了港口方向的弩炮,日寇在这一方向上的弩炮数量也有至少一百五十门。操作这些弩炮就要几千人,而城墙上的日寇在万人以上。我们恐怕低估了日寇的实力!”
“那现在怎么办?让步兵冲锋吗?”
卫平摇了摇头,说道:“暂时停止进攻,立即通知李舜臣将军,让他的舰队撤出战斗,明日再来!”
“将军,我们不进攻了?”
“对,今天不打了!”卫平心里也不是滋味。经过了马关一战,卫平显然沉稳了许多,既然一时打不下,那就暂时不打,保存军队的实力,找到更好的办法之后再进攻也不迟!
当日,卫平组织起了大量的年轻军官,开始商讨进攻神户的办法,当然,前提条件是,必须要用最少的时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