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新明史-第3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时京城的安全工作基本上都由近卫军负责,而且梁岳每日都会到皇帝那去报道,履行近卫军的职责。而在最近这进中,梁岳成为了朱见泽最喜欢的一个老师,因为梁岳是唯一可以教授朱见泽武艺的人!

显然,梁岳对朱见泽的影响是很大的。虽然,朱祁钰已经有意无意的让朱见泽远离军队,在很大的程度上,朱祁钰将这个大儿子当作了帝国的接班人看待。按照朱祁钰的想法,他为帝国打下了整个世界,那么他的儿子就应该守住帝国的基业。因此,未来的帝国实际上需要的不是一位统军征战的皇帝,而是一个治理天下的皇帝。因此,在朱祁钰看来,朱见泽会不会武,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必须要在成年之后掌握治理国家的能力。这也是当初朱祁钰安排于谦担任皇子太傅的主要原因!

不过,朱祁钰并无意要求儿子按照他定下的方向发展,毕竟,朱祁钰有着与这个时代绝大部分人不同的观念。在他发现梁岳在向朱见泽传授武艺的时候,他并没有制止,而是决定让朱见泽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不管朱见泽选择什么道路,在朱祁钰看来,只要他能够干出一番事业来证明自己的价值,那都是成功的。毕竟,未来的帝国也需要将军,而一个能征善战的皇子对帝国也是有帮助的。

当朱祁钰仔细打量了站在面前的儿子时,这才发现,在经过了青春期快速发育之后,这个原本个头并不高的儿子已经成为了一个身材魁梧的年轻人了。朱见泽身上的那套臃肿的长袍并不能完全掩盖他的身材。从身高上看,朱见泽已经比他的父亲还要高一些了,而且更为强壮。这也许就是梁岳的功劳吧。经过了这几年的锻炼,这个十八岁的年轻人已经具备了一个男人应该有的所有物质基础了!

“怎么,那你找父皇有什么事呢?”

“其实……”朱见泽因为很少同父亲接触,所以他仍然显得有点犹豫,他看了旁边的李惠中一眼之后。这才说道,“其实,孩儿想跟父皇说一件事情,这就是……”

“有什么就说吧!”朱祁钰淡淡的笑了一下,然后抚摸了一下儿子的肩膀,在他看来,朱见泽最大的缺点,其实就是性格内向。当然,他也知道,这其实只是朱见泽在自己面前的表现,而根本原因,还是他对这个儿子,对家人的关心太少了。

“其实,孩儿是想跟父皇谈远征的事情!”朱见泽说着,就咬紧了嘴唇,“孩儿想参加远征军!”

“怎么?”朱祁钰猛的站了起来,有点不相信的看了朱见泽一眼,然后目光落到了李惠中身上,过了好一阵,他才说道:“见泽,这是你的想法?”

朱见泽点了点头,有点不安的说道:“这确实是孩儿的想法,孩儿现在已经成年了。而且,按照帝国新的法律规定,任何年满十六岁的帝国男性臣民都有义务服兵役,为国家效劳。今年孩儿已经十八岁了。

而且按照新飞方法计算,也已经有十六周岁了。虽然孩儿是皇子,不过,父皇一直教导我们,皇子与庶民并无区别。既然,帝国的臣民都有义务服兵役,为帝国效劳,那么,作为皇子,就更应该履行自己的义务,更应该为其他地帝国臣民做表率!”

朱祁钰耐心的听完了儿子的讲述,同时心情也逐渐平静了下来。他微微皱了一下眉毛,突然就笑了起来。

“父皇,其实……”朱见泽是有点害怕这个平时很少接触的父亲的,“其实,孩儿也知道,参加远征军有危险。不过,孩儿认为,既然父皇是帝国的最高统帅,那么孩儿就不能让父皇失望!”

朱祁钰微微皱了下眉毛。“很好,其实,你能这么想,父皇感到很高兴。当然,参加远征军的事情,父皇会考虑的,并且也会尊重你所做出的选择。不过,你也需要再仔细的考虑一下,毕竟,你已经是一个成年人了,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现在,你先回去吧,让父皇给你母亲单独呆一会!”

朱见泽仿佛听到了特赦一样,立即就离开了。

朱祁钰的目光在表情极为平静的李惠中身上来回打量了几下,这才发现,李慧中其实已经苍老了不少,不过,她是一个极为懂得保养的女人,如果不仔细看的话,根本就发现不了她脸上的苍老痕迹。当然,时间在人身上留下的痕迹还是非常明显的。

“惠中,这应该是你的想法吧?”过了一会,朱祁钰才突然说出了这句话来。

李惠中的神色并无太大的变化。“陛下,其实臣妾也是才知道见泽的这些想法的。当时,臣妾也很吃惊,不过他坚持要臣妾带他来见陛下,所以……”

“其实,朕完全能够明白见泽的想法,不过,朕有一点却不太清楚!”朱祁钰有意无意的在看着李惠中的眼睛,他也知道李惠中是一个从来不轻易把内心活动表现在脸上的人。但是,一个人的眼神是无法掩饰的。“见泽并不是一个爱说话,甚至是会说话的孩子,今天他的这番话,确实让朕感到非常的惊讶。朕感到很纳闷,还以为有人教他这么说的呢!”

李惠中的眼神微微的变了一下,不过立即就恢复了正常。“陛下,臣妾开始也是这么认为的,毕竟见泽这孩子的性格比较内向,臣妾都不敢相信他能说出这样的话来。不过,臣妾却认为,见泽已经长大了,他有自己的想法。而且陛下也常说,任何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既然见泽选择了这条路,那我们为什么要反对呢?”

朱祁钰慢慢的点了点头,不过却没有马上开口,沉思了一阵,他才说道:“对,每个人,包括朕的儿子,都有选择自己人生道路的权利。当然,见泽也绝不例外,不过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人其实是没有选择的。朕不希望看到自己的儿子也走上没有选择的道路!”

“陛下,相信见泽已经考虑好了自己的发展方向,既然,他愿意通过参军来报效帝国的话,这也是他自己的道路!”

朱祁钰长出了口气。“好吧,也许,朕确实不应该为见泽做主。不过,我们都应该明白一点,如果他选择了走上战场,那么,在战场上,他就是一个普通的战士,一个不比其他任何人优越的战士。朕会用最严格的要求来对待他,相信你也应该清楚这一点!”

李惠中的身躯微微的震动了一下,不过立即就恢复了平静的样子。

“好吧,你先去休息,朕还有点事情要处理!”

“那臣妾就先告辞了!”

等到李惠中走到门边的时候,朱祁钰突然开口说道:“惠中,这些年来,朕对你也许不算是最好的,不过朕一直平等的对待你们。不过,你也应该知道一点,朕绝不希望有任何人危害到这个家庭!”

当李惠中转过身来的时候,朱祁钰已经背对着他了。在这一刻,李惠中的神色突然显得犹豫了,她迟疑了一下,这才转身离开了御书房。

第十五卷 再上征途

第十二节 帝国远征军

数日后,朱祁钰将大儿子单独叫到了书房里。从相貌上讲,朱见泽很像朱祁钰,但是在性格方面,朱见泽就没有从朱祁钰那里遗传到多少了。这大概是朱祁钰常年不与家人呆在一起,连儿子的教育都是由别人负责的原因吧。当然,朱祁钰心里很清楚,他没有太多的时间来陪伴家人,自然也就难以对子女产生多大的影响了。

“父皇……”

朱祁钰迅速的抬起头来,同时放下了手上的一份案卷:“见泽,坐吧,这几日,考虑得怎么样了?”

朱见泽犹豫了一下,这才坐了下来。

“听你二娘(段灵)说,你从小就想成为一个科学家,而且你对化学很感兴趣吧?”朱祁钰走了过来,“那么,这次为什么想到要参军报国呢?”

“父皇,孩儿其实……”朱见泽有点担心的看了父亲一眼,“孩儿只是认为,作为一个男人,参军作战是其职责,而且现在帝国需要军人,而孩儿已经在童子军学习了五年,孩儿认为,在这个时候,作为帝国的皇子,孩儿应该给帝国的所有臣民做出表率!”

朱祁钰慢慢的点了点头。“那么,你想好要参加哪支军队了吗?”

“如果可以的话……”朱见泽暗暗的长吸了口气,“孩儿想参加海军,或者是海军陆战队。”

“为什么?”朱祁钰笑了起来,年轻人有年轻人的想法,在他自己年轻的时候,其实也有很多想法。

“因为……因为孩儿觉得,帝国的未来是在海洋上,而且帝国海军是一支新成立的部队,需要更多的人为海军服务。当然,孩儿也想去见识一下广袤的大海。”朱见泽咬了咬嘴唇。“孩儿也常听大娘说起一些海上的故事,所以,孩儿认为,如果有机会到大海去的话,那么,孩儿必定能够增长很读的见识,能够更为清楚的了解这个世界!”

“你能有这些想法,父皇为你感到很高兴!”朱祁钰拍了拍儿子已经变得很结实的肩膀。“但是,你首先应该知道,不管是在陆军,还是在海军,只要是战争,就都有人伤亡。你为此做好了思想准备了吗?”

“父皇,既然帝国的臣民都有义务参军服役,那么他们都将受到战争的威胁,那么为什么孩儿要搞特殊呢?”

朱祁钰点了点头,长出了口气,说道:“那么,你已经为参军做好了准备吗?”

“五年来,孩儿一直在为此做准备,就是希望有朝一日,孩儿能像父皇一样上阵杀敌,率领帝国千万将士击败敌人,战胜敌人,获得伟大的胜利!

朱祁钰暗暗一惊,显然。他对儿子的影响还是很大的。所谓言传身教,虽然他没有多少机会来教导儿子,但是他的行为已经是儿子最好的榜样了。

“好吧,那你回去准备一下!”朱祁钰站了起来。他知道这个儿子已经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而作为父亲,他没有权力去改变儿子的人生,“过几日,朕会向陈懋元帅提起这件事的。到时候,看哪支部队比较合适你。这段时间,你最好在家里多陪陪你娘,还有大娘,二娘她们,要知道,在参军之后,也许好几年,甚至十几年,你都无法回见到她们了!”

朱见泽点了点头,感激的看了父亲一眼,这才告辞离开。朱祁钰却没有这么快平静下来。虽然,在他看来,作为父亲,绝不应该来决定子女的前程,但是,当朱见泽做出了参军的选择时,朱祁钰还是多多少少有一种不安的感觉。他深知战争的残酷性,在战场上,朱见泽不会因为是帝国地皇子而不会遇到危险,想法,他也许会更为危险,至少,任何敌人都会将他当作明帝国的大皇子看待!

一整个上午,朱祁钰都在犹豫着是不是应该在这个时候拉住朱见泽,不让他去冒险。毕竟,在朱祁钰的认识中,朱见泽还是个孩子,现在让他上战场,是不是太早了一点呢?因此,朱祁钰什么事都没有做,一直在考虑着。当然,他最后也逐渐平静了下来,并且认识到,作为帝国皇帝的儿子,朱见泽享受了很多的特权。而作为帝国的臣民,朱见泽原本就不该享受到这些特权,而他参军报国,这也是作为帝国臣民的职责与义务。

下午,陈懋赶了过来,向朱祁钰汇报了军队的准备情况。当然,这也包括了这次远征作战的参战部队的情况。在朱文正忙着为军队筹备战争物资的时候,陈懋就在忙着整理军队。按照朱祁钰的意思,这次远征将有五支主力军参战,另外还有三个军的兵力充当战略预备队,总参战兵力将控制在三十万以内。而陈懋的工作就是尽量从帝国的五大军团中挑选出这八支部队,当然,这绝对是帝国战斗力最为强悍的八支部队。

“陛下,这是臣初步挑选的参战部队的情况。”陈懋在担任总参谋长的初期,对处理公文是很不在行的,不过在锻炼了这么多年之后,他在这方面也见长了不少。“按照陛下的意思,这次臣挑选的都是战斗力最强悍的军团。其中,杨天奉的第五军,卫平的第三军,胡沱的第八军将作为战略预备队,毕竟这三支军团在前线作战,部署已经有好几年的时间了,他们都需要时间休整。而陈豫的第二军,谢正卿的第一军,张国涛的第九军,田宗的第七军,罗国栋的第四军,严广儒的第六军这六个军中将挑选出五个军来,作为主力参战部队投入战斗。”

“骑兵部队是不是太少了一点?”朱祁钰微微皱了下眉毛,“卫广现在在做什么?”

“陛下,卫广将军统辖的玄武军团现在在负责西北边疆的拓展与稳定工作。听说,他们已经在乌拉尔山脉建立了防线,并且将这里设为了新的国界。另外……”陈懋略微迟疑了一下,“卫广在西面发现了一个新的国家,听说叫鹅……”

“俄罗斯大公国,还是俄罗斯帝国?”

“应该是俄罗斯帝国!”陈懋尴尬的笑了一下。“这个国家也正在向东,向南扩张。虽然步伐没有我们快,不过,卫广派出的部队在乌拉尔山北面已经与这个国家的探险队有过接触了。现在卫广正在奉命加强边境防线。他已经数次奏报那边的情况,并且希望能够发兵攻打俄罗斯帝国,解除边境危机。”

朱祁钰沉思了一下,说道:“去通知卫广,他可以在玄武军团的范围内采取有限的军事行动。但是,必须要跟他说明,帝国现在的重点将放在远征奥斯曼帝国的战争上,所以能够给他提供的补给将非常有限,所以他必须要将战斗维持在地区范围之内。当然,如果有能力消灭俄罗斯帝国的话,那就不要客气,不过,如果做不到的话,那么就耐心等一等,在我们消灭了奥斯曼帝国之后,朕会派遣军队北上支援他的。”

陈懋点了点头,记下了这道命令,同时继续等待皇帝其他的吩咐。

“在这次的远征军团中,从杨洪那边调两支骑兵部队过来,替换掉第四军与第七军。另外,第六军也留在国内,我们只能支持五个主力军在前线征战。”朱祁钰迅速的翻看了一下陈懋地报告,“另外,第三军与第一军对调,由第二军,第三军,第九军。还有两个轻骑兵军担任进攻主力,第一军,第五军,第八军担任战略预备队。”

“如果这样配制的话,那么步兵军团的数量是不是太少了一点?”

“步兵?不,步兵很多!”朱祁钰淡淡的笑了一下,“杨天奉已经证明了,下马作战的第五军比奥斯曼帝国的任何一支步兵部队都要强悍。所以,我们的重骑兵军团本身就拥有部分步兵部队的战斗力。另外,给第二军,第九军各加强一个轻型野战炮兵团,另外,第五军也要按照这一编制加强。另外,这次朕仍然直接统帅近卫军参战,而第四军,第六军,以及第七军各抽调一个炮兵团加强到近卫军中,组成一个独立的炮兵旅。如果要迅速的取得胜利的话,我们就要利用骑兵的快速突击,以及炮兵的强大攻坚能力,只要这两点发挥出来了,那么,我们就有可能在三年,到四年的时间之内战胜奥斯曼帝国,也许,只需要两年的时间就足够了!”

陈懋也没有再多说什么了。名义上,他是帝国军队的总参谋长,不过论作战指挥,以及战略判断能力,他远在皇帝之下,而且皇帝才是帝国军队的最高统帅。因此,在作战方面,朱祁钰几乎是一个人说了算的,而陈懋所扮演的角色,实际上只是替代皇帝在管理军队,训练军队而已,只是在最有必要的时候,皇帝才会将军队的指挥大权交给总参谋长。

“对了,“朱祁钰叫住了正准备告辞离开的陈懋,“最近,童子军的情况怎么样了?”

“童子军?”陈懋微微迟疑了一下,“陛下,自从远征的事情公布了之后,现在已经有上千名童子军的成员报名参军了。当然,我已经安排了专门的人员在处理这些事情。”

“你准备怎么安排这些少年军人?”

“这……”陈懋尴尬的笑了一下,这是第一次处理童子军的事情,所以他没有一点经验,自然也就不知道该怎么做才最好了。

“现在离远征大概还有五个多月的时间,你应该抓紧时间培养这些年轻人。”朱祁钰走到了陈懋的身边,“让他们进入帝国军事学院,接受基础的军官技能培训。这些少年在童子军的时候就已经掌握了一些基础的战斗技能,所以,他们只需要掌握指挥小规模部队作战的能力就可以成为优秀的低级军官了。所以,尽快让他们做到这一点,然后将他们编成低级军官,补充到各基层部队去。对了,你可以去找梁岳商量一下,让梁岳从近卫军中挑选一些老兵,让他们作为这些低级军官的辅助力量,这样,更能够发挥效果!”

“那臣尽快处理这件事情!”

“还有,朱见泽也要参加这次远征。”朱祁钰看了一眼神色突然变得惊讶起来的陈懋。“虽然,他是帝国的大皇子,不过,他也是帝国的臣民,参军报国,这是他的职责与义务。朕已经仔细考虑过了,你看看在海军,或者陆战队里是否有合适的位置,有的话,给他安排一个吧!”

“可是……”

“陈懋,你应该知道,帝国只有一个皇帝,除了朕之外,任何人都是臣民!”朱祁钰长出了口气,“朱见泽也不例外,而且皇子犯法都与庶民同罪,那么,他作为帝国的皇子,为什么就要享受特殊呢?而且,在他参军之后,朕只会将他当作一名普通的军人看待,希望你们也能够这么做。在脱下军装的时候,他是帝国的皇子,但是在穿上军装之后,不管是谁,就连朕也绝不例外,都只是帝国的军人!”

“陛下,那么最好就安排到陆战队去吧,听说萧涯离那边缺少低级军官,等培训结束之后,可以将他安排到顾成林的远征军团去!”

“就这样吧!”朱祁钰点了点头,“等下,你派人把征兵书送来,朕让他今天就去报道。另外,童子军的培训结束之后,你安排一下,朕将给所有的年轻军官授衔!”

很快,关于大皇子朱见泽参军的消息就传开了,不但帝国百姓沸腾,连新宫里都起了一场不小的风波。让朱祁钰没有想到的是,最反对朱见泽参军的竟然是柴美娇。而且,段灵等人都很反对。不过,结果说服她们的并不是朱祁钰,而是朱见泽本人。而朱见泽也很快就被送到了帝国军事学院去接受基本的军官技能培训。当然,他肯定算得上是这一期特殊学员中最为特殊的一个了。

第十五卷 再上征途

第十三节 战争债券

很多人认为,在朱祁钰时代,就已经有了现代化战争的雏形,而这个重要的依据就是,从这个时代开始,战争就完全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表现了,而且战争也变成了一件烧钱的事情。当然,其根本原因是火器的大规模使用,战争进入了热兵器时代。而以往冷兵器时代的那种由相对弱小的国家征服相对强大的国家的事情几乎不可能出现了,因为热兵器时代的战争完全是在比拼国家的工业力量。而且,热兵器时代的战争要远比冷兵器时代的战争消耗巨大。因此,一个国家的国力,其实就是一个国家军队的战斗力的基础!

在朱祁钰时代早期的数场战争(从北伐到东征)中,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帝国政府的收入远远无法支撑起这些规模庞大的战争。结果,在当时,朱祁钰必须要借助民间的力量,也就是利用政府税收之外的其他财力来发动战争,这也就有了那几次规模庞大的募捐活动。显然,这些募捐得到的战争经费,是朱祁钰发动北伐等战争的基础,如果没有这些经费,任凭朱祁钰的雄心壮志有多大,他也不可能一个人去战胜那些强大的敌人吧!不过,这些情况,在景泰十年之后,就已经有了巨大的改善。

可以说,景泰十年是朱祁钰时代的第一道分水岭。在这一年,虽然朱祁钰仍然在领军西征,不过帝国的财政收入第一次出现了盈余,税收也开始大幅度的增长了。而也是在这一年,帝国的工业化进程进入到了快速发展阶段,而在帝国政府免除了农业税,甚至向部分贫瘠地区的农民发放农业补贴之后。帝国的财政仍然出现了大额盈余,显然。这与帝国地工业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当然,还有一点是不能忽视地,从这一年开始,日本正式向帝国支付全年度的战争赔款,另外。帝国的贸易额也突破了五千五百万金元。大量的战争赔款,贸易所带来的关税收入,这些都是充实帝国国库地主要资金。

从这以后,帝国政府几乎年年都有财政盈余,当然,这也是后来朱祁钰敢于提出修建道路系统工程,水利工程。以及大规模扩建帝国的港口的主要原因。不过,就算如此,帝国的财政收入仍然在迅猛增长,而且帝国的财政盈余增长的速度更快。比如,在景泰十年,帝国的财政盈余是五十五万金元,而在景泰十三年,财政盈余已经达到了五百万,景泰十五年。这一数字达到了一千两百万,到景泰十九年,也就是朱祁钰决定再次远征地这一年。帝国的财政盈余已经超过了两千五百万。从景泰十年,到景泰十九年,帝国的财政盈余总额超过了一亿三千万金元!这是个什么概念呢?景泰十九年,帝国的财政收入是一亿零五百万。也就是说,九年间,帝国节约下来的财政金额就超过了景泰十九年这一年的财政收入!换句话说,这次,朱祁钰可以一次性动用一亿三千万金元的战争经费,而不会对国家造成任何负担。如果战争持续三年的话,那么,他可只动用的战争经费将超过两亿金元。当然,在帝国老百姓看来,这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了,不过对战争来说,这也许还算不上是一笔巨款呢!

如果仔细计算地话,其实就不难发现,朱祁钰当时手中掌握的这笔战争经费其实并不宽裕。比如说,当时帝国五个主力军团都需要换上新的武器装备。如同第五军这样地重装骑兵军,如果全面换装的话,光是购买武器装备就要花掉至少五百五十万金元,而一个重型步兵军的换装费用则超过了八百万金元(步兵军团的火炮是最好地,同时也是最多的,而当时火炮是所有陆军兵器中最为昂贵地),轻装骑兵军的换装费用是三百八十万(主要就是少了轻型野战炮),轻型步兵军的换装费用是五百三十万。也就是说,当时帝国五支兵团,共三十三个军,其换装费用就超过了一亿八千万金元!当然,这些钱已经在前几年支出了一大部分,不过,仍然需要在景泰十九年支出一半左右。仅仅这一项,就让朱祁钰花掉了近一亿金元的战争经费了!

除了换装之外,为远征军准备作战物资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如果按照朱文正的方法,初期准备一年的作战物资,然后再在战争期间分批采购的话。那么,国防部就至少要向军火商采购一亿五千万发炮弹,十五亿发子弹,以及满足三十万军人,近二十万匹战马所需要的粮草,还有六十万套冬季作战军装,六十万套夏季作战军装,六十万套皮靴,以及五万顶加厚的帐篷,各种各样的药品等等。当然,这笔帐是很难算得完全准确的,而朱文正仅仅只是大概估算了一下,如果要在一年之内采购这些物资的话,那么就至少需要耗费八千五百万金元的经费!

也许,朱祁钰不得不感慨通货膨胀太迅速了。在他登基的时候,一两白银,也就是后来的一毛钱,也算得上是一笔大款了,足够一个五口之家生活一个月了。而到了景泰十九年,帝国百姓的人均年收入就达到了十五金元,而在景泰十三年,也就是金元刚刚发行的时候,帝国百姓的人均年收入才六金元而已!当然,金元本身并没有贬值,毕竟金元是直接与黄金挂钩的。但是,帝国迅速发展的生产力,实际上导致了物价的上升。不到六年的时间,帝国百姓的收入翻了一倍半,而物价却上涨了近一半。

通货膨胀的速度确实是太快了一点,但是这却不能怪任何人,因为帝国本身的外向型经济就有这样的弊端。不过,不管怎么说,帝国的收入在迅猛的增长,全世界的财富都在流入帝国,在通货膨胀增加地同时。帝国百姓的收入增加得更快,当然。帝国地财政收入也增加得更快,只不过,在这个时候,朱祁钰却有点不那么舒服了,近两亿金元的战争经费,如果放在十年前的话,足够他去征服整个世界了。但是现在,却连发动一场大规模战争的需要都还无法满足呢!

当然,军费支出本身就是非常庞大的,而且其中军人地军饷也是很大的一笔开支。当时,帝国军人的军饷分成了两部分,即普通军饷与战争补贴。在没有战争的时候,帝国军人的普通军饷将根据每年的实际财政收入进行调整。比如在景泰十三年,普通一等兵的年饷是八金元,而到了景泰十九年地时候,就已经达到了二十金元。当然,如果在战争时期的话,那就还有一笔另外的开支,即战争补贴,这主要是提供给参战军人的,一等兵的年补贴为五金元。当然。这还没有算上军人的伤亡抚恤金,如果将这算上的话,那军人军饷方面的开支就更大了。换句话说,在远征开始之后,就算在这一年没有一名军人伤亡,那么,帝国政府都需要向军队支付至少三千三百万的军饷!

这还仅仅是陆军方面地开支。如果将海军,以及海军陆战队算进来的话。景泰十九年,帝国的军费开支将超过两亿五千万金元。这其中包括了海军战舰地建造,运输船队的消耗,以及征用的民间商船的补贴,还有运输费用等等。显然,在当时,朱祁钰只拿得出一亿三千万金元地战争经费,而这差额怎么办?

如果放在十年前的话,那么朱祁钰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向商人,资本家募捐战争经费,反正他干这一套已经是驾轻就熟了,甚至不需要再做任何计划,他都知道该怎么从商人,资本家的腰包里掏出大笔大笔的金元来。不过,这次,朱祁钰没有采用这个办法,因为,现在的帝国,已经不再是十年前的帝国了。

当初,朱祁钰委托钱广入成立帝国中央银行,以及帝国银行时,就已经考虑到了在未来筹集战争经费的事情。从本质上讲,银行系统是金融业的基础,而且其主要作用是资助国内的小资本家投资实业,以及控制金融市场的规律。当然,这几年来,帝国的银行业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各方面的条件都开始逐渐成熟了。比如,在景泰十八年的时候,帝国银行就向至少两万五千名小资本家提供了贷款,让这些人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抱负。而在景泰十九年的时候,帝国四家最主要了的银行的收入就超过了一千五百万金元。显然,银行业的成熟,其实就已经意味着金融业的成熟,而金融市场的形成,正是资本主义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的标志。不过,在朱祁钰的眼里,银行还有一个非常特殊的作用!

当朱文正将战争经费拮据的问题提出来的时候,朱祁钰首先想到的就是发放战争贷款。在他提出远征的时候,战争经费的问题就已经暴露了出来,本来,按照朱文正最初的想法,这次远征军应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