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福大贵(晒星月)-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严子风从一旁闪了出来。低声道:“王爷,可有吩咐?”
四爷摆摆手,“我和姣娇散散步。【】”
严子风回身跟马汉低语几句。亲自跟在王爷他们后边。四爷和姣娇信步在园子,慢慢地离远了杏花春馆,向月坛云居走去。
“果然又有新的谣言。”四爷眉着微皱。心里很不爽快。
姣娇没出声,恐怕是说历儿是皇上儿子吧?
“我怎么会信那些?历儿是我的儿子。怎么生出来的,我最清楚。我是气愤,老八不死心,老十四想弄我,可是跟我儿子有什么关系?”四爷在姣娇面前不掩饰激动。
“你应该高兴,你有弘历,若是别的孩子引不起这些事。”姣娇早防着这事。淡淡地道,“你说这世上有几个孩子能象历儿这样出色?”
四爷笑了,牵着她的手,温柔地看着她,“有其母必有其子嘛。”
“不如说有其父必有其子。”姣娇笑起来。
“老八还真有本事,弄成这样,还有不少大臣为他奏本,继续发放他的银粮,以免伤了皇家子孙的血脉情缘。”
“他处事圆滑,一些人看不到实质的。只看着他表面的好处,所以便支持着他,这不奇怪。叫化子都还有三个难兄难弟,何况他是皇子?”
老四停下脚步。看着她,“你这么说,我倒有些寒碜了。我这叫化子落难时,不知会不会还有三个难兄难弟呢。”
“你这叫化子落难时啊,不只有三个难兄弟,还有几个儿子,和我,还有芸芸,丽欣,大姐姐呀。”
四爷揽着她,回到正题,“现在我最担心的是与十四弟之间的问题,他一向得阿玛和母妃的喜爱,又和老八走得近。”
“阿明。答应我。无论以后他怎么对你,都给他留条活路。”
德妃已经看到局势,召见了几次姣娇,说养儿的不易,小时担心他不能顺利长大,长大了又担心他惹事。
母亲的心都一般,姣娇何尝不明白德妃的意思。皇上暗中要传位于老四,德妃和姣娇都十分明白。
“十四的城府很深。”若不是十四弟,历儿的谣言不会满天飞,兄弟情谊抵不过权利的争夺。四爷心头很难受,一直以来和十四弟亲昵的时间不多,其实他很渴望弘历与弘昼这样的兄弟情,可是他命上似乎极不占,从来众兄弟都不太喜欢他。
“没事的。将来若是到了末路,你记得留他一命就是。”
“小猪,你太善良。”
“我是个母亲,我能理解母妃的痛苦。”
“我答应你,也答应额娘,将来到末路时,一定会留着十四的命。”
年丽欣在桃林里,远远地看着四爷魁梧的身影,心中怅然若失,多希望他也能这般揽着自己漫步。
朝庭里的局势和争夺,看似剧烈,但年丽妃却得到娘家非常的情报,恐怕四爷将会继承皇位,年家的人暗中反复提醒她,让她务必要生个儿子。
年羹尧如今已经有了一股强大的势力,加上四爷的蓝旗军,暗中已经优于其余各支分散的势力,而且皇上的心意已经暗暗倾向四爷。
如果将来四爷继位,太子必会是弘历。如果她有个儿子,不求将来当太子,但求能时时在眼前,跟随他的父亲,作一个亲近的臣子。女儿再好,再讨人喜欢,都是要下嫁出去的。
可是,怎么样才能让四爷再宠幸呢?总不能让姣娇,再重来初夜的暗助吧?
眼神游弋回女儿身上,暮辉下,她笑得那么可爱,灿烂。
只有耿佳氏现在什么心念都没有了,每天静享着光荫,看着弘昼欢愉的成长。亲子之死,是斗嫡的牺牲。因此,她心中没有了纷杂的争求。
桃花谢了,桃树结果了,到五月桃林里沉甸桃子代替了春天粉红的花朵。
“额娘,给。”弘历稳当地坐在一株桃树上,摘下一枚大大的桃子递到姣娇手上。
弘昼坐在旁边的树上,才摘下来便要往嘴里啃。被耿佳氏拉着,轻轻打了下手,“没洗,这桃子吃了会烧肚皮。”
“哈哈哈。”弘昼欢快地把桃子放进耿佳氏放上的篮子里。
“昼哥哥不乖。”
锦春在另一边,由桂香抱着在摘桃子。年氏提着篮子站在一边,看一眼不远处的侍卫和太监们。
不知为什么,皇上突然给圆明园加派了人手,而且个个都是武功高手。看来,四爷继位的事,越来越有谱了。
再看一眼锦春,唉——
女儿呀,你要是个儿子该多好?
碧中带红的大桃子摘回屋了,桂香、桃枝和春桂欢快地在一个大盆里清洗。
弘历和弘昼在屋里玩算术棍,锦春站在外面看洗桃子,突然打个喷提,象有些着了凉。桂香吓得跳起,心疼道,“是不是凉了?”
桃枝扑吃一声笑道:“傻妹子。正热天,怎么会凉了?”
春娥应了句:“不一定。桃林里多荫凉,有时又有风吹,锦春身体娇。”
年氏从屋里出来,站在门口,怔了怔,锦春的身子象她,偏娇弱。眉头轻轻一皱,看一眼隔壁的大门,弘昼跑出来催促,“桃枝,快洗,我要用果果做算术。”
“昼阿哥没有果果就不会做算术。”桃枝吃吃笑他。
弘昼毫不生气,叽叽咯咯反而笑道,“那你还不洗快点。”
“额娘。我头晕。”锦春真是着了凉,揉着小鼻子,歪窜窜地走回自己的屋门。
年丽欣抱起她,锦春先前还活蹦乱跳的,不舒服起来,一下蔫在额娘的怀里。
年丽欣抱着她进了屋,把她放在床榻上,盖上被子,“睡一会就好了。”
“嗯。”锦春乖乖地闭上眼睛。
年丽欣耳边响起年家大嫂的叮咛,“你若不懂自己争取,自己谋算,就象江山一样,你是死的,它是活的,是你走过去,还是它向你走来?”
我该怎么向四爷走过去呢?年现欣为此愁死了。
锦春睡着了,突然长嘴,困难地抽了两下。这孩子从小有个毛病,就是有时睡着了会呼吸不畅,见到她这样时,得给她轻轻地拍胸口。
年丽欣扬起的手在半空中停下了,如果春儿不在了,是不是四爷就该多关心我一些?如果春儿不在了,能换来生儿子的机会……
“王妃,桃子来了。”桂香端着一盆洗好的桃子进来,看一眼床上的锦春,“格格睡了?”
“嗯。你放几个在屋里就好,别的给弘昼拿过去,他作果果作算术,果果老不够。”
年丽欣身子侧了侧,挡着锦春。
桂香挑了三个又红又大的桃子放进桌上的果盘里,反正桃树林里还有,吃完了,可以再去摘新鲜的,端着余下的去了隔壁。
年丽欣转过身,看着女儿,只见她脸色煞白,嘴直抽,喉间“咯咯”两声,头一歪。
年丽欣用手一摸她鼻下,刚才没给她及时拍胸口,只这么一会锦春就没气了。
天哪,我刚才只是一个念头而已,天底下哪有当娘的,真的舍得看着自己的孩子死在眼前?年丽欣眼睛一黑,咚地一声摔倒在锦春脚边。
桂香去隔壁送了桃子回来,笑着说弘昼数数果的事,“昼阿哥真是的,果子一到手,脑子便清醒,面对小木榻就满脑糊涂。”
年丽欣倒在床榻上没应她。桂香觉得奇怪,放下盆子,走进来,只见小主子脸色雪白,大主子摆着个怪怪的姿势。连忙上摸了摸锦春的额头,冰得吓人,叫起来,“年王妃,锦春怎么回事呀?”(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二四六章再忍
锦春死了,年王妃病倒了。
四爷痛失爱女,可是知道锦春的毛病,心中早有一种感觉,不知是哪个半夜,女儿会突然抽风,而呼吸困难而去。锦春实在太娇弱了。
因为自己胡思乱想间,错过为锦春拍胸口,而看着女儿死在眼前,年丽欣愧疚不已,心里一下没了再求四爷宠幸的愿望。
她怎么能为了搏得丈夫的宠幸,以女儿的死去换取机遇呢?她的心跟着锦春的死沉寂下来。
锦春的夭折,令圆明园陷入了一段黑暗中,就是弘历和弘昼都不开心了很久。
可是锦春的身体,大家都知道。过了两月,圆明园又渐渐欢愉起来。
关于弘历的谣言,四爷自己明白弘历是谁的儿子,也懒得非要去计较到底。就象姣娇说的,虽是难听的谣言,就让它或明或暗,让人分不清虚实,不是更好?正因为如此,所以没有人敢把这话传到皇上耳里,都怕皇上暴怒之下会杀人。
倒是姣娇,让严子风反放了风出去,造弘历谣的,多行不义必自毙,凡是做昧心事,说昧心话的,统统都要遭报应。姣娇敢这么做,心中清楚,离雍正元年越来越近,老八的日子必将越来越苦。他如此不仁义,何需对他太留情?为了儿子,该做的一定得做。
有人说钱王妃是黔驴技巧,只能以此回击。
几个兄弟和臣友一直以皇上的“宽仁”为由,蘀老八请命恢复他府里的银粮,皇上置之不理。
老八的心冷了,父子之情再无望恢复了。心情不好,本来常常生病,八月底一场秋雨带寒而来。老八染了伤寒。
伤寒症可是重症,极易死人的。惠妃死心了,再弄下去。老八要就死了,老八其实比自己的亲儿子更孝顺,她还要靠老八养老的。
皇上实在太爱德妃。将来皇位必落在德妃的手上的。不过好在十四和老八交情好,惠妃略感放心。只要十四能坐到皇位,老八便可安然一生。
当务之急,求得皇上支持,治好老八,保得命来,才是上策。便让郭罗络氏去找老三的福晋相助。
老三早年和太子的关系极好,可谓是早年皇上为太子培养的亲王。太子第一废时。自然渐渐疏远,与大阿哥暗斗了一回,被皇上识破后,早已按兵不动,似乎老实下来,一直在熙春园里专心学术,来往的人全是学者和布衣,无一官仕者。
对夺嫡之事,心有余而力不足,可是皇位真落到老四手上的话。又心有不甘。
人的如意算盘都是好的,若老八不死,还有一个人与老四缠下去,总有一次惹得老四动手要杀老八。那么皇上必不会把皇位传给杀兄弟的人的。
因此,老三几经考虑后,以满文奏一本,禀告皇上老八得了伤寒,病势日益加重,恐怕时间不久,他府里的生计艰难,请皇上念及父子之情,恢复银粮,以让老八安心离去。
老三奏的很有手段,所以皇上没有怪罪他,只批复了“勉力医治”四字。
皇上是个爱憎分明的人,想着李敏儿搞的那些古怪事和命案,老八知情不报,就堵得难受,恨不得老八早点病死,好早点投胎重新做人。
可老八毕竟是皇子,过一月多,皇上在塞外巡行途中看到御医的奏折,方知老八为了长生,竟然吃了许多丹药,体内积毒极深,所以抵抗力极差,病情好得极慢。
天下怎么有这么蠢的人?仙缘仙缘需得有缘,若是无缘,仙丹夺命,若是有缘,草艾成仙。皇上极憎恶炼丹的事,那些金银朱砂吃进寻常人的肚子里,哪一样不是要人命的?人们以为金银不死,人的身体会死,只要吃成金身,便会长生,真是愚昧,那是吃丹能成金身,这世上根本就不会有人这个**动物。
可是毕竟是自己的儿,怨尤之下,御笔朱批:“本人有生以来好信医巫,被无赖小人哄骗,吃药太多,积毒太甚,此一举发,若幸得病全,乃有造化,倘毒气不净再用补剂,似难调治。”
对随行的皇子说到此事,却淡漠地道:“老八自己糊涂,极犯晦气,病至这样,却不肯移回府里,是要扰得朕不安,比他先死,他才中意?”
老八要死了,皇阿玛说出这话,明显不只不喜欢老八,还视之为蚊蝇。可见,皇阿玛是觉得老八该死了。
回京时,老四便名正言顺地让十二弟、十三弟和十七弟,率先去怡翠院将老八移回府里,免得冲撞了皇阿玛的龙体。
老九和老八是真的有感情的,拼死拦着三个弟弟,“八哥病得如此重,如在移动的过程中死了,你们谁承担这个责任?”
皇上坐在金撵,指着老八喝道,“老八病重得已经不省人事,若是在移回的途中死了,岂能推?于朕躬令其回家?人死,怎么不死于家中?而死于家外?”
十三弟拦着老九,十二和十七快马先行到怡翠苑,将老八强行移回他府里。
老八命大,经此一折腾,过了**天,竟然好起来了。
这时老九又跪奏,请皇阿玛宽恕老八,想必他经过此劫后会更珍惜机会。
唉,老八被冷了两年,又大病了一场,应当幡悟了。皇上的骨子里是个情浓的人,准了老九的奏,命将其银粮照从前一样继续发放。
老八死过一次了,病危中,人之天性,极渴望得到阿玛的关爱,以为自己要死了,临死前极希望得到阿玛的探望,可是阿玛却厌恶他到了极点,为了不想见到他,将他从别院移回了府中,心中所受的打击不可谓不大。
死过一次了,的确更珍惜生命,对于夺嫡之事,知道自己再不可能胜出。只要十四弟能继位,那也极好。
老八活过来了,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老四和姣娇说到此事,却道:“他到是死了便解脱了。再活着也是受罪,何必?”
显见得,老四的心里早不容老八再活着。老八并没觉悟,还在暗中大力支持十四弟。倘若皇上要将位置传给十四,那是另一回事。但老八还有派向,就不得不说,老八自己无力再参与争夺,但心中其实很不甘,也极憎恨老四的。
“唉。佛家说得好,争来斗去的全是冤亲业债,谁是你在世上最大的冤家,往往是你身边的亲人。”
其实姣娇也觉得老八活过来,是会再遭罪的事。他又不愿意彻底淡出。就算十四当皇上,老八真的会好过吗?
十四连亲兄弟都下得手,何况在朝中仍有声望的老八?
“众兄弟中,还是十四最沉得住气,最有手段。有时想及十四的手段,我心里都寒战战的。他的心思和机谋,真是狡猾不露。”老四十分承认这个事实,十四的确是有才华和智慧的。
严子风想暗中除掉十四,姣娇却不允,历史上有十四的记载,雍正继位前,十四还要打一场大胜仗,那一仗几乎关系到清朝的生死存亡。光明教的这些人,武功虽好,可是真要带兵打仗,就是老四未必能及十四。
老四不只心思细密,机谋深,还亡命、凶狠。战场上的大将,便需如此。西藏一直在闹分裂,且势力日渐扩大,若是十四死了,将来谁带兵西征?
最重要的是,姣娇觉得,这时杀了十四,恐怕真应了历史纷争,皇上本是要传位于十四的。依现代人的眼光看,十四绝对是大将军材料,但清朝目前的局面,满汉矛盾剧烈,十四当皇上,绝对会加重矛盾,引起更严重的内乱。老四已经拟好了,将来继位要作的几项重大措施和变革,那些正是有益于汉人的。
严子风不解女儿,认为她妇人之仁。
姣娇却道:“有的人当皇上,争是刀剑夺来的,也凭刀剑治理,但是纵观历史,你看李世民还是要以民为天方能真的治世。所以,真的天子,不只自己有谋,能争到,还要天意所向。倘若四爷非天意之选,这事也不会长。这么多年都等过来了,现在你们却等不得了?杀了十四,朝中少了一位真将,而且,皇上会恨老四。老四会陷于不仁不义不孝的困境,你们不是要毁了他吗?”
严子风甚是奇怪,“怎么你总是信心满满地,认为只要守候得当,便能成事?”
“有的人要战,有的人要守。这便是人与人的不同,命运与命运的不同。”姣娇是未来世界穿过来的人,她当然知道,可是她无法和严子风说未来的事。
“你不担心十四当位后,灭了你们一门?”
姣娇却笑道,“你不是早就给我算过命,还摸过骨?说我笀年高,儿子贵的吗?”
严子风无语。她女儿是天贵星,福贵无双,可是她不能让十四暗害老四。
“天要亡我,不得不亡。天若不亡,处处柳暗花明。总之,再忍一忍,好好保护好四爷和历儿就好。”
女儿身上有股气场,令严子风常常不得不遵从,或许这就是天贵星的力量。她相信天贵星的决定是授天意所为。因此,她把杀十四的念头按了下去。(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二四七章 杀不得
为了避免儿子相残,德妃用尽心思,分别对老四和十四说,“你们俩兄弟,谁都不能少,谁都不能有所闪失,只要有一个发生不好的事,另一个必将会同大阿哥一样。男人志大,当以真本事真能力而成。”
老四那边,姣娇承诺了,将来无论十四做了什么事,都会劝说着老四给十四留条命。
德妃是不敢说皇上心中的决定的,尽管她极爱十四儿,一旦说出来,十四必定会设法杀老四,到那时,十四更不可能坐上皇位。她极了解十四,他只是想实现理想,并不是杀人成狂的魔头,骨子里,十四是个讲英雄主义的人。对十四说得尤为明显,“你不但不能对老四有所暗算,还要保护他,不然,老四有事,你 第 252 章 皇太后病重的消息。康熙的生母佟佳氏去逝得早,依宫中规矩,佟佳氏早年为庶妃,没有抚养皇子的权利,因此康熙与生母的情感并不深,甚至要见一面儿子都不能。'与嫡母惠章皇太后却有极深的母子情。
康熙是个孝顺的儿子,惠章皇太后七十岁时,宫中大办寿筵,他曾在皇太后的宝座前,亲自跳满族的蟒式舞,这在中国几千年的帝王封建史上实属罕见。
如今皇太后七十有七,重病垂危,皇上自己也身体多病,面足俱肿,每日还亲自送汤药于皇太后面前。
大雪之夜。皇太后目光不舍而满怀感激地看着康熙,终于升天。
康熙唯一的长辈去逝了,一个真心爱护他的长辈走了。这对皇上是很大的打击,但他依然坚持亲自操办丧事。甚至亲自宣读诏书,既是孝情所至,又是为儿子们传承为子之道。
太后去逝,皇上觉得自己也老了,春天以来常常头疼,如今身体消瘦极快,恐怕也活不了几年了,立储之事,不得不议了。
发布诏书后,将召众子众臣于乾清宫,商议立储之事。议储之前,皇上先正式任命了十二胤裪署理内务府,十二已于秋天时开始掌管内务府,只是那时是临时掌管,这还是十四推荐的。通过几个月的考察,皇上对十二的能力十分满意。
“十四弟才德俱贤。”
“十四贝子文武俱精。”
一半以上的皇子推了十四,一半以上的臣子举荐十四。原来举推老八的马齐等,却不再出声。
推举十四,老八在背后做尽了事情,原来不少八爷党开始调头倾向十四,而马齐等却不再相信老八,甚至不愿再卷入这场纷争。
还有少数人,依然提出复立太子。
还有人要拥护胤礽?皇上身体每况愈下,与胤礽分不开。他都被禁足在咸安宫了,去年冬天竟然还召见工匠以大内样式,为弘晳打造珐琅用器,以祝贺爱子纳爱妾。
皇族使用的珐琅器样式有严格的规定,这个规定还是康熙定的,御用的,和子孙、妃嫔用的都有严格的区分。可是胤礽还敢让人造皇上用的样式,那不是想让他儿当皇上吗?
那倒霉工匠,被举家流放。皇上对胤礽更加失望。
皇上气急败坏,“此事重大,今日暂议到此,隔日再议。”
在朝堂上,张廷玉等见形势激烈,支持十四的人占半数以上,不敢轻举妄动。
因为突然议储,老四没有准备。可是要立十四的呼声,实在太高了一些。
回到圆明园,在月坛云居里,四爷不得不和姣娇、严子风商量这件事情。
“王爷,恐怕到了杀一儆百的时候了。”严子风觉得应该暗中刺杀一个拥护十四的大臣。
姣娇沉思,难道皇上真要秘立十四,后来被老四改了圣旨?
“姣娇,你的高见呢?”
严子风奇怪此时姣娇竟没有反应,只是发呆。
十四还没去打仗,不能对十四的人下手。姣娇站在大局上,不愿为了私欲消灭十四的人。眉头一皱,深沉道:“若要杀,就先杀一个拥立太子的人吧。”
“太子已是废人,杀他的人无用。”严子风道。
四爷却道:“杀一个拥立太子的,再杀一个拥护十四的,不过都得选名声恶劣的官员。”
“王爷高明。”严子风觉得这个计划好。反正朝廷上还没有推老四,这样一来让人以为是十四想杀拥护废太子的人,废太子想消除十四的势力。
姣娇叹道,“其实我不想杀人,这事老天爷应该早有安排,我们再等一等。”
严子风着急了,“还等什么?皇上的确身体太差,有时头脑也糊涂了,现在他不表明立谁,将来还不是要你杀我我杀你,不如现在设法,让皇上先立了王爷。”
“西域情况如何?”姣娇问老四。
“还在闹动乱,恐怕过年后就要发兵。”
“是了。你们听我的,西域一乱若不收复,必将危急江山,若是江山不保,立谁又有何意义?”
严子风钦佩地看着女儿,她连打仗都懂,“你的意思是?”
“若是征服西域,四爷你觉得是你的胜算大,还是十四的胜算大?”姣娇提出一个尖锐的问题。
四爷想了想,“我不是不会带兵打仗,只是实际经验,十四比我更丰,这一仗的确开不得玩笑。”
“你暗地里可问问张廷玉、田文镜、年公和年羹尧,看他们怎么看西域之乱。我倒是以为,四爷你再等,让十四和老二争去,待西域战事明了再说吧。打江山和守江山,历来都是两回事。”
姣娇决定再忍,再等。
“若是十四带兵西征,胜利而回,阿玛旨意已定,到时……”四爷怕到时,十四不放过他们,彼此会杀得更厉害。
“现在只要拖着皇上不下旨,若是十四出军了,你只管带着历儿,经常去陪伴皇阿玛,阿玛心中最中意的人选,只有一个,就是我家历儿,只是可惜历儿年纪太小,这是阿玛的遗憾。”
弘历已经六岁,文武俱是出众,超过同年人许多,而且他的武功天赋极好,这是皇子皇孙中诸多人不能及。
四爷笑了,“阿玛的确和我说过这样的话,只可惜历儿太小。”
“你现在只需要做到稳重,不争,不夺,为人公正,爱民如子!凡事真的以天下为先!不可带私心杂念。”
“我与老张他们商量一下吧。”
“丽欣自失女之后,身体不好,情绪不振,你可得常常关心,别到你要人心时,却人心不足。”
姣娇说出这话,心里却在腹诽,我这是做圣母吗?其实很无耻,因为我知道历史,不过是与人下棋,占了个先手。
姣娇的话提醒了四爷许多。
严子风对女儿佩服得五体投地,她竟然是最沉稳最有谋略的,难怪她会是天贵星,汉人有她,将来一定能得到她的庇护。心中更是看到希望。可是女儿的计划,她觉得还是有不足,要让皇上拖着立储之事,这时必须出点事,让皇上暂不立储。
四爷运用讲经的时机,暗中和张廷玉、田文镜等通了气,谁知他们说的与姣娇说的竟然一般,要他再守一守,大好机会就要来了,现在切勿乱动。
严子风和光明教的人商量,觉得有必要骚扰一,当然,得选坏官,好的大臣还得留着。
乾清宫议储时,当时皇上没表态,说要再找时候详议。而次日晚上,传来有人往咸安宫刺杀废太子的事。
果然,皇上得闻,龙颜大怒,把众子召于膝前,训了一通,立储之事因此又被搁下。
四爷和姣娇猜是严子风干的,不过没死人,也就没追究她私自行动。
春天时,青海准噶尔部首领策妄阿喇布坦出兵进攻西藏,拉藏汗带兵抵挡不住,快报告急,请朝庭派兵援助。
“立储之事暂搁,西征之事尤急。朕的儿子们,爱新觉罗家族的人都是马背上的英雄,国难当前,谁愿当此重任?”
朝堂之上,皇上把战事提至首位,立储之事再次延后。(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二四八章退吗
西征事关国家安危,大将军的选拔举足重轻。皇上对儿子们展开了多项武艺选拔。
四爷几经考虑,想认真表现,他是男人,他是爱新觉罗族的子孙,他不怕死,他要向世人证明,他其实也英勇骁战。
姣娇不知道历史,恐怕就让他全身心地准备了,可是她知道历史,穿越到了这个朝代,不为别人,只为自己,也希望历史不要节外生枝。因此,她绝不允许四爷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而去西征。
历史上这一战,是十四打赢的。
所以,她不要阻止四爷西征。可是,四爷是个血性男人,将来要坐江山,打一场胜仗,那便是真本事,到时谁还敢说什么?
“你想过没有?若是你去西征,阿玛驾崩了……”
四爷是个聪明人,被姣娇一点,醒悟了。若是他在西征的路上,皇阿玛驾崩了,而京城又无人拥立他,只怕战胜了,也会永远回不来。
“若是十四出征,他胜利回来,而阿玛又没有……”四爷只担心这个,若是十四出征,在他回来之前,阿玛驾崩了,他反而不担心。
“你还不懂王和将的道理。王在城,将在外。此时的形势,怎容城内无王?不如,你带着历儿去看阿玛,暗地里征询一下阿玛的意见。”姣娇是这么看局势的。
皇上这个时候,毫不矛盾,虽然有时头脑昏沉,可是方寸并未凌乱。他极清楚,这一仗不会输的,他康熙还在,这一仗便不会输。
四爷带着弘历去景仁宫。
“玛法,历儿长大了。要去打敌人。”弘历总是带给皇上极大的振奋和鼓舞,皇上觉得这孩子越来越象他。
四爷在一边趁机道:“历儿还小,你打不了敌人。如果阿玛去西征,历儿在家要听玛法的话。”
皇上却道,“你不必去西征。只要朕派一个能代表朕的人出征。便能鼓舞士气,重挫敌人的锐气。你得在家里。好好帮朕守着。”
“阿玛,儿子的命是为大清生的,儿子不怕死,儿子愿望代表阿玛西征。”四爷明明听了阿玛说过许多次类似的话,可圣旨没定,就是不放心。而且阿玛喜欢用这样的方式来安稳儿子,让儿子积极努力。
在大清的宗室里。每逢重要战事,帝王必须亲征,以获人心。所以四爷听阿玛那么说,便更想去了。
“满汉要合一,新的君主,必须要融合汉人的君主行为。我一直想让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