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何当故人踏月来-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什么?”秦宏瑾问道。
“因为您也是泰安十六年生的啊。”
直娘贼,这老货原来什么都知道。秦宏瑾觉得自己又开始想骂人了。
“既然您这么信任我,那就在具体说说呗。”
“你想听多具体的?”周妈妈问道,“这些日子,我冷眼看着,你也是个有担当的人。那我就多说几句,这赵毒妇啊,娘家其实不姓赵,她家啊,姓李。”
周妈妈这句话说完,秦宏瑾顿时感觉五雷轰顶一般,姓李,前朝皇家就姓李。
她不可思议的看着周妈妈,说:“难道跟前朝?”
周妈妈点点头,说:“这也是我东躲西藏那段日子慢慢打听出来的。说实话当时我也不信。”
“这事儿您都能打听出来,宏瑾佩服。周妈妈,”秦宏瑾忽然一脸诚恳地说,“回京之后,如果这事儿能善终,您能答应我个事儿吗?”
“什么事儿?”周妈妈被秦宏瑾的态度弄出了一身鸡皮疙瘩。
“如果可以,您能把能这打探事情的本领教给我吗?”
周妈妈听完这话笑了,说:“小秦将军,这事儿可不是教出来的。光您长得这样就不行。您看看我,就我这长相,倒退十六年也不算是个漂亮人儿对吧?”
秦宏瑾诚实地点点头。
“这人啊,长得普通,往那儿一站都不显山不露水的,旁人就是看见你了,回头一琢磨也跟没见过似的。”
周妈妈加了一口猪耳朵,慢慢地嚼着,又喝了一口酒,这才接着说道:“我啊,要不是这么多年被这北地的大风吹得,也算个慈眉善目富态相吧,往哪儿跟人搭个话都以为就是个好打听事儿的农家妇女,小日子过得滋润了,就好听个东家长西家短。除了那些及其训练有素的,谁会对我起什么戒备心理,您说对吗?”
秦宏瑾又点点头。
“所以啊,这雍郡城您要想真打听点什么事儿,还不如派厨房里的张妈妈王妈妈去,她们啊,有时候可比您手底下的探子管事儿多了。探子啊,探得是官面的事情。有个事儿我猜您肯定不知道,这西戎的二皇子呼和律年前跟他爹最近的新宠搅和一起了。”
“这您都知道,佩服啊。”秦宏瑾不由得赞叹道。
“这西戎不比咱大梁,没规矩,有点事儿就往外说。”周妈妈说。
“这说也得看跟谁说啊。”秦宏瑾默默地想。
吃完了饭,秦宏瑾又吃了两个粽子,送走了周妈妈,在书房坐了会儿,忽然反应过来,她这顿饭完全为套周妈妈的话,结果就套出来那个一个不知道真假的消息。她倒完全被周妈妈牵着鼻子走了,她可真够蠢的。
作者有话要说: 继续求留言求收藏,要不我给您卖个萌
(●′ω‘●) ︶ε╰
第二十二章
秦宏瑾拿到从隔壁县城要过来的近三十年的通缉令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下午了,她和孙知州照着比对了一下,一个要犯都没有,两个人都松了一口气,觉得可省了大事儿了。
“孙知州,这雍郡城也算是安定下来了。我过几日就将带着军队回白玉谷,您看还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吗?”秦宏瑾说。
孙知州拱拱手,说:“多谢小秦将军近日不辞辛苦的帮忙,孙某感激不尽。您也知道,这雍郡城民风彪悍,没有您带着秦家军,我怕是镇不住啊。”
秦宏瑾闻言笑了。这孙知州真是有趣,虽是读书人,却又不迂腐,一点都没有因为她是女子小看她,反而言辞谦逊,举止有礼。
“除了必要的士兵,我还会留两个亲兵在这儿,有什么事儿,您派其中一个骑快马找我。”秦宏瑾说。
孙知州闻言站起来冲着秦宏瑾就是长长一礼,弄得秦宏瑾赶紧跳开,嘴里说着“使不得使不得。”
“这礼啊,您受得。”孙知州说,“孙某就是一介书生,虽说入仕途有些日子了,但是您也知道,这京官连个上朝的机会都没有,成日也就是处理些小事。好不容易谋了个外放的官职,是升了好几级,可是却是雍郡这地界,不瞒您说,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我是真不想来啊,可是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过来。亏了有您在,不然,我估计我连您后院的周妈妈都吵不过。都说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我看啊,秀才遇到这老妪,才真是说不清呢。”
秦宏瑾听完这话差点笑出声来,她特别想告诉孙知州,这周妈妈不是一般人,不光他吵不过,她自己都吵不过。
回到后院,秦宏瑾让青红倚绿把东西收拾一下,过两天就去白玉谷。又亲自跑到厢房告诉周妈妈一声。
秦宏瑾见屋门关着,抬手敲了敲门,一会儿,才听见周妈妈说进来。她推门进去,看见周妈妈正坐在椅子上收拾针线箩筐。说:“您忙着了啦。我就跟您说一声,过两天我就去白玉谷了,您也得跟我一块儿过去。毕竟名义上您是我请来照顾我的,我去哪儿,您得跟着去哪儿。”
周妈妈抬眼看着秦宏瑾,说:“行啊,这么些年我都过来了,哪儿不能待啊。就是我这小孙女,您想好怎么安顿她了吗?”
秦宏瑾挠挠头,说:“要不让她跟着一块儿过去?”
周妈妈翻了个白眼,说:“我倒是想让她跟我一辈子,可惜不能够啊。她是个姑娘,年岁到了得嫁人。”
秦宏瑾沉吟了一会儿,说:“您是打算让她在这儿找个人嫁了?”
“也只能这样了。”周妈妈说。
“那个,周妈妈,如果您愿意的话,我能派人借着递奏疏的机会把安乐带回京城。”安乐是周妈妈孙女的名字,寓意也简单,只求一世安乐。
“她孤零零一个人在京城待着?”周妈妈问道。
“这个自然不是。我在京城有几个要好的姑娘,我能托她们安顿一下。您放心,她们是绝对值得托付的。”秦宏瑾说。
“都是哪家姑娘,说来听听?”周妈妈道。
“一个是付尚书家的小女儿,一个是吏部侍郎夏程辉的侄女,还一个是个普通百姓家的姑娘,姓林。”
周妈妈听完秦宏瑾的话,抬头看了她一眼,说:“秦姑娘,有句话您听过吗?姜是老的辣。您在平辈儿的姑娘里,那是算得上智勇双全,脂粉堆里的英雄,世间男儿都多不及你。可是,您这心眼儿耍在我身上,可就不应该了。”
秦宏瑾被周妈妈说破了心事,面上一红。
“你说的这三家,最后一个我不知道是谁,可前两家我都知道,她们家里可有势力,我这孙女送过去,岂不是把我现成的软肋摆在你面前了。”
“周妈妈,这话可不能这么说。我承认我送安乐上京是存着小心思,但是您想想,您之前说的那事儿是小事儿吗?稍有不慎,我秦家阖家二十几口子连着出嫁了的姑奶奶可就一块儿都搭进去了,我能不留个后手吗?再说了,让安乐在京城待着也没什么不好,咱们就是快了,也得腊月才能回京城,这半年多的时间您就忍心让安乐在那儿?”
“她在这儿都待了十六年了,还怕这六七个月吗?”周妈妈说。
“可是我得提前找个信得过的人回京安排安排啊,您说,除了安乐,还能信得过谁?”秦宏瑾说,“况且,安乐回京后,我就让付姑娘想法子给她安排个新的户籍,退一万步,真出了什么事儿,也牵扯不到她身上不是?”
周妈妈细细地琢磨了一会儿,觉得秦宏瑾说的也有道理,点点头表示同意。
“那您就赶紧给她收拾一下,过两天就出发。”秦宏瑾说,“您要没别的事儿,我就先回去了。”
周妈妈点点头没说话,秦宏瑾见状迈步就往门外走。刚走到门口,周妈妈忽然开口了。
“秦姑娘,您跟我说句实话,你为什么就这么相信我的话,是不是之前遇到了什么事儿?”
周妈妈一句话让已经抬起一条腿准备迈过门槛的秦宏瑾差点跪在那儿。她扶助门框,转过身又坐了回去。说:“如果,我说我之前差点被人暗算了,您信吗?”
周妈妈听了这话眼睛瞪大了一圈,说:“信。”
秦宏瑾顿了顿,决定把她们四个人的经历稍微修改一下告诉周妈妈,毕竟重活一回这事儿,大部分人是不会相信的。
“那我说我之前跟您提过的那三个人也被人暗算过,您信吗?”
周妈妈听完秦宏瑾的话先是一愣,接着哈哈大笑,笑得眼泪都出来了,给在一边的秦宏瑾弄得有些手足无措,这什么情况。
笑了一会儿,周妈妈擦了擦眼泪,说:“那毒妇终于忍不住了出手了。丫头,我再给你说个事儿,那小公主最后落脚的地方,是何家庄,我想啊,你们应该出生后都在那儿待过。这毒妇啊,是怕她女儿还活着,开始下手了。我看,这十六年,她也没好过过,终日提心吊胆的滋味,不好受。”
“您不是说小公主已经死了吗?”秦宏瑾问道。
“能不死吗?但是能让那毒妇确定她死了吗?”周妈妈说,“我一路过来做了几个扣儿,留了些线索,让她怀疑小公主没死。而且,我总觉得当年应该有人跟我一样逃了出来,而且她应该存了跟我一样的心思。具体的现在你别问,我也不想说,也没法说。回了京,我带你去几个地方,你就明白了。”
秦宏瑾点点头,见周妈妈没再说话,起身走了出去。琢磨着得让安乐这姑娘给她带封信给付锦绣。付锦绣以后是要做三皇子妃的,她们这几个人里只有她最有能力把这件事情查清楚。当然夏秀清跟林柔儿也是要知道的,不然哪天被人害死了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儿,落得跟上辈子一样的下场。
晚上,秦宏瑾在书房写信,周妈妈则在厢房给小孙女收拾行李。安乐坐在床边,说:“祖母,我不想离开您。”
“不想也得回去。”周妈妈严厉地说,“你不想给你爹妈祖父报仇了?这个机会多难得,错过了可就再也没有了。”
“可是……”
“没有什么可是。”周妈妈打断了安乐的话,“我这些日子冷眼看着,秦姑娘是个好人,心地善良,又有勇有谋,可惜啊,是个姑娘,她要是个小郎君,我就把你托付给她了。”
不知怎地,听了这话,安乐脸上莫名一红。
“到了京城,按着秦姑娘的安排办事儿。有什么事情呢,也别着急,等祖母回来再说。秦姑娘说,到了京城就给你安排个新的户籍,我呢,明天再厚着脸皮求求她,让她托那几个姑娘的家里人在京城给你找个好人家。”
“祖母,我不想嫁人。”安乐听完这话坐到周妈妈身边,双手抱住她。
“傻姑娘,这姑娘家家的哪有不嫁人的。我啊,也不求找个多好的人家,只要品行端正,家里有几亩薄地,能让你吃得饱穿的暖就行。最好呢,再离咱们的老宅子近点,十几年后你能偷偷摸摸地去看看就更好了。”周妈妈说着说着,眼泪就下来了。
安乐坐在旁边,见祖母掉眼泪了,赶忙拿手帕去擦,擦着擦着,自己的眼泪也就下来了。
祖孙二人哭了半晌,周妈妈先笑了,说:“你瞧瞧我,可见是老糊涂了,还哭上了,你能回京城是好事儿。甭管这事儿成与不成,只要你能活下来,咱家就有沉冤昭雪的那一天。安乐啊,你记住了,人啊,最重要的就是活着。”
安乐重重地点点头。
周妈妈想了想,又让安乐附耳过来,小声地嘱咐了她一些事情。躲在门外的倚绿气得直想跺脚,这老妇说了半天终于到正格上了,她声音变小了,怎么能这么狡猾。又待了会儿,发现听不到什么就转身回了正房。
秦宏瑾正坐在那儿写信,见倚绿气哼哼地进来,笑着对青红说:“怎么样,我说你们什么都听不到吧?周妈妈心思可缜密了。”
倚绿哼了一声,说:“怪不得我去听壁脚您没拦着呢。”
“可听到了什么?”秦宏瑾问。
“除了知道她家有大冤屈,其他什么都不知道。”倚绿说,“不过啊,我听了个好玩的。姑娘,这周妈妈看上您了,要是您是个公子,她就得让您收了她孙女。”
倚绿这话一出口,青红就在旁边没憋住笑出了声,秦宏瑾也是在一边哭笑不得,这叫什么事儿啊。
厢房,周妈妈跟孙女说了一会儿悄悄话,见天色晚了就让孙女回去睡了。等孙女走后,周妈妈看了眼门外,说了一句“年纪轻轻的毛都没长齐的想算计我,你们还嫩了点。”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文章大修,明天继续双更
第二十三章 过渡章
深夜,万籁俱寂,付锦绣忽然睁开了眼睛,只听见屋里铜壶滴漏的声音。这高门大户人家的院子深,连外面打更的声音都传不进来。今天值夜的是望夏,听声音,估计也已经睡着了。付锦绣小心翼翼的起身,坐在床上,回忆着刚才的梦境。
人呢,有个优点,就是不管多可怕的梦,醒来以后几乎就忘得差不多了,可能只记得一些零零星星的一点片段。可是付锦绣觉得她能回忆起的那点片段,足够她不寒而栗的了。
梦里,付锦绣觉得自己仿佛回到了过去,还是那个仪态万方的瑞王妃,那是刚跟瑞王成亲的时候,王府还没有建好,他们还住在皇宫里。她应邀去太子妃那儿做客,见太子妃衣服上的绣花别致,就夸奖了几句。太子妃用她一贯看着谦虚实际倨傲的语气说:“这个不值什么的,这种绣法叫做散错针,宫里只有四个绣娘会绣。前儿个去母妃宫里,母妃也提起了这种绣法,说她身边原来也有个妈妈会这种绣法,可惜十几年前就去了,她就是喜欢,也得跟尚衣库打招呼。你要是喜欢,赶明儿个也让尚衣库做上一件。”
付锦绣还清清楚楚记得自己翻了一个白眼。她确定,这不是梦,这是上辈子真实发生过的事情。她后来赌气,还让丫鬟学过这种绣法,倒是学会了,就是绣得不太好,粗看还行,近瞧了,到底没有宫里的精致。也难怪夏秀清看了那帕子会眼熟,她曾经在自己这里这见过的。
所以,也就是说张家这个哑婆婆可能是从贤妃宫里出来的,也就是所谓的去了的那个。一个活人,用了死遁,那么她身上一定有不可告人的秘密,这个秘密,肯定和贤妃有关,可是贤妃又能有什么秘密呢?付锦绣有些琢磨不透。
贤妃这个人还真是一路顺风顺水。家世好,被父母从小捧到大,十六岁入宫,皇帝对她一直圣宠不断,生了一个儿子两个女儿,儿子还做了太子。要说她下手谋害皇嗣,也不对啊,太子比三皇子大了半个月,比四皇子大了两个月。这位娘娘要是真想谋害,也得先把这两位最能威胁到太子地位的弄死才对。
“呸呸呸,童言无忌童言无忌。”付锦绣小声得念叨了一句。三皇子可是她未来的夫君,圣旨都下了,她怎么能咒他呢。
付锦绣又琢磨了一会儿,觉得有些困了,决定先睡一觉,明天给夏秀清下个帖子,邀请她去绣坊转转,再问问情况,没准儿能有点新思路也说不定。也不知道拜托秦姑娘找的妈妈找到没有。付锦绣翻了个身,胡思乱想了一会儿,就睡着了。
此时,周妈妈的孙女史安乐坐在马车上,抱着周妈妈给她收拾的包袱,表情有些茫然。一旁的青红已经睡了一觉,睁开眼,发现她还没有睡,不由得问道:“怎么?睡不着吗?这马车是有点颠,可是没办法。这奏疏氏往京城送去的,不能晚了。明天晚上就到一个大驿站,我们能在那儿歇上一宿,就能睡个好觉了。今天也忍忍吧。”
史安乐点点头,说:“青红姐姐,我有点害怕。”
“怕什么,京城的人又不会吃人。付姑娘跟夏姑娘还有林姑娘都是好人,跟秦姑娘一样的好人。不怕的。”青红安慰道。
史安乐张了张嘴,没说话。毕竟她也不能说什么。她转过身把包袱点在身后,觉得软乎了一点,躺了过去,说:“青红姐姐接着睡吧,时候还早呢。”
话音刚落,却发现青红早就已经睡着了,史安乐不禁笑了起来。她跟着祖母一路走到雍郡,又在雍郡城生活了那么多年,也算是吃过苦受过累的人,谁知道还是比不过青红姐姐。史安乐又想起了秦宏瑾,在她将近十八年的岁月里,秦宏瑾是她见过的最勇敢的女人,比她祖母都勇敢,她敢上战场,她敢打西戎人,她把西戎人赶出了雍郡。
第一次见到秦宏瑾,她觉得眼前一亮,这个人高高地骑在马上,眼睛仿佛天上的星星一样,说实话,史安乐觉得当她知道秦宏瑾是个姑娘的时候她特别失望。黑夜里,谁也看不见谁,可是史安乐知道,她的脸已经红了。可是又有什么用呢。
白玉谷,秦宏瑾跟她大哥秦宏琦坐在书房,她指着舆图说:“三日后,我们带兵攻打这里。”
“怎么那么急?”秦宏琦问道。
“不急,时间刚刚好。据线报,西戎的二皇子呼和律跟他爹敖格的新宠的事儿被人撞破了,敖格现在恼羞成怒,兀都准备趁此机会篡权夺位,趁着敖格后院着火内乱不稳的时候,正好把上郡南边的施肤抢过来。”
秦宏琦听得眼睛都直了,他妹子这是从哪儿知道的消息,还有后院着火这种词,是她一个女儿家该说的话吗。可是看着妹子一脸严肃的样子,秦宏琦把到嘴边的话有咽了下去,他爹说的对,有事听妹妹的没有错。
“明天整理一下粮草和马匹,夜行衣也准备好,这次还是用奇袭的方法。西戎人想不到我们这么快就知道他们皇宫的消息,杀他们个措手不及。”
厢房,周妈妈坐在床上,琢磨着小孙女现在到哪儿了,也不知道她饿不饿冷不冷,这么多年,她还是第一次跟小孙女分开,也不知道她这一步棋走的对不对。这人老了啊,就是觉少,过了时辰走了困就更睡不着了。周妈妈摸着被子上面的纹路,细细的又把曾经的事情梳理了一遍。快点回京城吧,她有一些迫不及待了。
大梁皇宫内,三皇子萧建成也在床上辗转反侧。怎么才能讨好付姑娘呢?他总不能贸贸然地登门拜访吧,说他是三皇子萧建成,要见付姑娘。虽说本朝不能打皇子,但是他觉得这事儿如果被付尚书知道了是要找御史参他几本的。况且,这个行为也不像是一个皇子该做的,倒像是个纨绔子弟才能干出来的事儿。怎么办,萧建成觉得自己的头发都快要想秃了。
忽然,他灵光一闪,想起来太子哥哥曾经跟他提过,太子妃说付姑娘有间绣坊,就在福安街上,好像是叫益祥绣坊。萧建成觉得从明天开始每天都要去那儿溜达溜达,万一能遇见呢,他还可以假装是场巧遇。自认为想到一个好主意的萧建成彻底放下了一桩心事,打了个哈欠,果然这人啊,没了心事就能睡着了。
可能是快到月圆之夜的关系,大家都有些睡不着。张诚润在半夏的劝说下刚刚躺到床上。虽说人是躺着了,可是脑子却没停下来。今天,祖母告诉他打算给他求娶夏家那位姑娘,他兴奋得差点跳起来,可是碍于弟弟们都在,为了保持自己严肃的形象,他硬生生的忍住了,但还是激动得脸红扑扑的,让祖母好一阵嘲笑。张诚润盘算着明天去买些话本子,然后拿回来给妹妹,让她跟夏家姑娘交换着看,然后再让妹妹有意无意的说出来这是自己买的。张诚润觉得自己聪明极了,差点要给自己鼓个掌。那边院子的张雯雯忽然在睡梦中打了个喷嚏,把自己吵醒了,小丫鬟赶忙碰了杯茶过来,她接过来喝了一口,觉得自己明天得喝点姜汤,可能是着凉了。
作者有话要说: 过渡章节,略平淡,十一点前后二更
第二十四章 (二更)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这是萧建成在福安街益祥绣坊门口看见付锦绣时候脱口而出的一句话。他相信; 如果这句话让教他的夫子听到,可能会气的直接跑到皇帝面前告状,简直有辱斯文。可是; 他真的是这么想的。大梁的五月天已经开始热起来了; 他已经连续在这儿门口逛了三天了; 估计付锦绣再不来; 老掌柜可能就出来了,没准还得去报个官,说有个形迹可疑的人在门口转悠好几天了,鬼鬼祟祟,图谋不轨。
付锦绣扶着问春的手下了马车,让望夏跟车夫说一声,晌午过了再来接她。车夫点点头,一扬鞭子; 驾着马车就走了。萧建成见状; 赶紧快走了两步,快到付锦绣身边的时候又慢了下来; 装作不慌不忙的样子走了过去,说:“付姑娘,真巧啊。”
旁边的问春和望夏憋笑憋得脸都红了,刚刚在马车上,她家姑娘就已经看见三皇子在那儿溜达了; 估计都十几个来回了,这会儿装成这副模样,谁信啊。
付锦绣倒是没笑,她行了个礼,说:“锦绣见过三皇子。”
萧建成想好的话被她这么一打扰,全忘到九霄云外去了。他只得跟付锦绣一样客气,说:“付姑娘免礼。”
付锦绣低着头笑了一下,心说呆子。谁成想,这一笑被萧建成看见了,真是美目倩兮,巧笑盼兮,萧建成觉得自己仿佛六月天吃了一口被井水湃过的甜西瓜,从头到脚每一个汗毛孔都舒展开了。萧建成觉得喉咙干涩,咽了一口口水,说:“付姑娘这是来绣坊买东西?”
装模作样,付锦绣想着,说:“这是我的铺子,我娘给我的,今天过来看看。”
“这样啊。”萧建成说,“没想到付姑娘还是做生意的好手。”
说完这话,萧建成觉得自己蠢到家了,说的什么跟什么啊。
付锦绣刚要说话,看见掌柜的从里面往外探头,冲着他摇了摇手,对萧建成说:“三皇子如果累了,不介意的话可以进来休息一下,随便看看,带着什么回去给淑妃娘娘也好。”
“好好好,不介意不介意。”萧建成赶忙说道。
益祥绣坊的钱掌柜一边扒拉算盘一边注意外边的动静,心说这个登徒子又来了,还跟付姑娘说上话了,肯定不是好人。姑娘还冲我摆手,我得注意着点。正想着,萧建成走了进来。
“钱掌柜,这是三皇子,快请安。”付姑娘说。
这一句话差点把钱掌柜的吓着,他出了柜台给萧建成行了个大礼。见萧建成抬手,赶忙走了回去。暗自庆幸没有去县衙报官,要不然可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谁不知道付姑娘明年就是三皇子妃了,这绣坊是付姑娘名下的,也就约等于是三皇子的了,幸好幸好,钱掌柜偷偷的擦了一把汗。
萧建成坐在绣坊的里间,打量着周围的陈设,古朴雅致,好品味。付锦绣在旁边,吩咐丫鬟去靠窗户的柜子那儿,把放在第四个抽屉的金骏眉拿来。然后对着萧建成说:“这是我父亲前些日子给我的,您尝尝?”
萧建成点点头,心里却觉得难道真的是心有灵犀一点通。这金骏眉在大梁不受欢迎,尤其是皇家,偏偏就他一人喜欢喝。没想到这付姑娘也喜欢,真是太棒了。
付锦绣泡好茶,望夏递到了萧建成跟前,立在一旁的小太监从袖子里掏出一根银针,放了进去,等了一小会儿,见银针颜色没变,端起来递到萧建成手里。
“让付家姑娘见笑了,这吉祥是母妃给我的太监白公公带出来的徒弟,跟他师傅一个脾气,为人古板,还请您见谅。”
付锦绣倒是见怪不怪,说:“这位公公做的对。这不叫古板,这叫谨慎。我看着他做的不错。”
吉祥到底还是个十二三岁的小孩,听了付锦绣的话,脸都红了,站在萧建成后面,头虽然低着,但腰板挺得直直,看的付锦绣一阵好笑。
“问春,你带这位公公下去喝点水,这大太阳底下溜达了那么多圈,也得给人家口水喝不是。”付锦绣说完,冲着萧建成眨眨眼睛。
萧建成点点头,问春就带着吉祥走了出去,屋里只留下望夏伺候着。
萧建成喝了一口茶,说:“这金骏眉汤色金黄,入口干爽。但大梁人爱它之人甚少,都觉得它香气过浓,付姑娘怎么想到给我泡它。”
“因为你喜欢啊。”付姑娘心里想,嘴上却说道:“都说金骏眉过香,但是我却独喜欢它的香气,不知道三皇子您是否喜欢?”
“喜欢喜欢。”萧建业赶忙说道。
“这金骏眉好处可多呢,提神消疲,还能解毒,喉咙轻微肿痛的话,喝它也是有奇效的。”付锦绣说。
付锦绣其实开始的时候不喜欢这茶,嫁个萧建成后,慢慢就喝习惯了,后来就喜欢上了。
“付姑娘平时都喜欢做些什么啊?”萧建成问道。
“看书,画画,偶尔写几笔字。”付锦绣说。
“那付姑娘喜欢看什么书啊?”萧建成干巴巴的说。
“史书。不过我最近喜欢看话本子。”
“我也喜欢看话本子。付姑娘喜欢看什么内容的?”萧建成言语有些兴奋,他觉得自己跟付姑娘相同的爱好还挺多的。
“志怪类的。什么妖精报恩、女鬼报仇这类的,挺有意思的。”付锦绣说。话本子种类多了,有的姑娘家能看,有的姑娘家不能看,还是志怪类的比较稳妥一点,除了吓人,其他都挺好的。
“我最近正在看《酉阳杂记》,挺有意思的。”付锦绣继续说道。
“这个我没看过,很好看?”萧建业问道。
付锦绣一本正经地点点头。旁边的望夏却觉得自己的表情快要绷不住了,她家姑娘可真淘气。
望夏认字不多,自然也不会看书,可是付锦绣每次看的时候都要讲给她们听,有些还好,有些是真吓人,弄得她们起夜都要作伴。
萧建成坐在那儿,手紧紧地握住茶杯,手指细长,骨节分明,加上用力,手背的青筋略微有些凸显,付锦绣坐在那儿看着他,觉得他都快要把茶杯捏碎了。他的脚在底下擦了擦,脚趾都蜷了起来,终于说道:“付姑娘,自敏德郡主府初遇,建成便心悦姑娘,后闻听父皇欲把姑娘许配给我,更是喜不自胜。前日圣旨已下,今日建成心意以表,不知姑娘是否心悦于我?”
付锦绣听完萧建成的话又想笑又想哭,这个呆子,虽是这么想,脸上却是已经红透了。她低着头偷着看了一眼萧建成,只见他目光灼灼地看着她,眼神诚恳,她轻轻地点了点头。
一见付锦绣点头,萧建成高兴极了,他一口气把杯子里的茶喝干了,看得付锦绣有些好笑。
这时,吉祥打门外走进来,对着付锦绣行了个礼,说:“三皇子,咱们该回去了,淑妃娘娘今天等着跟您一起用午饭,您别忘了。”
萧建业挠挠头,他还真给忘了。
“那付姑娘,我先走了。改日再见。”
付锦绣站起身来,把萧建成送到门口,看着他上了马车,这才走了回去。
付锦绣刚坐下,问春就带着夏秀清进来了,看见夏秀清,付锦绣说:“今儿个怎么这么晚?”
夏秀清一噘嘴,说:“我怎么可能会晚,我在后院等了你半个时辰呢。三皇子在那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