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何当故人踏月来-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四十二章
秦宏瑾去王家,是王家老夫人下的帖子邀请她来的。可是; 她下了马车从西北门进去以后; 直接奔着东边的梨苑就去了,那里是王家老太爷的居所。
秦宏瑾走进正堂,就看见一个须发皆白精神矍铄的老爷子坐在梨花楠木的太师椅上; 笑眯眯地看着她; 怀里还有一只大黄猫; 毛茸茸的仿佛一只球儿。
秦宏瑾站定后; 行了个礼,说:“秦家宏瑾见过王家老太爷。”
王老太爷笑着让她起来,指着左边下首的椅子,说:“我今年九十有六了,按辈分,你得管我叫太爷爷。都这岁数了,也就没什么犯忌讳的了,我让丫鬟去外面候着; 你看可行?”
秦宏瑾点了点头; 表示同意。
王老爷子示意丫鬟们下去,又把猫递给了专门抱猫的丫鬟; 大黄猫照例在路过秦宏瑾那儿的时候冲她喵了一声,秦宏瑾觉得好笑,伸手摸了摸它的头,也冲它喵了一声。
大黄猫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人,可能是觉得好奇; 从丫鬟手里噌地一下就窜出去,直接蹦到了秦宏瑾的腿上。秦宏瑾一把接住了它,抱到自己怀里,用手摸着它的下巴,喜得大黄猫趴在她身上不动了。
小丫鬟一愣,转过身看着王老太爷,不知所措。
王老太爷倒是乐了,说:“你们两个倒是投了缘。行,你就抱着吧,让我也松快松快,天天身上趴着这么个十几斤的家伙,身子骨也有点吃不消啊。”
秦宏瑾掂了掂黄猫的分量,果然不轻,而且皮毛油光水滑的,一看就吃的很好。
小丫鬟们都退了出去,站在门外廊下。王老爷子这才轻轻地咳了一声,说:“付家姑娘把事情都跟你说了?”
秦宏瑾点点头,说:“都跟我说了。”
“你怎么想的?秦家丫头。”
秦宏瑾摸了一下猫头,说:“您让我放周妈妈自己行事,只是暗中看着,这我理解。可是王老太爷,这要万一被宫里那位发现了,您是打算把周妈妈拿出来定罪吗?可您别忘了,她可是我带进京城的,这出了事,您家跟付家不出声,您这是打算把秦家填进去呢,还是就让我一个人出去顶罪?这丢车保帅的事儿,您做的也够顺手的。把我一个人扔出去,然后拍拍手,关了门各家过各家日子?”
王老太爷听了秦宏瑾的话,哈哈大笑,中气十足,秦宏瑾觉得有些震耳朵,付锦绣说的没错,这老爷子体格真挺好的。
“秦家出了你这么个姑娘,好也不好,你要是个小子,你家就更进一步,可惜,你是个姑娘,早晚得嫁人,不过这样也是最好的。”王老太爷说
秦宏瑾有些不明白,瞪着大眼睛看着王老太爷,腿上那只黄猫也顺着秦宏瑾的视线看了过去,一大一小,相映成趣。
“秦家断然做不出那姑娘去顶罪这事儿,我家跟付家也不会放着这事儿不管。”王老太爷说,“先甭说咱们的人盯着她,有点什么痕迹自会抹了。就是出了事儿,你一个姑娘,交了兵权,再往远点的地方找个好人家嫁了,宫里那位还能说你什么。你父亲再认个罪,说句小女识人不清,顺手把兵权一递,正好了了帝王的心事。我就不信那皇帝还能说什么。”
秦宏瑾想了想,也觉得有道理。点点头,说:“那现在怎么办?就真让那周妈妈在京里活动了?”
王老爷子点点头,说:“听说,可能还有一位也藏在京城了?”
秦宏瑾点点头,说:“是的。”
“别让她俩见面,”王老爷子说,“总得留个后手才行。”
秦宏瑾想了想,手上却没停,一直在揉大黄猫,从头摸到尾,又从尾摸到头,一下一下地,王老太爷在上边看着,生怕自己宝贝被秦宏瑾摸秃了。
“王老太爷,从知道这事儿以后我就想问个问题,宫里那位这么做,她图什么啊?当太后?”秦宏瑾问道。
“你应该说她家里图什么。”王老太爷说,“李家啊,一直惦着卷土重来,可是咱大梁这么多年过来了,朝廷也稳当了,百姓的生活也好了,除了他家,没有人再乐意过那颠沛流离的日子。所以,只能从这旁门左道上下功夫。”
“宫里那位心也是够狠的,连自己的孩子都能不要。”秦宏瑾说。
王老太爷捋捋胡子,说:“丫头,太爷爷再给你支个招,你啊,去宫里那位娘家那儿打听打听,她应该在进宫前有个青梅竹马,你从这个方向上找找,有没有什么线索。”
“这您是怎么知道的?”秦宏瑾好奇地问。
“李家的姑娘,我也是见过的,个个聪敏漂亮,心狠手辣。如果宫里这位但凡对皇帝有一点感情,就绝对干不出这事儿来。李家也是够毒的,专挑那有相好的姑娘送进宫。”
“这话是怎么说?”秦宏瑾问。
王老太爷一笑,说:“我都这么大岁数了,说话就不忌讳了。秦家丫头,你记着,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对着不喜欢的人,这心啊,比谁都狠。”
秦宏瑾被王老太爷说的话一愣,沉默了一会儿,说:“老话说,虎毒不食子。”
“那是老虎。”王老太爷说,“你啊,还太小,男女之事都还没开窍呢。你就记住太爷爷的话就好了,等什么时候你开了窍了,你再想想,就明白了。”
秦宏瑾转了转眼睛,觉得这事儿可以去问问付锦绣跟夏秀清,没准她们能明白。
“秦家丫头,你啊回去找个理由把那位周妈妈送出秦家,再派几个人悄悄地盯着她住的地方。看看她都去干什么,又有谁也在暗地里跟着她。有不懂的,就过来问我。”
秦宏瑾点点头,脑子一抽,忽然来了句“下次来还有猫吗?”
王老太爷被她逗得哈哈大笑,说:“我家阿狸除了我跟那抱猫的丫鬟,谁都不喜欢,今天跟你倒是投缘了。你放心,它就在我身边待着,哪儿都不去。
”
秦宏瑾被说的脸上一红,明明是谈正事来的,结果她一半的心思全被一只猫给牵走了。
眼见时候不早了,秦宏瑾起身告退,王老爷子站了起来,说:“老头子我身体不好,就不送你出门了,让阿狸送送你吧。”
那黄猫也是听话,窜到院门口看着秦宏瑾,逗得她又伸手摸了摸它的头,这才离开。
王老太爷目送秦宏瑾除了院门,又坐会太师椅上,黄猫一下又跳到了他的膝头,把自己团成一个团儿。
这秦家姑娘真是不错,样貌好性子也好,说话爽利,行事也干脆,还很有本事,王老太爷决定还得再劝劝小重孙子,这婚事他家不吃亏。
于是,王明辉刚从外面回来,就被叫到了梨苑。阿狸在他脚边转了转,用大尾巴扫了他腿一下,就又蹦回王老太爷腿上了。
“我今天看见秦家姑娘了,真是个好姑娘啊。”王老爷子说,“如果,我是说如果以后有什么事儿,我就做主让你娶了她。事关重大,咱不能让一个姑娘家家的把命填进去。”
王明辉听的一头雾水,但是太爷爷不让问的事情,他也不会主动去问,可是,让他娶秦宏瑾这事儿,真不成。
“太爷爷,我是真不能娶秦家姑娘。”王明辉说,“裕王世子可是把秦姑娘放在心里了。我俩关系挺好的,咱不能横刀夺爱不是?”
王老太爷听完这话笑了,说:“裕王世子,小阿奴?”
王明辉点点头。
“那秦家姑娘肯定不知道吧?”王老太爷问道。
王明辉想了一下,说:“不知道。这些日子她天天往礼部来,裕王世子的眼都快长她身上了,我看她也没察觉。”
“秦家丫头哪儿都好,就是这种事情上开窍晚。”王老爷子说,“要是小阿奴能娶她,这事情就好办多了。”
王明辉看着自家太爷,觉得肯定出了什么了不得又不能宣扬的大事,又不能问,心里好痒。
秦宏瑾回到家,让小丫鬟伺候着她换了衣服,又重新梳了头发。青红从她头上摘下了第二十根猫毛以后,终于忍不住了,问道:“姑娘,您今天在王家老太爷那儿跟他家大猫打架了不成,怎么头上都是毛?”
秦宏瑾笑了,说:“我跟你说,王家老太爷的猫太可爱了,毛茸茸还胖乎乎的,抱在手里还挺沉,而且那个毛,油光水滑的,一看就吃了不少好东西才能养成这样。”
青红无奈地撇撇嘴,说:“姑娘,咱家不让养猫。”
秦宏瑾听完这话,非常无奈地摇摇头,是啊,她家不让养猫。秦夫人胆子大武功好,就是有一个缺点,怕小动物,尤其是那毛茸茸的,见了就起鸡皮疙瘩,所以,她家除了人之外,没有一个活物。
晚上,秦宏瑾去了父亲的书房,两个人密谈了一个时辰。秦宏瑾从书房出来的时候,手里多了一份房契,她走进自己院子,跟青红说:“明天早晨让周妈妈来见我。”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好冷啊。。。
第四十三章
周妈妈拿着房契站在甜水巷一座小宅子的院子里,后面跟着史安乐和秦家的一个丫鬟。行李担子就放在脚边上。
院子不大; 只有三间瓦房; 坐北朝南。西北两边则是厨房等房间。她们三个人,倒是够住了。
“我住东厢房,安乐你带着碧月住西厢房。正厅收拾出来; 平时吃饭、会客用。去把行李什么的都放进去吧; 收拾完了干净出来; 咱们再一块儿把厨房什么的收拾了。”周妈妈是个爽利脾气; 又会干活,两下里就把活计都安排出来了。
史安乐跟碧月听完周妈妈的话,就把行李都抬了进去,一会儿碧月出来打了盆水,两个人又把屋里都抹干净了。然后又把帐子挂了起来,家什摆件也都拿出来摆了起来。周妈妈年岁虽大,但是腿脚利落,也没闲着; 一会儿的功夫; 屋里就已经收拾停当。
碧月进了厨房,拿出先前备好的柴火; 烧了灶,又从井里打了水,烧开以后端着盆子走了进来,说:“周妈妈,安乐姑娘; 您二位洗洗手洗洗脸。”
周妈妈就着碧月的手洗干净以后,说:“我去院子里看看,你也歇会儿,怪累的。”
碧月抿嘴笑了一下,说:“没事儿的,以前跟秦姑娘在西北的时候,比这累的时候有的是。这点活,没什么的。”说完就端了盆出去,没一会儿又端了壶茶上来,说:“您喝点茶歇会儿。厨房里米面尽是够的,蔬菜跟肉也有一些,今天是不用去买了。您想吃什么一会儿我就去做。想去逛逛的话,明天也不迟。横竖都已经这早晚了,一会儿天就该黑了。”
碧月是秦宏瑾手下的娘子军,行兵打仗自是不用说,平日里干活也是一把好手。秦宏瑾把她暂时借给周妈妈,就是觉得她能干又本分。
喝过茶,周妈妈确实觉得有些乏力,说:“这把老骨头不中用了,我去歇一会儿,安乐你跟着碧月一起去厨房忙活忙活。”
史安乐虽然跟着祖母一路颠沛流离,却因为是家里留下的唯一血脉,也是被周妈妈尽量教养着长大的。进了厨房,她也只能给碧月打个下手。
她蹲在那儿洗菜,看着碧月麻利地点火烧灶,不由得有些羡慕,她说:“碧月姐姐,你怎么什么都会啊?前些日子看你跟着秦姑娘练武,一招一式可真好看。”
碧月笑了一下,说:“这不都是一点点练出来的嘛,你绣花还好呢,我可是一点都不行,看着那细针,就头疼。”嘴上说着,手里还忙活着,一点都不乱。
两个人忙活了不到半个时辰,一顿饭就做好了。端上来的时候,周妈妈还在屋里躺着,史安乐进去叫祖母,却发现祖母根本没睡,睁着眼睛望着房顶发呆。
史安乐站在那儿,莫名其妙的也跟着往上看去,什么都没有啊。
周妈妈这时回过神来,看见自家孙女的样子,笑了,说:“我发呆呢,你这是跟着干什么?”
史安乐也是一笑,说:“我这看您老人家往上看,以为房梁子上有什么新鲜玩意呢。”
周妈妈拍了她一下,说了句“贫嘴。”就翻身下床,拽了拽衣裳,走了出去。
厅堂里,碧月已经摆好了碗筷,见周妈妈她们过来,说:“周妈妈,饭菜好了。”
周妈妈看了一眼桌子上,两双筷子两个瓷碗,冲着碧月说:“碧月姑娘,咱们这小门小户家的就不讲究这些了。秦姑娘让你过来,也不是真让你伺候我们。咱们啊,就坐一起吃。”
史安乐听了祖母的话,快步走出了又拿了一副碗筷回来,碧月还想推让,就被周妈妈按在了椅子上。碧月武功好,此时却不敢轻易动作,怕误伤了周妈妈。她扭了两下,见无法动弹,只好认了。
“那碧月就谢谢周妈妈了。”
吃过饭,史安乐去厨房把碗洗了,碧月去院子把院门关好,又转了一圈,这才回去。
周妈妈因为下午干活累了,早早就睡了。史安乐倒是觉得有些兴奋,梳洗一番之后坐在床上,看着碧月,小声说:“碧月姑娘,就这院子周围,真有守卫在盯着吗?”
碧月点点头。
史安乐不相信,从床上下来走到窗前,打开窗户,往外看了看,黑漆漆的,什么都看不到。一阵冷风吹了,冻得她一哆嗦,就赶忙关上窗子,回到床上,用被子围了起来。
“没看出什么来啊?”
碧月听完这话笑了,说:“安乐姑娘,这要是什么都能被你看出来了,你觉得秦家军还能把西戎打回乌海吗?”
说完,她吹灭了烛火,说:“睡吧。”
史安乐躺在床上,还想说什么,睡在对面榻上的碧月已经轻轻地搭起了呼噜。这么多年颠沛流离,这算是第一次睡在一个属于自己的安稳的地方,她还有些兴奋。想到可以给爹娘报仇,可以不用再回到雍郡,史安乐不由得嘴角向上,祖母说的对,日子是人过出来的,坚持一下,总能过去。想着想着,史安乐也进入了梦乡。
夏家,夏秀清这么晚还没睡,点灯熬油的在绣花,绣着绣着,她的耐心就没了,把东西扔在桌子上,眼泪就留了下来。
采芳见状,赶忙上前,说:“姑娘可是累了?睡吧,明天再绣也来得及。”
夏秀清委屈的扁扁嘴,哇地就哭出声来。上辈子,她也是挑灯夜战才在出嫁前把该自己做的活计做完,这辈子还要重来一回,她越想越委屈。说来也是奇怪得很,夏家的姑娘个个心灵手巧,能写一笔漂亮的簪花小楷,又能绣得了活灵活现的鸳鸯戏水,只有夏秀清是个异类,能写会画,却唯独跟绣花针有仇,也不能说绣不好,只是跟其他姐妹比起来,太慢了。可偏巧夏家是老规矩,待嫁的姑娘要给未来公婆跟夫君做一身衣裳,她已经算是祖母见她愚笨,格外开恩,除了自己夫君意外,配套的扇袋香囊荷包都已经拜托给了林柔儿,不然,夏秀清觉得自己都不想活了。
“眼睛疼。”夏秀清哭咧咧地说。
采芳赶忙端来了泡好的枸杞菊花茶,说:“姑娘喝点水吧。这是张家公子托张姑娘带来的。说是枸杞菊花明目。”
夏秀清接过茶碗,没说话,猛灌了两口。
采芳在一旁觉得好笑,自家姑娘明明温柔大方,怎么一沾绣活,就跟小孩子一样,撒娇耍赖。
夏秀清喝完水又努力地把最后几针做完。这才上床休息。
梦里,她变成了一个绣娘,被安排在一个大院子里,旁边是一摞白帕子,一个婆子恶狠狠地说,不锈完不许吃饭,说完还甩了甩手里的鞭子,啪啪地打在地上的声音,听得她胆战心惊。她就一边哭一边绣,还得小心不要让眼泪滴到绣帕上。
这时,那个婆子忽然走到她身边,说:“不许哭了。”
夏秀清被吓得噎住了,下意识地转头过去,只看见这个婆子衣角从眼前划过,她被衣角的绣花吸引住了,感觉在哪儿见过似的。她死死地盯住,拼命的想要把样子记住。
“姑娘,醒醒,姑娘,醒醒。”采芬一边摇晃夏秀清,一边大声地喊。
夏秀清茫然地睁开眼,看着采芬,感觉有些会不过神来。
“姑娘,你可是被魇住了?一直在大哭。”采芬急急地问。
夏秀清这才慢慢清醒过来,她坐起来,靠在床头,说:“刚才做了个噩梦,梦见自己变成绣娘被关在一个院子绣花,太可怕了。”
听完这话,采芬忍不住笑了,说:“姑娘下次可别再熬夜做活了。真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又转头看了看天色,说:“姑娘醒醒神就起吧,也差不多到了该起床的时辰了。”
夏秀清点点头,说:“感觉刚睡下就醒了,这个觉就跟没睡似的。一会儿请安的时候可得跟祖母好好说说,得让她心疼心疼,估计我还能少绣点。”
采芳打门外进来,正好听见这话,不由得笑了,说:“姑娘这话说的没错,一会儿婢子们也在旁边好好敲敲边鼓。”
见小丫鬟们都进来了,夏秀清翻身下床。梳洗打扮的时候,她一直在琢磨,那个花样子真是眼熟,在哪儿见过呢,她想了很久,到临出门,也没想起来。
穿过游廊的时候,两个侍弄花的婆子正好在聊天。
“你听说了吗,夏忠家的儿媳妇前两天生孩子难产没了。”
“听说了,可怜见的,一尸两命。”
夏秀清忽然想起来了,这个花样子她上辈子见过,那个给她接生的稳婆,袖口绣的就是这个。当时她因为疼痛,拼命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正好稳婆在她身侧忙活,她就一直盯着她看。
她晃晃头,自己安慰自己,都过去了,现在是新的开始,付锦绣已经答应好她了,等到她生产的时候,会把宫里的稳婆请出来,她不会有事的。
等等,宫里,夏秀清忽然想到她最近是见过这个绣花样式的,前些日子,她跟付锦绣她们见面,付锦绣提起前些日子进宫时候太子妃送给她的帕子,说是太子妃宫里的绣娘独创。付锦绣还鄙视太子妃来着,一个会绣花的绣娘有什么好炫耀的。
夏秀清开始有些混乱,前世她的死,怎么会跟现在的太子妃未来的皇后扯在一起。
作者有话要说: 春天来了,桃花开了,我过敏了。。。
第四十四章
夏秀清给祖母请安的时候,满脑子都是梦里的事情; 显得有些魂不守舍; 加上她因为熬夜熬出来的黑眼圈,在夏老夫人眼里,倒成了每日辛劳的标志。她招呼夏秀清坐到身边; 仔细看了看她的脸; 说:“可是最近累着了?”
夏秀清这才反应过来; 点点头; 说:“祖母,岂止是累着了,简直是连觉都睡不好。昨天晚上,我做梦都变成绣娘了,太可怕了。”
夏老夫人听了她的话,指着她笑得都说不出话来。夏秀清憋闷的坐在那里,是啊,她的女红是姐妹里面最差的; 她知道。
“祖母~~”夏秀清的声音拐了八个调; “我知道我女红不好,您就让丫鬟们在帮我分担点吧。”她边说边摇晃着夏老夫人的胳膊。
“行行行”夏老夫人说; “就按现在的规矩,除了张家少爷那身衣服以外,其他的都让绣娘做了。行了吧,别晃了,祖母这老骨头快被你摇晃散了。”
“祖母最好了。”夏秀清说完就站起身; 立在夏老夫人身后,一下一下地帮她按肩膀。
“就属你最会耍赖。”夏老夫人嗔怪了一句。
吃过早饭,夏秀清又回到自己的院子开始对着绣花针相面,她穿了针引了线,却开始对着布料发呆。
她又仔细地回忆了一下前世,发现那个稳婆虽然是娘家找来的,却也是听别人引荐的。虽然说根据衣服上的花样子就断定这事儿跟太子妃有关系有些草率,但是夏秀清敢断定,这种绣法少见,至少她前世今生的才见了两次。
她本来想找个机会告诉付锦绣跟秦宏瑾的,可是她又想起来付锦绣说的话。
“秦家姑娘是个有担当的人,说句不孝的话,我父亲这是把她推出来当枪使呢。这事情付、秦、王三家都难出头,也就是秦宏瑾可以,她啊,既是秦家人又早晚不是秦家人。所以,要我说,这王老太爷也真是老奸巨猾。”
夏秀清打心眼里佩服秦宏瑾,她觉得自己不能再给她添麻烦了,先把这事儿放放,出嫁以后,把那哑婆子要到自己房里,再慢慢地探她的话,横竖还有一个月的时间,慢慢来。
张老夫人前些日子染了风寒,着实病了一场。痊愈以后深感岁月不饶人,订了亲以后就催着赶紧成婚。夏家老夫人见状,推己及人,就许了。夏秀清倒是无所谓,反正这个人是不会变了,早嫁晚嫁都一样。
想到这儿,夏秀清起身去了书案那儿,从一本话本子里拿出一个书签,上面的字迹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她笑了一下,又放了回去。她举着话本子,对采芳说:“替我想着点,这本书要跟假装送到张家。”
“是,婢子记住了。”
采芳嘴里说着,心里却很纳闷,这话本子有什么稀奇,能让姑娘带到张家。
张家,因为少爷下个月就要成亲,他的院子倒是重新收拾了一番。张诚润坐在书房,仔细地理着书柜,他得把自己的书腾出来一部分,好给未来娘子话本腾地方。他又想起来自己那个不知所终的书签,如果真是去了夏姑娘那儿,倒跟话本子写的有些相似了,可见千里姻缘一线牵。张诚润想着想着,面上有些做烧,大丫鬟半夏并书童捧砚在一旁倒是见怪不怪。自从定亲以后,他们家少爷的脑子,就有些不太正常了。
张家跟夏家这边忙着婚事,喜气洋洋的,裕王世子萧知余这边就不太好过了。自从西戎人走了以后,秦宏瑾也不到礼部来了,以前每天还能见上一面,虽然说不了几句话吧,可是也是很让人高兴的事情。现在倒好,他都已经好多天没有见过秦宏瑾了,他觉得,他想她了。
也许,是上天听到了萧知余内心的想法,这日沐休,他陪着母亲去福安街益祥绣坊,刚一进门,他就看见秦宏瑾站在那儿跟掌柜的说话,他想,做人儿女,孝顺父母是会有好报的。
原来,裕王府里有自己的绣娘,可是裕王妃偏就嫌她们的活计不好看,非要去益祥绣坊,说那里的绣娘活计好,绣出来的东西鲜亮水灵,跟活的似的。裕王今日正好出去做客,她就拉着萧知余出来。本来他是极不情愿的,可是耐不住自家娘亲叨叨。
以后,娘亲让我陪她去哪儿我就去哪儿。萧知余暗暗地想。
裕王妃见秦宏瑾也在,不由得看向了自家儿子,见他已经面红耳赤不禁扶额,这小子怎么这么容易害羞。
秦宏瑾倒是一副见怪不怪的样子,在礼部这么些日子,萧知余就这个脾气,她都习惯了。
付锦绣见裕王妃来了,笑着就把她拉进内室,说:“外面摆的都是世面货,您进来看看,里面的才是好东西呢。”
裕王妃跟着付锦绣走进内室,转头见萧知余还傻愣愣的站在那儿,不由得有些好笑,刚忙把他拽了进来,说:“你父亲今天忙,你替他选几样做常服。”
“母亲,父亲平时极少穿常服的。”萧知余说。
裕王妃恨铁不成钢地瞪了他一眼,说:“我乐意,你管呢!”
萧知余只好摸摸头,走了进去,倒是把旁边的秦宏瑾逗得够呛,这裕王妃可真是个秒人,说话脾气应该是极爽利的,怎么生了个这么腼腆的儿子出来,也是奇了。
付锦绣跟裕王妃在一旁聊天,萧知余在旁边看着秦宏瑾,犹豫了半天,终于憋出来一句话。
“秦姑娘,好久不见。”
秦宏瑾被他的话弄得有些发愣,觉得他们好像还没有熟到这般境界吧。
“是。西戎人走了以后也就没我什么事儿了。”秦宏瑾说。
“那你最近在忙什么呢?”萧知余问道。
在一旁的付锦绣被裕王世子弄得有些莫名其妙,什么时候萧知余成了个爱说话的人了,她怎么不知道?想着想着,她不自觉地就抬头看了一眼,正好看见萧知余望向秦宏瑾。要不是裕王妃在,她真想走进去瞧个真切,这眼神,含情脉脉,甜得仿佛能把人融化了似的。她下意识地看向裕王妃,裕王妃读懂了她眼神里的含义,轻轻地点了点头。付锦绣不自觉地就笑了起来,萧知余居然喜欢上了秦宏瑾,真有意思。
这边,秦宏瑾被萧知余的话弄得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她总不能说我最近忙着调查你伯父家那点子事儿吧。她想了想,说:“也没忙什么,父亲说下个月母亲带着弟弟回京城,我正盯着人收拾屋子呢。”
“秦姑娘,你真能干。”
付锦绣跟裕王妃旁边听着简直快要尴尬死了,萧知余怎么这么不会说话,他夸奖一个能领兵打仗的姑娘能干,他怎么想的。
秦宏瑾也被这话弄得哭笑不得,她眨了眨眼睛,说:“裕王世子,您是不是有什么事情想求我啊?”
这么拐弯抹角的说话,除了求人,她是在想不出来还能有其他什么事情了。
“我没有。”萧知余说,“我就是挺想感谢你的,上次在福安街上帮我付了馄饨钱。”
“这事儿啊?”秦宏瑾说,“小事一桩,不值得一提的。”
然后,萧知余就不知道说什么了。屋里迅速的安静下来,只有付锦绣跟裕王妃还在小声说话。
萧知余在那儿抓耳挠腮,不知道还应该说些什么,好在这时候裕王妃看不过眼了,走了过来,说:“知余,走吧,我选完了。”
萧知余第一次觉得自家娘亲如此伟大,解救他于水火之中。临出门时,裕王妃拍拍付锦绣的手,又冲她使了个眼色,付锦绣明了地点点头。
送走了裕王妃他们,付锦绣跟秦宏瑾又回到了后院。付锦绣一边烹茶,一边问秦宏瑾。
“你家可是给你相看好人家了?”
秦宏瑾摇摇头,说:“我爹说等我娘回来以后再说,这事情都是女眷出头居多,他不好走动。”
“赶紧相看好就定亲吧。”付锦绣说,“好歹算是有条退路。”
秦宏瑾听了付锦绣的话笑了,说:“没你想的那么可怕。这事情没有十足的把握,我是不会出头的。”
“那也还是小心为妙。毕竟宫里那位心狠手辣。”付锦绣说。
“放心,我会注意的。周妈妈身边都是了不得的守卫,有人还探过西戎的王宫,他们行事隐蔽,放心吧。”秦宏瑾说。
付锦绣想了想,还是决定把萧知余的表现告诉她,看着秦宏瑾把茶杯放到桌子上,她这才开了口,她可不想被茶水喷一脸。
“裕王世子对你的心意你可知道?”
付锦绣话音刚落,秦宏瑾就被自己的口水呛了一下,咳了半天,说:“你说的这是什么啊?”
付锦绣被她逗笑了,说:“就是裕王世子喜欢你啊,你不知道吗?”
秦宏瑾摇摇头,说:“别逗了,我俩前些日子在礼部天天见,他一天可能跟我连十句话都说不到,他喜欢我,你傻了吧?”
“你才傻了呢,我的秦姑娘。”付锦绣说,“这男人喜欢女人,是藏不住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