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宠毒后:鬼王,来硬的-第1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说:“阿烟,我们要订亲了。”
王烟羞答答地垂首。
他知道,自己不是世家名门贵女理想的夫婿,她们的夫婿应该像长兄陈蕴,就像陈蘅是王灼追逐多年的梦,而他的梦便是王烟。
他一直说自己是为了孝顺父母才同意与王家的亲事,其实他是心动的。
在得晓王烟与长孙公子私奔逃婚,从陈蘅那里知晓了所有真相,他是愤怒的,他要明媒正娶,可她却干出那等不顾廉耻的事。
愤怒之后,他发誓要将她放下。
但今日,王烟的出现,让他心潮起伏,他似乎又想起深埋在心底的久远记忆。
原来,他也曾心动过。
一切,终究是过去了。
蓦然回首,他们都回不去了。
他的妻子英勇而有情义,对他不离不弃,他不能做出半分对不住她的事。
他刚才竟然因为私情,说出要收长孙瑕为义女的事,袁东珠怎会不气?
院门外,传来袁东珠训斥儿子的声音。
两个儿子正要袁东珠给生妹妹,还要一人一个,听到那童言童语,陈葳笑了。
“你明晨要出门,东西都拾掇好了?”
“每次都带那些,家里穿的衣裙都用不上,到了军中,自有统络的袍服。”
陈葳道:“战袍、铠甲还得自己的好,带上罢!”
袁东珠道:“王烟来了,她不是在宫里,怎么就来我们家?”
她还是担心自己不在,待她归来,丈夫的心就被人拐走了。
那她不是得不偿失?
陈葳道:“是王灼托了妹妹帮忙救人,她们是要去北国投奔王灼的。”
袁东珠听到这答案,心里松了一口气,脸上有喜气,却故作很淡定地道:“冯娥又多了两个小姑子,呵呵……”
“谁家没个三亲四戚,王灼能多几个家人,这也是好事。”
“听蘅妹妹说,有个叫王荧的投奔了王灼夫妻,冯娥还给觅了一个良缘。”
“到底是一个祖父的孙子孙女,王灼万不有不管她们的道理。长兄如父,王灿姐妹去了那边,自有王灼夫妇帮忙寻个好婆家。”
袁东珠道:“这倒也是。”
第七百四十三章 训斥
瑞华堂。
莫氏故意支走了谢氏与王氏姐妹,她定定地看着陈蘅。
陈蘅被母亲的眼睛盯得七上八下,“阿娘,你有话就问?”
“东珠说要给她儿子挣爵位,这等话可是你教的?”
在莫氏看来,袁东珠可说不出那等话,处处都是道理,处处都是为了陈家与儿孙所想。
“我……”陈蘅觉得可笑。
难道真是她猜错了,可莫氏觉得袁东珠说不出这样的话。
莫氏道:“你回来这么久,因你害喜,我一直没问你,当初为何不辞而别?”
“与元龙吵了几句,我气不过。”
“夫妻绊嘴,你就闹离家出走?”
“阿娘,我又不是常闹,统共就那么一回。”
“你还想多闹几回?”
陈蘅实在不知道莫氏怎么像在训犯错的人。
莫氏又道:“王灼、冯娥到底怎么回事?”
陈蘅看了看屋里的人。
莫松大娘很识趣地斥退左右。
陈蘅道:“冯娥的亲父是北燕定王,现在是莫愁郡主。王灼易名王卓,是卓著的卓,在北燕翰林院做正五品的侍读学士。”
莫松大娘讶异不小。
莫氏也觉得不可思义,冯娥是北燕定王与清河大长公主生的女儿,没听说过定王到过南晋,清河大长公主最远的地方就是去洛阳游玩,这两人是如何遇上的?
陈蘅笑微微地道:“阿娘,我们今儿做件有趣的事,成不?”
有趣的事……
莫氏迟疑地道:“什么?”
陈蘅像变戏法似地伸出手掌,掌上空空如无一物,突地再握,再展开,里头就多了一个拳头大小的玄石,似棱形的,上头有一个小凹槽。
“莫松大娘,把几位公子、娘子抱过来,就说今儿我给他们变戏法玩。”
莫氏好奇地拉过陈蘅的手,“东西藏哪儿的,你跟着元龙云游天下,但学会变戏法了。”
陈蘅笑微微地道:“这可是秘密,要人人都学会了,还有什么好玩的。”
莫松大娘令银侍女去唤人。
几个小孩子听说有戏法玩,不到片刻,陈闯与陈闹就过来,吵着要看戏法。
陈蘅一伸手,“看,没有东西!你们说,你样想要苹果还是橘子?”
兄弟俩一个说一样。
陈蘅再握拳,再一伸手,立时就出现了一个苹果、一个橘子。
陈闹扯着嗓子尖叫,欢喜地抱住大苹果,“姑姑再变,给我变一个妹妹出来。”
陈蘅在他脸上捏了一把,“姑姑只会变苹果、橘子,哪里会变妹妹。”
莫氏道:“他们羡慕阿阔、阿阅都有妹妹,这不,着迷了,天天吵着要妹妹,今儿一早,东珠还说胡话,说要给你二兄纳妾,让给他们俩生妹妹,可不就是混账话。”
陈蘅笑而不语。
陈关此刻兴奋地问道:“姑姑,你真会变戏法!”
她刚回去,又跟着陈阔过来。
陈阔长身一揖,颇有些小名士的风度,柔声问道:“不知姑姑唤我们来有何事?”
陈阅摇头晃脑,“姑姑乃女名士,非玩物丧志也,定会指点长兄学问。”
这语调,这模样,将陈蕴素日的动作学了个九成。
元芸忍俊不住。
白雯则是一副发现了天下最有趣的事一般,眼睛亮若星子。
陈蘅伸手,陈闹叫道:“没有!”又跟着喊“苹果!”
她伸握拳,展开,手心就出现了一只苹果。
陈关捧着陈蘅的手,瞧了半晌,“姑姑藏哪儿的。”
陈阔轻摇头。
陈阅道:“长姐真笨,这是变戏法,上元佳节,灯市也有的,不过姑姑这变戏法的本事,倒比那些杂耍人更好。”
陈关睨了一眼,很是不快地道:“最讨厌和二弟说话,一张口就子乎者也,听得人头昏。学堂里唤你小夫子,这名儿可真合你。”
“这是赞我学识渊搏,长姐这是嫉妒。”
陈关装了个呕吐的样子,“就你这样的,将来长大,根本没娘子喜欢,谁会喜欢你这样的迂夫子,真是受够了。”
陈蘅笑微微地道:“阿阔,滴一滴血在这凹槽中,它会闪光的哟。”
元芸难怪觉得眼熟,原来是血灵石,与医族的那块相似,不过比那块小了许多。
不等陈阔滴血,一边的陈闹“好痛”一声,竟已经咬破了自己的指头。
莫氏忙啐道:“你这傻孩子,你姑姑让你长兄滴,你咬手指头作甚?”
白雯觉得这小孩子有趣,风风火火,又很活泼。
陈闹问:“姑姑,滴进去,会不会变出一个妹妹?”
陈蘅被他一口一个妹妹闹得头昏。
陈闹的血进去后,立时传来一阵启动的声音,上头的机括压着下头,整个血灵石变成了火焰般的大红色,只片刻,大红色的血脉变成了青色。
白雯仿佛见了鬼,尖叫一声:“不可能!他……他怎么可能是青气血脉,这……这不是圣女中才出现的。”
陈闹歪着脑袋,“真的变了哦!会闪光!”
陈蘅再一握拳,手中的石头不见了。
几个孩子的兴致全被吊了出来。
陈阔面有疑色。
陈阅一脸茫然,“姑姑这石头甚是奇特。”
莫氏更是定定地看着陈蘅,眸光在元芸与白雯几人身上流转。
莫松大娘也觉得这事似乎不大寻常。
陈蘅笑问:“阿闹,你想要什么?”
“妹妹……”
他还是说妹妹。
陈蘅苦笑不得,“阿闯,你要不要试试?”
陈闯拽着双手,“好疼的!”
陈闹低声道:“三兄乖,一点点疼!”啊呜一口咬下。
陈闯哇哇大叫,“松!松,你狗儿呀……”
陈闹叫嚷着:“快!快!”将陈闯的手递给陈蘅。
莫氏蹙着眉头,“你说这四公子的性子随了谁?”
那是人,他说咬就咬,还咬得那么厉害。
“天不怕,地不怕倒像二郎主与二夫人,急性子也像。”
陈闯看着自己手上的血落到那凹槽。
只片刻,有黄光闪耀,依旧有青气弥漫。
陈蘅沉声道:“果如我所料,原来如此……还真是有意思。”
陈阔脸上的疑惑之色更重。
陈蘅点了一下头。
元芸主动走过来,若她再不出手,那四公子又要张嘴咬手,在他看来,这是件很乐的事。
陈阔道:“姑姑,那石头是什么?为什么三弟、四弟的都不一样。”
第七百四十四章 测血(二更)
陈阔道:“姑姑,那石头是什么?为什么三弟、四弟的都不一样。”
“玄门圣物血灵石!”恐人多想,又补充了一句,“从天圣女处借来的。”
天圣女是她,她便是天圣女,借自己的东西。
她现下还不想让人知道自己另一个身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家里人知晓少些,也能更平安。
元芸用银针扎了陈阔的指头。
陈阔忍着痛,看自己的血滴入,只有红光,并无异样,只是寻常的健康之色。
孩子健康没什么比这更重要。
好些人的血液,连血灵石都无法开启,有光总比什么也没有的好。
陈蘅一使眼色,元芸点头。
陈关的血滴入之后,与陈阔的一样。
谢氏的儿女都是健康的。
陈阅觉得自己的姑母定有用意,索性大方地伸出自己的手,待他的血滴入,血脉的红光之后,又闪烁着赤白光芒。
直惊得莫氏等几人面露诧色,先红后白,这是什么光,以前没见过,这石头可真是圣物,好生奇特。
最后是二娘子,元芸扎下之后,依旧是红光。
陈蘅给几个孩子验完血,莫松大娘将陈蕴的两个庶出儿女抱了来,一一检验,亦都是血红的健康色。
陈蘅给了陈闯、陈闹一个三尺多高的木马,是用“变戏法”变出来的,坐在上面可以摇着玩。
两孩子一见,立马让乳母给他们搬过去,跟着乳母走了。
陈关得了一盒颜料,只得六色的,但对她来说,这也是最想要的,欢喜地谢过陈蘅,捧着颜料离去。
陈阔、陈阅兄弟俩一个也没离开。
陈蘅不紧不慢地道:“阿阔,姑姑送你的白玉狼毫笔不满意?”
“长者赐,不敢辞,姑姑所赠皆是极难得的。”
他好奇的是姑姑为什么给他们几个验血。
祖母面有惊讶色,只按捺住性子不问,定是等他们走了再说话。
陈蘅又问:“阿阅,你呢?”
陈阅摇头晃脑,小大人似地道:“只会意会,不会言传。姑姑用几支笔想打发我们兄弟,怕是今儿不成。”
莫氏正要追问,就听陈蕴道:“郡主回来了?”
侍女道:“正与老夫人在花厅说话。”
陈蕴进了花厅,“妹妹回家,出手就送了关关那等好物,会惯坏孩子的,那等贡品颜料,便是我也难用,给她一个小孩子,岂不浪费。”
陈蘅道:“关关今儿缠着长嫂可哭了一早上,眼儿都哭肿了,我那里原备有的,匀一套给她。”
“妹妹什么人?那是女名士,她一个小孩子拿着,也是糟践了好东西。”陈蕴硬是从女儿手里把东西给拿回来,放到桌上,“妹妹真要送,不如就送我一幅兰书帖如何?我瞧这书法甚好,正好给家中的娘子练字。”
陈蘅凭空一握一抓,手里就多了一本羊皮书,上书《诗经》二字。
陈蕴惊道:“与元盟主云游天下,竟学会变戏法了?”
她笑而不语。
陈阅瞪大眼睛,伸手想抢,却被陈蕴拿着书拍了一下手背,巴巴地缩了回来。
陈阔长身一拜,“还请姑姑赐教,那医族血灵石为何闪的光不同?”
陈蕴问:“怎么回事?”
莫松大娘就将陈蘅给几个子侄检测血脉的事说了。
陈蕴微蹙着眉头,“听说燕京有只神龟,会测血脉,我以为只有神龟才会。”
陈阅道:“父亲所言差矣,这世外三古族的医族有圣物血灵石,亦可检测。”
莫氏急道:“阿蘅,你快说,这是怎么回事?”
“长兄、二兄的血脉尊贵,如果我没猜错,袁东珠祖上的血脉必然尊贵,便是长嫂也比不得。阿闹拥有火慧根,阿闯拥有土慧根,更拥有如同医族青圣女一样尊贵的血脉。
长兄的几个孩子,都是纯净、健康的血红色,而阿阅拥有金慧根。拥有慧根者,必比无慧根者多了一些天赋。”
陈蘅落音,“二嫂的祖上出过一位火族灵女,我原曾想,到了她这辈许是血脉已无,可是我在古籍上看到了历代灵女的画像,发现二嫂与几百年前的灵女黄秋月容貌酷似,黄秋月的女儿生过一对孪生女儿。”
那不是画像,而是她在忆东灵女的记忆里寻到的。
云曦在忆东逝后,一直保存着她的尸体,她的忆魄锁在肉身,每次云曦外出探望女儿、外孙女归来后,就会在她面前说自己看到的,甚至还绘了云娥长大的画像给忆东瞧。
元芸道:“夫人是说,曾一度出现了两个灵女?”
“一胎育两个,一个会拥有转世灵女的灵魂,另一个则拥有灵女的血脉传承,可是结果是,拥有了灵魂的灵女也有血脉,而另一个分走了一缕灵女血脉。”
她一直觉得奇怪,灵女一生只育一个女儿,必是下代灵女,缘何云娥生了一子一女,如果没猜错,云娥的儿女定是一对孪生。从这里开始,灵女的血脉发生了异变,拥有了能育儿子的能力。
云娥所嫁的夫家黄家祖上就常有孪生子、孪生女出生,到了其女黄秋月时,黄秋月生了一对孪生女儿。
原是只有一个灵女的可能,从此变成了两个,虽同为孪生女,血脉之力各有不同,一个是金气,另一个是紫气。
黄秋月所嫁的丈夫是江湖中人,常年不在家,黄秋月只得住在娘家,年轻时与父母为伴,至中年又与兄嫂作伴,将两个女儿的姓氏随了自己,以此来惩罚背叛自己的丈夫。
白雯道:“是陈二夫人母亲这脉?”
陈蘅肯定地点头,“这一缕灵女血脉,经历数百年的繁衍,再遇到另一脉的后人,便生出了青气血脉的儿孙。”
她勾唇,袁东珠竟是另一支灵女的后人。
据她所知,袁东珠的母亲育有两子一女,袁家宝、袁德宝、袁东珠,按照灵女繁衍的经验,血脉之力通常都由女儿承袭。
元芸道:“大祭司替陈二夫人诊治,若动用我族圣药,定能治愈陈二夫人的不孕症。若陈二夫人诞下女儿,定是紫气血脉。”
陈蘅道:“劳姑姑请圣医过府。”
元芸回到元宅,将今日发生的一切细细地禀给白染。
元诚、周通讶然道:“你们确实没瞧错,那两个孪生孩子真是青气血脉,还拥有慧根?”
第七百四十五章 两支后人
元诚、周通讶然道:“你们确实没瞧错,那两个孪生孩子真是青气血脉,还拥有慧根?”
元芸道:“我瞧得真真的,确实没错。夫人说,这与陈二夫人的血脉有关,说数百年前有一位唤作黄秋月的灵女曾诞下一对孪生女儿,也是从这时开始,灵女的血脉发生了变化。照道理,同是孪生,必要将血脉不能觉醒者祭天,而另一个的灵魂觉醒,就会与活下来的灵女相融。
可是这一代的灵女,许是所嫁寻常人,两个都活了下来。也是从这代开始,灵女拥有了生育儿子的能力,也必以最后一个是女儿终结。”
周通道:“陈老夫人是其中一人的后人,而陈二夫人是另一脉的后人?”
元芸肯定地点头。
“一脉的女子嫁了另一脉的男子,所育的儿子拥有青气血脉?”
元芸再次点头。
白染来永乐邑时,就卜出这里有大机缘,难道不是寻到木龙角,而是应在陈家的两个孩子身上。
袁东珠与陈葳正在收拾东西,听说老夫人有请,袁东珠推着陈葳进了瑞华堂。
白染一头银丝,因容貌俊美,还是怔住了夫妻二人。
陈闹更是对长得好看的人最是喜欢,很是殷勤地将一盘果子递给白染、元诚师徒。
陈闯自顾自地吃着东西。
白染含着浅笑,“几岁了?”
陈闹道:“虚岁五岁。”
这孩子长得不错,一瞧就是个聪慧,尤其是眼睛很灵活。
袁东珠与陈葳进了花厅。
莫松大娘亲自服侍在侧,所有下人都赶到了院门口守着。
白染道:“夫人,借一下天圣女的血灵石。”
陈蘅掏出血灵石。
元诚道:“陈二夫人,这位是我师尊,医族医术最高的圣医,将你的一滴血滴在这凹槽内。”
袁东珠有些莫名,依旧照着做了。
血入凹槽,立时出现了红黄交替闪烁的光芒,上头有紫气萦绕。
“紫气血脉!”
元诚有些激动,对医族来说,出现一个紫气圣女是很不容易的事,没想袁东珠竟是紫气血脉。
元诚又让陈葳滴血。
陈葳欲言又止,只见莫氏冲他点头,没说多话,将血滴入凹槽。
红光闪过,再无任何异样,就如陈蕴的几个孩子,但其间夹杂了极浅的青气。
白染看罢,心头已是意外不已。
元诚道:“请陈二夫人伸出手腕,由我师尊诊脉。”
袁东珠乖乖照做。
只片刻,白染点了一下头。
白染又给陈葳瞧了一下腿。
“贵府陈闯、陈闹二位公子我带走一位,收为徒孙,十五年后,允其返家与家人团聚。”
袁东珠提高嗓门:“你说啥?要带我儿子走?凭什么?”
元诚冷声道:“凭我师尊能治愈你的不孕症,能治好你丈夫的双腿。”
袁东珠望着陈葳。
陈葳手落在腿上。
如果能重新站立起来,他很乐意。
可是对方要带走他的儿子,他不能接受。
元诚继续道:“医族大祭司的徒孙,祭司殿首徒大弟子,这可是莫大的荣耀。只要你们同意,我师尊会亲自出手替你们治病!我们要的是一个,不是两个都带走。
医族的学识、才华、武功、医术,皆是普天之下最好的,我族藏有殷商时的骨文古典,若是令公子去了医族,能学到寻常人都学不到的东西。
二位不妨再仔细想想?”
陈阅好生激动,“先生,你带我去,我去啊……”
元诚道:“小公子虽天赋不错,可像你这种的天赋,在我们医族却比比皆是,不能启动圣物血灵石的人,在我医族都不配称之为医族人。”
这话有点伤人,原本激动的陈阅立时焉了。
陈蘅笑道:“阿阅,若是阿闯或阿闹有一人去医族,我为你说情,让你跟着却医族读书学本事,如何?”
陈阅眼睛透亮,就像干枯的沙漠有了甘霖,“姑姑所言当真?”
“自是当真。”
元诚态度倨傲,行在俗世,医族就是高高在上的,相传那里有最古老的书籍,有最古老的传统,还有最强大的医术、武功。
元诚道:“没有医族的圣药,二位的病治不好。抗巫丹是圣药的一种,想来二位都见识过。我师尊是医族大祭司、北燕国师,他能出手,必能痊愈。”
莫氏道:“二位祭司,不知能否容他们与家人商议。”
元诚道:“虽说陈家的籍藏多,也不过是几百年的书籍,可我医族有往入追溯五千年之书籍,殷商、武周、战国、汉秦,更有无数真迹孤本,你们不妨再细细地想想。我医族是爱惜人才,不忍看二位小公子被误,儿子还是你们陈家的儿子,十五年后,会返家与家人重聚。
只要陈二郎主与夫人接受诊治,一个可以站立起来,健步如飞,造福万民。另一个又能生儿育女,想多少儿女都能生出来。
这样的好事,可不是常有的。
只要你们恩允我们带走一位小公子,交我医族培养,发扬我医族医术,你们有了一个才华横溢,惊艳天下、文武兼备的儿子,而我医族也多了一个出色的弟子,何乐而不为?”
白染很激动,两支灵女的后人,在几百年后结为了夫妻,生出了血脉异于常人的儿子,若能都带走更好,但陈家肯定不会应,他们只要带走一人就好。
他一扬手,手上就出现一根洁白如玉的龙角,上头刻着金光闪耀的文字。
陈蕴惊道:“这是什么?”
为了诓人,他们也不顾了。
从来没有出现过青气血脉的公子,遇到了,就不能错过。
白染道:“五千年前的龙骨文字,在我医族,像这样的古骨籍典很多。”
陈蕴接过,上头的字,他一个也认不得。
陈阔、陈阅兄弟围了过来,陈阅一脸痴迷,“真的是古骨,这是什么骨头,好漂亮。”
医族是一个古老的世族,传承了数千年,他们存在的历史比殷商更久远。
陈蕴看了看儿子,又看了看医族选中的陈闯、陈闹。
兄弟俩一脸蒙懂,没闹明白。
只觉得这骨头好看,围聚过来,用手摸了摸。
白染收回龙骨文字。
陈闹瞪大眼睛,“你也会玩戏法?我姑姑会。”
第七百四十六章 另一支(二更)
陈闹瞪大眼睛,“你也会玩戏法?我姑姑会。”
元诚道:“这不是戏法,这是医族玄术。”他一调头,“师尊,请让陈家再商议一番。”
袁东珠急道:“葳郎,明晨我要出门了……”
她想试试,她有两个儿子,又不是将儿子送人,而是送儿子去学艺。
白染揖手道:“老夫人、二位郎主,就此告辞!希望在我们回北国前,你们能给我们答复。”
花厅里,只余下陈家人。
莫老夫人正在思忖此事的利弊。
陈蕴觉得这是好事。“二弟,我瞧这法子不错。”
陈葳道:“阿闯不成,他是我的嫡长子,不能离家。”
陈蕴看了看性子最活泼的陈闹,“那四公子……”
袁东珠很是爽快地道:“只要让阿闹去医族学艺,医族就能给夫主治腿,我亦同意。”
陈阅讨好地哄着陈闹,“四弟,二兄待你好不好?”
他塞了陈闹一枚饯果,低声道:“我偷偷省下来的零嘴,都送你了。”
陈蕴看在眼里,“我……送阿阅与他作伴。”
莫老夫人道:“大儿妇那里,恐怕你还得好好说才成。”她一转头,“阿蘅,你能与大祭司说说情不,让莫家挑一个孩子去,就当是与他们作伴。”
陈蘅想到莫三舅,他也不易。
“我让医族人去莫家挑一个孩子做弟子。”
陈蘅起身,“阿娘,打铁趁热,我且回元宅,看能不能说项。”
莫老夫人点了一下头。
陈蕴揖手道:“有劳妹妹说嘴,若是可以,问问他们收不收女弟子,关关与闵儿都是好的。”
*
元宅。
陈蘅与白染分宾主落座。
白染问道:“夫人是从忆东灵女的记忆发现黄秋月灵女与袁东珠容貌酷似?”
“袁家宝、袁德宝兄弟是孪生子,袁东珠又育下孪生子,我曾听袁东珠说过,说当年她祖母娶她母亲,就是瞧中她的外祖母好生养。
袁东珠的外祖母这脉,多有孪生子、孪生女出生,她外祖母育有四子一女,前两胎都是孪生子,只第三胎是她母亲。”
“在我拥有忆东灵女的记忆后,我发现袁东珠与黄秋月长得很像,又忆起年少之时,在长安都城,其他的贵女避她如虎,而我却与她亲厚,就像血脉本身相引。”
前世的她,因为忌讳袁东珠的名声,所以不曾亲近,但对袁东珠颇有好感,从不觉得她讨厌。
也许,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以夫人之见,陈家会同意我们的提议?”
“会同意的。我长兄看重学问,长兄的嫡次子年纪虽幼,从出生之后,更是个小书呆子,小小年纪,就能识不少字。长兄为了陈家的长远计,也必会送子侄去医族学艺。”
白染点了一下头,告辞去了自己的院子。
元诚不无遗憾地道:“师尊,那可是少见的青气血脉小公子,应将两个都带走,加以培养。”
白染道:“陈家绝不会应。”
“儿子送走还是他们的儿子。”
元诚觉得陈家有些不可理喻,这要换成别人家,还不得欢天喜地将儿子送走。
去了医族,不说医术过人,这武功也是一绝,再有慧根修炼,将来前途不可限量。
“你不会懂,世家大族的嫡长子颇受看重,我瞧四公子倒比三公子更合适。”
“为何?”
“四公子敢闹敢冲也够果决,知道兄长不应,咬住他的手,看似孩子玩闹,可亦能瞧出他的反应机敏。”
元诚笑道:“陈家二公子小小年纪颇有儒雅之气。”
“世家大族养出的公子,能有几个差的,等着消息罢。”白染的手指轻叩桌案,“是不是带着血灵石去莫家走走。莫家的太上夫人血脉高贵,幸许他的儿孙里头,也有异于常人处。”
周通与长阳子坐在一边,静默地听他们说话。
元诚揖手道:“师尊,由我带着血灵石去莫家。”
白染道:“不急!太急,反而显得我们落了下乘。”
“诺!”
白染沉声道:“元诚是祭司殿首徒,若收陈闹为弟子,你要尽快带着他回到神木城,往后就不必再离开祭司殿,留在神木城教养弟子,再从医族挑几个弟子罢。”
此刻,莫氏请了莫三舅过府商议。
莫三舅听说医族相中了陈家的小公子,“医族古籍极多,医术、书籍、武功皆是最好的,能收陈闹为弟子,这是好事。”
莫氏也知这是好事。
陈蕴赞同送陈闹去。
袁东珠也应了。
陈葳则不舍儿子年幼离家。
陈阅生怕自己这个附带品去不成,正缠着谢氏,要她点头同去。
“你丢不丢人,人家相中的是四公子,你跟去作甚?”
“看书,医族有五千年前的古籍,阿娘,那是五千年前的啊,五千年前……你懂不懂?”
谢氏摇头,“为娘不懂,为娘只知道人家相中的是四公子,你却要跟着去,你去作甚?做四公子的伴读?”
“伴读怎了?有出息的伴读多了去,只要能看书,我做什么都乐意。阿娘,你就同意了吧。”
“郡主花园的藏书阁,书还不够多,待你二十岁,你能把书看完,就是誉满天下的大才子。”
“阿娘,那里的书待我学艺归来再瞧,我就想去医族。阿娘,你同意了吧,阿娘……”
陈蕴与陈阔进了木樨堂。
母子二人停止说话。
陈蕴道:“阿雪,让阅儿去罢。”
“他才几岁,能外出游学?”
“你舍不下孩子,只会害了他。三舅过府了,正想请母亲说情,要送一个孙子辈的公子去医族求学。”
陈阔满是羡慕地道:“阿娘,我也想去,可是二叔说得不错,身为嫡长子,就有自己的责任,责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