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嫡女之荣华夫贵-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崔荣华想将唐香芸送回去,可唐香芸死活不肯。

    再说另一边。

    羽林军并没有在崔家的队伍中找到朱昊,没办法了,韦统领只能再去别处找,不过仔细想过之后,韦统领还是留了些人在崔家的队伍。

    韦统领很快就走了。

    唐香芸还是留了下来,崔荣华也很无奈,她想过拔几人送唐香芸回去,可这天色不早了,就算送唐香芸回去,也是明日的事了。

    朱昊在哪呢?

    崔荣华自然是不知道的。

    崔家的队伍走了半月,后来换剩船,因为天冷,有的水面结了冰,行船极慢,足足在水面驶了一月,这才到达江南。

    后来,崔荣华也接到了几封,三是崔时仁写的,一封端王世子写的,大约是别人代的笔,另一封是朱昊写的。

    崔时仁的那三封写的是崔府这事,包括崔荣华最想知道的三房的事,在三太太屋里动手的到底是谁?

    信中写了。

    人是抓到了,是府中一个新进的丫环,那丫环也招了,所有人都没有想到,对崔三太太下手的会是江家人……

    崔夫老人知道真相后,将事情压了下来,并给江家去信,狠狠将江舅母骂了一顿,之后,就不了了之了。

    崔三太太心寒得很,对崔老夫人心有不满。

    再说江家的事,江舅母将江心柔带到江家后,在江家设了一个家庙,明面上是让江心柔住在里面为江舅舅守孝,私底下却是将江心柔关了起来,只留了一个从崔府带去的魏嬷嬷与江心柔相伴,以及两个心腹丫环。

    江心柔不管怎样哭闹都没有改变江舅母的想法。

    江舅母看来是下了狠心,要将江心柔的性子给掰过来。

    崔荣华将信反复看了好几遍,觉得三婶那案子有些不对,两件事分开看是没问题的,可合起来就不对了。你想,江舅母要江心柔的性子掰过来,而且,大哥信里透露的意思是江舅母想在那边为江心柔挑一门亲事,若江舅母真是这样想的,那何必对崔三太太动手?

    万一被发现了,两家又不结亲,这不是结怨吗?

    崔荣华觉得怪怪的。

    她又拆开了小胖子的信,上面的字极好,一看就不是小胖子自己的字,肯定是找人代笔的。上面写了一堆,其最重的就是让崔荣华帮着找好看的话本,记得将从这里听到的好故事写下来,给小胖子看!

    这小子,一看就是不是读书的料。

    崔荣华笑了,最后拆开的是朱昊的信,很短,简单的写了上次回成王府拿东西的时候出了意思,被困在房中,出不来,导致没有送别,朱昊有些难过,不过信的后面又写了,他托人将东西送来了。

    托人?

    谁,驿站的人还是镖局啊?

    崔荣华不知道,她盯着困在房中几字看了很久,困在房里面?朱昊在成王府被困住?难道是另有隐情?

    朱昊不写,那肯定是怕写在信中被人看去,若是这样想的话,应该是不能说的事。

    崔荣华暗暗记这事记在心里。

    —

    怀远县,江家大宅,南院。

    江舅舅下葬后,江家终于安静起来,江舅母也闲了下来,这日,她又去看江心柔了,刚进屋,江心柔就扔下手中经书,朝江舅母冲了过来:“娘,我要回京城,我要去找夏玉郎!”

    又是这句话。

    江舅母脸色一下子冷了下来,“夏玉朗与周家定亲了,今年(现在是二月)十月成亲,你去了有什么用?”

    江心柔几乎要将嘴唇咬破:“我不信!”

    江舅母直接打破了她的幻想:“不信?难不成你为夏玉郎会等你?周姑娘的爹是当朝尚书,你爹什么都不是!”

    江心柔:“都怪他,他太没用了!”

    江舅母听了,气得要扇她巴掌:“你爹都没了,你还说出这样的话!像话吗!”

    江心柔倔强道:“若不是死得的不是时候,我就嫁给玉郎了!爹好端端的杀什么人……”

    江舅母瞪她:“你姑姑来了信,你爹是被冤枉的,他没有杀人,崔家已经帮你爹翻了案!之前都跟你说过了,你怎么听不进去?难道,你想当杀人犯的女儿吗?”

    江心柔还是不高兴。

    江舅母一阵无奈,看向站在江心柔身边的魏嬷嬷:“嬷嬷,心柔就麻烦你了。”

    魏嬷嬷温和道:“小姐只是有些偏执,想必过几年就能改过来。”

    江心柔重重的哼了一声,她现在一点都不喜欢魏嬷嬷了,看得她太紧了,哪都不能去!

    江舅母对江心柔道:“之前你爹身上背了案子,你嫁入崔家才是最好的,现在你爹身份洗清了,咱们也用不着非要盯着崔家,娘现在正在相看,你就守一年,等出了孝,嫁了人,以后好过日子……”本该守三年,但江舅母对江家人说了,江舅舅死前说了,怕江心柔把年纪拖大了,只许江心柔守一年。

    这话自然是江舅母编的,可江家族人信了,毕竟,谁也不让族里出一个未嫁的老姑娘。

    江心柔烦得很:“娘,我不嫁!”

    江舅母苦心劝道:“到时候找一个比夏玉郎还俊的……”

    江心柔看了一眼江舅母,“真的?”

    江舅母笑:“当然是真的!”她这话也就是哄哄江心柔,等嫁了人,是美是丑不是一样过吗?

    江心柔勉勉强强算是同意了。

    江舅母本以为事情就这样完了,没想到,中午用饭的时候,下人端来一碗鱼汤,刚放上桌,江心柔突然冲了出去,捂着嘴,对着墙角干呕起来。

    江舅母只当是这鱼汤不合胃口,谁知,之后江心柔吃什么吐什么,江舅母看到江心柔这模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她当时连杀了江心柔的心都有了!

    蠢货,还真的把自己的身子交了出去……

    未成亲就成了身孕,若是传了出去,谁还敢要心柔?江舅母咬着牙,想将这孽种打掉,可江心柔知道有身孕后,整个人都明亮了起来,护着肚子死活不肯落胎,非要生下,还说要安胎,等天气暖和些,就去京城让夏玉郎娶她!

    江心柔说这话的时候,笑得可甜了。

    江舅母将她关了起来!

    偷偷的买了落胎药,想按着江心柔将药喝了,江心柔咬紧牙,死活不肯,到了后来,她还跑了,带着自己的私房从江家逃了出去。

    江舅母不敢明目张担的找,只敢悄悄的找。

    等她找到江心柔,江心柔腹中的胎儿已经五个月了,这都成形了,若是落胎,免不了一尸两命……

    江舅母为了闺女,只能认了。

    江心柔想回京中,江舅母自然不允,十月,正是夏玉郎成亲的日子,江心柔生下了一个儿子,没能见儿子一面就昏睡过去。

    江舅母看着那刚出生的孩子,轻声念叨:“别怪我心狠,你本就不该出生……”转手就将孩子交给了魏嬷嬷,“将孩子送走,送远些,孩子的下落不要告诉我,是送人还是溺死你自己看着办吧……”

    襁褓里的孩子哇哇哭了起来。

    江舅母狠狠心,别开头,不看这个跟她有血缘关系的外孙,“记住,不要让人知道。”

    魏嬷嬷沉默的点点头。

    她将孩子包好,将篮子里一塞,提着孩子趁着夜色悄悄的出了府。

    江心柔直到第二天才醒,她的第一句话便是:“娘,孩子呢?”怎么没见着,是抱去喂奶了吗?

    江舅母避而不答。

    “娘!”江心柔盯着江舅母,“孩子呢,等坐完月子,我要抱他去京城。”她之前就想京城找夏玉郎的,可肚子渐渐大了,天又热,路上不好走,她被江舅母说服了,想着等孩子生了再去,不然,若出个意外,孩子没了或者生在路上,都不好。

    于是,江心柔便留了下来。

    江舅母慢慢说道:“孩子生下来是个死胎,我怕你伤心,已经埋了。好了,这事当然没有发生过,差不多也该到出孝的日子了,刘家的公子不错,我跟刘家说好了……”

    “娘!”江心柔愤怒道,“我不信,我明明听到孩子的哭声了!”

    江舅母还是那句话:“就是个死胎,若不信,等你出了月子,我带去埋他的地方看看。”江舅母一口咬死是个死胎。

    江心柔打心底就不信,不可能!

    江家还是江舅母做主,她将江心柔关了起来,又与刘家说定了亲事,等江心柔的身子养好,过几月就嫁过去。

    江心柔闹绝食,不吃不喝,等着江舅母妥协,没想到,江舅母比她更狠:“你若想死,我也不拦着。”

    江心柔饿得不行,将魏嬷嬷端来的粥喝了。

    她拉着魏嬷嬷问:“嬷嬷,那孩子真死了吗?”她根本就不信她娘的话。

    江心柔巴巴的看着魏嬷嬷。

    魏嬷嬷低着头,叹气道:“是死了。”

    江心柔眼中含着泪,孩子死了她是难过的,可她更伤心的是不能去京中找夏玉郎了,难道,她就得乖乖的嫁给一个凡夫俗子吗?

    出了月子,江舅母领着江心柔去了安葬那孩子的地方,那是一个小小的土包,连个墓都没有,极不起眼。

    没了筹码,江心柔只能歇了去京中找夏玉郎的心思,按着江舅母的安排,不是很满意的嫁给了刘家公子。

    成亲后不久,江心柔又有了身孕,十月怀胎,生了一个闺女。

    刘公子都不太满意,不过,江家与刘家家世相当,倒也不敢拿江心柔怎么样,除了几句酸话也奈何不得。

    江舅母知道生了个丫头片子后,叹了口气,不由想起当初那个被她抛弃的孩子……

    ------题外话------

    下一章荣华就长大了……

    过渡章真麻烦。

    谢谢138**5686、耿直。

 112 八年后,相遇

    时间匆匆而去,从崔荣华离京算起,到现在已经过了八年。

    崔荣华也已经十四岁了。

    “小姐,变天了,咱们找个村子躲躲雨吧。”说话的是个梳着双螺鬓的姑娘,她坐在马车上,纤细的手指揭开了车帘一角,望着天空。

    坐在她身边的是一位少女,她生得极美,眉目如画,肤若凝脂,像那国色天香的牡丹花,让人移不开眼。

    她看了眼天空。

    乌云密布,雷声隐隐作响,看来接下来会有一场大雨。

    她道:“找个村子歇息吧。”

    “是,小姐。”梳着双螺鬓的姑娘吩咐车夫加快速度,马车的速度果然快了不少。

    没过一会,雨下了起来,先是细细的雨,两刻钟后,雨越大越大,打在马车顶上,路上起了蒙蒙的雾,几乎有些看不清路了。

    “还没看到村落吗?”

    车夫苦着脸:“还没见着。”话音刚落,他就看到前面的不远的地方有一处人家,车夫赶紧道,“小姐,前面有人家,不过那屋子看着破落得很,咱们要去吗?”

    生得极美的少女点头道:“去。”

    很快,马车就停在了那处人家前。

    一共五辆马车,最前面那辆跟后面两辆马车里全部装了人,中间的两辆马车装了东西,少女坐在最前面的那驾马车里。

    梳着双螺鬓的姑娘撑开油墨伞,下了马车,“小姐,下来吧。”

    少女下了马车,那姑娘赶紧将伞撑到少女的头上,幸好这伞够大,尽管姑娘倾斜得厉害,还是将两人全部挡住了。

    “小姐,仔细脚下,这泥路不好走,要不让奴婢背您吧。”

    “不用了,香芸,”少女笑着摇头。

    两人在说话之时,少女带的护卫已经下了马车,敲响了农家的门,开门的是个大约六七岁的小孩。

    “你家大人在哪吗?”护卫问。

    小孩点点头,“在的。”

    护卫朝里面望了望:“你爹娘呢?”

    小孩的眼神有些警惕。

    护卫忙解释道:“雨下得太大了,这天色已晚,我家小姐想过来避避雨。”

    小孩看着护卫,问:“给银子吗?”

    护卫掏出了二两银子,递给小孩。小孩看到银子,眼睛一亮,“进来吧。”说完,踮起脚,将银子从护卫手中拿了过来,放进怀里。

    护卫看了小孩一眼。

    小孩打开门,对着他笑,护卫呼吸一紧,这孩子生得可真好啊。

    护卫转身走出院子,带着少女一行人走了进来,五辆马车也驶进了院子,小孩看着他们进屋,一点都不怕。

    少女进屋后,小孩呆呆的看着她,忽然开口问道:“你是我娘吗?”

    少女吓了一跳,连连摇头:“我不是你娘,我才十四岁,生不出你这么大的孩子。”

    小孩失落的低下头。

    少女,也就是崔荣华,看着小孩的脸,隐隐觉得,这张脸似乎在哪见过。她转头问身边的香芸:“这孩子有些眼熟,他的脸咱们是不是在哪见过?”

    小孩耳朵尖,听到这话,猛的抬头,巴巴的看着少女。

    香芸想了想,摇头:“小姐,奴婢没见过。”这小孩长得可真好看啊,香芸还真没见过这么漂亮的孩子,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啊?

    崔荣华问小孩:“你叫什么名字?”

    小孩报出了自己的名字:“福泽。”然后又问,“你想起来在哪见过跟我长得像的人吗?”

    崔荣华摇了摇头。

    香芸有些奇怪:“难道你没跟爹娘在一起吗?”

    小孩抿着嘴:“我没有爹娘,只有奶奶。”

    香芸小时候也是乡下的,听到这话顿时明白了,要么就是这孩子的爹娘出了事,要么就是这孩子是被爹娘扔掉的。可仔细一想,觉得后一种不太可能,这孩子生得这么漂亮,又机灵,怎么会被扔掉呢?

    外面的雨越来越大,晌雷又起。

    屋里传来了咳嗽声,小孩听到声音,立刻窜进了屋子,声音满是着急:“奶奶,我有银子了,我这就去镇上买药给你冶病。”

    咳嗽的老妇人拉住孩子的手,“别去,镇子太远,得一个时辰呢,咳咳,你听听,这雷声多响,万一被霹中了,咳咳……”

    屋子外面看来是不错,可屋里却是比外面破旧得多,并不隔音,崔荣华听得一清二楚,她侧头对香芸道,“将车上把那几幅药拿来。”出门在外,自然要备些药,没想到,这药给别人用了。

    “是,小姐。”香芸应了声,撑着油墨伞去了马车上,他们出门备的药不可少,香芸拿了五幅药过来。

    屋里的老妇人咳得更厉害了。

    崔荣华对香芸道:“去问问那孩子哪有炉子,将药给他,派人丫环帮他熬熬药。”那孩子生得太好了,虽是乡下人,可唇红齿白的,好看得跟画上的仙童似的,若不是这样,崔荣华还真不会帮这个忙。

    香芸拿着药往里面的屋子走去,她没冒然进门,而是在门外敲了敲。

    小孩红着眼睛打开门。

    香芸指着手中的药道:“这是药正是冶咳嗽的,屋里可有炉子,要不要我们……”

    小孩眼睛发亮的看着香芸手中的药,然后在自个身上扒拉了起来,没过一会,小孩的手中就出现二两银子,正是护卫之前给他的那二两。

    他的小手捏着银子往香芸跟前递:“大姐姐,我用银子买你的药,可以吗?”

    香芸笑:“不用银子,这药是我们家小姐送给你的。”

    小孩固执的把银子往香芸手上递,香芸不收,弯着腰,低声说道:“银子留着,你奶奶的病就算好了,身子也虚,也买些东西补补,留着吧,我家小姐也不差那二两银子。”

    小孩想了想,咬下银子的一角,然后将大的递给了香芸,固执道:“奶奶说了,不能平白受人的恩惠。”

    香芸鼻子有些酸,这孩子教得真好。

    她将银子收了,小孩一下子就笑了,然后望着香芸手中的药,香芸问:“这药不轻,你拿得动吗?”

    “拿得动。”小孩子认真的点头,这是奶奶的救命药。

    香芸将药放到小孩的手上,小孩抱着药跟抱稀世珍宝似的,香芸跟在后面问:“会熬吗?”

    小孩点头:“会!”

    小孩从小干惯了农活,生火煮饭都是会的,更别说熬药了。

    香芸见小孩动作娴熟得很,便放心的回到崔荣华身边。

    小孩熬好药,将药倒进碗里,端着滚烫的药,迫不及待的端到老妇人的床前,老妇人一直咳,小孩眼睛通红:“奶奶,快喝了药,喝了病就能好了。”

    老妇人看着小孩,声音沙哑:“我喝,咳咳,我喝……”她还不能死,福泽还小,她怎么能死呢?她要养好病,出去接些活。

    小孩子帮着轻轻的吹,想让药不那么烫嘴。

    小老妇一口一口的将药喝完了。

    崔荣华备的好,自然是上品,老妇人喝了药,没一会,就闭上眼睛睡着了。

    小孩看着睡着的老妇人,心里一松。

    —

    雨一夜未停。

    这农舍虽旧,屋子却不少,挤着挤着也能凑和一晚,小孩将自个的屋子让了出来,他的屋子很干净的,他在奶奶的床边趴着睡了一晚。

    次日,天晴了。

    崔荣华从马车上拿了柳条,沾了盐漱了口,又用清水洗了脸,香芸用带来的面粉做了些馒头,大伙分着吃了,还给小孩留了一些。

    小孩道了谢,拿着馒头便去了奶奶屋里,本想着,若奶奶醒了就喂奶奶吃,若没醒,那就放灶上热着。

    “奶奶,你醒了?”小孩高兴极了,更让他惊喜的是老妇人没再咳了。

    老妇人摸了摸额头,烧好像退下去了,堵在喉间的那口啖也不见了,这药倒是好药。不过,她病了几日,身子虚,试着下床,发现脚还是有些站不稳,年纪总归是大了,不如年轻人恢复得好。

    小孩将馒头撕下一小块,递到老妇人嘴边,“奶奶,吃馒头。”

    老奶奶眼中满是慈爱,“福泽真乖,自己吃。”

    小孩自己吃了一口,又拿出一个热馒头,递给老妇人:“奶奶,还有好多,是昨夜借宿的小姐留的,她人可好了,咱们这药也是她给的。”

    老妇人问接过馒头,问:“可知那位小姐姓甚名谁,等我好了,以后要上门好好谢谢人家。”

    小孩不好意思的低下头。

    想了想,握着拳道:“我就去问。”

    说着又就跑了出去,这时,崔荣华命护卫牵了马,正准备离开,当然,在离开之前,她会让香芸跟老妇人说一声。

    小孩跑到崔荣华的跟前,声音脆脆的:“大姐姐,你叫什么名字啊,以后我怎么谢你啊?”

    崔荣华看着他,笑了:“我姓崔,不必谢,福泽真乖。”说着,摸了摸小孩的头,这孩子虽生在乡间,可身上干干净净的,若不是衣裳太差,看着倒像个小公子。

    大约是生错了人家吧。

    小孩又问:“大姐姐,你们这是回家吗?”

    崔荣华摇头道:“不是,去亲戚家。”江舅母死了,崔荣华的爹娘抽不出空,便派她来吊唁,正好她也快及笄了,娘说了,先去江家,再回京城。

    反正,娘信里跟大哥说了,大哥也会落脚江家,等她到了,带她一块回京城。崔荣华一想到就快要见到大哥了,就想快些去江家。

    小孩又问:“你亲戚住哪,姓什么啊?”

    崔荣华不由问道:“你怎么会问这个?”

    小孩认真说道:“奶奶说了,要知恩图报,既然小姐是去探亲的,以后我想报答小姐,总得找得到人啊。”

    崔荣华被这孩子逗笑了:“怀远县,江家,好好记着,若真有东西给我,让他们送吧。”

    “我记下了。”

    小孩说完,哒哒的跑回了屋子,跟老妇人说道:“奶奶,打听清楚了,这位小姐家不在这,她是怀远县江家的亲戚,现在是去探亲的。”

    老妇人听到这个消息,手一抖,手中的馒头差点掉到地上。

    小孩又想了想,说道:“她说她姓崔。”

    老妇人从床上下去,将馒头放到一边,对小孩道:“扶我出去。”小孩不懂,但还是乖乖的照着老夫人所说的做了。

    老妇人走到门口的时候,崔荣华已经上了马车,香芸拿了包点心,以及一点碎银子走了过来,准备跟小孩告别。

    老妇人见了香芸,盯着看了半天,还是没有半点印像,她喃喃道,难道是认错了?

    香芸见了老妇人,笑着打招呼:“昨夜麻烦您了,这是我家小姐的一点谢礼。”

    老妇人没接,她嘴唇动了动:“这位姑娘,你们是去怀远县江家吗?”

    香芸点点头,“是。”

    江家,江舅母……

    老妇人忽问:“可是江家出了什么事?”

    香芸没瞒着:“江家主母病逝了。”这事怀远县那一片都知道。

    死了?

    ------题外话------

    谢谢zhenyan521。

 113 不要脸的狐狸精!

    老妇人沉默起来,嗓子哑了哑:“你们主子可是崔家的二小姐?”

    香芸一惊,随后警惕的看着老妇人:“你怎么知道,难道你……”

    老妇人苦笑:“我姓魏,原来是崔家大夫人招进崔府的,后来又随江家表姑娘去了江家,江家姑娘出嫁后,我就离开了。”

    香芸恍然大悟:“原来您是崔家的老仆啊!”说着,便热情了起来。

    老妇人看看眼前的马车,又看看身边的福泽,心一抽一抽的疼了起来,福泽身份尊贵,本该穿鑫戴银,读书写字,可是,现在只能留在她身边,当一个乡下泥腿子,这样好的孩子,没银读书认字,她心疼啊。

    她这次病得厉害,本以为熬不过,想将福泽送回江家。可她又想到江舅母不待见福泽,一生下来便送走,恨不得溺死,而江家那位表姑娘,福泽的亲娘,知道福泽‘死了’后,只去过那小小的孤坟一次。

    仅一次。

    虽说是假的,可这当娘的未免也太心狠了吧!

    当福泽送回江家,福泽的日子一定不会好过,所以老妇人一直犹豫着,现在看到崔家二小姐,老妇人冒出了回京的想法,就算不成了,总能将孩子送到夏家吧,毕竟,虎毒不食子!

    正在老妇人沉思之迹。

    香芸回到马车边,将老妇人的事与崔荣华说了,这一说,崔荣华就记了起来,当初她娘请了三位教养嬷嬷,这位魏嬷嬷分到了江心柔身边,后来江心柔的婚事没了,又将魏嬷嬷送到崔荣绣身边,教了几日,魏嬷嬷与崔荣绣处不大好,又想着老家离怀远县也不远,便随江舅母一道走了。

    所以,才会出现在这。

    崔荣华下了马车,看到老妇人,便走了过去,面带微笑:“魏嬷嬷,真是好久不见了。”

    老妇人,也就是魏嬷嬷苦笑:“二小姐,好久不见,没想到能在这个小地方碰到您,真是缘分,昨日多谢您的药。”

    崔荣华问:“不必客气,您怎么会跟孙儿住在这?您的家人呢?”

    家人?

    魏嬷嬷嘴角泛苦,“早就没什么家人了,本就是宫中的嬷嬷,也没嫁过人,以前身子健,还能挣些银子,现在老了没用了,哥哥妹妹都瞧不上我了,哪里还肯收留。”没家人了。

    小孩拉着魏嬷嬷的手,将脑袋凑了过去:“奶奶,您还有我。”

    魏嬷嬷看到福泽,脸上的苦全不见了,变成了满满的笑意,“是啊,我还有小福泽。”

    小孩也笑得很开心。

    看着就像亲祖孙俩,崔荣华看着也觉得挺暖心的。

    魏嬷嬷年纪大了,出宫也久了,如今高门大户都请的是刚出宫的嬷嬷,他们想知道的不仅是宫的规矩,更想知道宫里的局势。出宫时间久的嬷嬷,大都不会请,除非是特别厉害的,所以啊,一般嬷嬷要么是回乡,要么就是挑一个好弟子,将自己的本事全数教出,唯一的要求就让弟子养老。

    像魏嬷嬷这样,也算是少数了,还捡了一个孩子来养,唉,现在孩子还小,起码得再养十年才能成年呢。

    崔荣华问魏嬷嬷:“嬷嬷现在做什么营生?”

    魏嬷嬷道:“实不相瞒,现在花的都是往日挣的银子,以前的大头都给了自家亲人,以为他们会看在银子的份上帮着养老,没想到,看走眼了,现在啊,银子也快没了。”她还剩一点私房,那是留给福泽的,她不敢动。

    崔荣华看着魏嬷嬷,沉思片刻,“魏嬷嬷,我去了江家后便回京城,身边还缺人手,你若是不嫌弃,可以留在我身边,您放心,若去了,也只是签活契。”

    魏嬷嬷看着福泽,已经动心了。

    孩子的生父在京城,她老了,活不了几年,若去了京城,起码能在死之前,将孩子交还到生父的手上。

    崔荣华又说道:“崔家设了学堂,福泽可以去。”这样懂事又讨喜的孩子,她还是愿意帮帮的。

    魏嬷嬷本就心动了,听到能让福泽去崔家学堂,根本就没有拒绝的理由了,她道:“崔小姐,老身愿意留在您身边,服侍您!”

    小孩拽着魏嬷嬷的手,“奶奶,您不要去,等我长大了,养您!”

    “好孩子,你还小,奶奶还能干活。”祖孙俩为了这事争执起来。

    崔荣华道:“魏嬷嬷,这样吧,我会在江家留五天,您若是想去,就去江家找我,当然,日后您若是改了想法,去了京城,也可以去崔府找我。”

    魏嬷嬷再三感谢。

    崔荣华道别后,便回了马车,车队就走了。

    魏嬷嬷看着走远的马车,低声对小孩道:“福泽,咱们把家里的东西清一清,我休息两日,就带你去找这位崔小姐。”去京城太远了,一老一小,若是遇到山贼,还不定怎么样呢。

    还是与崔家小姐一块进京吧。

    小孩固执道:“奶奶,我不要您当奴才。”

    魏嬷嬷笑得皱纹都舒展了:“不当不当,咱们跟着崔小姐一块去京城,你不是想你见你爹吗,你爹就在京城,我带你去。”

    小孩不可置信。

    半响,才喃喃问道:“奶奶,这是真的吗?”

    “是真的,奶奶什么时候骗过你。”魏嬷嬷想到这事,眼中一阵酸涩,若将福泽送到生父身边,那这孩子以后再也不能叫她奶奶了……

    有舍才有得啊,为了孩子的前程,这一声奶奶又算得了什么呢。

    小孩想到魏嬷嬷病还没好,又扶着魏嬷嬷回了床上,帮着熬药喂药,忙活了半天。

    *

    马车行了整整一天,直到天黑,崔荣华才到江家。

    崔时仁已经到了,崔荣华一眼就将他认出来了,可他差点没有认出崔荣华,女大十八变,这八年中他去过三趟江南,最近一次还是三年前,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