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簪花扶鬓长安步-第1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不——”
“老夫多谢知府夫人美意。正好我们医馆里就缺了医馆打杂的老太婆呢!”常太医闻言赶紧就道。便一挥手,带着两个药童上前来将曹老太太给拖走了。
药童们上手,曹老太太是叫也叫不出来。挣扎也挣扎不动。只能一脸生无可恋的被人给带走了。
至少在曹姝回来之前,她都不用妄想过太好的日子了。
成功解决了这个老太太,崔蒲和慕皎皎才放心的回到府衙。
终于,那群糟心的人全都滚蛋了!府衙里清净了,他们心里也清净了。
夫妻俩放松的躺在榻上。相互依偎着,享受着难得的宁静。
“对了,那十几个庄户的后事处理得如何了?”崔蒲突然问道。
“尸体已经让家人认领回去了。我昨天见了他们的家眷,一人赏了她们一百贯钱,并允诺等他们的孩子长大了就送到我们身边来伺候。她们虽然伤心,但神情还算平静。再等过段时间,他们完全接受了事实就好了。”慕皎皎回答。
崔蒲点点头,便又禁不住握紧拳头。“戴子昂实在可恶!要抓人就抓人,何必把其他无辜人等都给杀了?这一次,不活剐了他我就不叫崔蒲!”
这种过惯了刀口上舔血的日子的人。心向来比别人狠得多。他们做事,只求速战速决不留后患,又怎会管什么人命不人命的?那些庄户的性命,在他眼里就和蝼蚁无异吧?踩死了就踩死了,根本不算个事。
慕皎皎心里想着。却没有说出口。
对于戴子昂这样的想法,她虽然能理解,却并不赞同。尤其,戴子昂杀的是他们的人!所以,他们必须让戴子昂付出应有的代价!
两人有一句没一句的说着话,好容易享受一把这躁动过后难得的现世安稳的感觉。
然而很快,这份感觉又被打破了。
没过几天,长安那边来了一封崔阁老的亲笔信。崔蒲拆开看过,顿时浑身发抖,双眼通红——
“张中书,在回岭南曲江老家扫墓时,因病辞世了!”
距离慕皎皎预言的三年时间,竟是分毫不差。
节节高升 第410章 下作人的手段
慕皎皎听到这话,心中也是狠狠一震。
‘俄请归拜墓,因遇疾卒,年六十八。’
还记得史书上冷冰冰的一句话,将一代贤臣的结局交代得一清二楚。但是现在想来,她却觉得心口一阵阵揪痛得难受。
三年前那个孱弱而苍老的身影还在眼前挥之不去,但他们已经再也见不到他了。
张九龄的时代就这样结束了。取而代之的是李林甫的时代,然后杨国忠……一代不如一代。到最后,竟至整个唐王朝就陷入兵荒马乱之中。好好的盛唐王朝告一段落。就如现在一般,渐渐走上了下坡路。
“但凡圣人将他在长安多留些时日,他也不至于这么早就离世了。”崔蒲依然气愤不已。
“留他在长安,天天看着诸如李林甫牛仙客之流上蹿下跳吗?那才叫真糟心。与其如此。还不如让他远离那个地方,安稳过上几天宁静的日子。”慕皎皎道,“而且,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没有如果。”
“的确,对已死的人来说,的确是没有如果。但对于活人来说却有!”崔蒲一字一顿的道。
慕皎皎蓦然心惊。“你想干什么?”
“没什么。就是我原本想着,萧长史已经死了,戴子昂也肯定没有好下场,这个结局对我来说已经不错了。可是现在看来,这样还是太便宜他们了!不让他们付出点代价,如何对得起张中书这三年来受的苦?”崔蒲冷笑道。
慕皎皎眼神闪了闪。便慢慢恢复平静。
“你决定好了吗?”她问。
“决定好了!”崔蒲定定颔首。
“好,我知道了。”慕皎皎也点点头,便没有再多说什么。
崔蒲慢慢回头,连忙拥住她,两人肩抵着肩,将头靠着她的头。“我知道我这样做很任性,对你和孩子都不负责任。可是没办法,我就是受不住这口气。让我一直这样憋着,我不行!我一定要赶紧发泄出来!”
“我知道,我知道。”慕皎皎轻轻点头,温柔的在他后背上拍了拍,“你就是这个性子,我又不是今天才知道。所以想做什么你做去就是了,我和孩子们都是你最坚实的后盾。只是可以的话,你尽量把动作放柔和些,能不被人抓住把柄就别被抓住。”
“嗯,我知道。”崔蒲在她脸上轻蹭几下,“娘子你真好。”
慕皎皎但笑不语。
两人再温存一会,崔蒲便站起身来,“我去给卢九还有魏王世子写信了。”
接下来两个月。扬州府内风调雨顺,岁月静好,长安城内却是风起云涌,事情一波接着一波。
首先便是上任长安令的老母以及孙子接连往刑部告状,两个人分别攀咬了崔蒲和寿王府上的萧长史等人。前头崔蒲窝藏朝廷钦犯的事情才刚闹大,后脚萧长史和戴子昂长子喜好男风的事情也紧跟着传得家喻户晓。
盛唐时期,官员蓄养男童取乐一类事蔚然成风。但是,这都是大家私底下做的举动,并不敢拿到台面上说。现在事情一旦闹大,那就成了丑闻一桩。而有这等丑闻的人会被世人认定品行不端,至少官场上是容不下他们了。
随即张九龄的死讯传来,圣人知晓后悲痛欲绝,追赠张九龄荆州大都督,谥号文献,并派人赶往韶州曲江祭拜陵寝。
紧接着,被封为江南东道?置使的牛仙林回到长安,却没有将窝藏钦犯的崔蒲带回长安,却是将萧长史的尸体给带了回来!
萧长史和戴子昂嫡长子掠抢罪犯为奴、目无法纪、喜好男风等等一系列罪名牢牢的扣在他们头上,摘都摘不掉。
而戴子昂更犯有包庇罪、教唆诬告罪、滥杀无辜等等罪名。
罪证确凿,无从抵赖。
这么多年了,长安城内第一次爆发这么大的案件。
但这还不是结束。
等戴子昂被带回长安,他的长子也被带上刑部公堂,曹十一郎更放出惊人之语——“当初我们几十个年纪相当的少年一起被关在军营的牢房里,一天晚上突然闯进来五六个衣着光鲜的郎君。他们不由分说,把我们当猪仔一般翻来覆去的看,还扒光了我们的衣裳检查。最后,我被萧长史带走,我阿弟被戴大郎君带走。还有其他小郎君也分别被谢郎君、关郎君等等带走。他们少的带走一个,多的一口气带走了三四个!”
“我们分别在他们府上受尽折磨。可这些人还觉得不够尽兴,竟是经常一起聚会,把我们一起带去。聚众淫乐。光是我看到的就有不少长安城内的贵人!”
这又是一个定时炸弹在长安城内引爆,别说百姓们震惊,就连满朝文武都人心惶惶。
曹十一郎似乎是因为被折磨了三年,早已经视死如归,心里有什么嘴上就说什么。才一次开堂审理,就有不少贵公子被他咬了出来。时间、地点、人物所有的一切他都说得清楚明白,听起来跟真的似的。
刑部官员全都听得目瞪口呆。好容易反应过来,他们赶紧就宣布今日退堂。将门口围观的百姓们赶走。可是,曹十一郎说的那些话早已经被有心人给记在了心里。
事后,尽管官方竭力打压,但民间还是有能人将曹十一郎说的那些聚会一一给扒了出来。参与聚会的那些人、他们随身的小郎君、乃至他们做了哪些事。都被挖得一清二楚。
再然后,又有眼光独到的商人迅速集结了一批画师,以这些聚会为蓝本,出了一套套制作精良的春宫图。图册才刚面世就遭到不少人疯抢。
那些涉事的官家子弟拼尽全力去将图册收回来焚毁。然而他们这点小小的力道又怎么能阻碍图册的传播?
高手在民间。他们越是打压,百姓们对这些图册的兴趣就越大。精装版本的没有了,那么就是各种手抄本、临摹本,满长安城飞舞,大家关起门来就开始讨论又有谁谁谁家的小郎君被当做主角给画了。
时间越长。被牵扯进来的贵公子就越多。其中,身份最高的应当就属李林甫的庶三子还有牛仙客的嫡幼子了。
事情愈演愈烈,最后连圣人都惊动了。还是圣人出手,闹得纷纷扬扬的势头这才悄然止住。
只是。那些已经做了春宫画主角的郎君们已然脸面丢尽。
而在这个时候,刑部又收到了一份厚厚的资料,里头写满了这些春宫图主角们历年做下来的违法乱纪之事。
见到这份资料,刑部官员们都要哭了——这些郎君们根本就是得罪不得的。之前因为曹十一郎信口乱说。外头百姓们又乱传,他们已经被这些贵人们折磨过好几次了。现在又来了这么一份资料……这个东西,他们哪里敢深入去查?一旦查了,只怕又要牵扯进来更多的贵人。他们没这个胆啊!
无奈之下。刑部尚书便将资料递交到了李林甫案前。
耐心将这些卷宗翻阅完毕,李林甫的脸色已经?得快要滴下墨汁了。
牛仙客毕恭毕敬的坐在一旁:“李中书,您说现在我们该怎么办?”
“以牛侍中之见,此事该如何解决?”李林甫不答反问。
牛仙客连忙赔笑:“下官愚钝。想不出解决办法。不管何时何地,下官都只听李中书您的。只要您说怎么做,下官坚决执行到底!”
“牛侍中对圣人的忠心,老夫自是知道的。”李林甫捋着胡子道,“只是现在这事,明眼人都知道是博陵崔氏那个六小子闹出来的。这法子看似鲁莽,实则大有深意在啊!”
“是啊,下官发现了。这是他对咱们的报复。”牛仙客连连点头。
“不止是报复,也是警告。”李林甫说着,拍拍那厚厚一叠卷宗,“这里头。可是搜集了不少人的?料啊!虽然大都是无稽之谈,但也还有几个致命的。按他的脾气,他完全可以直接让人散出去再次传得人尽皆知。这样,不少人的前途就要尽毁。可是他却没有,你觉得是为了什么?”
“可是他想和咱们讨价还价?”牛仙客小声道。
“你说得没错。”李林甫颔首。
“可是,他想讨要什么东西?”
“他要的很简单,不过是让本相处置掉几个心腹给他一个交代罢了。”
听他把话说得云淡风轻,牛仙客却是双眼圆瞪。“这小子胆子也未免太大了点!就凭着区区几条道听途说的消息。他就敢来威胁李中书你了?”
“他还有什么不敢做的?你忘了你阿弟在扬州的遭遇了么?”李林甫笑问。
牛仙客顿时说不出话了。
李林甫便长出口气:“这个年轻人着实厉害啊!老夫现在都有点怕他了。”
“李中书您这样说,可是打算退让了?”
“这样的情形下,本相不退让,难道继续和他硬碰硬不成?”李林甫白他一眼。“现在长安城里已经闹成这样了,谁还有胆子再闹一场?而且你别忘了,张九龄才刚死!”
圣人虽然老了,可还没完全糊涂。尤其现在张九龄死了,他心里对张九龄的愧疚正在顶峰时刻。他们这两个当初将张九龄拉下马来的人如果现在敢乱闹,看圣人不收拾他们!
崔蒲也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所以才敢让人出来乱闹腾。
而他们,现在所能做的也只有一个字——忍!
“既然他想让人给张九龄陪葬,那本相就放几个人去陪好了。只是,他既然从本相这里讨到了好处,回头这些他也要原封不动的还给本相!”李林甫两指在榻上轻叩着,一字一顿的道。
节节高升 第411章 论圣人纳太真妃书
纷纷扬扬一场大戏落幕,带来了几家欢喜几家愁。
萧长史死得并不光彩,寿王府上一开始还大肆叫嚣要将他的死因追究到底,但最后还是不了了之。据知情人士说,事后不久,萧长史的家眷便悄悄搬离了寿王府,不知所踪。戴子昂论罪处斩,戴子昂嫡长子判剐刑,戴家也完了。
而那些因为蓄养男宠、聚众淫乱而成为春宫图主角的郎君们也被抓住几个典型,或被罢免官职,或祸及父辈。一时间,长安城内至少十个人丢了官。其中三个还是李林甫的一力提拔起来的心腹!
一时间,朝野上下人心惶惶,大家对李林甫越发的小心忌惮,唯恐触怒了他,下一个被折磨得死去活来的就是他们。
消息传回扬州,崔蒲只是一声冷笑:“终究还是我的官位太低了。现在也不过稍稍动摇了一点他的根本而已。要想彻底灭掉他,现在的我还没这个本事。”
还好还好,他还能认清这个事实。
慕皎皎松了口气,便柔声劝道:“没关系,你还年轻。好好做官,慢慢往上爬,总有一天你能和他面对着面的斗。要是等不到那一天。那也是你熬死了他!”
噗!
崔蒲霎时哭笑不得。“我才不要熬死他。我一定要他有生之年把他踩在脚下,让他对他当初做过的恶事忏悔认错!”
“嗯,我支持你。”慕皎皎颔首,心里却道——要等到这一天,他至少还得再熬十年吧?十年时间,不知道他会混出个什么模样来?
再想一想,她突然发现崔蒲都已经做官十年了!
天长县三年,海陵县三年多一点,再在长安为崔老夫人守孝小半年。现在,已经是崔蒲身为扬州知府的第三年了。
十年光阴弹指即过。回想往昔,崔蒲初到任上时,什么都不懂,筚路蓝缕开创出天长县的一片大好天地。再回顾一番这十年来的成就,她才发现原来他们已经经历了这么多的事情,也做出这么多成绩来了!
这其中每一桩每一件,单拿出来就足够令人名留青史、傲视群雄了。可是崔蒲却每到一任都能做出让人眼前一亮的成绩,也就难怪他短短时间的时间就已经成了人人敬重的扬州知府了。
如果以这样的冲劲继续前进的话,想必再过十年,他回到长安和李林甫当面锣对面?的干也不是什么妄想吧!
过后不久,曹姝和邱山夫妻也回来了。
案子审理完毕。曹十一郎虽说是这个案子的苦主,但他毕竟也是戴罪之身,所以等尘埃落定后,他还是被押送往军营,继续充军。
曹姝领回了曹十二郎的尸骨,就在扬州城外找了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将他掩埋了。
曹老太太得知后,又是一通叫骂。奈何曹姝现在根本就不和她正面冲突,凡事都有邱山站出来和她对峙。甚至在得知曹老太太现在被按在医馆里打杂后,曹姝也只是淡淡的道了句:“哦,知道了。”
就完了。并没有如曹老太太所愿,巴巴的把她从医馆救出来,如之前一般放在身边悉心安置。
曹老太太免不了又掉了几滴泪,骂了她几句。只是如今她的身份早已经公诸于众,她早没了拿捏曹姝的把柄。曹姝也着实被她伤透了心,现在只打算给她养老送终,代父辈尽到孝道就够了。至于什么锦衣玉食的供着她之类的……呵呵,想都不要想!
“对了,阿舅和我们说,现在长安城内已经乱套了,所以他便建议我们来扬州追随你们。顺便,也让大郎多跟着表姐练练医术。跟着表姐一年,可比他一个人闷头乱撞十年都更有用!”
丫的,怎么稀里糊涂的,他们身后就又多了一个拖油瓶?
听到这话,崔蒲心情又变得不大爽利。没办法,慕皎皎和邱山过去的种种还是深埋在他心里头的一根刺,即便邱山和曹姝成亲了也没有完全拔出。原本他还想着等成亲后,邱山就能带着曹姝离开扬州呢。也省得这丫头一天到晚的缠着慕皎皎,那一双满是孺慕之情的目光眼巴巴的盯着慕皎皎看,看得他时不时的心里一阵乱跳,总是不由自主的开始多想。结果谁曾想……
失策啊。他太失策了!
慕皎皎对于这个倒是无所谓。
“你们要跟着我们跟着就是了。不过,现在六郎这一任知府马上就满三年了。接下来考绩过后又要重新调整官职,我们还不知道要到哪里去呢!”
至于继续在扬州知府这个位置上待着,那不大可能。扬州知府这个位置实在太重要了,油水又十足,一般人最多坐上两任就滚蛋了。而就崔蒲前些日子干的那些事,只怕吏部不会再让他这么优哉游哉下去。
“没关系,我和大郎已经商量好了。表姐你们去哪里我们就跟去哪里。只要有你们在,就算是去荒山野岭我们也不怕!”曹姝立马便道。
邱山定定点头。
这小两口也是盯上他们了。
崔蒲彻底无力了。慕皎皎倒是浅浅一笑,对他们的忠诚十分满意。
再问他们一些长安那边的消息,曹姝和邱山都一一作答。
这对小夫妻新婚之日就遇上官司。中途又往长安跑了一趟,今天刚刚回来,中途也是波折不断。到现在,他们也当是累了,崔蒲和慕皎皎也不多留他们。得到了想要的消息,他们就赶紧送让他们回去歇着了。
“对了,表姐,表姐夫。我们回来之前,阁老府上的大少夫人、鄂国公府上的三少夫人、还有范阳卢氏的九郎君等人都写了信让我们给你们带来。”
曹姝说着,便从包袱里取出厚厚的一摞信递给他们。
“嗯,辛苦你了。”慕皎皎连忙颔首。
曹姝这才放心的和邱山一道下去了。
崔蒲和慕皎皎夫妻再看看眼前这七八封信。再看看封皮上的署名,两个人都不约而同的抽了抽嘴角。
“你这次做的事情很过火吗?怎么把他们都给惊到了?”慕皎皎小声问。
“不至于啊!就我这性子,多无法无天的事情都做得出来,他们又不是不知道。”崔蒲撇唇道。“再说了,这里有一半都是给你的呢!”
“也是。”慕皎皎点头,“咱们还是先看看信里写的什么吧!”
话落,夫妻俩便各自拆了各自的信。细细看了起来。
等手头第一封信看完,夫妻俩的面色就变得严肃起来。再等手头的信看完,他们的神色已然带上了几分讶异和不解。
“圣人和寿王妃的事……程家阿姐在信里已经告诉你了吧?”两人四目相对,崔蒲慢声道。
慕皎皎颔首。
崔蒲顿时就将信一扔。“无耻!果真是不重礼数的胡人。竟然连强夺儿媳的事情都干得出来!”
慕皎皎默然。
唐明皇和杨贵妃的风流韵事,她早八百年前就知道了。就连关于两个人的诗词她都能倒背如流。现在事情真正发生了,她的感觉也只是淡淡的。
或许是因为她从小就耳濡目染,已经从心理上接受了这个故事的缘故吧!
不过崔蒲世家出身,从小深受礼数的熏陶,对这等乱仑之事打从心理上厌恶。一时半会,他是不可能接受了。
“不过换个角度想。这样一来,寿王的脸面丢尽了。寿王府也成了新唐王朝上下的一个笑话。因而武家也彻底一蹶不振,萧长史的儿女也不可能再借助寿王之手为萧长史报仇。这也不失为一件好事。”慕皎皎小心劝慰道。
崔蒲冷叱:“姓萧的和姓武的就算找到我跟前来,我也能用我的真本事灭了他们,不需要用这样恶心的法子来削弱他们的战斗力。这是对我的侮辱!”
慕皎皎耸耸肩。只在心里道——你就先气着吧,接下来还有更让你生气的事情呢!
再过一个多月,开元二十八年十月,圣人以为母亲窦太后祈福的名义,敕书杨氏出家为女道士,道号“太真”。
是杨氏,不是寿王妃杨氏玉环。从称呼上就能看出端倪了。
消息传到扬州,崔蒲又发了一通火。
江北本土惯出文人雅士。在这块几乎没有经过胡族文化侵袭的土地上成长出来的学子都是儒家文化的最强拥护者。得知此事后,扬州、苏州、常州各地的饱学之士纷纷出言抗议,并集体签署了《论圣人纳太真妃书》,上交朝廷。
在那上头。赫然盖上了崔蒲的私印。
慕皎皎看着他郑重其事的将私印盖上去,只是无力叹息:“明知道是无力回天的事情,你们哪来的激情坚持至此?”
“管他是不是无力回天,反正我们只是表达我们的一个态度罢了!”崔蒲不以为意的道。
这份卷轴很快就通过层层审查,送到了圣人案头。
将这一份卷轴仔细看完,目光还在最后那个通红的印鉴上流连半晌,圣人才无奈笑道:“这个小崔爱卿,胆子可是越来越大了啊!李中书,你说呢?”
节节高升 第412章 番禹知府兼市舶使
“他向来胆大包天,这个圣人不少早就知道了么?”李林甫平静回应。
“也是。朕最初看中的就是他这个敢闯敢拼的性子。如若不然,现在堆满了库房的甘薯还不知在哪里呢!”圣人笑道,便摆摆手,“把这卷书收起来吧!”
高力士连忙应是,小心将卷轴收起放好。
圣人换了个姿势。又对李林甫道:“对这个小崔爱卿,朕是爱也不是恨也不是。十年了,他的政绩可圈可点。不管换到什么地方,总能给朕惊喜。这么些年下来,也着实为改善民生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可是呢,每次朕想以此嘉奖他的时候。他又总能惹出事端来,让朕气得想直接将他的官帽给撸了算了!一转眼,他这一任扬州知府也要到期了,你说接下来朕将他安排到哪里去才好?”
李林甫表面平静依旧,心里却是一阵惊涛骇浪——他故意将这份抗议书递到圣人跟前,就是想让圣人看看崔蒲到底是个什么人。结果谁知道,圣人看后根本不以为忤,反而对崔蒲越发的赞誉有加了!
他还是小瞧这个小子了。他走的不就是这么一条特立独行之路么?
眼神一闪,李林甫便道:“崔知府年纪尚轻,正是意气风发、想要拼尽一切建功立业的时候。当然。在尚未及冠的年纪就做上一地知县,并能在短短十年内做出这许多亮眼的成绩,也说明他能力不俗,圣人您能不计较他的坏脾气继续重用他,是他此生之幸。不过……”
圣人正听得高兴,忽听他话锋一转,不由皱起眉头:“不过什么?”
“不过,微臣以为,他的胆子似乎越来越大了。以前还只是对付对付那些和他一样的长安纨绔,抑或是地方上不听话的乡绅。可是现在,他竟是和上官面对面也丝毫不露怯。听牛侍中说,他阿弟从扬州回来,竟是直接病了一场。睡梦里头还在大叫‘崔知府饶命’!可想而知他在扬州被吓成了什么样。微臣觉得,他能有这般胆识。应该都是跟着郭刺史他们学的吧!”
圣人的面色立时阴沉下来。
良久,他才慢声道:“你说得极是。这小子还真是胆子越来越大了,闯的祸也越来越大。多少次朕都当他要失手了,结果他生生又圆回来了!这人啊,胆子可不就是越养越肥么?看样子。是时候给他点教训,让他知道什么叫做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听到这话。李林甫眼中快速闪过一抹喜色。
但是,这些还不够。
他便又道:“不管圣人再将他安排到何处,那都是对他的期许,想必他也不会让您失望。只是微臣现在在想。该不会等他们换了地方,郭刺史他们还会一路跟了去?微臣听说。在崔知府夫人的调养下,他们的身子骨现在都硬朗极了。他们也都认准了崔知府夫人,其他哪个大夫都不要呢!”
这个人在圣人身边侍奉多年。对圣人心中的禁忌了如指掌。不过是简单一句话,就成功让圣人沉吟起来。
李林甫说得没错。这些年,崔蒲和郭刺史他们来往是太频密了些。不过,只是一个文臣和一群武将在一处玩闹,并不见他们和其他皇子之类的接触。想来他们应该也没什么别的意思。
可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
圣人毕竟年纪大了,人也格外的多疑起来。
思来想去好一会。他才道:“他们不是说是去扬州调养身体的么?既然是调养,自然就会逗留在山清水秀之地。而且朕听说,小崔爱卿夫人带的徒弟也都已经出师了?”
“是啊!第一批徒弟都分布在天长县、海陵县以及扬州城的休闲山庄内。听说那些老臣都对他们的手艺赞不绝口。现在徒孙正跟在她身边学着呢,上次在对抗瘟疫那件事上。主要发挥力量的就是这么一批人!按照崔知府的计划,以后他们也都是要分布到全扬州府内的休闲山庄去的。”
“很好。小崔爱卿这个安排不错。既然如此,那朕就着户部拨款,助他们尽快将各地的休闲山庄都建起来吧!”圣人沉声道。
他的目的达到了!
李林甫也终于露出一抹笑意。“崔知府要是知道这事,肯定要喜死了!圣人对他如此关照,现在可是助他解决了最关心的一件事了。想必到了下一任所在,他就能全心投入到新的事情中去,不用再牵挂扬州的事情了。”
“但愿如此吧!”圣人低哼了声,面上看不出喜怒。
到了年底,两封敕令接连从长安送来崔蒲手上。
第一封便是圣人着户部拨款二十万贯,决定依照崔蒲之前交上去的方案,在扬州各处都遴选风景优美的地方修建休闲山庄,好方便年岁大了的老臣来这里荣养。不过这个已经专门立项,由专人主导,崔蒲只需要将手头的图纸交出去就行了。
第二封则是对崔蒲新的任命。
番禹知府兼市舶使,这官职倒是小小的升了半级,协管的事情也更多了。
只是……番禹……
番禹便是后世的广州。但是在唐朝之前,南方大部分都是蛮荒之地。尤其处于最南端的番禹,那里除了一个小小的番禹府以及一座同外界来往通商的码头外,其他地方几乎看不到人烟,而且瘴气密布,秦汉之时都是朝廷流放犯人的场所。现在虽然改进了些,但也没好到哪里去。
真正南方发展起来,那已经是宋朝以后了。
现在崔蒲被任命为番禹知府,根本就是发配!
看来,是李林甫就崔蒲之前的所作所为开始施展报复了啊!当然,圣人也从中掺了一脚。
对于这个结局,慕皎皎和崔蒲早有预料,倒不是太惊讶。只是想想三个还小小的孩子,他们心中难免生出几分愧疚。
都是因为大人的任性,连带孩子们也要跟着他们去遥远的南方吃苦了。
不料,大娘子听说之后,立马就笑道:“太好了,我们可以去吃荔枝、吃樱桃啦!”
节节高升 第413章 郭子仪来了
这孩子……
慕皎皎和崔蒲都哭笑不得。
在他们多年的耳濡目染下,这几个小娃娃也都成长为了不折不扣的吃货。只是这个年代物产不算太丰富,交通运输也不发达,新鲜蔬果只能吃到本地的。其他地方,诸如岭南的荔枝,就算从岭南现摘了快马加鞭送过来,路上也要耽搁三四日的时间。等东西送到,早已经坏了不少了。
孩子们嘴巴又刁,稍微有点变味的就不吃了。可偏偏他们都对岭南荔枝龙眼等水果情有独钟,每年崔蒲都要耗费财力托人从那边摘了不少送来。但这样也不能满足几个小娃娃的胃口。
所以现在,一听说他们可以常驻荔枝的原产地,也就难怪大娘子高兴成这样了。
大郎君虽然没说话,但那闪闪发亮的双眼也泄露了他内心的兴奋。
二郎君也破天荒的睁开了双眼,目光瞬也不瞬的盯着慕皎皎看,仿佛在问她这个消息是否属实?
在见到慕皎皎点头后。他唇角也往上弯出一个浅浅的弧度,然后心满意足的闭上眼睡觉去了。
原本准备了一肚子打算安抚孩子们的话根本就没有用武之地,反倒是孩子们的表现让他们惨遭这个残酷现实打击的心灵受到了莫大的抚慰。
崔蒲感慨的低叹一声,忍不住摸摸女儿的小脑袋:“话虽这么说,但广州天气以及风景可都没有扬州这里好。那里也没有诸如这里这么多好玩的东西。等你们去了那里,怕是就要寂寞好一阵子了。”
他是在给女儿打预防针。看圣人现在的意思,是已经对他和郭刺史卢国公一行人过从甚密这件事开始不满了。所以现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