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侯门恩-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呀,也不必称什么姨娘,称一声姐姐就是了。”阮氏道。
  沈寒香一想,孟良清似曾提过他娘给了他一个通房丫环,想必这个就是了。才来第一日,阮氏就叫出来见面,又叫她称沈寒香姐姐,沈寒香大抵明白了过来,这在告诉她,她们都是一般的人。
  心下却也不气,打算静观其变。
  沈寒香自己虽不气,但坐下吃饭时,郑书梅见到桌上多了个桂巧,脸上却就闪过一丝不悦。不过当着阮氏的面,不好发作。
  及至吃了午饭,在阮氏院里睡了会,郑书梅携着沈寒香出去,那桂巧送她们到门口,郑书梅看也不看一眼,就拉着沈寒香走了。
  十二名丫鬟跟在她们后头,四五步之遥,手里各自捧着拂尘、果品、妆奁、各式不知道装的什么的盒子。
  郑书梅才说:“这个丫鬟你不知道,成日里作着飞上枝头变凤凰的美梦,听说还爬上过小侯爷的床。真……真不要脸。”那郑书梅骂人的话不会几句,除了翻来覆去咀着不要脸,却也说不出别的了。
  沈寒香便问:“怎么个不要脸法?”心里也奇怪,好像孟良清先有的通房丫环,后郑书梅才进的门,且像是她爹沈平庆也有好几个姨太太,都是服侍沈平庆的,通房与孟良清同床共枕过了,郑书梅也不当愤愤不平,说穿了大家都是一样的人。只不过郑书梅才说了没几句,脸皮子就红,沈寒香知她官家小姐脸皮薄,自识趣不细问。
  郑书梅拉着沈寒香步入一处凉亭,戏台搭在水上,随船而动,船行到水中央,四角戴斗笠的船夫扯起锁链来,将那船固定在水中。
  亭子里只剩了沈寒香和郑书梅两个,下人都被竹帘隔在外面。
  “一个丫鬟,又不是陪嫁的,那时小侯爷又没个正经侧室,却就独一份成了通房伺候的,能要什么脸,小侯爷是要承袭侯爷位子的人,打小就喜欢清静,我来了这两年,寻常时候都见他不到。却叫个丫鬟钻了空子……”郑书梅把瓜子一颗颗剥好,她本来爱吃硬壳脆香的东西,嘴巴闲不下来。但进了孟家的门,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当真苦闷。
  “少爷行事磊落,想必就算那丫鬟要图什么,也未必就能图得到。”沈寒香端起茶杯,那茶杯小得很,她呷了口,见郑书梅似被说动了些。
  “你是官家小姐,身份比我们都要尊贵百倍,父亲又是光禄大夫,还有什么可不放心的呢?”
  郑书梅生得一张清秀的脸,谈不上姿容,但毕竟好米粮养着,父母也算悉心栽培,心思单纯,一听沈寒香这话,难免生出几分亲近,点了点头,咧嘴一笑,“就说你来了我这日子好过些,听说妹妹出过关的,关外的人是不是都不穿衣服的?他们到底吃牛皮不吃?”
  “……当然不吃。”沈寒香道,见郑书梅隐有失望,她又道:“他们吃树根。”
  郑书梅张大了嘴。
  沈寒香忍不住笑了,郑书梅一怔,手拍向沈寒香的肩膀,笑骂道:“怎么人家好端端问你,偏拿我打趣来了!”
  沈寒香拈了枚腌制的乌梅含着,微微眯起了眼睛。大概从今往后的日子,都是如此顺水推舟,与孟良清的妾们,议论这府里上下尊卑,角落里的八卦,人心里的猜忌。或是谁受宠了又或者与孟良清感情不睦了。
  晴好时可以姐妹结伴出府逛逛,天阴时她那院子里抱厦中有一张临窗摆放的书案,正是读书听雨的好地方。
  但为什么,一想今后数十载都是这样的日子,她隐约会有些不甘呢?沈寒香看着郑书梅,郑书梅长她一岁,正嗑瓜子目不转睛看台上的戏,仿佛沉浸其中一般,连同她说话都顾不上了。
  “不瞒大哥,素来我便羡慕诗中所说的,愿得一人心,白头不相离。这与妻或是妾没有什么干系,只不过心有所属罢了。”
  当时沈柳德劝他与沈蓉妍调换了妻妾位份时,她辩驳说的话还十分清晰。日光暖而薄,戏台中传出咿咿呀呀痴痴缠缠的声音。竟又换了一副光景。
  忽一丫鬟的声音叫了起来:“巧姐,怎么你过来了,这里有我们伺候就行了。”
  郑书梅啪一声丢了瓜子,脸色一变,刚要起身。
  竹帘掀开,方才在阮氏那里见过了的,叫什么?沈寒香想了又想,笑道:“桂巧姑娘来,想必夫人有吩咐。”
  “夫人命我过来问问,沈姨娘那里可还缺什么不缺,要是短了什么吃的用的,就告诉我一声。”那桂巧忽顿了声,看了郑书梅一眼。
  郑书梅脸色又一变,不悦地拧眉,“看我做什么?”
  桂巧没搭话,行止之中,自有一股不卑不亢的气质。
  “夫人让我搬过去沈姨娘那里,与沈姨娘一同住。”
  这倒是沈寒香始料未及的,没等她说话,郑书梅冷哼一声,“什么东西,小侯爷特为妹妹隔出来的,本就防着什么不三不四的人都去打扰妹妹,这里有个人好不知羞,竟要搬去妹妹那里。若说同我们姐俩一般熟识,又是一般身份,自然妥当。偏不过是个丫鬟,到底搬到妹妹那里,是谁伺候谁,院子里的下人们又听谁差遣呢?”
  桂巧抬起眼睛来,那眼珠子很黑,上前一步,竟向着沈寒香跪下了。
  沈寒香也没让,只笑了笑:“姑娘做什么拜我?我受不起。”她心想桂巧一定有一番说辞,倒是不急着避她。
  “原本我是少爷身边伺候的,与簟竹她们无二。”
  簟竹眼下在伺候沈寒香,昨晚已见过了,起初没想起,后来却想起来了,那都是从前她与沈柳德到侯府拜访时见过的丫鬟,想必与孟良清主仆情分非同一般。
  “我也不是个麻烦的人,到沈姨娘那里住,是夫人的意思,虽说如今是六夫人管事,但六夫人管事也是夫人的意思,总归侯府中事,都是听夫人吩咐。”桂巧道。
  沈寒香还不知道六夫人是谁,只先答应着,反正是阮氏的意思,她那里也宽敞,安排得碰不上面就行了。
  到卸妆洗漱那会,沈寒香才叫来簟竹,问了问府里的事情,才知六夫人是忠靖侯的第六位夫人,因当时孟良清还没娶妻,称她为“陈姨娘”。
  “郑姨娘过来之后,就改称六夫人了。姑娘除了晨昏问安之外,但凡不出这个院子,照少爷的吩咐,都称您一声姑娘。”簟竹道。
  沈寒香于称呼一道本不大在乎,撂了只翡翠耳环在桌上,嗯了声,簟竹上来给她擦脸。
  收拾停当之后沐浴熏香,再换了沈寒香自己带的人来伺候。
  时辰还很早,侯府中酉时用膳,又是在阮氏那里用的,一大家子人多半都在,沈寒香还认不全。她与郑书梅当时分坐左右,桂巧在她身后立着,令她不禁又想起“妾”字拆解来。
  吃饭时一个眉目生得淡淡的小姑娘一直不停看她,沈寒香只装作不知道。
  唯独孟梓光开口说了一句,“清儿身体不便,往后仍然在自己那里用膳就可。”
  阮氏自然应了,神色也是如常。
  那席上大概就是孟家的所有家眷在内了。菜式比沈寒香见过的都要丰富,却都默不作声用饭,连筷子声汤碗声都听不见。
  沈寒香正在回想发愣,外头一声咳嗽声传来。
  那声音显然是孟良清。
  沈寒香不禁脸色有点发红,看了彩杏一眼。
  “我去开!”三两跑着过去了。
  沈寒香对着镜子,手里捏着根簪子并未起身,直至孟良清瘦削的肩膀投在镜子里,她才抬起脸瞥了他一眼。
  “怎么今日还是在我这里?”话一出口,沈寒香才发觉,这话怎么这么酸呢,有点后悔开了口。只是一张嘴,她就管不住嘴里跑出来的是什么。
  孟良清脸孔也有些薄红,顺势掬着她的头发,俯身对着镜子里沈寒香的面儿说,“这院子是我住的,不在这里,能在哪里?”
作者有话要说:  本来要在公司一鼓作气干完这一发……结果中午回了趟家,下午忘了带眼镜去,我就贴在屏幕上……………………
  坚持了一个多小时之后脖子太疼了,遂作罢。
  对,老年人就是这样容易受伤害。

☆、八十五

  
  原来孟良清安排给沈寒香住的院子,本就是他住的地方,不过在院外添了圈花丛、竹林,又以湖水隔开,与侯府中旁的地方分开。
  夜里睡在了床上,沈寒香张开眼睛,侧过脸凝视孟良清黑暗里笔直的鼻梁。心里难免有些感慨,这已是第二次嫁人了,她却有种宛如新妇的体验。
  手从被子里摸到孟良清微凉的手掌,他鼻腔里发出清浅的声音,却未睁眼,显还睡得熟。
  秋天的夜晚,空气里有一种甜蜜的香气,沈寒香弯了弯嘴角,脑袋抵在孟良清肩头又迷迷糊糊睡了去。
  平顺安稳的日子容易过,眨眼到了次年秋。
  孟良清领命南下,收编孟家旧部。孟梓光被派往北面边塞。
  “塞外鞑子有些蠢蠢欲动,不然也劳驾不到孟老大人头上。”福德在边儿捧了盅枸杞红枣茶给沈寒香。
  沈寒香微有些发怔,上辈子她印象里北边是有打过仗,但不过是小打小闹,因此也不大担心她那公公。倒是沈柳德为这事来过几趟,大概是塞外暂且不去了,家里也有些底子,老老实实开铺子做生意了。
  沈寒香当时笑说,“如今是你当家,我可不管的了。”
  确实,嫁了人从前家里之事便是心有余,力也不足了。且阮氏也不是个愿意消停的,待她是客气有礼,先安排个桂巧住在她院子里,后派了两个老嬷嬷来说给她使唤,其实是来给沈寒香教规矩的。
  沈寒香一想,反正早晚也要学规矩,也不算为难。
  只不过近来沈寒香总觉得身子乏倦,一日里有多半时辰在睡。
  一早大夫来号脉,她都拖足了半个时辰才起身,还问了问这嗜睡的症状。
  那是个年轻大夫,姓林,沈寒香大约还记得是叫林灏尧,是位太医。
  他收起了盖在手上的绢帕,彩杏替沈寒香放下袖子。
  “沈姨娘该听过一句话,春困秋乏夏无力,眼下时节,正是容易犯困,您的脉象平和稳健,本来无事,吃药反而不好。”
  沈寒香自然信了。
  但这日正是初十,每月初十她要去别院看沈柳容读书读得如何,中午在别院吃饭,又吐了一回。
  “不过是闹肚子,哪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恰逢沈柳德也来别院见她,见她吐过之后脸色发白,非嚷道:“去请回春堂的徐大夫来。”又向沈寒香道:“你夫君不在家中,就不爱惜身子,回头小侯爷回来,他当然舍不得责你,怕要责难我了,看在咱们一个爹的份上,你还是给大哥留条活路罢。”
  沈寒香听了发笑,却又没力气,心想,侯府里每日问脉的大夫怎么问也问不出个所以来,都是宫里太医,再没有医术更高明的了,多半外间大夫说的也是一回事,不如就让沈柳德宽宽心好了。
  来的是个胡子花白的老儿,沈柳容就坐在桌子另一边,桌上铺了宣纸,他在练字。见老儿进来,放下笔目不转睛看他把脉。
  “小妹究竟是什么毛病,徐大夫但说无妨。”本来坐着的沈柳德,此刻负手站在一旁。
  那徐大夫摇头,又点头,花白眉毛蹙起又松开,继而摇了摇头,看着沈寒香,“老朽还要再号一次脉,有劳夫人。”
  沈寒香本欲缩回的手又放了回去。
  片刻后,徐大夫眉峰松开,炯炯深目看着沈寒香,双手一拱,贺喜道:“夫人这并非得病,乃是有了身孕。至今两月有余,嗜睡乃是应当。”
  一听这话,沈寒香心中怦怦一跳,却又疑惑,侯府里日日有人问安请脉,既有两月余的身孕了,那太医却一个都没瞧出,也是古怪。
  又一转念,多半她这身孕来得并不是时候,只是来不及细想,先问过老大夫孕期避忌,多少她也记得一些,但此次沈寒香格外当心,她前世失去一个孩子,这次再不想有半点疏失。
  徐大夫要走时,又被叫了住,沈寒香目光闪烁,轻声问他:“孩子出世之前,徐大夫可能保证此胎万无一失,小孩必定四肢康健?”
  徐大夫只道她初为人母格外紧张,却不知她前次生下的孩儿天生没有双臂,即使已然隔世,如今想来,难免责怪自己有孕时不曾当心,白白带他来世上受一遭苦。
  “眼下胎儿还未长成,暂时难说,但到得五个月之后,老朽再为夫人把脉,应当能够确知胎儿情况。”徐大夫慈眉善目,沈寒香听沈柳德说过他乃是个大大有名的神医,心下释然。
  大夫一走,沈柳德当即原地搓着手走来走去,最后下了决心:“你即刻写一封信,给小侯爷报喜。”
  沈寒香正在出神,未曾听清。
  沈柳德见她失神,摇了摇她的肩膀,喜道:“这样大的喜事,当然要立刻报给你夫君知道,人逢喜事精神爽,说不得我妹夫一听,身体也就好了。”
  沈寒香忍不住失笑,虽不认为孟良清会就此好了,但也叫人奉上笔墨,给孟良清写了一封信。
  沈柳德拿去贴身收好,从他那里发信出去,既不会让侯府中人留意,更不会让侯府中有意瞒着她有孕消息的人发觉。沈寒香当即心头稍宽,下午陪着沈柳容练了字听他背书,回到侯府已是傍晚。
  她晚饭也没吃,就去睡了,醒来时已起了更,不想搅扰他人,沈寒香坐起身,盘腿在床理了理头发,打算去厨房找点东西吃。
  她自己大概因心中有事不大饿,却不能饿着肚子里的小东西。
  沈寒香秉着一支蜡烛,免得惊动下人,去厨房的路却不大熟,出了花园往东行了几百米。
  夜里树影被风吹着轻微摇晃,她身上披的一件大氅给吹得有些凉,不免抱臂摸了摸手肘。
  面前有个月洞门,门后是哪儿一时却难以辨别了,但似乎是不用过第二道门就能到厨房的,沈寒香犹豫了片刻,正想原路返回,重新查看一遍。
  忽传来个压低的女子声音,模模糊糊听不大清。
  沈寒香当即就想走了,毕竟活了两辈子,说话的多半是侯府中人,她并不想牵扯到侯府里的事情中。
  才走了一步,一个清晰的男声却响了起来:“不管你是谁的人,我要定了你。等我好兄弟回来,我给他一说,他定没有不肯的道理。”
  “你疯了!”
  这次沈寒香听了出来,是桂巧。沈寒香脚底下不由自主回转身去,她轻轻吹熄蜡烛,沿着门边那堵墙走了几步,贴着墙上的细小方格窥看出去,对面有竹枝林立,也切割成方格的一片,但方格并不重叠,便让能看见的孔隙更小。
  只见女子披着斗篷,兜头套住,又是背对这里,沈寒香看不真切,只能凭借声音判断。
  “你既已经知道了我不是什么好人,就不要来找我了。让人看见……你当这是什么地方,我纵死一万遍也不够。况且我家里还有哥哥有母亲,你要是……”女声发了急,“你要是当真把我放在心里,当真在宫中相处的朝夕你还记得一丝半点,就不要再来。”
  “不行!”男子气急败坏去扯桂巧手臂,她惊忙躲开,转头看了眼。这一眼沈寒香看得清楚了,果然是桂巧。
  此刻墙外传来一声鸟叫,沈寒香也辨不出是什么鸟,但深更半夜,便是有鸟叫也当只不过二三声,已经深秋,那鸟却叫个不停,三声一顿。
  男子抬头看了眼墙,桂巧忙推他:“你走,快走,再不要来了。”
  “我还会来的。”男子抓紧桂巧的肩膀,也不顾她的意愿,亲了她的嘴,才跃上墙头。
  他功夫甚是了得,至少侯府的护院全然没有发现他的潜入。桂巧拉紧了帽子,从月洞门底下过,好在她也是心虚,不敢东张西望,否则自己躲在这里,极易被看见。沈寒香暗自庆幸,又在原地等了一会,身上没带火折,没有烛光要找厨房更难了。索性回房去睡,摸了摸肚子,嘴里喃喃嘀咕:忍忍啊,睡着了就不饿了,明儿一早起来,娘给你弄一大堆好吃的。
  次日吃过早,沈寒香正在廊檐底下坐着,簟竹一面喂鹦哥,一面逗它说些吉祥话,都是些“万福”之类的。
  沈寒香看得入神,实则在想给她请脉的那个大夫,便叫了福德来问。
  “林太医是太医院新秀,还是夫人举荐才晋了官职,从前来侯府请脉的是陈太医,后来陈太医年纪大了,便告老还乡去了。之后医正大人来过一阵,终归事务繁忙不大方便,索性换了林太医来。”
  沈寒香沉吟道:“夫人举荐的?”
  “对。”
  “是夫人家中什么亲戚么?”
  “那倒不是,听说是给夫人瞧病,方子特别灵,夫人高兴,便在太后娘娘跟前说了他几句好话,眼下仅次于医正大人了。”
  “是什么时候举荐的?”沈寒香问。
  “这个奴才不大记得,要去问问才知。”
  沈寒香忙道:“我白问几句,不用去问。”
  福德笑道:“奴才也白说的。”
  要是打听这个林太医,怕要瞒着她有孕这事的人就会被惊动,沈寒香心想,如果是阮氏要瞒这个消息,眼下不知她居心,孟家父子都不在府里,数阮氏地位最高,要是真的出了什么事,真是叫天不灵了。至少要忍到孟良清回来再说,但也不知孟良清什么时候才会回来。
  沈寒香素来不是胆小怕事的人,如今肚子里揣着个东西,却不得不打起十二万分的小心。
  那林太医再来,照样说沈寒香身体康健没有问题,收起药箱要走时,沈寒香叫住了他。
  林太医年纪轻,本来听她叫住自己心头有些不妙,却见沈寒香叫下人取出两片金叶子来,顿时眉开眼笑:“谢沈姨娘赏。”
  沈寒香笑了笑:“大人说笑,您也知道我年纪轻,许多事情不大懂,又嫁在这里,没几个熟识的人。小侯爷不在时,更加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大人下回来把脉,不妨同我说一说外面的新鲜事。”她声音顿了顿,叹了口气道:“我手里奇珍古玩都不少,就是可惜自己赏玩没大意思,我也不大懂,要是谁能帮着鉴赏一二,才有趣味。”
  林太医何等精灵,当初投了阮氏全靠一双招子雪亮,听沈寒香话里意思,想今后收钱的时候还多,更是喜上眉梢,千恩万谢地辞去。
  “年纪轻轻,奴颜媚骨,看了就讨厌。”三两端茶给沈寒香,不解道:“姑娘拉拢他做什么,咱们也不必求着谁。要使唤什么大夫,给六夫人说一声就是了。”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给他点好处,办事就尽心一些。”沈寒香心不在焉地说。
  一连数日,沈寒香夜里都睡得早,不过总也吃过了饭在院里走上半个时辰再睡。
  桂巧每日一早就在林太医请脉之后过来问安,之后二人一同去给阮氏问安。
  在阮氏那里碰见郑书梅,自桂巧与沈寒香住在一间院子之后,郑书梅也不去找沈寒香了,见面也冷淡许多。
  问过安郑书梅先离去,阮氏留沈寒香与桂巧吃茶,茶没吃得两口。
  忽一声拍桌,阮氏脸色一沉,低声喝道:“贱婢,还不跪下。”
  沈寒香被她猛地一声喝得心头一跳,身边桂巧已经跪在地上,恭敬地给阮氏磕头,却也免不得肩头发颤。
  “奴婢不知所犯何事,请夫人责罚。”
  阮氏扭头吩咐韶秀,“找人在屋外守着,不许放任何人进来。”
  沈寒香忍不住出声:“夫人……”
  阮氏冷冷看了她一眼。
  沈寒香即刻闭嘴不言,阮氏从来和颜悦色,头一遭见她这般神情,沈寒香心头冷笑,不知这一出是什么。那晚上她听得清楚,桂巧在侯府之中必有依仗之人,陈氏虽然管衣食住行,却没有实权,自然是阮氏的人。
  不片刻,韶秀进来回话,屋外已有人把守。她板着脸站在阮氏身后,沈寒香听见阮氏问话:“初五晚上与你在院中私会的,是何人?”
  不待桂巧开口,阮氏先冷着脸厉声道:“府里的规矩你知道,如有半句不实之言,纵然你是我亲手教出来的,也留不得你再在府中,做出这等下流无耻之事。”
  那晚上沈寒香见到桂巧与人私会,可不正巧是初五时候。沈寒香心头一凛,难道那晚并非只有她一个人看见桂巧,那看见桂巧向阮氏告状的又是谁?那人又看见她了没?
  桂巧伏在地上,声音仍然镇定:“奴婢从未与人私会,奴婢心中敬重老爷、夫人,侍奉少爷多年,绝不会做下这等事来。即便夫人要拿了奴婢处死,奴婢也绝不承认没有做的事情。”
  阮氏冷哼一声,望向沈寒香。
  沈寒香心头一跳,听阮氏问话:“人是你院子里的,本当交给你自己处置,但侯府中的规矩,怕你不懂。要是与人私通,无论是家眷或是丫鬟,就地处死就是。眼下人我帮着拿了,你说怎么办吧?”
  沈寒香何曾听说这种规矩,从前她家里多是雇来的,丢了人命,即便是下人,也要报官府处理。
  当即定了定神,镇定下来,将手叠在一起,掌心已沁出汗水。
  “外面若有妇人与人私通,多半召集族中德高望重的老人,在祠堂前对质,确证无误,捉到奸夫之后,一同处置。轻则杖责,重则浸猪笼丢了性命的也有,此种重罪,官府从不过问。”
  那桂巧伏着身,显得十分单薄,听了沈寒香这话,立起身来似有些摇摇欲坠。
  沈寒香又道:“此等大事,自得捉奸成双。平白处置了,少个伶俐丫头事小,没得让人以为少爷不在,家里就乱了规矩,传出去也不好听。”
  “从前在家轮不到我拿主意,也不知道说错多少,还要请夫人请人过来对质或是拿出证据来一对,要是当真,不用让人动手,想必桂巧自已伏罪。”
  阮氏冷着脸,半刻不曾说话,就吓得桂巧满背是汗,脸色发白。                        
作者有话要说:  已经沦落到只能在公司偷偷写啦!:-D

☆、八十六

  “沈姨娘的意思,我们夫人没有证据便拿了人问罪?”韶秀笑低头给阮淑姵奉茶,话声温柔,意思却尖锐。
  “自然不是这个意思,但也不能冤枉了好人。”沈寒香道。
  韶秀站直身,垂着眼睑,慢条斯理道:“桂巧是沈姨娘院子里的人,按说沈姨娘不知情也就罢了,要是知情,大概沈姨娘不知道,侯府中规矩大,是要拿了一院的主人一道问罪的。”
  沈寒香心底里冷笑,到底在这儿等着呢,想趁孟良清不在,将她问了罪。脸上却现出好奇,“这我确实不知,请姑姑说得明白些。”
  “但凡是一间院子里,自有一个做主的人,其次是各位主子,再次是管事媳妇。沈姨娘院里的桂巧与人私通,夫人已查明了,要问桂巧的罪是理所当然,但主子御下不严知情不报,也是一桩重罪。”
  沈寒香气定神闲地喝了口茶,先前还有些慌乱,现看清了,阮氏要问桂巧的罪怕是其次,想问她的罪才是首要。但就不知道桂巧是事先知情甘为弃卒,还是如她表现的一般毫不知情。那晚上沈寒香亲眼见到有男人与桂巧私会,自不会以为她是冤枉的。
  “什么重罪?”
  韶秀见沈寒香反不如此前恭谨惊惶,说话就没那么足底气,看了阮氏一眼,阮氏食指轻在桌上扣动。
  韶秀道:“咳……沈姨娘不清楚府里规矩,倒是能网开一面。”
  “这怎么成?”沈寒香起身向阮氏行礼,走到桂巧跟前,问道:“巧姑娘,我问你一句话,你答一句话,当着夫人的面,可不能有半句不实。”
  桂巧低眉顺眼:“是。”
  “初五的晚上,你都做了什么?”
  “酉时用过膳之后,在院中沿湖散过步,就在屋里做衣裳,到亥时睡下的。”
  沈寒香点了点头:“散步可带了丫鬟随行?”
  “有,我屋里的春萌可以作证。”
  “做衣裳时她也在一边伺候?”
  “倒没有,从前我做丫鬟时针线不错,现虽用不上我做的,偶尔也做一两件自己用的,那天晚上散步回来,我便在屋里做针线,没让人伺候。”
  “也就是说初五晚上你并没出门和任何人见面,而且,也没有见证,对吗?”
  众人不知沈寒香葫芦里买什么药,阮氏神情已有不悦,韶秀心里觉得大大不妙,本是要虚晃一招让沈寒香领了责,或是给这丫头求情也好,或是吓她一吓,给个下马威也罢,且让沈寒香明白,她与桂巧从此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要推桂巧一把,令二人做成好姐妹,能从沈寒香那里分半点孟良清的宠爱出去,生个儿子就是她的福气了。
  谁知道沈寒香初时确实被阮氏那声喝问吓了一跳,现却不仅没有半分心虚害怕,反似有十全九稳的把握脱罪一般。兼之主子手里哪有证据,不过唬人罢了。韶秀越想越是不妙,不禁出声道:“夫人还没问话,沈姨娘这要越庖代俎么?”
  沈寒香秀眉一轩,“夫人还没说话,姑姑倒是着急得很,怕我问出些什么门道来脱不了身么?”
  “你……”韶秀满面通红。
  “既然夫人说了,是我不懂规矩,这才替我处置。我出身低微,是没那么大福气一窥大户人家气象。但凡事不会就得学,本来看账本我也不会,如今也略窥得了门径。今日夫人也在,这事儿不如让我来问,夫人看着,我做得不对,夫人指点着。雏鸟总是要离巢自己捕食的,夫人说对不对?”
  阮氏道:“那便你自行处置。”
  沈寒香领了命,转过去又问韶秀:“桂巧我已问过了,她说不曾私会任何人。”
  韶秀以为她有后话,沈寒香却闭了嘴。
  “我们夫人……”
  “夫人身份尊贵,自不会没有证据乱拿人,但证据总不是夫人亲自查到的,就不知道究竟此事如何事发的。要不是姑姑,那么是哪个人告发的,或者有什么证物,便就都请出来对一对,依我之见,这么关起门来问话,反倒不够公平公开,为何不让大家都来做个见证,桂巧要是私会了什么人,该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要是她没有私会谁,那么诬告的人,也应当拿下治罪,否则将来侯府里处处是捕风捉影之事。岂不是要劳夫人日夜伤神了?”
  韶秀支支吾吾,正急得满头是汗,被沈寒香堵了话,却不好再拿阮氏来压她。
  阮氏道:“这等下流之事,自难以拿到什么证据,但有人指认。”
  “那就请证人出来当面对质。”沈寒香道。
  正僵持不下,一个人影匆匆跪下,簟竹在地上磕了两个头,抬起苍白的脸,望向阮氏,“夫人,是奴婢昏了头了,并无真凭实据,但初五那日晚上,在我们姑娘院子里确实听见陌生男子说话,奴婢害怕,回房时又看见巧姐的屋门开着,屋里没人,就以为……”
  阮氏横眉一轩,手掌猛拍在桌上,怒道:“事关旁人清誉,岂可妄动口舌?”
  “你这丫头……怎这么不知轻重。”韶秀慌里慌张扯起簟竹来,簟竹吓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