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朝纪事-第2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带你去看过花吗?”
    “你造了一座极大极豪奢的府邸给我住,府中四季都有花。”
    “比你如今的长公主府还大?”
    “比长公主府还大。”
    周乐不由“啧啧”道:“我那会儿定然很有钱。”
    嘉语失笑:“哪里,你打仗,一向手头紧,还不如你家大公子能敛财……”
    周乐:……
    绝不能让这种老子不如儿子的事再发生!
    “那我们……也这样喝过酒吗?”周乐又饮下一杯,腹中火热,像是有什么在燃烧。他这些日子不断地寒战和高热,几乎习以为常,便想是酒引发了症状。然而到了这时候,是他与她最后的时光。他是万万不肯扫这个兴的。
    嘉语这回却沉默了片刻。
    “有?”
    “有,”嘉语道,“就是周郎从前和如今一样,喝了酒,就不大规矩。”
    周乐“咦”了一声:“这么不规矩,也没见得逞。”
    “你非逼我开口留你。”嘉语悻悻地道。
    “真傻。”周乐自评。
    “是啊……”嘉语低声道,“真傻。”两个都傻,不然怎么也不能到那个地步。然而要不是那么傻,她也不能心心念念想他这么多年。
    “三娘……”
    “嗯?”
    “我……我怕是不能陪你了。”他的声音低下去,“不能陪你去看花,也不能再打只狐狸给你……”
    声音越来越低,越来越低,终于没有了。风很慢很慢地从她脸上掠过去,吹落了一滴眼泪。嘉语又连饮了几杯,酒劲上来了,她迷迷糊糊地想,让她也醉一回吧。醉了,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天慢慢黑下去。
    。。。。。。。。。。。
    段韶有些发急:天黑了,华阳公主却没有回来。
    “找!”他恶狠狠地颁下将令,“就算把小关都翻过来,也得把他们给我找出来!”他心里怕的是找不到人,找到两具尸体。虽然华阳公主是一再赌咒发誓,说自己不会轻生,但是谁知道呢。
    他们感情那么好。
    他和周乐不同,他是在平城长大的,累世仕宦,家中信佛,他从前不以为然,后来自个儿经历了,才知道求不得的苦;如今目睹他二舅与华阳公主,生与死,爱别离,苦不堪言。
    她才死了父亲,苦苦守完三年孝,如今周乐死了,又一年孝。原本正当年华。原本该有许多好日子。
    同样感慨的还有回京的谢冉,这时候德阳殿里一丝儿声音都没有。所有人都屏气凝声,恨不得能把自个儿缩小、再缩小,不在天子的视野里——大将军没了,华阳长公主可能也……
    “你该把她带回来。”昭熙张了几次嘴,最终只得这么一句。他是可以一脚踹死这个东西,然而那有什么用。三娘她——她还回得来吗?他万万没有想到周乐竟然会染上瘟疫。
    哪怕是中箭而死,或者兵败身亡他都能够接受。但是瘟疫……三娘又是个傻子。他觉得心尖上被人剜了一块去,疼得作不得声。
    他就不该疏忽,放了她走。
    昭熙忍了又忍,终于道:“拿下!”
    亲卫犹豫了片刻:拿下哪个?眼前这几位——国舅,大将军的弟弟,征南将军,武城县侯,可哪个都不好惹。
    “都给我拿下!”昭熙咬牙道。
    。。。。。。。。。。。。。。。。。
    段韶领人找了许久,最终还是亲兵回来禀报,领他们在凤凰山顶找到了人。酒气尚未散尽,两个人都醉得人事不知。段韶先上去探周乐的鼻息——已经是气息全无。他怔了怔,过了片刻方才吩咐道:“扶大将军和长公主回营。”
    两个侍婢扶起嘉语,亲兵上去扶周乐,其中一人忽然“咦”了一声。
    段韶心细,便问:“什么事?”
    那亲兵道:“大将军、大将军这痘疮……发出来了。”
    段韶心知有异,紧着问:“什么叫发出来了?”
    那亲兵嗫嚅道:“我也不知道,我就是听军中大夫说、说发出来就能好……”
    “当真?”段韶又惊又喜,赶紧催促道,“快、快下山——不,快把大夫给我请上来、快!”
    左右快马加鞭,半个时辰不到便把颠得半死的军医请了上来,灯光照到周乐脸上,但见原本下陷的痘疮如今竟颗颗饱满,粒粒分明,亦大喜道:“有救!”又喃喃念了些“正不敌邪,毒邪不能发越于外,反而内陷攻心……酒味甘苦辛,性温而有毒,通血脉,行药势,助阳发散……杀百邪恶毒气……”之类的话。段韶也听不下去,只催道:“你倒是下药啊!”
    。。。。。。。。。。。。。。
    三日之后,周乐身上痘疮全发;又过五日,痘疮溃烂,臭不可闻,渐渐相继结痂,月余,疮痂脱落。
    许氏祖孙到的时候,痘疮已经溃烂了,不免啧啧称奇,纷纷想道,是有此人,方有此遇。许之才不甘心白跑一趟,进伤兵营中好生折腾了一阵子,又被他祖父拎回来,说:“待大将军虏疮好了,还有得你我忙。”
    许之才奇道:“还有什么可忙?”
    许秋天一脸恨铁不成钢:“傻孩子,你倒是想想,大将军什么身份?”
    “什么身份?”
    “驸马呀!”许秋天点了这个素日聪明伶俐的孙儿一下,“大将军留一身疤痕那是勋章,驸马爷一身伤疤那还能看嘛……”
    许之才:……
    他还小,他什么都不懂好吗!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个是从古代笔记小说里找到的医案,是痘疫,就是天花啦,那会儿没分那么精细,也叫瘟疫,总之就是,大将军满血复活了^_^
    也不是说喝酒能治,有个入药时机和体质的问题
    
………………………………
360。喜得麟儿
    秋天只是凉; 入冬就冷了。屋子里烧了火笼,嘉语在看洛阳来信。
    周乐病情好转,段韶就快马加鞭往洛阳送消息。昭熙听了忧喜参半,先派人过来宣了圣旨; 自然是对周乐大为褒奖,加官进爵,私信里却把嘉语臭骂了一通; 叫她赶紧滚回洛阳。
    话这么说; 也知道她不会回来; 因后续又搜罗了药物与大夫; 连侍婢、日常用物一并送过来; 满满三十余车,进城的时候不少人眼睛都晃花了。
    后来陆续来信,问病情进展; 一直到周乐好完全,嘉语也确定了没有染上病,方才渐渐少了。这月余谷城与洛阳之间通信频繁; 天使往返; 蔚为奇观。周乐嘲笑说:“我要有这么个妹子,非活活气死不可。”
    嘉语“哈”了一声:“不幸言中。”
    “什么?”
    “母亲给你生了个妹子,问你取个什么名字好。”
    周乐:……
    周乐算了一下日子,却奇道:“不对啊……”
    嘉语不理他; 他又蹿过来蹭她:“我记得好像是有人和我说; 要给我生很多孩儿……”
    “大将军病糊涂了。”
    周乐:……
    他娘子怎么能这样; 翻脸就不认人!
    嘉语道:“阿兄催我们回京。”
    昭熙当时气急,拿了周昂、周琛几个下狱,过后气消了也知道自己迁怒,到谢云然进谏,便顺势把人放了。
    谢冉战败免官;周昂和彭飞有功酬功;唯有周琛不好处置——要依昭熙的性子,这小子是打死都不为过,但是嘉语信中实在说了他不少好话,便只发还回来,让周乐自个儿处置。
    周乐是个很干脆的人,提笔就要判他兄弟外放。嘉语不依:“……你这么着,以后谁敢听我的话!”周乐心里嘀咕本来就不该听你胡闹,却陪笑道:“我听、我听啊!”
    嘉语:……
    嘉语磨了一阵子,周乐哄得她亲了他好几下,方才松口道:“下不为例——我举荐他为济州刺史,许不许看你阿兄了。”周琛原本身上挂了个杂牌将军衔,这一跃到刺史,却是走了大运。
    嘉语忽又狐疑:“你早这么打算了是不是?”
    周乐但笑。
    嘉语恨不得掐死他。周乐抱住她道:“你别恼——那小子不争气,被你撺掇几句就忘了自己姓什么了,我想给他一个教训;但是他千里迢迢送你来小关,途中碰到路雍,能临危不乱,化险为夷,可见是能独当一面了——横竖我要回洛阳,放他出去历练两年也好。”
    嘉语道:“人家新婚燕尔不容易,你让十一娘跟他过去吧。”
    周乐可怜兮兮道:“三娘就知道记挂别人不容易,也不想想为夫我不容易。”
    嘉语奇道:“你又哪里不容易了?”周乐咬她耳朵,唧唧咕咕说了一堆话。嘉语恨得又是咬牙又是笑。两个人闹了一阵子,嘉语道:“你还说,前儿我生辰你都不记得。”
    周乐叫屈道:“哪里会不记得——我那时候中了流箭,昏了好几日,刚刚好就错过了。”
    “那礼物呢?”
    周乐捏她鼻子道:“没见过这么没脸没皮的,还公主呢,哪个寿星自个儿问人要礼的。”
    “你当真没有备?”嘉语不信。
    周乐犹豫了片刻:“行军仓促……弄丢了。横竖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待回洛阳再补给你好了。”
    他这时候也疑心起来,流箭之后紧接着瘟疫,瘟疫之后是败仗,固然是为了故布疑阵钓宇文泰和元十六上钩,停掉洛阳方面的音讯,是不是也有隐隐的预感,怕自己有个不测……索性断了她的念想?
    因又说道:“三娘下次不可以再这样了。”
    “怎样?”
    “我要是断了胳膊断了腿,你非要来,那也就罢了,那还不能是战时;似这等,万一我缓过来,你染上了,怎么办?不值得再搭上你。”
    嘉语回身,低额抵在他胸口:“尽说傻话,好端端的,又怎么会断胳膊断腿了。”
    周乐好了半个月,差不多带她游遍了小关附近,平安寺,佛头崖,九曲黄河滩。亦就地打了些野物。他原是想打个她说过的白狐给她作裘,却不知怎的总也碰不到,便十分懊恼。
    鹿皮小靴倒是做了好几双。
    后来天气冷了,嘉语不愿意出门,周乐偷偷跑了趟长安,回来才与她说实话:“我去见了你表姐。”
    嘉语浑身毛都竖了起来。
    周乐见她如此,忍不住笑道:“你还是怕了她。”
    嘉语苦笑:“这哪里改得掉——她如今怎样了?”
    要两军对峙也就罢了。他一个人,送上门就是盘菜,贺兰袖没下手,真是很给面子了。王政说她守了寡,嘉语是嗤之以鼻:她一个妾,说什么守寡。寡妇有这么好当?再说了,她表姐也不是什么清心寡欲的人。
    周乐道:“她出家了。”
    “真出家还假出家?”天底下挂羊头卖狗肉的人可是不少。佛门也并不总是清净。大把佛门媚于权势,当初姚太后在位,她可见得多了。出入姚太后宫里清俊的沙门比丘也是有的。
    “真的。都剃度了。我瞧那寺里也干干净净,不像……”周乐笑了一下,他其实和嘉语一样意外,“你表姐怕是……栽在陆将军手里了。”
    嘉语:……
    周乐自长安回来,很忙了一阵子,转眼又过月余,既然洛阳来信催归,两人也就收拾了行李,踏上归程。
    。。。。。。。。。。。。。。
    萧阮拿到消息,虽然不至于详尽,也知道了个七七八八,不免唏嘘:“那小子命大。”
    元十六郎道:“是臣无能。”
    “哪里能怪你,”萧阮默想了一会儿,“便是我亲自去,怕也免不了上这个当——那小子狡猾得和狐狸一样。”
    话出口,忽又想道,他从前看三娘笑的时候,也觉得她狡黠如狐。只是这小子可恨:他是越境作战,难免遮遮掩掩,所以才会被他诓了去。
    如今是个三败俱伤:他固然损失了人马,作为地主,宇文泰损失更大,洛阳的损失都集中在前期,算下来也是不少,如此,来年恐怕谁也提不起心来打仗了。也好,如果明年丰收……萧阮盘算着,也能免去一两郡的税收,让底下过得松快一点。
    又笑着与元十六郎道:“十六郎喜得麟儿,朕还没有贺你。”元十六郎打了败仗,想扑上来咬他几口的人实在不少。他得给他撑这个面子。
    元十六郎笑了一笑,脸色不是太好看。
    。。。。。。。。。。。。。。。。
    华阳长公主与大将军回京,洛阳权贵被惊动了一大半,上门来探望的,禀事的,送礼的,套近乎的,林林种种。到晚上安歇的时候,周乐脸都青了,回屋便抱住嘉语不肯撒手:“还是在小关自在。”
    嘉语便揶揄他:“有本事窝在小关一辈子不回来!”
    周乐见恼,打横抱起她就往床上放,嘉语却按住他道:“今儿不行。”
    周乐更恼:“在路上你说倦,好容易回了洛阳你又——”言至于此,心里算了算,忽问:“怎么这次迟了这么久?”
    嘉语道:“不是——”
    “那是什么?”
    嘉语犹豫了一会儿:“我也不知道是不是……”
    “什么又是又不是的,”周乐问,“是有不舒服吗?”
    嘉语不作声,周乐道:“我去叫大夫……”
    嘉语阻拦道:“都这么晚了,人家大夫也歇下了,也不是什么急的,都……明儿再说吧。”
    “当真没事?”周乐盯住她,片刻,忽福至心灵,脱口道:“不会是……”
    “我不知道是不是……”
    周乐深吸了一口气,喃喃道:“不会吧……”嘉语的小日子一向是极准,要认真算来,自上次之后,确实是……迟了有七八日了。如果他没猜错的话——他猜嘉语也是这么猜的。
    “我、我……”他结结巴巴地问,“我要有孩儿了?”
    。。。。。。。。。。
    公主府上下都小心得有些神经质了。嘉语也不知道怎样才能对付得了这个因为听到自己要做父亲而反应诡异的男人。
    最后还是决定把他赶出去了事。
    被赶回大将军府的周大将军仔细观察了几天他那个才出生的妹妹,软乎乎一个球,张嘴就流口水,还不如他送给嘉语的那只熊娃听话。也是愁了好几天,心里很怀疑自己当初被父亲抛弃就是因为这个缘故。
    然而如今他父亲对这个小女儿却是宝贝得很,他在家里多呆了几天,他老子看他眼神都戒备了。
    周乐:……
    周乐心里想我自个儿也有,谁跟你抢!
    如此过了三月,嘉语才命人往宫中报喜。帝后未尝不为她欢喜,然而念及自身,不免黯然。各种赏赐又流水一般送过来。
    周乐起了心要取名字,嘉语正吐得天昏地暗,闻言骂道:“是男是女都不知道,取什么取!”周乐于是十分委屈:“到知道了再取,岂不是来不及?”也不顾他娘子反对,自个儿唧唧咕咕上了。
    到晚上回来一个一个念给嘉语听,嘉语捂住耳朵不听,这人也不气,只俯身道:“我念给我孩儿听,孩儿喜欢哪个,就踢我一下。”
    嘉语:……
    “谢姐姐生玉郎的时候,也没见阿兄这么疯。”
    周乐冷静地指出:“那会儿你阿兄不在,要在家里,没准比我还疯!”
    嘉语操起枕头打他。
    周乐硬生生挨了,看着纸条念道:“俊卿……这是十二郎给取的,是夸我孩儿长得俊么?”
    嘉语心里知道李愔那个混蛋多半是嘲笑她那个好色的毛病,也就这个傻子,听什么都觉得好。因气鼓鼓道:“李尚书膝下都有十七八个孩子了,多半是哪个不要剩下的给你,你还当个宝。”
    周乐叫屈道:“十二郎却不是这等人!”
    嘉语又道:“那我孩儿的名字,干什么要别人取!”
    周乐道:“那你倒是取个啊!”
    “冬天里得的,就叫冬生好了!”
    周乐:……
    这妥妥的亲妈!
    周乐与她腹中胎儿碎碎念:“咱们不理她!”
    好死不死就这会儿,肚皮动了一下,横凸出一只手掌的形状来,周乐喜孜孜与它击掌:“你看你看!咱们孩儿也不愿意。”
    嘉语:……
    这还有天理吗!
    转眼到九月,瓜熟蒂落,母子平安。周乐嘴都合不上了。之前在他妹子身上的练习如今都派上用场。小心翼翼抱去给才醒的嘉语看,嘉语只看了一眼,皱巴巴的皮肤,眼睛也睁不开,毛发更是稀疏,不由脱口道:“这么丑!”
    周乐:……
    周乐与那小儿嘀咕:“咱们不理她!”
    小儿冲他吐了个泡泡。
    大将军喜得麟儿,百官来贺,贺礼足足堆了几间屋子。天子赏赐亦多。皇后特意出宫来探望。那小儿初生时候丑丑的,过了几天长开了,却是白胖可喜。谢云然抱在怀里,不由笑道:“玉郎小时候也这样。”
    跟来的小公主好奇戳了戳表弟的脸,那小儿便咧嘴笑了。
    谢云然问:“可取了名字?”
    “还没有,”嘉语道,“取了个小名叫冬生,周郎不满意,先混叫着。”
    谢云然:……
    这小儿明明不是冬天里生的,嘉语偏管他叫冬生,周乐能满意才奇怪了。又笑道:“却是赶巧,赶在大将军这两年都在京里。”不然以周乐那个一走几个月大半年的——虽然说长公主府也不缺人服侍。
    嘉语想起她小的时候,一年到头就能见她爹两次,不由叹了口气。想起来又道:“谢姐姐这年余没有动静,阿兄他——”
    谢云然也是愁:“你阿兄暂时没有广纳妃嫔的意思。但是上奏折要立储君的人不少。”
    “不理他们。”嘉语说。
    谢云然心里想不理有什么用。虽然昭熙承诺给她五年,然而膝下没有太子,心里慌的也不止是她。如今连嘉语都有了孩儿,恐怕用不了多久,嘉言也——当然她知道这种事全无道理可言。看着身畔仍无忧无虑与表弟鸡同鸭讲的玉郎,就算不为了皇位,她也希望这孩儿是个男孩,能少吃多少苦。
    其实嘉语未尝不担心。
    当初谢云然是因为她才见到她兄长,她总盼着他们好。然而寻常人家尚且为子嗣反目,而况天家。她兄长膝下不能一直这么空着。
    姑嫂俩又说了些话。因昭恂已经开始上朝旁听,昭熙也就许他开牙建府,到年底就要搬出宫里去。
    “母亲也跟着出宫吗?”嘉语问。
    “母亲是想,”谢云然道,“但是没这么个理儿。”姚氏是始平王的正妃,名正言顺的太后,哪里有太后跟着亲王出宫的——那不成太妃了吗。
    嘉语又问:“都开牙建府了,可有说亲?”
    谢云然笑道:“说了,说的卢家姑娘——母亲可喜欢卢生,连带着爱屋及乌。”
    嘉语:……
    嘉语留谢云然母女用午饭。周乐下午就回来了。他这些日子看见小儿用物都眼睛发光,左右也就投其所好,但有人来拜见,哪个都不空手。这日得了只木雕的小老虎,外头裹了丝绒,难得活灵活现,关节耳朵都是动的,一掰嘴,嘎地一下响。听说他娘子带了冬生在园子里,兴冲冲一头撞过来。
    迎面撞见玉郎,脆生生喊:“姑父!”
    周乐下意识就把小老虎藏在了怀里,轻咳一声:“玉郎啊——玉郎都长成大姑娘了!我头次见到玉郎的时候,才两个冬生那么大。”——如今冬生就是他最常用的计量单位——他比划了一下,玉郎大是不乐意,皱了皱小鼻子:“我头次见到姑父的时候,姑父还不是我姑父呢。”
    周乐:……
    谢皇后这么个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怎么生出这么个小鬼头来!
    嘉语放声大笑。冬生听到笑声,未免左顾右盼,小儿目不能及远,鼻子却灵光,闻到父亲的气息,急得手舞足蹈。嘉语给气乐了,与谢云然道:“这个小没良心的,就亲他爹!”谢云然亦失笑。
    冬生这么小,趴在他父亲怀里像条肥肥白白的大虫子,周乐拿了小老虎给他,小家伙“嗷”的一声就往嘴里塞,周乐忙不迭去抢,父子俩玩得不亦乐乎。谢云然看得眼热,连玉郎都察觉了,乖乖依偎在她母亲身边。
    谢云然见天光已经不是很早,便与嘉语告辞。嘉语起身送她到二门,看她上了车,车行而去,不由自主叹了口气。
    “又怎么了?”周乐抱着冬生,扯着冬生的手抓他。嘉语握住小儿软软的手,说道:“谢姐姐想要个儿子。”
    周乐“唔”了一声。他是猜到谢云然不能生。
    昭熙登基快四年了,愣是没有选秀纳妃,他也是服气的。但是这等涉及皇家子嗣,嘉语能说,他却不是太方便。这一年没有与长安、金陵交战,国中小有叛乱,或者是周昂,或者是谢冉就解决了。谢冉进步很快。
    因又教冬生说话:“阿娘——”
    嘉语一脸不能直视:这小儿才两月,要等到会说话,怎么也要八月往上。
    忽有人来报,说武城县侯求见。嘉语伸手向冬生,那小儿却忸怩不肯应,嘉语气坏了,周乐笑嘻嘻道:“五叔自家人,带了冬生去见也无妨。”趾高气昂抱了儿子出去了。
    嘉语:……
    周昂这次是才平了一场小动乱回来,爵升一等,又加了侍中衔,赏赐丰厚,是正得意时候。他带了一双玉璧过来看冬生。
    周乐假惺惺推道:“五叔人来了就好,还带什么礼。”虽他不在京中,之前也托人送过礼。
    周昂哼了一声道:“给我侄孙的,要你多嘴!”
    周乐:……
    周乐问了些军中情况,周昂一一都答了,末了忽道:“有件事……”他支吾许久,周乐心中生奇:这天底下还有他五叔说不出口的话?因心里转了转,突然说道:“都说成家立业,以五叔如今功勋,也是该成家了吧。”
    “是、是啊。”
    “五叔是……看上哪家女子了?”周乐越发好奇,看上哪家女子,大可以请官媒上门提亲——他又不是依附家族的纨绔,需要家中点头,或出聘礼。却来找他做什么?难不成是对方身份贵重,竟需要他出面代为提亲?
    那也不对,他兄长名列三公,面子不比他这个大将军小。
    这转念间,就听周昂道:“我听说了豆奴和娄娘子的事。”
    周乐:……
    周乐眨了眨眼睛:“五叔想娶二娘?”
    
………………………………
361。啼笑姻缘
    “五叔觉得豆奴与二娘和离是他的责任。”周乐这样转述与嘉语听。周昂来找他; 当然还是因为尉灿的缘故。
    周乐因为娄氏流产恼了尉灿,上次去谷城也没有带他,结果阴差阳错,让他躲过一场死劫;后来回京; 尉周氏求了他,仍用作护卫,却不肯再管他与娄氏那摊子烂事。他不管; 自有娄昭来管。
    娄昭是个干脆人; 既然到了这份上; 就做主给他二姐和离了。娄氏却也不肯回家寄人篱下——半夏是嘉语的婢子; 她不愿意看她脸色。她是自幼信佛; 娄昭托了周干,让她暂住宝光寺里陪周太后。
    从前周太后被拘在百鸟园,境遇困窘; 嘉语就照拂过她,后来昭熙登基,嘉语回京; 就替她上了陈情表; 追封了太后。先姚太后是恨死了她,如今这位姚太后却没有太多说话的余地——但凡与先姚太后有关,她都得避嫌,免得招人记恨。
    早年周乐落魄; 被族人瞧不起; 心里头闷气; 误打误撞跟着周太后的子侄混过,其实并不十分认可这些异域同族——但是周干、周昂兄弟是认的。进京之后,嘉语陈情表一上,他们便派了人去宝光寺接周太后。
    周太后没想到嘉语还记得她——就更不会想到当初那个小丫头竟然一跃成了长公主。她是世宗的第二任皇后,二十余岁没了丈夫,便被囚进这里,暗无天日过了十余年。自不愿意再回宫——何况如今宫里的太后仍然姓姚。
    也不想去这些有名无实的子侄家中养老。仍住宝光寺里。昭熙派了宫人过来服侍,待遇自然不是从前可比。
    也是人结人缘,娄氏却很讨她喜欢。
    周昂来探望姑母,次数多便碰见了。起初大为惊讶,后来打听得尉灿与娄氏和离始末,心里头便很过意不去。平心而论,娄氏容色不是太出众,家世门第也比不得他。但是为人爽利,不卑不亢,自有一种风度。周昂很喜欢这一点——和他那个风流倜傥的二哥不同,大多数女子看见他是有点怕的。
    他原想直接上娄家提亲——他不靠家族恩荫,婚事自个儿能说了算,但是又打听到尉灿其实常来,有时候还带儿子过来,分明是余情未了。尉灿是周乐的人,说起来也是他的侄孙辈,因不得不过来与周乐通个气。
    嘉语闻言,只问了一句:“这事儿娄娘子知道吗?”
    周乐:……
    “娄娘子的意思都没问过,他来找你做甚?”嘉语整个人都被震惊了:周乐这位五叔的脑回路从来就没正常过。以娄氏的个性,难道他以为她的婚事,是娄家能说了算?
    周乐干咳了几声:“我这不是在求教娘子吗,让谁去探这个口风合适?”
    嘉语心里盘算了片刻,半夏不行,她这会儿还在冀州呢,据说是有了身孕,娄昭担心舟车劳顿,没让她回来;娄氏的生母是早没了,继母生分,又是长辈,她出面事情就没了回旋余地,也不合适……忽地灵机一动,笑道:“为什么不让二婶去呢?”
    她从前一直呼崔七娘“七娘子”,后来跟周乐成了亲,只得改口。
    周乐也觉得好。
    嘉语又问:“那豆奴那里,郎君打算怎么和他说?”
    周乐一脸牙疼:“娘子是他自己娶的,也是他自己弄丢的,我又不是他爹,还能管他一辈子——他要是不服,可以去找我五叔打一架。”
    嘉语:……
    嗯,如今洛阳城里打得过周昂的人,掰着指头能数出来——她这位郎君肯定不在其列,就更别说尉灿了。
    仍提醒道:“豆奴是有点一根筋,你留心了,莫让他闯出祸来。”
    周乐叹了口气:“那就索性放他出去,有机会立点战功也好,我身边有桃枝就够了。”又亲了亲怀中小儿:“以后可不能学你表哥……学也不打紧,阿爷管你一辈子。”小儿呀呀应声,竟像是在附和父亲一般。
    嘉语:……
    。。。。。。。。。。。。。。。。。。。。。。。。。。。。。。。。。。。。。。。。。。。。。。。。。。。。。。。。。。。。。。
    周干听说弟弟想娶娄氏娘子,不由吃了一惊,不是太满意。
    他觉得以周家如今的声势,弟弟该求个五姓女回来。周乐不好多劝。周昂在他二哥面前一向服服帖帖,这会儿却说道:“家里已经有二嫂,再娶个回来,二哥就不怕一山不容二虎?”周乐听了大笑。
    周干也忍不住笑了:“把你嫂子比作老虎,仔细她捶你!”从前崔七娘是一心盼着他能抱上她娘家那条大腿,他也委曲求全过;后来周乐进冀州,给了他别的选择。崔七娘拦不住,就只能从善如流。
    如今他名列三公,自非昔日可比,但是两人感情反而不如从前,他也不知道是什么梗在其中。进京之后他纳了两个妾,说不上宠。七娘没与他闹,却舍了一个贴身婢子给他。不知怎的,他心里很不是滋味。
    大概人总是这样,想得到点什么,就会失去点什么。
    他自小胸怀大志,求娶崔氏,不是没有算计过——虽然并非没有真心。他这个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