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凤灵-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和阿爹这么多年,他就算此刻犹豫,也只是一时没想通嘛!”她笑眯眯,仿佛天塌下来也算不得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他既然在犹豫,说明他心中还有你。喏,只需要找个人提醒他一下你们父子往日的真情,他一定能够念你的好,配合你做戏来搭救你的!”
  太子哑然失笑,自嘲着摇头:“我如今虎落平阳,人人恨不得踩上两脚。又有谁肯替我说话呢?就算替我说话,父皇他又如何肯听,肯信呢?”
  泰安笑得眉眼弯弯,冲他眨了眨眼睛:“我知道啊!所以劝你阿爹的人选,很重要。既要是他十分相信的人,又要能够让他想起你们之间的感情,还要让他没有半点防备…”
  “这个人选嘛,最适合的,就是你阿娘啦!喏,让你阿娘去劝你阿爹,不仅能勾起他往昔的父子回忆,还能勾起他对你阿娘和你的愧疚之心!
  什么?他阿娘?
  太子大惊:“我阿娘?我阿娘已经过世四年,恐怕早已成为孤魂野鬼…”
  泰安笑着打断他,伸手指了指自己的鼻子:“喏,小太子,你忘记啦?我也是一只孤魂野鬼啊!”


第10章 计谋
  泰安轻轻转身,薄如蝉翼的身体在阳光下五彩斑斓,越发有种妖艳的诡异。
  小太子眉头皱起,带了两分审视的目光紧紧盯着她,摇头道:“不可。”
  昔日汉武帝思念李夫人成疾,齐人少翁以鬼神术夜致李夫人样貌,武帝隔帷幕而件之。
  可是能为汉武帝招来爱妃魂魄的少翁,第二年就被幡然醒悟的皇帝斩杀。
  招魂这回事,传成佳话就是帝王多情。
  可是要是稍加渲染,就极容易与巫蛊祸乱牵扯到一起!
  他如今已经失去了父皇的全然信任,若是再出什么幺蛾子,被扣上一顶巫蛊的帽子,可就真的万劫不复了。
  小太子断然拒绝,泰安却锲而不舍。
  “招魂当然行不通啦。更何况隔了这么长时间,你阿娘搞不好早都投胎了。我哪里有那个本事去招来你阿娘的魂魄啊?”她的头摇成拨浪鼓。
  “你爹娘之间,若曾真的有过真情,她无辜受难,你阿爹就算懦弱无能不能亲手替妻子报仇雪恨,心中对于亡妻,多少都会有愧疚。”
  而愧疚和后悔,有的时候恰恰比思念和热爱的力量,强大得多。
  “我们不需要做得多么逼真多么玄虚,只要找到你阿娘曾经存在过的痕迹,不停地出现在你阿爹面前提醒他,就可以了。”泰安轻声说。
  她这个办法,确可一试。
  小太子沉吟片刻,心里暗暗有了计较。如今他身陷囹圄破局无力,泰安这一招虽不知道效力如何,最起码听起来风险可控。
  他阿爹为人懦弱无主见,贪生怕死又胆小如鼠。可是和他阿娘在一起的时候,又确确实实曾经将对他们娘俩恩爱疼宠。
  其实泰安说得对,不需要太多的物件,也不需要太过于设计的情节。只需要偶尔让他阿娘曾经存在过的痕迹出现在皇帝的面前,尽量激发皇帝对亡妻的愧疚之情,他…或许会有一线生机!
  可是谁来做这件事呢?谁能够帮助他,在父皇身边留下线索呢?
  小太子犹豫不定的神色通通落在泰安的眼里。她小手一挥,满口不知哪本话本子里看来的的江湖侠气:“兄弟有难,自当支援。你根基不深,在你阿爹初并没有信得过的眼线,但是…你有我呀!我自然会帮你的!”
  泰安笑得狡黠:“我还指望着你早日登基替我重纂历史,洗刷我欺世灭国的污名呢?”
  事已至此,他又什么还可以失去的呢?
  还不如放手一搏,也许真能闯荡出个结果,也未可知!
  小太子心情激荡,少年意气上来,不由攥紧了拳头:“泰安,若真有那日,我一定替你立碑刻篆,寻你尸骨重新落葬,享千秋万世香火。”
  他正了神色,郑重承诺:“你不得入皇陵,不要紧。以后就将你的尸骨安放在我的棺木旁边。”
  这话说的,倒颇有几分“有我一口吃食便定要分你半碗”的意思。小太子年龄不大,做事却很有分寸,就算泰安是只纸片鬼,都不忘承诺好处笼络人心。
  泰安知道他性子内敛,能做出这番承诺已是难得的真情流露。可她赞许之余又有些不满,腹诽道:“旁人拥立之功都是封王称侯,怎么到我这里就变成跟你住一间墓穴了呢真是亏大了…”
  小太子:“那你要不要?”
  泰安:“…要!”
  是夜月黑风高,临华殿中门窗紧闭,小太子沉沉睡在床上,一切都显得静谧又平常。
  安静的殿中央,传来极为轻微的咯吱声,像是梁上鼠君前来造访。
  而在书案前,没有人注意到的角落,一张薄薄的皮影小人顺着窗页的缝隙偷溜出去。
  泰安深吸一口气,自窗台上纵身一跃,衣袖翩翩鼓起。
  她是真真切切的“命比纸薄身轻如燕”,随着晚风吹拂的方向调整着自己,放纸鸢一样越飞越高,直往那宫城最高最宏伟的昭阳殿去。
  临行之前,小太子谆谆嘱咐泰安:“昭阳殿如今是父皇的寝宫。他早年读书不多,于政事上更无建树,平日里最爱在昭阳宫躲起来做些木匠活计,如同入宫前那样。”
  “他雕的那些木件小玩意,就都摆在昭阳殿的多宝阁中,父皇宝贝得紧。加之父皇十分不喜内侍们观看他做木活,总觉得那些宫人太监都在背地里嘲笑他。因此昭阳殿除了父皇的亲令,自来从不许宫人进入。”
  小太子来回踱步,转身对泰安说:“多宝阁最顶上,有一柄半旧的木梳,触手光滑温润。是父皇登基之前雕好,打算送给阿娘的生辰礼!”
  礼物不及送出,阿娘就已经香消玉殒。最初的一年,伤心痛苦的帝王时常泪光闪闪,摩挲着这柄旧梳,坐在小太子的面前回忆他阿娘。
  “你去找到那柄旧梳,轻轻将它推下多宝阁。顶层很高,木梳掉落在地,裂成两截。昭阳殿不许太监宫女进入,这样,等父皇下次再进来,就会看见这柄木梳诡异地掉落在了地上,碎成了两段。”
  平日里,皇帝或许并不当一回事。可是在皇帝心中有愧的现在,或许碎成两段的木梳,也能引起皇帝的注意。
  “你从昭阳殿出来之后,下一站是皇后所在的含章殿。每逢初一十五,父皇必要去皇后娘娘宫中点卯。”小太子缓了缓,继续说。


第11章 螺黛
  大司马陈克令为了抹去皇帝曾经娶妻生子这个事实,四年前新皇登基之后,未曾守过一天的妻孝。
  满宫城张灯结彩,不仅仅是在庆贺新皇登基,也在迎接这个即将入住皇城的女主人。
  新皇帝懦弱,却并不愚蠢。登上高位之后化身傀儡,在这宫城之中要向一个女人低头,这些他都懂,也做好了准备。
  却没想到年方十八的皇后陈华珊秉性温柔和顺,大婚次日便脱去华贵的衣装,荆钗布裙,素手纤纤,低眉顺眼地替睡眼惺忪的皇帝奉上温凉的漱口水。
  十足十,像透了他的阿娘。
  小太子眼中淬冰,到底是意难平。
  皇后心机深沉,嫁过来半年有余泪眼朦胧地对着皇帝剖白心迹:“妾自嫁给圣人,便与您夫妻一体,一片真心日月可鉴。难道您真的被大司马废黜,妾还能捞着好处吗?妾是一届妇人,从来登不得三宝大殿,所思所求唯有相夫教子啊…”
  这话说得真切坦诚又聪明。他阿爹当即泪湿眼眶,望着华珊皇后柔顺恭谨的模样,轻轻拍了她的肩膀。
  是夜,独宿半年的新皇终于与皇后圆房。
  “父皇对皇后心态复杂,一时觉得她心机深沉不可轻信,一时又心痛她命途坎坷身不由己。”小太子淡淡地说,“皇后聪醒,在我父皇面前越发谨言慎行,素颜淡妆,逢初一十五父皇来时必要茹素。装扮上,也越来越像我母亲。”
  他阿娘生前爱俏,又不喜铺张浪费,发钗饰品全部交由他阿爹以木头打造。出事前不久,小太子还曾亲耳听到他们夫妻之间玩笑。
  阿娘要阿爹打制一支莲花长簪,莲花下缀一只蝴蝶。阿爹笑着推脱嫌弃费事,抬头取来阿娘描眉的铜黛在她额上轻轻勾勒,两笔画出一只惟妙惟肖的蝴蝶,衬在阿娘白皙肌肤,仿佛栖息在阿娘的额前。
  他们笑作一团,小太子隔着帘幕听得分明,忍着笑默默离开,将清晨的满室旖旎留给了恩爱有加的双亲。
  “皇后投皇帝所好,衣装饰品不用金银,钗簪梳篦盆杯餐具,一应都为木制。”小太子说,“中秋夜当晚,她发间一套黑檀木莲花簪,式样古朴大方,雕工精美无双,得了父皇赞赏。”
  小太子住了口,不再往下说。泰安却十分懂得他的难过。
  由来只闻新人笑,却不知夸赞皇后发簪精美的帝王,可曾记得多年以前与另一人描眉欢笑的过往?
  小太子停顿片刻,又从怀中掏出一支小巧的黛石,指尖长短,被磨得光滑圆润。泰安接过握在手间,倒像是握住了一把短剑。
  “父皇中秋当晚夸赞过皇后的莲花簪,依中宫平日里心细如发的性格,必会精心装扮再度佩戴,以讨父皇欢心。”小太子轻叹,“等二人晚间熟睡,若你能够顺着帷幔落在皇后枕畔,给她颊边添上一只若隐若现的蝴蝶…不知是否能勾起父皇对于我娘亲的记忆。”
  泰安点头如捣蒜:“一定可以的!帝后两人同寝,断然没有旁人敢轻易入内。你阿爹醒来见到这只蝴蝶,想必会心虚愧疚。待他自含章殿返回自己常做木工的昭阳殿,又会看见你阿娘的旧物木梳掉落在地。”
  何况皇帝和亡妻之间的甜蜜往事,除他二人彼此,再无第三人知晓。
  汉武帝隔帷幕见李夫人曾泪洒衣襟情难自禁,若是此情此景还不能让丧妻仅仅四年的皇帝动容愧疚,那也未免太铁石心肠了。
  泰安想了想,夸赞小太子道,“高!实在是高!”
  太子思忖片刻,仍是细心叮嘱:“事事以你安危为重,若是有半点意料之外的风险,务必停手返回我殿中来,千万千万不要冒险。”
  泰安满不在乎地挥手:“能有什么事?你可别忘记啦,这宫城可是我家,我闭着眼睛都能走个遍的地方。含章殿未央宫,哪里不是我玩过千百次的地方?何况我现在是一只鬼,能出什么事呢?放心吧!”
  太子却哪里能够真的放心。人虽直挺挺躺在床上,心思却仿佛跟着泰安一同飞了出去,飘飘荡荡上上下下,半点也不得安宁。
  然而他的担心半点也不多余,此时的泰安的的确确遇到了麻烦。
  昭阳殿中的那柄木梳,她倒是不费吹灰之力就推下了多宝阁。梳子应声而裂碎成两截,一切皆如小太子预料中的那样,进展十分顺利。
  可是自昭阳殿离开来到帝后所在的含章殿中,泰安顺着含章殿重重帷幔攀向脊檩,探头朝下一看,却突然之间发觉那张铺着石青织金锦被的床榻上,睡着的,却只有皇帝一人。
  年轻的帝王赤/裸着白皙的上身,露出清秀英俊的面孔,安静地熟睡着。
  满殿芬芳扑鼻,石青色的床榻上像是铺满了雪白的花瓣,青白相间,有种妖艳的美丽。
  而原本应该睡在皇帝身边的皇后,却丝毫不见踪影。
  泰安正看得出神,却突然之间,殿中平地刮起一阵巨风,盘旋着向上升起。她原本不过纸片一张,轻飘飘落在房梁之上,哪里禁得住如此狂风,霎时被从梁上吹了下来,打着旋儿落在了皇帝身畔那只空空的瓷猫枕上。
  电光火石之间,泰安强自压住心中惊呼,顺势一个翻身,钻到瓷猫枕之下。
  殿中应声响起笃笃的脚步声,泰安埋在瓷枕之下,用尽全力探出一双眼睛朝外看,却被一头垂下的青丝盖住了视线。
  泰安明白了。
  是皇后娘娘从外面回来,又重新睡回她的枕头上。
  泰安轻舒一口气,猜想皇后方才是去起夜如厕,又渐渐听到枕上的帝后俱皆传来均匀又缓慢的呼吸,慢慢放下心来。
  她耐心地等了许久,直到帷幔的底端透出些微光亮,泰安才握紧了手中的螺黛,缓缓从瓷猫枕下爬出,手起笔落,黛粉落得极轻、极淡,若隐若现似的,翩然一只蝴蝶跃上了皇后华珊熟睡中的左脸。


第12章 脱身
  黎明将至,天边露出鱼肚白。小太子屏息躺在床上,隐约听到殿外宫人悉悉索索洒扫的声音,心急如焚。
  天光大亮,宫人尽皆起身,她再是一张小小的彩纸,也极容易被人发现。
  小太子再睡不着,披衣起身坐在窗边,手指紧紧按在《圣祖训》上。
  突然,紧闭的窗棱发出极细微的一声响动,小太子蓦然惊觉,一瞬不瞬地盯着窗棱,下一秒,就看见泰安蹑手蹑脚,像只偷了腥的小猫一样,从窗缝里溜了出来。
  她一抬头,看见小太子忧心忡忡眉头紧锁的表情,扑哧一下笑得开怀,双手一摊:“幸不辱命,一切顺利。”
  当日晚膳,消息就已经传得满城风雨了。
  一向身体康健脾性温和的新皇,在皇后的含章殿中留宿,早起突发头痛。又因昭阳殿的多宝阁上跌落爱物而大发雷霆,怒气攻心一病不起。
  朝堂之上的风向,几乎一夜之间逆转。
  轰轰烈烈弹劾太子的太傅一党,几乎立刻之间意识到太子失德和皇帝重病的时机来得十分蹊跷,还不待大司马反应过来,就将攻讦的矛头对准了四年无出的皇后华珊。
  暌违已久的黄纸条,终于再一次夹在炊饼当中递了进来。小太子迫不及待拆开,一目十行看完,轻轻舒一口气,唇边露出一丝笑意。
  泰安站在他腕上,目瞪口呆地转头问他:“这帮大臣是怎么回事?为何墙头草一样,变得这样快?”
  小太子心头舒畅快慰,瞥了泰安一眼,慢条斯理解释道:“我大燕立国百余年,三任君主仁德开明修养生息,直至中宗信道,醉心沉迷于长生之术,举国大肆修建寺庙…游方术士仅因障眼小计便可自由出入内宫…”
  停停停,泰安听得汗颜又愤怒,挥动小拳头砸了他的手指一下。
  中宗,说得不就是她阿爹吗?
  这个小太子怎么回事,好好地聊天,干嘛又说起她阿爹的不是?
  她一脸不满从他手上滑下,背对他坐在砚台边上,翘起小脚踩在墨汁里,溅了他满案的墨迹。
  小太子毫不在意,一面轻轻将她拎起,一面继续说:“中宗无心朝政,乃至大权逐渐旁落。镇国公辅国公大司马权倾朝野,结党之争越演越烈,甚至演变到了早朝之上大打出手,时任御史被当朝打死的地步…”
  泰安张口结舌,朝堂上打起来这事,她倒真的知道。
  “兄长当做笑话讲给我听…阿爹一连几天上朝光顾着拉架了…”她喃喃地说。
  小太子揉了揉眉心:“合德太子拔山举鼎孔武有力…只是政斗宫心计谋诡计上,大约等同于零。”
  他说完,特意看了看此时满脸呆滞的泰安,又忍不住吐槽:“估计是家学渊源…一家子,都没怎么长心眼。”
  天真单纯、善良又轻信。他看着这样的她,慨叹之余又隐隐生出不知何处而来的艳羡。
  不受疼宠保护,又怎么可能养成他们这样的性格?
  若是像他一样腥风血雨里长大,恐怕四年前的雨夜,就已经和阿娘一起死在洛阳了。
  “中宗大权旁落,文臣武将各自结党,才会有李家父子谋逆事成。谋江山虽易,守江山却难,李氏未能收整朝堂,反被定王卢启捡了个便宜。”
  “定王暴虐不仁,亦未能集中皇权。近三十年中,两党相争愈演愈烈,但谁都没能真正地占据绝对的优势,竟渐渐维持住了一种诡异的平衡。”
  所以,才会有大司马择定懦弱的他阿爹来做皇帝,立陈氏华珊为皇后。
  而太傅裴县之却择定太子为幼主,并把嫡幼女许配给他来做太子妃。
  泰安有些明白过来:“…所以当初大司马率先找到有高祖血脉的你阿爹继位,既有拥立之功,又做了国舅爷。而太傅裴县之一党为了与大司马抗衡,才一直站在你的身后。”
  小太子轻轻点头:“父皇虽是帝王,但是出身草莽文墨不通且皇后一直未能有嗣,大司马这四年来并未完全占据上风。裴太傅本人十分傲气清高,辅佐幼主尽心尽力。他一贯看不上大司马卖女求荣的作风,当初愿以爱女下嫁,可见是真心喜爱我,因此中秋夜目睹我的丑态才这般失望愤怒,不惜以死与失德的太子划清界限。”
  太子失德,太傅一党愤而弹劾以维持住纯臣清流的名声,无可厚非。
  可是太子失德被圈禁后不久,留宿皇后宫中的皇帝,却突然之间昏迷不醒了。
  时机如此巧合,前后不过半月,竟隐隐又有变天的趋势,必然引起太傅一党惊疑多虑,忧心大司马是否再度择定新君取而代之。
  一时之间,朝堂上两党争辩愈演愈烈。皇后披发跣足守候在皇帝病榻之前,却被中书令裴郡之跪拦在飞霜殿前,态度恭谨,磕头不止,却句句都是请她回去休息,“方有助圣人病体安康”。
  皇后气得面色铁青,却仍勉强行礼才拂袖离开。哪知第二天,大司马陈克令便身着盔甲佩剑入宫,满脸哭得都是泪水,手下长剑却虎虎生威:“陛下!臣来看你了!谁敢拦我面圣,我管你是哪个一剑斩了,等陛下醒来再负荆请罪。”
  斩是不敢真斩,拦也是不敢真拦。
  一场闹剧越演越烈足足有半个月的时间,直到一片孝忱的太子卢睿,以一柄薄如蝉翼的裁刀剜去心头血肉作药引,亲手熬下一碗续命的血汤奉上。
  久未进食的皇帝,却一口又一口饮下这一碗暗红色的血汤,良久之后睁开眼睛,气若游丝地说:“…宣太子。”
  皇帝醒来,大臣们喜极而泣,忙于称赞皇帝的吉人天相和太子的赤子之心。
  风波暂时平息,而在被圈禁将近一整月后,太子卢睿终于一步一步,走出了清凉殿的大门,手中捧着一本《圣祖训》。
  小太子面色苍白,越发瘦弱,宽宽大大的太子常服罩在身上仿佛一鼎斗篷,倒比病榻上红润白嫩的帝王看起来更像个病人。
  皇帝微微叹气,冲小太子招手:“睿儿…你受委屈了。”
  小太子抬眸,露出精心设计过的,既思念又怨怪的少年特有的表情,多一分不多少一分不少:“阿爹,你好些了吗?”
  开口第一句话,不是叫冤不是委屈,而是恰到好处的关心。
  皇帝心中欣慰不已,抬手摩挲着儿子的手背,隔了许久才缓缓道:“你阿娘…心里惦记你。”
  小太子知道得太清楚,他如今能出来,靠的不过是他阿爹对阿娘尚未泯灭的往日眷恋。
  可他却丝毫未有显露,只将冰冷的面颊贴上他父皇的手背,孩童一般低呓:“可我…心里惦记阿爹。”
  被夹在《圣祖训》里带出来的泰安,将两人对话听了个完全。此时对小太子佩服得五体投地,恨不能为他鼓掌喝彩。
  生在皇家,情爱一事本就是奢侈,如今被用作谋心的利刃,不可谓不残忍。
  成王败寇,哪一个生在帝王之家的少年不懂隐忍?又有哪一个雄心壮志的太子不懂计谋?
  太子解禁,得以回到长信殿。一路上,那本《圣祖训》被贴胸放在小太子的心口。
  泰安在他怀中偷偷探出头来,心惊肉跳地看着他雪白的内衫逐渐被鲜血沁透拳头大的一块。他却走得步履稳健,瘦弱的身躯透出与生俱来的威严。
  东宫数十宫人,早在事发之后就已被清理完全。小太子沉默地冲着一个个陌生的宫人内侍点点头,独身一人踏入长信殿的宫门。
  “未有我吩咐,不准入内。”
  他勉力撑到床边,放下厚厚的帷帐,便再难支撑扑通一声倒在睡榻上,面如金纸抖若筛糠。
  “…殿中诸人,未及我探查底细亲手料理,无一可信。”小太子喘息着叮嘱泰安。
  泰安手忙脚乱从《圣祖训》里滚了出来,飞身扑在他脸边:“小太子!你还撑得住吗?”
  伤口崩裂,鲜血横流。
  小太子体力不支,额上滚烫,满脸都是汗珠,即将陷入昏睡之前仍不忘叮嘱她:“宫人尽皆不可信,除非阿爹送来食物,否则切莫让我入口。”
  泰安含泪点头,轻声说:“放心罢。”


第13章 自戕
  小太子一觉睡到半夜才迷迷糊糊醒来,胸口一阵阵酥痒,让他十分难过。
  他低头一看,这才发现是小纸片泰安,静静地趴在他心口上。
  “嗯?”小太子有些尴尬地清清嗓子。泰安立刻警醒抬头,倒把小太子唬了一跳。
  “你脸上是怎么回事?”太子一把攥过她,皱着眉头上下打量。
  “我脸怎么了?”泰安下意识摸自己的脸,却摸到一脸湿滑。
  哦,原来是方才趴伏在他胸口上,脸上沾染到他伤口沁出的血。
  泰安轻轻松一口气,却又哎呦了一声,狐疑地打量自己。
  她好像…高了一点?
  确实是高了一点。原本不过巴掌大小的纸片人,如今却有一尺来宽,占据了他半个胸膛的长度。
  小太子沉默了一下,伸手轻轻抹去她脸上的血污,对仍是一脸狐疑的她说:“没事的…你是鬼怪,靠精血养育。许是方才沾了我的血,受血气滋养,这才身量长大了一些。”
  “话又说回来,”他皱着眉头,“你趴在我的胸口作甚?”
  他想了想,灵光一现:“难道是为了听我心跳,看我死了没?”
  一猜即中,泰安满面尴尬,嘿嘿笑了一声,顾左右而言他。
  小太子额上青筋乱跳,想发火又觉得小题大做,只能看着她狗腿献宝似的奉上一杯微温的水。
  嗯,多少还算有点良心。
  小太子舒一口气,忍住胸口的疼痛微微侧脸,小小地啜饮了一口。
  入口微温,味道却有些怪。小太子心中蓦然警觉,眼中精光闪现:“这水是哪里来的?不是告诉过你,东宫内侍不可信吗?”
  泰安胸有成竹气定神闲,又把水杯递到他口边:“放心吧,这是我趁内侍宫人睡着了,去她们房中找的。”
  她人小力弱,拎不动桌上的水壶,情急之下爬上门边的面盆架,抱着他桌案上的砚滴一次次地盛水。
  那砚滴鲤鱼形状,拇指大小,不知她来来回回上下多少次,才慢慢攒到这小半杯的温水。
  感动和怒气交织,小太子一时之间竟不知是何心情,许久之后才苦笑着说:“。。。你给我喝宫女的洗脸水?”
  泰安理直气壮:“洗脸水,我能保证没毒呀。韩信能受□□之辱,勾践卧薪尝胆韬晦十年,男子汉大丈夫,欲成大事不拘小节…”
  她还在叨叨叨地说个不停,小太子却突然一个转脸,一口将她杯中余水饮尽。
  “你说得对。”他微微笑,“金鹏垂翅问悉,终能奋翼绳池,人生屈辱乃淬砺,否极必泰,是道之常也。”
  “大仇未报,尚未登宝。还有什么苦,我吃不得?”他淡淡垂眸,右手抚上心口,“我不怕。”
  十三岁的少年,心性已经这样坚韧隐忍。
  泰安钦佩不已,一面探手到他额上测试温度,一面轻声感慨:“你若是我阿爹的儿子,我大燕又怎会有李氏叛乱?”
  他听出她语气中少见的感伤,倒有些诧异,顿了片刻才开口:“我若真的是中宗之子,怕是也要被他宠成个纨绔。”
  “高宗仁明,却子嗣不丰。成年皇子只得两位,中宗和定王卢启。中宗懦弱平庸,定王却才华横溢。高宗犹豫多年,最终还是因为你阿爹嫡长的身份,择定中宗继位。”
  太子斟酌着语言,继续说:“中宗仁懦宽容,对大臣手足多有优待,对妻儿子女一往情深,是个真正的好人。”
  可是却不是一个好皇帝。
  泰安静静地听着,替他补全了这一句。
  隔了一场生死,她再看那些年的朝廷时局,也早已明白他们一家人的悲剧是命中注定,也是咎由自取。
  “若是当初李家推举我做皇太女,我不推辞干脆坦然认下,也许他们就没有借口宫变了呢?”她小声说出心底的不甘,午夜梦回曾多少次徘徊心底。
  “幼稚!”小太子干脆又肯定,“你要真认下皇太女,搞不好跟你兄长一样连一具全尸都保不下来。真要说悲剧,早在你阿爹择定辅国公次子李彦秀作驸马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
  “驸马不是我阿爹择定的!”泰安出声打断他,声音有些闷闷地,“是我自己要嫁的。”
  认人不清,她情爱错付,没听阿爹的劝诫,被贼人所欺。
  小太子叹口气:“他也未必就真的从来不曾动心。”
  他犹豫了一番,却还是没将她亡故之后驸马的情状告知于她,反倒又转头说起了他们如今的现状。
  “父皇虽解了我的圈禁,但是朝堂上却绝不可掉以轻心。太傅自尽保住名声清明,又与我划清界限。太傅身后的纯臣清流,如今以中书令裴郡之为首。”
  他剜去胸前一块血肉换回纯孝声誉,加之父皇大病初愈,即便是裴郡之也不会选择在此时坚持废去他的太子之位。
  但若是再等一些时刻,父皇重病的风波过去,废太子一事极有可能再度被提上日程。
  “对于裴氏来说,这一条路几乎无解。他们既然已经得罪了我,就只能将废太子一路走到黑。但是太傅死后,清流一党也并非铁板一块。父皇此时并无其他子嗣,冒然废太子也未必会得到所有纯臣的支持。”小太子说。
  “所以,这给了我最后一次反击的机会。”
  泰安仍是懵懵懂懂,问:“怎么反击?”
  小太子却缓缓闭上眼睛,一副不愿多谈的样子:“我困了。”
  泰安哪里肯依,跃至他的枕头旁边,小指头像根细棍戳着他的脸。
  小太子被她扰得够呛,眼皮子都懒得抬,只闷声闷气地说:“若是裴郡之执意弹劾太子失德,要废弃我太子之位,以他的威望,即便废太子之事不成,恐怕裴氏一门此后都将与我对立。”
  “除非…有一个人肯站出来,替我说话。”他说。
  泰安睁大眼睛:“谁?”
  小太子长出一口气,一字一顿地说:“太子太傅裴县之的嫡幼女,未来的太子妃,裴安素。”
  中秋夜杨氏之事后,若论这世上有谁的处境比太子卢睿还要尴尬,恐怕唯有裴安素一人。
  皇帝年过三十,膝下却唯有一子,眼看即将成人,且那人平日里端方仁孝,对父亲太傅尊敬有加,从哪方面来看,都是不可多得的良配。
  婚期已经昭告天下,定在明年年后完婚。裴安素自请期下定之后,已停掉宫中宴请专心备嫁。
  可是一夜之间风云变幻,太子失德逼/奸/乳母,父亲愤而弹劾血溅金銮殿,一半是为了错付的师生情,一半也是为了掌上明珠的裴安素。
  失德太子,迟早被废,如何敢嫁?她悲从中来,哭得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