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母仪天下-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五十一章 圣心何属(上)



    赵佶看了眼皇帝,低头称“是”。皇帝却说道,“太妃问过之后,仍旧回朕这里,朕还有些话要跟你说。”

    太妃瞧了瞧赵佶,又看了看自己的儿子,眼神愈发的冷峻,她这心里暗恨,明明有一奶同胞的亲兄弟,却偏偏信任这个赵佶外人,简直是没把她这亲娘放在眼里!

    以前的时候,太妃虽然称不上喜欢赵佶,但是她也没觉得他有什么不好,相反,赵佶对她着意奉承,让她也十分的受用,可是现在,朱太妃却蓦然发觉,这个赵佶实在是太好了,好得让她不放心。

    赵佶察觉到太妃有许多的不满,不过是当着皇帝的面儿不好发作,这对于太妃来说算是不小的进步了,控制情绪,可从来都不是朱太妃的专长。然而,这种进步是赵佶最不想见到的,不过,他也相信朱太妃的这点儿进步,并不会维持太久。

    赵佶猜着她为的是姚麟的事情,在后宫淫浸多年,太妃不可能不知道姚麟的重要性,他昨日的举动,显然是刺到了太妃的痛处。

    “哀家听说昨天你到姚麟府上去颁的旨意?”太妃打发走了刘金桂,甚至等不及回到圣瑞宫,就在路上问道。

    “是,圣上命儿臣犒赏两位姚将军。”

    “即是圣上命你去的,怎么还扯出孟氏来了?”

    太妃沉着脸,也颇有几分威仪,然而,赵佶等的就是这话,也没什么好怕,“回太妃,日前冲真师太出宫遇袭,幸得姚麟姚古父子相救。才不至于受害,所以师太委托儿臣送上一份儿谢礼,此事,儿臣已经奏明了圣上,圣上还着意添了赏,命儿臣一并送去的。”

    “姚古负责瑶华宫的安全,倒是情理之中,可是这件事情,跟姚麟又有什么关系!”

    太妃这是明知故问了,但是她觉得自己如果不这样试探一番的话。就无法确定姚家跟孟氏究竟是何瓜葛,殊不知,她这一试探。却正中了赵佶的下怀。

    “太妃有所不知,逆贼凶悍无比,姚古将军几乎不能抵挡,多亏了姚老将军及时派出援军,才使得三公主跟冲真师太幸免于难。而且。儿臣听闻,姚老将军命人务必要活捉那些歹人的,可惜,巡防营出手太快,竟然一个活口都不留。虽如此,师太亦感念两位姚将军的恩德。所以才让儿臣送了许多的谢礼。”

    朱氏秀丽依然的眉头紧紧地皱着,她明明听说是姚麟下令格杀,一个不留的。怎么赵佶却说是巡防营的人?

    钱梦吉在一旁听着,心里也在暗暗揣度,巡防营是圣瑞宫控制的,杀人灭口没什么可奇怪,但是问题却出在了姚麟的身上。太妃在听说姚麟派人把那些歹人都杀了之后。对他的恨意可是少了许多的,甚至多少还能解他是为了救自己的儿子。所以不得不救孟氏。如果他们都被骗了,姚麟一心想要抓住刺客审出幕后主使,那么,他的心恐怕是半分都不在他们这边,这个人,也绝对留不得了。

    果真如此,却是麻烦的很,钱梦吉的心中暗自懊恼。

    赵佶暗中的观察这两个人的神情,心中冷笑,这么一对活宝还想谋夺大位,简直是不知死活!

    “却不知道冲真师太都送了些什么给姚将军啊?”钱梦吉状若不经意地问道。

    “这……”

    他见端王神色似有疑问,又笑着说道,“冲真师太毕竟是宫里出来的人,老奴是担心她给姚将军的谢礼太过简薄,以至于失了宫中体面,所以,才冒然动问。”

    赵佶听他这样轻侮世瑶,恨恨难平,他强自隐忍,笑言道,“钱总管顾虑得是,不过冲真师太送的礼倒也还算是过得去。我虽不曾细查,却见了两支千年的山参,还有成了形的何首乌,品相上看,都是十分难得的珍品,这对于常年征战的武将来说,实比金银珠玉都要有意义得多。”

    朱氏气得都快要吐血了,她知道孟世瑶带出宫的药材,十有八九都是太皇太后的赏赐,那是有钱都买不来的东西!她心里也气皇帝,当初不知道轻重,让孟氏带走了那么多的好东西,现在,反而成了她邀买人心的工具,成了跟她作对的本钱,这让她怎么能不恨!

    不过,太妃心中却隐约觉得姚麟不至于为了孟氏当真跟她作对,“姚麟可都收下了?”

    姚麟是不想收,但是那是跟着皇帝的旨意一起到的,在加上赵佶添油加醋,他不收也是不成。

    “是,他还特意让我代为致谢。”

    朱太妃恨不得咬碎一口银牙,她从齿缝里挤出几个字来,“想来,那姚古看守瑶华宫十分的忠心吧?”

    “那是自然。”赵佶一脸轻松的笑道,“姚古明白圣上看重三公主,因此对瑶华宫的一切都十分尽心,可以说是事必躬亲,儿臣都十分感佩呢!”

    朱氏当然知道姚古忠心,她从前以为他们是忠于皇帝的,现在看来,只怕是忠于孟氏那个贱人也说不定!

    朱太妃的脸极度的扭曲,几乎就要狰狞了,赵佶似有不解,忙说道,“姚将军也是一片忠心,毕竟,看护公主责任重大。”

    朱氏可不这么觉得,二公主在她宫里那么些日子,皇帝一共也没抱过两回,三公主,也未见得能有多特别。

    “一定是为了那个狐媚子,不想她出了家还不忘勾引皇帝!”朱氏咬牙切齿地说道。

    朱氏这话实在难听,也够莫名其妙,然而,赵佶也只能当做没听见,低着头跟着太妃。

    “皇帝既然找你有事,你就回去吧!”

    相比朱氏的气愤,赵佶倒是一片淡然,还要跟去圣瑞宫探望赵似,然而,太妃这会儿心事重重,哪里还肯让他跟着,三言两语的打发了,自己头晕脑胀的回了寝殿。

    “太妃请息怒。”

    “你叫我怎么息这个怒啊!”朱氏恨道,“皇帝现在病成这样,唯一的指望就是那个什么袁道长,可是他说的那东西也是可遇不可求的,皇帝等不等的都是未必。姚麟位高权重,如果听命于孟氏,那不是……”

    皇帝的将来,太妃并不避讳跟钱梦吉谈起,显然,他们之间也不是头一次说这些了,一点顾忌都没有。钱梦吉忙说道,“娘娘怎么糊涂了,孟氏现在还能做什么呀,她已经不是皇后了,手里也不过只有一个公主!”

    “你说的我也不是不明白,可是从孟氏这件事情上,就可以看出来姚麟对咱们的态度,那个人,断断是不能留了!”

    在钱梦吉的提点下,太妃也早就明白,孟氏遇刺的事情,长眼睛的人就知道是她做的。而姚麟动用宫中禁军去救孟氏,显然是存心跟她作对,她原本看在姚麟杀人灭口的份上可以原宥一二,现在想来,却是大错特错了!

    “娘娘,姚麟救孟氏,也很有可能是因为圣上的缘故,至于端王说的那些,咱们还得再认真查问才行,他如果真的明知娘娘的心意还要给娘娘找麻烦,奴才一定会想办法让他永远消失的。”

    钱梦吉虽然把话说的很满,但是他心里却希望端王赵佶说的不是真的,跟姚麟这样的人作对,他们实在是缺乏筹码,更何况,姚麟最大的靠山还没有完全昏聩!然而,兵荒马乱的时候,哪儿是那么容易查的,就算是查到了一些消息,他们也不敢完全相信,这事情,反而越查越胶着。

    这是赵佶意料中的事情,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宫里的事情本来就难以分辨,而太妃那样的脑子,就更加做不到,钱梦吉虽然有几分小聪明,但是他毕竟没有见过大世面,能帮太妃的地方,实在是有限的很,如果不是越帮越忙,太妃就算是烧了高香了,而这个时候,赵佶却突然想起来林贤妃,那个让世瑶都十分忌惮的女人,如果她还在,不知道会是一个什么情况。

    赵煦没想到赵佶回来这么快,按照时间来说,应该还没到圣瑞宫呢,“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太妃不过是有几句话要问臣弟,问过了也就放臣弟回来了。臣弟本想去看看老十三的,太妃怕圣上着急,赶紧就让臣弟回来了,连老十三都没见着。”赵佶淡然的笑道。

    赵煦叫赵佶回来,本来是想让他想想办法,推迟册封刘氏的事情,可是,太妃这番举动,让他十分的好奇,“什么事情太妃这样着急!”

    “也没有什么要紧的,不过是问了问姚将军的事情,臣弟知道也不多,所以很快就回来了。”

    姚麟!那可是禁军统领,太妃要问什么还不能在福宁宫问?赵煦转念又想到了自己那个弟弟,现在被太妃现在拘在圣瑞宫,出入都不得自由,说是进宫侍疾,却每次都只能跟太妃同来,跟他说不上两句话,就被太妃带走。

    太妃究竟想要做什么!

    赵煦心里极度不适,然而他见赵佶一脸的坦然,又略微安心,他沉着脸问道,“太妃都关心了些什么呀?”

 第五十二章 圣心何属(中)



    皇帝的语气不阴不阳,这可是从来都没有过的事情。赵佶心里想着,世瑶一直都觉得太妃跟皇帝亲生母子,他们的关系牢不可破,可是现在看来,却也未必。

    “并没有什么,而且太妃问的事情臣弟也无法回答,所以,太妃很快就放臣弟回来了。”

    赵煦努力的观察着赵佶的神情,可是他始终都低着头,而他这话说得却漂亮,虽然好像没什么都没说,却也能让听的人猜出个大概。自己母子之间的事情,赵煦也不想为难赵佶,“恩,朕知道了,命人传旨,叫姚麟觐见。”

    “是。”

    赵佶转头示意彭晋元去传旨,自己则跟皇帝说了些个无关痛痒的闲话,等到姚麟到了,他才告退出去。

    皇帝现在的精力,其实远不能支持他说那么久的话,可是太妃的举动,让他不得不防。

    太妃是个控制欲极强的人,她喜欢把一切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然而,她的机智又实在不足以成全她的野心,所以,就只能用些蛮横的手段,就像是早早的把简王弄进宫来。

    这是太妃做的最错的一件事情,可惜她尤为不知!朱氏总觉得自己是皇帝的娘,做什么都可以,她却忘了,是龙就有逆鳞,皇帝就是那所谓的真龙天子,有些东西即便是亲娘也碰不得。

    姚麟的忠心赵煦从来都没有怀疑过,当年太皇太后还在世的时候,他就一心一意效忠,现在他虽然是在病中,但是,他还是可以把最重要的事情托付给他,赵煦相信,只要有姚麟替他守着宫禁。无论是谁都无法觊觎他的皇位。

    赵煦已经不知道该怎么去看待自己那个同母的弟弟了,他虽然并不觉得赵似能有那个大逆之心,但是,他母亲的做法,让他也无法去信任自己的弟弟。

    “如果朕这里有什么不便,又恰遇到疑难的事情,你可以跟端王商议。”

    姚麟万没想到皇帝能跟说这样的话,端王不过是个轻浮浪荡子而已,什么时候开始,他竟然得到皇帝如此信任。

    赵煦也不顾上姚麟怎么想了。他现在最危险的敌人是自己的亲娘,他甚至越想越怕,有人趁他生病的时候……

    “朕交代你的事情。不可让第二人知道,太妃那里,也尽管敷衍就是。命姚古务必要守好瑶华宫,不可有丝毫闪失。”

    “是,请圣上放心。”

    赵煦又嘱咐了姚麟许多话。实在撑不住了才沉沉的睡去,而姚麟瞧着皇帝的状态,心神郁郁的出了福宁宫。

    姚麟年逾五十,沙场上经过了无数的惊险,就是在宫中的时日也不算短了,可以说没有什么没见识过的。而他对于许多事情都有着敏锐的判断。这也是他多年以来屹立不倒的原因,可是现在,他的心。也莫名的有些慌乱。

    “老爷,大公子回来了。”

    姚麟回到府上,在书房里闷坐了一个多时辰,官家来通报自己儿子回来了,竟没有第一时间听到。

    “老爷。”

    “嗯?”姚麟抬起头来。看着跟随了多年的老官家。

    “大公子回来了。”

    姚家父子虽然同在京师,但是各有差事。十天半个月见不着一面也是常事,父子之前,也有些生疏了。不过,姚麟此时却是十分迫切的想要见到自己的儿子。“让他给夫人请了安就到这儿来,我有话跟他说。”

    “父亲。”姚古一身甲胄都没来得及换,他也是说两句话就得重回瑶华宫去的。

    姚麟瞧着自己的儿子心中十分的满意,虽然现在还有些冲动莽撞,但是假以时日,必成大器,而这也需要一个前提,就是得得到皇帝的赏识!

    “你守护瑶华宫得力,圣上很是欣赏,为父的心中,亦是十分的欣慰。”

    姚古得到父亲的赞赏,心中却不高兴,“是儿子不知深浅,执意留守瑶华宫,现在才知道,给父亲惹下了天大的麻烦。”

    姚麟摆了摆手,“咱们姚家一心忠于皇帝,守护瑶华宫也是圣上的旨意,忠君体国乃是军人本分,为父原不该私心调你离开。”

    “因为儿子执意留在瑶华宫,害的父亲得罪了太妃,儿心中一直是在愧疚难当,不知该如何挽救。”

    姚麟也曾想过要挽救,可是太妃那个人他也了解,有些事情一旦发生,早晚都是祸根,然而,现在追究这些已经没有意义,凡事都要朝最佳的方向去努力。姚麟淡然道, “你也是为了成全朋友之义,为父无话可说,可是,端王的为人为父听说不少,你怎么可能跟他成为朋友?”

    “端王殿下的为人,并不像表面上那么轻薄肤浅,他不仅仅精通诗词歌赋,对于兵书战策,亦有独到的见解,他虽然不通武艺,但是胸襟气度,学识才华,都让儿十分仰慕!而且端王为人十分重视情义,这在皇家里面,算是极为特殊的了!”

    “我儿一向自负,竟然能仰慕一个手不能提肩不抗的文弱书生,实在是让为父意外,而今天,更让我意外的人却是皇帝!”姚麟沉重的说道。

    “皇帝!”姚古的神色也跟着郑重起来,“莫非宫里有什么变故不成!”

    皇帝虽然让他严守机密,但是对自己的儿子,姚麟也没什么不能说的,他沉声道,“皇帝命我看住圣瑞宫的动向,还说有事可以跟端王商议!”

    “这……”姚古一时也想不明白这是何意,毕竟,太妃可是皇帝的生母。

    “也许,我们对于的皇帝的病情,有些估计不足了。”姚麟叹道。

    “父亲的意思是?”姚古心中大惊,如果皇帝已然病入膏肓,那么朝中可是要大地震了!

    “你跟端王素日都有些往来,你就没听说什么?”

    姚古摇了摇头,“有些事情,恐怕端王也不能知道吧!瑶华宫这些日子倒是昼夜不停的在诵经祈福,不过,这也证明不了什么。”

    姚麟沉着脸不再说话,姚古小心翼翼的侍立在一旁,眼见着到了该回去的时辰,才出言问道,“父亲可有什么为难?”

    “太妃近日动作频繁,恐怕是在以备不测!”姚麟十分缓慢的说道,“按理说,皇帝无子,就该简王继承大统,可是,简王现在心性不定,行为举止与顽童无异,一旦继位,大权必然要落到太妃手中,这可不是国家的福气!”

    “太妃的品性,儿子也听说过一些,一旦掌权,只怕天下都要受害。而且现在,已经有人在弹劾宣仁皇后母族,虽然圣意不明,但是,这个势头明显是受到了某种鼓励!”

    姚古叹了口气,“此事必然是太妃授意,圣上今日也说了,让我暗中留意都是哪些人频繁与圣瑞宫接触,高家暂时还不会有事。”

    “如此甚好。”姚古似松了口气,宣仁圣烈皇后毕竟是英宗发妻,纵然有些不是,他也不愿意看着某些小人对已经逝去的人穷追猛打。这就姚古心存仁善的地方了,虽然无论是太皇太后还是高家,他几乎都不认识,但是,他也不愿意看到他们无辜受害。

    “那也只是暂时的,如果皇帝一旦驾崩,那么他们的将来,就只能看太妃的心意了,就连我们也是一样!”

    “先帝的儿子,也不是只有简王一个呀!”显然,姚古是想到了端王,端王温文儒雅,宽容随和,若是能够继承大统,比简王可是强得多。

    “可是太妃亲生的,就只有简王了。”姚麟黯然说道。

    他知道自己的儿子在想什么,但是他却觉得端王一点可能都没有。他从今日的情形推断,皇帝一定是不知道自己的病情,然而,皇帝真的到了弥留之际,一定会把皇位传给自己的亲生弟弟。再怎么信任端王,他们终究还是隔着一层的,比不得一奶同胞。端王要想有机会,除非太妃跟简王在此之前阴谋篡位,而这种可能性实在是太低。

    “简王一旦登基,对国家没有半分好处,而咱们,也要深受其害。太妃为人睚眦必报,因为瑶华宫里的那位,对咱们的敌视可是难以化解。儿心怀坦荡,也不怕太妃报复,但是,若是连累了爹娘,可就万死莫赎了!”

    “果真如此,那也是无可奈何,为父只能提前告老,看看太妃能不能网开一面。”

    “父亲。”姚古突然跪在了地上,“都是儿子不孝,连累爹娘。”

    姚麟伸手拉儿子起身,虚言劝道,“未必就到了那一步,为父只是有些担心圣上的身体,或许是为父杞人忧天,圣上不日就可痊愈了。”

    姚古却知道他的父亲绝不是杞人忧天的性格,今日如此忧虑定然是发现了什么,而皇帝纵欲无度,一旦有事,那就必为大事,这也算不得秘密。他现在想要挽回太妃的心意,就只能拿瑶华宫那位做交换,但是,无论公私两面,他都做不了这样的事情,如此,最害怕他的父亲要他这样做,他实在不能再违背父命,给全家招祸了!

    “冲真师太可是太妃的眼中钉肉中刺啊!”

 第五十三章 圣心何属(下)



    常年谋算的人难免不被别人所谋算,世瑶怕就是这其中之一,若非姚麟心存着一点孤忠,后果如何,可是殊难预料。

    然而,心怀戒惧的又何止姚氏一家,皇帝病了两月有余,却不见好转,已经有越来越多人的目光转向简王赵似,其实,也就是太妃朱氏。这种情绪不断的蔓延,隐隐竟成了暴风骤雨之势,世瑶为此焦虑难安。

    “娘子,刚才童贯来了,告诉奴婢娘子有一位至亲到了。”

    童贯这话说得云纤也可是似懂非懂的,而非常时期她也不方便问,就只是把原话传到,然后,小心的观察着世瑶的神色。

    世瑶听见却愣了半晌,随后才长舒了一口气,显然,她是明白了童贯的意思,“这可真是道祖庇佑!”

    “娘子,童贯说的是谁呀!”

    世瑶轻轻笑了笑,眼睛里闪出希冀的神采,这是云纤许久都没见过的光芒,让她一时竟也怔住了。

    “时候到了你自然就能知道!”

    云纤也不深问,只是眉眼都带着笑意,“多少年没见娘子这样笑过了,这位亲人来的可真好。”

    “去跟住持说一声,公主有些不适,今日我就不去大殿诵经了。”

    “是。”

    给皇帝祈福,对于世瑶和云纤来说,甚至不如晚上吃什么要紧,能不用去自然是好的。而世瑶连着装了两个月的样子,现在也实在是有些支持不住,再加上听说太后回宫的好消息,心里一松,有些东西也就不去刻意为之了。

    赵佶其实早就得到了太后启程回京的消息,只是人没有真正回来之前,他这心始终都是悬着的。如今到了童贯早已安排好的地方,他才敢把消息告诉世瑶。

    三天之后,蔡攸来到了瑶华宫,世瑶满脸惊异,“你怎么到这儿来了?”

    “娘子,小的是奉了王爷的命令来接您回府的!”

    “回府?”世瑶就更奇怪了,她有什么府可回呀!

    蔡攸凑上前一步,小声说道,“王爷请您回府去,时候到了。您在这儿不好照应!”

    “可是……”世瑶还是有些犹豫。

    “娘子不必担心,姚古等一下就去接太后。”

    世瑶猛然抬头,愣愣地看着蔡攸。“姚古?”

    蔡攸点了点头,“娘子快走吧,王爷这会儿应该已经出府了。”

    赵佶每天都进宫,这到没什么奇怪,然而蔡攸暗示她时辰到了。这让世瑶心中有些忐忑,可是不管怎么样,她的身份去端王府上都不合适。

    “娘子,快点走吧。”蔡攸见世瑶犹豫,急忙的催促道,“端王府上家丁护院不少。比这里要安全得多,更何况,姚将军要去接太后。换了旁人王爷实在是不放心。”

    世瑶虽然有些别扭,可是为了不耽误大事,也只好答应下来,她转头对云纤说道,“去把三公主抱过来。咱们去端王府。”

    “是。可要收拾细软?”

    “不必,叫上魏紫、念君几个。咱们赶紧走。”

    蔡攸也忙说道,“娘子尽管放心,府上什么都预备下了。”

    世瑶连衣裳都没顾上话,也没敢跟住持说实情,急匆匆的就离了瑶华宫,等到在宫门口上车的时候,姚古早就等在了一旁,显然,他是早就了解了情况。

    “多谢将军。”

    赵佶原本想要等到大势底定再接世瑶,可是姚家发现了太后的踪迹,又肯效劳一二,他也只好先顾着一头儿,如此,就只有先把世瑶接入府中才能安心。他此刻却是有些担心,世瑶顾着规矩体统,不肯到他府上来。

    “爷,今儿这宫门口可是有点不对劲啊!”童贯在车窗处小心的说道。

    “进来回话!”赵佶顾不得想那么多,马上叫童贯上车。

    “是。”

    童贯示意车夫缓了缓势头,两步窜上了马车,“爷,巡查的侍卫可是比以前多了一倍,远远瞧着,好像还有巡防营的服制。”

    这么远的距离,童贯也看不清什么,不过禁军跟巡防营的服制有很大的区别,想来他也不会看错。

    赵佶身形不动,但是心中亦是难免有些惊讶,“看到禁军了没有,还是只有巡防营的人?”

    “都有。”童贯低声答道。

    赵佶的目光微闪,“那就无妨。”

    “奴才是担心太妃那里有所动作!”

    “没动作就不是太妃了,不必理会,只管进宫。”

    马车没行几步就到了宫门了,可是,却被守门的军士拦住,按理说车门打开,守军看见里面是端王赵佶,就会放行,可是今天,那守门的军士却说道, “王爷恕罪,太妃有命,今日圣上静养,任何人都不必探视。”

    “这倒奇了!”赵佶冷冷一笑,“圣上昨日交代本王办点事情,今日还要回奏,你们不放本王进宫,误了圣上的差事,你们何人可以担当啊!”

    端王每天都进宫探病,皇帝面前也是能说上话的,而端王说的那些话,他们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守军面对端王,心里也不是不怕,可是,上头有严令,他们谁也不敢造次。

    “请王爷稍后,小的这就去请示将军。”

    赵佶知道他们做不了主,也不予与他们为难是,于是便把脸沉下,淡然说道,“去吧!”

    没一会儿的功夫,姚麟跟巡防营的统领吕方就都到了,看见果然是端王坐在车上,一时都有些为难。吕方倒还差点,他是奉了太妃的命令,也不怕得罪端王,但是姚麟这边却有些不好办了,现在太后还没到,他也不好公然违抗太妃的旨意。

    “参见王爷。”

    端王自车上下来,微笑着说道,“两位将军请起,本王入宫反倒惊动了两位将军。”

    “王爷容禀,太妃见圣上病情连日都没有起色,为了让圣上安心静养,所以王公大臣近日都不必进宫。末将奉命在此看守,还请王爷见谅。”

    端王看了看姚麟,见他没有任何表情,心里暗自吃惊。太妃能把巡防营弄进宫来,恐怕是皇帝不好了,虽然太后马上就到,但是,若让太妃拿到遗诏,那他做的一切都白费了。

    “岂有此理!”赵佶把脸沉下,“你们难道不知道孤是何人?来探望圣上乃是天经地义,且看你们谁敢拦着!”

    吕方心中一紧,看着在一旁看戏的姚麟,没办法,他就只好硬着头皮上前,“王爷恕罪!”

    “放肆!”

    端王就要闯宫,吕方一挥手,巡防营的士兵迟疑着上前,不过终究还是将赵佶团团围住。姚麟心知端王虽然是天潢贵胄,但是对上太妃也得吃亏,他忙上前两步,“王爷忧心圣上,本没有不妥,但是太妃的旨意末将也不好违背。末将这就去见圣上请旨,旨意到时王爷再进宫也不迟。”

    吕方心觉不妥,但是他也只敢看看姚麟,就算是有太妃撑腰,他也不敢跟姚麟动手,他手上毕竟人少,真要动手可是没有把握。

    端王也是无奈,就只好让姚麟先进宫去,可是,姚麟还没离开,就听见一声怒喝在身后传来,“哀家倒要看看谁敢拦着端王!”

    赵佶一听,就知道是太后到了,姚麟也松了一口气,这太后娘娘来的实在是太及时了!

    吕方可是傻了,他虽然没见过皇太后,但是,听这语气他也能猜出来是谁。这可要了命了,太后面前,可没有太妃说话的地方!

    各人心念轮转的时候,太后已经下了车来在宫门口,吕方有心不认,可是端王跟姚麟已经带头开始行大礼了,他说不是太后,也得有人信啊!

    “都起来吧。”太后冷眼巡视了一圈,就把目光放在了吕方身上。“你是何人,敢拦着端王?”

    吕方这心里是直哆嗦,太后本应该在五台山念经的,此时却突然出现在了宫门口,这变故可实在是令人措手不及,“回禀太后,末将巡防营吕方,奉太妃之命,协助姚将军防守宫禁。”

    太后刚要说话,却看见赵佶在对她悄悄地摇头,她虽然并不是很明白赵佶究竟有何用意,但是,却也觉得不便在宫门口纠缠。虽然有心赶那吕方出宫,倒也不急在一时。

    “好,有劳你了!”太后不在理会吕方,转头对赵佶说道,“随哀家进宫,哀家倒要看看,这宫里乱成了何等模样!”

    吕方听着这话就知道大事不妙,可是姚麟在一旁,他也不敢造次,随后一眼又扫着了姚古,眼见着他紧跟着太后,隐隐地,他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太后带着端王重新上车,有姚古开道,再也没有人敢拦着,没一会儿的功夫,就到了福宁宫。

    赵佶搀着太后,一路就往皇帝寝宫而去,彭晋元远远瞧着了,都没过来请安就进去报信儿了,太后冷冷一笑,“哀家倒要看看朱氏到底有多少胆子!”

    向太后进了寝宫的时候,太妃不曾上前见礼,脸黑得跟锅底一样,反观赵煦,竟是一脸的喜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