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母仪天下-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世瑶站起身来走到窗前,远眺着并不是特别遥远的景色,目光渐渐幽深。
“你是不是想到了什么?”赵佶问道。
“太皇太后。”世瑶鼻子一酸,眼泪险些掉下来。
“皇祖母!”
宣仁圣烈皇后高滔滔,在京中就是一个禁忌,过去的五年当中,无论是新党还是旧党,都十分避讳谈起这个人。有很多事情一直都深埋在世瑶的心中,她曾经甚至以为,有些事情她这辈子都不会对任何人吐露半句。
“我想,能够让太后回京的,大概只有太皇太后了。”
太皇太后突然暴毙,这中间的故事赵佶一直没有问过,虽然他十分确信世瑶就是那个知情的人,现在她主动提起,看来,事情已经到了最紧要的关头,很多谜底马上就要揭开了。
“你是不是想要告诉我什么?”
世瑶沉声说道,“皇帝跟太妃弑亲夺权,太后心里未必全然不知,然而,皇权之下人人退避,太后也是无可奈何。可是我想,太后纵然隐遁空门,心中未尝没有牵挂。”
“皇帝跟太妃谋害了太皇太后!”赵佶不由得大惊。虽然他早就已经猜到几分,但是由世瑶亲自证实,还是免不了心惊。
世瑶点了点头,“元祐八年,太皇太后病重,皇帝趁机掌握了实权,那个时候,皇帝对太皇太后还算是孝顺。然而,谁都没有想到的是,看起来时日无多的太皇太后。竟然一点一点的好了起来,皇帝为保住到手的权势,以太皇太后杀害先帝的名义。命姚古封锁了姚华宫。”
“我知道那时候的事情,当时对外的说法的是崇庆宫有人蓄意谋害太皇太后,在太皇太后的汤药饮食中动了手脚,所以要封宫严查。不过,后来童贯却告诉。那天云纤来过,转告我太皇太后一旦驾崩,让我去给太皇太后守灵,那时候我就隐隐觉得,事情不会那么简单。”
“是,云纤是我派去的。”世瑶幽幽的说道。她全部的思绪,甚至是她这个人,好像都回到了五年之前。那个惊心动魄的日子,“当时我带着几个人冲出了崇庆宫,心里也并不确定是不是能救得了太皇太后,所以才让云纤提醒童贯早作打算,我死不足惜。却不能连累了你。”
赵佶看着世瑶,想说些什么终究没有开口。世瑶也没有注意他,只是沉声说道,“那时候元旦在即,皇帝准备不足,也不敢当真杀害太皇太后,我用太皇太后金宝金册做了交易,才算是争取到了一线生机,还利用了老十三,把罢官的御医邹君彧送进了崇庆宫。不过,邹君彧进宫的时候,却已经是来不及了,太皇太后中风昏迷。”
赵佶叹道,“一直都以为邹御医是皇帝叫进宫的,那时候联系宫里有人谋害太皇太后,这样的说辞也解释得通,却不知,是你冒此奇险,救了太皇太后。”
“那也只是暂时的。”世瑶神色黯然,接二连三的徒劳无功,她都不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是对还是错。“两个月以后,太皇太后醒了过来,当时崇庆几乎都是皇帝亲信,太皇太后一直都隐忍不发,后来却被押班薛玉密告了皇帝。”
“难怪太皇太后下旨处死了薛玉!”
“不,太皇太后对薛玉告密似乎早有准备,而太皇太后真正要杀的人是康有禄。”
“康有禄!”赵佶可真是不敢相信,太皇太后为什么要杀死最衷心的老太监。
“是的,康有禄伪造了一份太皇太后衣带诏,命当时的徐王,也就是你的叔叔赵颢继承大统,而太皇太后为了保护徐王,也为了让皇帝放心,才下令杀了当时崇庆宫里最后三人。”
世瑶说的轻描淡写的,但是赵佶仍然能够感受到当时的气氛是何等的紧张,稍有不慎,简直就是粉身碎骨。
“我们那个时候都被严令留在资善堂读书,却不知道竟然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皇祖母,唉!”赵佶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太皇太后最重视赵煦,最后竟然落得这样的下场,可不是不胜唏嘘!
“太皇太后刚刚转醒,皇帝没有防备的时候,我曾经力劝太皇太后下旨废黜皇帝,而那个时候,只要筹谋得当,并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甚至,我觉得太皇太后的胜算要大得多!可是,太皇太后却始终犹豫不决,我这些年来一直都没有想明白,以太皇太后的杀伐决断,到底是什么绊住了她的脚。”
世瑶都不明白,赵佶就更想不明白了,“太皇太后应该是了解皇帝的,怎么会不知道皇帝最终是不可能留她性命的!”
“我想来想去,也只能有一种解释,那就是为了高氏一族。我孟家人丁稀少,就只剩下忠厚这么一根独苗,皇帝以他为要挟,我尚且不得不就范,而高家百年望族,亲眷众多,太皇太后不可能全不顾惜。”
“你是想说,皇太后会为了向氏一族而回到京里来?”
世瑶却摇了摇头,“向氏亦是名门望族,子孙繁盛,然而,这些年太后刻意的避嫌,族人大都只是领着虚衔,他们甚少参与朝政,就算是太妃掌权,也难以抓到什么把柄,这一点,太后心里也明镜似的。而皇太后侍奉太皇太后至诚至孝,也明白元祐后期,太皇太后苦心孤诣,就是为了保护高氏族人,她如果知道高家人有危险,一定会回来的。”
“太妃最恨的人大概就是太皇太后了,她一定不肯放过高家的人,过去这几年是皇帝顾着颜面孝道,对高氏格外优容,可是,太妃一旦掌权,情况会立刻扭转,然而眼下,太妃恐怕还没有那个心思。”
“太妃没有,我们可以帮她,就连是姚麟那边,我们也要帮他。我如今才算明白,皇帝当年敢做弑亲逆天的事情,最大的依仗,就应该是姚麟。”
“你是说姚麟早早就投靠了皇帝?亦或是先帝留给皇帝的心腹?”
“是否跟先帝有关这很难说,但是我可以确定,姚麟是无条件服从皇帝的,若非如此,当年围困崇庆宫的,就不会是姚麟的儿子,而皇帝掌权之后,也不会让他统领三军禁军。”
“如果这样说,那太妃可是皇帝的亲生母亲,姚麟也不可能违逆太妃的!”赵佶烦躁的说道。
“这完全不一样。”世瑶一边沉思一边缓缓说道,“姚麟是军人,不是妇人,他尊奉皇帝,那是因为他是先帝正统,大宋的皇帝,而太妃,不过是后宫女眷,说句不好听的,先帝侍妾而已,她绝对摆布不了姚麟。”世瑶转过头,认真地看着赵佶,“否则,我死几百回了!”
在皇帝跟太妃之间,姚麟一定是选择皇帝的,可是,如果没了皇帝,那姚麟的选择赵佶也不敢断言,然而,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姚华宫就是那个蚁穴,就他目前唯一的机会。
“我明白你的意思,你日后要格外当心。”
“我心里有数,你不必担忧。”
“这两件事情我这就去想办法,太后回京的日期我还要好生斟酌一番。”
“正是。”这的确是头疼的事情,“太早了恐怕不容易长久的控制局面,太晚了又有可能让太妃拿到遗照,而五台山路途不近,实在是不好控制!”
“把太后秘密藏在我府上呢!”
“不行,你府上太招眼,很容易引起旁人注意。”虽然最危险的地方有可能最安全,但是,改天换日的时候,无嗣皇帝的弟弟,已经是众人瞩目的焦点,那无异于引火烧身。
“你手上有多少人保护太后?” 世瑶突然问道。
“蔡攸跟童贯招揽了五十多人,扮作游方挂单的和尚,分批混迹在庙中,保了太后这一年的平安。”姚华宫几乎让赵佶搬空了,钱财除了太妃那里,也就是这些人身上用得最多,而这钱也不算白花,那些人比随銮护卫都尽心。
“这些人可靠吗?”世瑶不放心,重又问了一遍。
“重利相诱,暂时没有问题。”
“在京外找一个清静的小庙,你再哪里挑几个绝对衷心的护着太后回来,銮驾一人不动,在派个人留在五台假扮太后!”
“太后万金之躯,这样是否过于危险。”
“太后一向深居简出,昔年宫里就有许多人不认得,轻车简从的回来,绝对不会被人发现。只是有一点,不到图穷匕见的时候,你千万不可以去见太后。”
赵佶深吸了一口气,心里也明白除此之外别无善法,世瑶能帮他也就这些了,剩下的都得靠他自己。
第四十九章 黎明之前(中)
举大事者不拘小节,赵佶身负血仇却没兵没权,为了达到目的,就只能不择手段,世瑶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对,相反,她要拼尽全力去促成这一切。
人都是自私的,她得活下去,退无可退的时候,什么正义、什么善良,都只能为活着让路。
“娘子,端王已经走了很久了。”云纤见世瑶一直愣愣地注视着宫门,似有无限伤感,而这一天发生的事情实在是太多,她不得不多几句嘴。
世瑶知道再见赵佶的时候,不是皇帝,就是尸体,没有折中,而她现在已经没有什么能做的了,除了等待,还是等待……
“你一定能回来。”世瑶喃喃说道。
“什么?”云纤没有听清楚,小心的问了句。
“没什么。”世瑶深吸了一口气,“走吧,去看看崔嬷嬷。”
赵佶一步一挪离开了瑶华宫,他知道世瑶在看着他,但是却不敢回头,他并不知道自己是否成功,但是他很清楚一点,如果他失败了,世瑶也不可能活着。他还有很多话没有跟世瑶说,八岁那年的初相见,生母灵前的悉心照料,冷漠深宫的着意周全,还有很多,他曾经不敢想不敢说的话。
“等我回来。”
童贯见他主子脸沉得吓人,也不敢多说话,只小心的服侍着上了车,低声问了句,“爷,咱们回府吗?”
“进宫。”赵佶淡淡的说道。
端王赵佶在宫门前下车的时候,又恢复到了此前温文尔雅的模样,见了福宁宫主事的窦夫人,还关切的问了声好。
“夫人连日来服侍圣上,实在是辛苦。”
窦氏心情并不好,可是见了端王还是要给个笑脸看,“圣上是老身从小看大的。哪儿能言苦。”窦氏抹了抹眼泪,看样子是真的心焦。
“夫人切莫伤感,宫中御医皆为国手,圣上很快就可痊愈的。”
“但愿如王爷所言,是老身失仪了!”窦氏微微欠身,这是皇帝乳母对除了皇帝跟太妃以外的人,最大的恭敬了,“王爷快进去吧,圣上之前还念叨您呢,这会儿刚刚用了药。怕是再晚就要睡下了。”
“多谢夫人。我瞧夫人消瘦了许多,也该多注意休息才是,我从宫外带了些补品。等会儿让童贯给夫人送去。”
“多谢王爷。”
皇帝听着赵佶进来,挣扎坐了起来,“她怎么样!”
赵佶知道他问谁,心里隐隐有些不舒服,他小心的把情绪隐下。轻声答道,“三公主受了惊吓,御医还在守着,只要今夜不发热,就算是无碍了。冲真师太也受了惊,不过并没有大碍。宫中下人,也都平安。”
赵煦微微点了点头,“堂堂京师既然出现这样的事情。实在是大逆不道,朕已然下令开封府严查,很快就会有交代的。”
赵佶心说,真要交代的话,罪魁祸首你可是不敢交代出来。然而,他也只是心里想想。低头应道,“正是,光天华日,竟然会出现劫匪,实在是匪夷所思,好在姚将军忠勇,否则,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朕会命人嘉奖,旨意已经拟好了,你去办吧。”
“是。”
赵佶起身欲走,赵煦却喊住他,“明日不迟。”
“如此也好。”赵佶重又坐下,“冲真师太正好有些谢礼托我转交,明日可以一起吧办妥。”
“姚古成日在瑶华宫,何必费这个周折。”
“师太说救命的大恩非同寻常,若是在宫里直接给了,反而失了敬意,她自己又不方便,正好就转托了我。”
赵煦心里想着,大概不是不方便,恐怕是吓破了胆,他也没有料到太妃竟然会如此行事,但愿答应了太妃以后可以平安无事。
“她总是为了些不当紧的事情费神,不过既然让你去,你就去办吧,她那里用度都是自己的财物,只怕也手上也不是那么方便,回头朕让人挑些东西,就算是她赏下的吧!”
赵煦这皇帝当的,对世事简直是一无所知,瑶华宫的钱,不仅仅养活了一宫的姑子,还有五台山那许多的假和尚呢!
赵佶心里虽然是在暗暗嘲讽,不过嘴上还是说道,“圣上这样关心,冲真师太必然感激涕零!只是这个时候赏姚古的东西可能都已经送臣弟府上了,圣上何不把宫里的赏赐送到瑶华宫,权当是给公主压惊,冲真师太也必然能明白圣上的心意。”
“她能明白!”赵煦很是不满的用鼻子哼了哼,“她就是个没长心的。”
赵佶心说,你有那么个娘,这心长不长都是一样的!
“师太其实很惦记圣上的,听话圣上病了,要带着阖宫的道姑给圣上祈福呢!”
赵煦听了却半晌没有说话,许久才叹了口气,“罢了,你替朕嘱咐姚古,务必保她万全。”
“是。”赵佶这个时候其实是有些感激太妃的,如果不是太妃一直逼迫,以皇帝对世瑶的这份儿心,世瑶未必会坚持出家,多亏了太妃,他才有那么一点念想。
“袁仙师可有消息?”
赵佶笑道,“仙师才走了月余,大概才到,要找到那仙草,恐怕还得几日。不过,我倒是听说随仙师同去的苏将军命人带了书信回来,然而,也只是平安二字而已。”
“出门在外,平安二字可抵千金了。”
=======
半个小时以后更新,先放这半章。。。。抱歉。、。。。。
举大事者不拘小节,赵佶身负血仇却没兵没权,为了达到目的,就只能不择手段,世瑶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对,相反,她要拼尽全力去促成这一切。
人都是自私的,她得活下去,退无可退的时候,什么正义、什么善良,都只能为活着让路。
“娘子,端王已经走了很久了。”云纤见世瑶一直愣愣地注视着宫门,似有无限伤感,而这一天发生的事情实在是太多,她不得不多几句嘴。
世瑶知道再见赵佶的时候,不是皇帝,就是尸体,没有折中,而她现在已经没有什么能做的了,除了等待,还是等待……
“你一定能回来。”世瑶喃喃说道。
“什么?”云纤没有听清楚,小心的问了句。
“没什么。”世瑶深吸了一口气,“走吧,去看看崔嬷嬷。”
赵佶一步一挪离开了瑶华宫,他知道世瑶在看着他,但是却不敢回头,他并不知道自己是否成功,但是他很清楚一点,如果他失败了,世瑶也不可能活着。他还有很多话没有跟世瑶说,八岁那年的初相见,生母灵前的悉心照料,冷漠深宫的着意周全,还有很多,他曾经不敢想不敢说的话。
“等我回来。”
童贯见他主子脸沉得吓人,也不敢多说话,只小心的服侍着上了车,低声问了句,“爷,咱们回府吗?”
“进宫。”赵佶淡淡的说道。
端王赵佶在宫门前下车的时候,又恢复到了此前温文尔雅的模样,见了福宁宫主事的窦夫人,还关切的问了声好。
“夫人连日来服侍圣上,实在是辛苦。”
窦氏心情并不好,可是见了端王还是要给个笑脸看,“圣上是老身从小看大的,哪儿能言苦。”窦氏抹了抹眼泪,看样子是真的心焦。
“夫人切莫伤感,宫中御医皆为国手,圣上很快就可痊愈的。”
“但愿如王爷所言,是老身失仪了!”窦氏微微欠身,这是皇帝乳母对除了皇帝跟太妃以外的人,最大的恭敬了,“王爷快进去吧,圣上之前还念叨您呢,这会儿刚刚用了药,怕是再晚就要睡下了。”
“多谢夫人。我瞧夫人消瘦了许多,也该多注意休息才是,我从宫外带了些补品,等会儿让童贯给夫人送去。”
“多谢王爷。”
皇帝听着赵佶进来,挣扎坐了起来,“她怎么样!”
赵佶知道他问谁,心里隐隐有些不舒服,他小心的把情绪隐下,轻声答道,“三公主受了惊吓,御医还在守着,只要今夜不发热,就算是无碍了。冲真师太也受了惊,不过并没有大碍,宫中下人,也都平安。”
赵煦微微点了点头,“堂堂京师既然出现这样的事情,实在是大逆不道,朕已然下令开封府严查,很快就会有交代的。”
赵佶心说,真要交代的话,罪魁祸首你可是不敢交代出来,然而,他也只是心里想想,低头应道,“正是,光天华日,竟然会出现劫匪,实在是匪夷所思,好在姚将军忠勇,否则,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朕会命人嘉奖,旨意已经拟好了,你去办吧。”
“是。”
赵佶起身欲走,赵煦却喊住他,“明日不迟。”
“如此也好。”赵佶重又坐下,“冲真师太正好有些谢礼托我转交,明日可以一起吧办妥。”
“姚古成日在瑶华宫,何必费这个周折。”
“师太说救命的大恩非同寻常,若是在宫里直接给了,反而失了敬意,她自己又不方便,正好就转托了我。”
赵煦心里想着,大概不是不方便,恐怕是吓破了胆,他也没有料到太妃竟然会如此行事,但愿答应了太妃以后可以平安无事。
第五十章 黎明之前(下)
赵佶最信任的人,除了世瑶,也就剩下童贯跟蔡攸了,可是这两个人现在离开京城半步,就跟寻死没什么两样。他甚至连世瑶身边的程德顺都想到了,可那也让容易引人注意的主儿,并不见得能比他府上的人更安全,赵佶左右无法,就只好冒一些险了。
“去把显儿给我叫来。”
“显儿?她现在看着来姑娘呢,爷有什么吩咐,奴才去也是一样的。”童贯小心的回到。
“叫你去你就去,别惊动来氏。”赵佶不耐的说道。
“是。”童贯深知他们家王爷近来脾气可不是很好,在也不敢啰唣。
显儿整天跟着来凤骄,但是多少也知道些外面的情形,对于端王突然叫她,心中可是惊喜交加。她自己心里明白,看守来氏的差事,她做得不是那么的妥帖,好在端王体恤,倒也没有深怪她,而这个时候找她,定然是重要的事情。
然而,不管显儿怎么猜测,她也没有想到竟然是这样的大的事情。
“你身为女子,出行虽然不便,但是也不会引起宫里的注意,而且,太后认得你;对你也有几分欣赏,跟你一同回京,想来不至于有太大的排斥。”
“奴婢领命。”显儿的心都在颤抖,受到如此重用,她还能有什么可说的,除了竭尽全力,也没别的能报答主人信用之恩了。
“你要记着,旁的都不用多说,只告诉太后,太妃在罗织罪名,欲置高氏一族于死地。京中现在非但无人能救,反而有人打算迎合上意,准备重议废黜太皇太后封号。神主也不能再附太庙。”
端王说的事情,显儿也听说了几句,并不算是空穴来风,太后那里,她也不担心会出什么差错,于是跪地言道,“王爷放心,奴婢一定不辱使命。只是,京中的情形如果太后问起,奴婢该如何回答?”
“圣上的病情不是我们该知道的。你只管将太妃的动作告知太后,太后是明白人,必定能够猜到实情。”
“是。”
“本王会派几个人一路护送你。到了五台就把他们遣回来即可。童贯会给你一个金符,持此金符去见一个叫法能的和尚,让他暗中护送你跟太后回京。回京之后你们的藏身地点童贯已经找好了,他会详细告诉你的,你们呆在庙中绝对不可出门。没有我的命令也不能轻举妄动。”
“是,奴婢明白。”显儿郑重的答道。
“去吧。”
赵佶侧过身,轻轻倚在榻上,他很是疲惫,但是却连个假寐的功夫都没有。
显儿的忠心毋庸置疑,管理后院也颇有些能力。但是,能不能办成这么重要的事情,赵佶心里其实并没有十足的把握。事实上。他走得每一步都是如履薄冰,不过,却没有丝毫的退路。
“王爷,奴才已经派人送显儿出城了,都是能够信得过的。爷请放心。”
“好。”赵佶懒懒的应了一声。
“爷,这样的大事。她能行吗?”童贯小心的问道。
“除了她还有别人可用吗?”
童贯皱了皱眉头,也只能无奈的叹了口气,这样的条件下如果大事能成,只能说是天命所归了。
“爷今天还进宫吗?”童贯低声问道。
“恩。”赵佶点点头,“去备车吧!”
童贯还没等出去,就见一个太监过来禀报,说是来御史求见。
来之邵有些日子没来了,这个敏感的时候突然造访,究竟为的是谁却很难预料,彼此试探来试探去,对于赵佶来说,无异于浪费时间和精力。“就说本王马上要进宫,今儿不得空见他。”
童贯始终都觉得端王殿下能够用的人实在是太少了,而来之邵的女儿毕竟还在府上,这人也许能有大用处也未可知,于是,他小心翼翼的提醒道,“来御史的女儿还在咱们这儿呢。”
赵佶却没想那么多,“告诉他来氏去了乡下的庄子,这几日不在府上,要见的话,还请改日再来。”
童贯没想到赵佶这样干脆就把路给堵死了,心中略有些不甘,“王爷,现在可正是用人之际啊!”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可是现在也不是咱们一家用人,有的人用错了,反而不如不用。更何况,只要太后能回来,咱们也用不着旁人。”
可是,太后能回来吗?
赵佶跟童贯的心中都有怀疑。
“爷?”
“无妨!”赵佶微微摇头,看皇帝的情形,再熬个把月也没有问题,好汤好药的吊着,在不沾女色,就是半年都有可能,显儿那边实在不行的话,他就冒上走上这一趟,无论如何,太后必须要回来。
赵佶心里打定了注意,也就不是那么忐忑,略整理的一番,就进宫去见赵煦。
赵煦病了之后变的愈发奇怪,他总是能想起世瑶,就那么不远不近、疏疏淡淡的样子。
“朕照你的提议,命人送了许多赏赐到瑶华宫,可是,回事儿的也没说她有什么感激之情。”年轻的皇帝费力的说道。
“冲真师太向来都是心里有数嘴上不说的,那些太监怎么能知道师太在想些什么?师太的为人,就算是臣弟不说,圣上心里也是最清楚不过的了。”
赵煦却气哼哼的说道,“她若是有心,就该带着公主来探望于朕才是。”
赵佶也不明白皇帝怎么突然之间就转了性,盯着世瑶就算是不放了,他也不想想,世瑶怎么可能主动进宫,那还不是送羊入虎口!
然而,这样的话想想可以,说了他就是不想要命了,赵佶便笑着劝道,“圣上不过是偶感风寒,用不了几日也就好了,师太进宫一趟恐怕是要大费周章,也许还没等进来,圣上就已经痊愈了。”
赵煦听着,心里高兴了几分,不过,他嘴上还是说道,“你也不用替她说好话,她若是惦记着朕,无论如何也该奏请觐见的!”
“圣上,师太明年就要正式行冠礼出家了,她就算是心里惦记,也不可能在进宫的。”
“谁让她认真出家了!”赵煦怒道。
赵佶心里腻烦的很,这道号都是皇帝亲自赐下的,不出家成吗!可还没等他说话,就有太监通禀,“太妃跟刘贤妃到了。”
兄弟俩很有默契的住口不提世瑶,赵佶还搀着皇帝准备给太妃见礼。
“这是做什么,快躺下。”太妃远远瞧见,急忙嚷了起来。
“劳太妃一日三趟过来探望,实在是儿子不孝!”赵煦气喘吁吁的说道。
太妃虽爱权势,却也不是全不在乎儿子,赵煦如今这幅模样,她也不是不心疼,只是另外的一些东西在她心里太重了,这一点点的心疼,有时候她自己都很难感觉得到。
朱太妃亲自扶着皇帝躺好,板着脸嗔道,“你要赶紧好起来,就算是孝顺哀家了!”
“是。”赵煦微微笑道。
母子俩说了好一会子话,并不理会坐在一旁的赵佶跟刘贤妃,赵佶有些想要告退,一时也都插不进去,就只好坐在一旁听着,然而,越听他就越觉得不对劲。
太妃少有这样温情的时候,就算是对自己的亲生儿子也一样,她这一趟必有所图,赵佶一颗心几乎提到了嗓子眼,他就怕太妃图谋的是他最担心的哪一桩。
“日前你答应了哀家要立贤妃为皇后,哀家已经命人挑选了吉日,也拟好了旨意,只等皇帝过目,就可以颁诏天下了。这不,哀家还特意带了贤妃过来谢恩。”
太妃招了招手,贤妃马上会意,跪地言道,“臣妾草芥之人,竟得圣上如此恩典,心中感愧难当。臣妾日后定会悉心服侍太妃,替圣上打理好后宫,必不负圣上所托,谢圣上恩典。”
赵佶听了这话,心里略松了口气,他倒也想祝贺刘氏来的,可是转念一想,皇帝现在一心想接世瑶回宫,这会儿子恐怕未必高兴。
他偷眼一瞧,果然不出所料。
“你起来吧。”皇帝淡淡的说道。
赵煦自己亲口答应的事情,想反悔也不行,更何况,太妃也不可能答应,他能想到的办法,也就一个“拖”字而已。
“眼下朕正病着,立后之事也不急于一时,且等朕痊愈,再册封不迟。”
赵煦晦暗的眼神扫向刘氏,让她不寒而栗,她也知道自己这个后位是太妃强逼来的,因此,并不敢多话。可是,太妃却不是那么好糊弄的,“此番册封贤妃,于正式的大婚不同,只需要颁下旨意,先让后宫参拜一番也就是了。至于大臣跟外命妇的朝贺,等皇帝痊愈了也不迟。”
赵煦一时心烦意乱、头痛不已,“朕此刻深感不适,请太妃将旨意搁下,待朕慢慢看过,再做定夺。贤妃,先跪安吧。”
皇帝都这样说了,太妃也不好在强求,这逐客令明着是给贤妃的,何尝不是让她也回去。她这心中气恼万分,然而,再怎样着也不便跟病中的儿子争执,便冷冷说道,“行了,哀家也回去了,有些事情哀家还要问过老十一,你跟哀家同去圣瑞宫吧。”
第五十一章 圣心何属(上)
赵佶看了眼皇帝,低头称“是”。皇帝却说道,“太妃问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