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母仪天下-第1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当初偷梁换柱,为的不过是孩子的安全罢了。国家动荡不安,年幼的中宫嫡子根本就是一个标靶,我不想让他无辜受害,也没想过非得让他登上那个位置。”

    蔡攸低着头听皇后说话,手底下的动作是丝毫不乱,“或许娘娘当时是真没有,但是形势逼人,想法有所改变也是正常,更何况,有些东西是伯琮公子应得的。而我,可以他教导成为天下第一的明君圣主。”

    世瑶觉得蔡攸只能把伯琮教导成为天下第一诡诈之人,这并不是她想见到,不过,她还是的知道蔡攸图的究竟是什么?

    “那你又想得到什么呢?”

    蔡攸一边碾着茶饼一边说道,“我犯了天下最大的错误,成了天底下的最大的笑话,我若是不能做成最惊天动地的事情,那只有一死以酬圣上。”

    人生或许处处都充满了“惊喜”,蔡攸一心想要名垂千古,可是生在那样的家庭却只能遗臭万年,他几乎摆脱了家族的控制,却犯了几乎无法挽回的大错,世瑶或许可以相信他的说辞,野心这个东西实在是太难控制,此刻她却不敢像之前那样信任蔡攸,“难道蔡相能够弃圣上于不顾?”

 第七十七章 帝师(下)

    提到皇帝,蔡攸的眼里显出几分无奈的神色,“我已经请求过圣上无数次了,圣上本来是有机会扭转这一切的,但是圣上更相信议和,我也是徒呼奈何!”

    难道就因为赵佶不听劝蔡攸就放弃了他?世瑶总觉有些不太可能。她对蔡攸这样的人还能保持几分信任,首先是来自于他的忠心,如果,连对皇帝的忠心的没有了,她就是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用他!把蔡攸放在身边,那可真是一不留神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

    像蔡攸这样的人,就没什么看不明白的,他只消看上一眼就知道皇后为了什么犹豫,“娘娘可选择余地并不算大。”他淡笑着说道。

    “蔡相应该是了解我的。”世瑶从来都不受任何胁迫,哪怕是皇帝。

    “我想我的确是了解娘娘的,娘娘从来都不会由人威胁。就算是把刀架在脖子上,娘娘如果觉得不对也不会屈服。但是我很好奇,如果刀架在两位公主的脖子上呢?亦或者,在那位赵伯琮公子身上呢?”

    “你敢!”世瑶简直是怒不可遏。

    “看看,娘娘果然还是有受不了的地方。”蔡攸并不在意激怒世瑶,他希望她能够有一些真是的反应,“我当然不敢,但是金人可就说不定了,娘娘不用蔡攸的话,我不知道还有什么人能帮到娘娘。还是,娘娘以为把两位公主和小公子安置到了江南就算是彻底安全了?”

    世瑶想到蔡攸的意图便没那么生气。他提出来的问题也的确值得考虑,江南就安全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南方连一支像样的军队都没有,厢军的战斗力跟民团几乎没什么差别,如果西军守不住,那就等于是一溃千里。

    “娘娘看来也很了解。大宋朝军队的作战能力都集中在了禁军。禁军三部分。河北、京营和西军,战力最强的就是西军,河北几乎就是摆设。如果不能在长江以北拦住金人,大华夏腹地只能任由铁骑驱驰了,到杭州的路,也不是特别的远。”

    蔡攸不算危言耸听,该怎么守着河南世瑶心里真是没什么想法。而蔡攸既然已经错判过一回形式,那么以后必然会更加谨慎。

    “蔡相有把握拖住金军南下?”

    蔡攸的神色颇有些自得,“如果我做不到,就没人能做得到。除非战争到了两边都拖不起的时候,再次启动议和,不过,那需要多少年的时间就不好说了。大宋朝还能剩下什么。也都不一定。”

    世瑶神情凛然,想来想去,有能力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大概只有蔡攸了。也许,他的要求并不过分,或许。她可以让他顶着老师的名头远离她的儿子。

    “那蔡相有什么打算?”

    “娘娘怎么打算的,我就是怎么打算。”蔡攸淡然的说道。

    蔡攸说这话。绝不是李邦彦式的阿谀奉承,他只是在告诉皇后,我跟你想的都一样的。

    世瑶最为仰赖就是西军,可是折家军内部可能问题重重,而种家军被蔡京盯上了,随时都有覆灭的危险,蔡攸如果肯帮忙,必定可以平安度过。

    “西军现在的问题不仅仅在种家,蔡相可能明白我的意思?”

    蔡攸还真没想过,不过他很快就反应过来了,“娘娘是说折家?”

    “折家究竟有什么问题我现在也是不得而知,但是我能感觉到形式也是十分严峻的。”

    “跟在娘娘身边的两位姑娘,从前没见过,难道就是?”

    世瑶点了点头,“是折可适的两个女儿。”

    折家军究竟出了什么变故蔡攸也只能猜测一二,都虞候折可适去年病故,他的弟弟接掌大权,按照常理来说,都是军中效力多年的,应该不至于有什么交接不畅的事情,“军中毕竟是个讲军纪的地方,总不至于像京中世家大族那样出些夺权的丑事吧?”

    世瑶也希望不是,但是除此之外她也想不到更多,“还得请蔡相想办法查一查。”

    这倒不是十分为难,只是需要一些时间,而对于蔡攸来说,现在最重要的可能就是时间了,“朝廷近些年对折家的注意很少,就只有折可适一人官至都虞候。而早在神宗皇帝的时候,将陕西路分为永兴军和秦风路,似乎也是有意遏制折家,然后那以后连年对夏作战,折家军战功彪炳,却并不居功自傲,朝廷才开始放心,但是,折家祖上乃是羌人,朝廷对他们始终不太重视,连带着,对麟、府、丰三州也不是特别重视,我也是后来跟种师道交谈之后才发现,这三府对于陕西来说,实在是至关重要。折家如有变故,那可就是塌天的大祸。”

    “蔡相无论如何要稳住折家!”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要亲自去一趟陕西。”

    “现在?”

    “不。”蔡攸摇了摇头,“如果没有提点军务的名头,就是去了也白去。”

    提点军务?蔡攸这样一说,世瑶却突然想通了一些关窍,以皇帝对蔡攸的信任,让他去监视西军几乎是没有疑问的,他如果真的有心,保住西军并不算什么难事,“看来蔡相已经有了打算。”

    蔡攸也不隐瞒,坦然说道,“从姚古经略熙河的时候,我就有打算了。”

    “那蔡相还要跟我谈条件?”

    蔡攸不经意的叹了口气,“我不想大宋朝再有像圣上这样的皇帝了,而圣上就应该寄情上水花鸟,也不应该勉强他再做皇帝。”他不知道皇后对皇帝还有多少情义,但是可以肯定皇帝在皇后心中的重要程度一定赶不上远在杭州的那位伯琮公子,“不管将来继位的是康王还是祁王,他们的做法一定会跟圣上如出一辙,那时候,身为臣子纵有满腔的赤诚,也一样是报国无门,所以,伯琮公子反而是最后的希望,他或许更像他的母亲。”

    世瑶并不觉得像她会是什么好事,她原本只是希望她的儿子在这场这战祸中少受波及。可是,既然秘密让蔡攸知道,想要置身事外就绝不可能,“好,那我就答应你,让你做伯琮的老师。”为了大宋江山,世瑶也算是豁出去了,哪怕蔡攸把她的儿子教导成为阴险诡诈之人。

    蔡攸知道皇后对他的看法,他也并不介意,“帝王之术,难道不是诡计为先?”他笑问道。

    “我的儿子不一定要做皇帝的。”

    “娘娘何必骗自己,一旦战乱开始,那就只能顺势应时,恐怕,是由不得娘娘多想的。”

    世瑶相信如果没有蔡攸的话,还是能够容得了她多想的,但是这个天下第一奸诈之人,一定会引着她朝他定下的方向去发展。然而,扪心自问,她也不是一定要拒绝的,只是,她把儿子的安全看的更重要。“蔡相也要答应我一件事情。”

    “娘娘请讲?”

    “凡事不可操之过急。”世瑶沉声说道,“将来事态的发展,不是任何人能够控制的,如果有机会,我不会放弃,如果没有,我希望蔡相不要强求。”

    在蔡攸的意识里,就没有放弃和强求,他所拥有的,仅仅是计谋而已。他想要做的事情,必然有办法一点一点的促成,迄今为止他只错了一次,代价是那样的沉重,而他现在要倾尽全力去弥补,为了这个目的,他几乎把什么都放弃了。

    “蔡攸做事从来就没有强求过,娘娘尽管放心。”

    世瑶知道他不强求,他都是谋算,跟蔡攸合作就相当于与虎谋皮,只是她现在也没得选择,“那我便多谢蔡相了,时机到了我会把伯琮接出来的。”

    蔡攸对此也并不担忧,就算是没有机会他也会自行创造,“娘娘打算在蜀中停留多少天?”

    “蔡相动身回京的时候,我就出发。”

    时间不等人,蔡攸也不必矫情,“我明日就动身,快马加鞭半个月就能回京城。娘娘可以晚些在走,最好别让人窥破了行迹。”

    世瑶听着这话便想起了姚古,不过好在他什么都没有跟皇帝提起,“我直接取道江南,先去看看康懿公主。”

    “娘娘最好早点回京,虽然形势不稳,但是京城才是核心。”

    “好,多谢蔡相提醒。”

    “蔡相这次回京,打算如何说服圣上?如果有需要的话,我会全力协助。”

    蔡攸却笑道,“我不需要去说服圣上,我只要说服我父亲就行了。”

    世瑶一听也就明白了,而蔡京此刻也必然是焦头烂额的,蔡攸回去的话,他也会引以为助力。然而,蔡攸这奸党的名声,看来这辈子就算是无法摆脱了。其实,如果他还有选择的话,是不会在回去跟蔡家扯上关系的,就像皇后如果有选择,也不会跟蔡攸合作。

    蔡攸几乎已经可以预料到蔡家的下场,他甚至觉得就算是他真的一步一步保着那个小孩子登上帝位,他都没有可能保住蔡家。当然,他也没有一心一意去挽救这个家族,人终究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如果还有一个是他关心的,那恐怕就只是蔡仪了,此刻他便打定了主意,无论去哪儿他都得带着蔡仪。

    “京城行事诡谲,蔡相多加小心。”

    “谢娘娘提醒。”蔡攸这回倒是诚心。

 第七十八章 帝姬(上)

    世瑶和蔡攸分头出发,她还没到杭州的时候,就听说皇帝认命了蔡攸提调陕西路一切军政要务,她多日悬着的心这才算是放了下来。

    世瑶一直以为折家的问题仅仅是内斗而已,她却不知道,如果蔡攸晚到一步,折家就降了金了。正是因为蔡攸的敏锐和果决,才挽救了一场天大的灾祸,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所有不利的局面,在悄悄的扭转,若是换一个人做皇帝,事情都不至于到那般难以收拾的田地。

    遗憾的事,这世界上没有那么多假设,赵佶的错位人生,必然要回归本色。

    “娘子,两位公主出城来接了。”离杭州城还将近十余里的时候,陈响在外面说道。

    世瑶这一路上,想他们都快想疯了,她急忙就下了车,看见两个女儿的时候整个人都傻了。

    “阿娘!”两位公主扑过来,都忍不住流下了泪。

    “阿娘怎么瘦了这么多?”

    “瞧你们,这是做什么。”世瑶拭了拭泪,勉强笑道,“出门在外哪有不受辛苦的,将养几天也就好了。”她把两个女儿上下好顿打量,像是看不够似的,可是,她的目光在康懿公主的肚子上突然停住,那一瞬间她觉得血都凉了,“康儿……”她一双手不停的颤抖。

    “阿娘别担心,女儿就是早产了,孩子生来体弱,不敢带出来。”

    世瑶听了这话她才把心放回肚子了。有些罪女人真是遭不起,公主也没什么两样,“那怎不好好将养着,跑出来干什么?”

    淑庆公主忙说道,“女儿出京的时候三姐姐就已经生产了,只因为消息不便才晚了几天。三姐姐现在没什么大碍。就是小外甥矜贵的很。轻易连房门都不让出的。”

    世瑶心想或许不是消息不便,康儿是故意把金罗儿引出京的,不过不怎么说两个孩子都平安无事,她这心里就踏实了。

    “上车来说。”

    两位公主到了,魏紫赶紧带着折家姐妹上前见了礼,金罗儿没怎么注意新来的人,对魏紫却是十分亲切。“姑姑做我的马车回去,我陪着阿娘。”

    “呦,奴婢可不敢!”

    “姑姑这便是拿乔了!”金罗儿笑道,“姑姑一路照顾阿娘劳苦功高,哪有什么车做不得的。”

    “奴婢当真不敢,公主饶了奴婢吧!”

    “你别拿魏紫姑姑寻开心了。”康懿公主笑道,“云纤姑姑、姚黄姑姑、团红、欧碧都在后面呢。姑姑自去找她们说话。”

    “是。奴婢这就去。”

    几人见面眼睛都是红红的,直说娘娘这次可是受了大罪了,碍于还有两个不明底细的人,她们也不敢多说。两位公主也是一会儿哭一会儿笑的,世瑶倒真不觉得有什么难受的,“你好端端的怎么就早产了?”

    公主的眼神闪了闪。低声说道,“也没什么特别的。只是一时大意了。”

    这话世瑶可不信,莫说公主府上仆从如云,就是欧碧、团红两个也得把她看得眼珠子一样,怎么可能会大意了。

    “到底是什么事,不可以瞒着阿娘!”

    康懿公主看了眼妹妹,低着头不说话,金罗儿忙说道,“真的没事儿,有一个仓司出了点问题,三驸马查了几日,我这姐姐脾气急,就动了胎气。”

    世瑶听了将信将疑的,可是金罗儿一向脾气大,若是康儿受了谁的气,她第一个不肯答应的。

    “没事儿就好了,除了你们几个,阿娘没什么可惦记的了。”

    康懿公主听着觉得有点怪,不就是她们两个,哪儿还有几个呢?金罗儿到没深想,只是笑着说道,“我们都好的很,就是担心阿娘。”

    “担心我什么?我倒是担心你,挺着肚子赶了这么远的路,真是难为你了。”

    淑庆公主轻轻摸了摸肚子,眉眼都是幸福的光芒,“女儿哪儿受什么苦了,二十天的路走了两个多月,父皇在宫里都知道三姐姐平安生下了儿子,我还在路上呢,差一点父皇都要召我回去了,还多亏了驸马急智!”

    康懿公主夸了自己的夫君又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低头说道,“驸马本来也是要过来迎接的,还是太夫人担心人太多漏了行藏,所以只有我们姐俩个带着几个护卫来了,其他人都在府上候着。”

    “这算什么事儿,还值当你跟娘解释!”

    娘儿仨说了一会儿话,也就进了杭州城了,江南富庶比起汴梁也是不遑多让,世瑶看着看着,竟有些恍惚了。

    世瑶仿佛回到了汴梁,她和皇帝换了便装悄悄地溜出宫去……

    “阿娘,咱们到了。”

    世瑶下车的地方已经是后堂了,两位驸马带着伯琮在门口候着。世瑶看见伯琮都快要不会走路了,眼泪忍不住就往下掉。

    将近一年的功夫,伯琮长高了很多,礼仪也比从前周全,就是看起来有些疏远。世瑶也不顾的有谁在场,一把把他抱在怀里,顷刻之间,泪如雨下。

    于老夫人在堂里看着,眼泪也是不住的往下掉,她惊觉旁边还坐着一位钱氏夫人,赶紧出去把世瑶劝了进来。

    “既然见了面儿,有多少话说不得,亲家太太已经等了一个早晨了,赶紧去见了面要紧。”

    “外祖母!”世瑶急忙见礼。

    “快起来。”于老夫人给世瑶使了个眼色,告诉她里面钱氏夫人还在候着,她很担心世瑶做惯了皇后,不会跟亲家相处。

    世瑶心里的确是有几分别扭,几位公主的婆婆都是在她还是皇后的时候见过,只有这位钱氏夫人是个例外,好在今儿她没穿着一身道袍,否则更是尴尬。

    她对于老夫人点了点头,边走边问道,“外祖母一向可好。”

    “都好着呢,本来已经在城里买上了一套宅子,公主惦记着我这我这把老骨头,说什么也不让搬,我心里又惦记着伯琮,怕住在外面不方便,所以,一直都住在这边。”

    世瑶点了点头,“康儿孝顺外祖母也是应该的。”

    于氏忙说道,“我这么一把年纪了,有什么要紧,你这次过来就不走了吧,伯琮可是一直都很想你。”

    世瑶也想守着儿子哪儿都不去,可是谁叫他有个不靠谱的爹呢,“我住几天还得回京城,蔡京那帮人已经闹得不像话了。”

    “你如今也管不了,何苦操那些心。”

    世瑶苦笑着摇了摇头,她不操心还能指望谁呀,为了她这几个孩子也不能袖手旁观,“我会小心权衡的,外祖母放心。”

    “唉!”于老夫人叹了口气,“你这个性子,便是不放心又能如何?”

    世瑶笑了笑,忙转移话题问道,“我祖父南来,外祖母可见过了。”

    “自然是见过的,还在这府上住了几天,后来赵氏在这附近置办了府邸,才搬了出去的,老爷子跟伯琮十分投缘,每天都过来看看。”

    于氏边说边拿眼打量着世瑶,她在想孟元是不是已经知道了实情,世瑶轻轻的点了点头,心想若非如此也不可能让老太爷南下。

    “我就说嘛,那么固执的人。”老夫人感慨说道。

    正说着话就到了正堂了,钱氏夫人起身迎了过来,康懿公主心里是有几分不痛快的,她觉得她的婆婆应该更恭敬一些,就算不是皇后,那也是公主的养母。在这么多人面前,至少应该给她这么个脸面。不过,世瑶倒不是很在意这些,她抱着伯琮一直也都没有肯撒手,便是跟亲家太太相见也是一样,她也不挑钱氏的礼。

    公主觉得钱氏礼数不周,钱夫人自己倒是觉得她已经足够重视这位前任皇后了,虽然她已经不是皇后了,但是她的心里倒还是很敬重她,何况,不管怎么说她都是她儿媳妇的养母,彼此见面都是客客气气的。

    “我听说夫人应该跟淑庆公主一起到的,怎么晚了这么些天?”钱氏夫人讲话不是很亲热,也不是很倨傲,就是平平淡淡的亲戚礼数,倒也不会令人反感。

    不难看出来,钱氏夫人是个很精明和严厉的妇人,当然这也没什么不好,若不是这样的性格,也没办法独自一人把儿子拉扯大。这样的人作为婆婆可能会不够亲切,但是却不会做那些糊涂事搅闹的家宅不宁,对于儿媳妇来说,简直没有更好的了。世瑶现在对两个女儿没有别的期待,就是希望她们家宅宁静,而这中间最关键的就是婆婆,特别是像钱驸马那种性格的人,跟婆婆若是处的不好了,这夫妻的关系也就好不了。

    世瑶笑道,“让亲家太太惦记了。我路上感染了点风寒,便在客栈歇了几日,因为惦记着康儿,所以让金罗儿先过来了。”

    钱氏端详着她确实是风尘仆仆,面容憔悴,“夫人病的可要紧?府上倒是住着几个御医,叫他们来给夫人把把脉。”

    世瑶笑道,“不过是不常出门劳累了些,休息了几日已经无碍了。”

    皇后如此平易近人倒是有些出乎钱氏的预料,她还以为她很难放下中宫的架子,她再看看自己的儿媳妇,心里觉得不如皇后远矣。

 第七十九章 帝姬(下)

    厅里的人各自揣着心思,好容易捱到了开宴的时候,有了酒和歌舞,气氛才轻松了一些。

    世瑶一路疲惫,的确是懒得应付了,她现在就想跟儿子在一起,心无旁骛的吃个饭。“没想到到了杭州竟还是京城的菜式。”

    康懿公主笑道,“这都是金罗儿的功劳,是她把厨子带过来了。”

    “哪儿是儿臣啊!”金罗儿笑道,“是驸马担心儿臣路上吃不好才叫了厨子跟着,后来想起阿娘不爱南方的菜式,便让他准备了今天的席面,好在倒也还算过得去。”

    “堂堂淑庆公主府上的厨子,哪儿是过得去那么简单。”康懿公主取笑道。

    她们姐妹自顾着说笑,世瑶却把目光放在了曾驸马身上,淑庆公主已经不止一次明着夸赞驸马了,看来,他们夫妻的感情还真是不错,“驸马如此费心,我倒是该好好谢你。”

    “儿臣不敢,不过是尽了丈夫应尽之责。”

    世瑶已经不是皇后了,曾夤却也没有改过称谓,这让淑庆公主听了心里暖和,世瑶却觉得不妥,只许他们寻常人家那样称呼,也是为了免除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是,岳母大人。”曾夤倒是从善如流,他心里却隐隐觉得早晚还得跟这位称呼娘娘。

    第一次有人跟她叫岳母,世瑶还是觉得很新鲜的,高兴之下,这一路的疲乏也去了许多。

    两位驸马都是极有眼色的,敬过一轮酒之后,就安安静静的欣赏歌舞,剩下的时间,自然是让人家娘们儿几个去说话。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一曲听罢,世瑶忍不住回望了几眼歌姬,“歌唱的好。这词儿也好,可怜我如今是孤陋寡闻。竟是听都没听过。”

    世瑶不过是说笑,听到金罗儿的耳朵里却有些不是个滋味,她的阿娘离着歌舞享乐已经不知道有多远了,曾经,那可是没有她不知道的。

    “这词是一个叫李清照的妇人写的,如今在江南最为流行,阿娘从北边来,没听过还不寻常?”

    “这位夫人倒是有几分才气,可惜生不逢时。”世瑶低声叹道。“她若是早生几十年,便可于柳永秦观一争高下,可惜在这乱世之中,纵然万般才情,也是要生生的辜负了。”

    堂上舞乐丝竹响动,并没有几个人听到世瑶的话。但是两位公主紧挨着坐,自然是听的清楚,金罗儿忍不住劝道,“难得今日欢聚,阿娘把那些事情放放可好。”

    世瑶哑然失笑,“你说的是。”

    “把李家娘子的词在唱几首来听听。”康懿公主吩咐道。

    “是。”那女子轻生答道,随后慢启磹口。缓缓唱道,“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世瑶听罢微微笑了笑,若不是如此情境,她倒是真想结交这位女词人。

    “公主,宫中有旨意,传旨内侍已经进城了,还请公主早些准备。”

    两位公主眼中都有些惊疑神色,不知道因何宫中就突然传下了旨意,“阿娘!”她们都担心是不是跟皇后有关。

    世瑶心想着应该跟她没什么关系,蔡攸都已经顺利接管了陕西军务,皇帝也不太可能知道她私自跑了那么一大圈,除此之外,她也没可能再惹恼皇帝了,“去排香案接旨吧,应该没什么大事。”

    世瑶没料到来传旨的人竟然是童贯,旨意虽然跟她没有关系,但是童贯还是坚持要见她,“怎么这等事情还要童都知千里迢迢出京来宣旨?”

    童贯苦笑道,“是奴才益发的驽钝,不能在圣上跟前儿效力了。”

    看来天底下真的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童贯这样的人都会失宠?世瑶叹道,“都知也不必气恼了,在杭州静静心再回去也是一样的。”

    按理说传旨这种事情是分分钟不敢耽搁的,但是这份旨意并不需要赶着回复,皇后既然开口留他,他自然是一百个愿意的。

    “多谢娘娘。”他又转身对康懿公主说道,“还要叨扰公主几日。”

    “现下已经是帝姬了!”康懿公主无奈的说道。

    显然,她是不喜欢她这个新封号的,只是在童贯面前倒还是有所收敛,当然,她不收敛也没什么关系,童贯会装作看不见的,“是,奴婢失言。”

    康懿公主这才觉得不该把脾气发到童贯身上,此人虽然是个宦官却也有值得敬重的地方,“都知若是能在杭州小住几日就最好不过了,驸马有些事情总是惦记着要跟都知探讨。”

    童贯曾经率军在杭州剿匪,跟驸马钱江宜的确有几分交情。

    钱江宜这人交友不分贵贱,只看是不是有真的本事,李宪出了教童贯怎么伺候皇帝,行军打仗的本事也没有藏私,有些方面,童贯的确是值得尊重的。

    “奴才万万不敢。”

    “都知这话怕是要让驸马伤心,驸马可是将都知引为知己的。”

    “那是驸马胸襟开阔,不嫌弃奴才粗鄙。”

    世瑶觉得他们继续这样就没完了,便嘱咐去康懿公主亲自去安排钦差住处。这事情康懿公主还真不能假手他人,童贯是宦官也好,是官宦也罢,他现在只有一个身份,那就是传旨的钦差。

    “圣上怎么突然就想起来要给公主改封号了呢?”世瑶问道。

    “娘娘可还记得那个叫孟翊的人?”童贯问道。

    孟翊?世瑶的印象还真的不是很深了,“什么人啊?”

    “他本来是个学官,不知道从哪儿学了些扶乩占卜之术,后来……”

    “哦!”童贯说道这里世瑶就想起来了,“我知道了,李师师跟我提过这个人,只是我向来不信这些,也就没有见他。”

    童贯知道不管皇后信不信,李师师推荐的人她都不会见,不过,那个李师师也很奇怪,明知道皇后不待见她却偏偏爱上赶着找不自在。

    “他给圣上卜了一卦,说宋朝式微,国家将有大难,只有更改年号官号才可以避免。”

    “还有这样的事儿?我竟然都没听说过。”

    “孟翊当然没胆子在朝廷上说这些,他不是走了李师师的门路吗?”

    童贯的暗示世瑶听明白了,透过李师师的私房话儿,好不好的皇帝都能宽容一二,但是她还是忍不住连连冷笑,“若是改个名号就能挽救国家,那忠臣良将们也都不必活着了。”

    “可不是这么说的吗?”童贯忙道,“圣上当时也是不信的,差点就把他贬出京去了。”

    “后来李师师求情,这事儿就过去了。”世瑶不用猜都知道事情的发展,有这么个皇帝金人不来攻宋都对不住自己。

    童贯弯着腰点了点头,“这件事情圣上自己几乎都快要忘了,但是和谈屡屡不顺,圣上心中有些烦闷,李氏就又把这个事儿提起来了。”

    “所以圣上就把公主都改为了帝姬?”世瑶真没想到皇帝轻率到这种程度。

    “圣上也是跟蔡相公商议了之后才奏准的。”

    世瑶能想到童贯说的是蔡京不是蔡攸,但她还是问道,“蔡攸?”

    “不不不,是老相公蔡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