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母仪天下-第1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将军,马车出了潼关却是往南去了,不像是要回京城的样子。”

    这样就算说的同了,皇后的养女、养子都在江南,又听说最近康懿公主病重,就连怀着身孕的淑庆公主都连夜赶奔了杭州,皇后直接南下也是情理之中,姚古摆了摆手,“把人撤回来吧,不用再盯着了。”

    “是,将军。”那军士满肚子的疑问,不过最终是没敢开口,他们家将军离开京城之后便有些喜怒无常,轻易是没有人敢去招惹。

 第七十四章 月茹(上)

    世瑶在去找蔡攸的路上就听到了消息,康懿公主突然患病,京城里的淑庆公主已经赶往了杭州,世瑶虽然觉得事情着实蹊跷,但是心中的惊惧还会挥之不去。

    “娘娘先别着急,说不定是因为京城局势不稳,康懿公主故意安排的。”

    “若是有意安排,总得有人先告诉我一声儿啊。”算算日子康儿就要生了,这可是把世瑶吓得魂飞魄散。

    魏紫心里也着急,但是不能所有人都慌了。“娘娘这可就是关心则乱了,咱们是临时决定的去见蔡攸的,念君就是想传信儿给咱们也不知道咱们在哪儿啊。”

    念君手底下是有几个人,便于联络信息,但是主要的人手也都在京城和江南,在西北是一点都帮不上。世瑶冷静想了想,叫来了陈响,“你快马返回京城需要多长时间?”

    “日夜兼程大概三天。”

    “我知道你们有一些特殊的联络方式,你要尽快跟乔娘子取得联系,打探出两位公主的确切消息,我带着她们继续南下蜀中,你也知道路径,有消息就马上通知我。”

    陈响还以为皇后要改道去杭州,却没想到还要去蜀中,看来皇后要去蜀中见的不是一般人,竟然比两位公主还重要。

    蔡攸并不必两位公主重要,就连种家军也一样,但是,如果康懿公主真的病了,她赶过去也没有用,若是生死一线。她必然回去救自己的女儿。

    折价三姐妹也听到了信儿知道康懿公主病了,怀着身孕的淑庆公主都动身南下了,可见不是小事儿,而皇后还能沉住气往蜀中去,这倒是让她们有几分另眼看想看了。

    李白时代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几百年后也没好多少,而且天一天比一天冷了,世瑶这一路上可是没少遭罪,更熬心的她还不知道康懿公主究竟是怎么回事儿,陈响去了许多日子都没有消息。

    “咱们正好是反着方向走的,他就是到了京城打听着是信儿,追上咱们也得好些日子呢,娘娘定定神儿。公主一定会平安无事的,”

    世瑶叹了口气,“真是多事之秋。”

    “或许是两国议和已成定局,康懿公主想趁着六公主月份还小把她请到南边去,若是明年春天真的开战,恐怕就正赶上公主要生产的日子了。”

    “我也希望是这样,但心里总是慌得很。种师道这边是事情有迫在眉睫,路上一点也不敢耽搁。”

    “娘娘别着急。咱们坐着马车终究是慢的多,许是陈响已经快追上咱们,正打听行踪呢?”

    她们一行六人都是女子,走到哪儿都是比较显眼的,陈响如果追上她们了,想要打听也是不难。而且,她们这一路住的客栈也都留了暗号,错过的可能性的确不大。

    “娘娘尽管安心吧。”

    折月茹见皇后一边急着赶路,一边还惦记这女儿。几日之间就憔悴了不少,这心中便略有些不忍。她暗中叫妹妹缓些赶路,留神打听着公主的情况,只不过,再也没有什么消息。

    “没消息或许就是好消息。”她对皇后说道。

    折氏姐妹话很少,不仅仅是对皇后,就是她们姐妹之间也很少交谈。她突然到车上来说这些,世瑶还是很感激的。

    “多谢折将军。”

    “娘娘一路南下十分焦急,末将心中到有几分不解。”折月茹本来觉得这件事情跟她们没有什么关系,她们不过是奉了经略相公的命令护送皇后一段而已,可是,皇后那么惦记公主都不肯改道,这让她不得不去思考,皇后究竟要去见什么人?

    世瑶知道她要问什么,事实上她问得也实在太晚了些,她本也没打算一直瞒着她们,毕竟,有些事情瞒和骗是没有用的,只能让她们自己去取舍,至于皇帝,能控制西军日子也不是很多了。

    “我要去见前任宰相蔡攸。”

    “蔡相?”西北虽然消息闭塞,但折月茹还不至于不知道蔡攸的大名,至于皇后跟蔡攸之间那些龃龉,有了那些京城小报的宣传,基本上也算是天下皆知了,“没想到娘娘如此辛苦竟然是为了蔡相!”

    “蔡攸大概是大宋朝廷第一聪明人,有些事非他不能料理。”

    “看来传言实不足信。”

    世瑶却说道,“传言也不见得都是假的,只是国难当头当以大局为重,现在能拯救西军的,大概只有蔡攸了。”

    国难当头这样的话,月茹怎么也想不到会从皇后的嘴里说出来,在她的意识里,京中的女子是只懂得吟风弄月的。

    “娘娘也不看好议和之事?”

    世瑶并没有回答,“看来折将军也不看好。”

    “常年在军中的人,难免对多一些危机意识,听说大臣们也有不少反对议和的,不过都被圣上申饬了。”折月茹说到这里才想起来,这位皇后似乎也是因为卷入了这些事情当中才被废的,由此可见传言也不见得不能尽信,她对这位皇后到多了几分敬意。

    “蔡相果然能够拯救西军吗?”月茹对此可是十分怀疑的,若不是蔡攸种家军也不会莫名的跟辽打了三四年,如今辽国还没灭呢,战祸就烧到大宋了,说起来,这也都是蔡攸的责任。

    京中的形式诡谲莫测,世瑶其实也并不敢保证,但是,如果蔡攸都救不了,那就真的没人能救了。“他总会尽力的。”世瑶无奈说道。

    “不过,军中对蔡相似乎不是十分信任。”

    世瑶觉得她说的太客气了,军中岂止是不信蔡攸,简直都快要把他当成通敌的奸细了,但是,她总还是信得过蔡攸的,至少这个人心高气傲,不会叛国投敌。

    “但是圣上信任他,而且,也只有他还能限制蔡京。”

    折家对朝廷昏暗的体会比皇后要深刻的多,蔡京、李邦彦之流早晚会把国家拱手卖给金人,连带着,对蔡京的儿子也不会有什么好印象。

    “末将到觉得娘娘如果能回京劝劝圣上,或者比蔡京有用。”

    折月茹这样说世瑶倒有些惊讶,毕竟,已经太久没有人把她跟皇帝放在一起提及了,以至于她都快要忘了,曾经,她也是能劝得动皇帝了。

    “娘娘从前的故事末将也听过不少,末将心里倒觉得真正能拯救这个西军的不是蔡攸。”

    世瑶笑了笑,从前的事情,她都不记得了,“你都听过些什么,皇后善妒专宠,奸妃误国?”

    月茹摇了摇头,黯然说道,“那都是士大夫说的话,那个女人不希望一生一世白头到老。”

    折氏看来也不是生就冷漠无情的,似乎也是个有故事的人,或许,仅仅是折家女子无法逃避的宿命,世瑶也不好打听更多,不过,折氏难得肯跟她说几句话,世瑶却不想就这样结束了,“女人的命大概就是这样,有些东西永远都是求而不得。身为折家女儿倒是少了许多束缚,我其实很是羡慕。”

    “这有什么可羡慕的,折家的女人大都青年守寡,或者就是终身不嫁。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折氏女儿就能对自己人生做主,其实都是一样,不是所有的折家女儿都喜欢行军打仗的。”

    折月茹似乎有些失态,世瑶却能够理解,“看来个人都有个人的难处,是我想的太简单了。”

    月茹突然发现是自己说的太多了,她本不该跟皇后多说的,“是末将胡言乱语,在娘娘面前失礼了。”

    世瑶笑道,“都说过了以后不要叫我娘娘了,将军若是不嫌弃,叫我一声孟娘子也就是了。”

    “末将不敢。”

    “我也不是皇后了,有什么敢不敢的。”

    月茹低着头说道,“我是奉命来保护娘娘的,岂敢冒犯。”

    “我一直都觉得将军是个爽利人儿,怎么一点小事儿反而如此忸怩。不管是折将军还是折月茹,我都想交你这个朋友。”

    月茹心中对皇后本是深具戒心的,在她想来宫里出来的人就没有心思简单的,而她们折家人只会打仗,没那么多的机巧心思陪她们玩,当时,这位前任皇后看起来倒是真的跟想象中不太一样,或许,倒是可以结交一二。

    折月茹从来都没有朋友,别的女孩子学绣花的时候她在练剑,别的女孩吟诗作画的时候,她在苦读兵书,别的女孩在含羞带喜修嫁衣的时候,她只能披麻戴孝上阵杀敌。而她在军中也一样没有朋友,男人和女人想的东西永远都不可能一样,有时候,她都会觉得自己像怪物一样,没有真正属于她的归属。

    如果有可能,她并不想让她的妹妹过同样的日子,但是,她们终究没有争过命去。如果说如果还有谁能改变她们的命运,可能就是眼前这个女人了,想到经略相公对她毕恭毕敬,她越发觉得很有这种可能。

    “末将有个不情之请,不知娘娘可否答应。”

    折月茹有要求,这可是让世瑶感到高兴的事情,“将军请讲,只要我能办到一定尽力。”

    “对娘娘来说,易如反掌!”

 第七十五章 月茹(下)

    “对娘娘来说,应该不是难事。”

    “折将军尽管说。”

    “末将想让我的两个妹妹离开折家军,过正常的生活。”

    这不算是什么了不得的要求,世瑶很奇怪何必来求她?

    “娘娘有所不知,折家家规森严,无论男女皆要从军,否则,便不算是折家的人。”

    世瑶倒没想到会有这样的家族,然而想到红玉对她们的羡慕,世瑶便问道,“将军这个想法可跟妹妹商议过?”

    “末将看着长大的妹妹,当然了解她们。”

    世瑶点了点头,种师道本来就想留她们姐妹在她身边的,“我就算要留你妹妹在身边,也只能去跟种将军要求,但是,他恐怕也不好管折家军的事情吧?”

    “不会。”折月茹十分肯定的说道,“种将军经略西北,我叔父也不能不听调令,他若是无故跟我折家军要人,折家军大概不会买账,但是,如果是跟随着娘娘,我叔父也无话可说。”

    “果真如此我就跟种将军提一提吧!”

    “多谢娘娘!”折月茹站起身来拱手施礼,“我的两个妹妹愿意为娘娘效犬马之劳,娘娘若是用不上她们的时候,请放她们过正常人的生活,不要让她们再回折家。”

    世瑶有些不太明白,身为步军都虞候折可适的长女,她怎么会对自己的家族是这样的一个态度,难道,折家内部有什么问题不成?但是。这样的问题她就是问了,她也不可能说,世家大族的老理儿了,胳膊折了得往袖子里藏。

    “我看得出来折将军对战事颇为疲累。不如也暂且跟着我,算是歇息一段时间如何?”

    折月茹笑了笑,只是那笑容里尽是无奈的味道,“末将要尽快返回麟州。”

    “为什么?”世瑶越发的看不透这个女子。

    “因为我是都虞候的女儿,我就有我应尽的责任,而且。我把妹妹送走了,自己就更应该回去。”

    世瑶却猜着折家应该是对金人的动作有所部署,而折月茹既然没打算留下那就应该早点回去,“将军果然着急的话,不妨现在就回去,也替我给种将军带个信儿,把两位小将军的情况说清楚。”

    折月茹想想这样也好,她们一路上也没遇到过什么凶险,就是偶尔有几个不开眼的,还不够红玉一个人修理。她就算是提前离开了,她们也可以平安到达蜀中。

    “我们等一下找个客栈打个尖儿,娘娘自去写信,末将也跟妹妹们交代几句。”

    世瑶点头称好,两人便不再多说,对于以后的路。两人都觉得忧心忡忡。

    这是世瑶赶路这么长时间一来,第一次天没黑就打尖儿住店。他提笔给种师道写信的时候难掩满腔的忧愤,而这个时候,陈响也回来了。

    “快说说,两位公主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两位公主都没事儿?”陈响赶紧捡要的说了,“信是于老夫人做主些的,乔娘子从中间传的话,刚一出京城的时候,就把实情告知了淑庆公主。”

    世瑶深吸了一口气,“如此我就放心了。宫里没发现我不在京城吧?”

    “没有。”陈响忙说道。“宫里以为娘娘跟淑庆公主一起南下了,还有孟老将军和少将军忠厚,带着府上的夫人和瑶华宫的侍女云纤姑娘。”

    “只要宫中没发现就好。”

    “宫中不会有什么发现,他们都以为娘娘南下去探望康懿公主了,现在京中只有乔娘子和朱衣姑娘。乔娘子俗事缠身一时走不脱,朱衣姑娘断定娘娘还会回京,因此跟在乔娘子身边打点生意。”

    “我的信可交给念君了?”

    “是的,小人亲手交的,乔娘子说她自会派人跟种将军的人接洽,请娘娘不用担心。银钱方面娘娘也不用操心,不必动用瑶华宫的账目。”

    念君在外头的生意另有账目,世瑶也没问过她赚了多少钱,过去她觉得那就是念君私人的财物,现在也顾不过来那么多了。战争是个无底洞,只要一开战马上就会捉襟见肘,想到这里,世瑶便又多了一层压力。

    “京城可还有别的事情?”

    “小人走的时候,李家娘子已经把种家军要征兵的事情禀告了圣上,圣上一时高兴就点头应了,后来蔡相知道了,在圣上面前下了不少谗言,如今李家娘子也受了许多冷落。”

    “你的意思是宫里又进新人了吧?”

    陈响抬头看了看皇后,不知道该不该实话实说,世瑶便笑道,“有什么就说什么吧。”

    “是,娘娘。娘娘出京这一个月,圣上光是嫔就封了十二位,婕妤、美人、才人无数。不过,乔娘子说,那些新册封的贵人,或多或少都跟娘娘有几分相似,而且,乔娘子推测,这次淑庆公主离京的事情,圣上也是睁一眼闭一眼的。”

    世瑶现在已经说不出自己是想哭还是想笑了,或许她既没有时间哭也没有心情笑,“行了,我知道了,你一路辛苦下去歇着吧,明天咱们继续赶路。”

    陈响实在是想不通皇后听了这样的消息怎么会一点反应都没有,不过,乔娘子说这些的时候也是一脸木然。

    “是,娘娘。”

    没过多久,折月茹带着两个妹妹过来,见世瑶并没有比先前更沉重,心里也跟着松快了几分,“刚才看到陈响回来,想必是有好消息给娘娘。”

    “只要两位公主平安无事,对我来说就是好事了。”世瑶把信折好,却并没有马上递给折氏,“给种将军的信我是已经写好了,只是我最后还是要确认一下,两位小将军是不是愿意跟在我身边,我并不希望耽误了你们的前程志向。”

    月芝和月美低着头并不说话,月茹忙说道,“娘娘切莫这样称呼,她二人年纪还小,在军中也只是校尉之职,娘娘日后尽管随意称呼。”

    不管是什么称呼,世瑶得先确定她们心里是怎么想,她以后步步艰难,若是身边的人再有二心,岂不是自寻死路。

    “这封信寄出去,你们以后就要留在我身边了,而且我答应过你的姐姐,日后也不让你们再回折家军,你们可想好了没有?”

    皇后又问了一遍,月茹不好在提她们回答,倒是最小的月美抬起头来,缓缓说道,“姐姐已经跟我们说了,我们愿意侍奉在娘娘身侧,不过,将来我们还是愿意跟姐姐在一起,毕竟,我们只有姐姐一人亲人了。”

    月美这话说的蹊跷,折家乃是名门望族,就是现在的当家人折可求也是她们的亲叔叔,怎么会只有月茹一个亲人。

    “娘娘。”月茹急忙说道,“将来的事情难以预料,不如等将来再说吧。”

    “也罢,那就这样吧。”世瑶将信交给了月茹,让她们姐妹自去话别。

    “娘娘。”魏紫送她三人离开,这才上前说道,“折月茹怎么如此奇怪,像是把妹妹送到娘娘身边避难似的。”

    折月茹留下她妹妹的理由一定不是她说的那样,似乎她另有不得已的苦衷,“看来折家的水比我们想象中要深得多,也许种师道也是知道内情的。”世瑶想到种师道跟她提起折家姐妹时的神情,越发觉得很有这种可能,“或许,种师道是故意把她们送到我身边来的。”

    魏紫的脸色变了又变,“奴婢说句不当说的话,种师道这事情办得藏头露尾,他还值得娘娘信任吗?”

    种师道是世瑶挽救大宋王朝最后的希望,他若是不可信世瑶就算是没指望了,那样的话,也没什么对她来说是一定重要的,她也没什么不能失去。

    “我现在只能信任他!”

    “娘娘,奴婢心中倒是有些想法。”

    “说来听听。”

    “以前在宫里的时候,嫔妃们之间的斗争都得拉上几个帮手,最主要的,就是要控制其家人。种师道如果真的忠心,就该让种家人到娘娘身边来伺候。”

    世瑶忍不住笑道,“越发的胡说,宫中那些上不得台面的伎俩怎能用在军中。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你要记得,我们不是在宫里了。”

    “奴婢知错了,只是折家姐妹这个样子,让奴婢实在是不放心哪!”

    世瑶却说道,“她们这样我反倒放心,种师道如果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那么折家姐妹一定会倾尽全力取得我们的信任,她们如今这般,其实说明了是折家内部出了问题。”

    “如果真是这样那奴婢就放心了。”

    “放什么心啊?”世瑶叹道,“折家扼守西北咽喉,出现一点问题都能导致满盘皆输。”

    “种将军若是知道什么,怎么不直接告诉娘娘呢?”

    “他暗示过我了,只是我当时一心都放在了种将军身上,并没有考虑到那么多,说起来,这都是我的失误?”

    “那娘娘有什么打算?”

    “我如今是没办法了,只能去请蔡攸。”

    请蔡攸这种事魏紫心里极别扭,但是现在也不是还能说这些的时候了,“娘娘早点歇下吧。”

    第二天一早折氏就启程回去了,两个妹妹眼睛都红红了,不明就里的还以为这是生离死别,事实上对她们来说,跟生离死别也差不了太多。

 第七十六章 帝师(上)

    世瑶风尘仆仆的赶了一个多月的路,终于见到了蔡攸,他倒是十分的悠闲自在,好像世间的事情都跟他无关的样子,他见到皇后的时候并没有很多的惊讶,他知道他的行踪即使能瞒过他瞒过他的福清,也不可能瞒得过皇后。只不过,皇后来的比他想象中快了许多。

    世瑶轻放了一颗白子,沉默的看着蔡攸。

    “白子已成困局,娘娘何必困兽之斗。”

    蔡攸大概是闲疯了,自己跟自己下棋,他这盘棋的确是黑子优势尽显,但是,白子也没有希望。

    “我若是能赢得蔡相这盘棋呢?”

    “那就娘娘想怎样就怎样吧。”蔡攸笑笑说道。

    这盘棋自然是世瑶赢了,却是蔡攸故意相让的,世瑶由衷说道,“这世上若只有一个人能扭转乾坤,大概只有蔡相了。”

    “这世上没有人能扭转乾坤的。”蔡攸一边收着棋子一边说道。

    “蔡相既然有心让我,就应该是想要听听我打算说的话吧!”

    蔡攸手上顿了一下,“娘娘请讲。”

    跟蔡攸说话用不着转弯抹角,能有什么是他猜不到的呢?

    “我来请蔡相回京。”

    “我以为娘娘应该是恨我欲死的。”蔡攸的笑容里有几分自嘲的味道,他抓着棋子像沙漏一样任其流入棋盒中。

    世瑶坦然说道,“若不是老相公处事过于匪夷所思,我也不会来求蔡相。”

    蔡攸身在四川,还真是不太知道他爹到底做了什么。不过误国误民的手段他老爹要是称第二,这世上也没人敢称第一了。“出了什么?”

    “老相公打算蚕食西军,蔡相有何看法啊?”

    蔡攸都忍不住笑了,这世上就只有他爹能做出这么离谱的事情,也只有赵佶这个皇帝能答应,不过他们还不了解,后世有一个皇帝号崇祯,比起赵佶来有过之而无不及。

    “娘娘就没发现蔡家通敌的罪证?”蔡攸问道。

    她要是发现了现在也不会在这儿了。“老相公并没有通敌的意图。”

    蔡攸突然扔掉棋子,直直的看着世瑶,“我如果是娘娘,就一定会坐实蔡家通敌的罪名。”

    世瑶一愣,随即摇了摇头,“通敌乃是九族之祸,岂能儿戏?”

    蔡攸知道这女人心慈手软。她唯一能狠下心的似乎只有哲宗先帝和朱氏太妃,迄今为止,他都没想明白这是因为什么。

    “我若是娘娘,早在五年前就会除掉蔡攸。”他的神色有些恍惚,好像回到了多年以前。

    世瑶心里又何尝不后悔,但是她更愿意相信没有蔡攸也会有海上盟约,这是皇帝决定。没必要找什么替罪羊,

    “所以说,能救国危难的,只能是蔡相而不是我。”世瑶深吸了一口说道。

    “因为我不折手段?”蔡攸冷冷的笑道。

    其实就是这样的,说好听是杀伐决断,说不好听点就是不折手段,但是现在就是需要他这样的人,为达目的可以不计代价。但是世瑶不一样,她顾虑的事情总是太多,她也很清楚自己的弱点。所以,她一定要说服蔡攸。

    “存亡关头,请蔡相以大局为重。”

    蔡攸摇了摇,“我离开京城就是因为这盘棋已经死了,娘娘不想放弃,我十分敬佩,但是,想要力挽狂澜真的难以做到。”

    “蔡相有什么话就直说吧!”世瑶坦然说道。“我不相信蔡相是能够束手待毙的人。”

    “娘娘的性格倒是越发的爽利了。”

    “你不如说我没有耐性。”

    蔡攸倒也没反驳,他就是这么觉得的,“我需要信任,不管我做什么都相信我是为了国家朝廷。这一点,娘娘也决定不了。”

    世瑶觉得蔡攸的聪明过于诡诈,唯一可取的一点就剩下忠君了,但是她不明白的是,蔡攸为什么要把这些拿出来说,“圣上对任何人的信任都不会超过蔡相,即使海上盟约是一个错误,圣上宁愿让种家军背黑锅,都不愿承认是蔡相错了。”

    “娘娘应该也是了解圣上,应该明白圣上心里不是没想法,他不仅仅要掩盖我的错误,最主要的还是他自己。更何况,圣上的看法很快就会不重要了。”

    “什么意思?”世瑶能做到的最坏的打算,就是整个宫廷南下逃亡,可是,听蔡攸的意思,难道连皇帝都保不住吗?

    “娘娘要不要打个赌?”蔡攸问道。

    “赌什么?”

    “事态一旦不可控制,圣上会马上禅位。”

    世瑶心中一惊,以赵佶不负责任的心态,蔡攸说的可未必不可能,那么,“祁王将会继承大统?”

    皇帝成年的儿子只有祁王和康王,而祁王在朝廷之中声明显赫,皇位除了他不可能做第二人想。遗憾的是,祁王赵桓比他爹更加反复无常,大宋朝早就没希望了,“娘娘要知道,祁王不管是对你还是对我,都是一腔的怨恨。等到他登基称帝的那一天,纵有天大的本事,也是无力施展。”

    “蔡相就没想过不让他继位吗?”

    蔡攸反问道,“娘娘不是也想过阻止海上盟约?”

    世瑶默然,了解的太多也是一种负担,而且,不是祁王就得是康王,根本一个不如一个。但是,到了这一步她也不可能放弃,“不管皇帝如何,祁王如何,我都要保住种家军,蔡相如果肯帮忙,就随我回京拖延老相公一二,若是不愿意,我也只当是白来这一趟。”

    “娘娘若能答应我一个要求,我可以为娘娘效犬马之劳。”

    世瑶听着这话心里反而不踏实了,她来请蔡攸回去,不管眼下的目的是什么,最终都是为了皇帝。她一直觉得以蔡攸对皇帝的忠心,绝对不会允许蔡京把事情越弄越糟,可是现在,他却说愿意为她效力,这可是让世瑶有些摸不着头脑。

    世瑶从来都没觉得自己有多么大的能力,可是让一代权相甘效犬马!

    “蔡相这话我怎么听不明白?”

    蔡攸笑道,“娘娘何不听听我想说什么?”

    “蔡相请讲。”

    “我的要求很简单,做伯琮公子的老师。”

    世瑶的脸色登时就变了,蔡攸面前诡辩也没有用的,她虽然嘴唇发干,还是艰涩的说道,“蔡相这是何意?”

    “娘娘聪明过人,自然知道我是什么意思。”

    “你不怕我杀你灭口吗?”

    蔡攸面不改色的说道,“娘娘想给伯琮公子的东西,普天之下只有我一人能够做到。”

    世瑶瞬间惊讶之后倒也冷静下来,蔡攸既然要跟她谈条件,他们何妨好好谈一谈,“你是怎么知道的?”

    “其实我什么也不知道!”蔡攸眉毛眼睛都是笑,“我是觉得娘娘对于延庆公主过于冷淡了。贵妃晋封的时候公主身上穿的衣服据说出自娘娘之手,上面绣的是春日桃花,看起来倒也还算应景,但是,娘娘似乎并不知道,咱们这位延庆公主最厌桃花!”

    世瑶自省她的确是对延庆公主关心太少了,让蔡攸抓住把柄她也无话可说,“你就凭这一点就认定了她不是我的女儿?”

    “不仅仅是这一点。”蔡攸亲自把棋盘收起来,悠然的捧上茶具,“圣上现在面貌跟小的时候有很大差别了,大概没什么人记得了,但是,我是跟圣上一起长大的,想忘都忘不了。伯琮公子简直就跟圣上是一个模子印出来,我想娘娘也是担心这一点所以才把他送到江南去的,再加上娘娘对这个养子的关爱,答案不就是呼之欲出了吗?”

    世瑶厌恶任何形式的诡计,就因为她知道只要是计谋就一定会留下痕迹,伯琮的事情她已经万分小心了,在蔡攸的眼里却处处都是破绽。不过,蔡攸既然没有告知皇帝,那也就预示着凡事都有商量的余地,她现在算是明白了,蔡攸为什么执意离开京城。

    他是太公钓鱼,她是不愿也得上钩。

    “我当初偷梁换柱,为的不过是孩子的安全罢了。国家动荡不安,年幼的中宫嫡子根本就是一个标靶,我不想让他无辜受害,也没想过非得让他登上那个位置。”

    蔡攸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