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市井贵女[封推]-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街坊们跟李叔李婶一个想法,倒是没有什么人凑近来围观,这让夏府的人松了一口气,本来还想着怎么赶人呢。
  
  动土后,第一个目标方位自然是杂物房,夏霖宇兄弟俩亲自守在一旁,随着一筐一筐的土挖出来,他们的心脏都快承受不住兴奋和激动了,一直等待着锄头撞击到硬物的声音。好不容易听到“叮咚”一声响,指挥着几个人小心翼翼地对着那东西的四周锄去泥土,却是一方硕大的石磨。
  
  ……
  
  从辰时中挖到酉时出,近五个时辰,几乎挖出两三个地窖的深度和大小了,别说两大箱的银子和药材,连一块银子都没有看到。所有挖出的泥土都让心腹奴才细细地检查了一遍,生怕里面混着烧黑的银疙瘩,可惜,除了泥土还是泥土,最标准的泥土……
  
  看着一筐筐的泥头抬出紧闭的院子,偶尔有街坊笑道:“夏府不是在挖井吧?那院子里有井啊。”
  
  终于,夏霖宇兄弟瘫软了,他们又是白忙活一场?
  
  白花花的银子呢?贵重的药材呢?被书杰挖走了?不可能!听说他们盖杂物间时为了安全,直接将原来地窖的位置填了,所以才盖那么快。而且若是有两个沉重的大箱子挖出来,哪里会悄无声息,一点动静都没有?再说了,如果有那两箱东西,他们当年哪里需要去做豆腐卖?谁都知道,最初开始做豆腐摊子的时候,书杰每天早上也要辛辛苦苦去送豆腐的。
  
  从书晴提醒说银子不会被烧没开始,他们兄弟更是紧盯着小院这边,可是从来没有发现任何“动土”的迹象。
  
  最大的可能就是这地窖里从来就没有什么银子、药材。回头想想,从头开始,所有人都是猜测,并没有任何人能确定当年姚千贯确实给了夏霖轩一箱银子一箱药材,都是大家猜的。
  
  若不是甄家人都赶到玉林来,夏霖宇兄弟也不会就认定地窖里有两箱东西。
  
  甄家?夏霖宇兄弟突然想到,还有一种可能,就是甄家早就转移了那两箱东西,然后怕他们闹上公堂,故意跟他们虚晃一枪。
  
  是啦,就是这样,俩人总算理出头绪,不过已经太迟了,他们现在跟夏霖轩那一支只是族亲,凭什么去跟甄家闹?而且时间这么长了,有什么证据?
  
  懊悔、恼恨、茫然,夏霖宇兄弟垂头丧气地回到夏府,他们已经快要入不敷出了,又要卖掉大半奴仆才行。
  
  除了奴仆和一个供一家人粮食的小庄子,他们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卖的了……
  
  夏老夫人看到两个儿子有气无力地回来,也是止不住地失望。她闭上了眼睛:“她的嫡子嫡孙,真的不如卑贱的庶子庶孙吗?她当年真不应该让夏霖轩分出去!”
  
  
  
  正文 第184章 是不是
  
  二月初,春暖花开,草长莺飞,进京的官道上,四匹骏马在奔驰,马上的四人两黑在前,两灰在后,都带着同色帷帽。
  
  这四人正是进京备考的郁正然、他的师傅兼首席幕僚郁先生、以及两个贴身小厮左庆、左贺。再有小半个时辰,他们就能到达城门口了。
  
  郁先生道:“郁妈妈他们都已经安顿好了,少主,到了京城后,你就安心备考,其它事都先放下。这段时间我就准备我的‘知谦私塾’,还有整顿一下京城的如愿坊总部。春闱结束之前,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我就不去朱雀大街的院子了,有什么事情你让郁妈妈通知我。”
  
  正然点头:“先生放心,正然明白的。”
  
  郁先生欲言又止,想了想,又说道:“少主,不是我给你泄气,你要有思想准备,那夏书杰在举人试中应该是隐了实力。”
  
  根据密报,此次大皇子重金及巨大许诺才诱得白莲公子出山,没想到白莲公子出师不利,正好撞上夏书杰。没有得手,反而打草惊蛇,引起南宫仁浩的警惕。
  
  南宫府有钱,南宫仁浩也是个狭义豪爽的性格,不但有不少武林中的朋友,投奔其下的许多人也是身手不凡。第一次没得手,再想来第二次、第三次就困难了。而且那南宫世家也不是好欺的,只怕很快就会对大皇子及其母族进行报复,现在大皇子一派只怕要先考虑如何招架才行。
  
  像南宫府这种人家,能偷袭成功的机会只会有一次。
  
  再有那白莲公子。是个极其骄傲的性格,这次败给一个初出茅庐的嫩小子,肯定立即躲回雪山闭关修习武功去了,只盼有一日再找夏书杰“比试”。
  
  郁先生真是惊叹于书杰的武功到底有多强,要知道。就是书杰的师傅吴震子,跟白莲公子应该也只能打个平手,而书杰才十八岁,还要护着一个娇弱女子,竟然能占了上风?
  
  更让他吃惊的是,据他们安插在大皇子府的暗桩探知,白莲公子怀疑夏书杰用的功法是消失近百年的无影拳。
  
  无影拳?肯定不是吴震子教给书杰的,只有一种可能。就是无影派的传人出现了,并让书杰给遇上。当年无心与其女弟子消失,传说是师徒不伦恋不容于世俗,隐居到深山中去了,如今无心的后人或传人出现也不奇怪。
  
  只是,这夏家三兄妹确实是福运深厚,高人、灵兽都能让他们遇上。郁先生愈发希望能将书杰笼络过来了。
  
  “少主,成大事。需要选人、容人、用人的能力和气度,只要你能进入一甲即可,不必与夏书杰较劲。”郁先生担心正然年轻好胜,不能容忍文武皆强过他的夏书杰,“少主,夏书杰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更难得的是,还懂得隐藏实力。
  
  正然笑道:“先生尽管放心,我知晓轻重。”他要做的不是大学士或者大将军,自然不需要一定成为文、武状元。只要能在会试、殿试中凸显出来,金榜题名即可。只有一甲三名才能引起皇上重视,留在京城、甚至留在皇城里。倒是夏书杰,如果能与其交好,让他日后成为自己的一大助力,左膀右臂,才是一大幸事。还有。那样的话,他以后是不是就能经常看到小仙子了?
  
  郁先生显然对正然的回答很满意:“不论是事成前,还是事成后,人才都很重要。夏书杰就是真正的可造之才,加以时日,能力不可限量。重要的是要把他的心拢过来。”
  
  书杰不知道自己这么早早地就被惦记上,他此刻正在喜滋滋、乐呵呵地看着妹妹亲手绣的双面绣大屏风“喜上眉梢”:“喜上眉梢?嗯,有新意、有创意、更有寓意,我们瑶儿的心思就是灵秀,与众不同。瑶儿,这梅花和喜鹊都绣得活灵活现,大哥似乎都能闻到梅花的香气,还能听到那只喜鹊鸣叫的声音。瑶儿,你看那喜鹊的眼珠子都在动呢。呵呵,我家瑶儿的刺绣技艺真是天下少有啊。”
  
  书瑶好笑:“哪有你这样的大哥,这么夸自家妹子,也不怕人家笑话?”
  
  书杰不以为然:“好就是好,大哥不会刺绣,但是会看啊,在皇宫里看到那么多刺绣,都没有我家瑶儿绣的这幅好。”语气里满满的都是骄傲。
  
  书瑶摇了摇头,在大哥眼里,自己和文儿怎样都是最好的。何况,嗯,这幅“喜上眉梢”是自己的用心之作,书瑶知道,这幅绣品若是拿出去,必然是要轰动的。
  
  等书杰看到书瑶眼里的红血丝,立马又心疼极了:“刺绣这么精细耗神、又耗费眼睛的事,赶的那么急做什么?小小年纪,把眼睛熬坏了可怎么了得?以后再不许这样了。”
  
  书瑶忙笑着答道:“没有啦,只是昨晚眼见要收尾,自己也心急想看到绣成的效果,绣得晚了些,中饭后再去补眠一会儿,保证又神采奕奕了。”
  
  书杰哪里想不到妹妹是为了尽快赶出这个“好兆头”?不过这样一幅让人神清气爽的绣品放在书房里,看着确实好精神。
  
  书瑶突然想起一事:“大哥,明日我要去南宫府看望淼姐姐,已经让人去递了拜帖。文儿说他从学堂回来后去接我,他也挂念淼姐姐了。”
  
  书瑶从南宫府回来后就白天黑夜地忙于绣屏风,不过柯妈妈有来送一次口信,说南宫淼很好,没有受退亲和被掳事件的影响,现在南宫府的护卫也特别严实,很安全。南宫淼还做了酸奶子让柯妈妈带来给书瑶三兄妹。
  
  书瑶笑咪咪地看着书杰说道:“大哥,柯妈妈说淼姐姐心情很好,没有被吓到,更没有为退亲的事情难过,反而还比之前更轻松呢。大哥,你说淼姐姐是不是根本就不喜欢原来那桩亲事,现在退了亲,正好开心。大哥,淼姐姐是不是有自己喜欢的人了?”
  
  书杰心里一动,耳尖可疑地红了,他又看到那双似乎有很多话要跟他说的大眼睛。
  
  
  正文 第185章 巧味居
  
  二月十八,夏家的两间“巧味居”正式开张。
  
  一间就在忠国公世子送的福来街上的旺铺,面积不大,但位置极好,还未开业时就引来众人关注,都不需要做宣传了。
  
  另一间在与尚冠大街相隔不远的荟华街上,位置自然不能与喜来街、福来街相比,但店铺面积大,周围有京都幼学和荟华女子书院,非常适合“巧味居”这类受姑娘和小孩子喜爱的点心铺子。
  
  巧味居首先推出的是在大周前所未见的一种叫作“蛋糕”的点心,金黄色、棉软、喷香,尝一口就让人爱不释手。开业后连着近十天,店铺的玻璃展示柜里都是空空的没东西放,因为每一炉蛋糕刚做出来,就被排着长队等候的客人抢光了。
  
  两间巧味居里各有一个玻璃长柜(展示柜),是南宫逸送来的。南宫家正好从西洋进了一些玻璃,本来是准备按照景王的想法试试做种花暖房,听说书瑶兄妹正在找玻璃,直接让人到店铺问了形状、量了尺寸,做了两个长柜子送来。
  
  依照书文的意见,荟华街上的巧味居还隔出了两间雅座,一间男一间女,都不大,只能分别放五张可坐三四个人的桌椅。
  
  三三两两的闺蜜、同窗可以一起坐下吃块点心,喝一杯“巧味居”特制的鲜花蜂蜜水或养颜羊奶。
  
  当然,成年男子进店小坐洽谈之类,也不是只能喝“女人、孩子喝的东西”。他们可以选择绿茶。“巧味居”的绿茶看似普通,放在那些富贵人家家里瞧都瞧不上,可是冲泡出来却是甘香如兰、幽而不洌、回味无穷,一点都不输碧螺春、云雾毛尖之类难得的顶级绿茶。
  
  结果没过几日,大家发现。坐在“巧味居”吃点心的男子,一点都不比女子和小孩少,还抱怨巧味居地方太小、位子太少。
  
  很快,巧味居又陆续推出了红豆、梅花、芝麻等几种不同口味的蛋糕。
  
  一时之间,“巧味居”风靡了整个京城,口袋里有一点闲钱的人,都要买一块蛋糕来尝尝,哪怕是全家几口人只能吃一块原味的蛋糕。
  
  众人在吃得津津有味的同时又不禁羡慕起“巧味居”吸银子的能力。更羡慕分别得了“巧味居”一成份子的威远侯府和忠国公府。
  
  当日书瑶姐弟将忠国公世子送的店契带回夏宅,书杰想了想,又喊来柳妈妈、奎叔、和瑾娘,几人商议之后,决定将巧味居的份子分出三成去,忠国公世子夫人一成、兰姨两成。
  
  威远侯和忠国公世子不知道书杰三兄妹要做什么点心,但是三个孩子既然一片心意。他们也没有拒绝,只是坚持要承担各自份额的投入。心里想着。有“十珍斋”和“米雪豆腐坊”的成功例子在前,他们之前又都尝过夏宅送来的点心,“巧味居”至少不会亏本就是。而且,他们有份子在“巧味居”,万一有什么人找麻烦,他们也可以名正言顺地介入干涉。
  
  可是没想到,这才开业几日,就已经可以看到“巧味居”的“钱”途无量。两家人都禁不住直感慨,尤其是忠国公世子夫妇。本来只是想着书瑶为“揽月轩”做了那么多贡献,他们就占一成份子意思一下,也算为“巧味居”和书杰三兄妹撑腰,没想到自己倒是捡了个大便宜,也更加感受到这三兄妹的重情重义和聪明大气。
  
  虽然钟家有个赚钱的揽月轩,但是谁嫌银子多?世家大族人口庞大,开支都是很吓人的。甚至不少日渐衰败的大世家都是表面光鲜亮丽,内里压力沉重,几近入不敷出,比如金家。
  
  之前的米雪豆腐坊完全是夏宅三兄妹自己的,大家也没有多想,这会儿听说威远侯府和忠国公府都得了份子,就有很多人坐不住了,首当其冲就是金家。
  
  金家先祖也是为大周立下功勋的侯爵,只不过不是世袭,只袭三代,正好到金喜达的祖父那一代。金喜达的祖父并不差劲,只是处理家事一塌糊涂,因此内宅混乱,几个儿子也被带歪了,没有一个有出息的。
  
  内宅子孙之事上,金喜达的祖父唯一做了一件正确的事就是看到金喜达比几个儿子和其他孙子强,又见这个孙子不讨儿子喜欢,在儿子面前的待遇还不如庶出的兄弟,就将金喜达送去应选皇子伴读。没想到金喜达与当时的太子、当今皇上一见面就对上了眼,投缘的很,直接留在了太子宫中。
  
  如果不是进宫做伴读,金喜达都不知道能不能平安长大。
  
  金喜达的祖父一死,金家就开始一日不如一日了。如今,除了金喜达,金家的子孙中只有一个在户部做事的七品小官员和一个在禁军中当差的军士还算有点出息,其他几乎都是游手好闲、坐享其成的主。
  
  自从当今皇上正式即位,尤其是皇上金口玉言说金喜达是“朕的至交好友”后,金家人都将“重新富贵”的希望放在金喜达身上,想让金喜达帮他们获得高位,想跟着金喜达沾光,想直接将金喜达从皇上那里得到的一切白白拿过去享受。
  
  他们觉得这些都是理所当然的,尤其是金喜达那些同父异母的兄弟姐妹,一心认为只要抓住金老太爷的心,只要用一个“孝”字和一个“义”字就能让金喜达乖乖地给他们当牛做马。甚至金喜达万一得了爵位,都一定是他们儿子的,因为他们有很多办法让他没有儿子。
  
  可惜金喜达就不是个按牌理出牌的人,而且对金老太爷早已冷了心,哪里管什么“孝义”?若不是因为金老夫人,他根本就不会回金府。没想到最后连金老夫人都让他冷了心,自然就更是不管不顾了,自己就直接对外宣称是不折不扣的不孝子孙,也不想“孝”。
  
  金家人气得七窍生烟,却无可奈何,又“舍不得”将金喜达驱赶出族。他们很清楚,金喜达对此完全不在乎,或许还更开心。可是对他们来说,半死不活地挂着这个“血脉”关系,总好过没有关系。甚至,金老太爷都不敢休了金老夫人,就怕金喜达与他断绝关系。
  
  金喜达认夏家仨孩子为义子义女时,皇上对夏宅大赏特赏,让金家人的眼睛都红到要溢出血来。无奈人家皇上明言是赏给书杰三兄妹,而不是赏给金喜达的,且圣旨中明确写明那三兄妹与金家没有关系,他们再眼红也不敢抢啊,宫里出来的赏赐可不是谁都可以拿的。
  
  明明知道皇上的赏赐就是冲着金喜达去的,他们这些金家骨肉却连一片布片都沾不到,还有比这更郁闷的事吗?
  
  皇上的赏赐不能动,这“巧味居”和“米雪豆腐坊”的份子总能拿吧?好歹那夏家仨孩子也是金家的义子女,不该孝顺一下金老太爷这个义祖父吗?金老太爷被一众子女一撺掇,越想越对,趁着那个孽子不在京城,夏宅只有三个未经事的孩子,赶紧占点实惠才是真。
  
  这是个讲“孝义”的朝代,再精明的孩子也不惊吓,还能像金喜达那个孽子一样肆无忌惮不成?
  
  “可不是?”金大夫人,也就是金老太爷最宠爱的庶子的媳妇忙道:“只要父亲您拿住了那三个小孩,二弟还不得乖乖地听您的,听说他对那仨孩子可是视如己出。”
  
  “嗯,”金老太爷得意地点点头。
  
  金大夫人赶紧接着笑道:“父亲,那夏书杰可是现在京城里最热门的女婿人选,父亲,大姐儿今年也十六了。”
  
  金家大姑娘长得不错,金大爷和大夫人一直想着让大姑娘进宫选秀,做不成妃嫔,能做哪位皇子、王爷的女人也都行。
  
  可惜按照大周律,正常情况下,只有正五品以上官员的女儿或者嫡孙女才能参加选秀,否则进了宫也只能去做宫女。金喜达愿意帮忙自然没有问题,可惜金喜达最看不上的就是大房。
  
  高不成低不就,金家大姑娘到现在十六岁了还没定下亲事。他们想攀附的人家知道金喜达与金府不合,自然看不上他们,低嫁他们又不愿意,就指望着靠这个女儿赚点好处翻身呢。
  
  这不,一见老太爷准备亲自出马,金大夫人立马把算盘打到了书杰身上。
  
  金老太爷正想点头,忽然想起什么:“圣旨上都说了那三人与我们金家没有关系,我这个义祖父在外面不被承认的,对他们的亲事做不了主,那个孽子和威远侯府都不会答应的。”金老太爷总算还有自知之明,没有被几个子女捧昏了头。
  
  金大夫人“嘁”了一声:“父亲,只要您同意这门亲事,有些事可由不得二弟愿不愿意的,更轮不到威远侯府反对了。父亲,您只管把那三兄妹叫到府里来,媳妇自有办法。”
  
  第二日,金府的大管家到了夏府,神色倨傲地“要求”书杰三兄妹去金府拜见金老太爷和老夫人:“夏公子,老夫人病了,找不到二爷,老太爷要你们三兄妹代二爷回去探望老夫人。”
  
  正文 第186章 上门去
  
  金家大管家的无礼让书杰皱了皱眉,书文则直接啧了一声:“这金家真没规矩,一个奴才弄得像个大爷似的,怪不得义父不愿意回去,眼不见心不烦啊。奎叔,将圣旨请出来读给这位金家大爷听听,我们兄妹姐弟三人跟金家一个铜板的关系都没有,为什么要去拜见?”
  
  金家大管家一凛,立马腰也塌了,腿脚也软了,脸上涨得通红。
  
  金家越来越败弱,他这个大管家到哪都没有底气,多是求人的份,真心不想往外跑,在府里还能训斥一下丫鬟小厮婆子们不是?
  
  今儿跑这趟差事,却是他非常乐意的。金喜达不在,他是代表金家老太爷、老夫人来的,还能不耍耍威风?夏宅有钱,说不得还得塞上一大份请他帮忙在老太爷面前说说好话……
  
  不曾想,才说了一句话,这个毛头孩子就直接训斥他,比给他一个耳刮子还狠。圣旨?轮得到他一个奴才看吗?
  
  “不,不用了,”金府大管家嗫喏道,“我们老夫人怎么说都是二爷的亲娘,现在她生病了,一心念着二爷,所……所以老太爷就想着,看到你们也……就跟见到二爷一样。”
  
  书杰刚想说什么,书文又抢先道:“那我们三人还真不能去了。义父说过,金老太爷看见他就吐血,金老夫人看见他就晕倒,如果看见我们就像看见义父,到时候又是吐血又是晕倒的岂不更坏?”
  
  书文这些话还真不是胡扯的,金喜达以前每次回到金府,没说几句话,金老太爷就被他“气得吐血”,而金老夫人逼迫儿子的方式就是“晕倒”。
  
  “……”金府大管家表示很头疼,这位夏家小少爷的性子还真是像金喜达。一样的桀骜不驯,老太爷和大爷大奶奶他们的算盘恐怕要全部落空了。
  
  书杰态度“温和”多了:“我们义父在离京前特意交代我们不要去金府打扰老人家,这样吧,如果我们联系到义父,就请他尽快回京。我要备考。这时候是不会出门的,弟妹还小,去了只会添乱。还是请金老夫人好好调养吧。”
  
  金府大管家嘴抽抽,金喜达尽不尽快回京的,对金家可半点好处没有,如今老太爷他们想算计夏宅仨孩子,还希望金喜达不要回京呢,那个二爷,可是一点情面都不会给老太爷。其他人就更别提了。
  
  没办法。金府大管家只能灰溜溜地回去回话了。人家三兄妹不去金府,总不能绑去吧?
  
  金老太爷和几个儿女正在喜滋滋地谈论着要从“米雪豆腐坊”和“巧味居”弄多少份子来,几房要怎么分,最好再趁着金喜达不在京里,让那三兄妹多孝敬一些东西来。
  
  听了大管家的回话,全都愣住了,一时反应不过来。
  
  就这样?他们计划了半天。准备了一大堆或硬或软的说辞,人家连个面都懒得露。怎么会这样?怎么能这样?
  
  特别是原本兴致勃勃的金大夫人一下子蔫了,人都不来,她算计个鬼啊!
  
  可是,他们能做什么?以前对金喜达还能说他不孝,现在这夏家三兄妹可是“奉了圣旨”只认金喜达为义父,与金家其他人无关。拿书文的话说,跟他们金家一个铜板的关系都没有。
  
  他们本就知道有圣旨,可是那三人不是小孩子么,不是好哄骗好威胁么?夏书杰不是最好面子、重名声的读书人么?不应该是有很多顾忌的吗?竟然干干脆脆直接拒绝?
  
  金老太爷气得胡子一翘一翘,差点翻白眼昏过去,他们可是没有胆量闹到夏宅去的。虽然金喜达不在,还有威远侯府呢,还有皇上的圣旨在呢。谁不知道,皇上和太后都很抬举夏宅三兄妹,除夕宫宴和太后寿辰人家三兄妹可是都被请进宫去的。
  
  叫到金府里来,关起门怎么说教,怎么撒赖耍泼,外人不知道,也管不着,只要三兄妹自己点头、签了名摁了手印,就算金喜达回来都没有办法。问题是,现在那三兄妹根本甩都不甩他们。出手再有把握,人家不接招,一点用都没有。
  
  金家大爷愤愤道:“你听听那夏家小子说的话,肯定是二弟离京前交代的,要不然一个小孩子知道什么吐血、昏倒的?”金喜达真是太过分了,一点点好处都不让他们沾。当年若不是祖父碰巧赶到,就应该强行取了他心头血,让他死了才好。
  
  金家四爷“嗤”了一声:“我说要好好跟他们说,先哄骗来才好吧,你们偏偏说什么要先给个下马威,让他们知道什么是长辈。现在好了,长辈?人家根本当你什么都不是。也不想想,老二就是那副德性,他的义子女还会多尊重我们这些长辈?”
  
  “都给我闭嘴!”金老太爷怒吼一声,然后仰天长啸,“孽子啊,真是孽子啊!”
  
  金大夫人突然“哼”了一声:“他们不来,我们就上门去,他们还能关着门不让我们进去不成?父亲,您让老夫人带着我和大姐儿去。”老夫人就是个怂的,在老太爷面前多一个字都不敢说。
  
  金大爷眼睛一亮,他们不好打上门去,可是老夫人是金喜达的亲娘,去看望金喜达的义子,威远侯府也不好说什么吧?只要大姐儿成了夏宅的当家主母,管它什么夏家的东西、金喜达的东西、还是皇上赏赐的东西,不都是大姐儿的了?也就是他们的。
  
  金老太爷略一思苻,起身去了老妻的院子。他已经很多年没有去金老夫人的院子了,他一直就不喜欢那个木纳、长相平庸的妻子,不过妻子是父母定的,他没有办法,姨娘爱纳谁、纳几个就是凭他的喜好了。
  
  本来父亲死后,他就像找个由头休了妻子,才能将最喜爱的妾抬为正妻,将最钟爱的儿子抬为嫡长子,无奈金喜达受到皇上的重用,而且根本不把他这个父亲放在眼里,他能牵住金喜达的,也就是金老夫人,自然就不好休弃了,就是金家家族也不会由着他休妻、任由金喜达与他断绝关系。金喜达可是个不顾一切的主,没什么不敢做的事。
  
  
  
  正文 第187章 规矩
  
  金府大管家走后,书杰轻敲了一下书文的脑袋:“毕竟是义父的家人,我们不去就是了,话不要说的那么难听。”
  
  书文撇嘴道:“义父说了,对那些没脸没皮的人,太客气就是自找罪受。义父还说了,你们两个人脸皮太薄心太软,要我保护你们,不要被那些人给算计了。还有还有,大哥,义父再三说了,如果金家人带什么姑娘来,让你有多远躲多远去。大哥,你说义父这么怕金家的姑娘,是不是他们金家的姑娘都是母夜叉?”
  
  “……”书杰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弟弟的问题了。
  
  柳妈妈则呵呵笑道:“可不是?坏心眼的女人都是母夜叉。我们文哥儿做的对,难怪你义父将家都交给你了。”
  
  书文得意地嘿嘿笑:“义父说,大哥马上要科考,顾忌些好。我还是小孩子,只要一口咬定跟那些人没有关系,不用脏话直接骂人就可以了。义父还教我怎样不让人抓了小辫子,嘿嘿。”
  
  书瑶“噗哧”一笑:“你这下倒好了,有义父撑腰,什么都‘义父说’”。书文从小记性就好,谁什么时候说过什么话,他都可以给你重复一遍,何况是他最崇拜的义父?
  
  “本来嘛,”书文扬眉道,“义父说……”
  
  “哈哈哈哈,”几人大笑。书文不好意思地摸了摸脑袋,也跟着笑的欢快。
  
  金喜达离京的前一晚,特意单独跟书文说了很多话。以他对金家那一众人的了解,见他不在京里,迟早要上门找麻烦的。他很担心书杰顾及他的名声,对金家人忍气吞声,在和金府的关系上。他早就不在乎什么名声了,可是书杰和书瑶的性子都太软乎,又都太懂事,顾忌太多,所以他就把这事郑重交代给这几年最黏糊他。性子也最像他的书文。
  
  不得不说,金喜达是太了解金府里那些极品了。当金老夫人带着金大夫人和金家长孙女金玲上门时,柳妈妈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这句话。
  
  书瑶和书文猫在一棵大树上面打量。
  
  书文一看到果然有姑娘来。立马打起了精神,他可不能辜负了义父的信任,庆幸的是今日学堂正好沐休,否则他一定让大哥躲去威远侯府。
  
  那姑娘虽然眼睛咕噜噜到处乱看让人很不喜欢,倒不像母夜叉,书文暗自嘀咕着,不过。既然义父再三交代。那金家的姑娘肯定就不是个好的。柳妈妈也说了。坏心眼的女人都是母夜叉,而心眼坏不坏是看不到的。书文暗自决定,决不能让金家的“母夜叉”靠近大哥。
  
  书瑶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