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市井贵女[封推]-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南宫淼突然发觉书瑶审视的目光,好笑地轻揪了一下她的小鼻尖:“小瑶儿,想什么呢?淼姐姐还不是怕你太辛苦了?来,还不介绍一下你的朋友们?有一位是你的念儿姐姐吧?”
念儿赶紧上前:“我是徐念儿,我也听瑶儿妹妹提过南宫姑娘多次,我可不可以也唤你淼姐姐?”念儿真心觉得南宫淼有一种非常清新干净、让人想亲近交好的感觉,这在京城的世家小姐圈里,尤其难得。
南宫淼笑起来眼睛像弯月一样漂亮:“当然,你是瑶儿的姐姐,自然也是我妹妹。那这位就是瑶儿的表姐甄姑娘了。”
几位女孩除了书瑶最小,其他三人年龄都差不多,又都是比较单纯的性子,倒是很谈得来。
第140章 置之死地而后生(补更)
没聊一会儿,橙锦赶过来找书瑶:“姑娘,宫里的太后、皇后、和好些位妃嫔都有赏赐来了,金公子和大少爷让姑娘赶紧过去。”
南宫淼为书瑶整了整发髻和衣领:“快去吧,也在前面招呼一下各位夫人、太太们,我们三个自己会招呼自己的。”
书瑶很快赶到前面,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的赏赐已经唱完,现在在唱的是几位高份位妃子的赏赐,虽然不多,但都是好东西,丽妃娘娘也送了银鎏金簪花暖砚盒、绿地套紫花玻璃花瓶、翡翠棋盘三样稀罕物,都是正好适合书杰三人用的。
想同金喜达搞好关系的人很多,后宫嫔妃、皇子哪个没想过给金喜达送点东西,可惜人家连皇上的赏都拒绝,有点脑子的妃子、皇子都不会去自讨没趣。
难得这次认亲仪式如此高调,皇上、太后又带头赏赐了三个孩子,皇后和众位够分量的妃子自然赶紧跟上。给金喜达送东西还避忌些,送三个孩子东西可就没什么好顾忌吧?冠冕堂皇的理由随便可以找出十几个。
书杰不免有点担心,金喜达拉着他状似无意地退到角落,拍了拍他的肩,微笑着说了句“无妨,这次可以收下,平常他们也不敢随便送。”
书杰想想也是,历代君王最忌讳的就是后宫、各皇子与重臣走得太近,皇上身边的暗卫可不是吃素的。义父虽然明面上不是朝臣,可是谁都知道义父是为皇上做事的人,做的还都是秘密、重要的事。
“义父放心。我和弟弟妹妹会特别小心的。”书杰三人虽然生长于市井、又是初次进京。但都是极聪明敏感的人。这三年柳妈妈也教了不少东西。书杰很清楚,瑶儿、文儿年纪小,却都不是贪东西、好哄骗的小孩子。
金喜达灿烂一笑:“对你们三个,义父没有什么不放心的。”
赏赐完毕,正式开席,客人们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啧啧交流、交头接耳,暗叹皇上的信息真是无孔不入,对于夏宅仨孩子的事。皇上知道的肯定不少。瞧瞧,慕容府、丁府、虎威大将军府、安国公府这些多多少少、远远近近跟“传闻”有点关系的人都没请,唯一到场的安国公府二夫人才坐下就被一位夫人“爆料”是自己派人另外讨要请帖的。
不得不说夏若雪最近真的很倒霉,那位李夫人恰好是叶菱薇的嫡亲表姐,而她相公恰好是礼部的官员,又恰好看到了皇上列的那张名单,然后还跟她感慨说幸好夏若雪的娘家跟书杰三兄妹脱离了关系,否则夏若雪对此次娶平妻的事恐怕也不是那么容易妥协。
李夫人仿佛没有看到夏若雪,一脸“惋惜”地跟坐在左右的几位夫人“窃窃私语”:“你说这安国公府吧,虽说跟金公子走得不近。但金公子成日不在京里,今天到场的又有几家是走得近的?唉。还不是一些人的行为让皇上都觉得碍眼,这安国公府是被牵累上了,一张帖子都没有。”
一位素日里就看不惯夏若雪的夫人趁机附和道:“可不是?所以说啊,结姻亲一定要擦亮眼睛,不只本人,这家里人的秉性都要看,尤其是父母和兄弟姐妹,否则一不小心就被牵累,才冤枉。再说了,一个爹娘生的,秉性好坏也相差不到哪去,只是掩藏的深不深而已。”
有一知半解,不是很清楚其中“奥妙”的年青夫人好奇地问道:“那三兄妹长得好,看着就聪慧,俩个小的好像才九岁,有什么亲人就这么容不下他们?如果是我,就算养着他们也愿意啊,不要几年一个个的保证都出头了,瞧瞧,这大的眼看就是来年金榜的热门。”
“你那是正常人的思维,人之常情。”李夫人“神秘兮兮”地补充道,“可是就有人别说养着侄儿侄女了,看着小孩子日子过得好点还讹上了呢,说人家偷了他们的秘方,那件公案震撼了整个玉林县,当时若不是金公子和徐老夫人看不过眼为他们出头,也不知道这可怜的孤儿孤女现在过的什么样的日子?”
“怎么一回事?你赶紧跟我们说说。”本来只沉默地在听的其他人立马八卦地竖起耳朵,连隔壁桌都有人凑近过来。
……
夏若雪的手心已经被自己的指甲刺破,紧握的拳头在袖子下颤抖。可是头脑尚清明的她知道自己此刻什么也不能说,那件事别说玉林了,连周边几个府、县的人都传了好久,随便找个认识的熟人一问就知道得清清楚楚,她越去反驳遮掩,就会闹得越大越难堪。怪只能怪她她运道不好,娘和俩个兄弟太愚蠢了。
站在夏若雪身后的贴身丫鬟白兰是个机灵的,暗暗叹了口气,低下身子用身边两三人能听到的音量“轻声”说道:“夫人,你的裙摆蹭到了灰,是不是先去清理一下?”
“哦?”夏若雪垂眸看了看裙摆,即刻反应过来:“嗯,走吧。”
庆妈妈拉住一个上菜的宫女问了夏宅的客人休息室在哪,同白兰一起扶了夏若雪离开。京城里大户人家的宅院都会备两三间小屋作为客人休息室,里面会准备简单的软塌,还有梳妆台、镜子、梳子、水、干净面巾等洗漱用品,主要是为赴宴的夫人小姐们准备的,整理整理衣服、发髻之类,或者吃多了酒也可以稍事休息一下解解酒。
白兰轻叹:“如果早知道宴请名单是皇上列的,我们就不来了,偏偏还跟叶菱薇的那个表姐坐在一桌,真是倒霉。说起来那个李夫人也太嚣张了,她就不怕叶菱薇进府后夫人您怎么对付她?平妻?哼,不是还是妾?还能越过正妻去?”
夏若雪被一阵冷风迎面吹着,舒服了很多:“早知道皇上列的又如何?更该来了。”否则就真正坐实了一切传言,证实她与书杰三人没有关系了。
庆妈妈低声道:“听说今日的座席也都是礼部安排的,夫人,那个叶菱薇……”不简单。
夏若雪冷冷一笑,怎么可能简单?她那哥哥是一介武夫,身手确实了得,却不是个聪明的。能让叶侍郎翻身,绝不是一个武夫的智商可以做到。
可是,叶菱薇想要先借机压她一头,哼,也没有那么容易。她今天来就知道会遭冷遇,只是比想象的艰难一点点而已。不过……能笑到最后的人才是真正的赢家。她一会儿就要让所有人看看,什么是出其不意、置之死地而后生。
第141章 怎么回事
夏若云没有上桌,女客那边有威远侯夫人姚雪兰帮忙招呼,刘嬷嬷和柳妈妈也在那边张罗,她就坐镇在两个宴会大厅和厨房之间的花厅理事,免得有什么突发状况,下面的人不方便到宴会桌上去请示回报。
吴妈妈拿了个软软的靠枕垫在夏若云腰后,又端了一小碗三鲜老鸭汤过来:“现在表小姐他们有金公子看着,那威远侯爷和候夫人看起来也是真心护着,太太您可以放心了。”
夏若云眼眶有点红:“嗯,大哥大嫂去得突然,留下三个孩子,当时瑶儿和文儿才六岁,我都懵了。可是……没想到啊,他们仨面对那么无耻的夏府和甄家,带来的竟然是一个接一个的惊喜,我什么都没帮上,反而是他们救了我,救了辰儿,救了张家。”
吴妈妈也叹道:“谁说不是呢?表少爷、表姑娘都是聪慧的,又有福气,老天爷一定不会亏待他们。”
夏若云向窗外望了望天,天空一片湛蓝,蓝得那么干净,连丝云彩都没有:“大哥大嫂在天有灵,一定会保佑杰哥儿三兄妹,让他们今后都能顺顺利利的。”
主仆俩正聊着,俩个护院押着一个双手被捆在背后、嘴被堵上的老女人进来了:“姑太太,这人在府外大喊大叫,幸亏我们早有准备,她才喊一声就被我们堵上了,没有人注意到,勇进去找大少爷了。”
那人看到夏若云,脸上露出惊讶,很快。眼珠子一转。换上喜悦。“唔唔唔唔”地挣扎着。
夏若云看清她的脸,冷哼一声,一个字一个字慢慢地问道:“果真是张妈妈呀,怎么?看到我很开心么?觉得我比较好骗?”
张婆子一愣,脸上闪过惶恐,立刻又“唔唔唔唔”起来。
夏若云冷笑道:“你放心吧,我不会让你有机会胡说八道的,想闹事你待会儿去衙门闹去。我没兴趣也没耐心听你胡扯。今儿是夏宅的喜庆日子,没得被你一个背主忘义的肮脏婆子寻了晦气。对了,你不会寂寞的,有那个接生婆子的儿子媳妇给你作伴呢,也别放心不下你孙子孙女,你对司马二夫人那么忠心耿耿,她一定会好好照顾你孙女的,就算发卖,也会卖去好一些的楼子不是?何况你还给你孙子留下那么一盒子珠宝银子。”
听了夏若云的话,张婆子似乎被抽掉了一根脊梁骨。瞬间瘫软下去,惶恐的神色不再是一闪而过。而是实打实地凝固在脸上。
突然,回醒过来的张婆子猛然扑过来,因为手被反捆住,平衡不好,直接跌跪在夏若云脚下,拼命磕头,额头上很快渗出血来。
夏若云没有丝毫不忍,当她听说张婆子竟然为夏若雪所驱使,要“证明”大哥夏霖轩是夏老夫人的亲生儿子时,气得恨不得把人找来狠狠质问,姨娘当初对张婆子那么好,临死前还放了她和他儿子一家的身契,她怎么可以见利忘义、诬陷姨娘换了夏老夫人的儿子?
金喜达和书杰走了进来,书杰看了一眼地上的张婆子,冷哼了一声,问道:“姑姑,这就是当年贴身侍候祖母的那个奴才?”
夏若云点头:“正是,当年你祖母一直待她如姐妹,你祖母去了以后,你爹娘还给了他们母子一笔银子呢。”
“真是好心喂了狗。”书杰身边的勇进哼道。
金喜达拍了拍书杰的肩:“跟这种忘义背主的奴才有什么好说的?南天,你带两个人押着这婆子、还有那个什么接生婆的儿子媳妇去京城府尹那,录了口供,签字画押后送到安国公府去,让国公爷好好管教他家的儿媳妇,再有下次,我就不会这么给他留面子了。”
金喜达身后的贴身长随南天赶紧应了,先前押着张婆子进来的两个护院提起张婆子,跟着南天从后门出了府。
金喜达留下书杰劝慰夏若云,自己也赶回席面去了,以免引起宾客怀疑。
书杰看着夏若云笑道:“我以为姑姑会想听听她怎么解释呢?”夏若云也算是张婆子带大的,第一次听书瑶说了那天夏妈妈供出的计划,尤其是说到张婆子要“作证”的时候,气得手脚都发抖,直说要问问那个张婆子良心是不是给狗啃了。
夏若云抿了一口茶:“我怕呀,这种人既然不要脸面了,万一豁出去大喊大叫,不是把院子里的人都招来?虽说他们成不了事,可是平白让她破坏了今天这好日子,岂不亏大了?”凡事都讲个好兆头,她才不能让那些人把侄儿侄女的好兆头给糟蹋了。
想了想,夏若云又高兴起来:“还是我们瑶儿聪明,想到夏若雪不会死心,让柳妈妈盯着夏若雪,又让人在几个门口盯着,防止有人捣乱。”
书杰也一脸骄傲地点头:“瑶儿像我娘,凡事都考虑在前头。不过姑姑今日也辛苦了,连席面都没上,就为了以防万一。”
夏若云假意瞪了书杰一眼:“什么话?没上席面就辛苦了?姑姑没本事护着你们,就这点小事也值当‘辛苦’二字?你这是把姑姑当外人了?”
书杰赶紧讨饶:“姑姑是我们最亲的姑姑,杰儿可不敢这么混帐。”
“哈哈哈,”夏若云笑道,“好了,赶紧去前面招呼客人去,辰儿一直缠着你,这会儿看不见你,肯定又在找了,你姑父可搞不定他。”
书杰笑着应了,带了勇进出去。
吴妈妈也让小丫鬟端了米饭和几样菜进来:“太太,这会儿可以安心吃些东西了,前面有柳妈妈和刘嬷嬷盯着呢,那司马二夫人也不敢闹腾。”
夏若云笑咪咪地拿起筷子:“她刚才来的时候还说宴席后要与我好好谈谈呢,不知道等下还有没有心情。”
被夏若云奚落的夏若雪此刻就已经没有心情了,机械地夹着白兰布在碟子里的菜往嘴里送,却不知其味。约定的时间早已经过了,怎么一点动静都没有?出了什么问题?张婆子反悔了?不可能,她的小孙女刚刚进了妩儿院子里当差呢。
夏若雪身后站着的庆妈妈也有些沉不住气了,眼看就要上最后一道大菜,张婆子怎么还没到?这次可是最好的时机了。
她们想不通书瑶是怎么识破夏老太太“梦见”夏老太爷的计划,只有一种可能,就是那两个没脑子的兄弟或者俞氏太迫不及待了,什么时候说漏嘴了都不自知。但是这么大事,关系他们每一个人的利益,她又千交代万交代,他们就是一时疏忽说漏嘴,也只能露出“托梦”的事,不可能说到京城里的“证人”。再有,书文那小子嘴不饶人,如果知道什么,那天早让庆妈妈一起“转告”夏若雪了,也不会掩着藏着,只说托梦那一节。
夏若雪想,书瑶他们以为已经破坏了那个计划,肯定不会想到还有下文,她趁着这个时候出其不意,肯定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不过,为了以防万一,她没有准备自己上场,而是让张婆子唱主角。张婆子当年是秀姨娘的贴身丫鬟,也是秀姨娘“换子”的帮凶,这么多年心存愧疚,现在又见到书杰三人与亲生祖母、叔伯反目、大不孝,于心不忍,更怕遭到报应,就鼓起勇气找上门说出当年的“真相”,还找来同样愧疚的接生婆子的儿子媳妇作证,多么感人!多么可信!
张婆子是夏若雪好不容易才找到的,当年,夏霖轩夫妻给了张婆子一笔钱,他们本想到京城做点小生意,不料张婆子的儿子染上赌瘾,把夏霖轩给的银子,还有他们自己多年的积蓄都折腾光了。因为欠债,那儿子被人追着打个半死,又挨冻受饿,没多久就病死了,儿媳妇偷偷跟人跑了。张婆子只好将自己和一双孙儿孙女卖身为奴,好歹在同一户人家。
夏若雪找到他们后为他们赎了身,说好让张婆子的小孙女给司马妩做丫鬟,然后给张婆子一笔银子,让她可以在京郊买两间屋子,带着孙子生活。如果张婆子能做点活计贴补生活,加上孙女的月例银子,就够日常开销了。那笔银子和珠宝首饰可以让他们祖孙三个没有后顾之忧,甚至还可以供孙子读书。
这种天上砸下来的大馅饼张婆子哪能不接住?反正秀姨娘已经死了,夏霖轩也死了,又有接生婆子的家人作证,怎么说还不是由他们?张婆子想着,这又不是什么伤天害理,杀人放火的事,让书杰三兄妹从庶孙变嫡孙,他们还要感谢她呢。什么都没有她自己的孙子孙女重要不是?不过她也不是傻的,一直在大户人家做丫鬟婆子,弯弯绕绕看多了,也知道夏若雪的目的,狠狠敲了夏若雪一笔,孙女签的还是活契。
夏若雪也没在意,张婆子的所谓“一大笔”还是她能承受的,重要的是,越是这样,她越能相信张婆子会全力表演。至于以后,张婆子若聪明,远走高飞,躲得远远的也罢,若是不识相,让那一老俩小消失并不是一件难事。
一切似乎都在她亲自掌控之中……
可是,直到宴席散了,都没有一点异动。
夏若雪心不在焉、强打着僵硬的笑脸告辞,跟着众人出府,上马车,完全忘记了要找夏若云“好好谈谈”。
第142章 谈养花
南宫淼还在后院,南宫逸并没有急着离开,而是跟景王爷、威远侯坐在厅里聊天。快到年底了,南宫家又有五条大海船要从西洋回到大周,那船上的货物都是京里富贵人家准备自家过年、以及赠送年礼的首选。
南宫家实力雄厚,采购资金、护卫能力、储藏保鲜设施等都不是别家能够轻易达到的,又有着很多精通洋货采办的买手,因此,即使现在也有几个别的商队掺和到海运这一块,但丝毫撼动不了南宫家在这一领域的绝对地位。
“二公子,你说的那个什么玫瑰花,可得给我留一些,嗯,听说肖似我们大周的月季。”景王是个真正的逍遥王爷,不理政事,尤爱奇花异草。
景王是当今皇上的亲叔叔,当年先皇薨,朝廷局势混乱,雍亲王力挺当时的太子,其他几个王爷有观望的,有倒向太后的,也有偏向太子的,整个皇城、乃至整个京城,就一个字:险。
当时景王手上握着离京城最近的两万军队,人不多,却成为那个危急时刻双方争夺的关键。景王最终选择了太子,也就是当今皇上,为皇上顺利登基立下不小的功劳。
皇上即位后没多久,景王毅然将兵权上交给皇上,辞去朝廷一切事务,做起了逍遥王爷。皇上拗不过,也没有再坚持,只是说了一句:“你永远是朕的八皇叔。”并当众宣布:“贤王此生见朕不用跪,贤王一脉,只要没有确实的谋逆大罪。可世袭“贤王”封号。世袭封地。永享亲王俸禄。”
贤王的封地在南方,本来就喜爱花草的贤王简直如鱼得水,把时间和精力都交给了各种鲜花,尤其是名贵山茶花。
这几年,皇上也不知怎么,突然感觉心累了,开始羡慕起景王悠哉的生活,把他招回京来。
大周本来就崇尚养殖鲜花。连终日为三餐操心的普通百姓都会栽种一些不知名、不要钱的各色小花在自己院子里、或者房前屋后。
富贵人家就更不用说了,炫富、比富都少不了“斗花”,府里没有几株稀有品种的牡丹、山茶、兰花等名贵花种,银子再多也只是上不了台面的“土豪”,这也是想张财恕这样的养花大户可以发家的原因,有些名贵花种,真是千金难求。
皇上也不例外,他也喜欢花,烦闷的时候会突然跑到景王府中跟景王一起在花圃里呆上一个时辰,或者召景王进宫。听他讲讲养花经,以“稀释”那些国事、家事带给他的烦恼。皇上喜欢月季。所以景王早向南宫商队订了西洋玫瑰,这会儿又再三交代南宫逸。
南宫逸知道这位逍遥王爷对奇花异草的热衷,笑道:“王爷放心,我已经特别安排给王爷单独备着一份,还会多备些数量以防有损。对了,我们的商队在途经一个叫‘亚细亚’的地方时还发现一种很美丽的花,叫郁金香,一枝只在顶上长一朵花,花大而艳丽。这次我们的人也会带回来一些郁金香,不过恐怕很难在我们大周,尤其是北方这边养活。”
威远侯赶紧“凑热闹”:“如此,二公子你可得也给我弄两株来。”
景王兴致盎然:“难养不怕,慢慢琢磨,我们有由之(张财恕的字)、还有杰哥儿,由之你们可要帮着我哦。虽然你们擅长的是养山茶花,但养花还是有共同性的,关键是我们要知道那些花儿惯常生长的气候、水、和土的条件。说起来威远侯府弄出来的那个‘暖房种菜’倒是给我们养花很多启发。嗯,到时候我们一起研究。”
南宫逸笑道:“说起养花,景王爷真正是知识渊博,最难得的是各种花种都涉猎,让人自愧不如。”
张财恕也道:“正是,在下只是比较长于培植山茶花,以买卖为目的,太单一,也太功利。若论养花、爱花,在下就佩服两个人,一位是王爷您,另一位就是我那内侄杰哥儿了。”
南宫逸惊讶:“哦?夏公子能文能武,已属难得,没想到还精于养花。”大周崇尚鲜花,擅长养花的人在别人眼里都是“雅”士,连养花的农民、商人都比一般的农民、商人要雅。
景王笑着接过话:“可不是?后生可畏!那孩子跟着他姑父帮忙,养花的技能不在他姑父之下呢。”景王爷已经知道十八学士是出自书杰之手,也知道书杰擅长培植茶花,云园每个月特别护理的那些茶花也多是出自书杰之手。不过,他承诺了为书杰保密,以免书杰在会试之前频频受到打扰,不能专心备考。
景王爷是真正爱花之人,自然特别珍惜擅长养花之才,而且他一见书杰就很对眼,觉得书杰有大才,以后能做更多利于大周之事,哪能像他这个逍遥老头一样成天围着花转?
正巧书杰跟着金喜达送客回来,听到景王爷夸他的话,笑道:“王爷过誉了,书杰还在跟姑父学习。南宫公子,舍弟已经去知会南宫姑娘,您可能还要再等一会儿,舍弟今日一直没时间去同南宫姑娘说话,都急坏了,就担心南宫姑娘先回去。呵呵,你们不知道,舍弟舍妹每次给南宫姑娘写信,都是厚厚一叠呢,也不知道他们跟我这个大哥写信的话有没有那么多话说?”
“哈哈哈哈”几人大笑,金喜达好笑地给了书杰一拳:“你这孩子,还吃味了?瑶儿和杰儿最黏的就是你了好吧?”
“哈哈”威远侯笑道:“文俊,这话听起来,怎么倒像是你这个做义父的吃味了?”
南宫逸也笑道:“我那妹子跟令弟妹也是真的投缘,自家那个年纪的堂弟堂妹、表弟表妹也不少,就没见她那么上心的,看到什么有趣的好玩意儿就赶紧着收集起来留着。这人啊,还真是一个缘字。不过你那对双胞胎弟妹着实喜人,聪慧又乖巧,我都喜欢。”
第143章 提点
书杰三人初到京城,姚雪兰想着带他们去法门寺上香,捐些灯油钱,求得一方神灵保佑。
金喜达立马赞同,对书杰说道:“杰儿,第一次,你也去吧,正好在法门寺给你们爹娘供两盏长明灯,回来之后你就专心备考了。”大周的习惯,一般情况下,都是女人带着孩子去上香的,男子很少去。
书瑶急忙接口:“义父,是三盏,还有大娘的。”他们娘甄子柔在世时很尊重已过世的原配赵氏,赵氏的牌位在夏家祠堂,每年清明,甄子柔就带着书杰去扫墓,后来书瑶和书文也跟着去,甄子柔让他们俩称呼赵氏为“大娘”。
金喜达愣了一下,歉然笑道:“是义父疏忽了,应该是三盏,你们这次过去上香,正好让候夫人帮忙问一问,如果可以,就直接供上。杰儿,多带点香油银子。”
书杰应了。
书杰还没记事,亲娘就去了,完全没有印象,在他的心里,甄子柔也是亲娘。但是甄子柔怀着书瑶书文的时候,经常让他陪着一起跟肚子里的弟弟或者妹妹说话,还告诉她,每个母亲怀着孩子的时候,都是把自己的全部爱投入其中,当年他亲娘怀着他的时候也一定是那样小心呵护,每日跟他说话,他亲娘拼命地把他健健康康生出来,自己的身体却大大亏损,才会那么早去了,所以他要永远记着自己的亲娘,永远爱她。从那以后,在书杰心里。就有两个娘。都一样亲。
第二日一早。书瑶三兄妹就跟着姚雪兰出发了,同行的还有夏若云、张旭、和小五沐咏竞。
大周的寺庙多在山上,上香基本上需要爬山,法门寺是个例外,坐落于京城郊外,就在平地上。
据说一千年前,那时天下还没统一,政权交替频繁。在京郊曾经有过一次大屠杀,罹难者近十万。
为了镇住煞气、超度那些亡魂,避免变成厉鬼混乱了三届平衡,佛祖点化了当时的一位高僧,也就是法门寺的第一位方丈,在那块地界建起法门寺,传说环绕法门寺外围的那些桃树就是困住十万魂魄的桃花八卦阵。
还有人说,自从法门寺建寺,也经历了多次战争,可是从来没有军队敢骚扰抢掠法门寺。因为只要他们穿着盔甲靠近寺庙。就会看到挡路的桃妖,还有成千上万的鬼魂哭喊着要冲向他们。
法门寺不但挡灾。许愿、抽签都特别灵,因此千年来,香火都很旺。
法门寺有一个大殿是专门给香客为过世亲人供奉长明灯的,但是因为供不应求,只能提高香油钱,还要看所供奉之人的八字与这个地界合不合,不是想供奉便能供上。
威远侯府是法门寺的大香客,每年供奉的香火银子和点长明灯的费用都在数千两以上,书瑶一行到的时候,早有知客僧在门口等候,领着他们去专为大香客准备的禅房。
在禅房略作休息,饮了些茶,知客僧在前面带路,指引他们进香、许愿。书瑶跟在姚雪兰和夏若云身后,很认真的跟着做。书瑶许的愿望很简单,就是希望大哥高中、义父此次出行顺利平安,早日回京,书文健健康康,一家人平安喜乐就好。其后,书瑶还给金喜达求了一个平安符。
刚把平安符小心放好,法门寺的主持方丈亲自过来了:“阿弥陀佛,静玄师叔上个月出去云游之前说过,今日有一个小友会来,让老衲亲自接待。小施主,请将令尊及两位令慈的生辰八字提供给老衲,好让人即刻为他们供上长明灯。”
书瑶几人目瞪口呆,小友?静玄大师竟然称呼书瑶为小友?而且,大师还算到他们今日会来,要给父母供奉长明灯?
书杰首先回过神来:“阿弥陀佛,多谢主持大师了,多谢静玄大师!”行完礼赶紧接过小沙弥递过来的纸笔,写了夏霖轩三人的姓名及生辰八字。
方丈满脸笑容地接过纸张,扫了一眼,心下一震:果然,师叔说对了,这位夏霖轩……
天机不可泄露,连师叔都说方外之人不可多言,他也爱莫能助,只能看这一家人的造化和缘分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