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夫君他是科举大佬-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终于回到家,一大家子瘫在椅子上面,今天可是真累,不过看着那一个接一个的铜板就开心,况且下地的时候比这累多了,这还不算什么。
歇了一会儿,几个媳妇开始张罗晚饭,中午忙碌,大家都没怎么吃,今天又是中秋佳节,晚上这一顿可要好好犒劳一下。
洗干净萝卜和小儿手腕粗细的山药,放入红枣枸杞,配着山上摊子给的大骨头,汤就完成了。
豆角炒肉一个,鸡蛋青椒一个,山货泡开之后,滴上油,软糯的炒蘑菇又一盘,最后来个醋溜白菜,酸酸辣辣;还有陈大娘给的咸鸭蛋,切开两半,黄灿灿的直流油;再端上一盘腌好的萝卜丝,酸辣解腻。
六菜一汤摆上桌,趁着热乎大家开始吃饭,顾母把月饼装盘,一样来一盘。二丫看一眼月饼,再看一眼肉肉,都想吃怎么办。
顾母笑看她一眼,“先吃饭,月饼明天还可以吃。”听到这儿,二丫放心了,腮帮子鼓起来,一口一块肉。
顾父在月水村没有其他亲人,家里兄弟多,一碗水端不平。他年轻时一个人来到这里闯荡,如今和兄弟几个也没了来往。好在现在一大家子越来越兴旺,说说笑笑,好不热闹。
“老婆子,把那竹叶春拿出来,咱们喝上一杯,今年这日子是越来越好了。”
顾母看了他一眼,要是以往肯定不会让他们喝酒,本就劳累一天,喝醉之后第二天肯定头晕脑胀。但是老头子话说的不错,日子越来越好,确实值得庆祝一下。
几个大人碰了杯,又吃起饭菜。顾大郎突然想到什么,“娘,咱们今日忘记去烧香了。”
顾母咽下嘴里的东西,“你就放心吧,你娘我都记得呢,上午人少的时候我就去山顶了。”
保佑三郎身体健康,保佑一大家子平平安安,至于银子,这个烧多少香都不管用,还是要靠脑袋瓜子和力气挣钱啊。
第13章 分钱
今晚的月亮又大又圆,大宝和二丫趴在顾驰怀中,大丫也乖乖坐在一旁,听着顾驰给他们讲述嫦娥姐姐和玉兔的故事,虽然每年都要听一遍,但还是不厌烦。
大宝眼巴巴的看着那圆圆的大玉盘,肯定有好多吃的,小兔子可真幸福,也不知道兔肉吃起来怎么样,唔,口水都要流出来了,还是乖乖吃月饼吧。
这会儿顾家人坐在大桃树下面,桌子上摆放着瓜果糖块和月饼,风一吹,浓郁桂花香袭来,银色月辉洒在身上,一天的疲惫缓解不少。
桌子中央放着一个布袋,里面装的就是今日做生意的铜板,分成几份,算数题他们不拿手,可数铜板,那真是又快又准。
数完之后汇合在一起,顾驰脑子转的快,脱口而出,“二百六十八文钱。”
苗氏吴氏眼睛一亮,这么多,就连一向沉着的顾家父子几个,也满面笑意。
顾大郎又从怀中掏出一个荷包,“娘,我今日搭客的钱还没算呢。
往日农闲时,顾大郎也经常驾着牛车搭客,但挣不了几个铜板,毕竟乡下人能走路就不会坐车,他更多的是在镇上拉货,就这机会也不多。
他把荷包里的铜板倒在桌子上面,“我已经数过了,刚好三十文。”今日上山的人多,大部分还带着孩童,乘车的也多是有孩子的人家。
顾母美滋滋开口,“差两文钱就到三百文了,不错。”
只听到大宝嗷的一声,清脆的叫起来,“咱们有钱了。”
其他人看着他那又蹦又跳的样子,忍不住笑出声来。
顾母今个心情好,“老大家的,老二家的,过来拿钱。”
吴氏和苗氏面面相觑,她们没听错吧,婆婆竟然要给她们钱。
两人竟一时不敢站起身,虽然平日总惦记着公中的钱,可真要是给她们了,自己男人肯定又要红着眼眶,“你们亏心不亏心,这钱都要给三弟读书用。”
“快过来。”顾母又催促一声。
吴氏和苗氏看了自家男人一眼,这才过去。
“你们每人三十文,剩余的放在公中。” 顾母把铜板串成一串,递给她们。
“看着我干嘛?不要我就拿走了!”
吴氏苗氏赶紧拿过来,脸上不禁露出笑容,本以为今晚吃顿好的就不错了,没想到还有钱拿。
顾母看她们一眼,自己又不是那恶婆婆,平时儿子打零工挣的钱,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都由他们去了,一大家子吃喝都在公中,就这样还总惦念着自己手里的钱。
“最近你们辛苦了,利索又能干,要不是你们两个,咱们今日可挣不了这么多钱。这是专门给你们两个的,留着自己花。”
苗氏只顾乐滋滋的盯着手里的钱,顾母说的话她没往心里去。吴氏倒是有些惊讶,婆婆对自己有些不满,她是知道的,没想到如今竟会夸奖自己,她脸有些微红,看着手中的铜板,一时竟不知如何接话。
吴氏半晌抬起头,红着脸笑了笑,“谢谢娘。” 所幸有夜色遮挡,看不出什么。
苗氏乐呵之后,突然想起那件事,她磨蹭着开了口,“娘,最近三郎在家中读书,趁他有空的时候,也给大宝开蒙吧”
顾母皱皱眉头,一时未回答。
顾驰倒是开了口,“二嫂,我也想说这事呢,大宝快六岁了,是时候提前学习,镇上的孩子四五岁已经开始启蒙。”
小苗氏听到这儿,有些着急,“咱们村里的都是八岁才开始入学,怪不得比不过人家,早知道,应该早点让大宝跟着你学习。”
顾驰冲她笑了笑,安抚她,“别担心,二嫂。之前我在家的时候,也教过大宝一些简单的东西,现在正式启蒙,只要听话努力,不比别的孩子差。”
说完这些,他摸摸大丫的脑袋,“大嫂,让大丫也跟着我一起学吧,多认几个字总是好的。”
大丫眼睛亮闪闪的,看着顾驰不住点头,“小叔,我想学。”
这时顾母开了口,“孩子们多学点知识是好的,但是三郎,这会不会耽误你的时间?”
顾驰摇摇头,“我休息的时候教他们知识,也就大丫和大宝两个人,没什么,二丫如今还小,等再大一点,也让她启蒙。”
听到自己儿子这样说,顾母放心了,“你们两个要听小叔的话,不能捣乱,不然就让你们爹爹教训你们,尤其大宝,知道了吗?”
大丫笑眼弯弯赶紧点头,大宝则有些怨念,咬了一口月饼,不情愿应下了,以后就不能自由的下水捉鱼上树玩泥巴了。
寂静的夜晚,玉盘从树梢爬上半空,洒下一片柔和银辉。
左厢房里,吴氏看着那一串铜钱发呆,顾大郎纳闷的看她一眼,“就这么多,你还能看出花来?”
吴氏白了他一眼,“我给你操劳这么多年,也没见你给过我钱。”
这可真是冤枉,顾大郎睁大眼睛,“咱们家的钱不都在你手中吗?”
“那不一样,那是咱们小家的钱,不是我的钱。”
顾大郎叹口气,“好好好,下次专门给你钱。” 躺在床上发笑,这婆娘真好收买,还是娘有法子。
几日不见,今天郭策三人又赶在辰时正点来到顾家。
中途休息时,郭策摇晃几下脑袋,站起来舒展身体,“读书果真不能间断,在家休息几天,今早起床眼睛都睁不开,刚刚写了几张字,这会儿肩膀有些酸。”
顾驰笑了下,“确实如此,即便是在家休息,最好每日写几张大字,按照平时的时辰作息,一旦松懈,就提不起劲儿。”
王石点点头,“咱们老大说的对。”
冷不丁听到这个称呼,顾驰眼角抽了抽,摇摇头,轻笑一声。
王石接着开口:“我听到消息,再过半个月,咱们书院要进行一场考核。以这次考试来选拔明年能够下场的学子。”
说起这个话题,几人脸上有一丝沉重。
杜齐叹口气,“多少学子埋头苦读多年,却连县试也通不过,咱们还不知何时才能下场。”
“管别人做什么”,王石看他一眼,“咱们只要努力,肯定能够成功。”
杜齐苦笑一声,“我还真是羡慕你的心态。”
一直没吭声的顾驰,拍了拍他的肩膀,“童生只是科举考试最为简单的一关,咱们还年轻,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尽力就好,努力终会有所回报。”
王石郭策猛的站起来,眼睛亮亮的,充满了斗志,“加油。”看到小伙伴们都鼓舞,杜齐也有了一丝自信。
半个月后,求知书院的学子准时赶在辰时进入学舍,每次参加县试之前,都会进行一次考核,以此确定谁有能力参加考试。
直到傍晚才出考场,顾驰和郭策几人碰面。
即便一直很自信的王石,如今小脸皱成一团,“这题真是太难了,估计这次无望。”
一旁路过的几位学子,看着王石的样子,嗤笑一声,“毛都没长齐,还妄想下场考试。” 他碰了碰身边的那人,“李杰,现在的一些小孩子,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另一个高个子的少年不屑看了眼,冷哼一声,“不自量力”。
王石冲着他们的背影狠狠瞪了几眼,“什么东西。”
郭策也很是愤怒,对顾驰解释,“刚刚过去的那几个,是镇上有名的不学好,仗着家里有几个臭钱,看不起别人。他们两个中学结束后,过了三四年,直到现在还没有通过县试。尤其那个叫李杰的,他们家是开衣料铺的。”
他降低声音,凑到顾驰耳边,“我之前还看到他出入翠花楼。”
几个小伙伴脸上有丝微红,翠花楼可是那风月之地,从小家里人就耳提面命,不能去到那地方。
王石清清嗓子,有些幸灾乐祸,“怪不得通不过县试,心都不在读书上面。”
“好了好了,不说他们”,杜齐摇摇头,“顾驰,今日考核有些难度,明日你再给我们讲解一下。”
顾驰应了一声,就此分别,他朝着月水村回去。
今日考核结束的有些迟,天色已经暗了,村头好多人聚在一起,说说笑笑,还未走进就能听到。
“顾驰,来来来”,一个眼尖的婆子招呼他过来。
“听说今日考核,怎么样,明年能下场吗?”
顾驰面带微笑,“成绩还未出,一切看夫子的评判。”
听到他的回答,一旁的张婆子有些不屑的“切”一声,“读书哪是这么容易的事情,再过三五年下场也不一定考上。尤其咱们乡下的学子,就是泥腿子的命,还妄想飞上枝头。”
顾驰不着痕迹的皱了皱眉,眸子里染上一层墨色,“张婶说的极是,有些人就是泥腿子的命。”
张婆子挑了挑她那三角眼,整张脸显得愈发刻薄,“婶子劝你一句,早日把那书本扔了,回来下地干活才是正事,白日做梦的事情不可能发生的。说的可是贴心话,婶子都是为了你好。”
顾驰笑了笑,“不劳婶子操心,我今日听说张安又惹事了,按照婶子的说法,还是早日把他从书院领回来干农活吧。”
张安就是张婆子的小儿子,整日惹是生非,在书院也不消停。张婆子被他呛了一下,讪讪闭嘴。
第14章 又一个第一名
这次考核之后,学子们有些蔫蔫儿的,对于大部分学子来说都有些难度,比平常的试题难多了。
毕竟这是一次选拔考试,学院自然不可能一股脑的让所有学子都去参加县试,考不上多丢人啊!丢的不仅仅是夫子和院长的脸,更重要的是百姓对书院的认可。
学院这边,夫子们都在抓紧时间阅卷。
张夫子边看边说,“也不知道这次能有多少学子可以下场?甲班还有些希望。”
另一位李夫子不甘示弱,“我们班谢林成绩不比甲班的差,肯定名利前茅。”
张夫子回击道: “你就吹牛吧,这次参加考核的多少学子啊,往年没下场的都来考试了,别说谢林,即便是顾驰都不一定能考上。”
王夫子听了这话,有些郁闷,只得低头继续阅卷。但是下一秒,“哈哈哈”,一向沉稳的王夫子忍不住笑出声来。
另外两位夫子好奇的看着他,“王夫子,看到什么搞笑的东西了?”
阅卷就是这样,有些学子一窍不通,但是又不敢交白卷,就在上面乱写一气,什么打油诗啊,节选的戏曲或者话本子啊,或者把题目重新抄一遍,一个字都不漏的那种。
最搞笑的是,有些学子使出浑身解数赞美夫子,希望博取怜悯之心,可还是全错。
王夫子抚着胡须,满面笑容,连带着人都年轻几岁,“张夫子,你看看这个学子的答卷如何?”语气中止不住的嘚瑟。
张夫子接过一看,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规整圆润的馆阁体,乌黑方正又流丽,光说这字体,就可以直接参加科举考试了。
接着看内容,帖经和经义完全正确,引经据典,可见该学子对四书五经掌握的非常熟练;诗赋对仗押韵,极为出色;算学题也是全对,简洁明了。
整张卷子竟然找不到一丝错误,张夫子惊奇不已,赶紧翻看考生的姓名,工整的“顾驰”二字写在上面。
张夫子眼角抽了抽,貌似自己刚刚还说过什么。
看着王夫子那得意洋洋的样子,原来是在这儿等着他呢!
张夫子赶紧跑过去,笑着开口,“王夫子真是一位贤师,在下自愧不如。此生没有遇到顾驰这样的学子,乃是人生一大遗憾,要不,接下来咱们一起教导他?”
王夫子瞪他一眼,“想的美,他可是我的学生。”
等所有的卷子看完之后,其他夫子脸上一半开心一半郁闷。
开心的是今年这次考核的成绩不错,通过的人数比往年多了一些;郁闷的是名次靠前的全是甲班的学子,这样子显得自己好失败哦。
顾驰这份卷子连院长也惊动了,“不错,还是老夫当初眼光好。”
一旁的王夫子委屈,“明明是我先发现顾驰这个好苗子,怎么都要和我抢。”
两日之后,学子们都来到书院,来看考核的名次榜单。
第一名,大大的顾驰二字,多么瞩目啊!
郭策挤在前面,没敢从头看,而是从最后一名看起,看了大半天,还好,看到自己名字了,继续看下去,杜齐和王石也在上面,这时他脸色有些不好,不应该啊,他们三个都在上面,怎么会没有顾驰的名字?
皱着眉继续看下去,好家伙,原来在第一名等着他呢!
他满脸笑容的挤出去,几步走到顾驰身边,“老大,你是第一名,太棒了! ”
王石和杜齐立即星星眼的看着他,“老大真的太牛了。”
一旁的小伙伴们听到这话,原来这就是顾驰,“老大,老大”,纷纷凑上来,把顾驰围到中间。
郭策几人傻眼,明明他是我们的老大!
所幸没过多久,各位夫子和院长出现,人群散开,不过他们还是紧紧挨在顾驰身边,时不时的摸几下顾驰的肩膀、后背和衣衫,美名其曰:沾沾光。
顾驰:
张院长咳嗽几声,人群安静下来。
“结果出来了,总共有三十位学子通过考核,名单上的你们,接下来就要更加用功,准备明年二月份的县试,距今不过四个月左右的时间,务必尽力拼搏。”
他环视一周,“没通过的也不要气馁,更要认真努力,争取下一次榜上有名。大家都看到了,第一名,也就是顾驰学子,答卷几乎全对。”
本来安静的人群立马沸腾起来,不认识的纷纷打听顾驰是哪位,知道的都盯着顾驰,张大嘴巴。而距离顾驰进的学子,两只手齐上阵,摸来摸去,这可是考第一名的大佬啊!
郭策几人看不下去,赶快挤到顾驰身边,围挡那些蠢蠢欲动的双手。
张院长拍拍手,人群再次安静下来,“咱们求知书院有个良好传统,有奖必赏。”
这时王夫子几个抬着几摞书籍放在桌子上面,张院长指着那些书本,“这就是这次的奖励,通过考核的学子每位两本书,而顾驰,五本书。”
小伙伴们一个接一个的上去领书,看着顾驰怀中厚厚的一摞,其余的学子眼巴巴看着他。
对于读书人来说,书就是他们的命根子,即便在书肆,最便宜的书籍也要一两银子呢,够上乡下人一年的吃喝了。
“没有书的也不要担心,我手里还有几套书籍,想要看的学子,自行抄录。”
听到张院长这样说,其余小伙伴心里好受些。
“老大,你快掐掐我,这到底是不是真的?” 杜齐一脸傻笑。
郭策上去在他腰间掐了一下,“现在总该相信了吧!”
杜齐嘿嘿傻笑,“我都没抱希望,以为他们那些请了夫子的才有机会,没想到自己也通过了,都是老大教导的好。”
“你自己的努力占大部分,我也没帮上什么。” 顾驰笑了笑。
“我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样子的人”,杜齐摇摇头,“还是和你在一起特别有动力,看着你那么认真,我都不好意思不学习。”
顾驰站定身子,“接下来咱们一起加油!”
“嗯,加油!”几位小伙伴眼中满是坚定。
自从当今圣上大力提倡读书之后,云阳镇学子增多,而夫子少,所以在中学结束之后才会让他们自己学习,这也是给他们的消化整理时间。
而如今通过考核的学子,则会重新入学,几位夫子轮流教导,甚至院长偶尔也会为他们讲课。毕竟求知书院的名声,就依托在这群人身上。
“三郎,来来来”,顾驰刚进入村里,一个婆子笑眯眯冲他招手,“听说你又考第一了,可真厉害。”
其他几个小媳妇也赶快围上来,“你都是怎么学习的啊,给嫂子们说说。你今天又获得奖励了,可真稀罕人。”
张婆子和李家小媳妇,看着那围成一团的人群,翻了个白眼,“神奇什么,又不能保证县学一定能通过,咱们月水村还没有一个童生呢,顾三郎,未必次次都那么好运。”
眼看着顾驰要家去了,这群小媳妇还依依不舍,“三郎,有时间来家里坐坐,吃顿饭啊!”
之前在学院里顾驰一直考第一,可她们并不当回事。但是这次第一含金量和以前的可不一样,万一顾驰通过县试了呢,提前交好总是没错的。
顾驰回到家,顾母和家里其他人也很是开心,“就知道我儿子最棒。”
看着娘亲和爹爹都围着三叔,大宝缓口气,悄鸟的迈着小脚丫跑出去。
刚跑到门口,就听到自家三叔的声音,“大宝,今天的任务完成了吗?”
大宝嘟着嘴,可怜兮兮转过身,摇摇头,一声不吭。
看到他一副小可怜的样子,顾驰心里闷笑,大宝机灵又聪明,就是有些贪玩,每次布置的任务,没人监督的话,总是不能按时完成。
“完不成任务,不许吃饭哦。”
听着三叔轻飘飘的一句话,大宝皱着小脸,乖乖去到屋中完成任务。
顾母笑看着自己孙子,也是奇了,别人的劝导大宝不一定听进去,可三郎轻飘飘一句话,比什么都管用。
中午赶在吃饭前,大宝将今日的大字和默写的内容交给顾驰。
顾驰仔细看了看,用红笔圈出好的地方,再指出有改进的地方,一点一点的讲给他听。对待大丫也是如此。
顾二郎不禁感叹,“如果当时我遇到三弟这样的夫子,如今也是个知识人了。”
顾驰笑眯眯的看着自家二哥,“现在也不晚,二哥,跟着我一起学习吧。”
听到这话,顾二郎立马摆摆手,“饶了我吧。”
顾母瞪他一眼,“就会作怪。”
眼看任务完成,苗氏赶紧拉过大宝,“看你最近瘦的,双下巴都只有一个了,多补补。”
大宝眼角抽了抽,“娘,我这是长个子呢! 瘦才好呢,就可以像三叔一样修长又俊挺。”
顾二郎在他小屁股上面轻轻一拍,“小小年纪就知道瞎讲究了,以后多吃点饭。”
大宝小大人似的叹口气,“吃再多的饭也没用,关键是要吃肉啊!吃啥补啥,吃肉才会长肉呢!”
顾母捏捏他莲藕似的手腕,再看看手背上一个又一个的窝窝,好笑的开口,“咱们家就属你最胖了。”
第15章 友谊的冲击
以前家里温饱不成问题,只是因为三郎吃药和读书花费不少。但是最近,家里买了牛,时不时的赚些钱,日子是越过越好,家里的生活水平自然提高起来。这不,大丫、大宝和二丫几个孩子,也圆润白皙起来。
顾母点着大宝的小脑袋,“今个你三叔考的好,咱们就再吃一次肉,满意了吧。”
大宝一本正经的拱拱手,“多谢老太太。” 配着那圆嘟嘟的小脸,愈发搞笑。
“你个白面团子,就会作怪。”顾母笑的上气不接下气。
顾家人没有那么多讲究,饭桌上自然是一家人交流感情的好时机。
顾驰放下碗筷,“娘,明日郭策几人就不来咱们家了,你和嫂子几个也可以好好歇歇。”
这几个月来,都是顾母、吴氏和苗氏做饭,半大小子,也不能随意凑合,倒是费了不少心思。
顾母摆摆手,“没事,读书只能靠你自己,娘能为你做些事,开心着呢!”
顾驰盯着顾母,眼眸里尽是笑意,又给她夹了一筷子肉,“娘,接下来这段时间我又要去书院读书,这次几位夫子和院长都会教导我们。”
“好好,这是对你们的看重”,顾母笑眯眯的看着自家儿子,可真是争气啊!“大郎,这段时间地里活不多,早上驾着牛车把三郎送去,晚上你们一道回来。”
顾大朗咽下口中的东西,“好嘞,娘。”
顾驰同意的点点头,“大哥有空的时候可以载着我,忙碌的时候,我自己走回来。”
步入深秋之后,天气愈发阴冷,尤其是早上和晚上,稍有不适就会感染风寒。顾母担忧儿子又会如同之前生病那样,顾驰也知道自己的身体,再有四个月时间就要县试,可不能出一点差错,是以并没有拒绝顾母的提议。
书院这边,谢林有些不服气,“郭策,你们是怎么学习的?”
这一段时间,家里特意为他请了夫子,谢林也很是自信满满,没想到在这次考核中,考不过顾驰也就算了,竟然连郭策几人也没考过,要知道以前自己可是比他们成绩靠前的。
郭策皱皱眉,“你干嘛总盯着我们?有这功夫还不如多看几页书,勤奋努力是唯一的法宝。” 说完这话,又掀了一页,不再搭理他。
中途休息时,郭策唤来杜齐和王石,悄悄开口:“之前咱们在顾家学习的事情,不要告诉旁人。”
杜齐有些疑惑,“为什么?”
郭策恨铁不成钢的看他一眼,“备考时间紧张,如果别人也学我们这样,都去麻烦老大,老大哪还有时间复习。要是因为这样影响老大的成绩,就是我们的过错”,顿了顿,“就是咱们几个,也不能随意麻烦老大,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万不可因为琐事干扰老大的时间。”
杜齐王石立即了然点点头,捂住自己的嘴巴,“放心吧,我们知道了。”
这一段时间,书院里的夫子可是下了不少功夫,除了要给他们出题考察,还依据每位学子的进度和薄弱的环节制定专门的计划,逐步提升。
这不几个月下来,几位夫子瘦了一大圈,不过却很有精神,“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看着手中的学子一点一滴进步,他们也很是开心。
王夫子看着手中的名单,得意的抚着胡子,“顾驰表现不错,一如既往地优秀;郭策、王石和杜齐基础也算牢固,稍微提点几句,就能领悟。”
看着王夫子笑的眼睛都眯成一条缝的样子,李夫子有些羡慕,“老王啊,你可真是好运,好苗子都让你碰见了”,说到这儿,他深深叹气,“谢林以前也不错,不知为何如今下降的这么厉害!”
学舍里,谢林眉头紧皱,直直盯着顾驰,“师傅,你给我说句实话,你到底有什么学习方法,也别藏着掖着,让大伙学习学习。”
其他学子听到这话,齐刷刷的看着顾驰,学舍里一片安静,他们迫切的想要知道顾驰的回答。
顾驰面无表情的看着他,“咱们整日都在一起学习,我怎么学,我看的什么书籍,大家也都知道。要说学习方法,基础掌握好,多思考,多改错,总能提高。你也别太着急。”
谢林冷哼一声,“叫你一声师傅,还真的把自己当我师傅了?不愿说就算了,大伙都看看,考场上没有情谊,亏我以往真心崇拜你,知人知面不知心啊!”
听到这话,热切盯着顾驰的其他学子,此刻眼神变了变。
郭策立即走过去,生气的反驳,“谢林,你什么意思?学舍就这么大,顾驰一举一动咱们都看的清楚,夫子教导的内容一样,学习的书籍一样,学不好是你自己的事情,你迁怒别人干什么?”
谢林看也不看他一眼,擦着郭策的肩膀,径直走过去。
顾驰看着他的背影,眸色发黑,内心却有一股莫名的挫败感。
上一次出现这种感觉,还是在他长久生病不能入学的时候,如今,这种感觉再一次出现了。
在求知书院接近两年的时间里,除了刚开始有些学子对顾驰抱有敌意,后来大家相处的都很愉快。至今他还记得谢林第一次找上自己时的样子,有些别扭,却很单纯。
作为谢林口中的师傅,顾驰也是尽力的给他讲解题目,更何况当初卖黄金蝉也多依靠谢林父亲的帮忙,所以顾驰很是尽心尽力。
可是自从考核之后,谢林就有些变化,隔三差五的询问自己的学习方法,这又不是不能说的事情,每次顾驰告诉他之后,他便不说什么;可要是哪一次不如他的意,谢林便有些恼怒。最近更甚,言语中把自己和大伙对立起来。
顾驰摇摇头,用力握紧的手掌松开,看着面前郭策、杜齐和王石三人紧张的眼神,他笑了笑,那股挫败感消散不见。
自己身边还有真心相待的朋友,合则聚,不合则分,友谊不能强求,尽力对待关心自己的朋友就好。
中途休息时,顾驰敲开王夫子房间的大门,院长和几位夫子也都在。
“来来来,有什么事吗?”王夫子笑眯眯的拉过顾驰坐下。
听了顾驰一番话,张院长点点头,“我知道了,你说的有理。”
张院长去到学舍,他并没有急着讲课,“在上课前,我给大家讲个故事。”
他环视一周,缓缓开口,“我考举人那年,有个同窗,学问才华都是学院里的前几名,远胜于我,就连夫子也经常夸赞,他以后必定能考上进士,可是迄今还只是一介小小秀才。”
学子哗然,有些好奇的发问,“为什么?”
张院长抚着胡须,“因为他急躁,心态不能平和。平时很正常,每次临近考试,就忍不住冲周围的人发脾气,过分关注别人的学习,总觉得别人的方法比他好,别人是不是偷偷的比他多看一些书籍,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别人身上,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