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宫斗]蒋贵妃传-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良久,苏谦阳把她扶了起来,神情虽没松动,语气却缓和了一些,“你也不必过多的责备自己。”
  赵蕊听他这么安慰,瞬间眼底就湿润了,颤声喊,“殿下。”
  “今日的事就是一个教训,你是太子妃,行的是太子府的规矩,在这里,凡事就得照着规矩来,不是使了性子如自己的意就可以。”
  赵蕊点点头,殿下他竟然知道自己平日里对张妹妹颇多忍让,一时间,心中百感交集。
  苏谦阳拍了拍她的肩,“吾去看看她,你回去吧。”…
  苏谦阳走进内室,屋子里散着一股药味,张沁并没有睡去,而是躺在那,望着床顶发呆。
  见到他进来,张沁苍白的脸上浮现一抹笑,“殿下,请恕妾身不能起来给您请安了。”苏谦阳在床沿坐下,抚了下她的脸,“少说话。”
  张沁还是忍不住落泪了,谁能知道她有多期待怀有身子,可一次一次的失望让她不敢再让这件事成为一个笑柄。
  苏谦阳轻轻的擦去她眼角落下的眼泪,“先养好身子,还会有的。”
  张沁又笑了,眼中还挂着泪珠子,“到时候殿下就不会来妾身这里了,府中这么多新人,以后还会多,殿下会嫌弃妾身年老色衰。”
  张沁的口气里一丝委屈,一丝撒娇,苏谦阳捏了一下她的鼻子,“你这是挤兑自己还是挤兑殿下我。”
  温热的感觉传递到她手心,张沁的眼底多了一抹眷恋,眼前的这么男人似乎是对自己从未有过的温柔,她贪恋这样的感觉,心里只想要更多。
  于是她微侧了侧头,右脸贴在了苏谦阳抚摸她的那只手,泪水从眼角滑落到他手上,烫人。
  “殿下,妾身服侍您四年了。”半响,张沁喃喃的说着,“妾身一直想给您生一个孩子,只是臣妾的肚子不争气。”
  伴随着她的话,苏谦阳那被她贴着的手湿润了,张沁沉浸在这求而不得的悲伤中,哽咽着难以平复。
  苏谦阳眼底闪过一抹动容,他不是寡情的人,张沁与太子妃前后进府,服侍自己也有这些年了,他还是挺喜欢她直来直往的性子,不矫揉造作。如今见她伤心成这样,苏谦阳还是心疼的。
  “现在养好身体要紧,这些东西不要去想了。”苏谦阳靠坐到了她旁边,张沁自然的倚到了他怀里,“殿下,今晚能不能留在这里陪着妾身。”
  苏谦阳摸了摸她的头发,“好。”
  张沁嘴角扬起一抹笑,苍白的脸上有了一丝红晕,眯着眼,靠在他怀里,不愿打破这一份宁和…


☆、020。太子府日常
  四月对太子府来说不太平宁,先是太孙病下,继而是张侧妃小产,一件事连着一件事,当时跟着太子妃一块回来的两个良人就这样被冷落了。
  直到五月初的时候,太子才去了其中一个良人叶晚霜那里,也就是一夜的时间,第二天,太子就奉命去了距离临安城大概四五日行程的大迁城替皇上公务,这一去,大概得要二十几天。
  少了太子的太子府,一下显得落寞了很多。
  一早去太子妃那请安,蒋茹茵没见到那个尚未被宠幸的金良人,听说是病了,赵蕊看着坐下的她们,和颜嘱咐道,“如今天气逐热,夜里还是凉的,诸位还是要多注意身子,临安城如今寒症的人不少。”
  季节更换的时候最容易生病,风寒虽是小病,难受起来却糟心的很,太子妃的话自然得到了大家的认同。
  “娘娘您更应该注意身子。”坐在底下的叶良人小脸红润着诚恳道,能排在金良人之前服侍了太子,对她来说也是一种骄傲。
  少了张侧妃,请安显得安静很多,席上太子妃和蒋茹茵话都不多,三个良人过去也都是配合着陪衬一下,至于叶良人,新人话太多也不行,于是不到一炷香的时间,大家就散了。
  蒋茹茵慢慢的往玲珑阁的方向走去,路过了那凤阳阁,蒋茹茵侧头看去,小径边的灌木中不知何时长出了一片淡黄色的小花朵,迎着风轻轻颤动,没什么香味,点缀着一片绿色的灌木丛。
  只停留片刻,蒋茹茵继续往玲珑阁走去,如今的日子才是闲了,过去在蒋家她会主办宴会,会帮着母亲一块打理家事,如今在这太子府中,这些事都不需要她来做。
  回到了玲珑阁,青秋泡了一壶新晒的花茶拿到院子中的小亭子里,桌子上还放着两本书。
  换过一身衣服,蒋茹茵走到亭子中,赏着花看着书,倒有几分惬意。
  不一会刘嬷嬷过来了,身后跟着兰英,手里拎着个食盒。
  “娘娘,这是膳房那送来的药汤,驱寒祛湿的,太子妃吩咐膳房熬煮,预防风寒。”刘嬷嬷把汤药端了过来放下。
  蒋茹茵看了一眼,让青秋拿下去暖着午膳后喝,留下了刘嬷嬷,“可知道金良人那生的什么病。”
  “膳房那刚刚给金良人送去的是安神的汤药,说是金良人这两天夜不能寐,胸闷郁结,人一下憔悴了许多。”蒋茹茵眼底露出一抹赞赏,这个刘嬷嬷知道的还挺多。
  “府中太子妃虽分了这汤剂,不过这些对本宫没什么用,如今本宫想在府外买一些药草回来熬煮汤剂给玲珑阁的人喝,不知刘嬷嬷可有办法?”蒋茹茵轻轻的摸着杯子,抿了一口花茶,对刘嬷嬷笑着说道。
  刘嬷嬷脸上闪过一抹迟疑,遂跪了下来,“娘娘,奴婢有句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蒋茹茵看着她,脸上的笑意浓了几分,“你说。”
  “娘娘有心为玲珑阁上下熬煮汤剂预防风寒,那是小的们的福气,只是从府外买药草回来,实属不妥,虽说娘娘出发点是好的,但若让有心人以此拿捏,娘娘就难以说清楚了。”府里有药房,取药都是登记在册的,这样熬煮药剂给底下的人服用,也只能是太子妃来做这个头,所以不论是在府中领取还是私下买回来,都不是什么好举措。
  “刘嬷嬷分析的在理。”良久,蒋茹茵说道,“是本宫疏忽了。”
  “娘娘是为了小的们着想。”刘嬷嬷头点的很低,没有看到蒋茹茵脸上的笑意,过了一会,蒋茹茵又说道,“倘若本宫一定要给玲珑阁上下做这事,刘嬷嬷可有好的办法。”
  跪着的刘嬷嬷身子一颤,侧妃娘娘是在给她机会。
  混了这么多年刘嬷嬷怎么会不明白,回答对了,那今后就能让侧妃娘娘看得起,在娘娘面前也能说的上话;回答错了,她就是离开了玲珑阁,这太子府上下也没再好的地方可去,对她们来说,跟对了主子才是最重要。
  “娘娘若想眷着小的们,可以向太子妃请示,若是太子妃应了,不仅仅是玲珑阁,全府都能受这眷顾,若是太子妃交由娘娘自己来办,娘娘就能可以向药房取药命人熬煮了。”说的再通透点,这太子府凡事都得请示太子妃,太子妃允了,那就能办,太子妃若想要自己揽过去的,那更方便,甩手便是了。
  这样的回答可真是严丝合缝,蒋茹茵看了紫夏一眼,紫夏离开去屋子里,蒋茹茵将杯子轻轻搁在了桌子上,“近日嘴馋的很,刘嬷嬷,本宫忽然想吃一些西街集市那百宝斋的酿子蜜饯呢。”
  刘嬷嬷紧绷的身子终于松了下来,她舒了一口气,抬头看着蒋茹茵说道,“奴婢这就替娘娘去办。”
  蒋茹茵示意回来的紫夏把放着银子的锦袋给刘嬷嬷,“把银子带去,买剩下的就赏给嬷嬷辛苦跑这一趟。”
  刘嬷嬷接下袋子,“谢娘娘!”
  直到离开了玲珑阁走了不少路,刘嬷嬷才打开那锦带看,里面赫然是五十两的一锭银子,她如今的月俸也不过三两银子…
  吃过了午膳,蒋茹茵小睡片刻,醒来的时候天色有些暗沉,青秋指挥了两个小宫女把院子里的花盆搬到小亭子中,没过多久,雨水就下来了。
  起初还是一滴两滴的,片刻之后下的大了,从外面回来的紫夏和紫烟都淋了个湿透,屋檐下的走廊踩了一排的湿脚印,孙嬷嬷带着人擦干净,以免不小心滑倒。
  屋子里蒋茹茵看着屋檐下垂下的雨水,这一场春雨来的忽然,似乎都没什么征兆,算着时间,太子如今都还没到大迁城。
  青冬匆匆走了进来,肩头上还挂着些雨水,她把一封信递给蒋茹茵,“程家小姐送过来的。”
  蒋茹茵拆开信封,厚厚的一叠。
  考虑到书信往来太频繁不好,程碧儿是憋足了,攒了好些事情才寄出来,单看这书信的时间,她也不是一次性写完的。
  蒋茹茵花了不少时间看完这些信,轻叹了一口气,她也想见她们呢,只不过如今哪里能这么自由,又不是出嫁前。
  青冬将纸笔放好磨墨,蒋茹茵想了下,给程碧儿回了一封长信。
  屋外的雨还没停,屋檐下的沟壑里已经滚了一条小溪流,蒋茹茵放下笔,从青冬手中取过信封,把信塞了进去,“明日再送出去,顺带把你晒的花茶带一些,我看她是馋了。”
  青冬会意,替她把东西都撤下去,蒋茹茵走到了屋外,雨势小了些。
  风夹杂着雨水往里吹,一股凉意,蒋茹茵抬头看灰蒙蒙的天,远远的听到一阵脚步声跑近。
  看向门口那,刘嬷嬷带着雨伞匆匆走过来,怀里抱着个小食盒子,跑到了屋檐下,忙收了伞,蒋茹茵身后的许妈妈前去替她拿东西,蒋茹茵走回屋子里,没过多久,收拾妥当的刘嬷嬷拎着食盒进来了。
  “娘娘,这是百宝斋的酿子蜜饯,掌柜的说这蜜饯开了封七日内吃了最好,奴婢做主给娘娘先买了两瓮。”刘嬷嬷打开食盒,青秋上前接了食盒到一旁盛出来了一些,蒋茹茵夹起一块放入口中,点点头,“辛苦你了,下去换一身衣服别着凉了。”
  “是。”刘嬷嬷退了出去,蒋茹茵已经吃第四块蜜饯了,一旁的许妈妈笑着提醒道,“小姐,可不能多吃。”
  蒋茹茵微撅了下嘴,最终还是放下了竹签问青秋,“这两瓮多少银子。”
  “小姐,在百宝斋这两瓮能卖上十几两呢,普通的铺子里,几个钱就能买上好大一瓮。”青秋笑眯眯的收了那蜜饯,她们若不提醒,小姐可是能一刻不停的吃上好多。
  “奶娘,你看刘嬷嬷此人如何。”
  “若是一心向着小姐,在府里办事可容易许多,我打听了一下,人缘倒是不错,但不知为何之前只是在膳房和衣房里管事,并不在太子妃跟前服侍。”
  “像奶娘说的那样,膳房和衣房都是较为复杂的地方,她能得不错的人缘和她素日低调和谨慎分不开,又是个能适时劝言。”
  许妈妈见自家小姐这么夸刘嬷嬷,大概明白了她的意思,“那李嬷嬷和杨嬷嬷?”
  蒋茹茵瞥了一眼盘子里的蜜饯,笑道,“把这刘嬷嬷收为己用可比收那两个容易多了,等她们在府里去了这皇宫里的傲气再说吧。”这直接从宫中派下来的,怎么都有着高人一等的姿态,若不杀杀那锐气,她今后还差使的动么…
  快吃晚膳的时候雨终于停了,天还比下雨的时候亮了一些,蒋茹茵让白嬷嬷准备了些东西,在晚膳前去了一趟印月阁。
  张沁睡醒没多久,小产要坐小月子,如今也只过去了半个月,她还得躺着。
  得知蒋茹茵过来了,张沁命人给自己换了一身上衣,蒋茹茵走进去,瞧见她精神不错的样子,笑说,“雨刚停,想着你也该醒了,过来看看。”
  张沁消瘦了不少的脸上浮现一抹嗔怪,“我看你是踩着点来吃饭的还差不多。”
  一旁有宫女给她搬了墩子,蒋茹茵坐在了床边,“我给你带了几味药,府里虽然不缺,但年份足的总是好用些。”
  张沁也不客气,“总是你心意,我就不推脱了,你若早几天来看,恐怕我这还是闭门不见客的。”
  蒋茹茵自然是知道她前几天人还病怏怏的,如今瞧着脸色都还不太好。
  张沁转头看紧闭的窗户,“下月就能去避暑山庄赏荷了,你是不知道,每年去这一趟,都像是走过场去的。”
  每年六月荷花盛开的时候皇宫中都会举办游园,她们是必到的,邀请的人之中还有不少官家小姐,过去蒋茹茵也去过几回,今年再去,身份不同罢了。
  说着张沁的脸上露出一抹厌烦,“今年我是不乐意去了。”
  “透透气也好,怎么不乐意去,你不乐意去,谁替我指路呢!”蒋茹茵笑眯眯的看着她,张沁一怔,继而笑骂道,“我给你指路,你蒋家大小姐去的地方还少么。”
  两个人正说着,一个宫女走了进来,“娘娘,太子妃过来看您了。”
  张沁脸上的神情微变,赵蕊已经走进来了,见到她们两个笑道,“说什么呢在外头都听见你们笑声了。”
  蒋茹茵站起来行礼,“见过太子妃。”行礼完侧身给太子妃让了位置。
  继而对张沁说道,“时候不早,张姐姐,我就先回去了,改日再来看你。”…
++++++++++++++++++++                     
作者有话要说:  凉子也是第一次写宫斗,虽然看过一些宫斗文,但这些称呼份位的都有不同,百度中中国上下五千年诸多朝代称呼也有不同,所以凉子在尽量合理的情况下自己杜撰了简单的份位,太子府就太子妃,侧妃和良人三个份位,简单些,将来入宫了,尽量也简单些,不然小伙伴们看浑不说,凉子自己就先写浑了~泪目,记性不好的人果真伤不起


☆、021。各自的戒心
  蒋茹茵离开了,宫女又搬了墩子过来,赵蕊坐下后看着张沁,脸上一抹随和,“你和蒋妹妹倒是聊得来呢。”
  张沁笑了笑,“我与她是一样的,如何聊不来。”
  说到底无非就是正妃和侧妃之间的隔阂,赵蕊这些年也听习惯了,“你当初还说一起入府是缘分,能一起伺候殿下,这样我们姐妹就不用分开了。”
  “是,我当初是这么说的。”张沁看着她有些遗憾的神情,嘴角扬起一抹不屑,那是当初啊,当初多天真。
  赵蕊不再纠于这个,“你好好养身子,下月的避暑山庄就别去了,来去颠簸着也不舒服。”
  “生了也不过休息一月半,怎么不去,好不容易出府一趟,姐姐还是去看看天香苑的那位吧,我这明白的很,不会想不开。”张沁虽没出这阁楼,也知道今早请安少了一个人。
  “已经去过她那了,本宫还会怕你想不开么。”就是别人想不开了,她张沁也不是那种想不开的。
  “小姑娘长的挺灵巧,一同进府的叶良人都侍寝了,她还得等到殿下回来,这想不开啊人就憔悴了。”张沁说的有几分叹息,好好的在府里怎么会憔悴,又没有谁欺负她,都是自己想不开罢了,太年轻。
  赵蕊脸上露出一抹无奈,安抚的拍了拍她的手,“你也别想这么多,好好休息。”
  张沁收回那神色,冲着赵蕊笑了笑,“有个事得麻烦姐姐,如今我这里吃的药喝的汤这么多,膳房那每日送来送去的也多,这些药不如就让我在印月阁里煎着服用,等身子好些了再由膳房里的安排。”
  赵蕊神情微动,只是顿了那么一会,随即笑道,“好。”…
  五月的临安城雨水很多,隔个几天就下一场雨,每下一场,天气就热一些,到了六月初就入夏了。
  太子府中往各个院子都分派了冰盆,膳房里每日下午还会送来银耳绿豆汤祛暑。
  这个时候的临安城最显繁茂。
  临近傍晚,膳房内正是忙的热火朝天,青冬跟着兰英进了膳房,往膳房内侧煎熬的屋子走去。
  屋子里的灶台上放置着数个炉坑,几个炉坑上都生了火,或煎药或煲汤,一旁守着两个婆子看火,两个厨娘装扮的人正在灶台旁的案台上忙碌。
  似乎是感觉到有人走进来,就近的一个厨娘利落的切下手中一块菌菇,对着身后喊,“王婆子,快去看看册子来了没,玲珑阁那到底送什么药汤。”
  “夏姑,我这不是亲自来给你报册子了!”兰英迎了上去,那唤作夏姑的人转身看到她,笑骂,“死丫头,亲自来也得登了册子。”说完看了青冬一眼,“这位是?”
  兰英拉着青冬上前一步,笑嘻嘻道,“这位是蒋娘娘身边的青冬。”
  “膳房里乱的很,要登册子在外头,你们先出去。”夏姑没露出什么神情,这膳房里每天这几个时辰都很忙,哪有空理会是哪个院子里来的人。
  “夏姑,青冬姑娘是来替蒋娘娘做这药汤的。”兰英见她不予以理会,在一旁提醒道,这会连夏姑旁边的一个人也放下手中的活回头看了,“这都是膳房里的事,哪里有自己来做的。”倒不是她们想得罪人,实在是这会都太忙,随便插个人进来做这做那,这全府的膳食都要给耽搁了。
  “夏姑放心,青冬只需要一些地方料理,不会干扰你们。”青冬上前对和颜道,“麻烦诸位了。”
  夏姑和另一个厨娘对看了一眼,若是别的院子里来人,她们大可以直接推给膳房主事,但玲珑阁那位么。
  “哎呀我的夏大姑姑,您就通融这一回,若是打搅你们了,咱们下回不来就是了,娘娘这几天临了月事,身子难受的紧,吃什么都没胃口,要不然也不会来这叨唠您啊!”兰英见她们犹豫,上前挽起那夏姑的手臂撒娇起来,兰英年纪小,长的又可爱,那夏姑被她求的没辙,“你们先做,等会还是得和主事嬷嬷说一声。”
  兰英忙点头,“好嘞,等会咱亲自和主事嬷嬷去说,这会她不是也忙嘛。”说完把青冬拉到了一旁空着的案台上。
  青冬也不多话,直接把食盒放在案台上,从里面拿出了几位浸泡好的药,兰英机灵的给她抱来了干净的瓮,青冬取过案台上放着的一只乌鸡,拿去一旁的水盆中清洗之后,利落的切刀。
  把乌鸡放入瓮中,青冬将切好的料放进去,又添入泡好的那几味药,舀起一勺水慢慢的灌了半满。
  封了口,青冬把瓮搬到炉坑上,一旁有婆子点火,青冬看了一下那火势,站在一旁守着那瓮。
  一旁的婆子好心提醒,“这有咱们看着就好了。”
  青冬笑着摇摇头,“得看着火,还得添水,不能离身。”
  夏姑瞥了一眼还留在案台上剩下的东西,她在这房里做了这么多年,每天煲汤接触到的药就不少,所以对这好坏还是能瞧出个大概。这不愧是临安城的蒋家,就是这些东西,比膳房里的确实好很多,难怪玲珑阁那位吃不惯前几个月送去的,养叼了的嘴怎么让她吃差的。
  兰英替青冬把剩下的收拾干净,青冬盯着那火,不时和兰英说几句炖这汤的要诀,半个时辰时间,青冬把那火控制到最小,不掀开盖子捂着那汤。
  这时膳房里没这么忙了,夏姑也空下来看着,平日里她们炖汤少说得一个时辰,才半个时辰就捂了汤,味可不尽然,想到这,夏姑瞧青冬的眼神就多了几抹轻视,到底是贵养的贴身丫鬟,上这膳房里来作这手。
  她想着,那边青冬柔声和兰英说道,“药膳和一般炖汤不同,时辰过长药味就容易重,把其余的料味道都盖过了,喝起来就差那么一点,娘娘对吃的看重。”
  兰英听的直点头,刘嬷嬷可嘱咐过自己,要听青冬姐姐的。
  捂过了小半个时辰,青冬拿起一旁的厚布裹着把瓮从炉火上取下,掀开盖子,一股浓郁的香气飘了出来,放入调味,青冬拿起勺子舀了一些到碗里试味,继而盖上盖子放入了食盒中,对夏姑笑道,“麻烦夏姑了,主事嬷嬷那过后娘娘会派人去说,夏姑不必觉得难为。”
  夏姑笑着看她们出去,过了一会取下身上的褂子往膳房里还有一个房间走去,和那房间里坐着的两个嬷嬷一说,其中一个直接带着她离开了膳房,往瑶花阁走去…
  玲珑阁内,蒋茹茵满足的喝下一碗乌鸡汤,对一旁的青冬夸道,“就是这味道,这膳房里炖的药膳,简直不能吃。”
  许妈妈递上了帕子,“是小姐吃习惯了青冬这丫头的,膳房里的东西都是做给太子和诸位娘娘,如何会不能吃。”
  蒋茹茵起身,在屋子里走动着消食点评,“不是说它味不好,而是没掌握其中的做法,不是什么样的膳食药都得全炖出味道。”这么多年挑剔下来了,让她如今不挑剔,就是她肯,她的这张嘴也不肯。
  走了一会蒋茹茵坐下来,对青冬说道,“防人之心不可无,若不用这个办法,想在药膳里动手脚,机会可太多了。”张侧妃小产的事蒋茹茵是看不出什么缘由,但她也不笨,张侧妃不像是忧郁着积伤成疾的人,皇家也不会挑身子不好的人侍奉太子,既然进府的时候身子是好的,后来会变那样子,那就由不得别人不去想太多。
  “是不是派人去膳房那和主事嬷嬷说一声。”
  蒋茹茵摇摇头,“不必了,明日一早我亲自和太子妃去说。”…
  第二天一早请安,除了张侧妃之外都到齐了,太子妃说了一些关于几天后避暑山庄出行的事,继而提到了太子即将回来的消息,“前些日子大迁城多雨,耽搁了些时候,今明两日殿下就该到临安了。”
  几个人中属叶良人和金良人的反应最大,金良人这是好不容易等太子回来的,这都入府快两个月了。
  太子妃看在眼里并没有说什么,坐在下面的蒋茹茵笑着开口,“险些又给忘了,在这还得恳请姐姐给了恩赐呢。”
  太子妃和气的看着她,蒋茹茵也不绕弯,直接说起了昨日去膳房的事,“也是妾身没提前和娘娘说,说来羞愧,约是以前在家里的是把嘴给养叼了,这几天又是吃什么都没胃口,所以只好厚着脸皮来太子妃这里求恩赐,往后妾身月事里的药膳,交给妾身自己派人去炖可好。”
  没等太子妃说什么,严良人嘴快,看着蒋茹茵疑惑道,“挺好喝的啊,膳房里的东西难道会比娘娘家里做的差。”
  蒋茹茵笑着,“是我爱吃。”
  娘家有钱,蒋茹茵也没有打算藏着掖着,临安城中谁人不知蒋公家的富庶,光她一个大小姐都举办了这么多次宴会,没有结实的家底经的起这么挥霍么,蒋家小姐从小就是贵养的,吃的都是最好的,更何况是她这个嫡长,身边的丫鬟都送去专门学了这些,怎么就不能挑剔。
  严良人嘟囔了一声没再问,再问下去也就只能羡慕嫉妒恨了。
  太子妃看着蒋茹茵笑道,“看来太子府的膳房还没让妹妹满意呢。”
  蒋茹茵眨了眨眼说的有些俏皮,“娘娘,您说这能吃着好的又吃不得的感觉才难受呢,妾身也没多点爱好,就对这挑剔的很,可是都这么些年了,改不了了,只好耍赖来娘娘您这里求情。”
  赵蕊一怔,随即笑了,“看你说的,本宫若不答应可就是委屈你了,多大点事,你也是有分寸的,一月也就那几日,允了你便是,也别换着人去,到时候在膳房那登个记,免得那不认识。”
  蒋茹茵起身行礼,“谢娘娘成全。”
  屋子里和乐的很,离开的时候,蒋茹茵又谢过了太子妃。
  看着一众人都离开了,赵蕊收起那笑,脸色微凝,膳房的事她早知道了,只是没想到蒋侧妃今日会当众提出来,又是抱歉又是恳求的,规矩是规矩,事也不大,倒让她不好周全。
  “娘娘,今日答应了蒋侧妃,明日若是别的良人来求,这不是得坏规矩。”一旁的嬷嬷对太子妃这么爽快的答应还是有些担忧。
  赵蕊轻哼了一声,“这厨子比不上蒋侧妃家的,难道还会比不上她们家的。”除了蒋茹茵之外,还有谁会嫌膳房里的东西不够好吃,就是太子都是这么吃的。她作为太子妃自然能说按照规矩来,不答应她。但要是之后把蒋侧妃饿瘦了饿憔悴了,让太子知道,反倒是她这个太子妃不通情达理做的不到位,这么点小事都揪着不放。
  那嬷嬷犹豫了一下,继而请示,“那顾嬷嬷那里是不是得说一声。”
  赵蕊点点头,眼神一闪,“殿下说不准还要查张侧妃的事,膳房那让她悠着点,别揪出什么错来,到时候本宫都不好出面保她。”…
                      

☆、022。如此的真爱
  当天下午太子就回来了,苏谦阳回来直接去了瑶花阁,风尘仆仆的衣服都没来得及换。
  太子妃伺候着他在瑶花阁换了一身衣服,命人带太孙过来。
  “殿下去的那几日恰逢春雨,妾身还担心路上耽搁。”赵蕊站在他面前替他扣上了扣子,轻轻的抚着衣领上的褶皱,抬头看他,笑的很柔和。
  苏谦阳握了一下她的手,转身坐了下来,“雨水到的时候已经在大迁城了。”他这一趟去还多留了几天,若不是大迁城那河道修缮进度出了点状况,他早就回来了。
  赵蕊到他旁边坐下给他倒了杯茶,门口那传来了声响,太孙苏彦循走了进来,向苏谦阳恭敬的行了礼,“父王。”
  苏谦阳冲他招了招手,苏彦循乖巧的到他身边,苏谦阳摸了摸他的头,“明日随父王进宫去看你皇奶奶。”
  苏彦循小手搭在苏谦阳的腿上,稚声道,“母妃和我们一起去吗?”
  苏谦阳抬头看了赵蕊一眼,“一起去。”
  苏彦循满足的点点头,有些瘦弱的脸上挂着笑,挨在苏谦阳身旁,“循儿好久没有见到皇爷爷皇奶奶了。”
  苏谦阳抱起他坐在他和赵蕊的中间,眼底是不可多见的柔和。
  赵蕊看着这父子互动,神情里带着欣慰,一旁的嬷嬷低声提醒了一句,苏彦循的养娘走了进来,手里端着一碗药,“小殿下,您该喝药了。”
  苏彦循小手接过那碗,眉头都不皱一下,咕噜的将一碗散着苦涩的药全喝下去了,赵蕊拿着帕子替他擦了嘴角的药汁,拿起一旁备好的蜜饯给他去苦味。
  苏彦循张口只咬了一点点,摇头就不再要了。
  这么乖巧的孩子,怎么会不让人心疼。
  苏谦阳摸了摸他的头,“循儿真乖。”
  在瑶花阁呆了一个时辰多,出来的时候天色微暗,苏谦阳往凤阳阁那条路上走去,经过玲珑阁的时候停了下脚步,继而往印月阁那走去。。。
  六月初六,避暑山庄游园赏荷,蒋茹茵跟着太子妃一同前往,同行的还有张侧妃和几个良人,太子府这一趟也算是举家出行,浩浩荡荡。
  与大家小姐不同门而入,进了山庄软轿到了安置好的阁楼,蒋茹茵进那屋子,打开的窗子外便是山庄内一湖的美景。
  有宫女送了果盆茶水进来,蒋茹茵坐在窗边的坐榻上,低头望着一湖的荷花,碧绿之上泛着的荷白,荷白之中点缀的粉色,清丽脱俗。
  没多久青秋进来禀报,说是几位公主也来了,同邀去戏楼子里听戏。
  蒋茹茵过去的时候尚早,挑了处不起眼的位置坐下,没多久,太子妃就跟着几位公主一块出现了,在太子妃旁边笑嘻嘻的一位就是和太子一母同胞出的七公主静殊,身后的是二公主和五公主。
  陆陆续续的又有人过来,戏台子上眼看着快开唱了,张侧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