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嫁人就嫁羽林郎-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清薇点头道,“是啊,这些道理,我自己也想过,时间长了,也就没有那么在意了。毕竟过去的已经过去了,人却总是要往前走的。到如今,对那些人,剩下的也不过就是那八个字: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只是气过了怒过了,又觉得不做点儿什么,心里过不去。不是为了他们,而是为了这天底下千千万万,与当时的我处于同样困境的孩子们。”
  “其实我知道自己没有多少能耐,能做的也有限。但凭一己之力,求个无愧于心罢了。”清薇道,“现在的大魏看上去蒸蒸日上,天下承平,但实际上,受苦受难的百姓仍然没有减少。而我想的做,便是让那些朝不保夕的普通人能够生有所养、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托、死有所葬。让他们临死前能说一句:这一辈子没白活。”
  “虽然未必能做到,但立志总是好的。”清薇说完,转头去看赵瑾之,但见他一脸惊异的盯着自己,仿佛头一天才认识似的,心下不由一紧,“我也知道这些不过是痴人说梦,瑾之若想取笑我,尽管开口便是。怎么这般作态?”
  赵瑾之这才回过神来,正色道,“先贤有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如今清薇以一己之遭遇,推己及人,原为天下人奔走。这份心胸气度,我心里佩服还来不及,怎会笑你?”
  他其实是饱受震动。
  他一直都知道清薇的格局很高,绝不囿于小家小业,小情小爱,却怎么也没有想到,对方的志向能大到这个程度。
  就是朝堂上的衮衮诸公,恐怕也少有人立下过这样的志向吧?
  大部分人为官不过是顺着宦海沉浮,为了功名利禄,并没有深入的去想过自己想要什么,又能做什么。单从这一点上而言,赵瑾之觉得他们不如清薇多矣。
  这其中也包括他自己。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生有所养、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托、死有所葬,这几个要求看上去并不难,说出来也没有那么多惊天动地的大道理,但细细追究,圣人汲汲所求的,亦不过如此罢了。
  虽然这些想法,一一人一家之力,根本不可能做到,但能想到这里,便超出常人许多。
  跟她一比,赵瑾之才是要自惭而死了。
  这么一想,他便道,“旁人如何我不知道,我对清薇,唯有满腔敬意与爱意。这既然是你所求,往后便也是我所求。就是他人要笑,也是笑我们一双痴人。”
  清薇低头笑道,“我一个人发疯也就罢了,瑾之怎么也跟着我疯?”
  话虽如此,但语气里的欢欣愉悦,谁都能够听得出来。显然,对于赵瑾之这样的态度,清薇是很满意的。
  赵瑾之道,“我这半生文不成武不就,若能帮上你的忙,做点有意义的事,便也不枉此生了。再说,娘子都有这般觉悟,我身为夫君,又岂能拖你的后腿?”
  “谁是你娘子?”这份情意太重,清薇反倒不知该怎么接,只能故作玩笑。
  “我娘子是天底下最了不起的女子。”赵瑾之道,“你可认识?”
  清薇陡然发现,在这上面,自己的战斗力是完全没办法跟赵瑾之比较的。他这番话更不知该怎么接,于是索性从这上头跳开,“话题好像扯远了。我以前只是有这样的想法,只是总要找到机会,才能去做。而住处便是个不错的切入点。目前虽然只是促使朝廷改善官员们的居住条件,但却是个不错的开始。若能得到朝堂上下的支持,接下来是普通士子的住处、来往商贾的住处,再到普通百姓乃至那些穷苦百姓的住处,总能慢慢改善。”
  “至于其他的,只能先走下去,慢慢再看了。这件事毕竟不是你我一人之力便能做成,也许需要十几年几十年,甚或是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但我们能开个头,总是好的。”说完了愿景,回到现实,清薇也明白此事有多难,所以并没有强求一定要做到什么程度,但尽己能。
  “其实这些事,朝廷也一直在设法去做,只是效果总不那么好罢了。”赵瑾之想了想,道。
  清薇道,“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没有全局谋划,出了问题才拆东墙补西墙,自然没什么效果。”
  这种事就像是天灾一样,若是不能防治,那就永远只能追在后头赈灾善后,看似忙得团团转,但其实能维持眼下的平和都不易。而且,一旦百姓们习惯了这天灾总会降临,无法避免,加上朝廷总会赈济,心里就会产生怠惰的念头。就像蝗灾的时候不出力捕捉蝗虫,反倒祭祀什么蝗神一样,本末倒置。
  所以不改变现有的模式,就很难在这上面取得什么成果。
  但是具体要怎么做,清薇自己也没有想得很明白,同样还在摸索之中。
  两人商量了一阵,最后还是决定暂且回到眼下的问题上来。
  得到了赵瑾之的赞同和帮助,清薇自然也很高兴。赵训说她可能会给赵瑾之带来阻碍,这也是清薇不希望看到的。
  身为男儿,会有建功立业的念头很正常。但清薇也知道,赵瑾之的情况跟别人不太一样。有赵定方在,他估计要在自己这个位置上呆很长时间了。尤其最近四海安定,没有仗可以打,他也就只能一直这么闲置着。很难有另一条路可走。
  倒是清薇要做的事,并不需要多高的官职,多显赫的爵位,且又是利国利民的好事,赵瑾之愿意投身其中,再好不过。至少不会觉得荒废光阴,虚度时日,把种种志向都埋没了。
  这对于赵家和赵瑾之本人而言,都是个不错的结果。
  不过清薇也不知道,这种好只是相对的。若不是为了自己,赵瑾之未必需要做这样的选择。
  但是既然摊开了说,她心里也就不再有抱歉之类的情绪,因为两人的结合本来就是各自妥协退让的结果,现在能够达成共赢,是意外之喜。她也不会觉得赵瑾之为自己牺牲良多,然后因此而心态失衡。
  磨难总能够增进彼此的情意,摆在眼前的难题解决了,两个有情人自然又腻歪起来,直到赵将军的肚子发出一声饥饿的鸣叫,将两人的思绪拉回现实。
  赵瑾之有些尴尬,毕竟气氛正好,偏偏出了这种问题,只能摸了摸鼻子,解释道,“晨起没吃多少东西。”
  其实就算吃了很多,到现在也消化完了。毕竟他正是年富力强,每天要摄入大量食物的年纪,加上羽林卫那边又还要训练,消耗只会更多。
  所以清薇很善解人意的道,“这样一说,我也有些饿了。你在这里坐一会儿,我下楼去弄点吃的。”
  “不必太复杂了。”赵瑾之叮嘱道。
  虽然他也很享受食物,但更享受跟清薇待在一起,哪怕不做什么,甚至不说话,就这么安静的待着,心里也是舒服的。再说只要是清薇做的,对他来说都是美味,也就不那么挑剔了。
  清薇闻言,转头看了他一眼,道,“就来的。”
  然后她说话算话,不到一刻钟的时间,便又回来了。手里用托盘拖着一只大碗,碗上蒸腾着热气。她才推开门,一股鲜辣的味道便扑鼻而来,让赵瑾之精神一震,简直有些迫不及待。
  虽然大热天的,清薇下汤面听难以理解的。
  不过等清薇放下了碗,赵瑾之才发现,里面装的不是面条。清薇见他看过来,便道,“面疙瘩汤,做这个最快。”
  厨房里这时候正忙,最不缺的就是处理好的各种食材,所以清薇做起来也容易。
  面粉慢慢加水搅拌成均匀的细小颗粒,然后起锅热油,葱花姜丝爆香,然后将各种剁碎了的食材放进去翻炒,加水烧开之后,将面粉颗粒一边搅拌一边下进锅里,煮开之后加盐、几滴香油,出锅之后再浇上一勺清薇自制的辣油,鲜香扑鼻。
  因为做法简单,这才能在一刻钟内就将吃的端上来。但面疙瘩汤要做好却也不容易,首先是调面粉的手艺,必须要颗粒均匀细小,煮熟之后呈半透明状,内部没有死面者最佳。然后便是食材,剁碎成跟面粉颗粒差不多的大小,可以大口大口的喝下去,不必咀嚼。最后是火候,一定要煮得黏而不稠,口感爽滑才算好。
  清薇还顺便拿上来了一只小碗。将托盘放下之后,用勺子给自己盛了些,剩下的便都推给了赵瑾之,“既然饿了,就多吃些。”
  赵瑾之看了一眼热腾腾引人食欲的汤面,又低头看了一眼自己的衣裳,有些为难的问清薇,“我若除掉外衫,当不会被清薇当做轻薄浪荡子打出去吧?”
  清薇看了他一眼,也忍不住抿唇笑了。
  赵瑾之要当值,穿的自然是羽林卫的制服。虽然是常服,但无论是用料还是做工都顶好的,因为要训练,还设计得较为紧窄贴身。这种衣服,既然穿上了,就必定要规规整整,严严实实。
  所以这个天气,赵瑾之裹着衣裳就已经够难受的了,偏清薇还要让他喝面疙瘩汤。
  若是冬天,这么一碗热热的汤喝下去,必然是寒意全消,整个人从里暖到外,彻底舒展活络开来。然而现在夏至都快到了。
  所以赵瑾之索性决定把外面的衣裳脱了,这样会自在许多。只是当着清薇的面,毕竟有些不妥。
  不过他这么问,其实也是一种试探。
  经历了刚刚的事情之后,赵瑾之跟清薇的关系越发亲密,所以赵瑾之自然要迫不及待的扩张一下自己的“地盘”。清薇这里他来的次数不少,但还是头一回把自己当成主人,免去客套。如此一来,在这里自然可以随意自在些。不过这些,都要得到另一个主人的允许才可。
  清薇闻言道,“你随意便是。”然后起身将窗户打开了一些,又走到后头,将那边的窗户也开了,让外面的凉风更多的透进来。
  然后她才转回来,继续喝自己的那一碗面疙瘩汤。她的碗本来小,盛出来放了那么一会儿,已经没那么热了,口感倒是正好。
  赵瑾之见她如此坦然,自己反倒莫名生出几分不自在来。好在他脸皮本来就厚,最终还是站起身,稍微避开清薇,将外衫脱了,搭在旁边的屏风上,然后才走回来坐下。
  饶是如此,一碗热汤喝完,他还是出了满身的汗水,整个人像是蒸笼里蒸过,从里到外都湿透了。
  赵瑾之狼狈的擦了一把汗,见清薇看着自己,有些尴尬的道,“天气太热了。”
  “是有些。”清薇忍笑道,“你这样子,怕是不能直接回去当差。”
  赵瑾之忙道,“不要紧。”
  这一身湿漉漉的贴在身上,自然不会有多舒适。但清薇做这一碗热汤,不论究竟有心还是无意,他都不忍苛责,反倒觉得清薇看着自己偷笑的样子十分讨人喜欢。
  至少讨他喜欢。
  为此就算要忍受些许不适,也值得了。
  赵瑾之自己想了想,又觉得这样子跟清薇同处一室有些不合适,于是便顺势站起身,开口告辞。
  清薇的确是有故意作弄他的意思,但也没打算让赵瑾之就这么离开。这个天气,浑身大汗走出去,风一吹也是容易伤风的。若把赵瑾之折腾病了可怎么好?
  所以她也站起身,一边转身往内室走,一边道,“不必着急,你跟我过来。”
  赵瑾之的心跳陡然加快了许多。
  虽然明知道清薇这句话里不会有什么暧昧的意味,青天白日酒楼之中两人更不可能做什么,但他还是止不住的兴奋。
  来十二楼的次数不少,这间屋子更是经常待着,但清薇之所以隔出内室便是因为不方便,所以赵瑾之自然也没有想过要去探究屏风后面的空间。
  虽然也不是没有好奇过。
  但现在,清薇主动开口,邀请他走进去了。
  哪怕就只是进去看看,对赵瑾之而言,似乎也能够令他整个人紧绷兴奋,好像能够借由这样的方式,更加亲近清薇一些。
  不过,屏风后面的空间,远没有赵瑾之所想的那样私密,更没有多少能够彰显清薇身份的东西,遑论是如赵瑾之所想的那样布置成清薇的“闺房”。
  这里只放了一组柜子,和一张贵妃床,靠窗的地方摆了桌案,上面堆着书。桌角搁着砚台、笔架、笔筒等物,另有一只深口的青花盆,种着一株玉簪,正是花开时节,花色如玉,幽香四溢。难怪他方才在外头闻到若有似无的花香,还以为是清薇用了什么香料。
  虽然不是自己想象中的深闺绣楼模样,但奇异的,赵瑾之见了之后,又由衷的觉得,这就应该是清薇住的地方,不会是别的样子了。
  清薇指了指旁边架子上搁着的水盆,“这里有水和帕子,你将就着擦擦吧。”然后又打开了柜子门,取出一身衣裳,搁在旁边的矮凳上,“衣裳也换了吧。我去楼下看看,你慢慢来。”
  等清薇走了,赵瑾之将她拿出来的衣裳展开看了一眼,不由松了一口气,这衣裳无论颜色用料和款式,都跟自己现在穿的很相似,倒也不虞会被人看出来。否则他到清薇这里来一趟,身上的衣裳都换了,那真是跳进沧江都洗不清。但不换,更伤了清薇的一片心意。
  她这里不可能留着别人尤其是男人的衣裳,而且一看就是新的,又是自己的尺寸,自然是清薇亲手为自己做的。至于赵瑾之的尺寸,作为新娘要亲手为新郎缝制全身的衣裳鞋袜,清薇手里自然也是有的。
  但清薇是个谨慎的性子,想来不会把女红带到这里来做。也就是说,这衣裳是特意为他赵瑾之准备,防备的便是今日这样的意外。
  这么一想,赵瑾之心里简直如同拌了蜜糖一般,甜得化不开。


第65章 婚期临近
  换了新衣之后; 赵瑾之莫名觉得自己整个人都精神了许多; 恨不能立刻找个镜子照一照。可惜左右看了看; 清薇这里却根本没放这样的东西,只能遗憾的放弃了。
  下楼的时候; 赵瑾之简直脚下生风,脊背都挺直了许多; 脸上也不像平时那般严肃。若有人看过来; 更是会下意识的抬头挺胸; 点头示意。
  清薇正在跟赵二说话。
  如今地还没有拿下来; 自然也没办法做什么,但赵二也不知道从哪里打听来; 知道了几个京中专为权贵之家营造园林的大家之名; 然后便每日都不间断的出去寻访,想求人指点一番。
  可惜这些人既然有一技之长在身,自然也是有些傲气的。再说这吃饭的家伙,便是嫡传的弟子也未必会倾囊相授; 何况旁人?赵二这么一个籍籍无名的年轻人求上门来; 一无钱财孝敬; 二无贵人引荐,他们自然是不会理会的。
  但即便如此,赵二也不肯放弃。得了空闲就去堵人。开始他只是自己这么做; 旁人都不知情。后来受挫的次数多了,赵大这个做兄长的发现了端倪,才求到清薇这里来。
  所以清薇现在要说的就是这个。赵二有上进之心; 她自然也是支持的。因此正同赵二说,愿意出一笔钱,再找人写个帖子,让他带去,想来对方看钱财和贵人的面子上,多少也会指点一下。
  赵瑾之下楼来,正好听见此事,便道,“何必舍近求远?老爷子有位至交,便是此道大家。听闻当年皇城的营造,都全赖他主持调度。不过如今年纪大了,自己弄了个庄子,在城外住着。不理俗物。若能请动他,什么本事学不到?”
  既然明白了清薇的志向,坦诚相对,赵瑾之自然也比之前更尽心。毕竟之前还有些顾虑,怕清薇觉得自己想插手她的事,如今便不必担心了。
  清薇道,“竟有这样的事,如此,回头祖父再过来,我就请他老人家引荐。”
  倒是赵二有些不自信的道,“只是这样的大家,只怕一身本事也不肯轻传。只怕看重资质更胜其他。若我入不了对方的眼,岂不是让老相公为难?”
  赵瑾之道,“你若入不了他的眼,他自然不会收你,于祖父倒是没什么妨碍。只是你就要另想它法了。当然,若你自觉毫无希望,不愿白跑一趟,那此事就作罢。”
  赵二立刻被激了起来,“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还请东家和赵将军为我筹谋此事,我一定竭尽全力让老先生满意。”
  “这就是了。”清薇道,“你先把手头的事情交接清楚,往后就专心此事吧。”
  赵二答应着去了,赵瑾之才上前一步,低声对清薇道,“衣裳很合身。”
  清薇之前拿衣裳的时候都没觉得有什么,这会儿听了他这句话,耳根却忽然红了。她瞪了赵瑾之一眼,道,“时候不早了,赵将军还是快回去当值吧。”
  赵瑾之也怕真的惹恼了她,于是换了话题道,“对了,我那里还有些东西,回头给你送家去,你看着喜欢的挑来用。”
  “是什么东西?”清薇问。
  赵瑾之道,“回头你看了就知道了。”
  清薇想着无非是些布料首饰珠玉一类,因为自己送了衣裳,所以他投桃报李,便也没怎么在意。对她来说,这些东西都算不得什么。
  但等赵瑾之的东西真的送过来,清薇还是吓了一跳。
  她没有猜错,的确只是些布料珍珠玉石一类,但是她没想到的是,东西会有那么多,那么好。
  满满当当十几个箱子,装着的都是这些东西!而且清薇还打开看了,成色都是上好的,其中还有一部分算得上极品,现在却就这么随意的装在箱子里,送给了她。
  若不是知道赵瑾之的为人,清薇都要以为他是去打劫了一条街的店铺,否则哪里来的这些东西?
  清薇自觉也算是见过世面,本以为不管赵瑾之送什么,自己都能从容收下,哪怕再贵重,也不是拿不出回礼,但如今面对着十几个箱子,却忽然不知该说什么了。
  赵瑾之没有亲自过来,送的人放下东西就好了,于是清薇也只好暂且收下,打算回头再让赵瑾之过来拿走。
  那么多东西摆在堂屋里,她这一晚都有些睡不安稳,总担心夜里遭了贼,做梦都是那些箱子里的东西不翼而飞找不回来了。第二日起床时,只觉得比没睡还累。
  不料她还有被吓住的一天。
  其实也不是被这些东西吓住,应该是被赵瑾之的手笔吓到。就连皇帝赏赐,恐怕也没有这么大方的。这样一大笔东西,就这么送来了,拿着实在是烫手。
  所以赵瑾之一过来,清薇便立刻让他将东西收回去,“好端端的给我这些做什么?赶快让人搬回去才是正经,放在我那里也没有用。”
  “说了是送你,怎能再收回?”赵瑾之道,“清薇若不收,反倒是与我见外了。我知道你不是那等讲究所谓规矩的人,这些东西对清薇而言,想来也算不得什么。我拿着才是没用,索□□给你处置。总归将来都是你的。”
  “话可不是这么说的。”清薇道,“十几个箱子,加起来价值怕不有上万两银子,就是你再阔,也没有这样送东西的。再者,我还没有问你,这些东西是哪里来的?好的坏的都扔在一处,有些更是直接碰坏了,恐怕并不是赵家多年积累吧?”
  赵家的发家史跟大魏的立国史几乎是一样的,也不过几十年时间,且不提攒不下那么多东西,就是能,也不该是放在赵瑾之的手里。而且还如此不经心,似乎根本没有好好检查照看过,怎能不令清薇惊讶?
  赵瑾之闻言,心虚的摸了摸鼻子,我也不瞒你,这些东西一部分是去西南打仗时的收缴的。大头上交国库,但行军打仗辛苦,光是朝廷的粮饷可不够,下头的人总要留一些。我若不拿着,他们也不放心。还有一部分,是之前庆王逆案时抄家所得。别人送到我这里,退也不能退,只好放着了。”
  清薇闻言,不由微微皱眉。其实她并不是完全猜不到这些东西的来路,也知道潜规则便是如此,赵瑾之若不拿,反倒不妥。但从她本心而言,并不想要这些东西。
  赵瑾之察言观色,立刻猜到了清薇的心思,忙劝道,“你也知道,我不会摆弄这些东西,不过白放着。到了你这里,帮忙整理收拾一番,有用得上的东西就拿出来用,有留不得的就赶快处置了,也免得里头还有什么隐患。这些事你比我在行,物尽其用,才不埋没了这些东西。何况推来推去,反倒引来旁人的注意。”
  清薇被他最后一句话说服,“那就先放着吧。”
  赵瑾之一颗心这才放了下来。其实他要把这些东西送给清薇,倒不是为别的,主要是知道清薇从宫里出来,几乎没带什么东西。虽然她自己有能耐,已经挣下了一家酒楼,又开始做房屋的生意,往后只会越来越富有,但现下还是没办法跟赵家相比的。
  一品侯夫人的聘礼有定制,清薇的嫁妆便没有那么多,也不能太少,方不显得寒酸,被人看轻了去。所以赵瑾之把这些东西送过去,便是为清薇添妆之意。到时候晒出来,谁也说不出半个不好。哪怕有人疑心是赵家私底下帮衬了清薇,也能知道赵家对她的重视。
  不过考虑到清薇那里人实在是少,如今只有看门的和做杂事的,还是周太后那边的人,于是赵瑾之又道,“倒是我考虑不周,你一个人住着,这些东西放在家里也不放心。回头我给你送些人过去吧。往后你的事情越来越多,总不可能试试都自己动手。有几个人也方便些。”
  “千万不必。”生怕他再送个十几个人过来,清薇连忙推辞,“这个我自己来设法便是。”
  话是这么说,但其实清薇根本没有打算添什么人手。她自己是伺候过别人的,自然知道为奴为婢的苦处。而清薇自己已经算是仆人之中十分体面的那一类了,往下只会比她更苦。既然知道,她便也不想这么使唤旁人。周太后留的这几个人也就罢了,不得不收的,再多添大可不必。
  按照清薇的设想,将来她的那些志向都实现之后,这世上就不会有奴仆之流了。哪怕的确有些人家需要有人帮忙,也该是聘请雇佣之类的方式,彼此的地位便不是对等,也不会是性命荣辱决于他人之手。
  所以虽然如今风气是如此,清薇也不愿意呼奴使婢。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她每天都会提早一些回去,将箱子里的东西重新分拣出来。还真别说,真让她在这里头找出了一些不那么合适的东西,都是逾制的。也不知道当初给他送箱子的到底是什么人,怕也没安什么好心。
  这些东西能弄坏的清薇都弄坏了,弄不坏的,便装在匣子里带去给赵瑾之,让他自己处置,反正不能留着。
  这一番收拾,倒是让清薇想到了自己埋在长寿坊屋子床底的东西,跟赵瑾之这些比起来,自己那一盒子宝石就算不得什么了。于是找了个日子,清薇又回去将那个盒子取了出来。
  长寿坊出了赵瑾之和清薇这样的两个人物,可是让所有街坊邻里面上有光的大事。哪怕他们如今已经不住在这里了,仍旧让人津津乐道。走出去跟别人说话,腰杆都挺得更直些。
  所以一见清薇回来,众人便都热情的拉着她说话。其实也没什么可说的,无非问问出去之后好不好之类。虽然他们都很好奇清薇跟赵瑾之的婚事,但毕竟当着姑娘家的面,不好直接开口提。长寿坊里的姑娘们,都羡慕的站在不远处偷看清薇,在她们看来,清薇又厉害又能干,而且还嫁得那么好,简直是天下女子共同的楷模,自然人人都钦佩羡慕。也正因为这样,她们便也不好意思靠近,只能这么远远地看着。
  倒是清薇发现了这一点之后,抬手让她们近前来。她回来时特意去买了些点心和果子之类的东西,正好分给她们。
  等清薇脱离热情的街坊,回到自己的院子,半个时辰已经过去了。开了院门进去时,她忍不住扭头看了一眼旁边的院墙,从前赵瑾之就是从这里翻过来。
  缘分真是奇妙,那时清薇可没有想过,自己出宫第一日,就遇上了今后的良人。
  不过现在回想,其实赵瑾之从一开始就不是什么方正严肃的性子,一般人也做不出天天翻墙的勾当来。
  不过,往后这种毛病还是改了吧。
  ……
  赵二那边的进展并不顺利。虽然有赵训的面子在,但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没有任何基础,光是有点儿小聪明,那位园林大家根本看不上。毕竟若对方想教徒弟,那肯定会从小就开始调/教。像赵二这么半路出家,很多事情上会有自己的想法,没办法完全继承他老人家的那一套。而这些大家们,在这上面都是很严格的。
  不过毕竟是赵训亲自带过去的人,直接拒绝也不妥,于是对方提出,让赵二留下给他当三年的仆人,至于能学到多少东西,就看他自己的了。若到时候仍旧朽木不可雕,就请赵训直接把人领走。
  赵训直接让赵二自己决定留不留下,而赵二的选择是留下。
  师徒授意的年代,学徒们都是把师父当成父亲一般看待,甚至连对着父亲都没有那么孝顺,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学到东西。而师父也往往把学徒当成仆人来使唤,既是磨练,也算是收取报酬。所以对赵二而言,对方的理由没有任何无礼之处。莫说他学的是这种将来大有可为的东西,就是学个木匠铁匠,不也如此么?
  这既然是他自己的选择,清薇自然不会反对。于是赵二便收拾包袱,住到城外去了。赵大十分不舍,但也知道是为了更好的前程,依依不舍的送走了自家兄弟,之后又蔫了好一阵子,做菜虽然没有出错,但就连客人们也觉得味道似乎不对了。
  好在几日之后,他就自己想开了,重新振作,又开始钻研起菜谱来。
  赵二的事跟清薇自己之前预料的不太一样,所以她还得重新安排。原本按照她的意思,让赵二去盯着这第一批房屋的建造,学手艺的同时,也能明白这里头的种种弯弯绕绕。往后管理起来自然就容易多了。但赵二这一去要三年时间,自然是来不及的。
  好在赵瑾之听说之后,便主动将这件事揽了过去,说是能够找到合适的人接手。于是清薇便将这件事丢给了他。
  如此一来,事情都安排好了,清薇自己反倒清闲了许多。
  忙忙碌碌间,婚期也已经很近了,清薇索性将多出来的时间都用来做各种女红,总算在婚期到来之前,将自己要做的东西都赶出来了。
  赵瑾之的衣裳两套,从头发的束带到鞋袜一应俱全,这是最耗费功夫的一样。因为没有公公婆婆,所以倒省了给他们的东西,只给赵训做了一套外裳。其他人便都只有鞋子手帕之类的小东西,倒也不算费工夫。
  此外,清薇也要张罗自己的嫁妆了,毕竟上面没有父母为她操心。
  虽然宫中太后和皇帝都有赏赐,又有赵瑾之那边送来的东西,林林总总加起来已经不少了,但还有些东西需要去置办。第一件,就是新房里摆的床,现让人去打自然是来不及的,只能去买。此外还有一应嫁妆里应该有的东西,都得置办出来。
  等到清薇将这些东西都打理妥当,时间也已经走到了八月。
  天气渐渐转凉,虽然有时候太阳还是很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