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权臣本纪-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成去之半晌都不曾展颜,直到来人再一声低唤,他才别过脸直迎上西山斜阳,面庞被染上一层朦胧的金色,嘴角慢慢浮起由衷的微笑,眼中却无声落了泪。
  府上并未见两位兄长,成去之伫立片刻,便去了青编园。虞书倩孝服在身,面上虽未施粉黛却因孕事呈现出自然的粉色来,她一直在等,十分安静。
  “倩姐姐,今日可还安好?”成去之打了帘子进来,立在外室请安。
  虞书倩打帘而出,腹部已隆得极高,不过是几日的事便要临盆。柔和的目光落在成去之身上,才发觉他好似又长高了些,虞书倩扶着婢女的手缓缓斜卧在小屏风处,因丧事操劳,她近来身子惫懒得很。
  “我很好,看你平安回来,也就放心了。”虞书倩面容沉静,气度分毫不减闺中待嫁时,更因即将为人母,平添几分慈爱。
  几日前成去远的反常,她皆看在眼中,知道即将有事发生,每日柔声细语婉言抚慰着夫君,另要打点府上丧葬杂事,此刻见成去之就立于眼前,多日的劳苦顿时烟消云散,整个人都变得轻盈了许多。
  “去之既然回来了,姐姐就好好歇息,只管等兄长们回家。”成去之说的郑重,虞书倩含笑轻允,知道鸡笼山此行事关重大,而去之最后那句,让她感到温暖至极,一双素手轻轻在腹部摩挲起来。
  无论是自家兄长,还是成家兄长,她向来深信不疑,而眼下——
  新的生命就在腹中跳动。


第58章 
  凤凰二年的上元节,琬宁是瞧见那轮暗红的月;才想起的。
  府上自出殡当日便不同寻常;外头流言四起,府内则无人敢议半个字;气氛微妙,琬宁虽浸在太傅丧葬的余绪里;也自知时局有变,她似乎许久不曾见过成去非了。
  直到翌日黄昏;她取澡豆回来,途经水榭,拐角处迎面而来一年轻公子,四目相接,顾曙认出了她,看她目光躲闪,微微一笑:“贺姑娘。”
  这声音十分特别;琬宁一下便听出是上回那顾家公子,一时面色绯红,抿着唇见了礼。
  不想他后面紧随而来了好些人;为首的便是成去非;她小心看了看前方,只见成去非目不斜视,不时和众人交流着什么,无意间瞥到她,目光依然慑人。
  见众人过来,琬宁忙退至一旁垂首让路。
  成去非自身边经过时,似乎有片刻的停顿,琬宁不知是不是自己的错觉,待抬首时,那些人已经走远了。
  一行人到后院的小厅议事。半旧的黄铜烛台上,点的是儿臂粗的油烛,照得一室透亮。而外头砭骨的阴风阵阵呼啸着,枯枝乱影映在窗子上,一轮红月冷冷照着府上亭台楼阁,那几只白灯笼左摇右荡,兀自在风中瑟瑟。
  初七一事,速战速决,快得让人生畏。
  大司农皇甫谧逃脱后,携印帮着大将军征集粮草正是往江州方向去了。
  这步棋走得极佳,直到此刻,成去非才查清上个月江州人事变动的来龙去脉。
  原刺史刘冲被属下有意灌醉,引至副将家眷闺中,借此撺掇人心遂生祸乱,刘冲生死,实则由大将军一手操控,而那平乱有功的部将,正是大将军长史的故交……朱宜的走马上任,不过锦上添花罢了。
  待到这一刻看透,于时局似乎也无事无补了。
  而建康众人仍处在巨变中茫茫然毫无头绪,谁也不曾想成去非竟能挑初七这日一举发动政变,丧服未除,太傅尸骨未寒,他却已满手血腥,该是何等心机何等魄力!
  “如今禁卫军在手中,扬州又有周将军兵力可调,伯渊在顾虑什么呢?”有人不解他为何还在等,其他人彼此交流几句,皆有惑然处。
  樽中酒漾起微波,顾曙只管默默饮酒,看着诸位长辈纷纷发难似的抛出串串问题,一侧的虞静斋依旧风骨清绝模样,好像这一场权谋争斗和他毫无干系,他仍是那红尘外人。
  事后江左皆知虞静斋是唯一参与到此事中的外姓人时,子昭不忘揶揄自己:阿灰该艳羡死了。顾曙含笑不语,任由顾子昭继续说着刺骨的话。
  那些血肉模糊的尸体,又有几人是虞静斋亲手所刃呢?
  讨伐大将军的懿旨早昭告天下,罪名已定。如今江州屯有重兵,大将军手中亦还有天子这枚棋子,更何况,上头还有许侃……顾曙兀自沉思,不觉饮多了酒。等抬首,正迎上成去非落下的目光,顾曙并不躲避,俊雅的面容上露出莞尔一笑。
  果然,成去非望着他开口:“阿灰有所思,必有所得,不如说来听听?”
  那双点漆烟眸只是轻轻一眼,便能看透他人所想似的,顾曙心底暗自叹气,声音却温润似水:
  “各位长辈的心情,想必大公子亦能理解,曙只是想,上游还有着许侃,江州地处中间,任是再能扛,也抵不过荆扬夹击。眼下还不知道许侃那边的意思,我们火急火燎逆流而上不如再等等。况且,天子在外,我们做臣子的,更不能冒失。”
  一番话说的不疾不徐,众人渐渐会意,虞归尘投来赞赏的目光,亦微微颔首。这边又有人补充:“扬州底下也不是没有亲信,要提防着他们暗中动作。而几大州郡,像徐州刺史,益州刺史,这些可都是外姓的都督。”
  这么一说,便把局面说透了。
  成家最得力的帮手是乌衣巷,江左几大世家又多和乌衣巷有着错综复杂的联系,大将军欲除世家种种权益,那是嘉平年间就早早释放的信号,谁人不明?
  可外姓的都督们怎么想,还无从得知。这几个都督,出身皆不高,靠的是战功封位,平日里同朝廷也并无龃龉处。
  问题便出在这了,成去非唯一担忧的便是这几个外姓都督,他们正是同众人包括大将军素无瓜葛,才更莫测,天平倒向哪一方,哪一方便持重……
  至于上游屯重兵的许侃,他是顾命大臣,前一阵大将军在江州忽布迷局,他只要不傻自然清楚意味着什么,倘能和江左一条心,自然好办。
  “都督们这会怕是还回不过神,不会贸然搅和,至于豫州宋胜,他敢反,就先攻合肥拿下。”
  “兹事体大,多少人观望着,弄不好,建康便是众矢之的。”
  一行人交流正热,外头赵器进来附在成去非耳畔低语几句,众人又安静下来。
  成去非示意赵器呈上书函,大致扫了一眼,便起身递给了顾曙:“阿灰,你读给大家听一听。”
  顾曙飘然而起,衣袂间浮荡起似有若无的香气。
  书函并不长,正是来自荆州许侃,众人皆仔细听着,这书函却写得模棱两可:先言大将军其心可诛恨不能立刻发兵,却又云天子仍在不敢妄自顺江而下,诸人皆听出许侃观望的意思来。果然是条狡猾的老狐狸。
  “各位叔伯们觉得这信该怎么回?”成去非沉吟着,目光扫过众人。
  众人又是一阵私语,终于,东南角的大司马虞菊隐开口,浑厚的嗓音沉沉响起:“许侃人粗心不粗,大将军伏诛不过时日问题,关键便在今上,倘今上出了差池,难免落口实,倒让他人拿了把柄。江州一役,不可再拖,只有一点,想法子保住今上,其他则无关紧要。”
  “怕就怕其他人掺和一脚,局势就不好控制了……”周承宗频频摇首,成去非已把目光投向坐中最年长的大司徒韦公,韦兰丛虽早逝,成去非对韦家人依然恪守长幼之礼。
  “大人以为呢?”
  韦应物面窄须长,眼神深邃,看着老朽不堪,可头脑仍清楚得很。此次议事是成去非亲自去请的,没有理由拒绝。乌衣巷权势渐重的几年里,四姓和城南城北几家渐生隔膜,后来大将军气焰凌人,这才又多了几分心照不宣的默契。钟山一事,韦应物惊愕中又起了几分不安,这份不安,更像是为官几十载的经验使然。
  “大司马所言有理,承宗亦不错。嘉平三十二年许侃长史一事,依他的性子自不能忘怀,如今正是大好时机岂能坐视不理,却又提防着建康,说到底,他所想和你我并无二致,伯渊就依大司马所言行事,事后该给的要舍得,至于江州到时自然要再重新安排,也得让许侃明白,此事分他一杯羹,可他必须在荆州老实呆着,这份忠心还是得守的。如此一来,也给外姓都督们个警示,今上还在,天下是他的,就得听话。”
  “至于承宗所言的他人,想必伯渊你也想到了,”韦应物眯起眼睛望向他,“他们这些人,功名来的不易,虽没受过风物教化,可最浅显的忠君事君总该知道,妄自站队,不是他们行事的风格,但也不能掉以轻心,还是那句话,拿得住许侃,事情就成功了一半,回信里要提先帝,他不能这个时候装傻充愣,此时不出头,还要等什么时候?”
  韦应物有条不紊徐徐说着,听得众人心悦诚服,姜还是老的辣,顾曙墨烟的瞳孔中映着行将就木的大司徒,忽心有戚戚焉,饶是看上去又老又聋半截子入土的人,却不改其人精本色,再看看沉默的家公,虞静斋之父,周家的长辈……他们这几代人,似乎从未这么齐全地共同现身于同一场合过,而坐上能把这些人统统聚到一处的那个人,只会是——
  乌衣巷成去非。
  成去非,成去非,顾曙在心底默念着,这个名,于其人来说,贴合得不可谓不绝妙,却总不免显得太多,又太少了……


第59章 
  宾客散尽,成去非亲自出来相送;最后独剩虞归尘;两人就立在阶上交谈。
  “韦公是我特意请来的。”成去非还在回想他那些说辞,却并不尽以为然。
  “他已闭门不见客数年;除了你,怕是第二人也请不动他。”虞归尘淡笑;少年时自己和兄长拜会韦应物,韦公果真如传言所说;生了一双极利害的眼睛。短短的一次会面,他人问起虞家两少年如何,韦公只说八字:“静斋清通,其兄简要。”
  时人清议,四达八俊的名头,便是拿了他的话当准则来一排高下。而成去非幼年随母亲在会稽生活,重返乌衣巷时;虞归尘等人则早名声在外。只一面之缘,韦公便断言成去非同虞归尘当为“连璧”,虞归尘曾暗想;这八俊之首的虚名;要担也只合成伯渊的。
  “看来日后我当多多拜访,”成去非打断他思绪,话头又转:“你觉得阿灰如何?”
  “阿灰深藏不露,谦逊过了。”虞归尘轻笑,“他与子昭不一样,子昭是真纨绔,阿灰则心在庙堂,是为大才。”
  成去非半边脸隐在晦暗的光线之下,不置可否。
  正言及这两人,前头灯光点点,待到眼前,见来人恭谨行礼道:“大公子好,虞公子好,小人奉我家六公子之命前来送样东西。”
  原是两个涂金镂花的香球,来人呵腰又补充道:“这是从西域国弄来的新香,六公子说有安神之功,还望大公子笑纳。”
  成去非在这上头向来不甚留意,不由想起娶韦兰丛时顾子昭送的那幅春宫图来,遂冷冷道:“他是闲出病来了,这东西我不需要,带回去。”
  小厮登时露了难色,便眼巴巴望向虞归尘,虞归尘顿片刻接过东西,笑道:“子昭也往我府上送过,有一款香清新淡雅,很宜人。他既说这香有安神之效,不妨放书房熏上一试。”
  说着丢了个眼色给一侧的赵器,打手势示意他去了。
  “你手上的伤好些了么?”虞归尘知道成去非今夜怕是难以成眠了,给许侃的回函,还有其他诸事,哪一样,不得耗心神?子昭难得送回有用的。
  成去非微微张了张五指,依然隐隐作痛,当日攻打司马门,他右手挫伤严重,所谓伤筋动骨一百天,怕有些时日才能彻底恢复如常。
  “不碍事,”成去非顺势把长灯递与他,“我不留你,有事明日再议。”
  两人道别后,成去非照例去了书房,那边赵器已命人点了香,屋里果真有淡淡清幽之味。
  “你研墨抻纸,另找人去请贺姑娘来一趟。”成去非并未落座,立于案几前沉思,脑中思绪渐明。
  琬宁本已盥洗好要安置了,突然被叫起来,胡乱绾了发,换了衣裳便往书房这边来。
  待见那一袭背影清冷,也不敢出声,赵器把一切备好,扬首正好瞧见她,遂对成去非说:“贺姑娘来了。”说罢自觉退了出去。
  成去非并未转身,只稍稍侧眸:“替我写一封回函,我说你写,字迹照我的。”
  不容置喙的语气,琬宁竟也听得不出奇了,这次便学聪明,不再云自己难当此任等无用话,听他吩咐坐到了几案前,也不问一字,只垂首执笔,等他发话。
  冷冷清清的声音,几乎没有任何起伏,在这书房里水一般流淌着,琬宁不敢走神,偶一为之的触动赶紧掩了过去,不觉洋洋洒洒写了数页下去,她暗自惊诧他也有如许话繁的时候。
  不知到底是从哪个字开始,琬宁忽觉一阵心燥,没有任何征兆,脸颊不觉也涨红了一片,心底突突直跳,这么一来,神志似乎跟着糊涂几分,她无意扯了扯领口,便露出一小截白皙的皮肤来。
  正无缘无故躁动着,成去非往她身侧走来,本只为考量那字学得像不像,目光忽游弋到这一抹雪色之上,再看她伏案的柔弱身影,心底骤然涌上一股想要摧垮眼前人的热浪,脑中一时仿佛群兽无首,而腹部则升腾起难言的渴念来。
  他不知自己怎么会突然有如此情状的感觉,书函尚未收尾,他皱了皱眉,努力寻回一丝清明,正欲开口,却迎上琬宁抬眸投来的目光。
  眼前人星眼朦胧,色若初桃,半边青丝仿若乌云斜坠……心尖便犹如被鸟儿轻啄了一下,成去非只得去抽她手底书函,不意碰触到她来不及缩回的手,只觉一阵目眩,不由捉住了那手,一时全然忘记眼下该说的话,见她慌乱如斯想要挣开,竟十分懊恼,整个身子便欺压过去。
  他整个人就像那山的阴影,烟下来的天。
  琬宁被他拉扯过去紧紧箍在怀中,他捉定那只手,近乎粗暴地直往自己身下探去,仿佛那里是深渊,底下犹如一尾幽魂似的鱼,游动在烟暗与灼热里,堪堪寻着一处朦胧又明晰的归宿。
  尚且迷乱中,他吻得太狠,每至一处,琬宁便颤得厉害,心底只升着火焰,万木俱焚,她张皇失措只觉到处都是烤人的热流,纤薄的腰腹处忽就颠簸起来。
  好似一场晦暗的风暴,裹挟着她只能往前去,而后头几案上器物翻落于地,叮叮当当一阵,一地泼墨,成去非骤然停了身下动作,脑中闪过一瞬星芒,视线里一样东西渐渐清晰,他咬了咬牙最终逃离怀中这具软弱无骨的身子,径直向那香球大步走去。
  听到声响的赵器早受惊进来观望,不想瞧见生平罕有之事,立刻又退了出去,犹自处在万分错愕之中,后头成去非忽一脚踹开了门,又是把他惊吓好一跳!
  滚烫的皮肤登时被冷风覆盖,成去非浑身战栗,迎风的刹那几乎没站稳。赵器小心望着他,不知到底发生何事,脑子转得飞快,不是找贺姑娘来写东西么?怎么就……
  “把书函收拾好,”成去非断续挤出一句话,待沉沉长舒一口气,方续上:“找婢女送贺姑娘回木叶阁,另给我备一桶凉水,要快!”
  说罢正要提步而去,忽又扭头说:“把顾六送的香球给我查清楚。”赵器见他一双眼睛中满是彻骨阴冷,当日在司马门前才有的杀意简直要喷薄而出,看得赵器心底一阵冷颤,应了下来疾步忙活去了。
  空气冷冽,一切来的遽然而激烈,如雾如电,却不是虚幻泡影。
  钟山陵墓,乌衣巷,武库,司马门,太极殿。
  辰宿列张,乾坤突变。英奴唯一确定的便是死神紧紧抓住了衣角一刻也不肯放松,他忽然想起太后念经时那绵密的声腔,在佛堂里浮浮沉沉,欲伴长生,炼渡彼岸。
  前一刻,他们人还在钟山,骏马上的大将军,风采奕奕,那神情,倒像迎风怒放的一丛春花,却是他的肌上痕,骨中病。
  消息递来的那一刻,英奴觉得自己的心就永远停在这一瞬了。
  更为年轻的成去非,就在前方等着他枭雄一世的皇叔。
  大将军心神虽乱,却不至崩溃,当机立断按皇甫谧所言,一路逆流而上,江上冷风如刀割得人心发颤。大司农皇甫谧不愧智囊,司马门内有太后懿旨,这边则是天子诏书。太极殿上是谋逆弄权罪名,江州则准备着勤王清君侧。
  他们抵达江州的时候很晚,教人疲倦的长夜似乎走到了尽头。江州刺史府邸在夜色如太极殿般沉重肃杀,军营处有人彻夜巡逻,火把嗤嗤燃烧着。很快,大将军彻底抛开他,在府邸深处议事。
  本快到不可思议的时间又慢下来,被更漏的滴答声拉得无限绵长。身旁伺候的人面对问话只会仓促低首,英奴渐渐放掉希望,缓缓抽出身旁的配饰宝刀来,惊得四周一阵低呼立刻围上来。
  他不无悲哀道:“怎么,你们以为朕要自刎?”说罢凄凉一笑,自顾自摇首,屋里燃着小香炉,可空气仍是僵冷凝滞的。他握着刀,渐渐阖了双目,身子立刻被浓稠的烟暗淹没。
  直到有脚步声传来,轻快敏捷,一双温软手袭来,他蓦然睁眼,见一个女孩子正朝自己笑。
  “大人让我来,原来是照料个小老头呀!”她只管笑,眉眼里是淡淡的嘲讽,而他的怒气还未走到嘴角,女孩子的手已覆上他眉间,语气带着调侃和怜惜:
  “快点舒展开吧!我都要看哭了呢!”英奴心底忽然就无措起来,她已凑上身来:“我亲亲你吧,不要这么难过了。”说着额间真的就落了轻轻一触,早不是未经人事的少年人,此刻却心如击鼓,整个人脆弱得如琉璃坠地。
  漆烟的恐惧和腹底异常活跃的烫灼一并袭来,无可依靠,无从排遣,唯有眼前人,供他在色授魂与的哀愁里凝结,暂时忘却。
  而眼前人,忽然就幻化为最后一盏明灯似的,灯枯之后便相拥而亡。他愿如此。
  他有点凄惶地问她名,身子还拥着薄衾。
  眉婳婳,她念出这三个字来,唇瓣艳若桃李,浸着芬芳。仿佛只此三字,便水流婉转,端的此时心意难说。他一阵呢喃,婳婳,她依然大胆注视着他,又扬起手来笑抚他眉头。
  “我以后就陪着你啦!”她说的轻松,“我们永远不会再分开了。”她又嘲弄似地笑了,像是信口开河,说得却是未来的相携白首。他心中滚过*辣的一阵,她凑过来,离他极近,像是哄小孩子:“我可比你大一些呢,你要喊姐姐的,哎呀,你又皱眉了,你皱眉,姐姐心疼死了!”说完便把他搂进怀中,真的是哄小孩子的动作,轻轻拍打着,口中低低哼起歌谣来。
  两人就这样相拥着,外面天色渐渐阴暗,起了长风,到夜里开始落雨,有雨打芭蕉的声音叩在陈旧杂乱的后院中。他的身子开始发沉,一直沉到睡河中,直到有一个黎明,尖利的声响撕破夜幕,他是嗅到死亡的气息惊醒过来的。


第60章 
  挟天子以讨江左群雄,大将军的根基少说也是经营了数十年;倒不至于一个回合撑不下来;大司农一壁安抚着人心,一壁加紧联络几个非江左士族们带兵的外姓都督。
  果不其然;都督们尚且不明此次事变内由,今上同大将军祭祀先帝;乌衣巷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了禁军大权,控制两宫;怎么看,也是乌衣巷想要谋逆的样子。
  更何况天子在此,谁人敢公然来打?弑君的话柄一旦落下,便失了舆论,到时都督们一拥而上,战事胶着,想办法拖下去;转机总该有的,大司农筹谋细密,自有计量。
  帐中灯火幽明;大将军手持利剑;来回踱着步子,而英奴此刻被请出,端坐于中央,只垂着眼帘,并无多少反应。
  “今上莫要焦虑,战事所忧尽在谷食,印章就在臣身上带着,”大司农先是看着英奴,复又望向众人,“今卿与天子相随,令于天下,谁敢不应者?就是荆州许侃,也不敢妄自顺流而下,他心里到底有着先帝,岂敢造次?”
  众人纷纷附言直道“所言在理”。
  “咣当”一声,大将军忽掷剑于地,看着从驾群臣道:
  “我观乌衣巷其意,欲夺大祁也,我乃先帝钦定托孤重臣,焉能独善其身?”
  这一句振聋发聩,英奴听得耳鸣,仍只默默看着群臣一言不发。
  倒是从驾的群臣们,纷纷朝他作揖行礼道:
  “今上宜下诏免成去非官职,拒太后令,征各地都督,共讨乌衣巷逆贼。”
  “即便逆贼真的敢犯上作乱,杀至江州,今上亦可于两军阵前拔剑升撵,怒斥逆贼,贼自溃乱!”
  难得最后一条路都替他想好,英奴看了看大将军,鬼使神差唤了一声:“皇叔”,这个称谓多年不曾出口,就是大将军也兀自怔了一刹,两人目光相接时,竟生出几分不真实,英奴缓缓低语说了句:
  “朕信得过皇叔。”
  他第一次不避其锋芒,用一种异常平静的目光就这样望着大将军,仿佛真的是至亲骨肉,性命可托。
  大司农观望两人半晌,就势行礼:“今上疲乏,还是让人伺候安置了吧。”
  一行人拥着英奴离去,帐内独剩长史大将军皇甫谧三人,外头匆匆一声“报!”,大将军定睛一看,正是遣去河朔的副将,身子不由往前探了探,满含期待:
  “怎么样?李丛礼怎么说?有回函吗?”
  副将一派愁云惨淡,还不曾开口,便把大将军看得一颗心摇摇直坠。
  “末将并未能见到李大人,他家总管说,李大人染了麻风病,不能见外人,书函倒是留下了,却说恐怕不能回复,末将等了两日,眼看实在无望,只得赶回来。”
  “老匹夫!”大将军忽一声怒喝,提了剑一把抽出鞘,狠狠朝几案上砍去!
  大司农忙劝慰道:“大将军息怒,万不可乱了阵脚,李丛礼向来奸猾,此举也在意料之中。”
  正说着,又有人进来跪地高高举起双手:“有大司农的书函!”
  皇甫谧虽诧异,却还是不动声色接了过来,这边两人目光自然凝结于他一人身上。
  书函并不长,皇甫谧默默看完,转而递给了大将军。
  熟悉的字体赫然入目!
  大将军瞳孔骤然收紧,面上随即浮上一丝冷笑,很快扫视完毕,并不急于发表看法,只灼灼注视着皇甫谧:
  “子静兄,你看这信是谁的意思?”
  书函上分明太尉字迹,两人到底是相识多年的故交,皇甫谧明白他背后含义,钟山一事,真正的主导者是成去非,温济之也好,韦公也好,朝中那一批年老重臣,不过是成去非拉来借声望的,有几个老头子在,金水浮桥,禁军易权,才能得以顺利完成。
  成去非果真好大的胃口,竟妄图不费一兵一卒便想控制局面,真真可笑至极!
  生死之事,岂能鼠首两端?!
  好一个“以侯还第,当享富家翁之乐”!他成去非真拿他们当蠢货了!
  “大将军切不可被此言迷惑,天子在,便是吾等胜算,万万不可回建康!即便要回去,也绝非此刻!”大司农尽掏肺腑,殷殷望着大将军。
  大将军眼目流转,沉吟半晌,方缓缓颔首:“子静兄所言,我记住了,”说着望了望外头,已然夜深千帐灯,遂道:
  “子静兄先去歇息,待我好好理一理。”
  皇甫谧闻言默然行礼而退,那些欲言又止的话到底是咽了下去。
  “温济之不直接把书函写与我,却是子静兄,你说,这是为何?”大将军负手而立,幽幽盯着那烛火,长史忖度一番,近了近身才低低道:
  “那是他们知道大将军会听大司农的。”
  大将军像是想起什么,眉眼处忽现一抹阴鸷之色:“不知子静兄私下可曾收乌衣巷书信。”
  “你看,眼下我们有几分胜算?”大将军又陡然换了话锋,长史还在体味着他上一句,一时反应慢了,很快回过神道:
  “小人有些不当说的,大司农所言固然有理,可小人看,乌衣巷并不一定在乎这天下谁来做皇帝,”说着垂了垂眼目,“小人倘有失言处,还望大将军体谅。”
  “不管谁坐皇帝,只要能保江左世家基业,他们那些人便会拥护谁,江左诸多世家之所以想要夺您大权,不过是清楚倘若您为天下之主,势必要削弱世家之势,小人猜测,这也是他们忠于先帝的缘由,绝非真心,只是先帝性情软弱,不会动他们半点利。”
  一席话鞭辟入里,正说到大将军心坎,不想长史竟看得这般通透。大将军幽幽叹气:“几个都督是不是也这般想呢?”言毕目露伤怀,语调也沉了几分。
  长史抬首看了看他,索性一鼓作气说完:“小人倒觉得太尉所言可行,都督们到底对今上有几分忠心,谁也不敢保证,与其挣个鱼死网破,倒不如先假意低头,再作图谋!”
  如此一说,大将军竟有所动摇,面上不禁有了踟蹰之色,长史趁机又鼓舞道:“大将军所忧小人知道,可那书函里的意思是惟免官耳,成去非既能韬光养晦,大将军又何尝不能暂且委屈?您毕竟是先帝同胞骨肉,又乃托孤首辅,倘乌衣巷真想赶尽杀绝,那时恐怕也得想想上头的许侃了……”
  此语方才是醍醐灌顶!大将军险些忘记了荆州许侃!一旦他这边示弱,那么乌衣巷同上游的矛盾便会渐渐显露,乌衣巷倘能杀他,有朝一日自然也能动得了他许侃……
  想到这,大将军心底不由一荡,多日犹豫苦愁登时有了方向,折身便朝那被砍破的几案前一撩战袍而坐:“你也且先去休息,我想想怎么回这封书函。”
  长史恭敬行了礼,慢慢退出大帐,一阵冷风顺势挤进来,吹得烛影乱曳,他到底还是抬首再看了一眼,大将军身姿挺拔,仿佛依然是多年前初见时模样,然而两鬓渐生的华发,却是骗不了人的,他深深喟叹一声,彻底退了出来,折身大步去了。
  江州变天时,天子诏书正散往各处,皇甫谧只等都督们四下响应——
  共讨乌衣巷!
  头顶乌云密布,冬雷甸甸,闪电凌厉的光一下下地劈裂倾斜的天空,远处江水之上大片荇藻呈现出灰暗的黛色。皇甫谧就立于城墙之上,正兀自呢喃着什么,忽察觉出一丝丝不对劲出来!
  那密密麻麻快速移动的分明就是军队!
  直觉告诉他,那绝不是都督们带来的援兵!
  他暗叫一声不好,折身飞奔而下,便是其中一只履掉落何处也顾及不上,以最快的速度吩咐了守城各将领戒严备战!脑中却满是惑然,难道乌衣巷出手这么快?!
  “子静兄这是做什么?”大将军不知何时来到他身侧,皇甫谧来不及解释,只拉扯着他大步跨上了城墙之上,遥遥指着前方。
  到底是上了岁数的人,这上上下下一阵折腾,皇甫谧早已喘个不停,可眼中依然布满了其特有的锐利!
  不想大将军却有意回避他投来的目光,面上颇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