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美人犹记-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少事情,都是因为黄鹂拦着,才没有递到韩元蝶跟前来。
    如今回想起来,黄鹂才真是个聪明内秀的丫鬟,比自己的陪嫁丫鬟聪明,尤其是那样的心志,别说在丫鬟里头,就是在女人里头,也是难得一见的。
    回想起上一世的事,韩元蝶有点漫不经心的道:“程家急着要除族,那便就除族罢了,横竖咱们也拦不住,若是你程哥获罪,除不除族也差不多儿,若是你程哥平安归来,倒正好瞧瞧谁丢人呢。”
    这一世的韩元蝶早把程家看的清清楚楚,她觉得那实在是很不值得留恋的一个家,除了就除了,真没什么大不了的。何况程家急着把程安澜除族,当然是怕被程安澜连累了,不过这个时候这样着急的办这件事,就算情有可原,为着保全一家子,那也凉薄的可怕,也不怕被人戳脊梁骨!
    更何况,程安澜此事,并不是他程家的内部事务,早已不是他程家可以做主的了,终究是圣意为上,生死荣辱,是否牵连,甚至最终是否除族,圣上有谕旨了,谁能不奉旨呢?
    只是韩元蝶这样轻描淡写,洛三一时间还回不过神来,到底家族为大,历来只有危害家族不忠不孝之人才会被逐出家族,不管到底是什么缘故,这总不是一件好事,名声尤其不好。
    可韩元蝶说了那话,早把程家抛到脑后去了,对比她甚至更加道:“三哥你把黄鹂姑娘安顿在走马胡同就好了,你程哥的东西,黄鹂既然向来伺候你程哥的,想必知道怎么收拾,你只管打发几个小子帮忙搬搬抬抬也罢了,今儿迟了些,明日我闲着,我也过去看看去。”
    洛三应了,忍了一忍,终于还是道:“程家那事儿,咱们真不理会了?”
    “咱们哪里管的着呢。”韩元蝶淡淡的道:“终究是程家的家事,我们都是外人。”
    洛三好像还想争取一下,他身后跟着一起来的小川忙扯扯他的衣服,又给他使了个眼色,洛三终于忍住了没再说了。
    一回头小川道:“人家还是姑娘家,还没过门,连大定都还没有下呢,你叫韩姑娘怎么去管这件事?别说韩姑娘这样身份就贸然上门,让人笑话,就是真去了程家,韩姑娘拿什么身份说话?何况这样的事,就是过了门成了亲,那上头也是长辈,也还麻烦呢!”
    洛三这回过神来,也知道自己太孟浪了,只是道:“我这是着急,这事儿闹出来,对程哥的名声终究是个妨碍。”
    小川却不这样想:“要我看啊,若是程哥真被朝廷处置了,这除族不除族的只怕效用也不大了,要是程哥没事儿,嘿嘿,我看这事儿乐子可大了!”
    小川想到这儿,居然有点乐不可支起来:“要是还立个功回来,可不得都傻眼了?哎哟,这会儿单一想想,那都乐死我了!”
    洛三板着脸,不管他在那抽风,自己回头找了几个兵士一块儿去程家,接了黄鹂和程安澜的东西出来,带去六个人三辆车,只一辆车上坐了一个黄鹂,怀里抱着个包袱,车后放了个三尺长两尺高的红漆喜鹊登梅的木头箱子,就再没有东西了。
    “就这么点儿?”洛三不由自主的问了一句。
    黄鹂平平板板的说:“大爷的东西都在这箱子里了。”
    洛三乖乖的闭嘴了,带着另外两辆空车子一块儿回了走马胡同。
    第二日,在程家开祠堂祭祖将程安澜除族的时候,韩元蝶坐了车,到走马胡同来了。
    黄鹂比她印象中有点不一样,她记得的黄鹂,已经是十年后的黄鹂了,要说老也没有老,就是感觉上总是有点不同。
    黄鹂对韩元蝶的出现并不吃惊,也不知道程安澜是怎么跟她说的,她只是规规矩矩的行礼请安,韩元蝶说:“那边是怎么说的?”
    黄鹂说话的腔调韩元蝶是很熟悉的:“回韩姑娘的话,前儿府里知道大爷在江南出了事,就急着各处打探消息,三太太也到韩姑娘府上问了一回。”
    韩元蝶点点头。
    黄鹂声音还是很平板,没什么起伏,连韩元蝶这样熟悉她的人也没有听出丝毫的不满来,她说:“三太太回来说,大爷的事儿犯的重了,韩家已经预备来退亲了,这会儿正乱着收拾府里送过去的东西,要原样儿退回来。三太太还说,韩家老夫人心善,暗地里提点了她一句话,说是大约就这两日了,最好能早做打算。”
    果然还是那个黄鹂,说话一句是一句,干脆直接,没有婉转,也没有废话,说的十分清楚。
    不过这位程三太太这又打的什么算盘呢?韩元蝶撑着下巴想,程三太太到韩府的时候,韩元蝶是一直在屏风后头听的,她说了什么,祖母说了什么,韩元蝶没有一句没听见的,那日说的话,跟这位三太太回去说的可是两码事呢。
    这些话听起来一点儿也不高明,但意思很明确,无非就是借韩家的名头威胁程家,程安澜这事儿犯的厉害了,再没翻身的可能了,而且事情也来的很急,就这两天……那就是并没有太多的商议时间,要立刻做决定的意思了。
    韩家现在比程家更能得到消息,所以程三太太才用那个机会来借韩家的名头。程安澜到底多得罪这位三太太,竟要用这样的手段将他除族?
    或者应该换个角度想,程安澜被除族,这位三太太有什么好处呢?
    韩元蝶当然记得这位隔房的婶娘,她在三位太太里头最得意,惯会掐尖要强,向来不肯吃亏,只要占便宜,如今看起来,真是那种当面一团火,背后一把刀的人了,不管如何,程安澜除族定然是对她有好处的,否则她也不会撒这样的谎想方设法促成此事。
    韩元蝶随口道:“我们家并没有说过这样的话,也没有这样的消息,更没有要退亲,你不懂朝廷的事,那是再有什么罪也得先审了才是的,哪有就这两日的说法。”
    她又安慰黄鹂道:“不过不要紧,这是你们家大爷的产业,你现在这里住着,跟往常一样就是了,待事情确实了,再做打算罢了。”
    黄鹂应了,却眼神有点古怪的瞅着韩元蝶,没有立刻退下。
    
    第83章
    
    黄鹂这明显是要说什么的样子,韩元蝶还是很清楚的,她也没说话,就是看着她,两人大眼瞪小眼的对望一阵,黄鹂终于说:“大爷还没从西北回来的时候,老太太提了两回该请封世子了。”
    啊哟,韩元蝶立刻就明白了,程三太太打的是这个主意呢!不过程家也是挺奇怪的,当年她嫁过去的那一年,程老太爷就是六十几的人了,后来到韩元蝶死,又是七年,可是身上那个寿安伯的爵位却一直在程老太爷身上,甚至连世子都没有请封,这在别人家也是罕见的。
    程家的格局当然不大一样,长子早逝,第三子也是嫡子,按理说就该是他的,可偏长子长孙也大了,也是嫡子,自然也有资格,而且……只如今韩元蝶才看得那样透彻,那个时候,程安澜就已经有了远远超过叔父的出息和功绩,又是皇上跟前的红人儿,这个爵位的传承那是定然绕不开他的。
    可就是这样,程家却一直没有请封世子,现在想起来,那就是程家其实并不想让程安澜袭爵,但又没有理由绕开他,索性就一直拖着了。
    那么……韩元蝶心中突然一动,那么当年大太太毒杀自己,程安澜为自己报仇,杀了大太太获罪,那必然是没有爵位的了,而大太太做出那样的事,程安起也一样无望,程三老爷一脉那就能名正言顺继承了吧?
    当年那一场命案,最大的得益者,竟然是三房?
    韩元蝶也只是这样想了一想,不管如何,那是大太太下的手,后来程安澜回来之后的调查审问,那也确实是大太太,跟三房没有关系,便是人家得了好处,那也是无干的,韩元蝶想一想,还是觉得在这样的事上,程安澜的调查应该不会有失。
    韩元蝶好奇的问:“老太太这样说,那怎么也没动静呢?”
    黄鹂道:“每回这样说了,大太太就打发人往林家送信儿去,舅老爷来过一回,这事儿就搁下一回。”
    嗯嗯,程安澜的嫡亲舅舅林大人是礼部侍郎,也是从三品的高官了,虽说不是权臣,且银子上照应不了程安澜什么,但心里好歹是有这个外甥的,很替他出了几回头,怪道程安澜买宅子,肯说是舅舅给的,自然是有道理。
    这一世,韩元蝶经常觉得程安澜做事情居然很有道理。
    “原来是这样。”韩元蝶笑眯眯的道:“我知道了,这院子有你照管着,我也放心,还有,这里住的这几个,都是你家大爷的兄弟,你在这里,就便儿把他们都照管了吧,他们都是军爷,手里有银子,缺了什么,你只管叫他们拿银子出来买,别的也罢了,只待你家大爷回来,看着不恼就行!”
    大约是韩元蝶笑眯眯的样子太过天真纯洁,欺骗性太强,心志坚强如黄鹂都终于问了一句:“大爷真的能回来吗?”
    韩元蝶还是那样笑眯眯的,却一点儿也不犹豫的说:“会的,所以你要给他看好了呀。”
    齐王殿下沦陷于江南的事,第一次拿到朝堂上来说的那一天,其实已经过了十七天了,之前都是各种听说,各自打探消息,小道消息满天飞,只是朝廷没有动静,有些事情就不能做。
    所以,在齐王殿下这件大事之下,程氏家族迫不及待的开了祠堂将原怀远将军程安澜除族的事,迅速的就传开了。
    韩元蝶进宫去给杨淑妃请安的时候,杨淑妃都不由的问起这件事来。
    杨淑妃这些天还是很平静的,虽然明显的看着露出了一些老态来,但并没有哭天抢地的成天抹泪,甚至还有余力关心一下程安澜家里这件事。
    听杨淑妃一问,韩元蝶就露出了一个有些有趣的笑容,她长的大了,个子抽了条,脸上却还有一点儿婴儿肥没退,这样笑的时候,就显出些肉肉的样子来。
    虽然知道淑妃娘娘这宫里向来清净,韩元蝶还是张望了一下,才带着那样的笑容坐到杨淑妃的身边道:“我这里有个消息。”
    这是今儿一早,走马胡同那边给她带过来的消息,她欢喜了这一早上,这会儿又叫杨淑妃一问,那更是欢喜的露到脸上来了:“据说程安澜已经查到了海匪的蛛丝马迹了。”
    这一个消息意思却多,程安澜半点儿事儿也没有,还能进行调查,说明不仅没有获罪,甚至还有相当的人手给他调动,韩元蝶知道,洛五就留在了江南。
    当然,这个消息更好的部分是海匪的蛛丝马迹,齐王殿下的安危才是最叫人挂心,韩元蝶笑道:“我先前听到这个,好歹算是松了一口气,便忙着进宫来给您请安,让您宽心呢。”
    杨淑妃听到这个,果然笑了笑:“知道你心里孝顺我。”
    她是个最明白的人,甚至都没有追问韩元蝶这个消息的来源,她口口声声说并不懂外头的事,可是她却知道程安澜在齐王一系中的地位,程安澜是难得的获黑骑卫大统领赏识的年轻人。
    黑骑卫虽然从来没有出现在光明之中,办事也从来不经过三司六部,但地位实在不容小觑,本朝的历史中,在储位纷争最厉害的时期,在某些新皇地位还不稳的时期,黑骑卫大统领这一职位甚至曾由皇子或者皇弟掌控过。
    黑骑卫大统领向来兼任皇帝的侍卫首领,并不以黑骑卫大统领面目示人,刚开始的几朝甚至许多大臣并后宫嫔妃都并不知道黑骑卫的存在,只是时间越长,越趋向于公开化,到了本朝,在民间也有流传黑骑卫的传说了。
    不过即便如此,绝大部分官员等也只是知道有黑骑卫的存在,或是私下谈论,真正黑骑卫内部组织和事务,也根本没有几个人能窥其全貌。
    杨淑妃当然算是略微知道一点东西的那一类人,对于程安澜的某些事也是影影绰绰的知道一点儿,不过越是这样,反而越是更谨慎些,是以此时听了韩元蝶的消息,心中是真的一松,但绝不多问一个字。
    韩元蝶懵懂,她可不会。
    韩元蝶心中喜欢,又笑道:“他们家把程安澜除族的事我也听说了,可是如今论起来,跟我也没关系是不是?人家都没打发人来跟我说呢。娘娘问我什么呢?”
    杨淑妃摸摸她的头,道:“这家子真是有些不知所谓,也不知道急个什么,如今外头传的那些话,难道好听吗?”
    杨淑妃随口叹道:“真是好久没见过这样的蠢货了。”
    韩元蝶扑哧一声笑出来,反是问:“我姑母呢?这事我还要跟她说说呢,还有,六公主呢?知道我来了也不出来。”
    杨淑妃道:“娇儿带着蕊儿在花园子里玩去了。你姑母这两日心绪不好,睡不大好,她又是那样的身子,我就叫她多在屋里歇着,不必出来了,你既来了,又有好消息,去与她说一说,只怕倒好些。”
    韩元蝶听说,连忙就去后头看韩又荷,韩又荷还是入宫来住了,就在杨淑妃这景阳宫的偏殿里,这一点叫韩元蝶很不安,总有一种风雨欲来的感觉。
    韩又荷看起来瘦了一点,不过还是那种一贯的安稳淡然感觉,她年纪渐长,就越发像母亲许夫人那种万事都云淡风轻的模样儿,其实真看不出来她这两天有什么不安稳的样子。
    她跟韩元蝶说:“其实只是懒怠动的,虽听说你来了,知道你会进来瞧我,我就懒得出来了。”
    韩元蝶把那话跟她也说了一回,这到底是自家人,且韩又荷也不是杨淑妃,很自然的就问:“倒也奇了,你的消息比娘娘还灵通呢,也倒有点本事,到底是怎么来的?”
    “程安澜打发人跟我说的。”韩元蝶随口道,她还觉得韩又荷问的奇怪呢,除了这样,她还往哪里知道消息去?
    两姑侄大眼瞪小眼,韩元蝶那是一贯的天真纯洁又懵懂的样子,似乎完全没有觉得有哪点没对,然后韩又荷败下阵来,只得嘱咐她:“这种消息,你可别在外头说去。”
    “当我是傻的呀!”韩元蝶还不干了:“我是想着你和娘娘都忧心,才忙忙的进宫来跟你们说说,我难道不知道不能往外头说去吗?”
    她愤愤不平的说:“姑母还觉得我见人就嚷嚷去?”
    韩又荷叫她气乐了:“好好好,是你有理!”
    不过听了这消息,韩又荷确实要放心一点了,在这种时候,但凡有一点进展,对这居于深宫里的人来说,都是一种安慰。
    韩又荷又问了问家里的情形,韩家在这件事上影响不大,只是许夫人担忧韩又荷,又不好总来看她。
    正说着话,听到外头踢踢踏踏的脚步声,是萧正恒来了,后头跟着一群丫鬟乳娘等,刚走到门口,见韩元蝶也坐在炕上,妹妹又没在,小脸顿时纠结上了,脚往后缩,好像不大想进去的样子。
    可韩元蝶一贯爱这些宝宝们,见了这小玉人儿般的小表弟,顿时笑道:“恒儿快过来吃糖!我给你带了外头糖门的棉花糖喔!”
    萧正恒好似更纠结了一下,还是缩回了脚,果断的说:“我不吃了,皇爷爷叫我呢!”
    转身就跑了。
    
    第84章
    
    韩又荷忍笑,平日里有蕊儿在跟前,韩元蝶抱着蕊儿不放,还揉揉捏捏,就把萧正恒看的心有余悸,今儿见蕊儿不在,韩元蝶没得抱了,更吓的转身就跑了,韩元蝶悻悻然:“真不可爱,像我这等人见人爱的姐姐,别人还没有呢!”
    “可不是。”韩又荷随口敷衍她,韩元蝶还没想通:“恒儿见了我到底跑什么!亏的我想着他爱吃这个糖,特意打发人去买了才进宫来的。”
    韩元蝶向来爱孩子,二姑母家这两个小宝宝都是她的心头肉,韩元蝶不由的就说起这个来了:“明年三月就差不多该生了吧,再生个小妹妹,像蕊儿那样乖的就好了!”
    韩又荷失笑,圆圆也是大姑娘了,说话还是一团孩气。可韩元蝶又笑道:“横竖前头有恒儿了嘛,皇长孙,很交代的过去了,皇上又喜欢。”
    安王殿下别说皇孙,连个皇孙女都还没有呢。不过韩元蝶想了一想:“好吧,还是小弟弟更好些,姑父和娘娘都更喜欢。”
    韩又荷终究惦记着江南的齐王殿下,她抚着已经隆起的小腹,有点怅然的叹了口气。
    韩元蝶心里当然明白韩又荷的担忧,她一直有个信念,觉得齐王殿下肯定会平安归来,想一想,这是能做皇帝的人,那得是多大的福啊!不定有多少金刚神将护身,这区区海匪,怎么可能损得了齐王殿下的福气呢?
    只是这话不能拿来安慰姑母,韩元蝶只得想些别的话来跟她说,不愿意她多想。
    听韩元蝶随口问起安王府的事,韩又荷自然也明白她这是在找别的话来说,她家圆圆她知道,向来憨吃憨玩不理事的,连母亲许夫人偶尔都在她面前说过一两回,小程将军家里人多,几层婆婆一家婶娘,且看着和气,里头花样却多,小程将军又是长房长孙,更添了一层,也不知圆圆今后嫁过去怎么收拾。
    言下之意,其实是并不喜欢这门亲事的。
    偏偏造化弄人,阴差阳错之下,韩元蝶最终竟然还是要嫁到程家去。
    这会儿,她还关心起安王府的事来,韩又荷笑道:“那边府里的事,哪里用你理会,就是我,也是不管的。”
    这是韩又荷弱势的地方,没有强势母族,没有人手资源,在这些事上,终究差了一层,可是韩又荷自己明白,杨淑妃和齐王殿下选她总有理由,她用不着挣破头去表现自己有用,她向来是非常清楚,又安稳自在的接受自己的现状,绝不强出头,但也不会完全当不知道。
    成为齐王妃这几年的表现,杨淑妃也确实是非常满意的,韩又荷不为外头议论所动,沉得下心,安稳的住,没有乍然飞上枝头的急切表现,对于齐王殿下这些年来的形象塑造,十分有益。
    而且,还能生又旺夫,进门就能生个皇上非常喜欢的皇长孙,杨淑妃简直不能更满意了,连同对韩家都颇为另眼相看。
    韩元蝶随口道:“你不管,又不是不知道。这会儿闲着无聊,说说怎么了?”
    韩又荷看她一眼,说她憨吃憨玩吧,她有时候说话还真透彻,可有时候又实在傻的可爱,韩又荷道:“你怎么突然对他们家那么有兴致了?”
    韩元蝶哪里能说出来她对韩又荷住在宫里,心里一直惴惴不安,生怕重蹈上一世的覆辙,不由的不格外关注安王府起来:“看着你这样,我就想起来了嘛。”
    相对于韩又荷的能生,安王妻妾的不能生,确实对比鲜明。
    韩又荷就笑了笑,跟她说起来,安王府如今连上黄侧妃,已经是三位侧妃了,杨侧妃进门略早,且因着杨家在宫里有杨淑妃,这位侧妃是旁枝,资源更少,且年纪渐长,模样平常,安王少去她屋里,她也就一贯安静,且和气温柔,不管是侍奉安王妃,还是跟后面进府的另外两位侧妃说话,都相与得来。
    还有一位张侧妃,生来娇弱,动不动就犯了时气,自然就更少出来了。
    如今后宅张扬些的,自然就是这位黄侧妃了,本来年少,模样俏丽,又是才进府,听说连贤妃娘娘也常赏她东西。
    韩元蝶道:“我记得她是四川来的罢?”
    “嗯,她父亲是成都知府,在四川已经七八年了,考评优异,大约快要高升了。”韩又荷随口道。
    韩元蝶瞅她一眼,姑母口口声声说不管,心里还不是有数的很吗?她又说:“我瞧着,不是个肯饶人的性子。”
    “小姑娘嘛,在娘家自然是娇惯的。”韩又荷不以为意,但还是跟她说起八卦来:“听说她娘、她姐姐都是厉害角色呢。她长姐嫁在四川一世族人家,当年嫁的时候还只是同知之女,也是门当户对,只如今娘家父亲主政一方,她在夫家自然就不同了,她父亲升任知府才半年,她院子里就发卖了四五个不老实的丫鬟呢。”
    韩元蝶笑:“怎么连这样的事你都知道?”
    韩家在这些规矩上向来不大,韩元蝶还小的时候跟韩又荷聊起八卦来的时候,就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横竖也没人理会,何况这会儿,到底是订了亲的姑娘,且韩又荷又受了杨淑妃不小的影响。
    韩又荷笑道:“娘娘闲着也说这些啊,我自然伺候着听一听。”
    韩元蝶抿嘴笑,她都能想像得到杨淑妃涂着鲜红蔻丹的尖尖的手指,一边拈着松子儿或者拿着金杆儿慢慢拨着手炉里的火,一边跟自己儿媳妇闲聊着这些八卦,甚至连杨淑妃说话的口吻都能想象得到。
    “这位侧妃,是个人物儿,胆子大,不怕事,又不要规矩。”杨淑妃会说:“安王妃又是个没嘴葫芦,嘴头子来不得,且娘家、夫家两头不挨,拿什么降伏她?安王爷这几年没子嗣,只怕也急的很,弄些人搁在屋里,别说这新来的,就是早前的,位分低的,又有几个是老实的?谁不会盘算呢?这天下也没几个傻的,既然没个人降伏得住,自然就要乱了。等着看吧,还有热闹瞧呢!”
    听韩又荷的转述,韩元蝶就能想见杨淑妃说话的味道,相对韩又荷的平和,杨淑妃说话自然大胆的多,向来肆无忌惮。
    杨淑妃跟儿媳妇说这话,意思其实是说方贤妃蠢,只因着姚家不肯出力,只管把气出在儿媳妇头上,一味的打压她,该有的体面也不给。只她也不想想,便是再埋怨娶错了儿媳妇,姚氏终究还是三媒六聘,皇上赐婚的正经王妃,是安王府正经的女主人,她没体面,撑不起来,管束后宅无力,到时候安王府一团乱,对安王殿下能有什么好处呢?
    不过这话听到韩元蝶耳朵里,倒是叫她心中一动。
    韩元蝶又想起姚氏的死来,听了杨淑妃这个话,不由的越来越觉得姚氏或许是死于非命的。
    这里正说着这个,外头又响起了踢踢踏踏,小靴子跑在这青石板上的声音,好似跑的更快更急些,随后就是先前才跑开的小皇孙萧正恒大声的喊:“娘!娘!”
    这是怎么了?不是刚刚才躲出去的吗?
    后面有乳娘喊着:“哥儿慢些儿,当心门槛绊着了!”
    萧正恒利落的跨过门槛,一脸兴奋的红红的:“娘!爹爹救出来了!”
    “真的?”
    “真的?”
    这是韩又荷和韩元蝶同时的反应,萧正恒拼命点头:“嗯嗯,我刚刚在皇爷爷书房玩儿呢,外头加急、嗯,急报!”
    他还不太会说这种比较正规的词,说的有点混乱,可意思谁都懂:“皇爷爷可高兴了,我说我要回来跟娘说,就跑回来了!”
    小皇孙要亲自报喜,自然谁也不敢抢着报了,韩又荷不由自主的道一声‘阿弥陀佛’,悬着快一个月的心总算是落了下来。
    韩元蝶大喜,一把把萧正恒抱起来亲一口:“哎哟真是太好了!”
    萧正恒纠结着,终于还是有点忍耐的没有挣扎,反而正经的跟韩元蝶说:“还有个好事跟表姐说,我听见那人说,是那个程、嗯……程……”
    他想不起程安澜的名字,程了半日,韩元蝶笑道:“姓程的!”
    “嗯,姓程的!带着人去把爹爹给抢回来的!还受了伤!”萧正恒补了一句,既然是表姐夫救的爹爹,那么还是忍一忍表姐吧。
    “伤的重吗?”韩元蝶道。
    “还好吧?”萧正恒安慰的拍拍韩元蝶的肩:“我看报信的人没说他死了,应该不重吧?”
    小家伙的逻辑永远跟平常人不一样,他说:“要升官了呀,受伤就要升官!”
    “为什么呀?”萧正恒难得让韩元蝶抱着不挣扎,韩元蝶特别有兴致的问。
    “受伤了呀!”萧正恒跟韩元蝶大眼瞪小眼,觉得爹爹说表姐傻还真的是:“不升官今后谁干啊!”
    “有道理啊!”韩元蝶笑眯眯的,恒儿虽是小孩子口角,可是确实比一般孩子聪慧啊,怪道皇上都喜欢。
    韩又荷看他们在这一递一句的聊天,也是满心欢喜,一边打发人:“去娘娘那里看看,大约也该得到消息了。”
    又亲自去佛前上香:“可见这神灵是真有的!”
    
    第85章
    
    韩又荷随着杨淑妃再去佛前供了香,杨淑妃道:“这会儿我这心,才算是落了地了。”
    韩元蝶笑道:“我倒不像娘娘担心,我倒是觉得,齐王殿下吉人自有天相,那等福气,等闲一点儿海匪,是再损不了的。”
    杨淑妃笑道:“可见圆圆是福星了,这好些日子不进宫来,今儿进宫就听到这样好信儿,红茶,去把前儿陛下赏的那匣子珠子拿出来,挑几颗颜色好的,给我们家圆圆镶花儿戴去。”
    韩元蝶忙起身谢了,其实她也知道,这说是福星,还不是因着萧正恒报的信儿里头说了,程安澜奋不顾身救齐王殿下,还受了伤,是以杨淑妃赏她呢。
    其实程安澜这大功,杨淑妃心中很有数,江南的动静,虽没有直接报到她这里,可韩元蝶前脚才收到消息程安澜掌握了蛛丝马迹,这后脚就有飞马报救出了齐王殿下。
    即便韩元蝶的消息固然要慢些,可算上这个时间差,也可以想见程安澜掌握情报,在极短时间内安排部署,毫不迟疑,果断出击的坚毅心志,在本来就背负了极大压力的情况下,还能这样临危不乱,刚毅果断的心志,正是一代大将的风范。
    这些,连她后宫妇人都能明白,何况当今圣明天子?
    这一次的江南危局,或许正是成就了程安澜。杨淑妃想,这韩元蝶的福星两个字,只怕是越来越真了。
    连六公主都在一边笑道:“程哥威武!”
    然后又道:“那程家这才慌慌张张的把程哥除族十来天,只怕他们家地下的祖宗们才收到消息,程哥就立了这样大功,他们家要怎么办呢?难道再开一回祠堂,跟地下的老祖宗们说,哎没事儿了,不除族了,还是咱们家儿子不成?”
    六公主这样捉狭,连杨淑妃韩又荷都笑起来,杨淑妃笑道:“回头我见着他们家老太太,就这样儿问问看罢。”
    韩元蝶抿嘴笑:“哪里用娘娘问呢,只怕这回头知道了,她们自个儿问着自个儿就足够了呢。”
    杨淑妃笑道:“那不成,我就要问问,我觉得有趣儿!”
    韩元蝶失笑,淑妃娘娘孙子孙女都有了,居然还这样有意思,杨淑妃还笑道:“我这会儿还要去宜德殿喝杯茶呢,圆圆,你去不去?”
    去宜德殿喝茶这是什么意思?韩元蝶一时不明白,就看向韩又荷,韩又荷只是笑,倒是六公主笑道:“去去去,为什么不去?这些日子三哥生死未卜,我和我娘都忧心的很,亏的贤妃娘娘常来看我们,如今三哥既然好了,免不得咱们也该去坐坐,也是礼数。”
    韩元蝶就明白了,想必是齐王殿下危殆,贤妃娘娘自然是满心欢喜,大约都难以抑制了,便借安慰之名来看望杨淑妃,实则如何,自然是谁都知道的,何况是杨淑妃呢,今儿既然知道齐王殿下被救了回来,杨淑妃向来自诩自己是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