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女谋天下-第1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袁紫烟安排侍从将二人扶回到各自的房间休息。自己却没有了睡意,看了半晚上的月亮。月亮很大很圆很美,李山也非常会挑日子,希望这样的结局对于二人是美满的吧。
清晨,等袁紫烟用完餐,也没等到二人醒来。算了,就让他们多睡一会儿吧,袁紫烟独自一人返回皇宫早朝。
“陛下,之前程将军大破歌逻禄、处月、突骑施、处木昆等部,歼敌数万。正该一鼓作气,将西突厥完全降服。”长孙无忌看似喜气洋洋的说道。
李治对此也十分高兴,这是他登基以来较大规模的战役,而且胜利的喜讯十分及时,于是点头说道:“苏定方将军又大败鼠尼施部,同时缴获马匹武器不计其数,扬我大唐神威。朕意欲增兵,讨伐贺鲁,该派何人前去较为适宜?”
“陛下,贞观年间。王文度以水军跟随程将军征战高丽,在攻卑沙城时建立卓越功勋,此时派他前去,最为合适。”韩瑗上前建议道。
“陛下。韩大人所言有理,而且王大人与程将军又曾是旧搭档,想必这次配合也十分默契。”武媚有意缓和与韩瑗的关系,如此说道。
李治应允,但是袁紫烟总觉得哪里好像不对,她环顾朝野。发现长孙无忌露出一抹阴笑,心头咯噔一下。
退朝之后,袁紫烟立刻找来李勣,询问这个王文度的情况,李勣想了想,说这个王文度本不是什么大人物,以前确实就是程咬金的部下,派他前去打仗说不出什么来。
袁紫烟又问,这个人是否和长孙无忌等人有密切来往?李勣对此予以否定,长孙无忌做官做人都十分谨慎,所交往者大都也是这类人。王文度做事浮躁,而且又有些贪财,长孙无忌是不屑与此人为伍的。
袁紫烟稍感放心,还是又给程咬金送去一封书信,先是祝贺他的战功成绩,另外劝他戒骄戒躁,保持冷静和谨慎。同时善待战俘,不要妄开杀戒,若是如此,只怕会与蛮夷部落结下大怨,将来也是巨大隐患。至于眼前的功劳,等回来后再庆功不迟,姐姐袁紫烟我,亲自为你操办,场面一定办的大大的。
后来不知为何,这封信程咬金并没有收到,而是落在了王文度手中,不知送信人的疏忽还是有人暗中指使。王文度嫉妒程咬金和苏定方的功劳,神不知鬼不觉的讲书信给烧了,他这次来就是要建立奇功的,而不是怎么劝别人立下大功。
武媚已经做完月子,气色看起来十分红润,只是留下个毛病,生完孩子便没有奶水,当初想要自己喂养的愿望再次落空。
当然,像武媚到了皇后这个地位,想自己喂养也困难。这天武媚逗着摇篮里的李显,呵呵笑道:“义母你看,这孩子是不是长得像陛下?”
“像,不过鼻子嘴巴像你。男孩像母亲的都有福气,这个孩子以后也错不了。”袁紫烟也不由轻轻摇晃小摇篮,小家伙刚刚吃饱睡着,此时正呼呼大睡,外面偶尔传来动静,也没有反应。
“呵呵,是个能吃能睡的小家伙。”武媚轻轻替儿子盖好小薄被,露出遗憾的神情:“义母,您也知道,我还是想生位小公主。这几日也不知道怎么了,总是梦见小安宁,她不停的哭啊哭啊,我也哭着跑向安宁,却总也跑不到跟前。醒来我就想,是不是当时疏忽,忘了在陵墓之中放入石人陶俑,没人服侍她,也没人陪她玩儿。”
“武媚,孩子走了,就不会孤独的,其实你无法原谅的还是自己。”袁紫烟叹息道。
“义母,我想再去寺中居住一段时日,为安宁祈福。”武媚突然说道。
袁紫烟理解一个母亲,对于这种事她不好说是对还是错,只得说道:“你跟治儿商量吧,只要是他同意,义母没什么好说的。”
武媚第一时间就跑去找李治,没想到丈夫一口答应下来,还说自己也很思念安定公主,尽管布施捐赠,所有耗费都由武媚来做主。
武媚感激不尽,只是三个儿子都年幼,此时姐姐也站了出来,说孩子们交给她,自己会像是亲生母亲那样疼爱他们。如果说等武媚回来,看到孩子们少一根头发,自己这个姐姐的二话不说,卷铺盖走人。
好丈夫,好姐姐,武媚激动不已,感谢的话不知道说了多少,恍惚觉得自己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女人,完美的让人不敢相信,也不敢再向老天祈求更多。
无疑,大慈恩寺是最好的去处,听说皇后要在寺中居住一段时日,寺中人士自然不能怠慢,远远的便看见玄奘和玄音在院门等待。
武媚搀扶着袁紫烟来到跟前,袁紫烟笑道:“两位法师,咱们都是老朋友了,这些礼数能免则免,我不会埋怨什么,皇后自然也不会的。”
“两位法师,武媚这里有礼了。”武媚款施一礼,两位法师齐声念佛,显然,武媚并没有以皇后的身份跟他们说话,而是以之前弟子的态度。
慈恩寺西院的大雁塔已经完全建成,玄奘从西域取来的佛经佛像都被安置在此处,那时候的大雁塔有五层,但气势磅礴,巧夺天工,看到者无不交口称赞。
“法师,看你消瘦了许多,想必是每日译经十分辛苦。”袁紫烟看着僧袍宽松的玄奘说道。
“人生苦短,奈何译经大德少之又少,唯有昼夜翻译,仍觉进度缓慢。”玄奘有些遗憾的说道。
“回禀国师,师兄昼夜译经,如今已完成一千三百多卷,卷帙浩繁,师兄却不肯删除一节,十分严谨。”玄音补充道。
“法师辛苦了,日后必定名垂千古,为后人所敬仰。”袁紫烟由衷的说道。
“我还记得当初法师译好《瑜伽师地论》,请太宗皇帝作序。昔日太宗皇帝对此经文爱不释手,足足阅读月余,盛赞法师文笔超群,言词严谨,是法门之领袖,仙露明珠也难以比拟经文的顺畅工整。”武媚笑着说道。
“多谢国师,多谢皇后。”玄奘法师不卑不亢的双掌合十,抬头看了武媚一眼,却露出十分吃惊的神色,然后又快速看了袁紫烟一眼。
袁紫烟心领神会,微微点头,玄奘法师隐藏住那抹惊讶,然后将二人迎至上房。
武媚这才说明来意,满脸黯然,说道:“法师,我那唯一的女儿安定,出生没多久便死于非命。每每想起,我寝食难安,女儿时常入梦哭泣,我更是心有不安。所以,特来听高僧讲经,超度亡女,了我心愿。”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玄奘说道:“皇后昭然慈母之心,令人动容,师弟玄音精通佛学,可为皇后亲自讲解。”
“多谢两位师父!”武媚起身施了一礼,又试探的问道:“请问法师,女儿遭此劫难,皆因我之过,可是我前世没有积下功德?”
第五一九章 晨钟暮鼓
玄奘沉默片刻,又响亮的念了句佛号,这才缓缓开口,说道:“昔日佛祖成道,诸魔出世,历经万千劫难,备尝艰辛。又好比大国初立,戎马倥偬,白骨露野。”
武媚有些茫然,试探的问道:“法师,您是说,女儿是替我而死的?”
“小公主亦是护法。”玄奘说完再次念佛,武媚泪光盈盈,情绪低落。
袁紫烟打破沉闷气氛,建议道:“法师,译经亦有轻重,还是先挑咱们中原稀缺的来。译成之后,也不限于只是在大唐流传,佛门无界限,还应当是普度众生。”
“国师是说,可以流传海外?”玄奘有些激动的说道。
“与咱们目前交好的国家不少,如果都能闻听佛法,法师也是大功德啊。”
几人都是有宗教根基的,凑在一起格外有话题,聊得一片火热。武媚尤为突出,虽然是母仪天下,但见识不俗 ,为人谦卑,玄奘玄音对其都颇有好感。甚至玄奘还打算将目前在译的经文,将来请皇后为其作序。
武媚欣喜异常,序言,也就是一本书之前的引子,能为佛经作序,这是何等的荣耀,武媚欣然接受。
寺中生活十分简单,一日两餐,过午不食,晚上参禅打坐或是早早休息,而玄奘则是秉烛译经,很是辛苦。
如果再多些像辩机那样又年轻又有才华的高僧大德,玄奘的工作量也能减少许多。这日,袁紫烟在寺中散步,看见玄奘屋门敞开,里面灯火通明,便在门口敲敲门。
见是国师到来,玄奘连忙起身相迎,两人都是老朋友,说话也放松些:“多谢国师相赠的眼镜,老眼昏花。离了它,只怕是半数的经文也译不出啊。”
“法师,可是眼镜坏了?”袁紫烟问道,因为看玄奘总是远远的拿着经文。好像没带一样。
“十分珍惜,未曾破损,许是经常擦拭,镜片稍显模糊。”
“我看看。”
玄奘摘下眼镜递了过来,袁紫烟放在手中。能看得出玄奘对此十分爱惜,还有八成新,但是使用过度,而且花眼的度数又加深了不少,所以眼镜的作用就降低了。
袁紫烟随即吩咐下去,令宫中能工巧匠,再根据最新的图纸设计,加急制作新的眼镜,然后送到大慈恩寺来。
玄奘感激不尽,因为花眼严重。离开了眼镜,甚至都无法正常阅读,更别说是译经了。
“法师,冒昧深夜打扰,其实是想避开众人耳目,来跟法师谈谈武媚的事情。”袁紫烟直接说道。
“皇后?”
“是的。”袁紫烟点点头,说道:“法师博学多才,想必也精通相术,那日前来,我见法师面露诧异之色。想必是看出些什么来吧。”
“不瞒国师,玄奘至今,从未见过如此好相貌,富贵无边。还颇有威严,只怕是难以想象的大造化。”玄奘如实说道。
“法师,这样的奇女子都是佛陀转世,安定公主如果说也是武媚的护法,相信还会有他人也愿意帮助她。”袁紫烟大有深意的说道。
“阿弥陀佛!”玄奘淡淡说道:“皇后宅心仁厚,得道天助。贫僧自然鼎力相助。”
袁紫烟满意的点点头,武媚身为女子,没有显赫家世,没有卓越功勋,而如果能从宗教这一块得道声援的话,将来的力量也是惊人的。
玄奘法师之所以痛快答应,是因为他看到了武媚的慧根,正如袁紫烟下定论那样,是佛陀转世。而武媚恰好又有出家的经历,这些都是极为有利的宗教条件,所以连玄奘这样的高僧也愿意相助。
玄音不用多说,肯定会支持袁紫烟。
在听经诵经以及晨钟暮鼓的沉淀之下,武媚那颗浮躁的心渐渐安稳下来,之后又对女儿的陵墓重新修葺,更是增加了侍从宫女等石人塑像,心里感觉轻松了不少。
袁紫烟和武媚都在宫外,朝堂之上,也开始蠢蠢欲动。
“启禀陛下,中书侍郎李义府,买通大理寺丞毕正义,释放一美貌罪妇,并收纳为妾,恳请陛下严惩!”侍御史王义方殿堂高声弹劾李义府。
李义府是朝中新贵,源自于他积极促成册封武后之事,当时李治为此事与大臣们胶着,正是李义府扭转了格局,给了李治一个大台阶。
虽然知道李义府有些毛病,李治对其还是刻意抬举,接连升官赏赐,其实是想借着李义府震慑朝堂,同时也打压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关陇世族。
“陛下!”李义府当时就吓懵了,满以为这件事儿会做的天衣无缝,没想到到底被人告发,如今败露,这可是死罪啊!所以李义府坚决不能承认,不停的叩头,说道:“陛下,王大人所言不实。这妇人确实因事被捕,但后经查实,为冤案。等其放出之后,臣才与其偶遇,当时其蓬头垢面,衣不蔽体,沿街乞讨,仍被人吐口水,扔菜叶。臣动了恻隐之心,将其收留,在府上做些杂事。妇人知恩图报,要以身相许。陛下,事情经过便是如此,还望陛下明鉴啊!”
“传大理寺丞!”李治皱眉说道。
“陛下,毕正义前些时日突然自杀,臣以为其中颇有蹊跷,许是被人灭口!”王义方坚持道。
“王大人,这话可不能乱说,难道你有证据不成?”李义府不满的质问道。
“哼,大理寺丞在李大人迎娶美娇娘后不久离奇死亡,我也曾遍访众人,都言其近日突发横财,手头颇大,更曾留恋青楼等地。难道李大人认为其中没有什么关联吗?”王义方不甘示弱。
“陛下,此事却有巧合之处,但不可全凭王义方一面之词。臣对陛下、皇后忠心耿耿,怎会为了一名罪妇自毁前程。陛下,实是有人诬陷,臣,冤枉啊!”
“此事定要详加调查!”李治最后的态度就是这样。
没多久,王义方被贬为莱州司户,李义府却是安然无恙,众人都嘀咕皇帝有失公允,纯粹是看皇后的脸面,纷纷叹息不已。但是至此,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少,大臣们渐渐明白一个道理,再亲近的关系也亲不过人家夫妻小两口,说多了便惹人厌。
等到袁紫烟回宫后听到这件事儿,少不了把李治埋怨了一通,但是李治的解释是虽然知道李义府有过,但是此时却可以用到他掣肘他人,也是无奈之举。
对此袁紫烟并没有提出太多异议,不过朝臣们对武媚的误会却不断加深,以为这是皇后在幕后操纵。世间很多事是解释不清楚的,有些情况只能是误会不断加深。
所以,历史上有野心并且最终独掌大权的女人,后人对她们的评价也不尽相同。心狠手辣的汉朝吕后,臭名昭著的慈禧太后,但是像是唐朝的武则天,以及清朝的孝庄太后,都是为人尊敬的女性。
那么两种历史女人的区别又是什么呢?无非是一私一公罢了,心里装的是自己,还是黎民天下。
大理丞的离奇死亡,惹来无数遐想,所需要面对的第一个问题便是这个位置空缺了。这就是高级法院院长的职务,权利很大,人选要十分慎重。
所以,接下来朝堂之上,不少人推荐他们认为的合适人选,五花八门,多是贵族,与当朝大臣沾亲带故。
“义母,大理丞之位至关重要,若是再遇到像是毕正义那种贪官昏官,百姓积怨难平,不可收拾啊。”武媚看着一大堆推荐奏折,十分头疼。
“武媚,我倒是有个合适的人选,保证能行。”袁紫烟呵呵笑道。
“义母的眼光,宝莱自然相信。不知是哪一位?”
“晋阳人士狄仁杰!”
“狄仁杰?”武媚一脸茫然,看来对这个小人物不是太了解:“义母,为何我从未听说过此人。”
“狄仁杰是靠着自己的本事考进明经科的,早先担任汴州判佐,后来因政绩突出,现为并州都督府法曹,其人公正不阿,断案如神,正可担当此任。”袁紫烟解释道。
武媚连连点头,由衷的说道:“万没想到义母对天下官员了如指掌,宝莱自认胸中有数,在义母面前仍然自惭形秽。”
“呵呵,跟我不用见外。宝莱,我建议此人由你向陛下推举,将来狄仁杰也可为你所用。”袁紫烟点拨道。
“义母,若其为忠信之人,又怎会被人利用呢?”武媚有些不解。
“用利用这个词是不对的,难道说我是被先帝利用,你被治儿利用吗?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宝莱啊,唯有结实这些能者,才能不断的提高自己。否则只是高高凌驾于愚钝人之上,何谈进步?”
武媚恍然大悟,感激的向武媚躬身施礼,随即在次日的朝堂之上力荐狄仁杰。因为是皇后举荐,即使有些人了解狄仁杰,也会觉得敏感,认为皇后这是在培养自己的势力。
李治同样对狄仁杰不是太熟悉,但是看袁紫烟也同意,便痛快的答应了下来。因为李治相信,两个女人都是对大唐呕心沥血,兢兢业业。
第五二零章 趁虚而入
由于反对的声音太多,李治如果一意孤行,会背上昏君的骂名。但是李治相信义母和皇后的眼光,思索再三,最终想到了一个折中的办法,那就是各退一步。
何谓各退一步?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对狄仁杰来个试用期,为期三个月,看看他如何办案的,如果反响好呢,那就留下,如果不好的话,哪儿来回哪儿去吧。
武媚对此有些担心,因为毕正义的突然死亡造成大量的案件积压,而且狄仁杰还要面对许多突发状况,甚至是某些有着不轨之心之人的刻意作乱。
不过袁紫烟对狄仁杰十分有信心,反正事已至此,不是说想反悔就来得及的,做出了选择,那就坚持下去。
武媚的心情是忐忑的,毕竟这是朝堂之上她推举的第一人,而且还是个重要官职。假如狄仁杰差强人意,不要说是群臣,就连陛下也会对自己失望的。
提到李治,武媚暗叹自己的粗心。前些日子出宫为安宁小公主祈福,回来后又处理积压的朝政,如此扒拉着手指头数一数,加上怀孕生产那几个月,竟然有多半年没与丈夫亲近了。
想到这里,武媚心头一阵荡漾,不由放下了手中的笔,向着李治的寝殿走去,想要给他一个惊喜。
由于事先并没有给任何人通知,殿外候着的人都在打瞌睡,守卫则被武媚嘘声制止通传。边走边想,后廷冷落,也该为陛下张罗几位年轻貌美的嫔妃。
如今自己已经有了三个皇儿,又成为后廷之主,随着年岁的流逝,自己会逐渐老去,拿什么再去取悦龙颜?还不如趁着现在,挑几个称心如意的来服侍陛下,武媚也好全心全意的去处理朝政。
等到武媚走进,殿外的太监猛然惊醒。连忙起身笑着给皇后请安。
“公公,陛下可曾睡下了?”袁紫烟呵呵笑道。
“没有,哦,睡了!”
服侍公公面容紧张。言辞闪烁,武媚心下生疑,便往里走了几步。没想到这位公公不知死活的竟然挡在了武媚跟前,赔笑说道:“皇后且留步,让奴才进去通传。”
武媚秀眉紧蹙。敏感的察觉到里面应该有情况,哼声道:“何时多了这个规矩?”
“陛下交代,一概人等,都得进去通传,否则奴才有一百个胆子也不能拦着皇后啊。”公公擦着脸上的冷汗说道。
“里面,有人?”武媚竖起耳朵,隐隐约约听到了女人的笑声,公公脸色苍白,不知该作何回答。
武媚脸上浮现出无奈神情,看来还是自己太过多情。天子哪有专情的?不过这样也好,省得自己费心。
武媚心里头酸溜溜的,委屈的想要落泪,天底下哪个女人不想丈夫一辈子只疼爱自己一个人,只是在后廷之中,做到这点实在是太难了。
“算了,本宫这就回去,不用通知陛下。”
“谢娘娘!”公公又莫名其妙的道了一声谢。
不过这也难怪,陛下有了新欢,下人们都很不自在。面对皇后自然有些慌张。武媚轻轻的退了出来,外面静悄悄的,只是夜色之中室内女人的笑声却有几分刺耳。
虽然隔得远听不真切,但能听得出。这笑声肆无忌惮,甚至带着几分不检点。哎,陛下到底是看上了哪家的女子,为何对自己也藏着掖着呢?
刚走出宫门,不远处出现一个小小的身影,身后跟着两位宫女。
“姨娘!”传来甜甜的童音。武媚登时就笑了,正是自己的外甥闺女,姐姐的女儿,贺兰敏月。
不得不说,贺兰家的子女容貌十分出众,按照现在的话,就是长得很有欧洲人的味道,深眼眶,长睫毛,棱角分明,十分抢眼,不像是中原大部分的女子,线条柔和,体态丰腴。
“月儿,这么晚了,怎么还出来呢?”武媚怜惜的上前拉住贺兰敏月的小手,如果自己的女儿还活着,也许跟这个表姐还能一起游戏。
“姨娘,我是出来找母亲的,对了你看到她了吗?”贺兰敏月仰着小脸问道,柔和的月光洒在上面,映出一层薄薄的光晕,更显得小家伙玲珑剔透,米分雕玉琢。
“姨娘都好几天没看见你母亲了,为何到这里来找啊,许是在外祖母处呢。”武媚笑道。
“不,母亲这些时日常来找姨丈,或者姨丈去找她,他们两个肯定在一起!”贺兰敏月口无遮拦,吓得身后两位宫女噗通一声就跪下了,身体瑟瑟发抖,
武媚脸上陡然变色,不由松开了贺兰敏月的手,冷声道:“月儿,以后要尊称陛下,不可称呼姨丈,记住君臣有别。”
“哦,月儿知道了。”武媚刚想要夸赞一句,没想到贺兰敏月又说出一句让她十分寒心的话来:“不过母亲说不用称呼姨娘皇后,因为姨娘能有今天,全是母亲当初嫁给父亲的缘故!”
如同五雷轰顶,武媚眼中激溅出火辣辣的泪花,自己之所以走到今天,是承受了十几年的深闺寂寞,还有若干年的寒寺苦修,以及这一次次被人陷害,直到现在仍然有人想要把自己赶出宫去,甚至是置于死地而后快,这跟武顺有什么关系呢?
“放肆!”武媚怒喝一声,宫女们拉着贺兰敏月跪下,但她却倔强的直着脖子,问道:“姨娘,我说错了吗?”
武媚到底没忍心跟一个孩子发脾气,压住火气说道:“姨娘可以不叫皇后,但是不能不叫陛下。”
“姨娘,你是不是老了,说话好啰嗦!”贺兰敏月有点不耐烦,推开武媚蹦蹦跳跳去找母亲去了,那神态就像是女儿去妈和,爹?
武媚看着贺兰敏月的背影发呆,此时她也终于明白为何宫殿内的声音如此耳熟,竟然是姐姐。自己累死累活,丈夫竟然暗地里和姐姐做出这种苟且之事!
可是,谁让自己的丈夫是皇帝呢,普天之下的臣民都属于他,尤其是他看上的女人,根本不需要跟任何人打招呼。
“今晚发生的事不要对外人说及。”武媚冷冷的下达命令。
“可是贺兰小姐?”
“本宫说的是你们!”武媚眼中射出两道寒光,吓得两名宫女不停的打自己嘴巴,一再发誓,绝对不会说出去。
武媚那个恼火,很想冲进去找他们二人理论一通,可是没迈几步,到底又忍住了。皇帝稀罕你,便是个宝贝,甚至权利凌驾于大臣之上,若是你不能蹬鼻子上脸,否则就是下一个王皇后!
武媚含恨离开,只是胸中这口恶气实在是难以吞咽,最后还是前往梦兰轩。
“宝莱,这么晚了,怎么到这里来?”袁紫烟看武媚脸色不对,关切的问道。
“太过烦闷,今夜想要在义母这里住宿。”武媚轻描淡写。
眼中极力隐藏着愤怒和委屈,泪光盈盈,袁紫烟早就听到了些风言风语,叹了口气,冲她招招手,示意武媚坐在自己身边。
“是和治儿怄气了吧?”
“陛下贵为九五之尊,我这商贾出身之女怎能责怪他呢!”武媚没好气的说道,眼泪却不争气的流了下来,连忙将脸别向一旁。
“宝莱啊,知道我为何至今都未曾嫁人吗?”袁紫烟幽幽的问道。
“义母乃世外高人,自然不注重男女之事。”
“谁说的,义母也是女人哪,最希望有个依靠。开始时是急着回家,所以不愿意受到瓜葛,再后来想要彻底放手,但却放心不下我关心的人。几十年听起来很长,其实真正等过去,才会发现,不过是弹指一挥间,还来不及回味就过去了。”袁紫烟叹息道。
“是宝莱又勾起了义母的伤心之事。”
“不全是。宝莱啊,这个社会你无法改变,能下令说天下夫妻互相忠诚,只能一夫一妻吗,那现实吗?”
“义母,我知道是自己太贪了。我已经拥有了女人最期望拥有的一切,实在不能再有其他苛刻的要求。”
“不。”袁紫烟轻轻拉起武媚的手,坚定的口吻说道:“宝莱,我的意思是,这个世界有很多事情要去做。我们的家庭,丈夫儿子是其中的一部分,而非是全部。也许你可以尝试着把精力放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唯有自己不断强大,才可以傲视天下,那时才没有人会争得过你。”
武媚似懂非懂,还是忍不住问道:“义母,您不是最主张无为而治吗,我也认为正因为是义母不争,所以才拥有了永恒的爱。”
“呵呵,你和我不一样,我所谓的无为是借口,而你却背负重任,协助治儿治理好这个泱泱大国。”
“义母。”武媚将头埋在袁紫烟怀中,哽咽道:“虽然宝莱未曾领悟义母其中深意,但每每谈心都可将心中阴霾一扫而光,十分轻松。”
“武媚,将自己的心打开,认清自己的使命。你的丈夫不是丈夫,姐姐也不是姐姐,甚至包括你自己,也终将变得不是自己。”袁紫烟轻声说道,武媚点点头,虽不能明白其中含义,但一颗为争风吃醋而浮躁的心,很快便平静下来。
第五二一章 假传圣旨
对于姐姐的行为,武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装作是不知道,有时还特意给姐姐提起亲事。
其实武顺倒是希望能够东窗事发,盼着妹妹能挑破这层窗户纸,就算是跟自己吵一架她也不怕,这样才会显得武媚没有度量。
对于后廷女人之间的争斗,袁紫烟丝毫不替武媚担心,无论是才情还是容貌,尤其是智商,这些女人跟她不是一个重量级的。
武媚自幼服侍太上皇,然后手把手教李治读书,给李世民当了十三年的秘书,然后让人跌破眼球的成为一代皇后,这些都是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后廷女子无所事事,每日最希望盼着见到的便是李治,只是李治也不是时时对她们都有新鲜感,加上国事繁忙,依靠的还得是皇后,换了哪个能行。
不为外人所知的是,武媚得到袁紫烟的真传,虽不至于容貌不变,此时看上去也不过二十出头,正是艳光四射之时。而且经过袁紫烟创新的大唐服饰,色彩鲜艳热烈,朝堂之上有如此美貌睿智的皇后,朝臣们不由自主的都注重起自身的服侍,工作也莫名有精神。这也是女性领导者的独特魅力。
这天,浓妆艳抹的武顺从早上等到晚上,也没等到李治派人来接她,不悦的撕扯手中帕子。
荣国夫人不满的嘟囔道:“跟一方帕子有什么好置气的,有本事你也像你妹妹那样,指点江山去!”
“母亲,怎就说出这等话来。妹妹从小就野的像个男孩子,当了皇后也不安分守己,不知多少人在背后议论她,我这当姐姐的脸上也无光。”武顺哼声道。
“我就常劝她说,女子无才便是德,相夫教子,温柔贤德才是。怎么整日与一群男人说说笑笑。哎,也难为陛下惯着她,就由着她这么放肆。”荣国夫人半是埋怨,半是得意的说道。丈母娘都喜欢这样的女婿。
“同是一个母亲的女儿,媚儿当皇后参政,而我就得守活寡。”
荣国夫人白了一眼,不悦的说道:“当我老太婆老眼昏花,你做事也真不知检点。怎就和陛下搅在一起,也不怕你妹妹知道了生气!”
“母亲,同胞姐妹还能记仇吗?您老倒是替我说说啊,以后我在这种宫中做了皇妃,也好给妹妹做个帮衬。”武顺摇晃着荣国夫人的胳膊撒娇。
虽然听上去荒诞,但母亲的智商在儿女利益面前通常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