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女谋天下-第1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叫做甘露殿。
    随着武媚的临产期来到,李治十分高兴,追赠武媚的父亲武士彟为司徒太尉,赠爵周国公。一方面是表达对妻子的爱意,另一方面则是抬高皇后的出身,看似是武士彟的身后哀荣,但意义还是很重大的。
    武家人的身份自然是水涨船高,比如姐姐更加趾高气昂,甚至还传出虐待下人之事。毕竟是亲骨肉。武媚狠不下心来,索性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对于两位同父异母的哥哥,武元庆和武元爽,武则天对于他们的处置便把女性的报复记仇等特性挥发的淋漓尽致。
    当时武媚的大哥武元庆为宗正少卿,掌管皇族事务,二哥武元爽为少府少监,负责百工技巧事务,虽然不是什么重要的官职,但铸造钱币也在其管辖范围之内。是个清闲的肥差。
    武媚以外戚权重,引发朝廷争议等堂而皇之的借口,让李治把他们两个都给下放到了地方。一个是龙州刺史,一个是濠州刺史。都是以前没有积下德,等于是被贬。
    大家对于这些古代地名不太熟悉,也不清楚都是刺史,有何差距。当时的长安,其实是现在的陕西西安,而龙州则在冠希。离京师都相当的远,在当时也属于贫困地区。
    武元庆和武元爽有苦说不出,但却又是无可奈何,武元庆到了龙州后不久,又羞又愧又懊恼,一病不起,没多久便病逝了。
    得闻大哥的死讯,武元爽欲哭无泪,做事愈加小心,只不过后来还是犯了事,又被贬到振州,也就是今天的三亚,那个时候可不是旅游胜地,贫穷落后又酷暑难耐的渔岛而已。武元爽郁结难舒,加上严重水土不服,几次写信给妹妹,希望能把他调回来,今后一定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儿,一辈子为妹妹所驱使。只不过为时已晚,武媚对此置之不理,没多久,武元爽也病逝。
    荣国夫人得知之后,先是大哭一场,毕竟是老公的儿子,不看佛面看僧面,这样的处置结果也太严苛一些。
    武顺倒觉得大快人心,但见母亲不计前嫌,惦记是父亲的骨肉,于是挑唆,妹妹现在变了,心肠也狠。别人谁不知培植自己的势力,你看她傻不傻,拿着自己的哥哥开刀。虽说哥哥们那时候做的不对,但也没要了娘几个的命,现在当了皇后了,哥哥们还不得是卑躬屈膝的为皇后办事,这可倒好,断了自己的后路。
    荣国夫人登时火救上来了,亲自去找武媚理论,武媚正与群臣商议国家大事,便听说荣国夫人来了,还未等宣见,母亲便在姐姐的搀扶之下大步走了进来,没有礼节可言。
    武媚眉头皱起,再看看姐姐眼角的笑意,愈加不痛快,令众人退下之后,换上柔和的口气,问道:“母亲急匆匆而来所为何事,派人说一声便可。”
    “媚儿!你为何害死你的两位哥哥?”荣国夫人上来就大声呵斥,宫女太监一听话茬不对,连忙识趣的也纷纷退下。
    武媚没有动,冷声说道:“母亲,这里是皇宫,不比家中,你如此大呼小叫,传扬出去,宫人又怎么看我,群官百姓又作何感想?”
    荣国夫人也自知失言,而这时武顺却帮腔道:“妹妹,皇宫再大,也是家啊。难道在自己家中说点家事,就不许了吗?”
    武媚怒,哼声道:“要说是家,那也是本宫的家,与你何干?”
    武顺窘迫不堪,脸都涨红了,支吾半天说不出话来,荣国夫人看武媚不仅害了两位哥哥,连姐姐都大声训斥,更是气不打一处来,指着武媚说道:“我生你养你,你却在此教训我。我说话不对,那你冷言相向就是皇后之道吗?”
    武媚重重叹息,走过来扶着母亲坐下,解释道:“母亲,两位哥哥并非我害死的。之所以把他们外放,确实想要给他们些教训。只要是诚心思过,我又怎会不原谅他们呢?”
    “他们年轻时确实糊涂,但好歹是武家的骨肉,如今都没了,将来我双腿一伸,将如何向你父亲交代?”荣国夫人又说道:“你两位哥哥都曾书信给我,言词恳切,颇有悔意,元庆之子武三思,元爽之子武承嗣都年幼失管,想要交给我抚养。媚儿,做事不要做绝,给武家留一条后路吧。”
    母亲的话都说到这个份上,武媚不能不说同意,斜眼看了看姐姐,又说道:“三思和承嗣都年幼,又不知儿时是否听到些风言风语,将来再做出为父报仇的蠢事来,还是让父亲泉下不安。”
    “媚儿,难道你不管他们了吗?”荣国夫人一听说这个又急了。
    “当然不是,母亲自可将他们接来,养在宫中都可以。不过武家的后人不能只是依靠两个孩子,还得在过继他人续写族谱方可。”武媚试探的说道。
    “你的意思是过继族人子弟?”荣国夫人有些不心甘:“都是些许久不走动的亲属,平时没有恩惠,现在倒是便宜了他们。此事也不着急,等三思和承嗣长大后,观其言行品德再说不迟。”
    “呵呵,母亲,我倒是有个主意,既能让武家有后,还能让母亲开心,另外姐姐也能如意。”武媚说道。
    武顺不由打了个寒战,怎么还跟她扯上了关系,紧张的问道:“妹妹是什么意思?”
    “是啊媚儿,哪里还有这等好事?”荣国夫人纳闷的问道。
    “听说姐姐的长子贺兰敏之,容貌俊美,才华出众,不如改赐武姓。而且敏之也到了娶亲的年纪,等将来做了官,再赐门好亲事,母亲说如何呢?”
    荣国夫人自然是十分赞成,人老了,有几个孩子绕膝嬉戏,也是件乐事。韩国夫人武顺却有些不高兴,自己跟亡夫的感情还是不错的,你们武家后人被你杀了,怎么还让我们贺兰家的来过继呢?
    “姐姐,贺兰家也是个大家族,子嗣昌盛,不差敏之一个。何况等敏之到了京城,我再为其美言几句,若是陛下喜欢,何愁将来不成大器?”武媚笑呵呵的说道,荣国夫人也极力促成此事。
    武顺表现的十分牵强,但是儿子的前程也是她很在意的,最终退了半步,说是孩儿也大了,自己一个妇道人家做不了族人的主,还得先问问族人的意思再说。武媚点头同意,同时也会传达旨意下去,贺兰家就是不同意,也只能在心里嘀咕,嘴上是万万不敢说出来的。
    然而贺兰敏之却是个没骨气的,一听有这美事儿,简直乐翻了天,跟谁也不商量,当天就收拾行李赶到了京城。
    而武媚为了照顾母亲的情绪,还是善待自己的族兄弟,比如武惟良为卫尉少卿,武怀运则由瀛州长史提升为淄州刺史,暂时平复了母亲的怒气。
    安稳了母亲,姐姐武顺的不满却越来越大,她认定武媚这是在排挤自己。想想当初,若不是看着母亲和两个妹妹缺吃少喝,她怎么会急急嫁人,还嫁给了一个病秧子!

  第五一六章 老将出征

    等贺兰敏之到了京城以后,武媚对这个外甥赞不绝口,还曾开玩笑说,自己这个外甥如果穿上女人的衣服,要把宫里所有的女人都给比下去。
    原本是句赞美,但是在武顺听来却格外的刺耳,更加觉得妹妹是故意的,夸孩子好看便直说,怎么还拐弯抹角的骂自己的孩子不是男人呢?
    而再后来的事情更是让武媚难以承受,贺兰敏之生性风流放荡,甚至还有点心里变态和扭曲,男女老幼通吃,口碑极差。但是武顺却不这么认为,她觉得儿子来到京城变成了李家人和武家人的玩物,根本就没受到足够的重视。
    武媚因为李弘跟自己不亲近,想着要把姐姐给赶出宫去。而武顺也替儿子打抱不平,对自己的妹妹恨意渐浓。
    所以说,嘲讽别人家孩子的人没有朋友,亲姐妹之间也不过如此。
    武媚后院起火,前朝也从未出现过反对的声音。这日早朝之上,因为极力反对武媚为皇后的韩瑗再度上书,为褚遂良伸冤。
    “陛下,昔日为立后一事,臣等予以坚决反对,陛下尚且宽容对待,依旧留臣于朝堂之上。”韩瑗朗声说道:“但褚遂良大人何其冤枉,不过是反对武皇后第一人,便被逐出京城,如今在老家务农教书为生。一代名相,却落得如此凄惨下场,臣等心有不服!”
    李治沉默不语,坐在其旁边的武媚也没有擅作主张,而是回头看了眼袁紫烟,袁紫烟却轻轻摇摇头,武媚会意。
    “韩大人,此事皆因本宫而起。褚大人是告老还乡,并非是陛下有意为难,何谈冤屈一说?”武媚微笑道。
    韩瑗本就看不上武媚,别过脸哼声道:“臣问的是陛下,而非是皇后!”
    “陛下耳聪目明。正在朝堂之上,怎会听不到韩大人之语?”武媚又笑道:“褚大人年事已高,早就多次提交辞呈,本宫也闻听褚大人在家乡建桥铺路。教书育人,怡然自得,正该是颐养天年,韩大人实在是多虑。”
    “皇后!”韩瑗气鼓鼓的说道:“若是如此,臣也告老还乡!”
    你?!
    李治有些动怒。却被武媚按住了手,轻轻拍打两下,又笑道:“韩大人皆是赌气之言,你正值壮年,正该效忠国家,如此便告老还乡,知情的说是得罪了皇后,不知情的还以为陛下偏信谗言,令忠臣寒心。”
    韩瑗一时语噎,武皇后的嘴巴果真厉害。明明是自己的理,怎么到了她这里,如果辞职的话就成为了不忠呢?
    韩瑗还在迷糊当中,只见武媚款款起身,环顾四周,淡定说道:“诸位大臣,这江山是李家的江山,本宫也是李家的儿媳,诸位大人效忠的是李家的朝廷,何必要为难本宫呢?若是诸位大人有谁可以说出本宫做了祸国殃民之事。无需陛下赐毒酒白绫,只要证据确凿,本宫绝不会苟活至明日。”
    众臣都闭上了嘴巴,袁紫烟也在帘后不满的说道:“如今武后之事已经尘埃落定。大臣们当齐心协力,不要再把精力浪费在既定事实之上。现如今,西突厥沙钵罗可汗背弃盟约,兵犯我大唐边境,众臣当思应对之策,建立奇功!”
    袁紫烟成功的转移了话题。武将们都激动起来,太平盛世,个个闲的长毛,虽然官职足够,但与人谈话总觉得不硬气,好似白拿朝廷俸禄一般。
    尤其像是程咬金这种人物,不像是李勣,文治武功样样都占,不管是带兵打仗还是治理国家,都是好样的。
    所以,一听到袁紫烟如此说,程咬金眼睛立刻亮了,兴奋的上前拱手道:“陛下,臣愿为先锋,为陛下分忧!”
    垂帘听政的好处就是外面的人看不到自己的表情,坏处其实也是这个。大唐国力昌盛,军事实力强大,打胜仗没有问题,检验成功与否是在于能否打的漂亮,缩短作战时间。
    老一代的武将们所剩无几,李勣又离不开朝堂,只是程咬金自己出去,袁紫烟还是有些不太放心。
    “咬金,你的功劳已经不少了,还是把机会让给年轻人吧。”袁紫烟劝说道。
    程咬金心有不甘,但是紫烟姐姐的话还是肯听的,正要退回去,不料此时长孙无忌却上前一步,说道:“陛下,国师大人,程老将军老当益壮,依臣之见,唯有程老将军可震慑突厥,令其闻风丧胆,其余小股作乱反叛者,也会望风而逃。”
    “嘿嘿,多谢长孙大人。”程咬金高兴的拱拱手。
    袁紫烟却觉得事情太不正常,长孙无忌倒戈相向,竟然替自己的人说话,也许有人会认为长孙无忌这是示好或者巴结袁紫烟,但是事情绝对不会这么简单。
    很显然,武媚把事情想简单了,笑着建议道:“陛下,有程老将军亲自出马,何愁叛乱不平?”
    李治随即下令,胜任程咬金为左卫大将军,兼检校屯营兵马,任命其为葱山道行军大总管讨伐西突厥。
    程咬金精神抖擞,欣然受命,表示不击退西突厥,誓不还朝!武将们受到鼓舞,情绪激动,气氛热烈,纷纷响应。李治十分开心,恍然找到了父皇当年战将如云,雄姿勃发的感觉。
    散朝之后,武媚发现袁紫烟的脸色不太对,谨慎的问道:“义母,可是我今日说错了话?”
    哎,袁紫烟微微一声叹息,表情凝重的说道:“宝莱,我一再向你强调,不要急于一时表现,你还是没有领悟到其中的含义。”
    “愿闻其详!”武媚连忙毕恭毕敬的说道。
    “长孙无忌跟我等是死对头,这辈子都成不了朋友,明知道程咬金与我姐弟相称,为何站出来为其美言?”
    “我也有所疑惑,不过长孙无忌也是三朝大臣,怎能拿着军国大事儿戏?”武媚不可置信的问道。
    “为何出家人都要禅参打坐?为的就是心平气和,长孙无忌无风起浪,甚至一反常态,多有不解之举动,你我更得小心才是。”袁紫烟叮嘱道。
    “事到如今,又当如何?”武媚担心的问道。
    “我自会去叮嘱程咬金,只要是打胜这场战役,就立刻班师回朝。”袁紫烟说道。
    事后,袁紫烟第一时间就找到了程咬金,分析利害,让他不要贪功冒进,尤其小心小人作祟。程咬金也不傻,知道是提防长孙无忌的人,一再向袁紫烟保证,自己会把眼睛擦得雪亮,保证不会让姐姐失望,袁紫烟这才稍感放心。
    眼下朝廷的局势开始偏向袁紫烟这边,有利也有弊,那就是袁紫烟已经完全处于明处,长孙无忌等人的活动却在暗处。
    这日,长孙无忌少不了长吁短叹,此时他已经没有实力相当的战友,只得把一些工作交给儿子去处理。
    “父亲,今日您朝堂之上为程咬金美言,不知为何意?”长孙冲不解的问道。
    “程咬金头脑简单,容易出错,言多尚且有失,何况是战场多有变数,再稍加动作,定可让其马失前蹄,继而也卸去袁紫烟一臂膀。”长孙无忌毫不隐瞒的说道。
    长孙冲有些诧异,父亲忠君爱国,自己有目共睹,如今这是怎么了,竟然说出这种话来,长孙冲吓得关严门窗,低声说道:“父亲,怎可说出此等大逆不道之言,若是被国师的人听去,只怕会有满门之灾啊!”
    哎,长孙无忌喟然长叹,不断摇头,半晌才说道:“为父还不算糊涂,但是如今长孙一族开始败落,袁紫烟武媚掌控朝堂后廷,为父难有一席之地,不出此下策,只能眼睁睁看其实力不断增强。如果他日东窗事发,为父引咎自尽,不留活口,陛下也定然不会追究你等,起码不会大开杀戒。”
    “父亲!”长孙冲跪倒在地,流泪哽咽道:“都是儿子无能,不能为父分忧。”
    “哎,冲儿啊,长孙家气数将尽,也是为父疏忽,万莫要记住今日教训,他日重耀家族门楣啊!”长孙无忌语重心长,长孙冲连连点头。
    “父亲,两军交战,父亲又不可插手军事,如何能让程咬金马失前蹄?”长孙冲想到一个关键问题:“若是安插我等人,必可引起国师重视,将来还容易泄露机密。”
    长孙无忌摆摆手,眉头微皱,看来儿子的智商还得多加锻炼,想问题太过肤浅:“怎能是自己亲信之人,只要是能与程咬金作对即可。”
    “父亲是说要从内部作乱?”
    “正是,还得是贪婪之辈,最好也与我等素无来往者。”
    长孙无忌的一番点拨,让长孙冲茅塞顿开,承诺将此事办好,随即又汇报了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自己最近常与贺兰敏之接触,听其口气好似对改姓武有几分不满,而且此人好色贪财,喜欢结交权贵。
    长孙无忌眼前一亮,这才是他喜欢的人,立刻又拿出一张银票交给儿子,全部用来拉拢贺兰敏之,看能否从其口中套到有价值的信息,到时候给武媚一个突然打击。

  第五一七章 四蹄踏雪

    两个月后,前方战线便传来喜讯,程咬金打破西突厥歌逻禄、处月、突骑施、处木昆等部,杀敌数万,战俘多达五万之众。
    消息传来,朝廷振奋,李治龙颜大悦,而此时喜上加喜的是,武媚再添一子!皇嗣昌盛本是好事儿,但是关陇世族们却都高兴不起来,武皇后也太会生了,入宫四年生了三个儿子,而且入宫前便怀孕生下的皇子李弘,还有次子李贤都颇有太宗之风,这个皇子应该也错不了,也许用了不多久,朝堂之上的武姓之人便会多了起来。
    不过这种现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出现,武媚的两位同父异母的哥哥已经去世,侄子尚且年幼,不成大器,只有一个外甥入京做官,也是个纨绔子弟,花花公子,花街柳巷的常客,王子公主的伙伴,却是烂泥扶不上墙,难当重用。
    因此反对武媚的人又换了种方式,那就是劝李治广纳天下美色,充盈后廷。因为自从武皇后进宫以来,其他的妃嫔就没再生过孩子,甚至还被遣散出宫一些,这都是历史罕见的。
    李治对此不以为然,如今已经有了七个儿子,何愁后继无人,而且真爱难求,能有人白首偕老便好,要那么多女人干嘛,争来斗去,好不烦恼。
    武媚也从来不劝李治充盈后廷,倒不是因为妒忌心太重,而是听袁紫烟说过,女性要爱惜自己,重中之重便是注意妇科卫生。皇帝阅女无数,就会把一些妇科病带来然后传染给她人。
    得了这些毛病,轻则自己难受,重则还会影响生育,对胎儿不好。再说了,为何皇宫中的皇子公主多夭折?还是一开始便质量不高,活力不够强。
    武媚对此都听到了心里,而且她也很享受现在类似一夫一妻的生活,所以对此充耳不闻。
    为此。韩国夫人武顺没少跟母亲抱怨,说妹妹太过执拗,先帝的文德皇后不就是重用自己的亲哥哥长孙无忌,才能坐稳后位的吗?妹妹可倒好。哥哥们都给逼死了,看谁替她做事。还不允许皇帝碰别的嫔妃,偌大的皇宫给谁住?连个人气儿都没有,晚上出门都不敢,阴森森的。男人嘛。都那么回事儿,开始觉得新鲜,就算跟国师一样容颜不改,也有看腻的时候,到时候皇帝看个年轻点儿的宫女都觉得动心,再后悔就晚了。
    荣国夫人年事已高,是个不经劝说的,也时常生闷气,好在还有两个侄子,将来怎么着也得在朝廷上做事。不为武媚,也得为太子弘儿考虑啊。
    荣国夫人年迈身子懒,也知道自己劝说不了女儿,便让武顺多去妹妹那里走动走动,帮她带带孩子,另外也好好劝劝她。武家人到底是一家人,不能赶尽杀绝。老太太还时常感叹,还是自家姐妹亲,武媚整日像个男人一样的忙,哪里还有做母亲的样子。做姐姐的如果不是真心疼爱孩子,弘儿能私底下叫武顺母亲吗?
    从杨广到李渊然后是李世民父子,袁紫烟经历了四朝,认识的人物。相互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正因为多得理不清,反倒是不为干扰,心情平和。
    武媚的第三个儿子,被取名李显,是个白白胖胖的小家伙。不哭也不闹,十分乖巧,李治对其十分宠爱,说自己小时也是如此。袁紫烟这边刚刚庆祝完毕宫中再添新人,很快又收到了一封宫外的请柬,正是李山送来的,还是红色的,分明是邀请袁紫烟参加喜宴。
    望月山庄发生了什么喜事儿?
    袁紫烟一肚子疑惑,简单收拾下便出宫而去,宫外早有山庄的人等着,牵来的正是袁紫烟那匹千里马。
    沿途之上,袁紫烟好奇的打听,究竟是山庄发生了何等喜事,果然是军事化管理出来的,侍从只是告诉袁紫烟,等到了之后便都清除了。
    袁紫烟不好再问,快马加鞭,飞驰而过,向着望月山庄的方向奔去。
    “哇,四蹄踏雪,好俊的马儿!”二层茶楼上探出一张精致的脸庞,此时衣着华丽,佩戴饰物十分贵重,正是贺兰敏之。
    “整个长安城,能有此宝马者,唯有当今国师。”随后说话的是名老成的中年人,正是长孙冲。
    贺兰敏之哦了一声,脸上的兴奋劲头也没有了,国师的座驾,谁人能动,只能死了这条心。
    “呵呵,虽不得如此宝马,但是咱们的茶还得喝。区区薄利不成敬意,还请公子收下。”长孙冲推过来一个礼盒。
    贺兰敏之斜眼看了看,并没有动,给他送礼的人海了去了,不差眼前这一份。而且贺兰敏之对于朝廷大臣的情况也摸得差不多,长孙无忌算是个清廉之官,还能放多少血?
    长孙冲微微一笑,自己动手打开那个礼盒,只见里面并无金银珠宝银票,而是一张白绢。贺兰敏之不解,伸手取过来打开一看,竟然是张美人图,其上美人含情脉脉,栩栩如生,勾人心弦。
    底下还有一行小字,应该是个地址。
    “驸马,难道这是你的爱妾?”贺兰敏之眯着眼睛笑呵呵的问道。
    长孙冲摆摆手,叹息道:“我与长乐公主情深意切,她早早离去之后,我多年未有正室,家中偏房无非是延续血脉,怎会金屋藏娇,再娶佳人呢?”
    “哦?那图上这位美人又是何人?”贺兰敏之眼睛放光的问道。
    “实不相瞒,长乐公主病逝之后,不少人又与我说媒,都被我拒绝。唯有此女颇有来历,乃前朝亲王之女,只是无家可归,我见其可怜,便为其置办庭院。本欲为其嫁人,但难有般配者,今遇到公子,或许可成就一段佳话。”长孙冲呵呵笑道。
    贺兰敏之很高兴,两人喝完茶又去喝酒,不知喝了多少,贺兰敏之话匣子打开,自己说了些什么都不知道,最后是被人送回去的。
    等贺兰敏之睁开眼时,却发现自己躺在一个陌生的环境当中,而画像上的女子正脉脉含情的看着自己,恍然明白,长孙冲把自己送到了温柔乡。
    贺兰敏之哈哈大笑,欺身上前,缱绻温柔,但求长醉不愿醒。
    看到宅院的灯终于熄灭了,一直在夜风中的长孙冲才露出一抹阴笑,冻得瑟瑟发抖连忙催着轿夫离开,一路上打阿嚏不停。
    其实此女算不上是名门之秀,无非是与王族沾亲带故,而且还是个庶出的丫头,听说母亲还是青楼女子出身。
    长孙冲花大价钱将她买来,并且找人培养气度才艺,为的就是能拴住贺兰敏之的心,借机套出些有用的话来。
    女子大都虚荣,有个县主的身份,这名女子才不会自我否认,长孙冲给一份赏赐,贺兰敏之出手也阔绰,自己赚双份报酬,何乐而不为呢?
    贺兰敏之对女人不设防,口无遮拦,什么都讲,女子趁机也打听皇宫里的事儿,说自己最崇拜武皇后,贺兰敏之则不以为然,他认为二姨就是命好,要是自己母亲有这么个机会,也照样能当皇后等等。
    贺兰敏之对于袁紫烟倒是赞不绝口,此女子真乃世间绝品,也就是先帝和当今圣上有这个艳福,等找机会自己也勾搭一下,看看这个女人到底和其他女子有何不同。
    美人又气又恼,说袁紫烟都是奶奶辈的人了,你还要脸吗,老太太都惦记。贺兰敏之却哈哈大笑,说她没见过国师,长得那叫一个水灵,什么蜜桃鲜杏的,都没法跟国师比。
    骑在马上的袁紫烟连打了好几个喷嚏,侍卫还体贴的呈上了披风,袁紫烟却笑着摆手,不过是被吹了风而已,说不定还是有人在说自己的坏话。
    等到了望月山庄,门外没有任何变化,但一走进院门,袁紫烟着实吃了一惊,里面张灯结彩,红绸飘飘,俨然就是在办喜事儿啊,还是特大喜事儿!
    忽的一道白影闪过,闪电虎呼啸至跟前,亲昵的蹭着袁紫烟的手。令人哭笑不得的是,闪电虎的脖领也带着一根红丝带,袁紫烟心头酸溜溜的,不由用手摩挲着虎头,嘟囔道:“怎么,你那李山干爹打算给你娶后妈了?”
    话音刚落,李山的笑声便传了过来,只见他大踏步走来,竟然还穿了一套红色衣服,看上去很像是新郎官。
    “紫烟,为何将我说成是闪电虎的父亲啊?”李山故意板起面孔嗔道。
    “怎么,觉得我抬举你了?”袁紫烟不悦的反问道。
    “这话怎么说,我给畜生当爹,反倒是抬举我?”李山百思不得其解。
    “你俩都是暴躁脾气,依我看,你还没闪电虎听话呢,当然是抬举你。”袁紫烟没好气,身旁侍从听到忍不住捂嘴偷乐,但又不敢失态,连忙找借口退了下去。
    “弄得这么花里胡哨的,想开了,要娶新媳妇了?”袁紫烟哼声问道。
    “呵呵,紫烟,你可愿做这山庄的女主人?”李山笑吟吟的问道,这也是他向袁紫烟表白最为露骨的一次。
    “那不成了闪电虎的后妈了?”袁紫烟说完,李山又是一通大笑,“大哥,说真的,你这里到底在搞什么啊!”

  第五一八章 结为父子

    “拜见义母!”两人正说着话,一个也同样穿着红衣的年轻人快步走了过来,却是李恪。
    袁紫烟彻底搞糊涂了,这是给李恪娶妻呢,李恪现在竟然还有这个心思,而且还在山庄大张旗鼓?
    大厅内坐定,李山这才说道:“这些时日,我与恪儿朝夕相处,十分投缘。”
    “所以恪儿愿意拜李伯为义父,尽儿子本分。”李恪也补充道。
    哦,袁紫烟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么回事儿,李山和李恪投缘,要结为父子,恰巧又是同一个姓氏,这世间的恩怨,果真不是用言语可以描述清楚的。
    “大哥,你才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人。”袁紫烟大有深意的说道。
    当初李山不计前嫌,收留了杨广的小儿子杨杲,也就是现在的玄音法师。现如今又收留了李世民的儿子,而且还要与其结为父子。
    李山则笑道:“人活一生,来去不定,临老有紫烟常来常往,还有恪儿相伴左右,倒也是上苍的补偿。况且恪儿虽然武艺皆失,但才识过人,打理这商业事务那是信手拈来。我也老了,也该找到合适的接班人。恪儿,就是最佳人选。”
    “多谢义父夸赞!”李恪拱拱手,笑道:“以前我生不逢时,备受猜忌和排挤,如今有了义母,还有了义父,十分美满。”
    “喂,说自己就好,别无故牵扯到别人。”袁紫烟听得出李恪话里的意思,不由翻了一记白眼,李氏父子哈哈大笑。
    仪式虽然简单,参与人数也不多,但十分正式,李恪热泪盈眶,而向来稳重的李山也略显激动,看来即便是当世大英雄,也是希望能有个正常的家庭。
    望月山庄有了少主人,所有人都是喜气洋洋的。这样就意味着他们可以在这里居住更长时间。要知道人们都是盼着安定的,至于像现代所有的流浪四方,追逐漂泊的感觉,在这个时代简直就是扯淡。
    当晚。李山和李恪都喝多了,可以说是烂醉如泥,可见这两个大男人心中背负了多少哀怨,借着今日的酒劲,毫无约束的释放了出来。
    袁紫烟安排侍从将二人扶回到各自的房间休息。自己却没有了睡意,看了半晚上的月亮。月亮很大很圆很美,李山也非常会挑日子,希望这样的结局对于二人是美满的吧。
    清晨,等袁紫烟用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