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残王邪爱:医妃火辣辣-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夏静月踌躇片刻,犹豫了又犹豫,方说:“你等一下,帮我捎一样东西回去。”
  夏静月去到后院,取出保存好的菊花。
  当初,她说过要送韩潇一个菊花枕头,菊花采好后,她却跟他闹僵了,菊花枕头也就没有送了。
  兴许这个枕头送过去他会随手赐给下人,又兴许会直接让人扔了,但是,既然是她曾经答应过的话,她想了想,还是决定送过去。
  他如何处置是他的事,她权当是——
  权当是对睿王府的感谢吧。
  夏静月拿了个簸箕装了足量的菊花后,想到韩潇现在的身体情况,便挑了活血行气、祛风解表的药材与菊花拌匀。
  配好之后,夏静月又到房间去选枕头套子。
  回想起他家居常用的布料都是以黑色或者玄色居多,这些颜色对睡眠不好,太令人压抑了。
  她仔细地挑了挑,挑了一个淡绿颜色的枕套。淡绿能使人精神放松,加上菊花枕的作用,可以让他劳累之后安然入眠。
  将菊花填进枕套后,夏静月小心地缝好,另拿了一块黑色的布料严严实实地包好,带了出去。
  “烦你把这个送回去。”夏静月把严实包好的枕头递给睿王府的人。
  来人接过,问:“姑娘是要将它送给费长史大人吗?”
  “这是送给睿王爷的,不过,他估计不需要了。你给王总管吧,让王总管看着处理。”
  答应之事她做到了,至于结果会怎么样,那就随意吧。
  来人带了枕头回去后,果然送到王总管手中,并把夏静月的话带到。
  王总管接到这个枕头后,打开一看,闻到一股浓郁的菊香,其中还掺杂着药材的味道。
  他各种嫌弃,“这么香的东西王爷怎么会喜欢?上次夏姑娘惹了王爷生气,还是别往王爷面前送了。这颜色也不对,王爷的被褥也没有这种绿色的,夏姑娘送的礼物真心没挑好。”
  王总管按了按枕头,觉得挺软的,拿来垫着睡觉应该很舒服,“浪费了毕竟不好,咱家就勉为其难地拿去睡吧。”
  除了枕头,还有其他从京中传来的消息,其中有一道令王总管欣喜若狂的好消息,他立即带着东西一齐去见韩潇。
  韩潇正在院中舞剑,一把长剑如闪电一般,骤来骤去。剑光重重,如落英缤纷,簌簌而下。
  王总管候在一边,耐心等着韩潇舞完剑,才拿着毛巾笑眯眯地上去,“王爷的身体越发地好了,这一套剑法使得出神入化,压根看不出王爷的腿曾经病过。”
  韩潇拿了毛巾抹去额头的汗水,问:“什么事?”
  王总管奉上温温的茶水,说:“是京中的消息,有一则极为重要,奴婢就急着来报王爷。”
  “说吧。”韩潇坐下后,接过茶水喝了几口。
  王总管喜孜孜地说道:“是好事,天大的好事!皇上打算在万寿宴上为王爷赐婚,听说已将京中闺秀的名册送到龙案上,只等皇上挑选了。”


第122章 自欺欺人

  第122章 自欺欺人
  韩潇寒眸骤地一沉,“这算什么好事?”
  “王爷娶妻,开枝散叶可不就是好事吗?”
  韩潇冷道:“京中都知道本王不良于行,你觉得想嫁进王府的,会是什么好姑娘?”
  王总管一想也是,为难片刻,便有了主意。“王爷觉得京中哪位闺秀适合做王妃?王爷若有中意的,可以让费引筹划筹划。”
  韩潇浑身气势陡然变冷:“多管闲事。”
  王总管立即萎了。王爷这些日子气势更凌厉了,人也更冷情了,比以前还更像一座冰山,他轻易都不敢往王爷身边凑了。
  但是,他还是得提醒韩潇说:“皇上决定了给王爷赐婚,那这事儿,必是准了的。”
  韩潇放下茶杯搁在桌上,取了白巾拭擦宝剑。
  剑如寒霜,锐不可挡。
  “太子送来的美人呢,查清楚了吗,有几个是细作?”
  王总管回道:“太子送了十六位美人,其中有六个是细作,她们想查探华羽山庄的情况,尤其是各种法子套庄内奴仆的话,想查实王爷的病情。经暗部的人调查,她们背后的主子不一定是太子,可能是几拔人派来的。”
  韩潇慢慢地擦着剑,漫不经心地说:“先打死一人,扔出去。”
  “其他的呢?”王总管问。
  “养着。”
  “养着?”
  锵的一声宝剑入鞘,韩潇冷冽的声音比剑尖更锐利。“留着慢慢杀。”
  王总管禁不住打了一个寒噤,王爷这意思是——留着一个个地慢慢杀,这不是坐实了王爷喜欢虐待美人的传闻吗?
  王总管苦着脸说:“王爷,您这样会娶不到王妃的。”
  “照本王的吩咐去做。”韩潇站了起来,“还有其他事吗?”
  “没,没了。”王总管苦哈哈地说。
  王爷要做出虐杀美人的假象来,那几个细作要惨了喽。偏偏这么残忍的事要他去做,唉,怎么让她们死得像是被虐待而亡又不惹人起疑呢?
  真头痛。
  韩潇执剑离开时,发现一个内侍抱着一个大包裹,顿住,问:“这是什么?”
  那内侍回道:“回王爷的话,这是王总管大人的枕头。”
  “枕头?”韩潇皱了皱眉,回头问王总管:“京中怎么给你送枕头来了?是何暗语?”
  王总管连忙过来,陪笑道:“不是暗语,也不是暗号,是一个故人送的。”
  韩潇便不在询问,路过时,鼻间闻到淡淡的菊花香气,脑海中浮现那个女子曾经说过的话。
  他再次顿时,目光如电落在王总管身上,“是哪位故人送你的枕头?”
  王总管见瞒不过,实话实说:“是夏姑娘送的。”
  “她送你枕头?”韩潇轻缓的问话中,透着无尽的杀机。
  王总管禁不住瑟瑟而抖,“夏、夏姑娘说、说王爷是不、不需要了,就送给奴婢,让奴婢随意处置。”
  “你想怎么处置?”韩潇目光冷凌凌的,像一块块寒冰砸在王总管的头上。
  王总管头又缩了缩,“奴、奴婢看这枕头挺、挺软的,扔了怪可惜的,就想着、别浪费,拿回去用……”
  韩潇寒眸深深地盯着王总管,一瞬不转,良久,良久。
  所有人都不安地低下了头,噤若寒蝉。
  四周一片寂静,静,静得仿佛天空雪在飘,静得仿佛万籁俱寂。
  “下次再敢自作主张,你那双手就自觉地剁了吧。”
  韩潇从内侍手中拿过枕头,冷然转身而去。
  晚秋的风已有冬天的寒意,窗前古树上的枯叶在风中飘扬着,有的落入地上,有的飘过了窗,落在檀木榻上。
  韩潇坐在榻上,目光半晌不曾移开,定定地望着包裹得密密实实的枕头。
  乍然听到她送来的枕头,那一瞬间,他寂空的心口猛地跳了一下。
  那一日,她愤然离去,他以为,他们再也不会有交集了,从此以后,便是两个陌路人。
  那一日窒息的痛楚如今他仍记忆犹新,这些时日,他刻意地去忘却,试图忘却曾经的怦然心动,忘却她曾经从他的生命中走过。
  可为什么,她要在他开始淡忘了她的时候,送了这个枕头过来?
  她可知道,他费了多大的力气才将她从他的脑海里抹出去,他用了多大的意志力才能让自己看起来那么云淡风轻?
  他应该将这个枕头扔掉的,或者赏赐给随意的一个下人。
  可是,当听到王安要将它拿去用时,那一瞬间心脏处,像被针刺了一下。
  兴许是那一针刺得太深,那些深埋在心底深处的东西,破土而出,疯狂地生根发芽,止也止不住。刻意去遗忘的所有东西,片刻间便占据了他所有的思想。
  脑海里,心底里,不断浮现她的影子,她的一笑一颦。原来,在他自己都没有察觉到的时候,已将她的一言一笑记得那般清晰,仿佛镌刻在了记忆深处。
  韩潇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气,想平息那澎湃的杂念,却不料吸入满鼻的菊花香气。
  那香,像是一根根针般,扎得他心痛,越是呼吸,越是深沉地痛着。
  他从来都不知道,他会生出这样疯狂的感情,疯狂得连他自己都不认识自己了。
  层层黑布揭开,一只淡绿色的柔软枕头出现在他面前,一个与他所有被褥、衣物都截然不同颜色的枕头。
  那样的格格不入,他的衣服,他所用的所有布料中,就没有这种颜色的。
  然而,看着这与众不同的枕头,他纷乱的思绪竟然奇异地平和起来。
  这是她送给他的东西,她第一次送他的礼物。
  心头汹涌而来的,是死而复生的悸动,它迅速占据了他所有情绪。
  说什么淡忘,说什么忘却,说什么陌路人。
  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夏哲翰动用了从政十余年的所有关系,终于成功地平调入礼部,成为礼部主客清吏司的郎中,仍然是正五品的官衔。
  如愿入了礼部,夏哲翰整个人都春风得意起来了,一连宴请了半个月的同僚。
  夏静月回到夏府后,夏哲翰忙着请客,梅氏忙着应酬官眷,没人理会她反倒是正合心意。
  入冬后,天气一天比一天寒冷,阴沉沉的,带着萧瑟的冷意。夏静月在松鹤堂内窝了几天,等到太阳出来的好天气才带着两个丫鬟出门。


第123章 胸有成竹

  第123章 胸有成竹
  杏林堂都忙了起来,天冷后外感风寒的人就多了,不管是来抓药的,还是看病的,络绎不绝。
  夏静月一进门,看到杏林堂内那三墙巨大的药柜时,油然而生出一股亲近感来。
  久违了,大药房。
  杏林堂内分为两个大厅,一个是抓药的药厅,另一个厅则是看病的医厅。医厅中有三个坐堂大夫正在给病人诊脉,其中两个是夏静月认识的人——蓝玉青和陶子阳。
  另一个,是个白发苍苍的老头子。他看到夏静月,手指了指后面,示意夏静月去排队。
  堂内排了两条队,一条是看病的,一条是抓药的。
  排队看病的人不多,只有五个人在排。
  但那边抓药的队伍就长了,足有十余人在排队,不时还有拿着药方进来等买药的,杏林堂两个抓药的伙计忙得满头大汗都忙不过来。
  “师傅!”蓝玉青瞧见夏静月来了,连病人也顾不上看,搬了椅子请夏静月坐下,憨笑道:“师傅总算过来了,徒儿昨儿还跟子阳说,准备去庄上看您呢。”
  夏静月坐下后,与蓝玉青说:“你去忙吧,先把病人看完再顾我。”
  “好嘞!”蓝玉青给夏静月上了茶和点心后,才去把余下的病人看完。
  夏静月端着茶碗,细看堂内大夫与伙计加起来不过是六个人,唯一一个打杂的伙计忙前忙后,也是脚不停歇。
  医厅中找蓝玉青看病的人不少,夏静月留神听了一会儿,才知道来找他看病的都是熟客。
  陶子阳看完手头的病人后,过来向夏静月告罪说:“让姑娘久等了,最近天气骤变,生病的人多了许多,怠慢了姑娘还望见谅。”
  夏静月站了起来,笑道:“陶少东家客气了,医者本就该以病人为大,怎么能说得上是怠慢呢。”
  “多谢姑娘理解。姑娘先坐着,我这就去请父亲出来。我先前跟父亲说过了姑娘来实习的事,父亲也已经答应了,他正在后堂清点药材呢。”陶子阳说完便去了后堂,把陶掌柜请出来。
  陶掌柜是一个中等身材,身形微胖的中年人,穿着一件半旧的短打从内堂出来,身上还沾着不少灰尘。看到夏静月,甚为讶异,显然没想到夏静月这么年轻。
  他把卷起的袖子都捋下捋平后,作了一个揖,笑道:“果真是英雄出少年,我原先还道子阳年纪轻轻做坐堂大夫是非常少见的,结果来了一个更年轻的玉青。而今天,又来了一个比玉青还年少的小姑娘。江山代有新人出,我辈老头子,落后了喽。”
  夏静月福礼后,说道:“掌柜太谦虚了,我们年轻人的本事,还不是你们这些前辈教出来的。没有你们的教导,又哪来我们的成就呢?”
  “你这个小姑娘倒是挺谦虚的。”陶掌柜暗暗点头,心中对夏静月印象好了许多。
  有本事的年轻人往往会年轻气盛,更有不少恃才傲物的,能做到不骄不躁,还尊重前辈,总的来说,不多。
  陶掌柜先请夏静月就坐,然后才坐下,说道:“我听子阳说,夏姑娘擅长跌打损伤,无名肿痛,还有小儿急症。”
  “略有涉及。”夏静月说道。
  陶掌柜指着那白发老大夫说:“正巧,我们这的陈大夫最擅治毒疮肿痛,他还是小儿子阳的师傅呢。”
  陶掌柜倾过身,低声与夏静月笑道:“这陈老头有些老顽固,一向看不惯年轻小大夫,以后估计你得要看他的脸色了。不过这老头也有一样好处,你若是能拿出真本事,又悟性强,医德好,他也会非常照顾的。这一点,我家子阳与玉青是深有体会的。”
  夏静月看了那一脸严肃的陈老大夫一眼,也小声与陶掌柜说道:“这么说,他们都被陈大夫刁难过了?”
  “可不是嘛。”陶掌柜又低声提醒说:“那两个小子以前可被训惨了,你要想在这里干,得先做好动不动就被那老头骂得狗血淋头的准备。”
  夏静月胸有成竹地说道:“掌柜请放心,我保证不会被骂得哭鼻子的,对挨骂这事,我经验十足。”
  出身中医世家,其他不多,就是老大夫够多。
  夏静月初学医时,父亲、叔叔一辈,爷爷、叔公、伯公一辈,还有曾爷爷、曾叔伯一辈,一辈压一辈,一辈比一辈骂得更凶。
  夏静月从小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早就习惯了。怎么应付这些长辈,也早有一套心得。
  “这样我就放心了。”陶掌柜再次提点夏静月说:“这位陈老在我们杏林堂坐堂已经有四十年了,是我爷爷那一代请来的大夫。这些年,杏林堂全靠陈老顶着才没有关门大吉。”
  夏静月问道:“掌柜的,我看杏林堂内的生意不错,怎么不多请几个人,你看,抓药的伙计都忙不过来了,看病抓药的都要排队。”
  “本来还有几个人手的,上个月走了两个坐堂大夫,又走了两个抓药伙计,这不,人手不够了。”提起这些,陶掌柜神色有些不好,其中似乎另有隐情。
  夏静月识趣地没有再问下去,说:“不知我到了这边先从哪做起?”
  “这个得问问陈老,我负责药堂外面的事,药堂内务的事,我都交给陈老处理了。”陶掌柜领着夏静月到陈老大夫面前,把事情说了一遍。
  陈老眼皮都没有抬一下,说:“先去药柜做一段时间再说。”
  陶掌柜便把夏静月带到药柜前,说:“那就麻烦姑娘实习一段抓药伙计的时间了。”
  “没问题。”夏静月点头,抓药是大夫的基本功之一。抓药也是一门深功夫,不仅要分辨出药材的种类和炮制,还要懂得看药方,懂一定的医药知识,药性相克的药材不能配在同一副药中,含有毒性的药材不能超过剂量。
  “那你的丫鬟呢?”陶掌柜问道。
  夏静月把初雪与初晴叫过来,笑道:“她们呀,是来打杂的。”
  “只要她们不嫌累的话,我倒是欢迎,正好我们这里缺人手。”陶掌柜唤了一个抓药伙计过来,“马六子,这位夏姑娘是来药堂实习的,先做着抓药的工作,你照顾一下。”


第124章 别给她骗了

  第124章 别给她骗了
  马六子是个比夏静月大不了多少的少年,一见夏静月娇滴滴的样子,毫不掩饰他的怀疑。“小丫头,你会抓药吗?”
  初雪欲上去讲理被夏静月制止了,她让初雪退开一边,走了出来,打量马六子两眼,轻笑道:“你也没比我大多少,口气倒是挺老气纵横的。”
  马六子先划下了道儿,“药行的规矩,先来者为大,即便你大我一两岁,也得叫我一声师兄。”
  陶掌柜只坐在一旁笑而不语,饶有兴趣地看着两个小年轻。
  “那好吧,马师兄,需要我帮忙吗?”夏静月指着柜前排队的人,“你们忙不过来呢。”
  “你一上来就想抓药?”马六子语气中甚为不满,“小丫头,你见过秤吗?知道秤长什么样子吗?”
  夏静月看了眼柜台上的杆称,与她曾经用过的略有不同,说道:“我还真的没有摸过这种秤子呢。”
  马六子背着手,挺着胸,似模似样地训道:“秤都没有摸过,你还想跟着抓药?别钱跟两都分不清楚,客人要一钱的药,你给人家抓了一两。”
  夏静月一看他那老气横秋的小模样,就知道平时被谁训多了,学会了范儿,逮着她这个新人要一逞威风。
  她眸光微转,唉声长叹,愁了,“唉!平时我抓药都不用秤,也不用称的,这可如何是好?”
  “什么?”马六子跳了起来,“你称都不称一下,就给人抓药了?”
  “是啊,不对吗?”夏静月一脸单蠢地问道。
  马六子大声说道:“肯定不对了!必须得称得准准的,要不然会吃坏人的。”
  “可我一直都这样抓的呀。”夏静月无辜地说道。
  陶掌柜在一旁看得忍俊不禁,终于忍不住插嘴进来,“夏姑娘,你给他示范一下怎么抓药不用秤的,这事我老陶也想见识见识。”
  “那我就献丑了。”夏静月走到药柜前,记住一个药名,打开药柜确认一遍,然后记下一个药柜。
  速度越记越快,最后只看到夏静月飞快地打开一个药柜,飞快地合上,没一会儿就把一面墙的药柜都看完了。
  马六子越看越怀疑夏静月是来表演杂技的,凑到陶掌柜身边,说:“掌柜的,她是谁收的学徒?我怎么看着她像是外面耍杂技的。”
  “她不是学徒,是来实习的。”
  “实习是什么意思。”
  陶掌柜把陶子阳给他的解释说了出来,“实习,顾名思义,就是在实践中学习。相当于学徒出师后,还要在药堂历练一番,才能正式行医的意思。”
  马六子指着夏静月,惊叫:“她、她还没我大呢,就、就学会医术,都出师了?”
  “据说是这样的。”
  马六子好心地提醒陶掌柜说:“掌柜的,你可别给她骗了,这世道骗子多。”
  陶掌柜悠然自在地喝着茶,说:“无所谓了,反正有人给她作担保。”
  “哪个蠢货给她担保的?”马六子问。
  那边,夏静月已经把三面药柜都看完了,站在柜台内,朝马六子招手,“马师兄,过来。”
  马六子走了过去,从客人中拿了一张药方过来,先看了一遍,再给夏静月,“你要是能抓准了药,我就让你在柜台上干活。”
  夏静月将药方过目后,熟练地取了一张粗纸,放在托盘上。
  她一手端着托盘,一手回身往药柜一拉,看也不看一眼,随手抓了一把出来就直接放在托盘上,然后抓下一味药材。
  旁边的抓药伙计田九直接看傻眼了:这小姑娘看也不看药柜里放着的是什么药,随手拉柜就乱抓一把,跟小孩子玩家家似的,有这样抓药的吗?
  马六子困惑地摸了摸头,问夏静月:“你不用确认药柜里的药吗?你怎么知道这是不是你要抓的药?”
  “方才不是看过一遍了吗?”几个眨眼的功夫,夏静月就把药抓好了,放在柜台上。
  “看一遍你就全记住了哪个药柜放着什么药的?”马六子压根不相信有人的记忆力这么好。
  夏静月但笑不语,药柜怎么摆放药材是有讲究的,只要熟知了规律,对从小就与药材打交道的她来说,根本就不是个事儿。
  “马师兄,你检查一下吗?”夏静月作了一个请势。
  “这么一通乱抓,不用检查也是错的。”马六子走到柜台前,把托盘上的药材拿过来,准备一一数落夏静月的错处。
  对着药方,马六子念道:“干姜。”
  低头检查,托盘上的确有干姜。
  不过他并不感到惊讶,干姜太常见,很容易就蒙中了。
  马六子再念:“甘草。”
  托盘上也有甘草。
  他还是不惊讶,甘草也是常用药,又被她蒙中了。
  “细辛、桂枝、五味子、麻黄……”
  马六子念一样检查一样,念完之后,终于惊讶了:奇了,竟然都被她抓中了,一样不少,一样不多。
  不过,抓中了不代表剂量准确。
  马六子拿了杆秤过来,对着药方念道:“干姜,三两。”
  将干姜放在秤盘上一称,一丝不差。
  “五味子,二两。”
  再把五味子一称,还是一丝不差。
  马六子额头渗出细细的汗水,“白芍,二两半。”
  白芍果然是二两半,仍然一丝不差。
  随着一样样的药材过称后,马六子大冷天的,额头上竟然冒出一层层汗水来。
  当最后一味半夏称完之后,马六子脸如土色,看夏静月的眼神透着不可思议。
  不用秤砣只靠手感来抓药,传说中有这样的人物,但这样的人物都是抓了几十年以上的老手才能练成的本事。
  可夏静月跟他年龄相仿,就能凭手感抓药,马六子岂能不感到震惊。
  夏静月双手叠在柜台上,探首问道,“马师兄,我这药抓得还行吗?”
  马六子脸色赧然,口是心非地叫道:“这也没什么了不起的,会这门手艺的人也不少,有本事你能更厉害。”
  “哦,马师兄要更厉害的?”夏静月决定满足他的要求。
  取一条丝帕出来,夏静月将它蒙住眼,说道:“报药名。”


第125章 心服口服

  第125章 心服口服
  田九回过神来,激动地抓了一张药方,大声地报了起来:“地龙一钱,赤芍一钱半,当归尾二钱,生黄氏四两,川芎一钱,红花一钱。”
  随着田九的报数,只见蒙上眼睛、不能视物的夏静月速度丝毫不减,手起手落,柜开柜合,片刻间,便将一样样药材抓到托盘上。
  那动作,那样利索,那样潇洒,如行云流水,爽心悦目。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引得前来抓药的客人一片叫好,把药柜前弄得热闹非凡。
  此举引起了三名坐堂大夫的注意力,都过了来看是何事,连陈老大夫也过来了。
  蓝玉青见到他师傅的风采,心头一片振奋,跟着大声叫好。
  当夏静月把托盘放在柜台时,马六子看夏静月的眼神就跟看见鬼一样。
  田九先是一样一样地核对药方,“地龙有,赤芍有,当归尾有,生黄氏有,川芎有,红花有,桃仁……”
  数到最后,发现少了一样,他尴尬地摸着头说道:“少了桃仁一钱。呵呵,是我忘了报了……”
  夏静月见柜台上就放着一包桃仁,抓了一把,放在纸上,随手分成两份。
  “我来称!”蓝玉青挤上去拿起杆称。
  “红花一钱!”蓝玉青称完后,报数道。
  田九核对着药方,大声回道:“对!”
  “地龙一钱!”
  “又对了!”
  “当归尾二钱!”
  “还是对了!”
  随着一样样剂量对数后,众人忍不住大声欢呼了起来,都聚精会神地盯着蓝玉青的秤砣,比谁都紧张。
  “生黄氏四两!”
  “对的!”
  最后一样桃仁了。
  蓝玉青取了一份桃仁,放在秤盘上:“桃仁一钱半!”
  “对!啊——不对!”田九看了下药方,说:“桃仁应该是一钱。”
  误差五分。
  马六子黑了半天的脸终于亮了,哈哈笑道:“错了错了!错了最后一样!蒙眼抓药,终于抓错了吧?可见你功夫根本就不到家,小姑娘,功夫不够就别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前得瑟。哥哥奉劝你一句,做人不要太托大了。”
  然而马六子的得瑟却惹了看官们的不虞,有人叫了起来:“不过是差了五分而已,人家一个小姑娘能有这样本事已经很不错了,别要求太苛刻了。”
  马六子反驳道:“我怎么苛刻了?药的剂量一分一钱都不能差,否则不仅治不了病,反而会吃坏人!身为抓药伙计,必须严谨行事,分毫不差。这又不是玩杂耍的,光好看就行了。”
  其中一些客人见夏静月年幼,又长得好看,就偏心眼了,朝马六子叫道:“说得这么能耐,你有本事,你上啊。”
  “对,上来表演给我们看看!”众客起哄了起来。
  马六子被起哄得脸又黑了,朝夏静月斥道:“你错了反倒有理了!”
  “我怎么错了?”夏静月笑吟吟地问。
  “你还不承认吗?桃仁差了五分,不是错了是什么?”
  夏静月把面前的一份桃仁移到蓝玉青面前,说道:“我抓的是这一份桃仁,又没说是那一份是。”
  蓝玉青一愣,敢情他拿错了?
  连忙把秤盘上的桃仁拿下,换上另一份桃仁,一称,激动得声音都在发抖,“桃仁一钱刚好!”
  “哇——”众客顿时尖叫了起来,“对了!对了!是一钱!”
  那些刚为夏静月说过话的客人更是激动难耐,“人家小姑娘是对的,只是称的人拿错了!”
  “我就说嘛,人家小姑娘一看就是准的,怎么可能出错呢?这不,搞错的是别人!”
  马六子不信,冲了上去往蓝玉青的秤上一看,还真的是一钱。
  顿时萎了。
  夏静月俏皮地冲马六子眨了眨眼睛,“马师兄,你还要怎么考我?”
  马六子被众客那样挤兑,有些下不了台了,他嗫嚅着说:“会抓药也不一定能做抓药伙计,你、你知道十八反吗?”
  夏静月背得滚瓜烂熟:“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芨攻乌,藻戟遂芫具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背完后,夏静月又冲马六子笑说:“马师兄还要考我十九畏吗?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
  “行了行了,不用背了。”马六子彻底心服口服了,再为难下去,连他自己都过意不去了。他朝着夏静月长长一揖,诚心说道:“师姐,请受师弟一礼。”
  蓝玉青不乐意了,“马六子,上次你怎么说的,说要拜我为师?”
  马六子闻言喜不自禁,“蓝公子,你终于答应收我为徒了?”
  “收个屁!”蓝玉青骂道,“你可知她是谁?她是我师傅!你喊她做师姐?怎么,你小子想做我师叔,还是想做我师伯,或者想占我便宜?”
  马六子这回真傻眼了,“她是你师傅?”
  蓝玉青哼哼地阴笑了几声。
  马六子倒是个能伸能屈的人物,立即把身段放下了,真诚地说道:“那以后她就是我师祖了!”
  一旁的看客们尽皆大笑不止,连陶掌柜也被逗得笑弯了腰。
  夏静月也被逗乐了,看到陈老大夫站在旁边,正要问好,陈老大夫却冷哼一声,说了句哗众取宠就走了。
  夏静月耸了耸肩,接过客人的药方抓起药来。
  有了夏静月的加入,抓药的速度快了一倍不止,没一会儿功夫,就把排队客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